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命题人: 审题人: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 B. 商朝时期的都城在河南安阳 C. 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 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2.“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 B. 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 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 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3.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 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元朝实行行省制④明朝设立内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4.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是( ) A.“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C.“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D.“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 5.一名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①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②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③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宣言、口号、诗句,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7.下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8.下图为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B.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止日军攻势 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 D.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9.2015年11月7日15:00,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会面沿袭国共两党领导人曾经之惯例,互称“先生”。以下关于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第一次合作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第二次合作形成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D.第二次合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10.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中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 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核心 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 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 12.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 “‘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 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3.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14.下图是一幅刊载于1920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5.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这场革命的意义是() ①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杨成武将军在《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中写道:“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给我留下了莫能淡忘的壮观图景……”开国大典除了给个人留下壮观图景外,它还标志着(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国民党统治在祖国大陆的彻底结束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17. 右图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届人大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C. 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 18.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19.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看这个经济部门实行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多少,利润增长多少,劳动者的收入和集中福利增加了多少。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这里“主要的政治”是指( ) A. 加强党的领导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0.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可以及时报道时事热点,下列两张报纸头版头条的有关内容,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来研究新中国的 ( ) A.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作用 C.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作用 2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表述正确的是( ) A.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1982年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C.1997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 D.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2.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B.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 C.其核心是一个中国 D.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 23.“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③中英坚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④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下图反映的是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手持的小旗子和穿的夹克。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C.海峡两岸接受“一国两制”构想 D.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25.新中国成立第一天,毛泽东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奉行( )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提出的 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 27.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 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 A. 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 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28.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29.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时候( )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极为困难 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30.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31.“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推行不结盟政策 32.下图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相同点在于( )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33.公元前6世纪,雅典“ 有产阶级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归功于(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 34.伯利克里曾承诺:“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即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下列规定最能证实这一承诺的是( ) A.各级官职均向公民开放而且以抽签方式产生 B.运用“陶片放逐法”给予部落贵族势力以打击 C.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D.每个雅典人都有权在“公民大会”上参与表决 35.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 ①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②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④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6.古代希腊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执政官,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就其实质而言( )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37.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诗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2)导致诗二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3)诗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38.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A D A C B D C C C B A B C D A C D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B A D D C A B B B C D D D B A C B B 二、非选择题(第37题14分,第38题14分,共28分) 37.(1)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分) (2)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2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2分)。 (3)时期:解放战争时期(2分)。战役:渡江战役(2分)。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内地的统治结束(2分)。 38.(1)战争:八国联军侵华(2分);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会议:亚非国际会议(2分)。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2分); 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分)。 (3)原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分); 特点: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