-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线上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宋代诗人可以从中发现 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 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 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 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这样宋人就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宋人 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 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 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 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 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 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 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 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 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 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 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 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 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 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 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钱钟书所云:“唐 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 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2 - (摘编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诗反映生活几乎无所不包,宋人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 B. 宋诗选材趋向平民化,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 C. 宋诗在艺术上的任何创新都是模仿唐诗、对唐诗风格进行陌生化的结果。 D. 宋诗追求平淡,在丰神情韵的唐诗之外创造了古典诗歌的又一美学范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宋诗的艺术成就,重点论述了宋代诗人超越唐诗独树一帜的表现。 B. 对于宋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证并指出其与唐诗的不同。 C. 文章在论述中多次运用对比,展示了宋人不落窠臼、锐意求新的创新精神。 D. 文章先简述宋人面临的困境,再逐层论述其创新,最后总结宋诗的成就地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宋人对唐诗不是既学习继承又开拓创新,宋诗无法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地位。 B. 宋诗在艺术上的创新成果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明确的参照对象,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C. 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他领域亦然。 D. 宋诗整体风格趋同而许多诗人风格各异,可见追求整体的统一并不妨碍个体各展所长。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A 项,“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错,下文说“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 成功的开拓”;B 项,“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绝对化,关于宋诗选材平民化的问题, 原文说“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 强调“更多的是普通人”并非完全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C 项,“都是模仿唐诗”错, 原文说“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并非“模仿”唐诗。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A 项,“超越唐诗”错,宋诗在唐诗之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一种艺术创新,但 不能理解为宋诗“超越”了唐诗。唐诗与宋诗是“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并驾齐驱” 的“双峰”“两大美学范式”,文中没有谁超越谁的观点。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 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 - 3 - 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 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 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 项,找出答案。B 项,强加因果。原文中有“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也就是说宋诗以唐诗为参照对象进行创新,但不能由此得出任何创新都必须有明确的参照对 象才能取得成功的结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在民众中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规约、习俗、精神,其特点是活态的传承 与流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地域格局看,多分布于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盛行以及少数 民族聚居的区域。各个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如下图。 (摘编自程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如果其赖以生存 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这种文化遗产就会渐渐沉寂下去,甚至走向灭绝。随着工业化和城镇 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近二三十年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行艺 术的影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文化生态的变化,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一 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 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命题,本质上是文 化传承如何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 - 4 - (摘编自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材料三: 源自日常生活事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因此,非遗本体事象的 环境生态化非常关键。以淮河流域的“柳编”为例,在过去,淮河流域生态自然化呈现,淮 河两岸滩涂之野遍布柳树、荆条、芦苇,淮河上的渔民与两岸乡民自然而然地就地取材,生 活用具自然而然地用上了柳编,如席子、馍篓、鱼篓、菜筐、藤椅,等等。然而,随着工业 化进程的加快,淮河两岸逐渐被白色垃圾、水泥工程等侵占,既有的柳编生态环境遭受到前 所未有的破坏。再加上现代文明也一度视柳编生活用品为落后苦难生活的象征,柳编也自然 而然地被人们弃用。 不仅如此,非遗的生态化传承,还需要考量传统遗产如何走入现代生活并融入时代群体 的血脉里。我们保护和传承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事象,不是停留在保留某种样态上,而是推 动其走入一个动态的发展轨道上去。博物馆式的原样态陈列与展演固然有其历史标本的重要 性,但我们的目的是让其生活化和应用化,从而激活其生命,助推其历史重构及时绽放出时 代的风采。例如,中国各地的皮影戏,在过去就是早期的动画片,曾对青少年的情商与智商 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非物化形态的动态 保护,不是机械地、被动地封存式保护,而是活态传承。要在保护好原生态文化生长“原生 土壤”的基础上,引导好原生态文化的良性变迁。 (摘编自戎龚停《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生态考量》) 4. 下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以活态为传承形式的技艺、经验、规约、 习俗、精神的文化积淀。 B. 相比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数,第一批和第二批中省份间的非遗项目数的差距大,其中三 批项目数最多的都是浙江省。 C. 国家级非遗项目数从地域分布来看,不仅南方和北方极不均衡,而且南方的非遗项目数均 高于北方的非遗项目数。 D. 从地域格局来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程度,与其所属区域的悠久历史、文化盛行 以及少数民族的聚居有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材料二、材料三 - 5 - 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B.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二三十年的沉寂和灭绝,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 快,破坏了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C.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危机,是由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 行艺术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引起的。 D. 淮河流域“柳编”被弃用,一方面是因淮河两岸生态环境受损造成原材料的短缺,一方面 是因现代人曾认为它象征落后苦难的生活而不为。 6. 怎样才能促进非遗的生态化传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B 6. ①重视非遗本体事象的基础环境生态化,提供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②通过非遗本体事象的生活化和应用化,促进其动态的发展。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 项,“南方的非遗项目数均高于北方”错误,材料一的图显示,山西省的非遗项目数就高过 广西等南方地区。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 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B 项,“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说法绝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受到 破坏,应该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解答此题首先要落实答案区间,根据对三则材料的分析,可知答题语境在第三则材料。然后 再对第三则材料进行分层:第 1 段为一层,阐述“非遗本体事象的环境生态化非常关键”的 - 6 - 观点,可以组织答案——重视非遗本体事象的基础环境生态化,提供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第 2、 3 两段为一层,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非 物化形态的动态保护”的观点,可以组织答案——通过非遗本体事象的生活化和应用化,促 进其动态的发展。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 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 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 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 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 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 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阳光堆在犁铧上 晓寒 ①犁铧是沿着墙角进入我的生活的,祖父说,它的年龄不知比我大了多少倍。不过看上 去它一点也不老,犁铧是一个叛逆的家伙,把自己丢在了时间之外。它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用它坚硬的目光,梳理这个村庄的筋脉,思考它的命运和这个村庄的羁绊与纠葛。谁是谁的 主宰?谁是谁的附庸? ②那时候我害怕锐利的东西,像刀斧锯凿之类,所以从来不敢去招惹它,就是从它身边 经过,也是蹑手蹑脚。 ③只有到了翻耕的季节,土地的脉动才把它召回,加入到村庄的烟火中来。祖父把它摁 倒在饱满的河水里,拿一把稻草慢慢擦拭,事实上,它已经够干净了。但祖父还是擦得很用 心,反复地檫,反复地洗,连一条小缝隙都不放过。祖父认为收拾得一尘不染之后,背回来 放到院坝里,让太阳慢慢把它晒干。祖.父拿起他那把发黑的长烟杆,装一袋烟点燃,边嗦 嗦地吸着,边围着犁铧转圈,不时用手抚摸一下,嘴里念叨着,真是一张好犁。 ④太阳满满地堆在犁铧上,犁铧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冷艳的光芒,水珠给镜面打上稀疏 的斑点,但还是能把人的眼睛刺得一塌糊涂。 ⑤到第二天,祖父出去翻地,牛在前面走着,祖父和犁铧走在后面。外边到处能听到赶 - 7 - 牛的吆喝声。一张又一张犁铧插进村庄的泥土里。泥巴翻起来的那一瞬,阳光正好打在劳作 的犁铧上,透过浅水折射回来,周围的路上、屋顶山上有数不清的光斑在游荡。一张张犁铧 在村庄的土地里鱼一样游动。这时的村庄,撕开了伪装,完成了与心灵最完美的对接,犁铧 过处,枝枝节节,都在响着爆芽的声音。 ⑥到了黄昏,祖父赶着牛从地里回来,屋里已经点上了煤油灯,灯火里的犁铧还沉浸在 劳作的时态,像一条小溪一样淌着水,祖父把它轻轻放回墙角。 ⑦祖父告诉我,这张犁是他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留下来的。曾祖父小的时候,家里开 了一家药铺,后来家道衰落,药铺关了,地和房子也卖了,四十岁的曾祖父租了人家的一块 地学做农活,用一张犁养活一家人。我无法想象一双瘦弱的抓惯了药材的手怎样驾驭那张犁 铧顺溜地把土地翻开。这个我从未谋面的男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⑧虽然我知道了犁铧的来历,打着沉重和温暖的烙印,但我还是怕它,它那冰冷的雪光 里,好像总带着一股腾腾的杀气。 ⑨祖父慢慢老了,用不动犁铧了,父亲接了过来,还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把 古老的泥土一页页翻开。新翻的一页泥土,就是祖父曾经翻过的一页,只是祖父的那一页已 经找不到了。父亲留下的犁痕,就是祖父当年犁出的沟壑。原来,土地和人一样,都在延续 着同一条血脉。 ⑩犁铧转到两个哥哥的手里时,没用上几年,村庄里的犁铧便在各种农机的轰鸣声中败 下阵来。我家的犁铧也随着大流,沿着一条曲曲弯弯的路,走到了谢幕的时刻。 11 现在,犁铧被放到一栋空房子的楼上。犁铧沦落到这步田地,很快衰老了,锈蚀攻陷 了它的眉心。 12 犁铧,没有人再提起它,都把它给遗忘了。犁铧在空荡里看得到时间的来来回回,它 在时间的来回里反刍着自己的辉煌,反刍着一个村庄的来路。 13 村庄太小,已经容不下一张犁铧。我偶然回去,还能看到它,只是我不再怕它,我和 它默默相望,从它衰败的眉眼里,能感知到传递过来的泥土的温度。 14 擦去时间堆叠的锈迹,上面有一行清晰的字:光绪二十四年。 15 它是我家唯一的古董,是我那个村庄的图腾。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叙述家中犁铧的命运变迁,以小见大,揭示了农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逐渐衰败的 宏大主题。 - 8 - B. 曾祖父以犁铧进行艰难的生存斗争,养活了一家人,因此在“我”眼中,犁铧打着沉重和 温暖的烙印。 C.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再现了祖父对犁铧的擦拭过程,表达了祖父对犁铧的 敬意与喜爱。 D. 第⑤段中画线处的“数不清的光斑在游荡”,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翻耕 的繁忙情景。 8. 结合文章,分析文中结尾处画线句的含意。 9. 文章是怎样围绕“犁铧”来组织全文的,请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家中犁铧历史悠久,现虽被冷落,但它凝聚着家族传统中的精神意义, 值得珍视。②犁铧曾是重要的劳动工具,代表着村庄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9. ①先后写了“犁铧”过去的辉煌和现今的落寞,在对比中反映出时代的变迁。②围绕“犁 铧”,串联起家族中几代人的生活。③以犁铧为载体,表现了“我”的认识和情感随着时间 的变化和深化。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文章主题概括“农业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逐渐衰败的宏大主题”错误,村庄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 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 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 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分析。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 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 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我家唯一的古董”,犁铧从曾祖父到祖父及父亲以至后来 的两个哥哥手里,结合“上面有一行清晰的字:光绪二十四年”“没有人再提起它,都把它 给遗忘了”“父亲留下的犁痕,就是祖父当年犁出的沟壑。原来,土地和人一样,都在延续 着同一条血脉”分析,家中犁铧历史悠久,凝聚着家族传统中的精神意义,值得珍视。“那 - 9 - 个村庄的图腾”,结合文本内容“村庄里的犁铧便在各种农机的轰鸣声中败下阵来”“犁铧 在空荡里看得到时间的来来回回,它在时间的来回里反刍着自己的辉煌,反刍着一个村庄的 来路”分析,犁铧曾是重要的劳动工具,代表着村庄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分析。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 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怎样围绕“犁铧”来组织全文的,分析围绕“犁铧”写了哪些内 容,然后整合即可。“灯火里的犁铧还沉浸在劳作的时态”“村庄里的犁铧便在各种农机的 轰鸣声中败下阵来”,先后写了“犁铧”过去的辉煌和现今的落寞,在对比中反映出时代的 变迁。犁铧从曾祖父到祖父及父亲以至后来的两个哥哥手里,串联起家族中几代人的生活。 “那时候我害怕锐利的东西,像刀斧锯凿之类,所以从来不敢去招惹它,就是从它身边经过, 也是蹑手蹑脚”“只是我不再怕它,我和它默默相望,从它衰败的眉眼里,能感知到传递过 来的泥土的温度”,表现了“我”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4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 考官恶直,置末甲..。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 自此擢科者相继。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 奏免之。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 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 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泽至,缮城壁,浚隍池, 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 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 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 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 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 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 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 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上乃降诏择日还京。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 - 10 - 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 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 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 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选自《宋史·宗泽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 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B.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 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C.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 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D.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 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末甲,古代科举制度殿试中一种等级,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B.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 疏也称“奏疏”,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情说理的文章。 D. 阙是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空缺为道路,这里指宫殿,可理解为“旧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宗泽兴学重教,开启民智。他在担任衢州龙游令时,发现当时民众不知学习,遂兴办学校, 聘请老师,讲论经学,不仅转变了风俗,也使考上科举的人不断涌现。 B. 宗泽高瞻远瞩,颇有政治远见。他在担任登州通判期间,对朝廷结交女真、与它结盟并谋 划夹攻契丹的举措不以为然,认为天下将大乱,遂辞官隐居,不再出仕。 C. 宗泽精明能干,富于军事才能。他在担任磁州知州期间,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备措施, 为坚守磁州作长远的打算,并为此向朝廷献计献策,使五郡互为援助。 D. 宗泽尽忠报国,至死不渝。他从宋王朝利益出发,一再上书请求朝廷返都东京;病重之际, 他不把家事放在心上,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叮嘱将领要实现其遗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 - 11 - (2)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 【答案】10. D 11. C 12. B 13. (1)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但每年却要交税一万多缗,都是向百 姓横征暴敛来的。 (2)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 意思。在断句时特别要注意:①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②句子结构的对称性。 ③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④句子成分的省略。⑤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句翻译为:靖康元年,任命他为磁州知州。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 到任。宗泽说:“受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的。”宗泽受命,当日就独自骑马上路, 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命知磁州”句子完整,“时”做“太原失守”的状语,与下 文联系紧密,在“时”前断开,排除 AB;“食禄而避难”是“不可也”的主语,中间不可断 开,排除 C。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 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 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 知识的积累。 C 项,“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错误,二者同属奏章。奏疏是臣子用来向皇帝陈述意见或 说明情况的。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 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B 项,“不再出仕”错,相关信息为“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文 中只说了他退居东阳,而下文也提到了他出任磁州知州,说明他并非“不再出仕”。 故选 B。 - 12 -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 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 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官田数百顷:定语后置;不毛:不长草木;输:交纳,献纳;率:都;横取:横征暴敛。 句子翻译为:(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每年交纳一万多缗,都是向 老百姓横征暴敛来的。②及:趁着;翕然:团结;何敌国之足忧乎: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呢。句子翻译为: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 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 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 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变单 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 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 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宗泽从小就性格豪爽有大的志向,元祜六年进士及第。殿 试时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病,考官厌恶他的直率,将他的排名列为最低一等。调任到衢州 任龙游县令。当地百姓不知学习,宗泽为他们建立了学校,安排了儒学教师,讲解儒家经典 学术,社会风气大为改变,从此以后登科中举的人源源不断。调到登州任通判。(登州境内有 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每年交纳一万多缗,都是向老百姓横征暴敛来的。宗泽 上奏请求免征其税。朝廷派遣使臣在登州与女真讲和,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与 他的亲友说:“天下从此多事了。”于是宗泽隐居东阳,在山谷间建造房屋。靖康元年,任 命宗泽为磁州知州。这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一带的官员都借故不上任。宗泽说:“拿着 国家俸禄而避难,这不行。”当天就一个人骑匹马出发上任去了,跟从的疲弱兵卒有十多人。 磁州经过敌兵铁骑践踏后,百姓都逃跑搬家了。宗泽到任后,修缮城池,疏浚护城河,置办 作战器械,招募义勇兵士,开始为固守城池不转移的战略作打算。上奏说:“邢、洺、磁、 - 13 - 赵、相五州各存蓄精锐士兵两万人,敌军攻打州时,其他四州都响应帮助,这样一州的兵力 就常有十万之多。”皇上看后嘉奖了他。金人逼 迫徽、钦二帝北行,康王在南京登基,宗泽 入朝面见,眼泪鼻涕流满脸颊,陈述复兴大计。金人谋划攻打汴京,从郑州发兵到达白沙, 离汴京十分近了,京都里的人都害怕极了。同僚和部下入府询问计谋,宗泽正与客人下围棋, 笑着说:“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将在外面一定能抵御敌人。于是挑选几千名精锐士兵, 叫他们绕到敌人背后,在敌人的退路上伏击。金人果然大败,自此不再来侵犯东京。宗泽威 望名声一天比一天大,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敬畏他,对于宋人来说 必称他宗爷爷。宗泽 上奏疏说:“丁进愿率几十万大军守护京城,李成愿意随驾护卫还朝,即使渡过黄河去剿灭 金兵,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意渡过黄河,一同以死全力抗击金兵。我听说“受 到很多人的 帮助,天下就会归顺你。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呢?皇上于是下诏书,选择好日子回京。宗泽前后共上奏二十多次请求皇上回京,多次被黄 潜善等人所扣留,宗泽忧愤成疾,背上长了疽。各位将领入府问病,宗泽急切地说:“我是 因为二帝蒙难而积愤变成这样。你们如果能歼灭敌人,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众将军都流 着泪说:“怎么敢不尽力杀敌!各位将军退出后,宗泽叹气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 雄泪满襟。”第二天,天色阴沉风雨交加。宗泽关于家事没说一句话,只是连呼三声“过河” 而死。京城里的人哀痛号哭。宗泽的遗书仍然极力主张皇上回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 谥号忠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小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 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C. 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 - 14 - D. 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15. 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答案】14. B 15. (1)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颔联 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颈联上句描写 芍药樱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 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 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 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 项,“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理解错误,应是“用写诗消磨时光”。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 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此题根据“病客”“鬓丝”“惟思睡”“两忘机”分析可以分析出诗人年老力衰,青春不再, 内心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分析情景关系时抓住“蜜熟黄蜂”“芍药樱桃俱”等意象描绘所 写景物,突出樱桃花凋谢,春天已经不再,凸显出诗人的伤春之悲和无奈之感。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 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 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 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 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 15 -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律诗的格律已经很严,而次韵诗又多一重限制,不易写好。苏轼诗中的 次韵之作竟达三分之一。有人指责他骋才,搞文字游戏。其实,艺术本来就是戴着枷锁跳舞, 限制越严,表演越自由,越能赢得观众的喝彩。苏辙的原唱是:“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 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 有经旬在,芳意从今日日非。”这当然不失为一首佳作,抒发了伤春之情,寄托了身世之感。 但与苏轼和诗相比,却略逊一筹。 原唱的首联是惜春,和诗的首联却语意双关,既可说是惜春,又可说是伤时,感伤整个 “青春”的虚度,内涵丰富得多。出句以反问语气开头,着一“可”字,表示“青春”已无 可挽回地消逝了,比原唱的陈述句“不复追”,语气强烈得多。杜甫《曲江》诗有“何用浮 名绊此身”句,苏轼反用其意,表示“欲将诗句绊余晖。”诗名虽也是浮名,但诗人已把功 名事业一类浮名排除在外了,也就是“我除搜句百无功”、“更欲题诗满浙东”(《秀州报本 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之意。青年苏轼“奋厉有当世志”,本以“致君尧舜”为目的。但这 种雄心壮志早已像春梦一般过去了。他因同王安石的分歧被迫离开朝廷,无法施展抱负,只 好以“搜句”来消磨时光。这对他来说是很痛苦的,可见开头两句就感慨万端,有很多潜台 词。 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写自己的心灰意懒。前句直赋其心灰意懒之情,以“惟”字加强 语气;后句用一“亦”字,以黄蜂之懒比己之懒。颈联是化用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 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句意,出句写景,遥接首句的伤春,“俱扫尽”的“俱”字说明春 色已荡然无存;对句抒情,是“酒阑”句的进一步发挥,说自己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 老病放在心上。 尾联是进一步抒情,作者想要借《法界观》里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刷世间之烦恼。 苏辙原唱颔联是比,颈联是赋,对仗平稳。苏轼和诗中间两联颇富变化,元人方回称其 情和景相互交织,虚虚实实,“一轻一重,一来一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六)。此诗 尾联上句五仄落脚,下句不作拗救,正是“诗律颇宽”的表现。虽然未守诗律,但有“神妙 流动”之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 16 -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16. 下列诗句当中的重点描述对象,和本诗中菊花的寓意相近的一项是 A.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B.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C.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闯《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D.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李商隐《流莺》) 17. 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请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简述三者内涵上的不同。 【答案】16. D 17. 《感遇四首》中,李白借菊花表达了对具有高沽的品格(或超拔的才 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或自己)的哀叹(或者说对菊花空有兰花一样的清雅但却无人赏识 的同情)。“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采菊”一句表达的 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间的惬意和怡然。 【解析】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 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 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 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菊花的寓意分析,A 项,写的是坚贞不屈;B 项,写的是自大;C 项, 写的是清高,D 项和此诗表达的是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因此选 D。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 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 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 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感遇四首》中, 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正当盛 - 17 - 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三径”一句,园子里象征隐土生活的“三径” 已经荒废,可是我心爱的松菊却还幸存。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采 菊”一句,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 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 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10 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指出“_______”,君子就讨厌那种不说自己贪心 无厌,还为错误言行找借口的态度,并以此批评冉有的狡辩。 (2)《离骚》中,“____,_______”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骐骥”, 希望君王任用贤臣, 从而给君王引路。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写出了人行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 ,_________”两句,从侧面烘托出了琵琶女弦声的 感染力。 (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词人描写雨 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衬托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答案】(1)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4)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 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 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疾、辞、骐骥、驰骋、道、扪参历井、仰胁息、抚 膺、幽愁暗恨。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3 题,每题 3 分,计 9 分) 1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肇锡余以嘉名 C.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D.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答案】C 【解析】 - 18 -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对于课内文言通假现象,主要指用读音相同 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平时复习时要学会整理、积累,多读多背。 A 项,“颁”通“斑”;句意: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B 项,“锡”通“赐”;句意: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C 项,没有通假字;句意:细密的渔网不进入鱼塘(捕鱼不赶尽杀绝) 那么鱼和鳖就怎么也吃 不完了。 D 项,“泮”通 “畔”;句意: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故选 C。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活用的类型, 掌握判断的方法,再审读选项仔细比对。 A 项,名词用作动词,称王。句意: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 B 项,名词用作动词,敲鼓。句意:咚咚地敲起战鼓,兵器刀锋相交撞击。 C 项,名词用作动词,穿衣。句意: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 D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句意: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使他们安顿下来。 故选 D。 【点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来推断。 它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动词使动 用法、动词为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等。 2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槛菊愁烟兰泣露 B. 酌贪泉而觉爽(出自王勃《滕王阁 序》) C. 望帝春心托杜鹃 D.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 连 【答案】A - 19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具体考查运用典故的手法。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 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即为用典。解答此题,要熟悉诗歌内容,并且 了解相关典故的常识知识。 A 项,是拟人化的写景,无典故。 B 项,有“吴隐之饮贪泉”的典故。 C 项,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D 项,有“五丁开山”的典故。 故选 A。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列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颂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大幅增加“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给不爱背诵古诗文 的高二学生小李带来了苦恼。他想:已进入新时代,多背古诗文有用吗?高考中 5 分的占比,要 花大量时间背诵《遥游》《离騷》《赤壁赋》等长篇诗文,值得吗? 而对于从小喜爱古诗文的高一学生小华看来,这是个好机会。她想借此创建“古诗文社”, 与同学一道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又怕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影响自己的学业……该 怎么办呢?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针对他或她的苦恼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看法或建议。要求;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该如何对待古诗词 在今天,古诗词的意义已经不在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何以言之?诗是语言的精华, 是文学的文学,所以诗词(包括诗歌)必须精炼隽永。就是说,诗词应当以最简练最美丽的 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感情。正是立足于汉语的独特特点,古人发展了诗词,讲究格律, 讲究对仗等。所有这些,都是欧美语言难以做到的。而这,也成为汉语诗词中最显著的特点 和最大的优势。 诗词所具有的优美形式,为诗词佳作的诞生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好诗词除了形式之 外,更要有内容。所有好诗词,都是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 唐人对格律诗的形式探索任务已全面完成。而唐人用这种形式来写诗,创作面基本覆盖 了所有生活领域。当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完备,而内容又无法创新的时候,它就要走向衰落。 我认为,这应当是唐诗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20 - 宋人在形式上做了改变,形成了长短句(宋词),为诗词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 当宋词的形式也成熟并固化之后,特别是当用这种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涉及的创作领 域接近穷尽的时候,宋词也就像唐诗一样,必然地走向衰落。 此后的元曲,基本也是这一套路。 现代人和当代人对现代诗的探索,我认为,可以说是失败多于成功。因为现代诗以自由 为名,抛弃了对形式的讲求,一方面固然利于思想情感的自由表达,另一方面却使诗歌因过 于自由而失去了凝炼隽永之美。打个比方,现代诗就像一个不注意节食的女子,体量固然增 加了,但身材却走了形,没有了曲线风韵之美。这种情况发展到今天,就出现了所谓的“梨 花体”、“羊羔体”之流。而哪怕没有一点儿诗学修养之人,也敢于拿笔写现代诗了。这种 诗,其实是误入歧途。 诗,是要讲求形式的。古人在数千年的创作实践中,已在诗的形式方面,为我们积累了 宝贵的遗产。今天,我们应当继承这一宝贵遗产,应当尊重并继承古人在诗的形式上的探索。 这也就是我前文所说的,古诗词在今天的价值,主要在其形式。 我们要继承,更要发展。那么,我们如何发展诗词?我觉得,重在发挥我们的优势,实 现诗词的与时俱进。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着两个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可成为在诗词创作上超 越古人的重要依仗。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的思想,为我们当前 乃至今后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时代所限,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古人的思 想中也充满了幼稚的成分。他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今天,中西 文化相交融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大大提升了我们的思想水平。 对同样的事物,我们的认识都可以远远地超越古人。而这,也为我们创作诗歌提供了巨大优 势。就是说,即使是古人已经涉足的领域,我们也完全可以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角,进 行全新的阐释,写出具有更高思想水平的佳作。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努力在诗歌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古老的唐诗宋词注入现 代的思想内涵。这,才应当是我们继承和发展祖先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材料讲的 是新颂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大幅增加“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一举措引来不同反 响。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是反对。反对的主要是一些不爱背诵古诗文的学生,认 为已进入新时代,多背古诗文没有多大用,高考只占 5 分,花大量时间背诵《遥游》《离騷》 - 21 - 《赤壁赋》等长篇诗文,不值得。另一种看法是支持,但有顾虑。支持主要是喜爱古诗文的 学生,他们认为这一举措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有顾虑:怕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影响自己的学业。作文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位,针对他或她的苦恼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看法 或建议。这两种态度都有自己的道理,作文时,选择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做好的立意是支 持后一种的观点,注意解决好背诗文的时间安排问题。运用思辨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文章要 有思辨性。选择第一种反对观点的理由可以从以下获得:家里就有不少古诗文书籍,酷爱古 诗文,采用“自学+父母辅导”的模式,学习的过程中,古诗文在心里留下了美好回忆。现在, 老师讲解古诗文的模式有些死板、不灵活。对古诗文的学习掌握,则主要以考试要求的范围 为准了。一些学生在面对古诗文时,容易表现出厌烦、无奈等情绪。这让学习失去了兴趣, 没了动力,感觉枯燥。课本考试大纲对学生研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许多学生仍用以 前固有的方式来学习,对古诗文的理解便往往达不到要求。如此循环,学生容易对古诗文的 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在面对背诵要求时,会有些怨言,觉得压力大。除此之外,所以反对增 加古诗文的篇目。选择第二种支持观点的理由:与古人对话,拓展知识面,锻炼语言的表达, 丰富自己的情感,弘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等。作文中还可以建议:新课标推荐的古诗 文,应有一个不同的选择范围-——哪些必读必背,哪些一般学习,哪些精读,哪些泛读,划 分范围,做出界定,要有更明确的教和学的方法。找到有趣的表达,让孩子感到学古诗能很 好玩。背诵不该是唯一标准和指向。对古诗文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比较依赖于背诵, 这也值得商榷。比如,如何培育孩子在文化、科技、智慧、宇宙、创作和创意等方面的意识 和精神,怎么样加强语文、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代性,结合古诗文教育来渗透出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 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 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 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 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 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 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 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 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 - 22 - 著特点。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加强高尚人格培养和人生大境界提升,更需要思考和重视。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