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兰州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阶段检测高一地理 第I卷(选择题)‎ 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A. 气候适宜 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 人口素质较高 ‎【答案】1. B 2.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容量。学生要掌握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和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1题详解】‎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故A项错误。木桶容量在木板高度一定的前提下是一定的。同样,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具有相对确定性,故B正确。若桶板代表资源,则一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由最短的桶板决定,故C、D项错误。‎ ‎【2题详解】‎ 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生产能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日本、荷兰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所以具有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选C。‎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定义中已经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仅仅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来判断本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与科学技术成正向关系,科学技术不是定量,是变化,是随着时间逐渐前进的,因此,同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时间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同的,时间越新,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未来社会,环境人口容量会更大。用环境人口容量预测国家的人口容量,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原来认为合理的人口数量预测,现在也许就不合理了。‎ ‎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B. 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C. 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D. 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地理环境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也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但理环境生产功能并不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既包括生产功能,又包括平衡功能。故本题选C。‎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南北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 由图可知( )‎ A. ①地蕴藏有石油资源 B. ②地岩层在张力作用下破碎,加之流水侵蚀形成谷地 C. 岩层形成年代⑤处早于⑥处 D. 目前③地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挤压、抬升 ‎5. ②④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 A.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 B.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迓 C.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西侧绕过 D.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 ‎【答案】4. B 5.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地质构造的一般特点及其意义,仔细读图可以推断:①地的地质构造是向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②地从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从地形上是河谷,因为背斜顶部岩层在张力作用下破碎,加之流水侵蚀而形成谷地;一般情况下,下层的岩层年代形成早,上层的年代形成晚,⑤处所在的岩层图例在⑥处的上方,所以⑤处岩层形成年代晚于⑥处;③地地势高,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等。故选项B正确。‎ ‎【5题详解】‎ 由图可知②地地势比④地高,所以该河流应当由②流向④;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南、北方向,由图可知②地的堆积物在河流北岸沉积显著,根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和判断方法,顺着河流的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沉积,结合读图可以推断该河流应当向东流绕过图中断块山到达④,故选项A正确。‎ ‎6.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陆地环境的多样性 C. 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表发育了红壤,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A。BCD选项可排除。‎ 读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及预测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8.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是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 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 C. 2015—2020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 2025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逐渐减少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仍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所以数值最大的是出生率,对应a曲线。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25年后可以出现负增长,所以c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导致死亡率上升,b是死亡率。A对。‎ ‎【8题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总人口就增长,所以中国人口最多年份出现在2025年左右,A错。b曲线自2015后逐渐上升,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B错。2015-2020年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阶段,C错。2025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逐步减少,D对。‎ ‎9. 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 )‎ A. 平原地区 B. 山区或丘陵地区 C. 内陆地区 D. 湿润的气候区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 ‎【详解】‎ 山区或丘陵地区,受地形因素影响,城市的空间分布较破碎。故选B。‎ ‎10.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 商业区功能用地 B. 住宅区功能用地 C. 工业区功能用地 D. 文化区功能用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城市住宅用地占城市面积的40%---60%,所以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区功能用地。故选B。‎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在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 规模的大小 B. 重要程度 C. 付租水平 D. 政府的决策 ‎12.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 ‎②土地利用方式 ‎ ‎③交通通达度 ‎ ‎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看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强弱和付租意愿强弱,地价最高的地区,往往被经济效益最高的经济活动拥有,因此,付出租金的高低是决定该块土地用途的主导因素,选C。‎ ‎【12题详解】‎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付租能力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企业的支付能力决定该块土地的用途,但不能决定租金的高低。据此分析选B。‎ ‎【点睛】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导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租金越高。‎ ‎13.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 B.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C. 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小城市服务的范围较小 D. 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 【详解】‎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没有明确的界限,A错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基本功能区都具备,不是功能相同,B错误。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小城市服务的范围较小,C正确。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D错误。故选C。‎ ‎14.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A. 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B. 拥有发达的铁路网 C. 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势平坦 D. 能源矿产丰富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拥有发达的铁路网,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势平坦,但能源矿产贫乏。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有利条件的选项,故选D。‎ ‎【点睛】注意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项。‎ 读“河曲及河床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M—N的河床和水流特征的是 A A B. B C. C D. D ‎16. 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水流方向与图示相反,则N岸侵蚀,M岸堆积 B. 这种特征的河流多分布在崎岖的山区 C. 这种特征的河流河面宽阔,水流平稳,非常有利于航行 D. 其发展趋势是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突然变直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从某河段示意图中可以看出,M处为河流的凹岸,受水流惯性影响,表层河水流向M岸,由此排除B、D。表层河水冲刷M岸,侵蚀为主,使得M岸附近的河床较深;底层河水从M岸流向N岸,把泥沙带到N岸沉积,因此N岸附近的河床较浅,由此排除C,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6题详解】‎ 若水流方向与图示相反,由于M岸仍然是凹岸,河水还是主要侵蚀M岸,N岸堆积为主,A 错误。河曲主要是河流侧蚀的结果,河流下游平原地区,下蚀较弱,主要似侧蚀为主,容易出现河曲,因此河曲不仅仅分布在崎岖的山区,下游平原地区更普遍,B错误。河曲河面宽阔,水流速度较慢,但河道容易淤积,主航道狭窄,且湾道不便轮船航行,C错误。由于凹岸(M岸)不断被侵蚀,N岸不断沉积,会使得该河段越来越弯曲,N岸南部会变得越来越窄,如遇到较大洪水,洪水冲断N岸南部狭窄处,形成自然裁弯取直,因此最后可能会变直,D正确。故选D。‎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变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B. 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 C. 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 D. 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 ‎18. 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A. 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 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 初始植食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D. 草原退化、沙化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的能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从而影响白天气温;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加强,使夜晚气温不低,体现了环境整体性特征,A不符合题意。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没有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特征,B符合题意。由于热带草原干湿季明显,降水时空变化大,草原上动物逐水草而生,因此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体现了环境整体性特征,C不符合题意。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导致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径流变化加大,同时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泄洪不畅,因而加剧长江洪涝灾害发生,体现了环境整体性特征,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题详解】‎ 大型食肉动物的大量捕杀,会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猛增,草原上的草木被过度啃食,而且食草动物缺乏生存竞争,品种会逐渐退化,最终数量锐减,故选C。‎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20. 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A. ①时期和④时期 B. ②时期和①时期 C. ③时期和④时期 D. ④时期和①时期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三种模式,①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低,自然增长率比较低,是“低-低-低”模式;②出生率比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较高,是“高-低-高”模式;③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③自然增长率较低,是“高-高-低”模式中的传统型;④自然增长率极低,是“高-高-低”模式中的原始型;从经济发展而言,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最早、“低-低-低”模式最晚,所以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D。‎ ‎20题详解】‎ 印度为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高-低-高”模式,典型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对应②;日本为发达国家,典型的“低-低-低”模式,对应①。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21.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 ‎ ‎(3)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___。‎ ‎(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答案】(1)乙 下蚀 溯源侵蚀 ‎(2)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具体表现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C地 ‎ ‎(4)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河口处沙洲因左岸堆积最终与左岸相连。‎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某流域河流地貌的示意图和地形剖面图,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原理及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分析能力。‎ ‎【详解】(1)图1中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山区,落差大,流速急,河流侵蚀强烈,并且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形成“V”型河谷河谷剖面,所以乙图正确。‎ ‎(2)在D、E两处分别位于河流的凸岸和凹岸,受离心力影响,河流在曲流凹岸流速快,侵蚀强烈,水位较深,E处为凹岸。D处为河流凸岸,流速较慢,泥沙淤积,水位较浅,最有可能形成浅滩。‎ ‎(3)A、B、C三点中,C点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最易形成聚落。‎ ‎(4‎ ‎)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向右偏,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左岸水流慢,泥沙堆积为主。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相连。‎ ‎22.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南/北)坡,D表示________(南/北)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北 (2). 南 (3). 纬度较低 (4). 相对高度较大迎风坡降雪量大,阴坡温度低 (5). 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图中甲山位于42°N,且为东西走向,甲山为天山,B自然带丰富,说明垂直方向上降水变化大,为北坡;根据右图的纬度和山坡以自然带分布特征,乙山位于27°N,为喜马拉雅山脉,D坡自然带类型多,说明是阳坡,南坡,C坡自然带少,说明是青藏高原一侧,是阴坡,北坡。‎ ‎(2)D坡纬度较低 ,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自然带数目多。 B坡是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雪量大迎风坡雪线低,所以冰川分布下限高度较低。‎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处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气候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才有云杉林分布;乙山针叶林分布在阳坡,温度高,只能海拔更高处才适合生长。‎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 ‎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