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0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痛苦转型的近代中国政治课件(207张)
主题 ( 十六 ) 主题 ( 十七 ) 主题 ( 十五 ) 目 录 ONTENTS C 4 专题跟踪检测 ( 七 ) 模块二 近代史 专题七 痛苦转型的近代中国政治 5 主题 ( 十八 )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英国独霸 (1840 - 1894 年 ) 1 . 特点 : 英 国在华势力最大;法、美、俄也追随英国加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2 .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年 ) (1) 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 结果:签订了 《 南京条约 》 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 1860 年 ) (1) 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结果: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等不平等条约,俄国趁机割让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二、群雄逐鹿 (1894 - 1914 年 ) 1 . 特点 : 甲 午中日战争后,英、日、德、俄、法、美等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以资本输出为主。 2 .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 1895 年 ) (1) 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 结果:签订了 《 马关条约 》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 1901 年 ) (1) 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2) 结果:签订了 《 辛丑条约 》 。 (3) 影响:清政府沦为 “ 洋人的朝廷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三、日美争夺 (1912 - 1949 年 ) 1 . 特点 : 日 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日本主要通过战争手段对华侵略,美国则主要通过经贸活动掠夺中国,最终美国战胜日本,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2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 - 1928 年 ) (1) 背 景:欧洲国家忙于一战;北洋军阀政府腐朽卖国。 (2) 特点:日美分别扶持自己的代理人,日本占据一定的侵华优势,美国对其进行牵制。 3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27 - 1937 年 ) (1) 背景:北洋军阀统治瓦解,美国积极扶持南京国民政府。 (2) 特点:随着美国在华势力的增长,日美在华争夺不断加剧,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以军事手段维护其侵华权益。 4 .国民政府后期 (1937 - 1949 年 ) (1) 背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2) 特点: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转换思维的角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 包装 ” 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 “ 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甲午战争时期 (1894 - 1895 年 ) 。历史解释: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 …… 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对比,清政府却无所作为,你对这一现象做何解释? 思维脉图 解析: A 项 “ 左右 ” 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 、 D 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且与题意不符,排除;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对日本的舆论宣传策略认识不足以致无所作为,背后恰恰反映出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不够谙熟,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考向 ( 二 ) 挖掘认知的深度 2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 “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 ,发行 “ 联银券 ” ,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 “ 军用票 ” ,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转嫁战争负担 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 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发行 “ 联银券 ” 和不具备货币性质的 “ 军用票 ” ,目的是掠夺财富,转嫁战争负担,故 B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是在 1938 年的 “ 平、津、鲁、豫 ” 等地,属于日占区,不是在国统区, A 项错误;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也不是针对抗日根据地, 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物资管制问题, D 项错误。 答案: B 考向 ( 三 ) 延展知识的长度 3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19 世纪 70 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 “ 不应阻贡 ”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 。这说明当时 (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解析: 材料中 “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 ,说明当时中国受到了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 D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帮助;从材料可知,琉球国仍向清政府纳贡,这说明传统朝贡体系仍然存在;材料只是地方官员向皇帝提出建议,并非干预朝廷决策,故 A 、 B 、 C 三项错误。 答案: D 考向 ( 四 ) 拓展教材的宽度 4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1919 年 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 “ 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 …… 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 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解析: B 对: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的群众运动,反映了当时各界团体的爱国热情。 A 错:材料中并未涉及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且 “ 趋于一致 ” 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 错:材料强调的是群众运动和爱国热情,并未涉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D 错:材料没有体现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答案: B 高考还可能从以下几个角度考查民族主义: (1) 考查中国古代 “ 华夷观念 ” 发展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 (2) 通过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等人的言论和一些报刊发表的文章,考查近代民族主义对国家政治变革的影响。 (3) 以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为例,考查民族主义对凝聚国家力量、推动国家统一、发展民族经济的作用。 链接一 中国民族主义思潮 1 .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基于儒家的文化认同提出了 “ 夷夏之辨 ” 的民族主义思想。 2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 (1) 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救亡图存,开启了民智,推动了思想解放。实业救国思潮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 “ 民族主义 ” 有助于推翻清朝统治。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 (1)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有助于全民族抗战。 总之,与古代民族观相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之处,它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国家观念的形成。 链接二 世界民族主义思潮 1 . 近代早期英国盛行经济民族主义 ( 如重商主义 ) ,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这有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2 .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主义。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加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 3 . 德意志统一前后民族主义的发展 ,使其政治统一得以实现,确立了民主政体,但其民主带有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4 . 一些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裂主义随之兴起。 1990 年,立陶宛宣布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5 . 全球化进程与民族主义的矛盾。 如英国 “ 脱欧 ” 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体现;特朗普政府强调美国优先,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也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体现。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从 1901 年到 1907 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的首选,其中有 《 未来战国志 》 (1902 年 ) 、 《 比律宾志士独立传 》 (1902 年 ) 、 《 美国独立记演义 》 (1903 年 ) 、 《 苏格兰独立记 》 (1906 年 ) 等。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 ) A .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B .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C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 .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解析: 根据材料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的 “ 《 比律宾志士独立传 》 ”“ 《 美国独立记演义 》 ”“ 《 苏格兰独立记 》 ” 等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激发民众的民族主义意识,故 A 项正确。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主张推翻清政府,故 B 项错误;维新变法于 1898 年已经失败,故 C 项错误; 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2 . 1931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 “ 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 …… 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实行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 ”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 .号召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B .主张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步 C .确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已制定了全面的抗战路线 解析: 材料 “ 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 ” 体现了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时进行的要求,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故 A 项错误; C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全面抗战路线,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下面为 19 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1818 年 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率先实现了关税的统一 1826 年 北德六邦关税同盟建立 1828 年 南德商业同盟建立 1834 年 全德关税同盟建立 1835 - 1851 年 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 据此可推知 ( ) A .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 .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C .德意志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D .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解析: 材料表明德意志建立统一市场,而统一市场的建立离不开民族的统一,故 D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其他邦的发展情况,故无法推断出普鲁士是否为德意志统一的中坚力量,故 B 项错误; C 项与 “ 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 ” 不符,故排除。 答案: D 4 . 19 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 “ 社会达尔文主义 ” 。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 ( ) A .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 B .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 .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 D .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 解析: 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 ,将该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为 19 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剧对外扩张提供了依据,从而使当时欧洲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故 A 项正确; B 、 C 、 D 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答案: A 1 .鸦片战争 —— 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 . 甲午中日战争 —— 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 . 五四运动 —— 民族意识的升华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 . 抗日战争 —— 民族意识的高涨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5 . 1894 年孙中山提出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到 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 “ 五族共和 ” 。这种转变说明 ( )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解析: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推翻清朝贵族的统治,具有大汉族主义的色彩; “ 五族共和 ” 说明其逐渐超越大汉族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故 A 项正确;民权主义始终是反对专制,主张共和,故 B 项错误; “ 五族共和 ” 不是统一战线的形式,故 C 项错误; D 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6 .编写于 1914 年前后的 《 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 》 ,汇集了 《 说国民常识 》《 说世界大势 》《 释自由 》《 说公德 》《 说中国地理 》《 释平等 》《 劝破除迷信 》 等讲稿。由此推知,宣讲活动旨在 ( ) A .破除封建传统礼教 B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C .增强民众科学意识 D .普及近代国家观念 解析: 注意讲稿题目中透露出的信息:宣传公民意识、民主、爱国、反封建等,然后结合时间信息: 1914 年,说明民国希望以此培养国民的国家意识,故 D 项正确。 《 说世界大势 》《 说中国地理 》 等与封建传统礼教的破除关系不大, A 项错误。由 《 浙江各地宣讲稿选粹 》 可知, B 项错误。 《 释自由 》《 说公德 》《 释平等 》 等均与科学意识无关, C 项错误。 答案: D 7 . 1925 年五卅惨案后,全国人民要求对外强硬交涉,修改一切不平等条约。国民政府力主 “ 革命外交 ” 宣称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北京政府亦努力推动 “ 修约外交 ” 。这种状况反映了 ( ) A .反帝反封建成为全民共识 B .全国人民政治立场趋于一致 C .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觉醒 D .北伐战争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解析: 题干中提及人民、国民政府、北京北洋军阀政府都要求对外强硬,废除或者修改不平等条约,说明中国人民主权意识增强,故选 C 项;题干提及的是反帝问题,且封建代表北京政府也是反帝主体,排除 A 项;五卅运动时期,北京政府也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斗争对象,排除 B 项;北伐战争开始于 1926 年 7 月,排除 D 项。 答案: C 8 .下表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两次战争的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 ) 时间 国力 装备 中国军队损失 日占区 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结果 甲午战争 9 个月 中国稍优 相当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 10 - 20 万人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战败 抗日战争 14 年 悬殊 悬殊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 400 万人 大半中国 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完全胜利 A. 经济实力 B .民族意识 C .政府领导 D .国际援助 解析: 材料甲午战争期间 “ 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 ,而抗日战争时期 “ 同仇敌忾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故选 B 项。 A 、 B 、 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B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 南京条约 》 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 A .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 .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 .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 .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解析: 据材料 “ 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 ”“ 他们外交的成功 ” 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需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2 . 《 中英天津条约 》 第十六款规定: “ 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 ” 这一规定表明 ( ) A .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 B .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 C .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 D .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 解析: “ 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 ” 表明司法主权的丧失,故 A 项错误; “ 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 ” 可见中国政府无法管理,故 B 项错误; “ 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 ” 无须中国会审,无视中国主权,故 C 项错误; “ 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 ” 即治外法权,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在强化,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 “ 辛亥 ” ,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 “ 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 ” 。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 .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解析: 根据所学,在 《 辛丑条约 》 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沦为 “ 洋人的朝廷 ” ,近代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众的民族和民主意识空前加强,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 1934 年,上海 《 时代漫画 》 杂志刊载一幅作品,题为 《 遵命天子 》 。作品反映的政治现象是 ( ) A .中国全面抗战 B .日本扶持傀儡 C .汪伪政权卖国 D .民族主义高涨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其内容为日本人用绳索牵着新建立的中国政权的皇帝,体现了日本扶持傀儡政权的信息,与伪满洲国的建立的史实相符,故 B 项正确。 A 、 C 、 D 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 B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 太平天国运动 1 . 前期 (1)1851 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2)1853 年颁布 《 天朝田亩制度 》 ,它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具有空想性。 2 .后期 (1)1856 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 (2)1859 年,颁布 《 资政新篇 》 ,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中国当时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具有空想性。 (3)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3 . 启示 : 农 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地主阶级的民主的幌子 —— 预备立宪 1 . 背景 (1) 《 辛丑条约 》 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力工具。列强要求清政府披上 “ 民主宪政 ” 的外衣。 (2)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蓬勃发展。 (3) 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宪派的积极推动。 (4) 直接原因: 1905 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 (5) 清末新政的推动。 2 .过程 (1)1905 年,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 (2)1906 年,颁布 “ 预备仿行宪政 ” 的谕旨。 (3)1908 年,颁布 《 钦定宪法大纲 》 ,规定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事实上仍同封建专制没有什么区别。 (4)1909 年,改元宣统, 3 月,下诏重申 “ 预备立宪 ” ,命各省当年内成立谘议局。 (5)1911 年 5 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组成 “ 皇族内阁 ” 。 “ 预备立宪 ” 骗局暴露,民主革命更加高涨。预备立宪宣布失败。 3 .历史影响 (1) 进步性。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向 “ 宪制 ” 的一次和平过渡。皇权的至高无上已经受到冲击,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进步。 (2) 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等,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化探索 1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君主立宪制的提出 (1) 早期维新派 ①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②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主张兴办学校。 (2) 资产阶级维新派 ①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②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提倡西学。 ③ 政治近代化的启动 —— 戊戌变法 a .主要内容 政治上,开放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淘汰冗员;任用新人,参与新政。 经济上,鼓励民办企业,奖励工商。 教育上,举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军事上,改用西洋军事训练,裁减绿营。 b .评价: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 .资产阶级革命派 —— 民主共和的实践 ( 辛亥革命 ) (1) 背景 ① 社会基础: 《 辛丑条约 》 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③ 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 确立: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 年春颁布的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 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四、人民民主的设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为之奋斗。 1 .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 中 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 实现共产主义 ) 和最低纲领 (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2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在 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加强工农联盟,建立工农革命政权,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 3 .全面抗战时期 : 在 抗日根据地实行 “ 三三制 ” 原则,并接受民主人士的合理建议; 1945 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 《 论联合政府 》 的报告,指出要建设一个各阶级联合执政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4 . 解放战争后 :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在政权组织、人事安排上充分体现了民主,使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挖掘认知的深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 《 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 》 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 《 天演论 》 时, “ 煞费苦心 ” 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 “ 中体西用 ” 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学科 素养 历史解释: “ 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 说明严复什么意图? 思维 脉图 解析: 严复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严复主张救亡图存、维新变法,严复的 《 天演论 》 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其目的是面对民族危机,主张救亡图存,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 D 项正确;严复是维新思想家,其目的不是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故 A 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 B 项错误;严复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 中体西用 ” 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2 . (2017· 高考海南卷 ) 1910 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 “ 以立议院基础 ”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 “ 具奏,恭候圣裁 ” 。此次改革 ( )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解析: 材料中 “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 ”“ 议决事项须 ‘ 具奏,恭候圣裁 ’” ,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 “ 统而不治 ”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是皇帝个人的独裁,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出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皇帝对资政院的控制,不符合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考向 ( 二 ) 拓展教材的宽度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 …… 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 这一精神的贯彻 ( )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 “ 陕甘宁边区政府 ” 可推理出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由材料信息 “ 共同利害 ”“ 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 ” 等内容可知,中共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农村的措施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 “ 革命 ” , A 项错误,排除;此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 C 项;抗战期间,国共合作,不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 D 项。 答案: B 考向 ( 三 ) 延展知识的长度 4 . (2018· 高考海南卷 )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 “ 四书五经 ” ,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 ) A .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 .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 .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 .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解析: 据材料 “ 试题不取自 ‘ 四书五经 ’” ,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故 A 项正确;据材料 “ 试题不取自 ‘ 四书五经 ’” ,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故 B 项错误;太平天国依靠外来宗教创办,且据材料得不出其排除外来思想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链接一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夏商周到明清,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因有革、内容丰富、特点鲜明。 1 .夏商周时期的法律,以习惯法为主,礼刑并用,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结合,并渗透着神权法思想。 2 .春秋时期,成文法出现。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要 “ 以法治国 ” ,臣民都要遵守法律。 3 .西汉以 《 秦律 》 为基础确立了一整套法律制度。汉武帝时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但实质上实行的是外儒内法的政策,这构成了封建法律的理论基础,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逐渐形成以 “ 法自君出、为君服务、礼法并用、法定特权和司法隶属于行政 ” 为特点的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 4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从限制君权的角度提出以 “ 天下之法 ” 取代 “ 一家之法 ” 的主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链接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各阶级、各派别为建立民主法治社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 . 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著作,近代西方民主法治思想传入中国。 2 .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但这些主张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3 . 19 世纪 90 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们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但最终失败。 4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了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5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力图从思想上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根据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1931 年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 “ 三三制 ” 原则等。 链接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1 .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颁布了 《 共同纲领 》 作为临时宪法。 2 .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迈出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步。 3 .改革开放后,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链接四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建设 1 . 以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为特征的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在众多城邦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具代表性。但要注意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滥用。 2 .古罗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完备的法律体系上。罗马法不仅是罗马帝国辉煌的象征,也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链接五 近代西方民主法治的建设 1 .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等为代表的近代民主法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近代英、美、法、德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确立并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 “ 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 的治国政策,以取代 “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 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 ) A .集权行政体制建立 B . “ 礼治 ” 逐步让位于 “ 法治 ”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 .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 解析: 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中的司法体制变革,传统治国政策 “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 体现出 “ 礼治 ” ,而新法 “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 是 “ 法治 ” 的反映,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集权行政体制的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故 C 项错误;商鞅变法治国并非立足普通民众利益,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近代士人从普遍没有法治观念到呼吁法治改革,再到清末 “ 新政 ” 掀起法治建国高潮。贯穿这一历程的主题是 ( ) A .西方政体的引进 B .晚清社会的近代化 C .礼治文化的复兴 D .近代法制的体系化 解析: 题干中提及清末法治观念逐渐加强,到清末新政提倡法治建国,体现了政治制度的法制化,故选 B 项;题干提及的是法制化,未提及政体变革,排除 A 项;法治化是西方民主思想,排除 C 项;近代法制还处于观念阶段,体系化还很远,排除 D 项。 答案: B 3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多达 500 余家,不少报纸以 “ 民主 ”“ 民权 ”“ 国民 ” 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4 200 万份, “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共的或私人的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 。这反映了 ( ) A .国民整体素质大为提高 B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革命深厚的社会基础 D .民众生活体现与时俱进 解析: 材料中报刊名称、报纸发行量以及读者群体的变化等方面体现了民国建立后社会风气的文明化,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 “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 ” ,不能反映整体素质,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报纸的具体内容,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故 B 项错误; C 项说法不符合辛亥革命的特点,故错误。 答案: D 4 .曾认为人治是 “ 第一等好 ” 社会调整手段的柏拉图到了晚年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也认为 “ 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 。由此可知 ( ) A .法律应该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 B .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C .政治运行应遵循轮番而治精神 D .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 解析: 由 “ 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也认为 ‘ 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 可见法律能够为民主制度提供保障,故 B 项正确。 A 、 C 、 D 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答案: B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1904 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 《 四书 》《 五经 》 。这次考试 ( ) A .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 B .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人才基础 C .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 D .折射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解析: 某种程度上,科举考试试题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并非 “ 虚伪 ” ,考 《 四书 》《 五经 》 反映了清政府固守封建道德,折射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考中国治史论和各国政治、艺学策则体现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努力, D 项正确, A 、 C 两项错误。辛亥革命的主力是留学生,并非科举学子, B 项错误。 答案: D 2 .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各省谘议局相继成立。立宪派一方面以谘议局为论坛,发表各种议论,通过各种决议,力图对地方政府的权力运作有所监督;同时互通声气,函电往来,发起和组织联合请愿,要求尽快成立 “ 责任内阁 ” ,加快立宪步伐。材料说明 ( ) A .谘议局使立宪派有代表民意的合法性 B .立宪派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先锋力量 C .谘议局议员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性 D .中国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解析: 谘议局的设立使立宪派能够通过政治渠道表达民众利益和诉求,故 A 项正确;立宪派不是民主政治的先锋力量,故 B 项错误;谘议局议员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财产资格限制,故 C 项错误;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到 《 临时约法 》 才形成,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 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废除了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和含有封建专制内容的民间教科书。南京临时政府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 .扩大政权的群众基础 B .塑造新的意识形态 C .提高国民的思想觉悟 D .应对尊孔复古逆流 解析: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制定的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等四项,与封建思想以及忠君的儒家思想是相背离的,临时政府这一举措,更重要的是塑造新的意识形态,故选 B 项。 A 、 C 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尊孔复古逆流发生于 191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 “ 民国 ” 应当 “ 主权在民 ” 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 13 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 ) A .北洋军阀否定 “ 主权在民 ” 理念 B .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C .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解析: 辛亥革命后,国人普遍接受 “ 主权在民 ” 理念,而国会政治却实施了 13 年就结束了,说明要实现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比较艰难,故 D 项正确; A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B 、 C 项不符合 “ 国人普遍接受 …… 的近代政治理念 ” ,排除。 答案: D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包括制定了 《 中华民国约法 》《 中华民国民法典 》《 中华民国智行新刑律 》 等重要法律共 241 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 ( 它们 ) 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 …… 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 《 试析民国北京政 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 依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 “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 …… 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 得出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为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 “ 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 ” 得出以西方法律的原则制度引入改造中国法律体系。第二小问,可以从中西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就中国而言,民国北京政府建立迫切需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来巩固统治;从西方而言,西方近代法律体系相对发展成熟,有许多可供借鉴学习的地方。 答案: 特 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取代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 原因: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日本局部侵华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931 - 1936 年 ) 1 . 日军局部侵华 (1) 背景 蓄谋已久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方针。 经济危机 1929 -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特别严重,日本欲转嫁危机 中国内战 新军阀混战,国共对峙,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国际社会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解决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 表现 九一八 事变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一 · 二八 事变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军袭击上海,蔡廷锴等指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华北事变 1935 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变,威逼平津,阴谋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3) 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高涨,国共由对峙逐步走向合作抗日。 2 .中国军民的抵抗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 国民政府对日态度 ①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采取妥协退让的 “ 不抵抗 ” 政策,幻想通过 “ 国际联盟 ” 和平解决中日争端。 ② 蒋介石认为只有先实现全国军事的统一,才能集中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被称为 “ 攘外必先安内 ” 。 ③ 国民政府也意识到,日本侵略将进一步扩大,加紧备战,在各重要城市和交通线修筑了一批防御工事,制定了对日作战的国防战略,做出与日本持久战的准备。 (2) 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 抗日民主运动兴起。在中国共产党及民主爱国人士领导下,全国掀起抗日民主运动,要求国民政府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一二 · 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① 1935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发表 “ 八一宣言 ”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 1935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 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二、全民族抗战 (1937 年 7 月- 1945 年 9 月 ) 1 . 日本全面侵华和侵华日军的罪行 (1) 七七事变: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2) 侵华日军的罪行 军事侵略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中国东部、中部大片领土 屠杀人民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细菌战和毒气战 以华制华 在占领区扶植汪精卫等伪政权,实行残暴殖民统治 以战养战 疯狂掠夺沦陷区的经济和资源,以满足战争需求 奴化教育 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企图消磨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达到民族同化的目的 2.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进攻上海,威逼南京。国民政府发表 《 自卫抗战声明书 》 。 (2)1937 年 8 月 22 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3)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 国共合作宣言 》 ,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1) 防御阶段的四大会战 (1937 年 8 月- 1938 年 10 月 ) 淞沪会战 (1937 年 8 - 11 月 ) 粉碎了日本 “ 三个月灭亡中国 ” 的狂妄计划,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太原会战 (1937 年 9 - 11 月 ) 国共联合作战。八路军 115 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 “ 日军不可战胜 ” 的神话 徐州会战 (1938 年 1 - 5 月 )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1938 年 6 - 10 月 ) 苏联空军参战,消耗了大量日军。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 相持阶段的抗战 (1938 年 10 月- 1945 年 8 月 ) 正面战场 国民政府组织多次会战,粉碎了日军消灭国民政府的企图 游击区抗战 国民党还建立敌后游击区,极大消耗日军力量,有力配合正面战场 中国远征军 1942 年起,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进入缅甸,配合盟军同日军作战 (3) 评价 ①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的主要任务,较积极地抗战。 ② 中国 “ 以空间换时间 ” ,击破了日本 “ 速决战 ” 的战略企图,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 “ 持久战 ” 。 ③ 鼓舞了民心士气。 ④ 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游击战。 ⑤ 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争取了国际的同情和支持。 4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 概况 ①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相继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冀鲁豫等根据地。新四军建立了皖中、淮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 ② 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③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2) 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相持阶段到来后,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5 .抗战胜利 (1)1945 年 8 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2)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战结束。 (3)1945 年 10 月,中国从日本手里收回台湾。 三、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 . 是 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壮大人民革命武装力量,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4 .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衰亡到复兴的转折点。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拓展教材的宽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美国记者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 “ 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 —— 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 …… 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 …… 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 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抗日根据地 ( 抗日战争时期 ) 。 史料实证: “ 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思维脉图 解析: 农民世代遭受欺凌,突然获得了很多自由和权利,自然会激发热情。抓住题目关键信息 “ 抗日根据地 ” ,得出 A 项正确;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不是改变土地所有关系, B 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1949 年才实现, C 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下的根据地地方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是不能排除国民党的影响的, D 项过于绝对,错误。 答案: A 考向 ( 二 ) 挖掘认知的深度 2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 “ 围剿 ” 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 “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 ” ,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做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 B 项; A 、 C 、 D 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答案: B 考向 ( 三 ) 延展知识的长度 3 . (2016· 高考海南卷 ) 1942 年,中共中央规定: “ 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 ”“ 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 ” 这一规定旨在 ( ) A .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 .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 .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 .纠正王明 “ 左 ” 倾路线 解析: 1942 年时,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团结各阶层力量共同抗日尤为重要。材料中适当减租的规定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抗战,故选 B 项。材料中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地主的利益,故 A 项错误;实行减租,保护了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利益,无法说明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故 C 项错误; D 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考向 ( 四 ) 转换思维的角度 4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1940 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 “ 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解析: C 对:由材料内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毛泽东在 《 新民主主义论 》 中表述的观点。由材料 “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因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可以同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反对共同的敌人。毛泽东的分析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A 错: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不同点,并未涉及借鉴俄国革命经验的情况。 B 错: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毛泽东的意思不是要吸收资产阶级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是要联合资产阶级。 D 错:材料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没有批判右倾错误。 答案: C (2) 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① 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a .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尽管南京国民政府开放的民主十分有限,但也是前所未有的。 b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② 国家统一层面: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③ 经济层面 a .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b .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④ 民族精神层面: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⑤ 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 1942 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并于战后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3 年,中国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 1943 年, 《 开罗宣言 》 明确了中国对东北、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的主权,中国政府于战后收回了这些领土的主权。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据统计, “ 民族 ” 一词在 1911 年年底前, 《 申报 》 可检索出的条目位 243 条,而到了 1939 年,则高达 2 369 条; “ 中华民族 ” 一词在 《 申报 》 首次出现是在 1912 年, 1939 年则达到了 372 条。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 ) A .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B .红军长征宣传了北上抗日主张 C .百团大战等捷报鼓舞了民众抗日的信心 D .全面抗战激发了空前爱国热情 解析: 1939 年, “ 民族 ” 一词显著增加,关键因素是抗日战争,国民革命是在 1924 年到 1927 年,故 A 项错误;红军长征是由于第五次反 “ 围剿 ” 的失败,是在 1934 年到 1936 年,故 B 项错误;百团大战是在 1940 年,故 C 项错误;抗战激发了民族凝聚力,使得 “ 民族 ” 一词显著增多,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下面是部分抗战歌曲创作时间表 创作时间 抗战歌曲 1931 年 9 - 1935 年 《 抗战歌 》《 义勇军进行曲 》 1935 - 1937 年 《 松花江上 》《 离家 》《 上前线 》 流亡三部曲 1937 - 1945 年 《 大刀进行曲 》《 长城谣 》《 游击队歌 》《 黄河大合唱 》《 团结就是力量 》 等 据上表,这些抗战歌曲的创作旨在 ( ) A .宣扬民族英雄的事迹 B .激发民族抗战的意志 C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 D .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解析: 题干中抗战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激发中华民族的抗日热情和坚定抗日决心,故选 B 项;抗战歌曲主要是激发人民群众抗日,排除 A 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是在 1935 年 8 月的 “ 八一宣言 ” 中开始宣传的,而 《 抗战歌 》《 义勇军进行曲 》 是在之前创作的,排除 C 项;国共第二次合作是在 1937 年 9 月的 《 国共合作宣言 》 ,而 《 大刀进行曲 》 等是在之后创作的,排除 D 项。 答案: B 3 .电影 《 无问西东 》 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 ( ) A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 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不能体现出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消弭,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参加淞沪会战的军队,没有体现出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B 项错误;材料中参加抗战的军队既有国民党的主力军,也有地方部队,反映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C 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民政府在 1937 年 9 月公布 《 国共合作宣言 》 , D 项错误。 答案: C 4 . 1941 年 5 月 11 日公布的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规定: “ 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辖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 这一规定 ( ) A .体现国共合作的诚意 B .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C .违背了民主革命纲领 D .保证了抗日战争胜利 解析: 根据时间信息 “ 1941 年 ” 和 “ 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 ” ,可知该政策能够保证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民主选举,这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抗日,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B 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共合作, A 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策的灵活性,并不违背民主革命纲领, C 项错误;仅仅民主选举并不能保证抗战的胜利, D 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1937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拜祭黄帝,在祭文中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官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祭文中更多用“始祖”“吾华”等,以突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 .注意改善和国民党的关系 B .认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C .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D .意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解析: 祭文中更多用 “ 始祖 ”“ 吾华 ” 等,以突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意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故选 D 项;材料强调中华民族的概念,而不是单纯改善和国民党的关系,排除 A 项; 1935 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1935 年 12 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早在这时就认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排除 B 项;材料没涉及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问题,排除 C 项。 答案: D 2 . 1938 年 2 月至 4 月,为驱逐晋西北地区的中国军队,日军 26 师团、 109 师团展开大规模围攻。八路军第 120 师主动迎敌,经过两个月的游击战歼灭日军 1 500 余人,缴获步机枪 200 余支、汽车 14 辆等大批装备,收复了 7 座县城和大片国土。这表明当时 ( ) A .八路军成了抗日战争的主力 B .游击战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 C .抗日战争的主要方式是游击战 D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解析: 由材料 “ 1938 年 2 月至 4 月 ” 的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抗日战争以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主,故 A 项错误;由材料 “ 经过两个月的游击战歼灭日军 1 500 余人,缴获步机枪 200 余支、汽车 14 辆等大批装备,收复了 7 座县城和大片国土 ” 可知游击战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故 B 项正确;游击战是敌后战场的主要方式,故 C 项错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标志着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狂妄计划的破产,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下图是李少言于 1942 年创作的木板刻画 《 挣扎 》 ,该画描绘了一位贫苦农妇咬伤蛮横的日本士兵的情景。这客观上说明 ( ) A .日军疯狂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 B .日军大量掳掠劳动力 C .敌后抗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D .沦陷区社会秩序混乱 解析: 材料不能反映是国统区、沦陷区,还是抗日根据地,故 A 项错误;妇女咬伤日本士兵,表达的是一种憎恨的情绪,故 B 项错误;同理,这一漫画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故 C 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是否为沦陷区,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 1944 年,当美军观察组全部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称这是 “ 中国抗战以来最为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 ” ,周恩来认为 “ 不能把他们 ( 美军观察组 ) 的访问和观察当成普通行为,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 ” 。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积极开展官方的外交活动 C .积极争取国际外援的支持 D .与美国有了军事上的合作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A 项错误; 1944 年抗战时期,共产党的外交活动不能代表官方外交,故 B 项错误;由材料 “ 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 ” 可知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外交活动积极争取国际外援的支持,故 C 项正确;由材料 “ 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 ” 不能得出已经合作的结论,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纪念日 时间及设定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每年 1 月 27 日,联合国 2005 年设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每年 12 月 13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 年设立 日本广岛核爆炸遇难者纪念日 日本政府每年 8 月 6 日举行 纪念日 时间及设定 诺曼底登陆纪念日 旨在纪念 1944 年 6 月 6 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 欧洲胜利纪念日 1945 年 5 月 8 日 24 时, “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 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家以 5 月 8 日为纪念日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由于时差的关系, “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 签订的时候,苏联已经到了 5 月 9 日,因此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 5 月 9 日为纪念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年 9 月 3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 年设立 材料二 在历史教科书中, 1983 年之前一般没有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问题。 1983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学历史专业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 《 中国现代史 》 ( 下册 ) ,开始正面提到了这种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也对全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及其胜利,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影响和推动了各国特别是被压迫民族的进步。 在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它从战争进程的角度点明了中国的作用,对于提升抗日战争的意义是有益的。 —— 以上资料根据李良玉 《 关于 抗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整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种纪念日设立意图的共同之处。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抗日战争研究发生变化的背景,并说明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的意义。 解析: 第 (1) 问,首先需要看到这七种纪念日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关,从这一角度去概括其目的应该是以史为鉴,缅怀反法西斯战争业绩和珍爱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以及尊重生命,凸显人性。其次要看到纪念日既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也有战败国,从这一角度再进行概括分析可以得知各自政府设立纪念日都有特定的政治考量。第 (2) 问,第一小问,注意时间信息 “ 1983 年 ” ,概括这一阶段的特征即可回答抗战研究变化的背景,即在政治上拨乱反正,在经济上改革开放,在思想文化方面重新提出 “ 双百 ” 方针,在两岸关系方面,两岸关系改善;第二小问,从两个纪念日的名称入手分 析, “ 公祭日 ” 的意义要侧重于警示性, “ 胜利纪念日 ” 的意义侧重于中国对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根据这一定位可知其意义在于强调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与作用和呼吁各方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谴责法西斯暴行。 答案: (1) 以 史为鉴,缅怀反法西斯战争业绩;珍爱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尊重生命,凸显人性;各自政府均有特定的政治考量。 (2) 背景:政治上拨乱反正;经济上改革开放;思想文化方面重新提出 “ 双百 ” 方针;两岸关系改善。 意义:强调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与作用;呼吁各方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谴责法西斯暴行。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19 - 1923 年 ) :新的开端,新的领导阶级 1 . 1919 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 . 1921 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 . 1922 年,中共二大从国情出发,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1924 - 1927 年 ) :新的局面,新的群众基础 1 . 开始 : 1924 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 高潮 : 1926 年 ,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 . 失败 : 1927 年 ,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 - 1937 年 ) :新的道路,成熟的领导 1 . 1927 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 . 1927 年, “ 八七会议 ”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 . 1927 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点燃了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星星之火。 4 . 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1935 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革命转危为安,成为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36 年,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 . 1936 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四、抗日战争时期 (1931 - 1945 年 ) :新的策略,民族的觉醒 1 . 防御阶段 : 积 极对日作战,配合正面战场;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 . 相持阶段 : 坚 持对日作战,为克服投降危险和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 1940 年发动了百团大战,并开展反 “ 扫荡 ” 斗争。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 3 . 反攻阶段 : 向 日军发动大规模的反攻,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五、解放战争时期 (1945 - 1949 年 ) :革命的最后胜利 1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2) 重庆谈判,签署了 “ 双十协定 ” ,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1946 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 .解放战争胜利 (1) 军事上,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 1949 年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被推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2) 经济上,在解放区进行土改,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3) 政治上,领导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主题考向探究 / 找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挖掘认知的深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 增加富力 ”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 “ 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 。这场争论 ( )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学科 素养 时空观念:五四运动后 (1919 年后 ) 。 历史解释:出现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维 脉图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后出现的这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廓清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故 C 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确定应该在中共二大之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B 项的 “ 认清 ” 、 D 项的 “ 消除 ” 说法过于绝对,亦可排除。 答案: C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1948 年 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 .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 .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 .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解析: B 对: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中共中央要求对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主要是因为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入城市,转向国家建设方面。 A 错:材料中并未涉及土地改革。 C 错: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1953 年。 D 错: “ 社会主义生产 ” 与材料时间不符。 答案: B 考向 ( 二 ) 转换思维的角度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 “ 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 “ 另起炉灶 ” 外交政策的确立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 渡江战役即将发起 ”“ 英国军舰擅自闯入 ”“ 要求英、美、法 ……‘ 迅速撤离 ……’” 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B 项正确。 A 、 D 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C 项错误,排除。 答案: B 考向 ( 三 ) 拓展教材的宽度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1943 年 8 月,国民党颁布 《 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 》 ,把 “ 亲日派 ”“ 长征时代 ”“ 争取民主 ”“ 国共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等归为 “ 谬误名词 ” ,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 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故 D 项正确,排除 B 项;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 A 项;材料不涉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排除 C 项。 答案: D 考向 ( 四 ) 延展知识的长度 5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 ;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 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解析: 由材料信息 “ 群众组织 ”“ 404 万人 ” “ 27% ” “ 村村有党员 ” 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 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 A 项; B 项与材料信息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时间不符,排除;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统一战线的范围缩小, C 项错误。 答案: D 6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 “ 1930 年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粮食产量增加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土地革命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A 项正确。 B 项是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一个重要保障; 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D 项不是原因而是作用或成果。 答案: A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 1921 年中共 “ 一大 ” 通过党纲提出: “ 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 。 1922 年中共 “ 二大 ” 决议强调: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 “ 打倒公共的敌人 —— 本国的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 ” 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 ( ) A .认清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受到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影响 C .采取了分化和瓦解资产阶级的革命策略 D .为维护国共合作做出了方针政策的调整 解析: 1922 年中共 “ 二大 ” 决议强调: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 “ 打倒公共的敌人 —— 本国的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 ” 可以看出已经正确认识到了中国的国情,故 A 项正确; “ 打倒公共的敌人 ” 不能体现机会主义,故 B 项错误; “ 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 ” 体现对国情的认识,没有体现对资产阶级的分化和瓦解,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 1922 年并没有确立国共联合的方针,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 1925 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 “ 我们参加民族运动 …… 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 这说明中共认识到 ( ) A .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 .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C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D .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 解析: 材料 “ 我们参加民族运动 ” 和 “ 1925 年 ” 说明国共仍在合作,材料 “ 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 ” 则强调无产阶级自己的独立性,故 D 项正确; A 、 B 、 C 三项材料均不能体现,排除。 答案: D 3 . 1947 年 11 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决定全面变革解放区 “ 三三制 ” 政权组织形式。要求 “ 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 ” ;并具体规定 “ 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地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 ” 。这反映出 ( ) A .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正式形成 C .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D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解析: 据材料 “ 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 ” 可知将原来为抗日设立的政权改变为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权,反映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化为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故 D 项正确; A 项材料中未涉及,故 A 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于 1954 年建立,故 B 项错误; C 项材料中未涉及,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2 . 全面抗战时期 (1) 目的: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统一战线和争取抗战胜利。 (2) 内容:实行 “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 的政策。 (3) 影响: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 . 解放战争时期 (1) 目的: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2)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 影响: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4 . 1929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 兴国土地法 》 中:把 “ 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 ” ,改为 “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 ; 1931 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 “ 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 ” 。这表明当时 ( ) A .军事的失利推动了中共调整土地政策 B .土地革命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C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D .土地革命受到 “ 左 ” 倾错误严重误导 解析: 根据材料 “ 1929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 兴国土地法 》 中:把 ‘ 没收 …… 改为 …… 1931 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 …… 所有权 ’” 可知,这种变化属于政策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5 . 1938 年 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 《 战时土地政策大纲 》 ,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 “ 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 ” 这说明 ( ) A .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 B .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 C .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土地政策的调整 D .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国民党采取了 “ 没收汉奸土地,征收不良土地,依法分配给伤兵难民 ” 的土地政策,联系时间 “ 1938 年 ” 可知这一政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社会矛盾的情况下,为充实抗日物资所进行的土地政策的调整,故 A 项正确; B 、 C 、 D 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A 6 .下表是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 28 个县 88 个村的统计,中农的户数、人口、占有土地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其他县也出现类似变化。这可以反映出 ( ) A. 该区域土地改革非常彻底 B .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封锁 C .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和经济建设取得成效 D .地主依然为土地革命打击的主要对象 年份 中农户数 中农人口 中农占有土地亩数 1937 5 184 29 401 94 184 1941 6 347 32 680 106 845 1942 6 547 31 882 106 630 解析: 中农是指拥有自己的土地,既不租种地主的土地,也不出租土地的农民。中农户数和占有土地的增加,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农政策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C 项正确;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土地改革的政策,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根据地经济的发展, B 项阐述的方向与材料不符;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 “ 减租减息 ” 政策,团结地主进行抗战, D 项错误。 答案: C 7 .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 40 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 “ 打土豪分田地 ” 到 “ 双减双交 ” (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 ,再到 “ 耕者有其田 ” 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 )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国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解析: “ 打土豪分田地 ” 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了团结农民推翻地主阶级统治; “ 双减双交 ” 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团结开明地主参加抗日斗争,争取抗战的胜利; “ 耕者有其田 ”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了团结农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据以上分析得出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故 A 项正确;近代中国政治局面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故 B 项错误; C 、 D 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A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1922 年 6 月 15 日,中共中央发表 《 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 ,其中提道: “ 辛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 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 ) A .对时局的认识脱离实际 B .意识到要对现行纲领进行调整 C .有一定的 “ 左 ” 倾倾向 D .注重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属性 解析: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这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据材料 “ 辛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 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性,意识到要对现行纲领进行调整,故 B 项正确;当时的认识是符合实际的,排除 A 、 C 两项, D 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答案: B 2 . 1930 年,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 “ 完全予以消灭 ” ,切断武汉 — 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然后击溃江西方面主要敌军,占领南昌、九江,进而 “ 向武汉中心前进 ”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 A .坚持秋收起义后红军的进军方向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正确地预判了革命的战略形势 解析: 秋收起义后,红军转战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切断武汉 — 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 …… 占领南昌、九江 …… 向武汉中心前进 ” ,表明了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路线,故 B 项正确;同理,故 C 项错误;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路线,不符合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 1939 年 12 月,毛泽东发表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提出 “ 中国革命是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 其旨在引导 ( ) A .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B .中国革命道路由 “ 城市为中心 ” 向 “ 农村为中心 ” 转变 C .中国人民当前的革命策略是联合一部分大资产阶级 D .中国人民当前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解析: 1939 年可知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 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 ,可知毛泽东认为取得抗战胜利的条件之一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 C 项;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 1919 年五四运动,排除 A 项;中国革命道路由 “ 城市为中心 ” 向 “ 农村为中心 ” 转变开始于 1927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排除 B 项;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国共合作打败侵略者,排除 D 项。 答案: C 4 . 1945 年,美国政府采取 “ 扶蒋反共 ” 的政策; 1947 年 5 月,美国已 “ 把中国放在了应给予援助之国家的顺序表中相当低的地位 ” ;到 1947 年下半年,美国决定将日本重建为美国在东亚势力的重要基地。促使美国调整政策的中国因素是 ( ) A .国民党政权的瓦解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民主革命胜利发展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 题干中美国对中国援助到 1947 年降低援助中国,与此同时,美国扶植日本,结合 1947 年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的史实,故选 C 项;国民党政权的瓦解是在 1949 年 4 月 23 日,排除 A 项;新中国的成立是在 1949 年 10 月 1 日,排除 B 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 1945 年 9 月 2 日,排除 D 项。 答案: C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开过众多 “ 革命借条 ” ,如下表所列的三张代表性 “ 革命借条 ” 。 时间、地点 名称 内容 1930 年 湖北孝感 红军借条 “ 因我们红军现在扩大武装经济 特向杨长银先生借大洋四百元 经济困难 队长涂杏 ( 印章 ) 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 ” 时间、地点 名称 内容 1945 年 湖南宝庚 ( 今邵阳 ) 八路军借条 “ 借爱国人士周莲池先生大米陆拾肆斗、大肥猪壹条、银元肆佰贰拾块、铜钱伍佰块、小钱十贯,祖国统一时来中央。八路军贺 龍 ( 盖有贺龙和陈菊生的印章 ) 一九四五年三月 ” —— 据 《 湖南发现 1945 年八路军借条 》 等整理 时间、地点 名称 内容 1949 年 湖南宁远 解放军借条 “ 今借到张先生土荣家马壹匹此据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湘南司令部 ( 朱印 ) 十一月十三日条 ” 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 “ 革命借条 ” 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 (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财政困难在不同时期向一些人士借用了一些物资或钱财,围绕革命借条拟定论题时一是从借条的背景出发,阐述借条出现的背景,展示党对人民的信用。二是从把借条作为历史材料的角度出发,要对借条的真伪进行辨别,这就牵涉史料研究,看借条信息是否符合当时的情景。 答案: 示 例一:论题:艰难的革命环境催生 “ 革命借条 ” 。 阐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的军队,财政来源少,经济困难,加上国民党的 “ 围剿 ” 与打压,不断扩充的革命队伍的吃穿与作战费用等必需品供应十分紧张。为了进一步开展革命斗争,部队不得不借助于殷实之家,在当时无法偿还的情况下立下借据。这些从民间借来的钱物对民主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助。 示例二:论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出的 “ 革命借条 ” 的真伪需要辨别。 阐释: “ 革命借条 ”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真伪需要辨别。在辨别时,应注意以下要素:时间上,其使用的纪年方法是否正确;字体上,繁体与简体的使用是否合理;内容上,措辞是否得当,如 “ 祖国统一 ” ;字迹、署名和印章,是否与经办人相吻合等。 专题跟踪检测 ( 七 ) 点击进入 wor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