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清北班)下学期第四次半月考(6月6日)历史试题
610班复学考试历史试题 二 (范围:中国古代史 出题人:朱照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神权政治日益完善 B.宗法体制已经确立 C.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D.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2.周代的诸侯,有王室家属、商之子孙、各部落酋长。(周代任卿制度)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了周代(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世卿世禄与官僚制度并存 C.对地方实行差别化的管理 D.掌控了封国的官吏任免权 3.孔子在纵观西周、春秋政治发展的趋势之后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材料反映了( ) A.孔子对当时时代发展特征的理解 B.诸侯有号令天下礼乐征伐的权力 C.春秋战国是一个霸权迭兴的时代 D.周王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和权力 4.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 君主姓氏 姬姓—姬姓 姬姓—非姬姓 非姬姓—非姬姓 战争次数 130 331 328 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5.《墨子·非命》(下)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材料真实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农民( ) A.为秦统一提供重要物质条件 B.简要总结生产经验和技术 C.为了吃饭而艰苦劳动的情景 D.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 6.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 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7.汉代以后,在财产继承方面的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大清律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种财产继承规则( ) A.反映出诸子家庭权利平等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延续 C.表明封建纲常伦理的崩坏 D.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 8.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 A.承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 B.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 C.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9.《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山东琅琊人)与从弟导等同心翼德,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六朝君主均出身寒门 B.北方统治集团达成共识 C.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 D.东晋偏安政治局面建立 10.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将品评与选官权力收归中央,由朝廷委任中正官对地方人才根据德才、门第评定品级推荐朝廷使用。中正官一般由皇帝信任的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担任,但是后来中正官评级时往往背离“不计门第”的原则,偏袒士族,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隋唐以来实行的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录用,以此网罗人才,并彰显公平与公正。唐太宗曾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而自夸。材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 B.地方官员选人失察,徇私枉法 C.选贤与能是人们对正义与公平的愿望与追求 D.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选人更科学更公平更客观 11.唐代初期“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自唐太宗在修《氏族谱》时规定“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等级”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 B.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 C.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 D.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确立 12.唐初实行中书、门下两省联合议政,即为政事堂的设置。在政事堂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肃宗时首席宰相每隔十天轮流执笔,德宗时改为每日一人轮流执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巩固君主专制 B.广泛延揽人才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行部门牵制 13.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春秋晚期 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 汉朝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 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 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 14.下表反映的是唐代天宝乾元年间课役户口数的情况。 年代 不课户 不课口 课户 课口 天宝十三载(七五四) 3 888 504 45 218 480 5 301 040 7 662 800 天宝十四载(七五五) 3 565 501 44 700 988 5 349 280 8 208 320 乾元三年(七六○) 1 174 529 14 619 587 758 582 2 370 799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政局动荡影响赋役征收 B.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 C.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D.社会贫富差距日趋加大 15.一生在吴地走动的李白,雄豪浪漫,他的金陵怀古诗却呈现出力疲神软的迹象,多叹惋,也多伤感,没有了盛唐时期一飞冲天的豪气,也可以用“气骨顿衰”来形容。由材料可知李白的怀古诗( ) A.反映了诗人风格的变化无常 B.折射了唐朝的历史变迁 C.仅与诗人特殊人生经历相关 D.预言唐朝由盛而衰的命运 16.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 17.宋代外省官分“亲民”与“釐务”两种,“亲民官皆由京朝官差遣,不设正官;而釐务官则专治一事,直属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B.官员相互配合提高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提高官员素养缓和矛盾 18.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据此,可推知( ) A.南方人口总量超过了北方 B.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 D.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 19.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 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 C.注重道统权威 D.强调学术创新 20.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医者立教,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这表明( ) A.《格致余论》影响理学发展 B.理学和中医学相互影响 C.理学和医学有其相通之处 D.朱丹溪是理学集大成者 21.万历十四年(1586年),内阁首辅申时行首言立国本一事,之后言官们请求神宗册立庶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立储之事,纷争不断,持续时间长。后明神宗终于让步,立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以士大夫的胜利而告终结。明代国本之争表明( ) A.众治政治已经形成 B.立储法度一直传承 C.君臣关系彻底恶化 D.皇权专制受到限制 22.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 23.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时期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 C.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 24.据史载:“至正嘉时,湛甘泉、王阳明诸先生出,而书院生徒乃遍天下。盖讲学于斯为灿漫矣。……迄于隆万,此时天下几无日不讲学,无人不讲学。”明朝时江南地区讲学会的日益兴盛反映了( ) A.科举文化的发达 B.士大夫旨趣的转移 C.社会结构的变动 D.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13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经济 政治 文化 唐 曲辕犁普遍推广;茶广泛种植;均田制逐渐瓦解;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 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谏官 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诗歌步入鼎盛时期;书法“颜筋柳骨” 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法”;出现谏院 理学兴起;词、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三大发明完成 明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苏州的丝织业、佛山的冶铁业出现;大规模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禁止海外私人贸易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八股取士;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 心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世情小说盛行;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上表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 (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610班复学考试历史试题 二 答案 1.解析:选C。根据材料“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可知,王权的地位上升,故选C项;根据材料“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可知,神权政治衰落,排除A项;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商代实现了政教合一,排除D项。 2.解析:选C。由“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可知,周代对于不同的侯国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排除A项;“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无法体现官僚体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周天子没有掌控所有官吏的任免权,排除D项。 3.解析:选A。题干中提及孔子对西周、春秋政治发展的趋势进行总体把握,论述了天下有道与无道的标准与影响,结合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时代背景,孔子认为春秋时期是无道的时代,故选A项;题干结尾处有“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说明孔子对诸侯有礼乐征伐权力极为不满,排除B项;孔子是春秋晚期的人物,选项C中“战国”超出了孔子的认知时间,排除C项;周王未形成高度集权,排除D项。 4.解析:选C。材料中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次数尤其是“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不断增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C项;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的私有,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政治的信息,排除B项;方国制存在于夏商之际,材料体现的是周朝的宗法分封制,排除D项。 5.解析:选C。材料“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记述了当时农民为了吃饭而艰苦劳动的情景,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的发展为秦统一提供重要物质条件,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了农民的艰苦劳动, 但没有反映出生产经验和技术的总结,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农民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 6.解析:选A。根据材料“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富庶家族仅仅是占据着乡、里、亭这些基层而非各级政权,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秦王朝是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的,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秦王朝废除了先秦的分封制而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故D项错误。 7.解析:选B。通过题干可知,在题干所述财产继承规则下,不论继承人地位如何,都有享有继承的权利,在此情况之下,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从而可以使小农经济长期延续,故选B项;题干只是述及诸子在财产继承方面的权利,不是所有的权利,排除A项;家中诸子都有继承财产的权利,这不是纲常伦理的崩坏,排除C项;题干没有述及社会阶层的流动,只是论及家庭内部财产的继承问题,排除D项。 8.解析:选A。据材料“何莫由斯道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夫仁人者……明其道不计其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人都强调仁义是正道,故A项正确;据材料“何莫由斯道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人者……明其道不计其功”可知,三人强调的都是仁义之道,而不是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仁义是正道,而不是强调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仁义之道,而不是强调儒家思想的地位,故D项错误。 9.解析:选C。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可知,迁居江南的世家大族实力强大,是东晋初期巩固统治的重要力量,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东晋偏居江南,是南方政权,B项排除;材料主旨为东晋初期的政治格局,而非东晋偏安,D项排除。 10.解析:选A。材料“由朝廷委任中正官对地方人才根据德才、门第评定品级推荐朝廷使用”“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录用,以此网罗人才”,表明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故选A项;材料中科举制没有反映出地方官员选人的腐败,排除B项;材料中只有科举制彰显公平与公正,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科举制的“公平与公正”,没有体现选人中的“更科学”,排除D项。 11.解析:选B。“唐代初期‘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说明等级的本质没有变化,故A项错误;“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等级”说明这一变化对过去传统的门阀有一定的打击作用,故B项正确;“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等级”没有体现庶民地位的上升,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科举制,故D项错误。 12.解析:选A。根据材料所述可知,首席宰相更换频率较高,其目的在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项正确;首席宰相轮替频率和延揽人才无关,B项排除;高频率的轮替会导致政务程序生疏,不利于行政效率提升,C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对政事堂内部首席宰相权力的制约,并未涉及多个部门,D项排除。 13.解析:选B。“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表明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选B项;不应早于东周时期的是人工冶炼的铁器,排除A项;冶金技术的突破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排除C项;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的是民营,排除D项。 14.解析:选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公元755年以后,国家控制的课役户口数在迅速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5年爆发安史之乱,由此可见政局的动荡,影响了赋税的征收,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15.解析:选B。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但其金陵怀古诗却没有盛唐气概,原因是当时的唐朝正由盛而衰,这说明李白的怀古诗折射了唐朝的历史变迁,故B项符合题意;浪漫主义风格可以反映在不同的时期,只是其内容会有所不同,排除A项;“仅与诗人特殊人生经历相关”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怀古诗着重在于怀古,其叹惋、伤感的内容是否是预言唐朝由盛转衰的命运,从材料信息中不得而知,排除D项。 16.解析:选D。在君主专制的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不是君民共治,而是指君主依靠文官来治理天下,由于宋代重文轻武,才会有“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种现象,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选择D项。A项不符合宋代的史实,故排除。 17.解析:选C。由材料“亲民官皆由京朝官差遣,不设正官;而釐务官则专治一事,直属中央”可知,宋代外省官都由中央直接管辖,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选C项;材料强调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排除A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非官员的素养,排除D项。 18.解析:选B。题干中吴郡和洪州的户数到810年即唐朝中后期都猛增,结合所学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继续南移的知识可推知,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故选B项;题干只是提及了吴郡和洪州的户数猛增,未比较南方人口与北方人口的总量,排除A项;题干未反映江东经济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对比情况,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户数问题,未提及政治问题,排除D项。 19.解析:选C。材料强调了圣人之道、圣人之学等的重要性,这是在注重、维护道统权威,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改造理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信息,故A、B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的继承而非学术创新,故D项错误。 20.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理学与医学间的关联。A项错误,理学影响着《格致余论》的相关理论;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理学与医学皆有关于“防此火之动于妄也”的思想,但并不是相互影响,B项错误;理学与医学皆有关于“防此火之动于妄也”的思想,有其相通之处,C项正确;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D项错误。 21解析:选D。明代国本之争最终以皇帝让步、士大夫的胜利而结束,这说明皇权专制受到限制,故选D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排除A项;国本之争反映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的斗争,而不是立储法度一直传承,排除B项;题干提及国本之争最终以皇帝让步而告终,君臣关系并未彻底恶化,排除C项。 22.解析:选C。由“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可见中枢决策的效率得到提高,故C项正确;“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强调的是效率,不是执行力,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不出权力运作的规范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处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中的作用,而非内廷机构外延化,故D项错误。 23.解析:选C。“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属于时代作用,“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属于学术作用,故C项正确;“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B项错误;由“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可见其成就并非一开始就得到认同,故D项错误。 24.解析:选C。根据材料江南地区讲学风气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成长,推动这一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C项正确;科举制度考察内容为程朱理学,而非心学,A项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江南地区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士大夫阶层旨趣转移的结论,B项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5.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作用,从对内丰富人们物质生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可得出,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可得出,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据材料二“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可得出,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带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 答案:(1)特点:①时间早且区域多;②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③重心逐渐南移;④出现专业化产区;⑤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作用: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④推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 (2)背景:①世界市场的发展;②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影响:①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②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26.解析:这是一道材料论证题,首先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如:宋代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 繁荣,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 论题:宋代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阐述:一方面,坊市界限的彻底打破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带动了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代表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市民文化也随之兴起,词、话本均为市民文化的典型表现。另一方面,宋代大兴科举,重用文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提升,从而推动了宋代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儒学思想复兴;艺术家们更多关注意境的表达,而非法度,这就是苏轼强调的“有意无法”。 综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文化的繁荣,而科举制的推行及文官政治的特色又推动了理学的兴起和文艺的发展。 27. (1)特点: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深远。(6分) (2)不同: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3分) 原因: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但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9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