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期中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高邑县期末)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B) A.初中生100 m短跑成绩约为10 s 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cm C.现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径约为60 mm D.一块橡皮从课桌上掉到地上时间约为4 s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D) 3.(大连中考)“在公共场所,请轻声讲话”,这里的“轻”是指声音的(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C)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南平期末)东风-41洲际核导弹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上首次亮相压轴出场,如图所示该导弹方队正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如果说导弹方队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C) A.天安门城楼 B.看台上的观众 C.导弹车上的驾驶员 D.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摄像机 6.汽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 m的斜坡,经10 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 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 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A.7.5 m/s B.8 m/s C.6.25 m/s D.3.75 m/s 7.(常德中考)如图所示是同学小嘉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C) 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5 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 ℃~60 ℃的酒精温度计测量水温 8.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 ℃)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 ℃)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下列关于这种金属的判断正确的是(D) 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 9.(宜昌改编)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很快就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C) A.水的凝固点低 B.液化放热 C.蒸发吸热 D.液化吸热 10.(黄冈中考)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C) 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清晨,附着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11.(荆门中考)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12.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t=5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2~6 s内,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在使用体温计时,它__可以_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38.0__℃。 14.(常州模拟)如图所示是某校的葫芦丝社团使用的葫芦丝,当他们吹葫芦丝时, 5 由于管内空气柱发生__振动__产生优美的乐声。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__音调__,温度相同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340_m/s__。 1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350__Hz,人类__能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6.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 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 s,他的平均速度是__6.25__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__相对静止__。 17.(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1.60(1.58~1.61均可)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1__mm。 (2)图乙中,汽车速度表的示数为__60__km/h。 18.(漳州一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前必须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由于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__放出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奉节县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所需温度不同,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沸点__不同。家庭中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压缩体积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在钢瓶内。 20.(南昌期末)冰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在刚使用车上的空调时常易形成“雾气”,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司机视线,这是一种__液化__现象,此时打开雨刷器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消除“雾气”。 21.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 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 m,则经过__8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0.7_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_变慢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三、简答题(共4分) 22.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气”;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请解释其中的“粉”“白气”和“汗”各是怎样形成的? 解:“粉”是冰箱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到0 ℃以下,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棍纸外壁形成;“白气”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珠;“汗”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壁上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第23题4分,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12分,共24分) 23.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 5 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__v=__。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请对张刚这一探究做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改变高度时,没有控制长度一定(或路程不同,不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__。 24.(武汉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先确定__铁圈C__(填“铁夹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__状态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5 39 44 48 48 48 50 53 56 59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5 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固液共存态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为__晶体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5.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B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96__℃。 (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99__℃,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不变__(填“升高”或“不变”)。 (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实验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水的质量不同__。 五、综合应用题(第26小题6分,第27小题9分,共15分) 26.“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10 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 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 5 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解:v===60 km/h>40 km/h,小明超速了。警示语:请保持车距,严禁超速。 27.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某次监测车速时,汽车与传感器距离为58 m时,传感器发出超声波,经过0.4 s传感器接收到超声波反射信号,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解:(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s=vt=340 m/s×0.4 s=136 m,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s1===68 m,那么原来汽车与传感器距离为58 m,则汽车0.2 s所走的路程:s2=68 m-58 m=10 m,则汽车的速度:v2===50 m/s。 (2)在乙图中,物体运动3 s时,通过路程为90 m,根据速度公式,可得v===30 m/s,则图象为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