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说《西游记》乃是一种游戏的小说,但也有人却不这么看。历来多数人认为《西游记》包含了深刻的喻意,比较集中的是这层意思:孙悟空从胡作非为到修成正果,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克服狂荡的心念而回复清静本心、彻悟世界之空性的过程。而对各种具体情节的象征意义的诠释则是各有妙论,五花八门。南怀瑾认为《西游记》“是一本道书,许多修行道理都藏在故事里”。 说《西游记》是游戏小说应该不错,这个不需要很多分析,读起来令人欢喜发笑的地方都是这种游戏特性的发挥;说《西游记》有哲理性的象征喻意也不错,因为作者唯恐人不知,在小说文字中再三作出明确的提示。譬如孙悟空师父菩提祖师的道场,是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还是个“心”字!二者矛盾吗?倒也并不;也许可以说,在《西游记》里,游戏也是哲理,哲理也是游戏。 我把《西游记》称为“大小说”。这不是说它规模有多大,而是说它有非常广大的阐释和演绎空间。这种空间如何得来的呢?就是因为作者从来不用固执和单一的立场来看待事物,他的态度机智多变而诙谐有趣,许多在一般人看来是对立而难以相容的因素,在《西游记》里轻松愉快地并存着。你看《西游记》天上地下、佛祖妖魔很神奇是吧,可是不拘什么角色,弄不准一开口就是市井或乡间的俗腔;妖精很可怕吗?谈起恋爱缠绵得很!猪八戒很蠢?只不过诗写得差一点,好多话说出来真叫机趣横生。你如果想用固执的理论去读解《西游记》,很容易上当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农民起义”的象征。你看他闯龙宫、扰地府、闹天庭,叫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差不多是一个革命英雄了。可是他造反失败,并没有高呼口号壮烈栖牲,而是乐不颠地撅着个猴屁股跟随唐僧上西天取经去了,路上遇到麻烦,不是拜佛便是求神,完全和从前的敌人站在了一起。你难道非要说他“背叛革命”才觉得过瘾吗? 24 因为这个缘故,读《西游记》令人非常快乐,并且深知思想解放之美妙。我看迪斯尼的动画片,不禁长叹:这些玩意儿怎么能跟《西游记》比?随便伶起个小妖翻新出奇,也能演出一台远胜过它们的好戏。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西游记》永远也说不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趣味、人生态度,抓一把跟《西游记》一炒,味道大不相同。只要不是死板地谈什么“证道”,人还有趣,文章自然好看。 (摘编自骆玉明《世道人心说西游(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认为《西游记》是游戏小说,有人并不认可,主流观点是孙悟空的经历表现了人克服狂荡心念回复清静本心、彻悟世界之空性的过程。 B.认为《西游记》是游戏小说可以,说《西游记》有哲理性的象征喻意也可以,二者并不矛盾,在《西游记》里这也许本就是一体的。 C.作者把《西游记》称为“大小说”,主要是认为这部小说有非常广大的阐释和演绎空间,而并不是说它规模有多庞大。 D.过去曾有人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农民起义”的象征,作者也表示认同,例如《西游记》里描写孙悟空的种种作为和革命英雄很相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首先点出鲁迅认为《西游记》是游戏小说的观点,一方面自然引出其他观点,更重要的也为后文亮明自己的观点巧设铺垫。 B.之所以可以说《西游记》有哲理性的象征喻意,是因为作者在小说中不断作出明确的提示,譬如“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类。 C.《西游记》的作者不用固执和单一的立场来看待事物,以及他的机智多变而诙谐有趣的态度使得《西游记》拥有了广大的阐释和演绎空间。 D.作者认为迪斯尼的动画片远不能与《西游记》相提并论,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在生活经验、艺术趣味、人生态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是游戏小说的论断应该可以成立,无需过多分析,小说中那些读起来令人欢喜发笑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游戏特性的发挥。 24 B.《西游记》中佛祖妖魔没准会说市井或乡间的俗腔,有的妖精也会谈缠绵的恋爱,由这些笔墨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机智多变且诙谐有趣。 C.猪八戒很愚蠢,诗也写得比较差,不过说出来的话多是机趣横生,所以我们不能用固执的理论去读解《西游记》,否则很容易上当。 D.如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趣味、人生态度来解读《西游记》,多能读出独特的味道,其实没必要去死板地谈什么“证道”之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梁父吟(节选) 白先勇 翁朴园进到书房里,便径自走到茶几旁边一张紫檀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山水,文徵明画的寒林渔隐图。两旁的对子却是郑板桥的真迹,写得十分苍劲雄浑: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另一壁也悬了一副对联,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你们老师——”朴公坐下后,沉思良久,才开言道。“是的,朴公。”朴公说了一句,没有接下去,雷委员便答腔道。 “‘狂狷’二字是你老师的好处,可是他一辈子吃亏,也就是这个上头。孟养——他的性子是太刚了些。”朴公点着头叹了一口气。 “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的。”雷委员说道。 24 “你们老师,和我相处,前后总有五十多年了——”朴公顿了一顿才又说道,“他的为人,我知道得太清楚。” “是的,朴公,”雷委员答道,“恩师和朴公的厚谊我们都知道。朴公讲给我们晚辈听听,日后替恩师作传,也好有个根据。” “唔——”朴公吟哦了一下,“说起来,那还是辛亥年间的事情呢,仲默和他夫人杨蕴秀,刚从日本回来,他们在那边参加了同盟会,回来是带了使命的: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仲默的夫人杨蕴秀到底不愧是个有胆识的女子!”朴公说着不禁赞佩地点了几下头。“仲公的夫人确实是位巾帼英雄。”雷委员也附和着称赞道。 “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郎官。那天夜晚,也真好像天意有知一般,竟是满城月色,景象十分悲肃。我们几个人都换上了短打,连杨蕴秀也改了男装。大家几杯烧酒一下肚,高谈国家兴亡,都禁不住万分慷慨起来。你老师最是激昂,我还记得,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院子里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不杀满奴,誓不生还。’那时倒真是都抱了必死之心的,三个人连姓名生辰都留下了。算起来,我是老大,仲默居二,你老师年纪最小。是老幺。他那时才不过二十岁——” “哦?”雷委员惊讶地插话道,“我倒不曾知道,原来恩师和朴公、仲公,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呢!” “你哪里能得知?”朴公捋了一下他胸前的银髯,笑道,“那段过往,确实是我们三个人的秘密。那晚我们才等到十时左右,城东工程营那边便突然间枪声震响起来了。几个人正还犹疑,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我们也纷纷拥了出去。混战了一夜,黎明的光景,大势已定,武昌城内,到处都飘满了我们革命军的白旗了。于是我们一队人便走向蛇山楚望台去集合,经过黄鹤楼的时候,你老师突然兴致大发,一下子跑到了上面去,脱下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布褂子,用竹竿挑起,插到了楼檐上去。然后,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他那时那股豪狂的劲道,我总还记得。”朴公又微微地笑了一下,停下来喝了一口铁观音。 24 “要不是朴公今天提起,恩师那些事迹竟埋没了,”雷委员说道,“这些都该写入传里去的。” “可以写,”朴公点首赞许道,“那次起义,虽然事出仓猝,由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闯成了革命,可是也就是那么一闯,却把个民国给闯了出来呢。不过,平心而论,讲到才略机智,我要首推你们老师——”朴公竖起了一双寿眉,举起了大拇指说道。 “恩师的才智实在是令人钦服的,”雷委员说道,“只可惜还没能展尽就是了。” “他倒真是做过了一番事业的。不过这不能怨天尤人,还是要怪他自己的性格。孟养——”朴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他确实太刚烈了。” 说完朴公和雷委员对坐着,各自又默默地沉思起来,隔了一刻工夫,雷委员才轻轻地喟叹了一声说道: “不过——今天的公祭总算是风光了。难为人到得那么齐全,连王钦公、李贤公、赵冕公竟也亲自来了。” “哦——”朴公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也有多少年没有见着他们了。他们几个送来的挽联,挂在灵堂里,我倒看到了。虽然王钦之和你老师有过一段恩怨,可见他对你老师也还是十分推重的。” “是的,朴公。”雷委员赶忙应道。 “还有一句话,是你老师临终时留下来的: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你去告诉他的那些后人,一定要保留一套孟养常穿的军礼服,他的那些勋章也要存起来,日后移灵,他的衣裳佩挂是要紧的。” “是的,朴公,我一定照办。” 送走雷委员,朴公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冬日的暮风已经起来了,满院里那些紫竹都骚然地抖响起来。西天的一抹落照,血红一般,冷凝在那里。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 (选自《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24 A.在冬日落晖中凭吊战友的朴公是一位老将军。黄昏是一天之暮,冬季是一年之暮,年迈是人生之暮:“迟暮”意象的并用,渲染了浓浓的颓败之气。 B.以物托人,以景衬人。书房中悬挂的文徵明的寒林渔隐图、郑板桥的对联,以及满院的紫竹,这些摆设与布置烘托出朴公的铮铮傲骨、儒将风范。 C.小说远离“现在”而走进“过去”,构设有明暗交替的两条情节线索,让代表“现在”与“过去”的生者与死者交替亮相,刻画其性格,塑造其形象。 D.小说以作者的全知视角来写人物的对话,把第一人称的半知视角纳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之中;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活动,让性格在叙述中凸显。 5.请结合文本,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的形象特征。(6分) 6.请结合文本,分析蕴含在文中的家国情怀。(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24 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时明堂①覃恩②,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来,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 【注】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B.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C.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D.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第”指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B.本文中的“宣和三年”“建炎元年”都属于年号纪年法。 C.宋高宗时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 24 D.“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枢密院副都承旨阙”中的“阙”是指皇宫。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D.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5分) (2)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清明登奉先城楼 唐 罗衮 年来年去只艰危,春半尧山草尚衰。 四海清平耆旧见,五陵寒食小臣悲。 烟销井邑隈楼槛,雪满川原泥酒卮。 拭尽贾生无限泪,一行归雁远参差。 24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是说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旧的一年已经远去,但是不变的是诗人“艰危”的人生境况。 B.第二句是说奉先城楼所在的尧山,时至清明时,依旧春风不度,弥望的依旧是历冬的衰草。 C.“耆旧”相对“小臣”而言,是指年高望重者,颔联说只有他们才感受过 “四海清平”。 D. 颈联表现的是诗人的境况,偎依城楼,喝着美酒,欣赏着远近烟锁雾横、雪满川原的美丽景致。 1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6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6分) (1)《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浪费无度,毫不珍惜从六国搜刮过来的珍宝的情景。 (2) 《登岳阳楼》一诗中,表现诗人到处流浪、没有书信,只有孤舟相伴的诗句是“ , ”。 (3) 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描写江南美好景色、体现江南美好生活的两句诗是:“ , ”。 (4)《夜归鹿门歌》中描写鹿门山清幽、静雅的环境以及诗人沉浸其中,忘情山水的诗句是“ , ”。 (5)《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建筑物之高大的诗句是:“ , ”。 (6)《阿房宫赋》中,作者以史为鉴,直接道出是秦国统治者自身的原因导致亡国的句子是:“ , ”。 (四)课内基础知识 (14-19题 每题2分,共12分) 14. 下列加点词的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24 A. 肯綮(qìng) 缦(màn)回 发于硎(yán) 刈旗(yì) B. 砉(huò)然 妃嫔媵(yìng)嫱 鼎铛(chēng) 被十余创(chuàng) C. 锱铢(zī zhū) 剽掠其人(biāo) 田父(fù) 批大郤(xì) D. 架梁之椽(chuán) 直栏横槛(jiàn) 仓庾(yǔ) 訇(hōng)然 15.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 左,乃陷大泽中 B. 六王毕,四海一 C.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D. 燕赵之收藏 16.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A. 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B. 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 C. 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 戎马关山北 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17. 指出下列加划横线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江东虽小,地方千里④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千里逢迎,高朋满座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 A. ①③⑤ B. ②④⑦ C. ④⑤⑧ D. ③⑤⑦ 18.下面的句子,句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24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③秦人不暇自哀④戍卒叫,函谷举⑤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⑥汉骑追者数千人⑦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⑨技经肯綮之未尝⑩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 ①⑤|②④|③⑨|⑥⑧|⑦⑩ B.①⑤|②④|③⑦|⑥⑨|⑧⑩ B. ①⑧|②④|③⑨|⑥⑩|⑤⑦ D.①⑤|②⑧|③⑥|④⑨|⑦⑩ 19.下面对文章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庖丁解牛》的故事启示我们,技艺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在本文中也形成了流传后世的多个成语,其中有:“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循序渐进”。 B. 《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在“垓下之围”这一部分,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了楚歌,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C. 《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文章的最后一段,先后用四个“后人”来指代唐朝统治者,以起来借古讽今,劝诫当朝的目的。 D. 《夜归鹿门歌》一诗在首联、颔联两句中,分别为读者描绘了山寺钟声、渔梁争渡、世人归家、自归鹿门四副画面,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与世人殊途异志,两种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怡然自得的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共20分)。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中,百姓自发写诗的热情十分高涨。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当仁不让地彼此打擂;茶客们,则在观看中随心所欲地________ 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和自已________。 而一座有诗歌传统的城市,才能够如花开一般,处处都绽放出诗来。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 24 __________的文化底蕴。它靠的不是一时的推崇和追捧,而是漫长岁月的浸润,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一如何绍基先生题写在草堂工部祠门前的楹联所述:“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今天的草堂之所以仍是成都人民的文化圣地,( ),并写出了后世我们所见到的“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也是因为杜甫自身及其诗歌的人民性,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正是杜甫和他的草堂,让诗与这座城市的人们________。 20.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评点 平起平坐 经久不衰 水乳交融 B.品味 平起平坐 历久弥新 合而为一 C.评点 平分秋色 历久弥新 水乳交融 D.品味 平分秋色 经久不衰 合而为一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B. 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C. 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反而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D. 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22.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 B. 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 C. 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 D. 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 23. 学习程度指学习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的牢固程度。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给出两条结论。( 6分 ) 学习程度% 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 一天 二天 四天 七天 十四天 二十八天 24 100 20 14 5 2 2 2 150 37 33 27 22 20 19 200 50 40 32 28 25 24 结论一: 结论二: 24. 阅读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总结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的两个原因。要求语言简洁,表达准确。总共不超过 30 字。(5 分)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 年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达到 2758 亿美元,是 1995年的 32 倍。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 1 月,美国对中国出口额占美国出口总额的 7.9,而对中国进口额占美国进口总额的 22.5。截至今年 1 月,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兴业研究指出从研究与开发绩效来看,中国研发支出已超越欧盟,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支出国。中国研发支出占 GDP 比重(研发支出强度)也在快速增长。2015 年中国研发支出强度为 2.1,仅低于美国 0.7 个百分点。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中美贸易争端中,美方一些人简单粗暴地认为别国的经济增长就是对本国经济利益的损害,其实这就是零和思维的具体表现。所谓零和思维,是指认为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非输即赢,双方利益总和永远为“零”。作为拥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精神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豁达思想的中国人来说,是不认同这种思想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4 银川二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3分) D(曲解原文,“差不多是一个革命英雄了。可是……”,由“差不多”“可是”可看出,作者并不认同孙悟空的形象是“农民起义”的象征的观点。) 2.(3分) D(“主要是因为……”归因有误。) 3.(3分) C(“猪八戒很愚蠢”分析有误,原文是反问,表示作者并不认为猪八戒很愚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渲染了浓浓的颓败之气”错误。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分析,这样的环境塑造,为下文“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 24 渲染氛围,留给人想象的空间,不是为了渲染颓败之气的。故选A。 5.【答案】 ①义:抱定死心,有民族大义;效桃园结义,有兄弟情义。 ②智:秘藏炸弹,乔装进城。 ③勇:勇携武器,参与革命,跃上名楼,挥刀狂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院子里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不杀满奴,誓不生还。’那时倒真是都抱了必死之心的,三个人连姓名生辰都留下了”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有民族大义,有兄弟情义;结合“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郎官”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充满智慧;结合“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他那时那股豪狂的劲道,我总还记得。”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勇敢、爱国等。 24 6.【答案】 ①故土情结。王孟养的临终遗愿,体现出了故国之思、怀土恋乡之情。②文化情怀。书房古雅的布置既能反映出中国传统特色,又可见人物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固守。③报国之志。不惧牺牲踊跃参与革命,矢志不渝承继中山先生遗志,这是报效国家的表现。④家国同构。小说立足历史价值,来描述人物的丰功伟绩,把个人经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分析,体现浓浓的故土情结;结合“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山水……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分析,体现中国传统特色,及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固守;结合“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几个人正还犹疑,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我们也纷纷拥了出去”“你老师突然兴致大发,一下子跑到了上面去,脱下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布褂子,用竹竿挑起,插到了楼檐上去。然后,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不过——今天的公祭总算是风光了。难为人到得那么齐全,连王钦公、李贤公、赵冕公竟也亲自来了”“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 24 等分析可知,这是报效国家的表现,有报国之志,把个人经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7.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断句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能结合上下文疏通句子的大意,再结合句子的具体表述来判定。当然还可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词语或语法结构等)加以切分,如该句子中的中的“当”、“毅然”、“以是”、“然”、“又”、“且”、“故”等词语,再对照选项,答案就很明显了。 8.D“阙”通“缺”,职务空缺的意思。 9、C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任用”不准确,原文是“二人皆宗尹所荐”;“轻法度”也缺少事实根据。 10.(1)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 (2)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帝罢免了晁公为,范宗尹感到很不安。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如第(1)句的关键词语有“纾”(缓解、避免)、“非”(非议,反对)、“罢归”(被罢官,回家)等,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2分。第(2)句的关键词有“会”(适逢、正赶上)、“觉”(被发现,败露)、“ 24 自安”(否定句宾语前置,安:安定)等,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次升迁任侍御史、行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朝任命,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邓州。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然而国家多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授任范宗尹为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当时年仅三十岁。近世的宰相,没有比宗尹年纪更小的。 24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宗尹拟定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邢焕是他的同乡亲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宗尹。枢密院计议官王佾与公佐结交,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太阳上出现黑斑,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魏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弼孺管领营田事务,谏官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储备丰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宗尹暗中保护他。正逢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的银子被发觉,皇上罢免了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开始时,宗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挤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等到执政时多怀私心,而多次受到谏官的弹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3分) D(“烟锁雾横”错,“烟销”是说井邑不见炊烟,暗扣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雪满川原”反衬诗人内心的清冷。) 24 12.(6分) “贾生”在诗中实指诗人,“拭尽贾生无限泪”暗示诗人屡受挫折、怀才不遇的无限凄凉和拭干泪水、试图达观的努力;(3分)“一行归雁远参差”表现了诗人无心仕途的怅然和回归故园的设想。(3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课文默写 13.(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3)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4)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5)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四)课内基础知识 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普通话字音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 字、方言误读七类,本题所给词语多出自课内,复习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4 15. 【答案】C 名词用作状语。 16. 【答案】C 【解析】老病:年老且生病。 17. 【答案】C 【解析】本题检测对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需结合具体语境进 行判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情 况: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变化;⑤名称说法改变;⑥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18.【答案】A 【解析】①⑤判断句式|②④被动句式|③⑨宾语前置句式|⑥⑧定语后置句式|⑦⑩状语后置句式 19.【答案】D 【解析】 A选项“循序渐进”不是出自《庖丁解牛》,B选项“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了楚歌”表述错误,是刘邦安排手下的人唱起楚地的歌,C选项四个“后人”并不是都指代唐代的统治者。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答案】A 24 【解析】第一空:“评点"指批评并圈点(诗文),也指评论指点;"品味”指尝试滋味、品尝,也指仔细体会、玩味。这里描述茶客们对"诗”的评析,应选用“评点”。第二空:“平起平坐"指地位或权力平等;“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这里强调诗和民众的“平等" ,应选用“平起平坐”。第三空:“经久不衰”指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衰减;“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更加鲜活,更显价值。这里强调诗歌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然保有生机,并不衰减,应选用“经久不衰”。第四空: "水乳交融”指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合而为一"指把分离的事物合在-起,并为-体。这里形容"诗与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关系之密切,应选用“水乳交融”。故选A 21. 【答案】D [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语序不当,"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座草堂"的主语是“杜甫”,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情况”,两者的主语不同,应将“如果"放在“杜甫"的前面,据此排除A、C两项;第二处,搭配不当,关联词“不是”和表示转折的”却”不搭配,应将"却"改为“而是" ,据此排除B项。故选D。 22. 【答案】B [解析]结合后文“也是因....”可知,填入括号内的语句应为“不仅.. ,与"也是...构成递进复句,据此排除A、C两项。“今天的草堂.... 圣地”一句的陈述对象是"草堂”,D项在阐述原因时没有涉及“草堂"的相关内容,不合语境,故排除。故选B。 23. 24 一、学习程度越高,知识保持率越高。 二、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率越低。 三、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下降越慢。 24、原因一:中美贸易地位不平衡(持续扩大)或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增大。 原因二:美国狙击中国高新科技,或限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或中国在研发支出中的投入比重日益增加。(答对一条2分,两条5分。) 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把握语段大意,根据题目要求定位相关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根据语段“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达到2758亿美元,是1995年的32倍。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可知,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的一个原因是中美进出口贸易差不断增大,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中美贸易地位愈发不平衡;根据语段“兴业研究指出从研究与开发绩效来看,中国研发支出已超越欧盟,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支出国”可知,中国在研发支出上的投入不断增加,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是为了限制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狙击中国的高新科技。 四、写作 25.作文立意提示: 24 可以从合作双赢的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大国的责任与义务的角度来写,还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写。 2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