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 ‎ (本试卷共6页,29题,全卷满分100分,练习时间60分钟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道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考古学常用来确定文物的历史年代,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6 B.‎8 ‎C.14 D.20‎ ‎2.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周期表是由哪位化学家发现的( )‎ A.门捷列夫(俄国) B.纽兰兹(英国) C.迈尔(德国) D.尚古多(法国)‎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4.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四周期第ⅡA族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多,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5.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C.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6.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和b分别位于周期表的第2列和第13列,下列叙述正确的( )‎ A.离子半径b>d B.b可以和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C.c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d的 D.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碱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5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U+nSr+Xe+10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A B.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 C.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U D.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8.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有3个电子,元素Y2-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 A.XY2 B.X2Y C.X2Y3 D.X3Y2‎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金属性强于Z B.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族 C.丙属于两性氧化物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硝酸,消耗的HNO3的量一定相等 ‎10.W、X、Y、Z四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①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等于10,且它们是连续的四种主族元素;②四种元素的原子,其半径最大的是X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和X均位于第二周期 B.Y和Z分别是Al和Si C.W和X分别是O和F D.Z的金属性可能比X强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的原子半径数据见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主要化合价 ‎+2‎ ‎+3‎ ‎+6、﹣2‎ ‎+7、﹣1‎ ‎﹣2‎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99‎ ‎0.074‎ 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L、M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M的单质反应更剧烈 B.M与T形成的化合物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且产物不同 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比较:Q的氢化物大于T的氢化物 D.L与T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溶于水生成强碱 ‎12.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B.分子数和质量都不相等 C.分子数、质量均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均相等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四周期为短周期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在ⅡA族 D.14462Sm与14562Sm互为同位素 ‎14.下列物质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酸性:HFO4>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HF>HCl>HBr>HI C.酸性:HF>HCl>HBr>HI D.还原性:I->Br->Cl->S2-‎ ‎15.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碱金属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C.除锂外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D.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16.在相同条件下,下列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 )‎ A.HCl B.HF C.HBr D.HI ‎1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18.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大理石加入稀盐酸中,能产生CO2气体,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C B.Si与H2化合所需温度远高于S与H2化合的温度,说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C.Na与冷水能发生反应,而Mg与冷水反应缓慢,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Mg D.石灰乳能溶于盐酸,Be(OH)2与盐酸和NaOH都能反应,说明Ca的金属性强于Be ‎19.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 反应生成FeS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②⑤ D.①③⑤‎ ‎20.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其中完全不正确的组合是 (  )‎ ‎①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 ‎②碱金属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 ‎③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钾 ‎④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 ‎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低 A.②③⑥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⑤‎ ‎2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微粒X+和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离子半径:X+Ba(OH)2‎ C.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可以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1>F D.Be与Al同处于同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可推出:Be(OH)2+2OH-=BeO22- +2H2O ‎22.四种主族元素a、b、c、d分布在三个短周期中,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d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d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 C.c为第二周期第VIIA族元素 D.原子半径:d>c>b>a ‎23.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 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 为金属元素,且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等于其 K 层电子数;若往 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E 强 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一定是含 C 的盐 C.向 D 单质与沸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D.A 的氢化物在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24.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5.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 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H2比1 mol B生成的H2多 D.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26.卤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如“、、”等称为卤素互化物,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则下列关于卤素互化物的性质的描述及发生的相关反应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 B.‎ C.的氧化性强于 D.可以与溶液反应生成2种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48分)‎ ‎27.(20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X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此元素周期表分为A、B、C、D区,其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区。‎ ‎(3)所含元素最多的周期是________,所含元素最多的族是________。‎ ‎(4)硬度最大的单质是_____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是__________。(用物质的名称填写)‎ ‎(5)在原子序数为1~18号元素中,请用化学式填写。‎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与酸、碱都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与原子半径最小的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8.(10分)已知非金属元素A、B、C、D、E均属于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通常状况下E的单质是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D与E在同一主族,C、D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E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2)A元素与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M,M溶液常被用来刻蚀玻璃,刻蚀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化合物Z,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化合物Z的阳离子在实验室中如何检验?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②③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下列可以判断⑤和⑥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⑤<⑥‎ b.化合价:⑤<⑥‎ c.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⑤>⑥‎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⑤>⑥‎ ‎(4)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⑨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⑨单质的加入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其中子数为14-6=8。故选B。‎ ‎2.A ‎【解析】‎ ‎【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据此解答。‎ ‎【详解】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答案选A。‎ ‎3.B ‎【解析】‎ ‎【详解】A、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如硅元素,故A错误; B、第三周期的元素从Na到Cl最高化合价从+1价到+7价,和族序数相等,故B正确;‎ C、第一主族的所有元素最外层都为一个电子,但是H元素与Na元素性质差异很大,故C错误;‎ D、周期表中第三纵行到第十纵行的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1个Ⅷ族)称为过渡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4.D ‎【解析】‎ ‎【详解】A.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则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弱,故B错误;‎ C.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则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故C错误;‎ D.同主族,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大,则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比F的原子半径大,故D正确。‎ 答案选D。‎ ‎5.B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和1个0族,A错误;‎ 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B正确;‎ C、I A族的元素中氢元素是非金属,C错误;‎ D、前三周期是短周期,D错误;‎ 故答案选B。‎ ‎6.B ‎【解析】‎ ‎【分析】根据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和b分别位于周期表的第2列和第13列,则a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为Mg元素;b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为Al元素;结合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c为C元素,d为N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为Mg,b为Al,c为C元素,d为N元素。‎ A.铝离子和氮离子都含有2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b<d,故A错误;‎ B.Al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故B正确;‎ C.c弱于d,故C错误;‎ D.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属于强碱,是中强碱,故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详解】A.U+nSr+Xe+10n净产生的中子为10-1=9个,则‎235g核素92235U发生裂变反应净产生的中子(01n)数为9NA,故A错误;‎ B.Cl与Cl是氯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到电子能力相同,故B正确;‎ C.原子符号是质量数标注在左上角,质子数在左下角,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质量数=146+92=238,原子符号U,故C错误;‎ D.U和 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详解】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有3个电子,X是Al元素;元素Y2-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Y是S元素,铝为+3价、硫为-2价,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Al2S3,故C正确。‎ ‎9.B ‎【解析】‎ ‎【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则X是H元素,Z是Al元素;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丙是Fe3O4,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逆推可知甲为Fe,乙为H2O,丁是H2,戊为金属单质,可以与Fe3O4反应产生Fe单质,因此戊是Al单质,己为Al2O3,结合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Y是O元素,W是Fe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综上所述可知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Al元素,W是Fe元素。甲是Fe单质,乙是H2O,丙是Fe3O4,丁是H2,戊是Al单质,己是Al2O3。‎ A.Fe原子序数是26,Al原子序数是13,26为13的2倍,金属性Al>Fe,A错误;‎ B.Fe是2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II族,B正确;‎ C.丙是Fe3O4,只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不能与碱发生反应,因此不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 D.Fe是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应时,二者的相对物质的量的多少不同,反应失去电子数目不同,可能产生Fe2+,也可能产生Fe3+,而Al是+3价的金属,因此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硝酸,消耗的HNO3的量不一定相等,D错误; ‎ 故合理选项是B。‎ ‎10.B ‎【解析】‎ ‎【分析】W、X、Y、Z四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①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等于10,且它们是连续的四种主族元素,这说明其中两种在第二周期,两种在第三周期,或者是一种在第一周期,三种在第三周期;②‎ 四种元素的原子,其半径最大的是X原子,因此W是H,X是Mg,Y是Al,Z是Si。‎ ‎【详解】A.W位于第一周期,X是第三周期,A错误;‎ B.Y和Z分别是Al和Si,B正确;‎ C.W和X分别是H和Mg,C错误;‎ D.Z的金属性比X弱,D错误;‎ 答案选B。‎ ‎11.B ‎【解析】‎ ‎【详解】由表中化合价,可确定L、M、Q、R、T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3、6、7、2,由原子半径,可确定L、M、Q、R为同周期元素,且都为第三周期元素,T为第二周期元素,从而确定L、M、Q、R、T分别为Mg、Al、S、Cl、O元素。‎ A. Mg、Al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Mg的单质反应更剧烈,A错误;‎ B. Al与O形成的化合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能和强酸、强碱反应,前者生成Al3+等,后者生成AlO2-等,B正确;‎ C. S、O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比较,S的氢化物小于O的氢化物,C错误;‎ D错误;‎ 故选B。‎ ‎12.A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两容器中所盛气体的分子数相等;因中原子质量数之和为30,故其摩尔质量为‎30g/mol,而14N2中原子质量数之和为28,故其摩尔质量为‎28g/mol,故两容器气体的质量不相等;一个分子中质子数为14,中子数为(12-6)+(18-8)=16,而一个分子中质子数为7×2=14,中子数为(14-7)×2=14,故两容器气体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故A项正确。‎ ‎13.B ‎【解析】‎ ‎【详解】A. 元素周期表共18个纵行,故A正确;‎ B. 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故B错误;‎ C.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除ⅡA族元素外,还有He、Fe等,故C正确;‎ D. 与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即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答案选B。‎ ‎14.B ‎【解析】‎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F>Cl>Br>I,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O4>HBrO4>HIO4,但F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A错误;‎ B.非金属性:F>Cl>Br>I,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故B正确;‎ C.卤化氢的稳定性越强,其酸溶液的酸性越弱,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则酸性:HF<HCl<HBr<HI,故C错误;‎ D.非金属性:Cl>Br>I>S,则还原性S2->I->Br->Cl-,故D错误;‎ 故选B。‎ ‎15.D ‎【解析】‎ ‎【详解】A. 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 碱金属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形成的离子氧化性较弱,B错误 C.锂在自然界中也不能以游离态存在,C错误;‎ D. 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D正确;‎ 答案选D。‎ ‎16.D ‎【解析】‎ ‎【详解】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在F、Cl、Br、I中,I的非金属性最差,所以HI的稳定性最差,答案选D。‎ ‎17.A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X应为第二周期的O元素;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为F;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元素,Z为Al;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W为Si,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Y为F,Z为Al,W为Si,‎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7)、X(6)、W(4)、Z(3),故A正确;‎ 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W、X、Y,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X、W、Z,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W,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8.A ‎【解析】‎ ‎【详解】A.C、Cl非金属性的判断可通过比较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而盐酸是无氧酸,所以不能判断C、Cl非金属性的强弱,故A错误;‎ B.Si、S处于同周期,非金属性:S>Si,所以Si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小于S与H2化合,即Si与H2化合所需温度远高于S与H2化合的温度,故B正确;‎ C.Na、Mg处于同周期,金属性:Na>Mg,所以Na与水反应速率大于Mg与水反应,故C正确;‎ D.石灰乳能溶于盐酸,Be(OH)2与盐酸和NaOH都能反应,说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是碱、Be(OH)2显两性,即Ca的金属性强于Be,故D正确;‎ 故选A。‎ ‎19.C ‎【解析】‎ ‎【详解】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HCl比H2S稳定,则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①正确;‎ ‎②不能根据含氧酸的氧化性判断非金属性,所以HClO氧化性比H2SO4强,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故②错误;‎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4酸性比H2SO4强,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故③正确;‎ ‎④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氯气氧化性强于硫,则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故④正确;‎ ‎⑤最外层电子数多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Br最外层7个电子,O最外层6个电子,但是非金属性O大于Br,故⑤错误;‎ ‎⑥‎ 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产物的化合价越高,则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S的氧化性,所以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⑥正确;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②⑤,故选C;‎ 答案:C ‎20.A ‎【解析】‎ ‎【详解】①钾的密度大于煤油,和空气中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少量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故①正确;‎ ‎②碱金属是活泼金属和皮肤中水反应生成碱具有强腐蚀性,取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拿,故②错误;‎ ‎③依据同主族性质递变分析,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钫,故③错误;‎ ‎④金属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所以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故④正确;‎ ‎⑤同主族电子层数相同,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故⑤正确;‎ ‎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呈增大的趋势,K的密度反而比Na小,从上到下熔沸点降低,故⑥错误;‎ 故答案为A。‎ ‎21.C ‎【解析】‎ ‎【详解】A.微粒X+与Y_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YH2CO3>H2SiO3‎ ‎。(3)根据单质的熔点不能判断金属性强弱,a错误;化合价高低不能作为比较金属性的依据,b错误;Na与水反应比Al剧烈,说明金属性:Na>Al,可以比较,c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可以比较,d正确。(4)①A为分液漏斗,A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②NaOH溶液用于吸收氯气,离子方程为Cl2+2OH-===H2O+Cl-+ClO-。③溴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若通入过量氯气,剩余的氯气能够进入试管先于Br2氧化碘离子,干扰溴与碘离子的反应,所以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检验结果。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故得到电子能力减弱。‎ 答案: (1)+17 ‎(2)HNO3>H2CO3>H2SiO3‎ ‎(3)cd ‎(4)①分液漏斗 2Br-+Cl2===Br2+2Cl-‎ ‎②Cl2+2OH-===H2O+Cl-+ClO-‎ ‎③溶液分层,下层液体为紫红色 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检验结果 ‎④增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