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综合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综合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佛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的理论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换个角度,却又阐述了 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心里具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 性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儒 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契合了一个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 与求虚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结合佛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 论,儒道两家就象征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人生问题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 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于外”,叫人远离尘嚣,“保性全真,不以物累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 的结果。然而孔子的学生曾点说过这样的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听到弟子这样说,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志, 没有说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漫之语。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 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儒中有道,道中也 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 2000 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或思想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历程。 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爱民治国”“ 与善仁,言善信”这些话了。老子并非一味的摒弃仁信,而庄子虽然一直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 另外,如果老庄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完全弃尘绝世,那就应该像《论语》中提到的 那几位隐士一样,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他们连姓名都不留,更勿谈著书立说,设帐 授徒。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方面,他们与孔 孟是一样的。‎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人类文明与秩序的 前进与发展,老庄关怀着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颇 为关注,只不过各执一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始终 本同末异。儒道互补,彼此依存,2000 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也为无数国人指引了一条最好的人生之路。得意时以儒家为准则,坚守道德良知,维护纲常名教,争做忠 臣良将;失意时则以道家为皈依,淡泊名利,独善其身,洒脱自在,如行云流水。儒道互补 已然内化为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它是最理想的,也是最现实的。‎ ‎(摘编自孟春明《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儒道两家思想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B. 儒道互补是人性使然,儒道两家思想在各自的流派产生之前就已经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 C.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接受了一定的道家思想,才有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选择。‎ D.儒道思想同源异流,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表现出了对人性和社会的关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整体呈“总--分--总”的结构,第 2--4 段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儒道互补的观点。B.文章通过对孔孟和老庄思想的对比,来论证儒道两家思想是人心理上的两个方面。 ‎ ‎ C.文章综合运用了说理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论证充足,说理严密。‎ D.文章第 4 段用归谬法论证,论证老庄并非完全弃尘绝世,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通过曾点的理想,我们可以看出曾点虽是孔子弟子,内心接受的却是洒脱自由的道家思 想。‎ B. 老庄著书立说,设帐授徒,有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看出老庄在行动上实属儒家学 派。‎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显著地体现了范仲淹身上的儒道互补的思想。‎ D. 儒道互补为国人指引了一条人生之路,古往今来众多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 在引发观剧热潮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导演在片头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时间,既突出 了剧中主题,又渲染了紧张气氛。大家对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时辰”有多少了解呢?‎ 十二时辰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 12 个月的名称应用 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 12 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变换一次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 12 个时辰, 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中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日加申”,意为太阳位 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 12 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 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 12 个时辰。‎ ‎(摘编自《 “十二时辰”简史》,人民网,2019 年 7 月 26 日)‎ 材料二:‎ ‎5 月 20 日,被誉为“根本性飞跃”的新国际单位制正式生效,实现了 7 个国际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之上,意味着“国际单位制进入了量子化时代”。在 7 个基本国际单位中,时间测量的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强、应用面最广。高精度时间的应用,能够使 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智能、更高效,社会管理更便捷、更可靠,同时能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 式。例如,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等领域,均离不开对高精准度时间的应用。如果 时间测量准确度不能突破微秒量级的限制,就不可能有当今万亿元规模的全球导航定位产 业。卫星定位需通过测定电磁波信号传播的时间,来测定卫星与地面物之间的距离。一微秒 的时间测量误差,导致的地面定位误差约为 300 米,所以说,空间位置的准确度取决于时间度量的准确度。‎ ‎(摘编自沈则瑾《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落地》,《经济日报》2019 年 6 月 12 日) 材料三:‎ 标准原子钟借助的是数千个振荡的铯原子,并且主要通过各自独立测量完成计时。而最 新的原子钟让原子更加紧密。在新原子钟中,锶原子被挤压成一个微小的三维立方体,密度 是之前原子钟的 1000 倍,最新原子钟使用的是量子气体,在这样的气体中原子数量更多, 这意味着原子的振荡将更加纯粹而且稳定时间更长。这是实现更准确时间测定的关键。‎ 为何我们努力想要更准确的测量?事实上许多科学研究的想法都取决于我们对于时间的准 确测量。时间膨胀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一种影响,本质是说引力会影响人们对 时间流逝的感知。在地球上我们之所以无法感受到是因为这种影响很小,但是他仍然存在。 佛罗伦萨大学高精度计量团队的Nicola Poli 称:“现在的原子钟非常精准,你可以使用它们测量我们在地球上经历的微小引力影响。这就为我们研究地球本身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史上最精准原子钟,计时准确度提升20 倍!》)‎ 3. 下列对材料中的“时辰”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十二时辰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 12 个月的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这是“时辰”这个概念产生的基础。‎ B. 人们利用太阳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一昼夜太阳运行 12 个方位。太阳变换一次辰位便为一个时辰,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时。‎ C. 根据史书,汉代曾以“日加申”表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这时还带有方位的意味,后简 化为“午时”等称呼,与方位脱离了关系。‎ D. 除了以地支命名外,十二时辰中还有“鸡鸣、日出、食时”等更形象化的称呼,这是根据 一天中太阳的状态、人的活动来命名的。‎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7 个国际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之上,国际单位制进入量子化时代,其中时间测量技术最为先进。‎ B. 当前全球导航定位产业能够发展到亿万元规模,得益于时间测量准确度能突破微秒量级 的限制,否则定位会有巨大误差。‎ C. 最新原子钟使用量子气体,这会使量子数量更多,原子的振荡将更加纯粹而且稳定时间 更长,测量时间更加精准。‎ D.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会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虽然在地球上我们难 以感觉这种影响,但是他仍然存在。‎ 5.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们极力提高时间测量的准确度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最后的耕耘 曹春雷 宝山走进院里时,老奎正蹲在堂屋门前的石阶上,稀里呼噜喝面条,花白的胡子一翘一 翘的。‎ ‎“爹,那事您考虑得咋样了?”宝山站在柿子树下,远远地问。 “啥事?”老奎没抬头,鼓囊着嘴,专注于他的面条。‎ ‎“就是那块地的事啊。别人家都签了,就剩您没签。”‎ ‎“别人家签了我也不签,我就剩这块地了,以后我上哪儿种地去?”老奎抬起头,停下忙碌 的嘴,气气地抛出这么一句话。‎ ‎“爹,您干嘛非要种地呢?您看,现在咱们村发展得多好,引来好几个厂子,村里的男人 妇女都进厂上班,一个月能拿不少钱。这些厂一年也给村里不少钱。村里有钱了,啥事都好 办。”‎ 老奎将饭碗放在身旁的石阶上,抹了把嘴。儿子说的没错,如今村里人出了家门就能上 班。就连他,也在一家厂子里看大门,工资不算低。村里给 6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 ‎150 元钱。宝山干村主任这几年,村子确实发展得挺不错。‎ ‎“爹啊,这次引来的是草帽厂,不污染,别的村子都抢这个项目,因为老板是我同学的 同学,我抢来了。建成后,效益肯定不错,咱村的人都能跟着沾光。”‎ 看到老奎不言语,宝山又说:“我是村主任,咱村就您不支持我工作。您说,下一届村主 任选举,您还打算继续让我干不?”老奎老奎还是不言语,掏出烟来,点上。吐出的烟圈,袅 袅升起来。 一只麻雀扑棱一下,穿越其中一个烟圈,飞出了院子。‎ 宝山站在那里,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一支烟抽完,老奎闷闷地说:“我签。”‎ 宝山顿时喜眉笑眼起来。走近老奎,从怀里掏出软包烟,抽出一颗,给老奎。 老奎不接,站起来,到牛栏前,看牛。牛卧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反刍。‎ 老奎对牛说:“老黑啊,好好吃,过了晌午,咱去西洼犁地。”‎ 老黑没搭腔。背后的宝山却说话了:“爹啊,您刚才都说答应签了,咋这会儿又说去犁 地呢?”‎ 老奎扭过头来,梗着脖子:“我晚上签,没签之前,地还是我的。我愿咋样就咋样。” 宝山知道爹的脾气,不敢再说,转过身,溜溜地出了院门。‎ 老奎进了牛栏,蹲下来,抚摸牛。牛毛不光滑,肋骨鲜明地凸着。老奎说:“老了,老黑 啊,你和我一样老了。”停顿了一会儿,老奎又说:“老黑啊,可我心里觉着没老,你觉着呢?” 老黑扭过头来,看他。从老黑的眼里,老奎看到了自己皱纹纵横的脸。‎ 相对无言。很长时间后,老奎拍拍老黑的背,说:“这事咱就这么定了啊,下午去犁地。”说 完后,站起来,去库房,拾掇盖满了灰尘的犁具。‎ 老黑是村里最后一头牛了。好几年前,就是最后一头牛了。现在,他要带着这最后一头牛,披挂上阵。‎ 吃过饭后,老奎用推车推着犁具,牵着老黑,一前一后出了院门。老黑很久没出院门了, 走得慢慢吞吞。‎ 一路上,很多人都和老奎打招呼,说:“您这是咋啦?都啥年代了,还牵着牛去犁地?再 说,那地不是都租出去了么?”老奎却只是笑笑,并不答话。‎ 终于到了地边。老奎放下车,将犁具卸下来,放开老黑,让它自己找青草去。这时的太 阳,已挪到西边去,将老奎和老黑的影子拉得很长。‎ 一袋烟后,终于要下地了。老黑套上了犁具,老奎扶着。“驾!”老奎喊了。老黑缓缓地迈 开步子。两趟过后,老奎拄着犁具,喘粗气。老黑也张大了嘴,喘粗气。老奎说:“老伙计 啊,再坚持一会儿。你知道吗,犁完这块地,咱俩就正式从田里退休了。”‎ 老黑轻轻地甩了甩尾巴,算是回应。‎ 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越来越红,像是缀上了个秤砣,斜斜地缓慢地往下坠。‎ 老奎的脸,和夕阳的脸差不多红。汗流浃背。他喘粗气的声音,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 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 偌大的田野,一个人,一头牛,都披了夕阳的红。只剩下最后一趟了。‎ 老奎两股战战。老牛也是,有些站不稳了。老奎喊:“加把劲,老黑,最后一趟了。”终 于到头了。老奎斜依着犁,摇晃了几下才站稳。老牛四条腿在打颤。‎ 老奎喊:“老黑——”老黑回过头来。老奎看见,老黑的眼角慢慢凝聚了一滴泪。这滴泪 缓缓落下去,砸疼了大地。‎ ‎(选自《短篇小说》2018 年第 3 期)‎ 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儿子宝山从不同角度苦苦劝说父亲,最后老奎极不情愿地答应签字,这表明老奎内心有 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和环境的意识。‎ B. 儿子对父亲犁地表示奇怪,老奎梗着脖子驳斥,其他人表示奇怪,老奎则笑而不答,运 用映衬的表现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C. 文中写人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兼用比拟 和比喻,凸显了人和牛的疲惫、衰老。‎ D. 小说结尾部分叙述老奎驾牛犁地时,穿插了多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悲凉的氛 围,有力烘托了老人和老牛的形象。‎ 4. 老牛“老黑”的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6 分)‎ 5. 在小说主人公老奎身上,作者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6 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宋偓,河南洛阳人。谦恭下士。父廷浩,尚后唐庄宗女义宁公主,生偓。偓年十一,以 父死事补殿直,迁供奉官。晋祖尝事庄宗每偓母入见诏令勿拜命偓分司就养敕有司供给汉祖 在晋阳遣其子承训至洛奉书偓母与偓结昏即永宁公主也。周祖举兵向阙,时偓在镇,开门迎 ‎ 谒,周祖深德之。偓率所部兵从周祖,至刘子陂,隐帝卫兵悉走投周祖。周祖谓偓曰:“至尊 危矣,公近亲,可亟去拥卫,无令惊动。”偓策马及御营,军已乱矣。广顺初,丁内艰,服 除,授左监门卫上将军。吴人大发舟师,次东布洲,断苏、杭之路。世宗遣偓领战舰数百艘 袭之,又遣大将慕容延钊率步骑而进,水陆合势大破之。世宗尝次于野,有虎逼乘舆,偓引 ‎ 弓射之,一发而毙。世宗驻迎銮,命偓率舟师三千溯江而上,巡警诸郡。李重进谋以扬州叛, 偓察其状,飞章以闻。太祖令偓屯海陵,以观重进去就。遂从征扬州,为行营排阵使。及平, 以功改保信军节度。来朝,徙镇华州。会凿池都城南,命偓率舟师数千以习水战,车驾数临 观焉。五年,改忠武军节度。开宝初,太祖纳偓长女为后。偓本名延渥,以父名下字从“水”, 开宝初,上言改为偓。诏偓与尚食使侯昭愿领兵万余,攻城南面。师还归镇。五年冬,车驾 幸大名,召偓诣行在,诏知沧州。雍熙中,曹彬等北伐,班师,命偓知霸州,归阙。端拱二 年,卒,年六十四。废朝,赠侍中,谥庄惠,中使护葬。偓,庄宗之外孙,汉祖之婿,女即 孝章皇后,近代贵盛,鲜有其比。‎ ‎(节选自《宋史·宋偓传》)‎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晋祖尝事庄宗/每偓母入见/诏令勿拜/命偓分司就养/敕有司供给/汉祖在晋阳/遣其子承 训至洛/奉书偓母/与偓结昏/即永宁公主也。‎ B. 晋祖尝事庄宗/每偓母入见诏/令勿拜/命偓分司就养/敕有司供给/汉祖在晋阳/遣其子承训 ‎/至洛/奉书偓母/与偓结昏/即永宁公主也。‎ C. 晋祖尝事庄宗/每偓母入见/诏令勿拜/命偓分司就养/敕有司供给/汉祖在晋阳/遣其子承训 ‎/至洛/奉书偓母/与偓结昏/即永宁公主也。‎ D. 晋祖尝事庄宗/每偓母入见诏/令勿拜/命偓分司就养/敕有司供给/汉祖在晋阳/遣其子承 训至洛/奉书偓母/与偓结昏/即永宁公主也。‎ 4.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有司,指负责专职的官员,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如《出师表》中的“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 B. 丁内艰,也称“丁忧”,指父母死后,任官者须离职,在父母坟前搭棚居住来守孝。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作为帝王的代称。D.中使,字面意思为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太监,也称中官、内官、内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宋偓善习水战。他率领数百艘战舰袭击吴军,大败吴军;京城南部开凿护城河时,他率 领数千水军在那里练习水战。‎ B. 宋偓家门显贵。他的母亲是后唐庄宗之女义宁公主,妻子是后汉高祖之女永宁公主,女 儿是孝章皇后,显贵极盛。‎ C. 宋偓孝顺守礼。他本名延渥,因父亲名字中的“浩”字从水,上奏朝廷改名为偓;恪守礼 制,除丧后,才官复原职。‎ D. 宋偓忠于朝廷。他探察到李重进图谋在扬州发动叛乱,举动异常,立即派人报告朝廷, 后又随皇帝前往扬州讨伐平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周祖举兵向阙,时偓在镇,开门迎谒,周祖深德之。(5 分)‎ (2) 世宗尝次于野,有虎逼乘舆,偓引弓射之,一发而毙。(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 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③。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④?‎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 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 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②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③石鳞:水 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④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 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 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 B. 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 人认可并应用。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头说惶恐”。‎ C. 颈联中“帆腹”是说船帆受风,如大腹鼓起。这一联写舟行所见所感,整首诗的格调 也随之变化,由雄放转为凄苦。‎ D. 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 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 14. 诗人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6 分)‎ (1) 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之广,而“ ”一句则指出阿房宫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2)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既承接上片对赤壁景色的描写,又为下片周瑜的出场做铺垫。‎ (3) 沈从文《边城》中“水中游鱼来去,皆若浮在空气里”的描写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在芯片产业大发展的机遇面前,我们的条件是否成熟呢?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取得了 的成绩,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汇储备领先世界, 可以说,在资金方面,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也已有了专业人才队伍,各种类型的芯片公司也 。值得一提的 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一大批芯片公司 ,涌现出了如华为海思、豪威科技、汇顶科技等芯片设计公司,尤其是华为海思,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排名前五的芯片公司。‎ 在半导体制造方面,我国同样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随着全球晶圆产业链的大转移,这些企业成为我国芯片产业大发展有力的保证。可以说,我国已经基本产生了一条完善 ‎ 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有了能够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 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举世闻名 与日俱进 俯拾皆是 崭露头角 B.举世瞩目 一日千里 俯拾皆是 锋芒毕露 C.举世瞩目 一日千里 比比皆是 崭露头角 D.举世闻名 与日俱进 比比皆是 锋芒毕露 1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除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外,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在国内还 开办了合资工厂。‎ B. 除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在国内开办了合资工厂外,还出现了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 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 C. 国内一些合资工厂是由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开办的,也出现了中芯国际、上海华虹 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 D. 不仅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涌现出来,而且三星、英特尔等国际 大厂在国内也开办了合资工厂。‎ 15.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条基本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有了走上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B. 我国已经基本树立了一条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有了走向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C.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条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能够走上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 D. 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条基本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能够走上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早期汽车的保险杠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尤其是防撞梁,直接采用钢材制造。但从早期的交 通事故来看,① ,虽然保险杠损毁不大,车子整体变形程度不大,对车子的损伤较小,但能量会传递到车内的驾乘人员身上,② 。从“吸能”的角度考虑,研究人员把车子的保险杠的材质都改成了塑料、树脂等弹性较高的材质。塑料等弹 性较高的材料制成的保险杠的确更容易损坏,发生撞击时会造成汽车整体变形,但这并不是 大家所认为的“简配”,③ ,保护乘车人的安全。‎ 17.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请从三个方面就化工产业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对文段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发展化工产业必须守住绿色底线,通过立规矩来确保企业达标生产、达标排放,对环保 不达标企业要建立倒逼机制,限时整改达标,不达标便要求其退出。我国化工产业值规模庞 大,即使全部达标排放,受环境容量限制,环保的压力也非常大。因此,必须集中力量,加 大投入,攻克环保技术瓶颈制约难题,以绿色技术为导向发展精细化工新产业、新业态,倒 逼产业转型升级。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绿色发展已见成效,环保能力相对更强一些, 近年来我国化工园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趋势比较明显。如何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成 为沿海地区的一大课题。四、写作(6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流行“到延安去”“ 到抗日的前线去”“ 到敌人的后方去”。‎ ‎②20 世纪 50 年代,青年流行“到边疆去”。‎ ‎③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流行“到农村去”“ 到军营去”。‎ ‎④20 世纪 80 年代,青年流行“到大学去”“ 到夜校去”。‎ ‎⑤20 世纪 90 年代,青年流行“到特区去”“ 到国外去”。‎ ‎⑥到了 21 世纪初,青年流行“到北上广去”。‎ ‎……‎ 每个时代的热血青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 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