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6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6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 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 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 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 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 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 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 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 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 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 上鲜明地显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 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 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 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 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 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 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 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 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 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 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六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 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 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 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 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 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 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 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 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 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 色盲的。 (取材于钟敬文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它 树种的叶子则点到即止。 B.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的“保守”表 达自己的不满与批评。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 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悲秋”之作,从“满山红叶”中见出“离人眼中血”,这与诗人 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E.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伤 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2.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 了。”回答下面问题。 (1)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 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D2. (1)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2)彰 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3.第一问: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 了作者对审美 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第二问:在艺 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 艺术感染力。 4.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 ,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 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B 选项的判断较为容易,只要考生从文章的第 6 自然段对松树的描述中可判断作者对保守 的松树并无不满和批评。C 选项表述“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不准确, 对于夏日花园作者只是一笔带过,对秋日花园则做了重点的描述。E 选项表述为作者否定了 悲秋情节,而在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但是……”至最后说明诗人创作作品有其一定的原 因。 2.解答此题需要知道一个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无外乎这三点:一是在篇首,总领全 文、引出下文、引出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或作对比;二是在篇中,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是在结尾,感情升华、主题深化、言有尽而意无穷。另外,从前后语境分析,作者运用惊 醒一词,突出了自己对突然来临的秋色的感叹。注意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做惊醒的字典的解 词这样的考察,而是问他对文艺表达上的作用。 3.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从整体着眼,纵观全局,在准确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从设问 可以体会到,命题人是把思考的方向引向了对于文章的艺术分析。 4.意在表达一种对秋色的赞美和感叹之情。考生把握了这一点,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具体作 答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噩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 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纪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 起。 ②在那纪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生命得以舒展。 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青草,是抽芽的芦苇……那好像是梦, 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 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 ③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 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 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它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 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 ④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被,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 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⑤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眺村庄都是些 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如果一个村庄上没有树,没有参天的树, 而让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 那是一个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 个村庄。” ⑥小时候,祖母老是给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 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 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找草叶。 ⑦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 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 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 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⑧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 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 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⑨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私塾却在大片 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 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不得。八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 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 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⑩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 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 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 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 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 醒,暴风雨来了! ⑪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带来了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 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 过,把好梦惊醒,那模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⑫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具有生命力。 一九九三年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1.从文中看,“绿色的梦”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描写梦中的情景,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 的。”两个“迪斯尼乐园”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 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 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绿色体现了生态平衡,象征着财富;②梦中的土地、村庄是柔和的,充满活力; ③梦中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 2.选取麦浪、野花、云雀这些富有特征的事物,从视觉、味觉、听觉等不同角度,运用了对 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绿色的梦写得平和、宁静,富有诗情画意,令人魂牵梦绕。 3.前一个“迪斯尼乐园”充满绿意、生机、野趣,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陶冶了孩子们 自由、天真、活泼的情趣;后一个“迪斯尼乐园”是人造的,没有生机,远离自然,难以带 给孩子们真正的快乐,难以让孩子们留下恒远的回忆。 4.①与前文梦境中的绿意和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了作者对生活在单调、缺少绿意的城市 里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忧虑。②从倒数第 2 段“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 惊醒”中可以看出,当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进行得热火朝天。是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生态、 宜居的城市,还是建成一片灰色的钢筋水泥丛林?这也是作者的忧虑所在。③孩子们象征着 未来,不能让他们只在书本上、电视上、梦中见到绿意,不能让他们只听得到模仿的虫叫声。 我们要留给未来什么,这也是作者思考的问题。 三.【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南怀瑾:手无金印,权倾天下 9 月 29 日,南怀瑾在位于江苏庙港的太湖大学堂去世。终年 95 岁。他一生花费很多时 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超脱世俗的学问,但他并非一个全然的出世者,他对世俗权力世 界的经略和游移也是其人生的主题之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采访过南怀瑾的记者注意到一个事实:无论这位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在哪里落脚, 他的门外总有很多人等着,其中有商人、政客和学者。 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 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人民公社”,几乎每晚都高朋满座,许多台湾政要都拜于他门下。 有一天,他给这些弟子上课,突然发现这些人大都是肩膀上“戴星星”的军事要员。他数了 一下,加起来一共有 28 颗。 近 10 年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每年都去拜访南怀瑾 4 到 5 次,最近一次登门拜 访是 9 月 22 日。这次拜访不同于以往,前一天朱清时收到短信,南老师因感冒引发肺炎, 病情转重,朱清时接到“病危”短信后,便立即出发赶往庙港。 9 月 29 日下午 6 时,朱清时再次收到短信,得知“南老师圆寂”的消息。在朱清时看 来,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包括他自己。“我想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在当今社会为 我们引路的提灯人。”他对记者说。 人们称南怀瑾为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但这些标签用于他身 上,似乎都不算准确。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精通国学、易经和佛学等,却没有一心 成为学界权威;他在政界声名鹊起,享誉两岸三地,却对政治有一种先天的敏感,始终保持 合理距离;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但从不沾染铜臭味。 南怀瑾推崇儒家思想,对朋友讲究“仁义”二字,因此朋友众多,遍布政商学界。 无论是在他过世前还是之后,怀念和追忆的只言片语在商界要人中不断出现。亚太交流 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回忆起自己和南怀瑾的第一次见面时最深刻的印象是南对 朋友热情相迎。当年,肖向南怀瑾的秘书提出见面请求,秘书要求肖武男提供生辰八字、出 生年月,并告知他,南先生繁忙,未必能见。但半小时后,秘书又跟肖武男联系,告知南老 师要他马上从上海赶去苏州见他。 南怀瑾一生从未谋得半官一职,但海峡两岸的政要均视他为关键人物。在大陆和台湾关 系微妙的 80 年代,南怀瑾是促成两岸“汪辜会谈”的重要触媒。 1988 年,南怀瑾移居香港,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 登门拜访。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 当年 4 月的一天,南怀瑾从香港打电话给他的学生苏志诚:“志诚,你告诉叔叔(指李登辉), 那边有贾亦斌带朋友来,你懂不懂朋友啊?”苏志诚答:“听懂了。”南说:“你告诉他, 快派人过来!”1990 年 12 月 31 日,在南怀瑾的引荐下,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办主任杨斯德 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在香港南怀瑾的家中见面。此后几年里,双方往来频繁。 与南有深交的阳光国际传媒董事长陈平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南老一直希望在两岸 和平发展中起作用,实际上也起了部分作用。” 南怀瑾曾经亲笔起草《和平共计协商统一建议书》,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提 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和平共计、祥化宿怨;二是同心合作、发展经济;三是协商国家民族 统一大业。但建议书发出后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复,最后流产。这成为他一生未了的心 愿。 (选自《博客天下》杂志 105 期,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南怀瑾一生花很多时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出世的学问,但实际上他是以一个入 世者的角度来讲出世的学问的。 B.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人民公社”,几乎每晚高朋满座,众多“戴星星”的军事要员 来听他讲课,体现了人们对其依赖心理。 C.朱清时对记者说的“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在当今社会为我们引路的提灯人”, 从侧面体现了南怀瑾的价值与影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D.“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但从不沾染铜臭味”这句话可作为他“并非 一个全然的出世者”的一个形象阐释。 E.本文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 国学大师南怀瑾超脱世俗的形象。 2.文章写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两次收到短信,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怀瑾作为一个学者可谓“手无金印”,而作者为什么说他“权倾天下”?请结合文本 探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BE 2.①两 次短信,交代了南怀瑾从病危到病逝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人们对南怀瑾生命最后时 刻的关注。②两次短信时间较为具体,增强了传记作品的真实性。 3.示例:①南怀瑾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引领地位。他作为学者,却有众多商界、政界、学 界人物时常听他讲课,向他讨教各种各样的问题。②南怀瑾在政治上影响极大。他是海峡两 岸“汪辜会谈”的重要触媒,为两岸搭建密使平台。③南怀瑾赢得政商学界的普遍尊重。他 推崇儒家思想,对朋友讲究“仁义”,因此能广结善缘。 1.B.“人们对其依赖心理”说法有误,文中并没有这个意思;E.“全方位”说法有误,而 且“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形象”在作者看来“似乎都不算准确”,文章后半部分主 要写的是南怀瑾在政治上的贡献。 四.【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母亲解梦 韦如辉 弟弟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慌里慌张从厨房里跑来的妈妈说,我又做梦了。 若是霞光初现,太阳即将跳出来,母亲会让弟弟将梗阻在喉咙里的话说出来。若是阴天 下雨,根本不可能见到阳光,母亲会想尽办法阻止弟弟把话说下去。 弟弟觉得母亲十分诡秘。 有诗曰:有梦不祥,来到西墙,日光一照,百事无妨。母亲用这首通俗易懂的打油诗教 导弟弟,还列举自古至今的一些与人有碍的典型事例警示弟弟。在母亲的嘴里,有大量的事 实足以让弟弟把梦憋在心里,脸色发青。至于母亲说的那首诗和那些事例,有多少科学依据, 无人考证。 我厌恶弟弟老做梦。母亲护着弟弟,说老大,你懂什么? 我无法理解母亲的解释,母亲说,你还小,不懂,有的时候梦是反的。 反正我不太信,而且已经读了几年的书,觉得弟弟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母亲也跟着无 知。 其后弟弟的一个梦,让我信了,甚至感到十分巨大的可怕,像孤魂野鬼一样游走在我们 家里。 弟弟憋了几天才说出自己的一个梦。弟弟梦见父亲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花,娶新纳妾哩。 母亲那几天尤其郁闷,即使温暖的阳光妩媚的照耀,也融化不了她冰冻三尺的脸色。 父亲终于从他自如行走十一年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一条腿。 弟弟再说做梦的时候,母亲紧张得如临大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那件事之后,弟弟似乎长大了,懂事了,轻易不对母亲说又做梦了。 有一天,弟弟又做梦了。 弟弟说,梦见一群人抬着棺材向他走来,无论怎么躲,就是躲不开。垂头丧气的弟弟说 着那个不祥的梦,眼眶里溢满泪水。 母亲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兴奋。她高声朗气地冲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喊,好梦!老韦家就要 扬眉吐气了。看到我们可疑的目光,她接着说,棺即是官,材即是财。看来我们家要有当官 的,也要有发财的。 母亲的解梦似乎真的应验了。之后的岁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不但如愿以偿上了 大学,而且官运亨通,几乎二三年一个台阶。弟弟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溢,数着数着票子就喊 累了。 我和弟弟都很忙,整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甚至连给母亲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母亲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喋喋不休,突然会问,你们没做梦?对于母亲 莫名其妙的问题,我们常常不以为然。母亲却说,自己做梦了。母亲做的什么梦?我们没时 间问,也没时间听。母亲好像十分失望,总是唉声叹气地挂上电话。 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无数次接她进城,她要么拒绝,要么偶尔来一次,就火急火燎往 乡下赶,留也留不住。家里那些鸡啊鸭啊猫啊狗啊,是她一生永远的牵挂。母亲牵挂的肯定 还有别的什么,母亲不愿说,当儿子的也不好多问。 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和弟弟才能像模像样地陪伴她老人家一两天。 母亲此时十分高兴,虽然身体渐渐老去,但总能焕发出短暂的活力。她房前屋后忙里忙 外,空闲下来常对我们炫耀她那对梦的研究成果。比如火是财,水是命。比如瓜果就是有结 果,开花就是烟消云散。也就是说,梦大都是反的,正的极少。 唠叨完自己的研究成果,母亲会将身子侧过去,谨慎地问弟弟做了什么梦。弟弟绘声绘 色地说做了什么什么梦。我也会郑重其事地告诉母亲,做梦了,怎么跟弟弟一样喜欢做梦了 呢?母亲把身子扭过来,老大,你做梦了?做的什么梦?我像弟弟一样绘声绘色地说做了什 么什么梦。我说的梦虽然与弟弟的梦情节不同,但是非常符合母亲解梦的规律。母亲听着听 着笑了,笑着笑着睡着了。母亲一头华发,睡姿十分安祥。 (选自《小说月刊》2012 年第 7 期,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母亲在阴天下雨时会阻止弟弟把梦话说下去,因为在她看来,做不祥的梦要等太阳出来 一照,灾厄才会消散。 B.“我”厌恶弟弟说他做梦,也不信母亲解梦,这是因为“我”始终认为母亲对梦的认识 和理解很无知、愚昧。 C.在母亲看来,父亲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腿,是因为弟弟的梦造成的,所以以后弟弟再 说做梦,母亲都会很紧张。 D.这篇小说叙写了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解梦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为孩子着想,小心翼翼地呵 护着家庭的母亲形象。 E.小说的标题“母亲解梦”既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又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作 者对母亲情怀的理解。 2.小说开头写弟弟“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说他做梦,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写我与弟弟陪伴母亲过节的情节有什么好处?请从情节、主题和创作技巧等角度 中任选两个方面作简要探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答案: 【答案】1.B C 2.(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2)为后面“母亲解梦”的情节作铺垫(或:埋 下“母亲解梦”情节发展的线索)。 3.示例:①儿子回家听母亲解梦、给母亲说梦,实际上是儿子理解、关爱母亲,对母亲尽一 份孝顺之心的体现。②只有逢年过节才陪伴母亲,是上面“我和弟弟都很忙”这一情节的自 然发展,借此表达了作者让母亲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深化了小说主题。③这种结局符 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一方面它符合人们阅读小说以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理需求特点,同 时也符合我们传统的民族审美习惯。 1.B.“‘我’始终认为母亲对梦的认识和理解很无知、愚昧”说法有误,“我”只是无法 理解;C.母亲并没有认为父亲摔折了腿是弟弟的梦造成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