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7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请将答案按序号准确地填涂到答题卷相应位置,填在试卷上不给分!)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3.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图中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种群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种群数量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4.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株普通栽培稻都含有其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B.人工选择能够改变普通栽培稻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发生改变 D.普通野生稻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Na+ 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 C.血浆蛋白、Ca2+、呼吸酶、胰岛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CO3﹣ 6.2016年8月7日,我国选手张梦雪在巴西里约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为中国队赢得首金.张梦雪平时训练刻苦,手掌经常磨出“水泡”,若要水泡自然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7.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8.如图所示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10.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钾,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1.神经冲动在体内的一般传导途径是( ) A.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B.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C.轴突→神经元细胞体→突触→树突 D.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1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1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Ⅱ处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Ⅲ处为双向传导 B.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不会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用电刺激Ⅲ处时小腿产生上踢动作的过程属于反射 D.Ⅲ处在兴奋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14.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15.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B.往突触间隙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持续抑制 C.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①→②传递 D.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16.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D.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17.寒冷的冬天,同学们早晨走出家门,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C.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减少机体能量需求 18.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19.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食后1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 C.进食2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 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 2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B.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前者的作用范围较广泛,但作用速度较缓慢 D.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即激素分子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1.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导致食欲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Na+通道开放 B.食欲降低可能与神经元B所释放的信号分子Y、Z的增多有关 C.瘦素水平高但食欲并未降低,可能与接收信号的物质有关 D.肥胖这种现象与神经调节有关系,与激素调节也存在着关系 22.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作表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A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 B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 C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雌性激素 出现雌性第二特征 D 摘除垂体,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正常 A.A B.B C.C D.D 23.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24.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1921年,班廷将实验狗甲的胰腺摘除,不久出现糖尿病症状;将实验狗乙的胰腺导管结扎,几天后胰腺萎缩,但血糖含量正常.将萎缩的胰腺提取液给甲注射,不久血糖含量下降.这个实验促成了胰岛素的成功提取,而以往的科学家直接从胰腺中提取却总不成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胰腺中含有促进血糖降低的物质 B.实验证明胰岛素的运输不是通过胰导管到达相应的组织细胞 C.以往的提取实验不成功是由于胰液中含有蛋白酶分解了胰岛素 D.实验证明激素的调节作用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 26.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7.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28.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29.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30.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31.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2.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33.三碘苯甲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茎顶端的生长,促进侧芽的萌发,从而使植株矮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三碘苯甲酸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的 B.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可提高棉花的产量 C.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可提高植物体抗倒伏的能力 D.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能阻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34.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3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促进细胞分裂 B.赤霉素和脱落酸在种子萌发过程起拮抗作用 C.乙烯只能由果实合成,并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D.赤霉素和生长素在细胞伸长过程起协同作用 36.据报道2016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37.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8.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C.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39.对下列实验操作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B.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C.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D.调查丰富度时,因小动物活动能力强,故采用标志重捕法 40.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0m3 2 1000m3 ② 淡水湖泊 鲫鱼 10000kg 35 3500kg ③ 山地 甘草 1000kg 20 300kg ④ 滩涂 沙蚕 10000kg 30 500kg A.① B.② C.③ D.④ 41.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少 D.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4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43.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表,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期为( ) 年份(年)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数量(百只) 130 200 398 990 1350 1290 1190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44.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有两种说法正确 C.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 45.如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三个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46.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47.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鼠种群数量(只) 18900 19500 14500 10500 9500 9600 9500 9600 X种群数量(只) 100 120 200 250 180 170 180 170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在第四年,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 C.鼠和X为捕食关系,第9年若鼠群发生疫病大量死亡,X种群数量也会下降 D.鼠和X为竞争关系,X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 48.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有关该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49.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30株/m2)和3种杂草(均为2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田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田螺,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不同小区中水稻日均种群增长率有差异,主要原因是狐尾草与水稻竞争资源所造成的 C.实验期间,低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且田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该农田将经历次生演替,最终形成顶极群落森林 50.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51.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对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的杰出研究,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敏感化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对其他刺激的反应更加敏感.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敏感化的神经调节模式图,图2表示短期敏感化前后有关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生理变化. (1)图1中最简单的反射弧只含有 个神经元,海兔缩鳃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 .若在图1中的c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图中a、b、d三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处. (2)图2显示,当海兔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易化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5﹣HT,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 结合后,引起Ca2+内流量增加,从而使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发生易化,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 (3)如果实验中不小心将海兔缩鳃反射效应器中的某一处损坏,刺激喷水管时鳃不再发生反应.此时,需要探究是效应器的哪一个部位受损,进行如下实验: ①若刺激图1中的a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表明 受损; ②若直接刺激鳃,鳃没有反应,表明鳃受损; ③若刺激图1中的a处, ,表明运动神经末梢与鳃的接触部位受损. 5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 ,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络.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 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 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 别 手术/处 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 一段时间后,卵 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 养一段时间后, 子宫平均重量 (mg) 1 不作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请回答: ①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 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②表中第 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的 . 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切除垂体后, 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53.如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 产生兴奋,导致激素[ ] .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 (2)当人受到寒冷的刺激后,内分泌细胞将分泌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和 (填激素名称),这些激素又能促使细胞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多,此种调节方式为 . (3)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有”或“无”)明显变化.其图示中X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4)图中甲~丙的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其中甲可释放淋巴因子并作用于[ ] .并促使其分化为[ ] .([]填甲、乙或丙;横线填细胞名称),此种免疫方式为 . (5)“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 54.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 ,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显著影响的 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 .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的生长 (促进/抑制/没有影响).该实验的对照处理如何操作: .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 (快/慢/没有影响).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d.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e.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55.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 (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直接决定家鼠种群密度的是 .在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 (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 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鼠的数量是Nt= (列出数学表达式即可).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猫头鹰可以蛇和鼠为食,因此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 ;猫头鹰一般栖居在树冠层,有些鸟类则栖居在中层或林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 结构,该结构具有 现象.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请将答案按序号准确地填涂到答题卷相应位置,填在试卷上不给分!)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A正确; B、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 C、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解答】解:A、农田害虫本身存在着有强有弱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加强,A错误;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D错误. 故选:B. 3.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图中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种群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种群数量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由题图曲线可知①种群A基因频率变化速度最快,进化速度快,其次是种群②、种群③. 【解答】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 B、由题图知,②在125代时A的基因频率是75%,a的基因频率是25%,aa的基因型频率是25%×25%=6.25%,B错误; C、150代后3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差异较大,因此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C正确; D、种群数量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D正确. 故选:B. 4.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株普通栽培稻都含有其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B.人工选择能够改变普通栽培稻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发生改变 D.普通野生稻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 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解答】解:A、基因库是指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集合,A错误; B、人工选择能够改变普通栽培稻进化的方向,但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普通野生稻在进化为普通栽培稻的过程中,经过了多次选择,许多的个体被淘汰,在这个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发生改变,C正确; D、生物发生的变异如果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则是可以遗传的,D错误. 故选:C.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Na+ 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 C.血浆蛋白、Ca2+、呼吸酶、胰岛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CO3﹣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解答】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CO3﹣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D. 6.2016年8月7日,我国选手张梦雪在巴西里约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为中国队赢得首金.张梦雪平时训练刻苦,手掌经常磨出“水泡”,若要水泡自然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解答】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故选:D. 7.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环境.由此可见,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糖糖,因此血糖含量的调节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A正确;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B正确;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 D、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而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所以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D错误. 故选:D. 8.如图所示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和内环境不同组成之间关系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代表血浆中的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b代表组织液中的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c代表组织液中的物质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丙为淋巴. 【解答】解:①组织细胞通过a、b、c过程完成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程b和c都发挥重要作用,①错误; ②组织液中的CO2浓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组织液中的CO2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这时对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是有益的,②错误; ③由于存在着物质交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正常情况下,a、b、c所示过程保持着动态的平衡,③正确; ④过程b或c受阻,组织液会积累,可导致组织水肿,④正确. 故选:D. 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度敏感引起的; 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致血浆呈酸性;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答】解:A、肺泡与外界环境相通,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没有进入内环境,A正确; B、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B正确; C、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致血浆呈酸性,C正确;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不在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D. 10.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钾,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解答】解:A、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大量失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A错误;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由于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基本不变,B错误;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分解,肌糖元不能分解,C错误; D、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D正确. 故选:D. 11.神经冲动在体内的一般传导途径是( ) A.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B.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C.轴突→神经元细胞体→突触→树突 D.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解答】解:A、树突中没有突触小泡,神经冲动不能由树突→突触,A错误; B、树突中没有突触小泡,神经冲动不能由树突→突触,B错误; C、神经元细胞体中没有突触小泡,神经冲动不能由神经元细胞体→突触,C错误; D、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冲动在体内的传导途径是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正确. 故选:D. 1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分析】本题是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考查,回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静息状态,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同时通过协助扩散维持膜外钠离子高于膜内,A错误;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没有变化,B错误;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传递兴奋,不是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以电信号的方式进行传导,D正确. 故选:D. 1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Ⅱ处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Ⅲ处为双向传导 B.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不会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用电刺激Ⅲ处时小腿产生上踢动作的过程属于反射 D.Ⅲ处在兴奋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分析】据图分析Ⅰ表示传入神经,Ⅱ表示感受器,Ⅲ表示传出神经,Ⅳ表示神经中枢.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解答】解:A、刺激II处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III处为单向传导;故A错误. B、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会受到高级大脑皮层的控制;故B错误. C、用电刺激III处时小腿产生上踢动作不是反射,因为反射弧应该从感受器开始;故C错误. D、III处在兴奋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是一致的,由未兴奋部位传导到兴奋部位;故D正确. 故选D. 14.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分析】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需要突触结构,而突触结构的构成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一般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兴奋传导时,就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解答】解: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则表现的症状是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持续作用,表现的症状是肌肉僵直. 故选:A. 15.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B.往突触间隙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持续抑制 C.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①→②传递 D.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解答】解: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神经信号先传导到电位计左侧,再传导到右侧,所以电位计会偏转两次,A正确; B、往突触间隙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持续抑制,B正确; C、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即突触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而不能由突触后膜释放,所以兴奋不能由①→②传递,C正确; D、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胞吐,D错误. 故选:D. 16.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D.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本题需要扣住题干信息“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答题. 【解答】解:A、GSK蛋白激酶的活性与轴突的形成有关,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突触(由轴突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的参与,因此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A正确; B、如果GSK蛋白激酶的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这样无法形成突触.因此,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不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B错误; 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进而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C正确; D、如果GSK蛋白激酶的活性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因此,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D正确. 故选:B. 17.寒冷的冬天,同学们早晨走出家门,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C.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减少机体能量需求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寒冷时体温调节的过程为: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A正确; B、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同时散热减少,以维持体温恒定,B正确; C、寒冷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的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C正确;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加,D错误. 故选:D. 18.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细胞甲释放的信号分子X(激素或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细胞乙. 【解答】解:A、若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则为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进行,并非通过体液调节,A错误; B、若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则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而不是促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X作用肝细胞,使肝糖原分解,不能使肌糖原分解,C错误; D、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包括肝细胞),并加快肝细胞的新陈代谢,D正确. 故选:D. 19.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食后1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 C.进食2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 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解:A、进食后1h内,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故A错误. B、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加快,进而降低血糖;故B正确. C、进食2h后血糖趋于稳定,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C错误. 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相关酶分解失去活性;故D错误. 故选B. 2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B.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前者的作用范围较广泛,但作用速度较缓慢 D.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即激素分子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2、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解答】解: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 B、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B正确; C、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前者的作用范围较广泛,但作用速度较缓慢,C正确; D、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化学物质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除激素外,还有二氧化碳等物质,D错误. 故选:D. 21.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导致食欲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Na+通道开放 B.食欲降低可能与神经元B所释放的信号分子Y、Z的增多有关 C.瘦素水平高但食欲并未降低,可能与接收信号的物质有关 D.肥胖这种现象与神经调节有关系,与激素调节也存在着关系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由题图知,神经元A兴奋时,会使信号分子x增多;神经元B受到抑制时,会使信号分子Y和Z均减少. 2、激素调节的特点有: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解答】解:A、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Na+通道开放,Na+内流,A正确; B、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Y与Z的分泌量会减少,B错误; C、瘦素水平高但食欲并未降低,可能与接收信号的物质有关,如体内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C正确; D、肥胖这种现象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关,D正确. 故选:B. 22.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作表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A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 B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 C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雌性激素 出现雌性第二特征 D 摘除垂体,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正常 A.A B.B C.C D.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受垂体的调节,但因摘除了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也不起作用,故实验结果应为发育迟缓,新陈代谢减慢;胰岛既能分泌胰岛素,也能分泌胰高血糖素,故摘除胰腺后不仅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也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高等动物的第二性征;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为大分子,饲喂能被消化道中的酶催化水解而失去作用. 【解答】解:A、因摘除了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也不起作用,故实验结果应为发育迟缓,新陈代谢减慢,A错误; B、因摘除胰腺不仅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也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B错误; C、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C 正确; D、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为大分子,饲喂能被消化道中的酶催化水解而失去作用,D 错误. 故选:C. 23.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同时也可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高级中枢可以分级调控调控低级中枢. 3、水平衡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过程(负反馈):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解答】解:A、下丘脑是枢纽但都受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B、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C正确;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事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液量,D正确. 故选:B. 24.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 根据题意,机体水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血糖含量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在此时起作用;同时机体缺水,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就多,尿量就可以减少了. 【解答】解:①、“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故①正确; ②、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作用是降低血糖,故②错误; ③“大量出汗”,水份减少,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同时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找水喝,故③正确;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重吸收水减少,尿量增多,就会损失更多的水,故④错误. 所以本题①③正确. 故选:A. 25.1921年,班廷将实验狗甲的胰腺摘除,不久出现糖尿病症状;将实验狗乙的胰腺导管结扎,几天后胰腺萎缩,但血糖含量正常.将萎缩的胰腺提取液给甲注射,不久血糖含量下降.这个实验促成了胰岛素的成功提取,而以往的科学家直接从胰腺中提取却总不成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胰腺中含有促进血糖降低的物质 B.实验证明胰岛素的运输不是通过胰导管到达相应的组织细胞 C.以往的提取实验不成功是由于胰液中含有蛋白酶分解了胰岛素 D.实验证明激素的调节作用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1921年,班廷将实验狗甲的胰腺摘除,不久出现糖尿病症状,出现糖尿病的原因是缺乏胰岛素; 2、将实验狗乙的胰腺导管结扎,几天后胰腺萎缩,但血糖含量正常,原因是胰腺的外分泌部萎缩,但是内分泌部正常,不缺少胰岛素. 3、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其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直接研磨胰腺时,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分解,而不能获得胰岛素. 【解答】 解:A、甲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胰腺中含有促进血糖降低的物质是胰岛素,A正确; B、实验证明胰岛素的运输不是通过胰导管到达相应的组织细胞,B正确; C、以往的提取实验不成功是由于胰液中含有蛋白酶分解了胰岛素,C正确; D、实验没有证明激素的调节作用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D错误. 故选:D. 26.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内水平衡调节的知识. 题干中给予的症状,是糖尿症状,由于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比正常人高,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回血液的水比正常人少,排出的尿液量就会比正常人多. 【解答】解:原尿中葡萄糖浓度增高,浓度差减小,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水分减少,尿量增多,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7.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2、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3、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解答】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A错误;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B正确;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C错误;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弯曲,D正确. 故选:AC. 28.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从图中获得信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具体表现在:将细菌吞入细胞内,溶酶体和内的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并将细菌的抗原暴露在吞噬细胞的表面. 【解答】解:A、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选择,A错误; B、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错误; D、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和处理,D错误. 故选:B. 29.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病毒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解:A、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 B、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 C、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C错误; D、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C. 30.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解答】解:A、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A错误; B、抗体属于大分子物质,其从浆细胞分泌出来的方式是胞吐,B正确; C、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C正确; D、血液和淋巴中都有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D正确. 故选:A. 31.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因此单侧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生长;b生长素可以穿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胚芽鞘无尖端,单侧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d若果只转动盒子,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 【解答】解:A、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a直立生长,A错误; B、c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B错误; C、d若果只转动盒子,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 D、d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D正确. 故选:D. 32.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当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零时,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起点应在原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左侧生长速度加快,弯曲角度也越来越大;当生长素浓度超过某一值时,促进作用减弱,与先前相比生长速度减慢,弯曲角度也减小. 分析图示可知,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琼脂块d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中含生长素,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a′的对侧弯曲生长,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 【解答】解:A、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中含生长素,故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比b′侧的少,生长较慢,A错误; B、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相同,B错误; C、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错误; D、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因此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正确. 故选:D. 33.三碘苯甲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茎顶端的生长,促进侧芽的萌发,从而使植株矮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三碘苯甲酸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的 B.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可提高棉花的产量 C.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可提高植物体抗倒伏的能力 D.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能阻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分析】“三碘苯甲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茎顶端的生长,促进侧芽的萌发“.而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是极性运输,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可见三碘苯甲酸溶液能阻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据此答题. 【解答】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A错误; B、适宜浓度的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茎顶端的生长,促进侧芽的萌发,从而促进结实,可提高棉花的产量,B正确; C、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可使植株矮化.从而提高植物体抗倒伏的能力,C正确; D、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这是顶端优势,而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是极性运输,而“三碘苯甲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茎顶端的生长,促进侧芽的萌发“.可见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能阻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正确. 故选:A. 34.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促进了该侧细胞的生长,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抑制了该侧细胞的生长,从而使根表现出向地性;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 【解答】解:A、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 B、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抑制根的生长,应大于10﹣8 mol/L,B错误;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而d点浓度高于b点,并且促进作用更强,因此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C正确; D、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D错误. 故选:C. 3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促进细胞分裂 B.赤霉素和脱落酸在种子萌发过程起拮抗作用 C.乙烯只能由果实合成,并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D.赤霉素和生长素在细胞伸长过程起协同作用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答】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能促进植株细胞分裂进而延缓衰老,A正确; B、赤霉素可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减少,B正确; C、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C错误; D、赤霉素和生长素在细胞伸长过程起协同作用,D正确. 故选:C. 36.据报道2016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解答】解: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目的是提高出生率,故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 故选:C. 37.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具体过程为: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解答】解: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①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不能参入主观意识,且选取的样方大小要相同,①正确; ②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不能选取种群分布比较密集地块,且样方大小要相同,②错误; ③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平均值,不能以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③错误;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正确. 故选:B. 38.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C.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变化. 【解答】解:甲图中随着年龄的增加,种群个体数下降,是增长型;乙图中随着年龄的增加,种群个体数下降,是增长型;丙图中随着年龄的增加,种群个体数不变,是稳定型;丁图中随着年龄的增加,种群个体数上升,是衰退型. 故选:C. 39.对下列实验操作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B.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C.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D.调查丰富度时,因小动物活动能力强,故采用标志重捕法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采用抽样检测法,其步骤为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解答】解:A、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A正确; B、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B正确; C、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C正确;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D. 40.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0m3 2 1000m3 ② 淡水湖泊 鲫鱼 10000kg 35 3500kg ③ 山地 甘草 1000kg 20 300kg ④ 滩涂 沙蚕 10000kg 30 500kg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采收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关键表格信息,计算出生物的年增长量并与采收量进行比较做出判断. 【解答】解:①马尾松的年增长量是200000×2%=4000m3,大于年采收量1000m3,种群密度增加; ②淡水湖泊鲰鱼的年增长量是10000×34%=3400kg,年采收量是3 600kg,基本持平,种群密度略有下降; ③山地甘草年增长量是1000×20%=200kg,年采收量300kg,大于增长量50%,种群密度下降快; ④滩涂沙蚕年增长量是10000×30%=3000kg,年采收量500kg,小于年增长量,种群密度增加;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③. 故选:C. 41.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少 D.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λ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 由图可知:在第1~第3年之间λ>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3~9年间λ<1,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到第9年时λ=1乌鸦种群数量维持稳定. 【解答】解:A、乌鸦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A错误; B、在第3~9年间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故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比第3年少,B错误; C、从第3年到9年间,λ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到第9年数量最少,在9~10年间保持数量稳定,C正确; D、第1~6年时,乌鸦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J”型曲线的λ值是固定值,而且种群数量是增加,D错误. 故选:C. 4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由表格可知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试管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 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则初始阶段时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曲线增长,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 【解答】解:由于初始阶段,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十分充足,酵母菌的数量比较少,4个试管中的种群都会经历J型曲线增长,A正确; B、四个试管的培养液体积和起始酵母菌数均有所不同,所以四个试管的种群不能同时达到K值,故B错误; C、试管Ⅱ、Ⅲ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不同,故二者的K值不同,C正确; D、试管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试管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D正确. 故选:B. 43.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表,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期为( ) 年份(年)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数量(百只) 130 200 398 990 1350 1290 1190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表格:1925年~1930年,种群数量增加了70只;1930年~1935年,种群数量增加了592只;1940年~1945年、1945年~1950年,种群数量都减少了. 【解答】解:(1)分析表格:1925年~1930年,种群数量增加了70只;1930年~1935年,种群数量增加了592只;1940年~1945年、1945年~1950年,种群数量都减少了. (2)1925年~1930年,种群增长率=70÷130<1;1930年~1935年,种群增长率=592÷398>1;所以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期为1930年~1935年. 故选:B. 44.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1)若图① 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有两种说法正确 C.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曲线①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突然过度增加,导致环境中生物容纳量(K值)下降;曲线②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曲线③表明因为外界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崩溃,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曲线④表明,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捕鱼. 【解答】解:(1)图①所示a点后K值降低,种群数量减少,原因可能为过度放牧,正确; (2)图②所示b点后K值增大,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营养、空间等,正确;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正确; (4)图④中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时,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若海洋捕捞,维持种群数量在左右,正确. 故选:D. 45.如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三个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要注意随机取样. 【解答】解:A、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A错误; B、从表格中数据只能说明植物种群密度,不能说明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B错误; C、三个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错误; D、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的数目,从表中可以看出草甸草原的旱生植物的种类为:160×25%=40(种),典型草原旱生植物的种类大约为100×49.1%=49.1(种),荒漠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类大约为80×78%=62.4(种),D正确. 故选:D. 46.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 【分析】据图分析,种群个体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呈现S型曲线. 【解答】解:A、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最终还是符合逻辑斯谛增长,只是增长速率有所增加或减少,故A错误; B、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加,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仍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故B正确; C、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故C正确;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也是围绕K值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故D正确. 故选:A. 47.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鼠种群数量(只) 18900 19500 14500 10500 9500 9600 9500 9600 X种群数量(只) 100 120 200 250 180 170 180 170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在第四年,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 C.鼠和X为捕食关系,第9年若鼠群发生疫病大量死亡,X种群数量也会下降 D.鼠和X为竞争关系,X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间关系. 【分析】根据表格分析,两个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同步,最可能是捕食关系,其中鼠种群数量较多,为被捕食者. 【解答】解: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下降,接着趋于稳定,A错误; B.在第四年,X种群数量最多是因为资源和空间是适宜的,而种内斗争最强,B错误; C.鼠和X为捕食关系,因为鼠的数量增加,X数量随之增加,不同步的变化,第9年若鼠群发生疫病大量死亡,X种群数量也会下降,C正确; D.如鼠和X为竞争关系,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D错误. 故选:C. 48.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有关该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考点】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从表格中得出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多样性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了,这些都属于次生演替的典型特征. 【解答】 解:A、从总计的物种数量看一直在增加,由28种增加到76种,A正确; B、由于该演替是在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土壤条件未变化,且原有的物种仍然得到保留,所以属于次生演替而非初生演替,B错误; C、由于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C正确; D、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改变,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水平结构与阳光、水、等生态因素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B. 49.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30株/m2)和3种杂草(均为2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田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田螺,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不同小区中水稻日均种群增长率有差异,主要原因是狐尾草与水稻竞争资源所造成的 C.实验期间,低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且田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该农田将经历次生演替,最终形成顶极群落森林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 【分析】1、从题干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田螺的密度大小;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植物以及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2、从坐标图中可知,随着田螺密度的增大,水稻日均密度增长率下降,说明田螺与水稻是捕食关系. 3、从图中可知,田螺的日均密度增长率不变且大于零,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水花生在高密度区的日均密度增长率较对照组很低说明曲线S增长. 4、在原有土壤被保留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解答】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田螺的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B、不同小区中水稻日均种群增长率有差异,并且田螺密度越高,水稻日均种群增长率越低,因此主要原因是田螺的捕食,B错误; C、实验期间,由于各小区的面积有限,低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而田螺的日均种群增长率大于0,因此田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正确; D、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该农田将经历次生演替,但不一定演替为顶极群落森林,D错误. 故选:C. 50.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顶级群落)(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答】解: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51.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对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的杰出研究,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敏感化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对其他刺激的反应更加敏感.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敏感化的神经调节模式图,图2表示短期敏感化前后有关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生理变化. (1)图1中最简单的反射弧只含有 2 个神经元,海兔缩鳃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鳃 .若在图1中的c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图中a、b、d三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d 处. (2)图2显示,当海兔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易化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5﹣HT,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 特异性受体 结合后,引起Ca2+内流量增加,从而使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发生易化,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增加 . (3)如果实验中不小心将海兔缩鳃反射效应器中的某一处损坏,刺激喷水管时鳃不再发生反应.此时,需要探究是效应器的哪一个部位受损,进行如下实验: ①若刺激图1中的a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表明 运动神经末梢 受损; ②若直接刺激鳃,鳃没有反应,表明鳃受损; ③若刺激图1中的a处, 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直接刺激腮,腮有反应 ,表明运动神经末梢与鳃的接触部位受损.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此反射弧包含了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三种神经元.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即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鳃.图2中,敏感化后Ca2+进入神经细胞增多,神经递质释放量增加. 【解答】解:(1)由题图和分析可知,图1中有3种神经元,但最简单的反射弧只含有2个神经元;海兔缩鳃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鳃;若在图1中的c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在神经元的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可从中间神经元传到运动神经元,因而只有d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2)图2显示,当海兔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易化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5﹣HT,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Ca2+内流量增加,从而使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发生易化,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增加. (3)如果实验中不小心将海兔缩鳃反射效应器中的某一处损坏,刺激喷水管时鳃不再发生反应.为检测受损部位: ①若刺激图l中的a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表明运动神经末梢受损; ②若直接刺激鳃,鳃没有反应,表明鳃受损; ③ 若刺激a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直接刺激鳃,鳃有反应,表明运动神经末梢与鳃的接触部位受损. 故答案为: (1)2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鳃 d (2)特异性受体 增加 (3)运动神经末梢;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直接刺激腮,腮有反应. 5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 内环境稳态 ,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 体液(或激素) 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 别 手术/处 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 一段时间后,卵 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 养一段时间后, 子宫平均重量 (mg) 1 不作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请回答: ①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 雌性 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②表中第 1 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的 溶剂 . 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切除垂体后, 促性腺激素 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第一问涉及的是第一章内环境稳态的内容.第二问在题干中说到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从这一句话中我们能看出的信息是切断了神经调节,剩下只有体液调节,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并没有减少,这就可以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没有关系.第三问要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推断出性激素的调节过程,再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完善实验步骤. 【解答】解:(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2)第二问在题干中说到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从这一句话中我们能看出的信息是切断了神经调节,剩下只有体液调节,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并没有减少,这就可以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体液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因此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②不作处理的组为对照组,即表中第1组为对照组. ③ 第1组是不作处理;第3组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卵巢重量减轻,但是由于注射雌性激素,故子宫平均重量变化不大;第4组是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宫的平均重量都和对照相差不大.第2组的卵巢和子宫的平均重量都相应减轻,可见没有激素释放到卵巢和子宫中,而第3和第4组都是切除垂体,而且都分别注射了适量的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则A处切除垂体,并且不注射任何激素. ④第3组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所以子宫平均重量变化不大. 故答案为: (1)内环境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 (2)体液(或激素)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4)①雌性 ②1 ③溶剂 ④促性腺激素 53.如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 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 产生兴奋,导致激素[ Z ] 抗利尿激素 .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 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 (2)当人受到寒冷的刺激后,内分泌细胞将分泌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和 肾上腺素 (填激素名称),这些激素又能促使细胞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多,此种调节方式为 神经﹣体液调节 . (3)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无 (“有”或“无”)明显变化.其图示中X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糖蛋白 . (4)图中甲~丙的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甲、乙 ,其中甲可释放淋巴因子并作用于[ 乙 ] B细胞 .并促使其分化为[ 丙 ] 浆细胞 .([]填甲、乙或丙;横线填细胞名称),此种免疫方式为 体液免疫 . (5)“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增加(或升高) .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是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调节,③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正反馈调节.X是促甲状腺激素、Y是甲状腺激素、Z是抗利尿激素.甲细胞是T细胞,乙细胞是B淋巴细胞,丙细胞是浆细胞. 【解答】解:(1)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所以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渗透压下降. (2)当人受到寒冷的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代谢,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 (3)如果用含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促进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但不影响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其图示中X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4)图中甲~ 丙的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甲、乙,其中甲可释放淋巴因子并作用于乙B淋巴细胞,并促使其分化为丙浆细胞,此种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 (5)“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Graves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比正常人多. 故答案为: (1)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Z]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2)肾上腺素;神经﹣体液调节 (3)无;糖蛋白 (4)甲、乙;[乙]B细胞;[丙]浆细胞;体液免疫 (5)增加(或升高) 54.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 产生 ,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显著影响的 微量的 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 ; 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的生长 抑制 (促进/抑制/没有影响).该实验的对照处理如何操作: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 慢 (快/慢/没有影响).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 a,c,e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d.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e.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根据图1分析,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也是用于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图2显示,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Ⅱ、Ⅲ和Ⅳ组比较说明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3、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 【解答】解:(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主要是由植物的根尖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根据图1分析,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细胞分裂素分布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的A叶. (4)由图可知B叶实验组叶片面积小于对照组,应对B叶片是抑制作用,对照处理应用蒸馏水处理相对应部位的叶片. (5)由图2可知A叶片数量越少,B叶面积相对值越小说明生长越慢.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首先要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一片叶子,在另一片叶子表面涂抹有放射性的营养物质,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最后通过检测未涂抹14C﹣氨基酸溶液的叶片的放射性来判断营养物质的运输情况,所以最少操作包括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c、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e、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故答案为: (1)产生 微量的 (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 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慢 (6)a,c,e 55.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 r对策 (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直接决定家鼠种群密度的是 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在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 偏大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 S (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环境容纳量(K值) .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 λ 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鼠的数量是Nt= N0(1+1.47%)t (列出数学表达式即可).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增大 .猫头鹰可以蛇和鼠为食,因此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 捕食和竞争 ;猫头鹰一般栖居在树冠层,有些鸟类则栖居在中层或林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 垂直 结构,该结构具有 分层 现象.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2、据图分析,曲线1表示J型曲线;曲线2中0e段表示S型曲线,其中b点表示,种群增长率最大;d点表示K值;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e点种群数量减少. 【解答】 解:(1)已知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决定家鼠种群密度.假设用a表示一次捕获并作以标记量,b表示第二次捕获的带有标记的数量,c代表第二次捕获量,则:N=a*,b的值减小,可推知N的值比真实值偏大. (2)由图可知,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或K值).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J”型增长,“J”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此时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λ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鼠的数量是Nt=N0(1+1.47%)t.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增大;猫头鹰可以蛇和鼠为食,因此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猫头鹰一般栖居在树冠层,有些鸟类则栖居在中层或林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垂直结构,该结构具有分层现象. 故答案为: (1)r对策;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偏大 (2)S;环境容纳量(K值) (3)λ;N0(1+1.47%)t (4)增大;捕食和竞争;垂直;分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