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桐城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 命题人 方晓丽 审题人 方瑜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摘编自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倾向。 B.艺术家只有在曲水流觞的雅和渔樵唱晚的俗中才能感悟到艺术的中和之美。 C.实用艺术以器物形式支撑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 D.因为文人始终把握着圈内的话语权,所以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系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中士人和僧道追求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是为了更深入体会自然之美。 B.文章第三段用丰富的例证,充分说明了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 C.文章最后两段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中国古典美学产生及传承的独特之处。 D.文章围绕着中国古典美学这一主题,逐层递进地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和产生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体系性美学在产生的过程上有极大区别,后者是自上而下的。 B.如果不读中国古典美学,就无法找到写诗作画的门径,无法成为艺术家的知音。 C.如果审美领域的引领者因为曲高和寡就改弦更张,就很难形成一种传承系统。 D.崇尚文治科举取士,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文人趣味成为审美领域的引领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萧亮飞 张晓林 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夷门十子”之一的萧亮飞,是民国期间的大诗人。晚年,曾一度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这是一把民国年间很常见的剃头刀,木制的刀柄,一头镶了一块小小的象牙,作为点缀。不使用的时候,刀子可以合到木柄里去。再普通不过了。 每天清早起来,萧亮飞都要在磨刀石上磨这把剃头刀子,每次磨一袋烟工夫,然后用大拇指试试刀刃,合起来,放进口袋里。他的这把剃头刀子,却不是用来剃头的,他有别的用途。 萧亮飞有一个癖好,他不喜欢大块吃肉,却喜欢吃骨头上面残留的肉筋,而这些肉筋不大容易吃到嘴里,也很难弄下来,他就用这把剃头刀子将这些肉筋一点一点地剔下来,拌上蒜汁,然后吃掉。 ‎ ‎ 年轻时的萧亮飞喜欢游历,结交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饮酒,品茶,赋诗。作诗填词之余,萧亮飞还喜欢涂抹几笔,简单画一些荷花、兰草、紫藤等,画的都很飘逸,倒和他的诗词风格相近。他最拿手的是画菊花。他画的菊花,形和神都有一种孤傲之气。 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然而,萧亮飞的画名被他的诗名掩盖,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菊高手。 在萧亮飞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阵子,萧亮飞喜欢收进一些当地名人的字画,闲时赏玩。做字画生意的马三隔十天半月都会拿一些字画来兜售。这一天,马三夹着一沓字画又来了。他把画放在桌子上,说:“挑挑看,都是名家的!”萧亮飞一幅一幅地看下来,竟没有一件入眼的,不禁失望地摇摇头。 马三一边收拾,一边自嘲地说:“没关系,有好画再送过来!”忽然,萧亮飞眼前一亮,原来马三用来包画的那张纸也是一幅画,只是已经破残,看不清画家的名字了。那幅画看上去颇为不俗。 萧亮飞急喊:“慢着,把那张包纸拿来看看。” 把残画拿在手里,只细看了一眼,萧亮飞就愣住了。那幅画竟是他不久前画的《寒菊图》。他不禁喃喃自语:“这世人看重的,多是一个虚名啊!” 自此以后,萧亮飞不再收藏字画,也把世事看淡了许多。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开始,价位定得很低,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哗啦”,黄包车夫、打烧饼的、卖牛羊肉烫的等等,也都找上门来了。时值盛夏,酷热难耐,来人大都拿着折扇让他画扇。开封人自宋朝就崇尚风雅,讲排场,手里拿把画扇总比拿把蒲扇子排场多了! 萧亮飞不胜其苦,只得挂出告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先款后画,概不赊账。后面又加一小注,曰:文人本不应言利,无奈,无奈! 不久,无赖牛大扁担找上门来。他将一枚银币“啪”地拍在萧亮飞书案上,说:“萧大诗人,给画幅菊花!——我只要一朵!” 萧亮飞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他忽然大笑。接着站起身,让牛大扁担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来,然后给牛大扁担泡了一杯茶。牛大扁担端着茶杯,有些不知所措。 萧亮飞说:“好,我给你画,一朵菊花半元银币不好收,就不收你的钱了。不仅不收钱,另外再送你一朵梅花,一竿墨竹。” 画好,牛大扁担一句话没说,拿起画就走了。走到大街上,却又兴奋起来。见了熟人,把画拿出来让人家看。说:“这画一文钱没掏,萧亮飞乖乖给我画的!” 有个懂画的人细细地看了两眼,笑起来:“‎ 你这个人,被人骂了还高兴得像捡了个元宝似的!”牛大扁担低头看画,画面上,除了一朵菊花、一朵梅花,就是那竿墨竹了,再无别的东西,哪里骂了自己?他不禁露出一脸的茫然。 那人指着画说:“最上边的那朵梅花是往下覆开的,墨竹画在了菊花的下边,一是嘲笑你的下作,二是说你这样下去终究是会倒霉的!” 牛大扁担脸上一红一红的,他默默地将画收了起来,低着头往巷子的深处走去。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亮飞本是大诗人,喜欢吟诗作词,风格飘逸;同时也擅长画菊,造诣居民国夷门画坛之首,但曾有一段时间其作品并不为人所重。 B.小说较为详细描写了萧亮飞用剃头刀剔肉筋吃的情节,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这是对萧亮飞这一世外高人的性格的有效补充,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 C.萧亮飞挂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先款后画,概不赊账”的告示,又加一小注,这既体现了他的无奈,又体现他怕被人误解的心理。 D.趾高气扬——“不知所措”——“兴奋”、炫耀——“一脸的茫然”——羞愧难当,小说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把牛大扁担的心理变化写得极为细腻。 5.小说开篇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小说这样开篇有什么好处?(6分)‎ ‎ ‎ ‎ ‎ ‎ 6.小说设置马三卖字画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的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材料一: [人民网] “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显示,2015年春节公务员跳槽数量比去年增加超过三成。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人惊诧,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 这是喜是忧?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大力整顿“四风”‎ ‎,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我国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逐步走下了“神坛”。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利的。公务员愿意跳槽、敢于跳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需要稳定的建设与发展,而公务员跳槽过于频繁,则有可能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也有可能降低公务员群体的服务水平。 无论是喜还是忧,公务员开始跳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既然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该让市场更多地去决定,更多地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少一些过度的解读,相信最终势必会达到“多赢”的状态。 (有删改) 材料二: [新华网]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向来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为当前跨界跳槽最活跃的人群。 其实,公务员只是普通职业中的一种,公务员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光鲜。首先,公务员并非是个高收入行业,同样大学同年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和当公务员,5年以后,收入就会拉开明显差距。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越明显。其次,“上升空间狭窄”“人事关系复杂”“自我价值体现困难”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们。这样的情况下,公务员频繁跳槽,其实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所以,社会应当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选择,对公务员跳槽多些理解与包容。 从某种角度来讲,公务员辞职人数剧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不少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离开,有利于干部队伍吐故纳新;另一方面,优秀人才不再只向公务员这种单一职业蜂拥,这是市场主体和管理人才的回归,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构建。 跳槽既是市场条件下自由选择的结果,也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纠偏”。对于单位来说,老员工的离开有利于更新换代,但大规模员工离职尤其是骨干员工离职,则容易导致人才短缺,应当引起警惕并适当采取措施。所以针对公务员频频辞职“下海”‎ 现象,政府应当建立合格人才进得来、不适合的人出得去、优秀人才留得住的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对于用人单位,也要用待遇留住人才,解决他们基本的生存发展问题。只要实现一个行业内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良性竞争,并且赋予这一行业从业者合理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尊严,那么它就会自动实现人才的匹配,而不会出现短缺的问题。 (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文明网] 曾经让许多年轻人慕名并为之倾心竭力的热门行业出现了倒寒逆流之潮——公务员跳槽,这让很多人深感震惊和意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年轻人放弃“前功”、尽弃“公务员”而另谋生路呢? 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和严格管理,让许多年轻人越来越感受不到国家公务员带来的种种实惠,这是公务员跳槽的客观原因。中国公务员制度有一个成长、发展的历程,它引纳外国的公务员制度并采用了古代的“科举制”的积极因子。但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地被纳入法制化轨道,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有了规范和约束,自然感到受限制。 相比其他行业的收入,原先的愿望、打算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公务员萌生了跳槽另谋生路的打算,我想这是跨行业公务员跳槽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 中国在职公务员的跳槽和近几年“国考热”的降温,是人们对各种职业认识的理性回归。以前很多人认为在国家行政部门任职既有政治上的功名,又有经济上的实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国家公务员只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特权。随着认识上的变换,一些公务员选择跳槽,流动到其他的行业,也属正常。 针对以上的问题,政府要大力推进,行动起来。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是中国公务员的“跳槽”助推器。国内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一直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动,公务员的“跳槽”也是行业流动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公务员的“跳槽”融入正常的流动中来,政府需要思考。 (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都围绕“公务员跳槽”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报道,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或意义,读者综合参考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事件的价值。‎ B.材料一对“公务员跳槽热是喜是忧?”这一问题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既指出了公务员跳槽在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上的好处,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突出强调遵循市场规律的重要性。 C.材料二认为,社会对待“公务员跳槽热”这一现象应给予理解和包容。材料在分析了公务员跳槽的原因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也向用人单位和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D.材料三对公务员跳槽现象原因的分析侧重于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应对思路,认为政府若能建立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就能让公务员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正常流动中去。 8.下列各项中,对材料三“公务员跳槽热”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对公务员职业的认识回归理性,认识到公务员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特权。‎ B.大批的年轻公务员希望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以达到与自身能力和需求相匹配的收入水准。 C.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和严格管理,一方面强化了对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取消了公务员的各种实惠。‎ D.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地被纳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约束,表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空间变得狭窄。 9.对“公务员跳槽热”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会带来哪些问题?它们的分析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信息简要概括。(6分)‎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彦之自襄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杨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临六州诸军事,镇历阳。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泗水渗,日裁行十里。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魏军仍进滑台。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九年,复封邑,固辞。明年卒,谥曰忠公。 ‎ ‎ (节选自《南史•到彦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B.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C.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D.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 B.朝服,指在重大典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C.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世资格有时会放宽。 D.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彦之屡立战功,逐渐成就威名。他因为与宋武帝是同乡,所以跟随着宋武帝参与讨伐孙恩;后来他凭借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了太尉中兵参军。 B.彦之沉着冷静,辅佐文帝登基。针对文帝心有畏惧之事,他剖析了形势,进行了劝导;针对谢晦心有疑虑之事,他亲自拜访并赠送礼物,进行了安抚。 C.彦之奉命北伐,取得初步成功。元嘉七年四月到七月之间,他率军从淮河流域进攻到泗水流域,一路行军迅速,陆续攻占北魏滑台、虎牢、洛阳等地。 D.彦之陷入困境,北伐最终失败。北魏军队能够趁冬寒反击成功,主要原因是刘宋军队粮食耗尽、将士疾疫,彦之此时又目疾发作,难以有效指挥作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 ‎ ‎ (2)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予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15.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 ”。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 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____________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庄子《逍遥游》“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中两句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 三 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服饰和人类文化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关于服饰的起源, ,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就是服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 的,肯定是诸多因素的合力,这说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益善,这使得衣服越穿越多,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发展往往 。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人类开始厌倦繁复的穿衣,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成内衣外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繁复穿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简约,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复的衣服,但仍保持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B.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C.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D.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18.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折射 B.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 C.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 D.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映照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息息相关 众说纷纭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B.休戚相关 众说纷纭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C.息息相关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D.休戚相关 见仁见智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20、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依次找出来并作修改。(5分)‎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答题处】(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 ‎(5)将 改为 。‎ ‎21.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 ‎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桐城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A(B项,流觞曲水只是例子,用“只有在……”说法过于绝对。C项,原文只是说没有获得传承优势。D项,要想获得传承系统,还有一个条件是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 2.D(文章的论证结构应该是并列而不是递进。) 3.B(原文说“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并不意味着不读就找不到。)‎ ‎4.B【解析】“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错,这个情节突出萧亮飞与众不同的个性,体现了萧亮飞悠闲淡泊的心境。 5.第一问:晚年时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并用它来剔肉吃。擅长画菊,但所画的一幅作品沦为包纸。似乎一夜之间,画作忽然风行起来。用所画作品嘲讽无赖。(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第二问: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情节。评述了主人公生活独特的一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点1分)(第一问要注意分析这句话的意蕴,这句话含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意思,所以小说中所写的不是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如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喜欢收藏字画等事情不属于答案,写这些内容不给分;第二问如果回答“引出下文的情节”“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也可给分,但如果回答“为下文作铺垫”则不给分。) 6.这个情节和上文“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一句相呼应,证明当时的画坛很少有人能达到萧亮飞的画技水平。萧亮飞的画菊作品沦落为包纸,反映了世人看重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小说主题。与后文萧亮飞的画菊作品忽然风行的情节形成对比和反差,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和艺术效果。(每点2分)‎ ‎7、D(“若能建立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就能让公务员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正常流动中去”说法绝对,原文只表示“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是中国公务员的‘跳槽’助推器”。) 8、A(B项,“大批的年轻公务员”夸大事实,文中信息显示是越来越多的公务员。C项,“取消了公务员的各种实惠”错误,原文只是“让许多年轻人越来越感受不到国家公务员带来的种种实惠”。D项,“表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空间变得狭窄”于文无据。) 9、问题:材料一认为“公务员跳槽热”会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公务员群体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材料二则认为“公务员跳槽热”会造成人才流失,进而出现人才短缺问题。 角度:材料一是从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的,材料二是从公务员职业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的。(问题每点1分,角度每点2分,共6分。在此基础上适当延伸拓展、分析,有理由亦可给满分。)‎ ‎10.C ‎11.D (“封邑”是古代君主对臣下的一种物质奖励。封就是分封,邑就是城市,就是说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一部分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人。D项中说“所有权力转让”,夸大权限。) 12.C (“一路行军迅速”有误,原文是“日才行十里”) 13. (1)武帝即位,晋升彦之为侯爵。彦之辅佐镇守荆楚,接近二十年,威信被官吏与百姓怀念。(“受命”“进”“佐守”“垂”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当初派遣彦之北伐,军需物资非常充足。等到败归,总共百种物资荡然无存,朝廷府库因此 空虚。(“遣”“资实”“凡”“荡尽”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B(“是夸张愤怼之语”错,苏轼贬谪黄州,所领官衔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且不得签书公事,形同流放之罪人。故诗人以逐客自命,乃是自我宽慰,略带牢骚,并非夸张愤怼之语。) 15.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初到黄州的喜悦。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包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苦中作乐,乐观旷达。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击和迫害,决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此摇尾乞怜,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每点2分)‎ ‎16、(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3)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7.C【解析】A项,“主要原因……缘故”句式杂糅;B项,“不论……许多”搭配不当;D项,“原因还是因为……”‎ 句式杂糅。 18.B 【解析】整段文字的话题都是“服饰”,A项、D项话题不统一;C项,“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语序和前文不能照应,前文是“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即应该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19.A【解析】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根据句意并无祸福相关联的意思,所以应选“息息相关”。众说纷纭:指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使用“见仁见智”,句中应该加“人们”,即“人们见仁见智”,这样才语意连贯。“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都能形容情况复杂,不易弄清楚,但“错综复杂”偏重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并含有头绪多的意思;“扑朔迷离”偏重指主观上难以辨认,看不清底细。句中指穿衣动机本身的复杂,属客观情况,故选“错综复杂”。否极泰来:指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根据句意,没有体现“泰来”之意,而是强调事物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应选“物极必反”。‎ ‎20. (1). “莅临”改为“参加”; (2). “同仁”改为“同学”; (3). “忝列”改为“荣列”; (4). “不吝赐教”改为“竭诚服务”。 (5). “惠赠”改为“敬赠”。‎ ‎【解析】“莅临”,含有敬辞的书面语,多用于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适用对象不当。“同仁”,指同事或同行,也指和自己相同处境的人。不符合“学生”的身份要求。忝列: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就是“有愧于排列在那中间”。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结合“我们”分析,不合语境。惠赠: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谦不当,应该改为“敬赠”。‎ ‎21.示例: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2分)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2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2分)‎ ‎22.【立意分析】 终身学习酿诗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时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雅室读诗志趣高。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就!字、词、诗,涵盖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 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 “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杜会,也要仿彭敏。‎ ‎[参考译文] 到彦之,字道豫,是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的后人。宋武帝讨伐孙恩,到彦之凭借与武帝同乡而乐于跟随,常立战功。义熙元年,补任镇军行参军一职。后凭借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太尉中兵参军。宋武帝即位,晋升彦之为侯爵。彦之辅佐镇守荆楚,接近二十年,威信被官吏与百姓怀念。等到宋文帝即位,认为徐羡之等人有篡位谋反之意,宋文帝害怕,想派彦之带兵担任先锋去攻打。彦之说:“如果对对方没有二心,便应该放手让对方发展;如果使对方有忧虑,这样的军队是不值得依靠的,还开启了对方心里的疑虑,这不符合远近之人的期望。”恰逢雍州刺史褚叔度死了,皇帝就派彦之暂时镇守襄阳。徐羡之等人想希望彦之兼任雍州,皇上不许,彦之被征召为中领军,托付给他军政要事。彦之从襄阳出发,谢晦已到达军镇,认为彦之不会拜访自己,彦之到达杨口后,步行前往江陵,向谢晦深表诚意,谢晦也深深地同他结交。彦之留下马匹及利剑名刀给谢晦,谢晦因此大为安心。元嘉三年讨伐谢晦,晋升彦之为镇军将军,在彭城洲交战,作战失利,都想退兵回夏口,彦之不退,恰逢(名将)檀道济到达,谢晦才失败逃走,江陵平定,彦之于是担任荆州州府事,改封为建昌县公,那年秋天,升为南豫州刺史、掌管六州所有军事,镇守历阳。皇上对于彦之非常恩待,将加封他为开府,想先让他立功。七年,派彦之制约监督尹冲、朱修之等人北伐,从淮水进入泗水。泗水溢出,军队每天才走十里。从四月至七月,才刚到达东平须昌县。北魏的滑台、虎牢关、洛阳一带的守军都撤退了。彦之留下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关,杜骥守金墉。十月,北魏军队向金墉城进发,驻扎在虎牢关,杜骥逃跑,尹冲因军队溃败而死。魏军仍然进入滑台。当时河冰将化,粮食也没了,彦之之前有眼病,这时病发,将士也有生病染疫的,于是回军,烧毁舟船,步行至彭城。当初(朝廷)派遣彦之北伐,军需物资非常充足。等到败归,各种物资荡然无存,朝廷府库因此空虚。文帝派遣檀道济向北拯救滑台,抓彦之入狱,撤职。九年,又恢复他的封邑,彦之坚决推辞。第二年死了,谥号叫忠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