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2.明治22年(1889年)日本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宪法内容的是( ) A.天皇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 C.天皇可以对外宣战和媾和 D.天皇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 3.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其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大力扶持特权资本家集团 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制思想界”。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张之洞对统治者某举措的意见是“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该举措应是( ) A.废八股 B.派游学 C.办学校 D.废科举 6.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 ) A.表达了大众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 C.批评维新变法脱离国情 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7.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 A.商王权力受神权制约 B.殷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C.商汤灭夏乃以暴制暴 D.君王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8.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9.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10.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 A.严格的等级制度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皇帝非常勤政 D.权力高度集中 11.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 对上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 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 12. “便宜”之权是中央赋予臣下的一种特殊权力,臣下随时决断,不受中央既有规定制约。南宋赋予川陕宣抚处置司“便宜行事”之权,但强调“行事”中的“上奏”程序,对与法令不符的“便宜行事”予以否定和更改,还设置副使等。南宋对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规定表明( ) A.“便宜”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宗旨 B.地方官拥有对地方事务独断权力 C.南宋中央集权遭到严重的冲击 D.地方官“便宜行事”之权名不副实 13.如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从九卿到六部的演变情况。这表明( ) A.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削弱 B.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14.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中说:“一是遍考(考证)《隋书》和隋代文献,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朝进士6人,经过考证,1人无从查考,5人查无实据。作者认为( ) A.隋朝仍然推行察举制 B.科举制度“重才轻品” C.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 D.科举制促进文化繁荣 15.某中学开展“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三省六部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16.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建制:一个“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两个建制的相同点是( ) 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有效制约了相权的膨胀 C.造成宦官外戚专权 D.官员品级低权力大 17.下表反映的是某学者根据出土的春秋时期楚国的农具进行分类的情况 由此推知,当时楚国( ) A.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 B.重视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C.已掌握较先进的农耕技术 D.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农业 18.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19.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B.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计日受值” 20.在古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常用的专有名词,诸如“工商食官”、“盐铁专营”、“漕运制度”、“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等。这些专有名词,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别具特色的手工业技术 B.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 C.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 D.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 21.明朝万历年间,由于田不赋用,皇帝派亲信宦官充当地方“财税特派员”,宦官用增税、滥税的方式大肆搜刮银两,致使苏州爆发了大规模织工反矿监税使暴动。从侧面反映了( ) A.明朝宦官掌控国家朝政 B.苏州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C.明朝地方制度发生异变 D.苏州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23.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24.下图为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状况示意图( ) 该图反映了 A.经济重心变化趋势 B.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大 C.北方经济严重衰退 D.南方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一、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三大题,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为了减少大疫带来的损失,自西周以来,我们就有一套“医在王官”的官方医疗制度,即以政府的力量参与到医药行政、医疗组织乃至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去。唐代开始创建州一级的医疗体系,宋代将其下沉到县级,基层社会医疗体系初步得以建立,极大提升了普通百姓在瘟疫面前的自保能力。除此之外,政府也会拨付款项,积极动员民间力量参与到对病患的救治和疾病防控中来,许多地方富商士绅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地方的施医局等医疗机构多为临时设立的应急机构,太医院虽为常设,服务范围大多只限于皇室,宫廷高水平的医师很难参与到民间一线的防御工作中,地方的普通医师又缺乏监管,以至于出现庸医泛滥的局面。 ——摘编自《古代防疫制度》 材料二 明清是瘟疫流行的又一高峰期。恰恰在这一时期,包括西医在内的西方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对于这种完全迥异于中国传统的防疫手段和方法,国人表现出了强烈的疑惑、排斥,最终在良好瘟疫防治效果的实证下,国人逐渐接受、认可了这一防疫思想和方法。随着近代包括东北鼠疫在内的大瘟疫的发生和防治,我国近代的卫生制度和防疫机制,在冲突和调适中逐渐建立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外国传教士,还是国内的知识阶层及民众,都在这一裂变中发挥了或引介、或口口相传的推动作用,更离不开晚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强制推动之功。总之,近代防疫制度和卫生制度在瘟疫防治中建立了。它的建立,不仅有别于传统中国的防疫习俗,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了中国疾病防疫标准和防疫机制的国际化。 ——摘编自杨银权《中国近代防疫体制建立探析》 材料三 建国初,中国疾病谱以传染病为主,公共卫生服务就显得更加重要。1952年,美军对我国东北、青岛等地投放细菌武器,中央人民政府发起反对美帝细菌战的防疫运动,在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到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巨大成就。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基本绝迹,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疟疾等几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也得到了有效的防治。 ——摘编自江宇《治病即治国:爱国卫生运动和新中国的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疫病防治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防疫机制建立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能够有效防治疾病的原因。(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经世与玄思—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倾覆与再造—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使当时的统治者切望能够拥有广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孟子意识到增殖人口与增强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广土众民,君子欲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推崇统治者占据广大的土地,拥有众多的人口。孟子还注意到刑罚、赋税对人口生产的影响,提出:一、“省刑罚、薄税敛”;二、整顿好“井田”的阡陌、疆界;三、要求统治者行“仁政”,与民同乐忧。同时,孟子还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重要命题,主张成年男女要及时婚配。 ——摘编自陈泉《浅评孟子有关人口质量的思想》 材料二 苏轼认为,从历史上看,人口愈多国家愈富的情况是存在的,故“管仲以阴谋侵鲁梁之民,商鞍亦招三晋之人以并诸侯”,但是他又指出人口众多的北宋,“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并生”,因此以人口的多寡来衡量贫富并不恰当。 ——摘编自董淮平《苏轼、叶适人口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子实现“众民”的途径,并指出其积极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轼的人口思想,并指出其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A【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70年代日本正进行明治维新,所以A正确;当时的明治维新是以西方文化作为自己效仿和学习的对象,所以B错误,C也不对;因为当时日本刚刚开始明治维新,所以还不能说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所以D不符合史实。 2.B【解析】日本政府在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这是日本第一部宪法。它赋予天皇无上权力,从而确立了天皇专制的政体,天皇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天皇可以对外宣战和媾和,天皇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内阁必须对天皇负责,故B表述错误,根据题意,选B。A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A。C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C。D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D。 3.C【解析】日本虽然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但在改革中保留了君主制,其中有大量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残余,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D【解析】A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B为革命派的主张,C为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故答案为D。 5.A【解析】“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指的是戊戌变法中废除八股引起了进士和举人的不满,故A项正确;BC两项举措并不会直接关系到进士和举人们,故排除BC项;废除科举制是在清末新政,不符合材料中的戊戌变法这一时间,故D项排除。 6.D【解析】“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说明了戊戌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从而带来了混乱,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出士子和部分官员对变法不满,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批评维新变法脱离国情,故C项错误。 7.D【解析】商汤灭夏后,正值天大旱,商汤“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说明君王只有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王权受神权制约,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经济活动和以暴制暴,故BC错误。 8.D【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西周的环形防线是由同姓诸侯国如“蔡、鲁、燕、晋”组成,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比较富庶且战略地位重要,故D正确;而“巩固分封宗法秩序、防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及防止殷商旧族叛乱”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BC错误。 9.B 【解析】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10.D【解析】由“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可以看出所有事件的决定权、法律和是非标准都由皇帝决定,突出体现了权力高度集中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制度的特点,排除A;宗族色彩不符合皇帝制度特点,排除B;材料中体现不出皇帝勤政的信息,排除C。故选D。 11.B【解析】从表中内容看,先秦时代,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来临,这些古国渐趋埋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莒薛封国均非姬姓封国,A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得出;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破坏先秦文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材料依据,故C项错误;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D项错误。 12.A【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宋赋予地方官处理地方事务的自由权,但又通过“上奏”程序、设置副使等措施进行制约,这就加强了中央的权威,不至于对地方官失去控制,故选A项;“拥有……独断权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南宋的中央集权是得到了加强,排除C项;地方官的“便宜行事”之权并非名不副实,排除D项。故选A。 13.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九卿到六部,可以看出“掌亲属”的“宗正”、“掌宗庙礼仪”的“奉常”等与皇家事务有关职能的官吏在六部中无从体现,因为六部主要负责国家行政事务的具体执行,这反映了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卿侧重于皇帝事务,而六部则上升为分类处理国家政务层面,没有体现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的削弱,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卿和六部是中央机构,无法体现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科举制和世卿世禄制度内容,故D选项错误。 14.C【解析】 《隋书》和隋代文献,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朝进士6人,却查无实据,说明作者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察举制,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制度“重才轻品”,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不能体现科举制促进文化繁荣,排除D。 15.D【解析】明太祖废丞相,从此相权消失,并且清朝从未设置丞相一职,故选D项。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故A排除。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错误。汉武帝通过设置内朝,牵制外朝,加强了皇权,故B错误。 16.D【解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是指汉朝形成的中外朝制度,“台阁”是中朝或内朝;“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是指清朝的军机处。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官员品级低权力大,故答案为D项。二者的形成加强了君主专制,不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项;军机处形成时已经没有宰相,没有造成宦官外戚专权的结果,排除B、C项。 17.C【解析】从题干材料所列出的掘土、中耕和收割农具来看,楚国已具备较为完整的生产环节的生产工具,故C项正确。因为没有比较,所以无法推知楚国是否较早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样也无法得知这些农具是否由改进而来,故排除A、B两项;此时楚国生产工具的出现是否是当时政府所为,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故排除D项。故选C。 18.D【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初秋季节,秋播已过收割已完成之时,村姑们忙着丝织业等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环节,体现了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多样的特点,D正确;材料未涉及“手工产品质量低下、农业生产规模庞大”的信息,AB与材料无关;材料中说明农民在农忙之后,忙于丝织业,C说法与材料不符。 19.D【解析】“近代”的含义,这里指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就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这一时期的西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计日受值”体现的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故D项正确。“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不符合“近代前夜”的特点,A错误;租佃制经营方式属于传统的封建经济模式,不是近代化的经济模式,B错误;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中经济近代化的含义,C错误。 20.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工商食官”是夏商周时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盐铁专营”,由国家来垄断盐和铁这两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物品经营;“漕运制度”,国家控制着全国的粮食贸易;“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体现都是官营手工业。综上,这些专有名词基本都体现了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故选C项。“工商食官”、“盐铁专营”、“漕运制度”都是国家政策,无法体现手工业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间商业,无法体现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故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官营手工业,不涉及民营手工业,无法提现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故排除D项。 21.B【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大规模织工参与暴动,侧面反映出当时苏州工商业发达,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因此B选项正确;仅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A选项,排除;C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选项不是材料侧面体现的内容,排除。故选B。 2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政府对外贸易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结合所学选项中C符合题意。所以选C。 23.C【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24.A【解析】公元2年至公元1078年,大概是汉代至宋朝时期,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人口在下降,而长江流域的人口在增加,这主要是得益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较大,排除B项;从人口的变化无法反映出北方经济严重衰退,也不能体现土地兼并的情况,故排除CD项。 25.【答案】(1)特点:疫病救治历史悠久;建立了官方医疗制度;官方医疗与社会基层医疗相结合;政府和民间共同参与;救治范围有限。(8分,答出四点即可) (2)背景: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及西方瘟疫防治取得成效;近代卫生制度和防疫机制逐渐完善;政府的推动;西方传教士的传播和引介;国人的广泛参与;近代内忧外患时代背景下,“医学救国”思潮的推动。(6分,答出三点即可) 影响:推动中国近代卫生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中国防疫制度与国际接轨;利于民众健康状况的改善;利于提升民众的健康卫生意识。(6分,答出三点即可) (3)新中国的建立;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集中力量,发挥制度优势;把爱国卫生运动和反对美帝主义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全民动员。(5分,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 26.【答案】 示例一:书名: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阐述:波峰是指秦汉时期的政治。秦完成统一,虽二世而亡,但之后的两汉疆域得到拓展,对边疆加强了管理,维持了近四百年的稳定和统一。同时,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一整套的官吏选拔、考核、监察制度,正式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创立中朝,削弱三公,加强皇权。实行推恩令,派遺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大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完善官僚制度。总之,秦汉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个高峰。 波谷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政治。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在政治制度上,门阀士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了士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贵族政治回潮。儒学低落,玄学、佛教、道教流行,在此背景下,星权的独尊和神圣被淡化。由此可见,魏晋时期,国家政治状况掉入低估。 综上所述,波峰与波谷的书名非常准确地描述了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 示例二:书名: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阐述:集成指明清时期的文化总结。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集大成者的成就。思想上,基于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及反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伟大思想家。他们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商业、提倡经世致用。这既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农学著作《农政全书》等。文学艺术上,古典小说达到高峰,《红楼梦》等文学巨著问世,融各派所长的京剧产生。总之,明清时期的文化集往昔之大成,出现了文化的高潮。 转型是主要指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的思想变革。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向西方学习成为救亡图存之道。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成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科技。60年代的洋务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潮,引领了洋务运动。90年代随首甲午战争的惨败,维新派打着传统思想的旗号,认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才是救亡之遭。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终結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型,传统思想越来越受质疑,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综上所述,该书用集成来描述明清的文化,用转型来概括近代的思想状况符合时代特征。 27.【答案】(1)途径:反对兼并战争;减免刑罚、减轻税收;划定土地经界,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统治者实行“仁政”;重视男女婚育。(6分,任答三点即可) 积极影响: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3分) (2)苏轼认为人口增加并不意味着国家富强,人口多寡和国家贫富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2分) 原因:北宋土地兼并问题严重,人地矛盾尖锐;北宋人口的增加超过了财富的增长。(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