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试题 1.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以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A选项错误; B、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以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大小无关,故C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以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D选项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是制取核燃料钚的原料,是唯一天然可裂变核素。下列关于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不同 B. 质子数相同 C. 核外电子数不同 D. 中子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U与 U是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分析。 【详解】A、质子数=核电荷数,U与 U质子数都是92,故核电荷数也相同,故A说法错误; B、U与 U质子数都是92,质子数相同,故B说法正确; C、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U与 U质子数都是92,核外电子数也相同,故C说法错误; 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U与 U的中子数分别为146和143,中子数不同,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3.硅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含硅化合物的是 A. CO2 B. NH3 C. SiO2 D. Li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CO2 、NH3 、SiO2 、Li2CO3四种物质中只有SiO2含有硅元素,属于含硅化合物, 答案选C。 4.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A. 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 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 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钠、过氧化钠都能够与水反应,用水无法灭火,可以使用沙子灭火,故A错误; B. 稀释浓硫酸时,因为稀释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顺序不能颠倒,故B错误; 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低处氯气含量较大,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盐酸有腐蚀性,皮肤上占有浓NaOH溶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 注意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及安全事故处理方法,遇到突发事故时一定要冷静处理,保证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 5.不能使红墨水褪色的物质是 A. 活性炭 B. 过氧化钠 C. 蔗糖溶液 D. 漂白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能使红墨水褪色说明该物质具有漂白性,只要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具有漂白性就可解答。 【详解】A.活性炭表面积较大,具有吸附性,所以有漂白性,所以A选项不选; B.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具有漂白性,所以B选项不选; C. 蔗糖溶液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红色墨水褪色,故C选; D.漂白粉中的次氯酸根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具有漂白性,所以D选项不选。 故选C。 6.我国科学家参与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已随美国发现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开始了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的研究工作。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推测用于制造阿尔法磁谱仪的核心部件的材料是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OH)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于制造阿尔法磁谱仪核心部件的材料是具有磁性的物质,根据具有磁性的物质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来回答判断。 【详解】制造阿尔法磁谱仪的核心部件的材料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质,在铁的各种化合物中,只有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物质,其他均不具有磁性。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7.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 Na2CO3 B. Cu2(OH)2CO3 C. NaCl D. NaHC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还属于正盐。Cu2(OH)2CO3属于碳酸盐的碱式盐,是一种铜盐;NaCl属于盐酸盐的钠盐,是一种正盐。NaHCO3属于碳酸盐的酸式盐,是一种钠盐。 考点:物质的分类 8.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是化合物 B. 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C. 合金都耐腐蚀 D. 合金的硬度一定比成分金属的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有三个特点:①一般是混合物;②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组分金属、硬度一般高于组分金属;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据此解答。 【详解】A.合金是一种混合物,故A错误; B.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B正确; C. 合金一般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但不是所有合金都耐腐蚀,如纯铁抗蚀性强,生铁易生锈等,故C错误; D. 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要知道合金的有关知识,合金的主要性质,即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9.具有18个质子和18个电子的微粒是 A. H2O B. H2S C. Cl— D. K+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以此分析。 【详解】A.一个水分子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故A不符合; B. 一个H2S分子含有一个S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含有18个质子和18个电子,故B符合; C. 一个Cl—含有17个质子和18个电子,故C不符合; D. 一个K+含有19个质子和18个电子,故D不符合。 故选B。 10.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 用二氧化硅制作光导纤维 B.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用氯气进行自来水消毒 C. 单质硫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漂白性的二氧化硫 用硫磺熏蒸银耳、馒头等食品 D. 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弱 用铝合金制作铝锅、铝盆等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能用于制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故A错误; B、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泊性,能杀菌消毒,B正确; C、SO2有毒,不能用于银耳、馒头等食品漂白,C错误; D、用铝合金制作铝锅、铝盆等是利用其耐腐蚀,且密度小、硬度大等性质,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D错误; 故选B。 11.“物质的量”是一个将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 CCl4的体积为22.4 L B. 1 mol N2含有6.02×1023个氮分子 C. 1 mol O2含有2 mol氧原子 D. 标准状况下,1 mol H2的体积为22.4 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1mol CCl4的体积不是22.4L,故A符合题意; B.1mol N2含有6.02×1023个氮分子,故B不合题意; C.1mol O2含有2mol氧原子,故C不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1mol H2的体积为22.4L,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必须是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注意标况下物质是否是气态,若不是气态,则不适用;解题时还要注意物质的微观结构,弄清分子、离子、原子和电子等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12.如果1 g水中含有a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 1/9amol-1 B. 9a mol-1 C. 2a mol-1 D. 18a mol-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进行计算,利用题给物理量用质量求的原子物质的量与用微粒数计算的物质的量相同。 【详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1g水的物质的量=含氢原子物质的量=mol,a个氢原子物质的量=,根据氢原子物质的量相同得到mol =,得到NA= 9a mol-1,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3.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 B. 乳浊液 C. 悬浊液 D. 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雾属于胶体,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4.将铝、铁、铜粉的混合物,投入少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 FeCl3 B. CuCl2 C. AlCl3 D. Fe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同的金属加入盐酸中时,还原性越强,越先与盐酸反应,金属与盐酸的反应是有先后顺序的;活泼性:铝>铁>铜,即还原性:铝>铁>铜,并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铁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 【详解】在铝、铁、铜三种金属中,铝还原性最强,优先被氧化生成氯化铝。只有当盐酸过剩时,铁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但不会生成氯化铁,铜不与盐酸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铝。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题中的盐酸是少量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盐酸反应有先后之分,并且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盐,铜与盐酸不反应。 15.生理盐水是指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100g溶液中含有0.9 g NaCl B. 100 g水中含有0.9 g NaCl C. 100 g溶液中含有0.9 mol NaCl D. 100 g水中含有0.9 mol NaCl 【答案】A 【解析】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是指:100g溶液中含有0.9 g NaCl,或者99.1g水中含有0.9 g NaCl,故选A。 16.某溶液中仅含有H+、Al3+、Cl-、SO42-四种离子,其中H+的浓度为0.5 mol/L,Al3+的浓度为0.1 mol/L,Cl-的浓度为0.2 mol/L,则SO42-的浓度是 A. 0.15 mol/L B. 0.25 mol/L C. 0.3 mol/L D. 0.4 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H+)+3c(Al3+)=c(Cl-)+2c (SO42-), 代入数据计算:c (SO42-)=mol/L=0.3mol/L。 故选C。 【点睛】在溶液中,n价离子An+或Bn-所带的电荷总数为nc(An+)或nc(Bn-),所以,在电荷守恒式中,一个离子带几个电荷,就在其物质的量浓度前面乘以几。 17.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 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Z>W>X>Y,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X>W>Z,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Y>X>W>Z,所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Y>X>W>Z,故C正确;D、主族元素除了O和F之外,最高化合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视频 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B 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退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C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D 将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 二氧化碳作氧化剂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能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BaCO3、BaSO3等,所以,该溶液中可能含Ag+或CO32-、SO32-、SO42-,故不能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故A错误; B. 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退色,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是SO2,故B错误; C.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故C错误; D.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在该反应中,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D正确。 答案选D。 19.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 雷电作用下N2与O2发生化学反应 C. 在氮循环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给出了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示意图,注意从基本概念角度对本题进行分析;人工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A. 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 B. 雷电作用下N2与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O,,故B正确; C. N2与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氮循环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由氮循环的示意图可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将铵盐和蛋白质相互转化,实现了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故D正确。 故选C。 20.甲、乙、丙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若甲为氯气,则丁可以是铁 B. 若甲为铁,则丁可以是氯气 C. 若甲为氢氧化钠,则丁可以是二氧化碳 D. 若甲为二氧化碳,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可用代入法, A、若甲为Cl2,丁是铁,则乙是三氯化铁,丙是氯化亚铁,符合转化关系,A正确; B、甲为铁,丁是氯气,则乙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氯气不反应,不符合转化关系,B错误; C、甲为NaOH,丁是CO2,则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符合转化关系,C正确; D、甲为二氧化碳,丁是氢氧化钠,则乙是碳酸氢钠,丙为碳酸钠,符合转化关系,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属于特殊的转化关系,发生的转化既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平时要注意总结和积累此类转化关系适用的物质有哪些;本题在解题方法上可用代入法,即将选项中的可能物质代入转化关系,看其是否能实现转化,若能则符合题意,否则不符合题意。 21.短周期元素X、Y、Z、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与R同周期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X与R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X____R(填“>”或“<”)。 (4)位于Y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Y和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HClO4 (3). > (4). KOH (5). Al(OH)3+NaOH=NaAlO2+2H2O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Al元素,R为S元素,以此解答。 【详解】(1)经分析知X为O元素,核电荷数为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R为S元素,与S同周期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 故答案为:HClO4; (3)X为O元素,R为S元素,O与S处于同一主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X>R; 故答案为:>; (4)Y为Na元素,位于Na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为K元素,钾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KOH; 故答案为:KOH; (5)Y为Na元素,Z为Al元素,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NaOH=NaAlO2+2H2O。 22.(1)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NO、②Cl2、③浓H2SO4、④NH4HCO3。其中,受热易分解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作氧气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选择装置,完成实验。 A B C ①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配制100 mL 0.50 mol/L NaOH溶液,选用_________________。 ③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固体,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④ (2). ③ (3). ① (4). A (5). B (6). C 【解析】 【分析】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析①NO属于氧化物;② Cl2是单质;③浓H2SO4可作干燥剂,能够干燥H2、O2等气体;④NH4HCO3属于铵盐,受热易分解; (2)根据仪器装置分析:A装置用于萃取分液;B装置是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装置是蒸发装置,用于蒸发。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①NO、②Cl2、③浓H2SO4、④NH4HCO3四种物质中,受热易分解的是④;可作氧气干燥剂的是③;属于氧化物的是①; 故答案为:④ ;③ ;①; (2)根据以上分析①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是萃取分液操作,故选用装置A; ②配制10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要用100mL的容量瓶,故选用装置B; ③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固体,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选用装置C。 故答案为:A ;B;C。 2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阴凉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旧电池必须回收集中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鱼骨粉曾用于治疗胃病(胃酸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 (2). 防止电池中汞、镉、铬、铅等重金属元素形成的有毒化合物对土壤和水源污染 (3). 墨鱼骨粉(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盐酸反应从而消耗盐酸 【解析】 【分析】 (1)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 (2) 根据废旧电池能污染土壤和水资源进行解答; (3)胃酸过多即胃中的盐酸过多,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可以知道要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墨鱼骨粉(主要成分是CaCO3),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详解】(1)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在阴凉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 (2) 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铬、铅等重金属离子,如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防止电池中汞、镉、铬、铅等重金属元素形成的有毒化合物对土壤和水源污染; (3) 胃酸过多是胃中的盐酸过多,墨鱼骨粉(主要成分是CaCO3),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因为能与盐酸反应从而消耗盐酸,其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墨鱼骨粉(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盐酸反应从而消耗盐酸。 24.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1)物质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NO3 (2). 氮气 (3). 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4). 3NO2+H2O=2HNO3+NO (5). 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以知道,无色无味气体A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得到气体D,则A为CO2,D为O2,C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C为NH3,故B为N2,E为NO,F为NO2,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应为H2O,由转化关系可以知道G为HNO3,据此答题。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物质G的化学式为:HNO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NO3; (2)物质B为N2,其名称为:氮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氮气; (3) A为CO2,D为O2,CO2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F为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NO2+H2O=2HNO3+NO; G为HNO3,稀硝酸可与铜反应生成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N、Na元素化合物知识,C和M的性质及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是推断突破口,解题时要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 25.Ⅰ.(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組的学生欲制取、收集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请你参与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①要收集较纯的干燥氨气,使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两小组的学生用相同容积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干燥氨气,进行实验,结果都产生了喷泉,说明氨气_____________溶于水。 (2)某兴趣小组为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①如图甲所示,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同学们发现品红溶液褪色了,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的漂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 ②如图乙所示,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其体积比1:1混合,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现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同学为了获取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Ⅰ向瓶中加入饱和FeSO4溶液,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 (2)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10% NaOH溶液; (3)采集瓶内空气中O2含量和溶液中O2含量(DO)的数据。 实验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 实验数据: 【解释与结论】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褐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向下排空气法 (2). 极易 (3). 可恢复的 (4). SO2+Cl2+2H2O=H2SO4+2HCl (5). 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6). Fe2++2OH-=Fe(OH)2↓ (7). Fe(OH)3 (8). 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沉淀颜色改变 【解析】 【分析】 Ⅰ.(1)①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 ②氨气溶于水,导致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导致溶液进入烧瓶产生喷泉,由此说明NH3极易溶解于水; (2)①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同学们发现品红溶液褪色了,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的漂白是可恢复的; ②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其体积比1:1混合,通入石蕊溶液中,它们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2SO4,产物都没有漂白性; Ⅱ.(1)搅拌可以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2)生成的白色沉淀是Fe(OH)2,以此写出离子方程式; (3)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是红褐色沉淀; (4)由图2和图3可知,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同时沉淀颜色改变,说明“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 【详解】Ⅰ.(1)①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 故本题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 ②产生喷泉的原理是氨气迅速溶解在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导致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导致溶液进入烧瓶产生喷泉现象,说明NH3极易溶解于水; 故本题答案为:极易; (2)①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同学们发现品红溶液褪色了,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的漂白是可恢复的; 故本题答案为:可恢复的; ②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其体积比1:1混合,通入石蕊溶液中,它们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2SO4,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故本题答案为:SO2+Cl2+2H2O= H2SO4+2HCl; Ⅱ.(1)搅拌可以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故本题答案为: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2)生成的白色沉淀是Fe(OH)2,离子方程式是Fe2++2OH-=Fe(OH)2↓; 故本题答案为:Fe2++2OH-=Fe(OH)2↓; (3)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是红褐色沉淀,所以红褐色沉淀是Fe(OH)3; 故本题答案为:Fe(OH)3; (4)由图2和图3可知,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此时沉淀颜色发生改变,说明“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 故本题答案为: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沉淀颜色改变。 26.(1)下列常用物质: A.碳酸氢钠 B.阿斯匹林 C.葡萄糖 D.苯甲酸钠 E.柠檬黄 请用字母填空: ①具有解热镇痛疗效的是________,②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_____,③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________,④常用作食品着色剂的是________,⑤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剂的是________。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①空气质量监测中,不需要监测的指标是_________。 A.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B.NO2浓度 C.SO2浓度 D.CO2浓度 ②在处理产生的废水时,需先加入明矾,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通入氯气或二氧化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汽车尾气需要用催化转化器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写出汽车尾气中CO、NO相互作用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垃圾需要分类处理。如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与材料密切关联。 ①石墨烯(如图)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__________________性。 ②基础工程建设中常用到水泥、玻璃、钢材等。生成水泥和玻璃都用到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钢铁在酸雨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请举一例钢铁防腐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C (3). D (4). E (5). A (6). D (7). 混凝剂(或净水剂) (8). 消毒杀菌 (9). 2NO+2CO N2 + 2CO2 (10). 可回收或循环再生 (11). 导电 (12). 石灰石 (13). 刷油漆等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1)由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知: A.碳酸氢钠可以和胃酸(盐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剂; B.阿斯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疗效; C.葡萄糖在人体内迅速氧化可释放能量,故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补充能量; 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E.柠檬黄常用作食品着色剂。 (2)①纳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可吸入颗粒物、NO2、SO2等污染大气的物质,二氧化碳为无毒气体; ②明矾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净水;氯气或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 ③CO、NO相互作用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得化学方程式; ④如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的含义是可回收或循环再生。 (3)①石墨烯具有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能,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电性, ②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所以都用到石灰石; ③防止金属锈蚀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金属的表面覆盖保护层,如在钢铁表面涂油或油漆等,使钢铁与空气、水隔绝,以达到防止金属锈蚀的目的。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5种物质: ①具有解热镇痛疗效的是阿斯匹林,故选B; ②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补充能量的是葡萄糖,故选C; ③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苯甲酸钠,故选D; ④常用作食品着色剂的是柠檬黄,故选E; ⑤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剂的是碳酸氢钠,故选A; (2)①可吸入颗粒物、NO2、SO2都是污染大气的物质,二氧化碳为无毒气体,故空气质量监测中,不需要监测的指标是CO2浓度;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②明矾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净水,故其作用是混凝剂或净水剂;氯气或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混凝剂或净水剂;消毒杀菌; ③CO、NO相互作用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N2 + 2C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NO+2CO N2 + 2CO2 ④如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的含义是可回收或循环再生,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可回收或循环再生。 (3)①石墨烯具有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能,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电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导电; ②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所以都用到石灰石,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石灰石; ③防止金属锈蚀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金属的表面覆盖保护层,如在钢铁表面涂油或油漆等,使钢铁与空气、水隔绝,以达到防止金属锈蚀的目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刷油漆等合理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