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ww.ks5u.com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Ⅰ卷 一、单选题(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 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1. 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河外星系 B. ②——太阳系 C. ③——银河系 D. ④——地月系 2. 下列各组行星中,均属于地内行星的是 A. 水星、土星 B. 水星 金星 C. 火星 木星 D. 天王星 海王星 【答案】1. D 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①②③④分别为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所以选D。 【2题详解】 八大行星按距日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内行星包含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内的水星、金星,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天体与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地球。 UFO全称为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称UFO)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一些人相信它是来自其他行星的太空船,有些人则认为非天外来客。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3. 如果这种现象属实的话,这说明太阳系之外有高级生命现象的星球 A. 温度变化幅度很大 B. 体积和质量类似天王星 C. 近邻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 距离其最近的恒星发出的光照较暗 4. 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B. 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 C. 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D.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如果存在生命,该星球应该温度适宜,A错;体积和质量适中,应类似地球,B错;近邻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生命的存在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C对;距离其最近的恒星应该光照稳定,D错。故选C。 4题详解】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A错;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B对;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C错;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D错。故选B。 2017年9月5日,太阳表面出现了当年最大的黑子,6日又爆发了两次耀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照片中的黑子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A. 光球层上 B. 日冕层上 C. 色球层上 D. 日核上 6. 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包括 A. 指南针失灵 B. 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D. 全球许多地方出现地震 【答案】5. A 6. D 【解析】 【分析】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上,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 【5题详解】 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斑点,叫太阳黑子,A正确。 【6题详解】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扰乱无线电短波通信;对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地附近产生极光;气候发生异常:暴雨、干旱等.地震与太阳活动无关,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的分布,属于简单的识记题,检查学生识记情况,比较简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位于东半球,且甲位于乙正北方向 B. 丙位于乙的东南方向且都位于西半球 C. 甲位于美国 D. 甲乙丙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快的甲。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极点为0。相同经度间隔,赤道上纬线长度最大,往两极递减。甲、乙、丙三地与180°经线都相差5个经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乙地纬线长度最长,三艘船同时出发、同时到达,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160°E以东至20°W为西半球,因此甲、乙、丙三地均位于西半球。甲乙位于西半球,甲位于乙正北方向,A错误;丙位于乙的东南方向且都位于西半球,B正确;甲位于60°N、179°E附近,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西部,甲不是位于美国,C错误;甲乙丙三地乙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快,D错误。故选B。 9.某地天文爱好者小组于10月2日20时整将望远镜对准某恒星,若望远镜位置等条件保持不变,10月3日晚从望远镜中再次看到这颗恒星的时间是 A. 20时整 B. 20时3分56秒 C. 21时整 D. 19时56分4秒 【答案】D 【解析】 【详解】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时23时56分4秒,根据题意10月3日再次看到该恒星,即时间过了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由10月2日20点加一个恒星日的时间为10月3日19时56分4秒,所以该题选D。 【点睛】恒星日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23时56分4秒;太阳日为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时间长度H为 A. 1太阳日 B. 1恒星日 C. 1回归年 D. 1恒星年 11. 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 ①点附近 B. ②点附近 C. ③点附近 D. ④点附近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为1回归年。图示H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一次往返运动,故为1回归年,所以C正确;太阳日是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故A错误;恒星日是地球自转360°的周期,故B错误;1恒星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时间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到次年3月21日前后;10月1日在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①位于冬至到春分,故A错误;②③位于春分到夏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BC错误;④位于秋分以后,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动,故该题选D。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此河流位于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上 D. 回归线上 13. 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 东岸 B. 南岸 C. 西岸 D. 北岸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该河段的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右岸受流水侵蚀作用,左岸受流水堆积作用,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无法判断东、西半球,C、D错,故该题选B。 【13题详解】 由上题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右岸侵蚀,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右岸为北岸,北岸受到侵蚀,所以北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故该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北寒带 D. 低纬度地区 15.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球上任意位置年内昼夜长短将保持不变 B. 地球上任意位置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将保持不变 C. 四季将消失 D. 地球上将不存在“五带”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处于低纬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无明显四季更替,故AD错误;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无阳光直射现象,终年寒冷,无明显四季更替,故C错误;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故该题选B。 【15题详解】 若黄赤交角为0°,则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分,无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直射点的移动相关,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不移动,所以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将保持不变,故B错误;四季的产生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出现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从而产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黄赤交角为0时,直射点不移动,故没有了四季的更替,故C错误;黄赤交角为0时,太阳直射赤道,高低纬度获得太阳辐射多少不同,不同纬度温度不同,地球上“五带”仍然存在,故D正确。 【点睛】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2018年元旦假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图中的 A. A位置 B. B位置 C. C位置 D. D位置 17. 从元旦到2月4日开始放寒假,这一段时期 A.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B. 北京的白天越来越长 C.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 地球的公转速度保持不变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A靠近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靠近秋分日(9月23日前后);C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到冬至中间(12月22日前后);D位于冬至以后,元旦为1月1日,冬至刚过去,故该题选D。 【17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日期无关,故A错误;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因而北京的白天越来越长,故该题选B;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所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故C错误;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此后公转速度减慢,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2019年2月5日是我国农历己亥年(猪年)春节,举国上下,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在该日正午时的钟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据图判断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A. 90°E B. 150°E C. 146°E D. 90°W 19. 春节当天可能发生的是 A. 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 长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 C. 澳大利亚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 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答案】18. A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该地正午时表上显示的北京时间为14点,该地正午地方时为12时,即该地比北京时间晚2个小时,即经度在120°E的西侧30°经线上,可以计算为90°E,故该题选A。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2月5 日春节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长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京,B错误;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2月5日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故A错误;2月5日北级地区为极夜现象,冬至日(12月25日前后)北极地区极夜范围最大,2月5日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变小,故D错误;2月5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故该题选C。 【点睛】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东八区)出发经18小时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达美国旧金山(西八区)观光。在行程中发生了一些地理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 飞机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达旧金山的途中,( ) A. 经过了16个时区 B. 经过了8个时区 C. 经历了1个日期 D. 经历了2个日期 21. 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 ) A. 长 B. 短 C. 一样 D. 无法判断 【答案】20. D 21. B 【解析】 本题组以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美国观光为情境,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时区划分、日界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20题详解】 飞机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达旧金山的途中,经过了东八区、东九区、东十区、东十一区、东西十二区、西十一区、西十区、西九区、西八区等九个时区,因此排除选项A、B。从广州向东飞越太平洋,必须向东穿过日界线,因此一定会经历2个日期,D正确,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向西运动,让人们感受到昼夜更替。飞机从广州飞往旧金山的途中,旅客向东飞行,与晨昏线运动方向相反,相当于加快了晨昏线向西运动的相对速度,即昼夜更替更快,感受到的白昼和黑夜更短。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变式6】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下面小题。 22. 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 6月6日左右 B. 8月8日左右 C. 9月9日左右 D. 2月2日左右 23. 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 赤道 B. 11°34′S C. 11°34′N D. 23°26′N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根据该地正午物影朝向,6月22日物影朝南,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MN两点物影为0,说明是阳光直射。根据图中日期,5月5日到6月22日,约47天,所以N与6月22日之间也有47天,约是8月8日左右。故B正确。 故选B 【23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太阳直射日期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相差约47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可以判断该地应位于北半球,且大约在赤道和回归线中间位置的纬度,所以最可能是11°34′N左右。故C正确。 故选C 下表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长度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24. 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甲乙 D. 丙丁乙甲 25. 下图中,与此日太阳直射情况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12月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昼夜等长。因此甲、乙位于北半球,丙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昼长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相等,由此可计算北半球与丁地纬度相同的地区昼长为11小时04分。昼短夜长之日,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因此甲、乙、丁三地纬度依次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 【25题详解】 12月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南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四图中A图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B、D图晨昏线过极点,全球昼夜等长;C图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第一小题解答时应注意排序要求“纬度从低到高”。 第Ⅱ卷 二、综合题(25分) 26.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是以_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太阳光照图,日期为__月__日前后,为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南或北)移动,地球公转的速度____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昏线ABC中,晨线是_______,昏线是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5)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该日,北京市(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 (6)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此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 时。 (7)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________。 (8)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____,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9)该日,甲地正午影子朝向为________,日出方位_________,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 【答案】 (1). 南 (2). 12 (3). 22 (4). 冬至日 (5). 北 (6). 先变快后变慢 (7). 23°26′S,90°W (8). AB (9). BC (10). ADE (11). 东 (12). 由南回归线(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13). DAE (14). 26°34′ (15). 12 (16). 24 (17). 18 (18). 2 (19). 1/4 (20). 最小值 (21). 北极圈及其以北 (22). 正南 (23). 东南 (24). 0°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地球运动中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如地方时的运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晨昏线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直射点坐标的运算等,难度不大。 【详解】(1)根据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小,判断所在半球为南半球(东经度沿顺时针方向增大);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北移,一个月后日期为1月22日前后,1月初地球公转轨道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所以从冬至日到1月22日前后,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2)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正午12时所 在的经线,根据图示为E点所在经线(该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结合90经线的位置可推算其经度为90°W。 (3)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晨昏线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若位于昼半球西侧、夜半球东侧,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相反,若位于昼半球东侧、夜半球西侧,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为昏线;图中晨昏线ABC中,晨线是AB;昏线是BC。 (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A-D-E纬度逐渐升高,线速度A>D>E;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图示为南半球,向左偏转,所以炮弹应落在乙点的东侧。 (5))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由南回归线(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读图D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最大值,A位于赤道,E位于南极圈,A距离直射点纬度更近,所以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E;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40°+23°26′S)=26°34′。 (6)读图A位于赤道上,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故A昼长为12小时;B位于南极圈,冬至日,南极圈为极昼,昼长为24小时;C位于昏线和赤道的交点,赤道上18点日落,所以C点地方时为18点。 (7)读图90°E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24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的可计算120°E为2点;和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应从该日0点开始向东到180°经线结束,即由90°E-180°,占全球范围的1/4。 (8)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以及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9)甲地位于60°S,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故其影子朝向正南;秋分(9月23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日出在东南,日落在西南,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B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