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辽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 ①利用mRNA反转录形成 ②从基因组文库中提取 ③从受体细胞中提取 ④利用PCR技术 ⑤利用DNA转录 ⑥人工合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2.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如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 A.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 3.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获得重组质粒不需要( ) ①DNA连接酶 ②同一种限制酶 ③RNA聚合酶 ④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⑤目的基因 ⑥4种脱氧核苷酸. A.③⑥ B.②④ C.①⑤ D.①②④ 4.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 ①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限制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⑤⑦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粒在宿主细胞内可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B.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小型细胞器 C.基因工程操作中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D.烟草花叶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6.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7.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D.目前,在发达国家,基因治疗已用于临床实践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可以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含目的基因DNA分子 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替换 D.用人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形成杂交分子 9.将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经复制可传给子代细胞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10.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C.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11.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Ⅰ、Ⅱ同时切割二者 B.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C.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 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12.农杆菌转化法转移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最终插入位置是( ) A.Ti质粒上 B.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C.T﹣DNA上 D.细胞质中 13.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14.用某人胰岛素基因制成DNA探针,用来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 A.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B.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 C.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D.该人肝脏细胞中的DNA 15.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 A. B. C. D. 16.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细胞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17.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 A.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增殖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高效性 18.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育农作物,其优点不包括( ) A.加快繁育速度 B.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C.培育出无病毒植株 D.改变植物的基因型 19.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不具有细胞全能性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聚乙二醇,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外植体的细胞壁有利于脱分化的发生 D.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 20.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不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 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 2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贴壁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22.根据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判断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等 B.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筛选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筛选能够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是40,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6,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DNA分子数为86 23.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最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24.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提供体细胞核的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25.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基因治疗目前已处在广泛的临床应用阶段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26.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一个亲体 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 D.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参与 27.下列细胞,哪一个代表已经完成受精的卵( ) A. B. C. D. 28.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DNA的半保留复制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29.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较低 30.体外受精常用的采卵方法有( ) ①从输卵管冲取卵子 ②假阴道法 ③电刺激法 ④从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以下关于桑椹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细胞达到32个左右,形似桑椹 B.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即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良种母牛体内此时的细胞都有可能克隆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性别一定为雌性 D.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 32.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33.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34.分析如图所示图解判断以下哪一项不是精子、卵细胞发生的区别( ) A.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B.MⅠ和MⅡ的时间连续性 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35.我国引进良种肉牛后,理论上使其快速繁殖的方法有( ) ①组织培养 ②克隆 ③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④基因工程 ⑤胚胎分割 ⑥体细胞杂交.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⑤ 36.如图为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之后的胚胎进行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D.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7.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卵母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母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D.卵母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38.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转基因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取供体囊胚的内细胞团培养胚胎干细胞,原理是细胞增殖 B.过程②利用的人凝血因子K基因可以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取 C.过程③中通过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D.凝血因子IX只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原因是其他细胞不含有该基因 39.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 40.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单克隆抗体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④不需进行筛选 D.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41.(8分)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时,人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 或胎儿的 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进行图中过程①时,为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的细胞.过程②为防止杂菌污染,动物细胞培养液中要加入一定的 . (3)图中过程③④表示从囊胚中取出细胞.将其培养在 细胞上能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图中过程⑤在培养液中加入 ,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 42.(5分)请回答胚胎工程方面的问题: (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 、 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 .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 .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 . 43.(10分)如图是利用羊来生产人抗凝血酶(AT)的基本流程.图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如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为三种限制酶及酶切位点.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逆转录人工合成的AT基因 (填“有”或“无”)内含子,可采用 技术来扩增获得的AT基因. (2)图中将人AT基因插入到质粒前,需要用 限制酶同时切割载体和含AT基因的片段,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 的培养基上进行. (3)重组质粒上启动子的功能是 .过程①可采用 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羊受精卵中,羊的早期胚胎发育至 阶段后通过过程②移植到代孕羊体内. (4)可采用 技术从分子水平来检测AT基因是否表达成功. 44.(7分)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疾病.如图表示利用葡萄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白藜芦醇的过程.请分析作答: (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 的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成完整植株,利用的原理是 . (2)其中①称为 ,①和②过程需要的培养基的激素含量 (相同/不同),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属于 . (3)利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技术提取白藜芦醇需要将外植体培养至 ,原因是此阶段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但白藜芦醇的产量一般较低,可以用 处理愈伤组织,再筛选产量提高的细胞进一步培养.将白藜芦醇的 转入水稻、小麦、大豆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45.(10分)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质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过程①要用到 酶. (2)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 、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该过程常用 作为诱导剂. (4)获得的X细胞既能分泌 ,还有 的本领. (5)科学家欲对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 ,设计 ,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抗体基因改造成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淋巴细胞中表达. 2016-2017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春•南昌校级期末)下列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 ①利用mRNA反转录形成 ②从基因组文库中提取 ③从受体细胞中提取 ④利用PCR技术 ⑤利用DNA转录 ⑥人工合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分析】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 (2)人工合成基因,这种方法有两条途径,一是以目的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即目的基因;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信使RNA序列,再推测出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然后用化学的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解答】解:①利用mRNA反转录形成是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①正确; ②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正确; ③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可获取目的基因,③错误; ④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④正确; ⑤转录形成的是RNA,因此转录法不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⑤错误; ⑥人工合成基因又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逆转录法”,另一条是根据已知氨基酸序列合成基因,⑥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识记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2015春•安阳校级期末)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如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 A.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 【分析】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是“分子手术刀”.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限制酶的特点.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时,一定要使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这样,切出的切口才一样,才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连接起来.两个黏性末端只要相同就可以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起来. 【解答】解:限制酶所识别的是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在特定部位进行切割,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并识别不同的切点,黏性末端不同.但不同的粘性末端有时是可以进行拼接的,只要切下的游离碱基互补即可互补黏合,由图示可知BamHI和BglII都可切下序列﹣GATC﹣,故末端互补序列﹣GATC﹣.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限制酶的特点.限制酶所识别的是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在特定部位进行切割,限制酶不同,所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黏性末端不同,但不同的粘性末端有时是可以进行拼接的,不要混淆. 3.(2010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获得重组质粒不需要( ) ①DNA连接酶 ②同一种限制酶 ③RNA聚合酶 ④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⑤目的基因 ⑥4种脱氧核苷酸. A.③⑥ B.②④ C.①⑤ D.①②④ 【分析】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并用DNA连接酶将两者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连接起来,所选择的质粒必须具有标记基因,以便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 【解答】解:①DNA连接酶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起来,①正确; ②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②正确; ③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在基因工程中不需要,③错误; ④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以便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④正确; ⑤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⑤正确; ⑥合成目的基因时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不需要,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4.(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 ①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限制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⑤⑦ 【分析】有关PCR技术的相关知识: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解答】解:①PCR需要一对引物,即一对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①正确; ②PCR需要模板,即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②正确; ③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③正确; ④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而PCR合成的是DNA,④错误; ⑤采用PCR合成DNA时,不需要DNA连接酶,⑤错误; ⑥体外合成DNA时,需要DNA聚合酶,⑥正确; ⑦体外合成DNA时,不需要限制性内切酶,⑦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条件,并注意与体内DNA复制所需的条件进行区分,特别是体外合成DNA所需的酶,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粒在宿主细胞内可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B.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小型细胞器 C.基因工程操作中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D.烟草花叶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分析】1、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 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 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解答】解:A、作为运载体,质粒在宿主细胞内可整合到染色体DNA上,A正确; B、质粒不是细胞器,B错误; C、天然的质粒不一定符合要求,因此基因工程操作中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所涉及的工具;识记质粒的分布、结构、功能等知识,明确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外的细胞质中,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分析】1、人糖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合成后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2、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等)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此外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答】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糖蛋白进行进一步加工合成,A错误;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对糖蛋白进行进一步加工合成,B正确; C、T4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合成糖蛋白,C错误; D、质粒DNA可以作为运载体,不属于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掌握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7.(2017春•南昌期中)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D.目前,在发达国家,基因治疗已用于临床实践 【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解答】解: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只能抗虫,不能抗病毒,A错误;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等方面;主要为了改善畜产品的品质,而不是为了产生体型巨大的个体,B错误; 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C正确; D、目前,基因治疗还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特点,掌握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相关细节,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可以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含目的基因DNA分子 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替换 D.用人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形成杂交分子 【分析】1、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2、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的比较: 文库类型 cDNA 基因组文库 文库大小 小 大 基因中启动子 无 有 基因中内含子 无 有 基因多少 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可以 部分基因可以 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探针是指以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进行标记的已知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可用于核酸分子杂交以检测目标核苷酸序列是否存在. 5、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解答】解:A、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因此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可以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单链DNA分子,B正确; C、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替换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达到治病目的,C正确; D、胰高血糖素基因只在胰岛A细胞中表达,因此用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可形成杂交分子,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细胞分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能正确区分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胰高血糖素基因只在胰岛A细胞中表达. 9.(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将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经复制可传给子代细胞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为某DNA分子片段,其中①部位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②部位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 【解答】解: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磷酸二酯键,A正确; B、连接基因a与运载体的DNA连接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磷酸二酯键,B错误;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C正确; D、题中采用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要求考生识记这两种酶的作用,重点是掌握限制酶的切割部位和DNA连接酶的连接部位,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2014春•晋江市校级期末)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C.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分析】水母发光蛋白的基因表达出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能够检测出目的基因的作用. 【解答】解:A、标记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不能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A错误; B、标记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不能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B错误; C、发光蛋白作为标记基因,便于重组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也就是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正确; D、目的基因的表达与标记基因无关,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标记基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1.(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Ⅰ、Ⅱ同时切割二者 B.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C.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 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过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2、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 (2)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 (3)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解答】解:A、限制酶Ⅰ和酶Ⅱ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所以用限制酶Ⅰ和酶Ⅱ同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可防止二者任意结合,A正确; B、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前者是切割磷酸二酯键,后者是连接磷酸二酯键,B正确; C、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启动转录过程,而终止子能终止转录过程,C正确; D、重组DNA分子上的抗性基因可用于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但是有目的基因也不一定表达,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及应用,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农杆菌转化法转移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最终插入位置是( ) A.Ti质粒上 B.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C.T﹣DNA上 D.细胞质中 【分析】农杆菌转化法的具体过程: (1)利用土壤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 (2)将整合了目的基因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细胞内. (3)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该过程实际上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内. (4)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进入植物细胞后,可以把自己的一段基因整合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这段基因中包含了目的基因. 【解答】解:植物基因工程中,可以用土壤农杆菌作为转移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工具,土壤农杆菌细胞内含有质粒,该质粒称为Ti质粒.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骤,识记农杆菌的特点,掌握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明确农杆菌中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13.(2014•天津)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分析】分子水平上检测的目的和方法为: (1)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 (2)用分子杂交法检测mRNA是否经转录成功合成. (3)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相应的蛋白质. 【解答】解: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可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能存活的即含有相应的抗性基因,故A选项错误;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细胞水平的筛选只能选出杂交瘤细胞,如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必须用抗原抗体杂交法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检测,故B选项正确;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用抗虫接种实验检测即可,故C选项错误; 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可用显微镜镜检观察检测,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水平上检测的目的和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掌握程度. 14.(2015春•泰安期末)用某人胰岛素基因制成DNA探针,用来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 A.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B.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 C.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D.该人肝脏细胞中的DNA 【分析】1、人体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如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才表达. 2、探针是指以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进行标记的已知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可用于核酸分子杂交以检测目标核苷酸序列是否存在. 【解答】解:A、该人胰岛A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因此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分子,A错误; B、该人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可以转录形成相应的mRNA,因此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分子,B错误; 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胰岛素基因在胰岛A细胞中不表达,因此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分子,C正确; D、该人肝脏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因此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分子,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明确胰岛素基因在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存在,但只在胰岛B细胞中才表达,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15.(2007•广东)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由此可推知该DNA分子为环状DNA;用Kpnl单独酶切会得到600by和4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和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知答案D符合要求. 【解答】解:A、A选项中的DNA用Kpnl单独酶切会得到600by和2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与题意不符,A错误; B、B选项中的DNA用EcoRI单独酶切会得到800by和2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与题意不符,B错误; C、C选项中的DNA用EcoR1酶切后得到200by和8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与题意不符,C错误; D、D选项中的DNA用Eco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是1000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与题意相符,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尤其是限制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的作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也可以采用代入法解决问题. 16.(2003•江苏)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细胞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解答】解:A、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才有可能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A正确; B、植物细胞在离体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全能性,B正确; C、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导入外源基因,C错误; D、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全能性表达需要的条件,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17.(2016春•鞍山校级期末)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 A.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增殖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高效性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3、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解答】解:A、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A错误; B、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及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识记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2017春•下期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育农作物,其优点不包括( ) A.加快繁育速度 B.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C.培育出无病毒植株 D.改变植物的基因型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 胚状体→植株(新植体).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快速繁殖优良品种、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取材少,繁殖速度快,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B正确; C、植物的根尖、茎尖几乎没有病毒,故利用植物的根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株,C正确; D、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一般不能改变植物的基因型,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9.(2014秋•西城区期末)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不具有细胞全能性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聚乙二醇,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外植体的细胞壁有利于脱分化的发生 D.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 【分析】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2、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新植体.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激素的使用: 激素使用情况 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 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 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解答】解:A、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仍具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因此仍具有细胞全能性,A错误; B、愈伤组织细胞含有细胞壁,加入聚乙二醇后不能诱导细胞融合,因此不能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错误; C、脱分化过程中不需要去除外植体的细胞壁,C错误; D、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如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2014•重庆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不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 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 【分析】1、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2、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采用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原因是幼龄动物生命力旺盛,细胞分裂能力强. 3、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解答】解: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分裂能力弱甚至丧失分裂能力,因此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不利于获得大量细胞,A正确; B、胚胎干细胞全能性高,因此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B正确; C、植物愈伤组织是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的,而脱分化的实质是恢复全能性的过程,因此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C正确; 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仍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因此仍然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及过程;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种类及过程;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1.(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贴壁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分析】1、重要概念: ①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产生原因:培养贴附性细胞时,细胞要能够贴附于底物上才能生长增殖. 培养要求:培养瓶或培养皿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贴附. ②细胞的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2、相关注意点: ①10代以内细胞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无突变发生,常用于实践或冷冻保存. ②超过50代,极少数细胞突破自然寿命极限,突变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若超过50代,细胞不再增殖,全部死亡,则说明细胞没有发生癌变. ③分瓶之前,称原代培养;出现接触抑制用胰蛋白酶处理,再分瓶培养为传代培养. 【解答】解:A、由于细胞具有接触抑制的现象,因此贴壁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A错误; B、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不会发生改变,即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无突变发生,B错误;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C错误;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过程及应用,注意理解接触抑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和细胞系等名词,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22.(2014春•华安县校级期末)根据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判断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等 B.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筛选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筛选能够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是40,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6,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DNA分子数为86 【分析】据图分析,将特定的抗原注射小鼠,筛选出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转移到HAT培养基中培养,未融合的细胞死亡,而杂交瘤细胞存活;杂交瘤细胞分开培养,选育出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解答】解:A、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错误; C、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筛选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筛选能够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 D、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是40,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6,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6,由于线粒体中含少量的DNA,因此杂交瘤细胞的DNA分子数应大于86,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23.(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最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解答】解: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化学性质不单一,不是单克隆抗体,A错误; 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不能无限繁殖,所以无法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B错误; C、将等量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都是杂交瘤细胞,还有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C错误; D、由于抗体具有专一性,该单克隆抗体是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的,所以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4.(2016春•凉城县校级期末)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提供体细胞核的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分析】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经过胚胎移植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该过程中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细胞核. 【解答】解: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的全能性高于体细胞,所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A正确;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可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B正确;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去核的M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C正确;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不是对供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因为克隆动物还有一部分遗传物质来自受体的细胞质,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过程及采用的技术手段,明确克隆动物的细胞核均来自供体的细胞核,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细胞,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5.(2011春•龙泉驿区校级期末)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基因治疗目前已处在广泛的临床应用阶段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 2、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 3、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主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新个体,A错误; B、基因治疗目前处在临床试用阶段,B错误;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C正确;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基因工程,动物细胞融合的用途等,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26.(2010•和平区一模)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一个亲体 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 D.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参与 【分析】“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但试管羊和转基因羊没有用到核移植技术;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不只来自一个亲体,克隆羊也有少量遗传物质来自供质的亲本;克隆羊、转基因羊属于无性生殖,试管羊属于有性生殖;转基因羊中,往往把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细胞. 【解答】解:A、克隆动物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动物和转基因动物没有核移植技术,A错误; B、克隆动物采用核移植技术,遗传物质分别来自提供细胞核和卵细胞质的亲本,试管动物是体外受精体内发育,遗传物质来自有性生殖两个亲本,转基因动物遗传物质来自有性生殖的两个亲本和提供目的基因个体,B错误; C、克隆动物为无性繁殖获得,试管动物为有性生殖获得,转基因动物通过基因工程获得,C错误; D、“克隆羊”的受体细胞是去核的卵细胞,“试管羊”是采用获能的精子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获得,“转基因羊”往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细胞中,可以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获得,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克隆动物、试管动物和转基因动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7.(2015秋•金台区期末)下列细胞,哪一个代表已经完成受精的卵( ) A. B. C. D. 【分析】受精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卵细胞形成过程,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场所在卵巢;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场所在输卵管中. 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解答】解:卵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经分裂产生一个成熟的卵子和第二极体.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相关细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首先看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应为2N),再看极体的数目和位置. 28.(2012•四川)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DNA的半保留复制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分析】分析题干,明确要求,选不会发生的,回忆知识,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包含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分裂为有丝分裂,然后对比选项,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解: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有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细胞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胚胎发育过程不进行减数分裂,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所以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 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能发生 B DNA的半保留复制 能发生 C 同源染色体分离 不能发生 D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会发生 故答案应为:C 【点评】本题是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正确理解细胞分裂、分化概念的本质及作用,区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不同 29.(2012•江苏)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较低 【分析】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和处理(同期发情处理,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进行胚胎移植. 【解答】解: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所用激素相同,但对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要用促性腺激素,受体母牛则不需要,A错误; B、胚胎移植的胚胎可以是在雌性动物体内的早期胚胎,因此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不一定需要在体外进行,B错误; C、对冲卵获得的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才能移植,C错误; D、胚胎分割移植可以将内细胞均等平分实现同卵多胎,但成功率较低,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30.(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体外受精常用的采卵方法有( ) ①从输卵管冲取卵子 ②假阴道法 ③电刺激法 ④从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1)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2)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1)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 (2)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3、受精: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解答】解:①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取卵子,这是采卵的主要方法,①正确; ②假阴道法是获取精子的方法之一,不是采卵方法,②错误; ③电刺激法是获取精子的方法之一,不是采卵方法,③错误; ④从活体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是采卵方法之一,又叫活体采卵,④正确. 所以,①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体外受精技术,要求考生识记体外受精的过程,掌握卵母细胞的采集方法及精子的收集和获能方法,并注意进行区分,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31.(2016春•伊宁市校级期末)以下关于桑椹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细胞达到32个左右,形似桑椹 B.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即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良种母牛体内此时的细胞都有可能克隆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性别一定为雌性 D.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 【分析】当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叫做桑椹胚.实验证实,这一阶段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于全能细胞,这些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 【解答】解:A、当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叫做桑椹胚,A正确; B、这一阶段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于全能细胞,B正确; C、良种母牛体内桑椹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各细胞基因型相同,由它们克隆而成的小牛性别也相同,但不一定都是“母牛”或者雌性,这要视一开始此受精卵的情况而定.若受精卵为XY型,则全为雄性;若受精卵为XX型,则全为雌性,C错误; D、桑椹胚 这些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桑椹胚的概念及特点.学生重点是要记住胚胎发育过程的特点. 32.(2015春•邢台期末)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分析】受精过程:①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穿越放射冠. ②透明带反应: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③ 卵黄膜的封闭作用: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精子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完成减二分裂,形成雌原核(注意:受精标志是第二极体的形成;受精完成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 【解答】解:受精阶段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其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受精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关键是记得书本知识点. 33.(2013秋•金安区校级期末)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分析】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所以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保证被移植的胚胎继续正常发育. 【解答】解:A、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为了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A错误; B、只有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所以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正确; C、同期发情处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被移植的胚胎继续正常发育,C错误; D、同期发情不会使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增强,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胚胎移植的概念和生理学基础,要求考生识记胚胎移植的概念,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明确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和目的,选项正确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4.(2013秋•冀州市校级期末)分析如图所示图解判断以下哪一项不是精子、卵细胞发生的区别( ) A.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B.MⅠ和MⅡ的时间连续性 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分析】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 (1)精子的减数两次分裂是连续的,场所唯一(MⅠ和MⅡ的场所都是睾丸);而卵子的两次分裂是不连续的,场所不唯一.(MⅠ场所在卵巢,MⅡ场所在输卵管中) (2)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时间不同:精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一直到生殖机能衰退;多数哺乳动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胎儿出生前完成的;MⅠ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MⅡ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 (3)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变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要变形. 【解答】解:A、初级精母细胞是雄性动物初情期开始后,才由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而初级卵母细胞是在胎儿期性别分化后形成的,A错误; B、精子的产生过程中,MⅠ和MⅡ是连续的,而卵细胞产生过程中,MⅠ和MⅡ是不连续的,B错误; C、精子细胞形成后变形为蝌蚪状,卵细胞不需要变形,C错误; D、成熟的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都含有相当于亲本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数目,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子的发生,掌握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要学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35.(2013春•菏泽期末)我国引进良种肉牛后,理论上使其快速繁殖的方法有( ) ①组织培养 ②克隆 ③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④基因工程 ⑤胚胎分割 ⑥体细胞杂交.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⑤ 【分析】使生物快速繁殖的方法主要是无性繁殖,包括克隆技术、胚胎分割技术等,同时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而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只能培育植物,不能快速繁殖动物.据此答题. 【解答】解:①组织培养是植物快速繁殖的方法,不能快速繁殖动物,①错误; ②克隆(核移植技术)能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正确; ③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能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快速繁殖优良品种,③正确; ④基因工程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不能快速繁殖动物,④错误; ⑤胚胎分割可看作无性生殖,能快速繁殖动物,⑤正确; ⑥体细胞杂交能克服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是培育植物新品种的一种方法,不能快速繁殖动物,⑥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意义;识记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及应用;识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识记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36.(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如图为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之后的胚胎进行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D.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胚胎发育过程某一时期示意图,该时期为囊胚期,其中①为透明带;②为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盘或胎膜;③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解答】解:A、图示为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的胚胎或之前的桑椹胚进行,A错误;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囊胚时期,终止于生命结束,B正确; C、胚胎从①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C正确; D、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内细胞团的细胞属于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胚胎发育过程某一时期示意图,考查动物胚胎发育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动物胚胎发育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胚胎所处的时期及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37.(2011秋•涟水县校级期末)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卵母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母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D.卵母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分析】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解答】解: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因为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核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38.(2016秋•大兴区期末)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转基因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取供体囊胚的内细胞团培养胚胎干细胞,原理是细胞增殖 B.过程②利用的人凝血因子K基因可以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取 C.过程③中通过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D.凝血因子IX只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原因是其他细胞不含有该基因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①过程表示获取囊胚中内细胞团细胞,②表示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③表示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筛选,④是将具有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重新移入囊胚中,⑤表示胚胎移植. 【解答】解:A、过程①取供体囊胚的内细胞团培养胚胎干细胞,利用的技术为动物细胞培养,原理是细胞增殖,A正确; B、该基因工程的目的是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因此过程②利用的人凝血因子K基因可以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取,B正确; C、过程③中通过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C正确; D、凝血因子IX只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原因目的基因上连接了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使得目的基因在该细胞中能够选择性表达,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转基因羊的培育过程,考查了基因工程以及胚胎干细胞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判断图解中各数字表示的操作步骤,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39.(2011•天津)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 【分析】分析题图:图1中,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两种片段,即99bp和43bp,而致病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只能产生一种片段,即142bp.图2中,父母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A、h基因时H基因突变形成的,因此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1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II﹣1的基因型为XhY,其中Xh来自母亲,B正确; 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说明其同时具有H基因和h基因,即基因型为XHXh,C正确; D、II﹣3基因型及概率为XHXH或XHXh,其儿子中出现Xh的概率为,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酶切结果图和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等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认真审题,结合题干信息“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和图示信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其次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判断图中各个体的基因型,计算相关概率. 40.(2014秋•朝阳区期末)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单克隆抗体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④不需进行筛选 D.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析】据图分析,①过程导入外源基因,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②表示细胞分裂和分化,③表示动物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④是动物细胞培养. 【解答】解:A、①过程是通过诱导基因作用使纤维母细胞脱分化为干细胞,与纤维母细胞相比,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A错误; B、抗体是大分子化合物,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 C、虽然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但不一定是我们所需的抗体,④需要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 D、② 过程是干细胞再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细胞,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实验过程图为载体,考查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41.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时,人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 内细胞团 或胎儿的 原始性腺 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进行图中过程①时,为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10代以内 的细胞.过程②为防止杂菌污染,动物细胞培养液中要加入一定的 抗生素 . (3)图中过程③④表示从囊胚中取出细胞.将其培养在 饲养层 细胞上能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图中过程⑤在培养液中加入 分化诱导因子 ,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治疗性克隆的流程图,其中①表示核移植过程,②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因为胚胎干细胞可以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故③表示从囊胚中获取内细胞团的过程,④表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 ⑤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解答】解:(1)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没有分化,可以从中获取胚胎干细胞. (2)图中过程①是核移植,核移植的供体细胞是供核一方,传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一般都选用其作为供体细胞.过程②为防止杂菌污染,动物细胞培养液中要加入一定的抗生素. (3)图中过程③④表示从囊胚中取出内细胞团细胞(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可保持只分裂而不分化状态,因此将胚胎干细胞培养在饲养层细胞上,可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经过过程⑤后,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细胞,因此图中过程⑤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 故答案为: (1)内细胞团 原始性腺 (2)10代以内 抗生素 (3)饲养层 分化诱导因子 【点评】本题结合治疗性克隆流程图,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细胞培养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细胞克核移植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应用;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及应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2.请回答胚胎工程方面的问题: (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培养 、 胚胎移植 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 获能 .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 第一极体 .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 促性腺激素 . 【分析】1、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2、体外受精包括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和体外受精. 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解答】解:(1)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2)精子受精前需要进行获能处理;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3)对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能促使其超数排卵. 故答案为: (1)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2)获能 第一极体 (3)促性腺激素 【点评】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试管婴儿技术;识记胚胎移植的过程及生理学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43.(10分)(2017•新乡二模)如图是利用羊来生产人抗凝血酶(AT)的基本流程.图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如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为三种限制酶及酶切位点.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逆转录人工合成的AT基因 无 (填“有”或“无”)内含子,可采用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技术来扩增获得的AT基因. (2)图中将人AT基因插入到质粒前,需要用 HindⅢ和BamHI 限制酶同时切割载体和含AT基因的片段,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 氨苄青霉素 的培养基上进行. (3)重组质粒上启动子的功能是 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过程①可采用 显微注射 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羊受精卵中,羊的早期胚胎发育至 桑椹胚或囊胚 阶段后通过过程②移植到代孕羊体内. (4)可采用 抗原一抗体杂交 技术从分子水平来检测AT基因是否表达成功.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1)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包含外显子和内含子,但是翻译的模板mRNA只是由外显子转录而来,因此通过逆转录人工合成的AT基因没有内含子,可采用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来扩增获得的AT基因. (2)由于质粒中只含有两种限制酶切点,因此图中将人AT基因插入到质粒前,需要用HindⅢ和BamHI限制酶同时切割载体和含AT基因的片段;质粒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因此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 (3)重组质粒上启动子的功能是驱动目的基因转录.过程①可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羊受精卵中,羊的早期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后通过过程②移植到代孕羊体内. (4)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从分子水平来检测AT基因是否表达成功. 故答案为: (1)无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2)HindⅢ和BamH I 氨苄青霉素 (3)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显微注射 桑椹胚或囊胚 (4)抗原一抗体杂交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步骤、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并能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44.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疾病.如图表示利用葡萄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白藜芦醇的过程.请分析作答: (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 离体 的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成完整植株,利用的原理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2)其中①称为 脱分化 ,①和②过程需要的培养基的激素含量 不同 (相同/不同),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属于 固体培养基 . (3)利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技术提取白藜芦醇需要将外植体培养至 愈伤组织 ,原因是此阶段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但白藜芦醇的产量一般较低,可以用 射线(或其它诱变方法) 处理愈伤组织,再筛选产量提高的细胞进一步培养.将白藜芦醇的 基因 转入水稻、小麦、大豆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分析图示:①是脱分化,②是再分化.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着细胞的发育方向(或分化). 【解答】解:(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成完整植株,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其中①称为脱分化,①脱分化和②再分化过程需要的培养基的激素含量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属于固体培养基. (3)利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技术提取白藜芦醇需要将外植体培养至愈伤组织,原因是此阶段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但白藜芦醇的产量一般较低,可以用射线(或其它诱变方法)处理愈伤组织,再筛选产量提高的细胞进一步培养.将白藜芦醇的基因转入水稻、小麦、大豆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故答案为: (1)离体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脱分化 不同 固体培养基 (3)愈伤组织 射线(或其它诱变方法) 基因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的能力.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获得完整的植株,如获取胚状体制备人工种子、获取愈伤组织生产细胞代谢产物等. 45.(10分)(2017春•沙河口区校级期中)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质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过程①要用到 逆转录 酶. (2)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 温度和pH 、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动物细胞融合 ,该过程常用 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 作为诱导剂. (4)获得的X细胞既能分泌 特异性抗体 ,还有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繁殖 的本领. (5)科学家欲对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 嵌合抗体的功能 ,设计 嵌合抗体的结构 ,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抗体基因改造成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淋巴细胞中表达.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反转录形成DNA的过程;②表示用限制酶切割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A基因就是目的基因;③表示细胞融合过程,X表示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 【解答】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①表示逆转录,该过程要用到逆转录酶. (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的条件是:无菌无毒、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一定的气体环境等. (3)过程③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该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4)获得的X细胞既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还有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繁殖的本领. (5)蛋白质工程的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所以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嵌合)抗体的功能,设计(嵌合)抗体的结构,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抗体基因改造成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淋巴细胞中表达. 故答案为: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逆转录 (2)温度和pH (3)动物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 (4)特异性抗体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繁殖 (5)嵌合抗体的功能 嵌合抗体的结构 【点评】本题结合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骤,识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