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考点09 我国的分配制度
1 考点 9 我国的分配制度 知识整合 (一)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由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 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 (2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追求最佳效益。 只有让不同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的积极性。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实践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社会生 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2.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创造更多条件让更多群众拥 有财产性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 地、收藏品等)等获得的收入。 ②工资性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工资。 ③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性支付和家庭间的转移性支付。包括 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 金等;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 ④经营性收入,又叫商业买卖收入,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包括企业在 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所产生的收入;农民通过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而获得的实物收 入和货币收入。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来源:*网] 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 2 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但并不是公有制经济中的 所有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着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2.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4.原因: (1)必然性: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 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 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 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 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 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①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②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 差别。 ◎共产主义劳动,是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者为了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不计报酬的劳动。具有自觉性、 普遍性、全面性、乐生性和直接社会性。共产主义劳动已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人人都从事劳动。 ▲我国公民通过什么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即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一、劳动 ①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②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 晶。 二、知识即智慧与开拓精神 ①在现代社会,要创造财富,不仅要靠勤劳,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开拓的胆 识与勇气;②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③只有 开拓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 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3 三、科学技术[来源:ZXXK] 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②在我国,科技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 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资本 五、管理 (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比例 和贡献大小,从生产要素所有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 2.具体形式: (1)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2)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储蓄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利息 等。 (3)按技术要素分配:指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己拥有的技术投入生产经营所取得的收入。如:技术入 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4)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如私 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管理者。 (5)按信息要素分配:指信息要素所有者提供信息时所获得的收益。如,中介公司收取的信息费。 (6)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 3.生产要素参与分 配的意义: (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 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建设。 ▲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①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 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4 ▲不能 说“按要素分配会导致两极分化,与社会主义本质相悖” ①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因此,按 要素分配虽然会导致收入出现差距,但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按要 素分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③因此,按要素分配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悖。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种报酬。包括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中 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劳动收入以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按资本、技术、管理、 土地、信息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也包括通过政府转移支付获得的福利性收入、养老保险金等社会 保障性收入和接受慈善机构、企业、个人捐赠获得的收入以及购买彩票中的奖项等。 ▲为什么要合法致富? ①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 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 ②相反,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 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 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一个人“义”字当头,他必不会用恶劣、卑鄙的手段去获得不义之财。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按土地 要素分配:我国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我国农村的所有制 5 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属于公有制经济范畴,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通过土 地使用权流转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重点考向 考向一 生产决定分配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关系: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关系:分配制度是适应我国基 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作用: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这一制度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调动了一切创造社 会财富的源泉和动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分配制度的作用: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充分保证。 【典例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这是由 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这里的“客观条件”是指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经济成分中占主体地位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化的经营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6 考向二 完善分配制度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 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理顺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和整顿收入分配。(低、中、高、 合法、非法) 4.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个性问题: 行业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 制,缩小城乡差距。 区域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区域差距。 【典例 2】60 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 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故 D 正确。 7 考向三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类别 对应形式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来 源:ZXXK][来源:*网 Z*X*X*K][来源:*网]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 生 产 要 素 分 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典例 3.1】小华的爸爸是某外资公司的高管,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 责任田。材料中小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答案】C 【典例 3.2】现在许多地方允许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保守技术秘密与知识产权的 情况下,跨单位兼职,多职多薪。技术人员的兼职收入属于 A.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C.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D.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答案】D 8 考点冲关 1.2018 年 1 月 8 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 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赋予 创新团队和 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涌现更多国际领先 创新成果。上述做法的合理传导途径是 ①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分配关系调整 ③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 ④创新成果涌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2.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改革。这有利于 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 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④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下列属于初次分配领域改革的是 ①为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提供合理的定价 ②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③推进所得税税制改革,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 ④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去产能企业的支持力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小张是某国企工程师,年工资收入是 60000 元,奖金 12000 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 20000 元;其妻 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年收入 50000 元;家有房出租,年收入 40000 元。小张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 9 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72000 元 110000 元 B.60000 元 122000 元 C.122000 元 60000 元 5.“土地托管”是继“土地流转”后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指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者把土 地委托给种植大户或合作组织,由其代为耕种管理,并先向其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丰收后 粮食等实物归 农户,也可按照约定将粮食产量折算成现金付给农户。“土地托管”的积极意义是 ①实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②消除农业经营风险,稳定农民收入来源 ③调整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④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积极推进村级所有、村民管理、企业经营的 “三权分置”改革,催生了“租 金”“薪金”“股金”“洁金”的“四金”农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这一改革 A.改变了当地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性质 B.健全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C.促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D.坚持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7.云南省改进扶贫资金使用方式,转变直接给钱给物或无条件送股分红的帮扶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 贫困家庭,实行“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的帮扶方式,把帮扶资金转化为产业投入、劳动报酬、公益岗位 补贴。云南帮扶方式的转变 ①是对财政收支关系的合理调整 ②符合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 ③坚持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④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 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 20 年我国新增 劳动力的主力将来自贫困地区。据此,为顺利实现“精准扶贫”,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0 ③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甲、乙、丙、丁四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乙是某外资企业的职工;丙是某农贸市场 个体经营户;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 B.乙和丙的收入分别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系分配 C.丙和丁的收入分别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D.甲和丁的收入分别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回答 10—11 题。 10.2017 年 8 月 16 日,中国联通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国联通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关情况 的专项公告》,宣布中国联通已与腾讯、百度、京东、阿里、苏宁等战略投资者签署了战略投资 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查略合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做出积极贡献。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 ②有利于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有利于取消行业准入门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助推供给侧改革 ④有利于创新国企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创造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本次改革拟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努力实现股东、公司、员工利益的一致。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 予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一种权利。这些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 司股票,并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价格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 可转让。这种激励方式 ①使骨干员工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②将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想联系,进一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③实现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④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直通高考 1.(2018·海南政治)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6·上海政治)2016 年 4 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 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 3.(2016·上海政治)作为生产要素,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是 A.使生产要素形成合力的要素 B.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实体要素 C.渗透于其他生产要素的要素 D.企业生产过程最活跃的要素 4.(2015·上海政治)国内某电器集团的机器人车间里,每条流水线配有 8 台机器人作业,这些机器 人几乎承担了车间的全部生产。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属于 A.科技要素 B.资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12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B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分配关系调整,真正让有贡献 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使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从而不断推动创新成果涌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②→ ③→④→①的传导路径合理,其它选项中的传导路径都不合理,均应排除;故本题选 B。 3.A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为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 提供合理的定价和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都属于初 次分配领域改革,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属于再分配领域,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 A。 4.A 【解析】小张在国有企业所获得的工资、资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合在一起应为 60000+12000=72000 元;小张所取得的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其妻在私营企业所获得的年收入、小张家的房屋 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合在一起应为 20000+50000+40000=110000 元,故本题选 A。 【点睛】几种工资收入所属的分配方式:在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工作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5.B 【解析】“土地托管”有利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农业适度 规模经营,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③④项符合题意;“土地托管”并不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的性质, 也无法消除农业经营风险,①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B。 6.B 【解析】A 选项错误,农村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改变其所有制性质。C 选项错误,该观 点夸大了这一改革的作用。D 选项错误,题目中涉及的初次分配。题目中,该村积极推进村级所有、村民 管理、企业经营的“三权分置”改革,催生了“租金”“薪金”“股金”“洁金”的“四金”农民,实现了农 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这一改革健全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故 B 选项入选。 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的分配制度的知识。按劳取酬,符合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 则,②符合题意;扶贫方式由直接给钱给物转变为“按劳取酬、优先优酬”,既起到了扶贫脱贫、维护公平 的作用,又有利于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经济发展效率,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材 料不涉及财政收支关系,①排除。故选 C。 13 8.B 【解析】②选项错误,该观点表述的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与题意不符。④选项不 利于实现精准扶贫。题目中,为顺利实现“精准扶贫”,需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要坚持 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故①③入选。选 B。 10.C 【解析】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说法错误,应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故① 错误;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形式,因此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故②符合题意;发展混 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取消行业准入门槛,但这样会降低门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共同发展,故③错误;把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就意味着把国有企业改造成国有经济控股的 股份制经济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 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11.B 【解析】这种激励方式会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不仅能拿到工资奖金,还能凭借股权 获得一定的收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员工从关心自己利益的角度也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更加关注企 业的经营,使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也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故①④符合 题意;这种激励方式会更加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效率,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 员工持股这种激励方式属于初次分配,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直通高考】 1.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①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选项中的“企业” 不知道所有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排除;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 金是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就不是按劳分配,另外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其他分配方 式。③④说法正确。答案选 D。 2.C 【解析】专利成果收益、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的收入, 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具体而言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的分配,故 C 符合题意;A、B 的分配方式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4 4.B 【解析】生产要素(又称生产因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 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有资本要素、土 地要素、管理要素、劳动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等,其中机器人属于资本要素,B 符合题意;A、C、D 也是生产要素,但不符合题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