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玉田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2.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下列表述与“和谐”思想无关的是 A.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和谐,故AC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法家思想,体现不出和谐思想,故B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点睛】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3.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B. 行君主专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C. 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D. 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 故选B。 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排除A;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排除C;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D。 4.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5—下图所示。这表明汉代 A. 外儒内法得到推行 B. 儒家学说影响广泛 C.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D. 儒家思想的官方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画像砖“长袖乐舞”此为礼乐制度的展示;“讲学传经”是儒学传播;“养老图”是儒学尊老爱老思想的体现,故选项B符合题意;法家思想强调严刑酷法,材料中无法体现,A选项排除;仁政是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材料中无法体现,C选项排除;画像砖展示的是民间情景而非官方,D选项排除。 5. 在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天”曾经历了由“神”到“理”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 A. 自然科学的发展 B. 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C. 佛道思想的冲击与融合 D. 封建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儒家思想出现由“神”到“理”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从唐代开始,儒家思想家们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到宋代形成了理学体系,完成了儒家思想由“神”到“理”的转变,所以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佛道思想的冲击与融合,与自然科学、中央集权政治和封建经济的发展无关,故排除A、B、D项,故选C。 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 知行合一 B. 本心即天理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要通过每日接触、了解事物,多思考,才能把握理而有所得,故强调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故D项正确;AB两项是心学的内容,C项是明朝李贽的思想,故排除ABC三项。 7.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在理论体系建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A. 借鉴外来思想,为我所用 B. 继承先秦思想,亦步亦趋 C 吸收其他思想,糅合改造 D. 历经多人探索,前后相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程朱理学,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汉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两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故A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特点不符,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的特点不符,故排除;故选C。 考点:宋明理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8.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C.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 D.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的思想,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 9.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说明他们 A. 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 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 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 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夫学贵得之心,……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可得出王阳明和李贽两人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倡导个性自由,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否定孔子的历史地位,故B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体现“顺势而变”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D。 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是 A. 指南针 B. 印刷术 C. 造纸术 D. 火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水手之友”可知此项发明用于航海,且属于必备设备,根据所学可知指南针在航海中广泛使用,选项A正确;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在航海方面用处有限,因此选项B、C、D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水手之友”的准确解读。 11.《宣和书谱》中说孙过庭的书法:“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以下书法作品中与此描述风格类似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可知孙过庭书法有些属于草书,在四幅图中,选项A是楷书;选项B是行书;选项C是草书;选项D是隶书,因此选项C正确,选A、B、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对隶、草、行、楷四种书法的基本写法有一定了解。 12.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京剧形成过程中,主要融合的两大剧种是 A. 昆曲和徽剧 B. 徽剧和越剧 C. 徽剧和汉剧 D. 昆曲和汉剧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本题应选C项。 13.《诗经·氓》描写了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买丝,借机搭识。可是两人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这反映了《诗经》的创作风格是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人文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 这首诗描写了这个女子与人恋爱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经历,同时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在创作手法上属于现实主义风格,选项B正确;《诗经》是古典文学,但起写作风格不是古典主义,选项A排除;现代主义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诗经》时代不符,选项C排除;人文主义不属于写作风格,排除选项D。 14.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的提法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选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B. 提升中华民族信心的需要 C. 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深入 D. 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看出,到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说法逐渐推广和扩大。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说法逐渐推广是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故排除A;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与政府加强思想制无关,排除D。 15.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强调中国画 A. 追求神韵与意趣 B. 与诗、书相融 C. 与书法同生共发展 D. 体现文学之美 【答案】A 【解析】 中国画注重神韵意趣,“以气韵胜”这是这种特点的反映,故A正确;B中诗歌材料没有体现;C中共同发展,不符合事实;D中文学之美不符合绘画特点。 1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 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时期尽管已经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所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洞见了专制制度的弊端,却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来替代,故选C。A项和B项均非根源性因素,排除;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了,但进步思想家们还是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理解,解题的关键是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各个选项。 17.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 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 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 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 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各国文化,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但是他同时也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他依然坚守封建制度和天朝上国思想,所以他的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是主张全面学习西学,排除;C项,“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不是固守华夏传统,排除;D项,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不是魏源,排除。 18.“冲击一反应”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受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冲击,中国 A. 洋务思想大行其道 B. 维新变法思想成熟 C. 民主共和思想日盛 D. 儒家思想退出舞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民族危机愈发严重,由此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故选B。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已经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民主共和思想日盛是在20世纪初,不符设问“直接冲击”的条件,排除C;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尽管多受批判,但始终未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儒学又再次焕发了生机,称“新儒学”,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设问“直接冲击”的条件。 19.某历史博物馆关于孙中山生平的陈列专栏中有“振兴中华”、“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发展实业”等系列内容。这些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 平均主义 B. 自由主义 C. 三民主义 D. 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振兴中华”、“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内容相符,选项C正确;平均主义在天平天国中提出,不是孙中山的主张,选项A排除;自由主义与题干中所列信息不符,排除选项B;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的理解。 20.1918年11月,他发表的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他积极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十月革命学习。材料中的“他”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梁启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8年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选A。陈独秀和毛泽东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才逐步转化为一个社会主义者,排除BC;梁启超认为中国缺少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土壤,并不适宜发展社会主义,排除D。 21.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胡适也说:“何以那种吃人的礼教制度都不挂别的招牌,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呢?”二人思想的共同特征是 A. 为民主共和彻底扫清道路 B. 打着孔子的旗号反孔 C. 把一切反动势力都归于孔教 D. 将民主启蒙与批孔联系在一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陈独秀和胡适的言论中都将矛头指向以孔教为代表的封建制度,以反孔为反封建思想、实行民主共和服务,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胡适和陈独秀并未打出孔子旗号,而是直接反孔,选项B排除;材料中批判的是“吃人的礼教”,并未提及一切反动势力,选项C排除。 22.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政治主张的提出说明了 A. 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 B. 农民问题依然为革命重心 C. 城市中心论从此无人问津 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已完善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而应上山”可知是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A项正确。材料中重点不是说要解决农民问题,而是动员农民,排除B。城市中心论从此无人问津说法绝对,排除C。材料属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发,故说错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3.“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毛泽东提出这一论述是在 A 抗日战争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及所学知识可知, 在三大改造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的报告,故C正确。而A、B出现在建国之前,D时期更多强调阶级矛盾。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涵 24.1992年5月,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对中国探访,问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之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告诉他,最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这一“变化”影响下,中国 A.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 颁布并施行《义务教育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1992年、南方讲话”及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在此时邓小平提出了我国当下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正确。而A出现在1978年,B出现在1978年,D出现在1986年,且与南方谈话无关。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内涵 25.有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一脉相承”,是指 A. 二者都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B. 前者为后者规定了基本方向 C. 后者对前者做了发展和完善 D. 后者是前者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与发展的体现,选项A正确;毛泽东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路不一致,选项B排除;选项C、D都不能准确反映出“一脉相承”的内涵,排除。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有明显的不同:就学术内涵而言,汉儒把阴阳五行之学,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就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转变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包括承认皇帝凌驾于天下臣民之上的专制地位。 ——摘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在黄宗義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作“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紫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義,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而进行的理论创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理论创新:①“君权神授”理论;②“三纲五常”思想;③“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④“春秋大一统”理论。 (2)表现: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理学的僵化;儒学经世思想传统的影响。 【解析】 【详解】(1)理论创新:由材料“汉儒把阴阳五行之学,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吸收了阴阳家的观点,由此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和“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由材料“转变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包括承认皇帝凌驾于天下臣民之上的专制地位”并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适应了汉武帝维护大一统局面的需求,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理论及以皇权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思想。 (2)表现:由材料“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可知,明清时期儒学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由材料“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可知,新表现有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由材料“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可知,明清时期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由材料“但是黄宗義,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可知,明清时期部分儒家学者提出了工商皆本思想。 原因:由材料“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可知,其变化原因是因为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由材料“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变化的原因有经济和文化两种角度,经济层面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化层面是因为理学日益僵化,而传统儒学中经世致用的思想又要求其进行思想变革,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中国标本宜兼治。若遗其本而图其末……其孰能力与争衡于富强之世也耶。亟宜一变旧法取法于人,以收富强之实效。一法日本振工商以求富为无形之,一法泰西讲武备以图强为有形之战。”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料意义上的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一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和自觉担当意识。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面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新变局,郑观应的应对之策及目的。分析他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面对学习西方制度不断碰壁,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及存在的问题,从中我们应该传承什么精神? 【答案】(1)应对之策:标本兼治(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又要西方政治制度)。目的:国家富强。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2)选择: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问题: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批判继承中西文化。 【解析】 【详解】(1)应对之策:由材料“我中国标本宜兼治”可知,郑观应的应对之策是标本兼治,主张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又要西方政治制度。 目的:由材料“其孰能力与争衡于富强之世也耶”这一反问可知,郑观应主张标本兼治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富强。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从政治上看,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将举步维艰;从经济上看,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2)选择:由材料“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可知,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 问题:由材料“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可知,其存在的问题是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 精神:由材料“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此我们要有所继承;由这场文化运动出现的问题可知,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继承,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传入的西方文化。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声名文物之邦,中国的孔教甲于万国,西洋只有格致枪炮厉害,学来这一点便得。……“设若议论稍不如此,便被人看做‘心醉欧风者流’,要受一世人的唾骂了。” ——《毛泽东早期文稿》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咯问题》 材料三 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的观点。在材料二中,毛泽东又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2)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观点的相同点。 【答案】(1)观点:批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 看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不能走“城市中心道路”,而应该走“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观点: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我们有益的文化知识,反对故步自封,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同点:根据中国国情,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西结合,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强国道路。 【解析】 【详解】(1)观点:由材料“中国的孔教甲于万国,西洋只有格致枪炮厉害……要受一世人的唾骂”可知,毛泽东批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 看法:由材料“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不能走“城市中心道路”,而应该走“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观点:由材料“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可知,邓小平主张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我们有益的文化知识,反对故步自封,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同点:由材料二中毛泽东对国情的洞见及材料三中邓小平对“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做法的反对可知,两者都主张根据中国国情,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西结合,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强国道路。 29.明末清初与晚清民初,中国先后出现了两次西学东渐的热潮,利玛窦和严复作为代表人物,体现了两次西学东渐不同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 材料二 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奏……臣本国极远……闻天朝声教文物……故离本国航海而来……缘音译未通,有同喑哑,僦居学习语言文字,淹留肇庆十五年,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奕略诵记……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来四夷,遂奋意径趋阙庭。 ——1601年利玛窦给明神宗的上疏 (1)材料一、二是否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至少两点依据)。 材料三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成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时代背景。 (3)依据材料及所学概述两次西学东渐有何差异? 【答案】(1)观点:虽然利玛窦的奏折和后人的画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但仍不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 理由: 角度1:利玛窦奏折是第一手史料,但他上书目的是希望神宗能够支持他的传教活动,为博取神宗好感,对中华文明可能会多一些溢美之词。 角度2:即使利玛窦奏折反映了他的真实想法,那也是一个孤证,“孤证不立”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则,还需其他相关的原始。 材料互相印证。 角度3:利玛窦儒服画像是艺术作品,其证明力有限。 (2)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全球扩张,中国遭受殖民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留学生的选派或新式教育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 (3)第一次西学东渐:仅在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第二次西学东渐:译书、报刊、学校、社团、留学各种途径传播西学,社会影响大:除了器物外、在政治和思想文化多方面的学习西方;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观点”,观察图片发现,材料一是利玛窦的奏折、材料二是后人关于利玛窦当时与中国官员交流的画像。根据历史研究的方法可知,仅通过以上两则材料不能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第二小问“理由”,注意要求“至少两点依据”,从史料本身的属性即是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的角度分析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即是否存在“孤证不立”的情况的角度分析也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69年”“1897年”间可知,严复的活动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间、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结合课本知识回答背景,主要考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是在明末清初,在士大夫阶层影响较大,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文化上双向交流。而第二次是在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之后,中国人寻求就过之路,在器物、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对中国产生大范围影响,主要是西方影响中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