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实质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会遭破坏,并不是否认了嫡长子继承的合法性,排除A。依据题干“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和“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可知实质上都是王权至上的表现,B项正确。题干强调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而不是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排除C。题干强调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而不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 以下是秦朝九卿职能一览表,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 职务 职责 奉常 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卫尉 宫门替卫 廷尉 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 典客 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宗正 负责皇室宗族事务 治粟内史 负责相税和国家财政 少府 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太仆 负责宫廷车马 A. 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 B.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C. 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 D. 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 ‎【答案】D ‎【解析】表格反映了秦朝九卿既要负责国家的事又要负责皇室的事,这就体现了秦朝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表格未体现出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朝九卿职到后来有变化,所以未为历代王朝所沿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相互制约的原则是唐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 关于右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官职的记载,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A. 图一御史大夫,秦宫,银印青绶,掌武事 B. 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 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D. 图二太尉,秦宫,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答案】C ‎【解析】图一上的字为“御史大夫”,不掌握“武事”,故A不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丞相,排除B;图二上有“太尉”字样,太尉帮助皇帝管理军务,副丞相是御史大夫,故选C。‎ ‎4.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都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材料反映出明朝 A. 张居正权倾朝野 B. 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居正为政……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张居正权力极大、威震朝野,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不是中央决策机构,故B项错误;明朝宰相已被废除,故不存在这一组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居正为政……一号令为主”,同时结合明朝内阁相关知识,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张居正权倾朝野的结论。‎ ‎5. 下图为张明同学针对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如对其进一步补充,最合适的补充应是 A.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B. 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北京,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 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于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在华设厂……资本输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涉及的是《马关条约》的影响。A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故A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B项正确;C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B。‎ ‎6.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 A. 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 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 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 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答案】C ‎【解析】根据三则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印证了这一结论。故答案为C项。AB项有相互矛盾之处,D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7.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魁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楹联中的“焚毒冲云霄”指的是虎门销烟,领导虎门销烟运动、抗击英国侵略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ACD都与“焚毒”不合,故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林则徐 ‎8.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 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C.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义和团运动使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于义和团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而导致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错误,因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不是由义和团运动而兴起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符合事实的,但也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A. 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C.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D.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秀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这体现的是革命史观;“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这体现的是近代化史观。故答案选C。‎ 考点:史学评价·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名师点睛】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10. 晚清大学士徐桐撰联:“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他评价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仗神威以寒夷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故D选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要求推翻清朝统治,不符合材料“忠孝节廉”,故A选项错误;洋务运动没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故B选项错误;戊戌变法也没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忠孝节廉”、“仗神威以寒夷胆”,这说明该运动没有反对清政府,有忠孝思想,“寒夷胆”反映了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史实,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1.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A. 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 国共两党在相持阶段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处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蒋介石下令不允许刊登与之有关的新闻,实际上反映了国民政府在社会舆论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压制,因此这封信件反映了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故A项错误,D项正确。B是蒋介石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政策;C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故答案选D。‎ ‎12.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3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 民主独立,思想解放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答案】D ‎【解析】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日军占领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实行专制独裁的国民党统治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主自由。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含义,排除ABC项。‎ ‎13. 1937年8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中国妇女慰劳抗战将士大会陈词:“我们要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打仗的时候男子要上前线杀敌,后方工作是我们的责任。”下宋美龄意在强调 A. 争取国家胜利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 C. 前线杀敌和后方工作同是胜利的保障 D. 男子妇女均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责任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宋美龄认为面对国家危亡,强调不论男女,每个公民都应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共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国共两党关系的信息,也没有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排除B。前线杀敌和后方工作同是胜利保障的说法仅是对题干内容的片面概括,并不是题干的中心观点,排除C。题干中仅涉及男女的责任,并未涉及有关男女权利的相关信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 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与民众的惊慌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它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止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样评价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运动既没有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对反封建主义 B.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 当时中国社会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 “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答案】C ‎【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无法担负起建设新国家的重任,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展停滞,也没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BD项说法错误。‎ 点睛:材料“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是解题的关键。‎ ‎15. 杨奎松评价近代某事件是:“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完全是背道而驰。”该事件是 A. 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 B. 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合作 C. 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 D. 1949年的北平和谈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重庆谈判时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共产党则力争取得合法地位的问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而非南北和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而非国民党一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而非北平和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6.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阀同时存在,反动军队,朴有隶属蒋介石的所谓中央军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所谓杂牌军这样两部分军队同时存在。”上述材料反映出毛泽东意在 A. 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平衡性 B. 揭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客观条件 C. 论证中国革命成功的必然性 D. 指明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中国革命在农村开展的客观条件,即材料反映出毛泽东意在揭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客观条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社会的不平衡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论证革命的条件而非革命成功的必然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指明农村革命的重要性而非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7. 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该书强调指出:“工人阶级的革命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我们是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之先锋队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地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材料反映了中共 A. 认识到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B. 主张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相结合 C. 放弃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摸式 D. 已经从国民革命中吸取了教训 ‎【答案】D ‎【解析】材料“1927年8月”“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绝无畏惧地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表明当时中共已经吸取了国民革命的教训,故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纠正错误,不是认识到革命的领导阶级,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革命方式和革命道路问题,故BC项排除。‎ 点睛:材料“1927年8月”“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绝无畏惧地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是解题的关键。‎ ‎18. 者王晖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等可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而BCD与材料民族区域自治信息不符。‎ ‎19.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A. 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B. 公平公正、民主集中 C. 民族独立、民主集中 D. 民主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人民民主主和和社会主义原则,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20.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 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B. 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 表明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D. 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答案】A ‎【解析】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反映出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意识增强,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故答案为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在我国宪法中早已明确,不符合题干“新”的要求,排除。‎ ‎21.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故选D。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关系。‎ ‎22.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理解能力。材料“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主要是通过该例子来说明我国法律很不完备,不是说领导人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有法不依和民众法制观念方面的内容,主要提到的是法律的不完备,“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故BD项错误。根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我国法律体系亟需完善,故C项正确。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2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都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管理地方事物,从而巩固国家统一,以促进共同发展,B正确;A仅符合“一国两制”;C三项政策都不符合;D仅适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故答案选B。‎ ‎24. 美国三位国务卿关于中国的话题 A. 客观地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向 B. 说明中美关系发展是顺利的 C. 说明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D. 说明中美关系发展有许多障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美国敌视新中国、寻求改善对华关系到美中两国加强合作的过程,客观地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向。故答案为A项。BD项不符合史实,C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在理解示意图内容的基础上,再联系涉及到的不同时期中美关系的状况,根据中美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确定答案。‎ ‎25.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两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该声明的发表 ‎①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打开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③推动了中日两国间经济技术交流 ‎④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两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等信息可知是1972年中日建交之时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的内容,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推动了中日两国间经济技术交流,故②③正确,所以选B。1972年关系走向正常化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无关,排除①,排除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推动了中日建交,④错误,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6分,第28题10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答案】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生专制统治。‎ 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斩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 ‎27. 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王韬(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帷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 ‎——雷颐《孤寂百年一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材料三: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材料四: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时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传统的家国观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材料二中知识阶层又产生了怎样新的国家观念。‎ ‎(2)根据材料三,孙中山认为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什么不足?结合所学,孙中山是如何阐述的。‎ ‎(3)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战中新型国家观念得到认同的原因,并理解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指出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的两条主线。‎ ‎【答案】(1)内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天下);君主即为国家 原因:宗法制度的影响;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观念:君民共治;人民主权。‎ ‎(2)不足:缺乏民族精神。‎ 阐述:中国民族自救解放(明确反帝);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内涵:国家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组织者;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主权在民,保护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 ‎(4)主线:一是家国一体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主权国家);二是专制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家国观念和现代国家观念。传统的家国观念认为家国一体、君主即为国家,近现代国家观念不断丰富完善,认为国家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组织者。因此从几则材料反映的主线来看,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一是家国一体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主权国家);二是专制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 ‎(1)传统的家国观念的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总结出是家国一体、君主即为国家。联系所学可知,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是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材料二中知识阶层产生的新国家观念,根据材料中的“帷君民共治,上下相通”“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可以分析得出是君民共治,人民主权。‎ ‎(2)孙中山认为国人“国家观念”的不足,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得出。联系所学可知,孙中山提出中国民族自救解放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抗战中新型国家观念得到认同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正在进行全民族抗战等方面来回答。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根据材料中的“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可以分析得出。‎ ‎(4)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的两条主线,根据材料总结出的内容,可知一是家国一体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二是专制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上图)。‎ 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答案】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二:20世纪的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蒙建立。‎ ‎【解析】根据图示,或者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确定三次高峰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20世纪的70年代和改革开放时期。然后选取任一时期,联系当时的国内外情况进行阐述。如确定20世纪70年代,可以从当时的美苏争霸形势、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等方面来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