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汪曾祺把小说当散文来写,其创作风格故意与“戏剧化小说”的传统风格 。一方面是因为他学养丰富,对自己故乡的风俗人情 ,有一种博识的杂家风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生性 ,崇尚自然,反对小说人为的戏剧化,过于巧合的故事化。 A. 南辕北辙 耳熟能详 淡泊 B. 南辕北辙 如数家珍 淡薄 C. 背道而驰 耳熟能详 淡薄 D. 背道而驰 如数家珍 淡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意思是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结合语境“创作风格”和“传统风格”,故“背道而驰”准确;“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结合语境“故乡的风俗人情”,故“如数家珍”准确;“淡薄”意思是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淡泊”指对于名利冷淡不看重,句子中的对象是“生性”,故“淡泊”准确。故选D。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古文观止》已被您借走数月,近日我又想重温此书,还望能璧还于我。 B. 有幸跟随先生您学琴多年,但我天资不高,尚无成就,真是忝列门墙。 C. 这次公司品牌的推广方案有关部门已报上,还请主席您于百忙之中钧裁。 D. 能参与此会我已经诚惶诚恐,现又推举我为作协主席,我实在愧不敢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准确的能力。敬语指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语言手段。使用敬语,是尊人与尊己相统一的重要手段。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中国人喜欢谦逊,所以谦词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A项表达不得体,“璧还”敬辞,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不能用来让别人还给自己; B项,忝列门墙,是谦词,此处使用得体; C项,钧裁,是敬词,此处使用得体; D项,愧不敢当,是谦词,此处使用得体。 故选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1月11日至4月6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 而这种追求,应在“设计”上都能得到体现。另外,面对这些中国设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届展览也希望给出一些启示。 ①因此,最终确定以“新时代•新生活”作为本届大展主题。 ②创造美好生活,已成为新时代的共同追求。 ③与之相关供给、服务等方面也随之一变,逐渐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当下,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⑤作为展览,其主题应符合专业要求,也应反映中国设计所获发展特点。 A. ⑤①④③② B. ⑤①②④③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②⑤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我们要注意句子中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主语一致与否。本题是选择题,注意找准题目的切入点。一般看空格的前后,有时需要结合中间语句的衔接。比如由本题空格后“这种追求”可知②“共同追求”与它联系最紧密。直接选A。如果找不到切入点,也可以按常规来做。文段主要介绍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对中国设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相关启示。在所给语段中,句⑤应该紧承上文的展览说主题,⑤①构成因果关系应该连在一起,④③内容紧密,句②中“共同追求”和后面“这种追求”相承接,明显在最后。故选A。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颜真卿忠肝义胆,视死如归,故其书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其书则尽显平淡天真之趣;王羲之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其书因此达到了清雅脱俗的境界。 A. 书者艺术风格的形成由生活经验所决定。 B. 书者是通过书法风格来表现自己的心志。 C. 书者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刻苦磨炼的结果。 D. 书者艺术风格和自身思想境界息息相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对相关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答案。题干提供的语段一共三句话,列举的“颜真卿、苏轼、王羲之”三人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三个句子都是先分析各人的思想境界:“忠肝义胆,视死如归”、“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然后分析在思想境界的影响下,各人的字体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归纳可以得出结论:书者艺术风格和自身思想境界息息相关。故选D。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空图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雅好为文,颇自矜伐,端士鄙之。初,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清要。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图自礼部员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征至京师。图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要恶之,稍抑其锐。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又称不辱居士。其所居曰祯贻溪,溪上结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为《亭记》云。 臣谨按注:图,河中虞乡人。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会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所赏叹,由是知名。未几,凝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知贡举,擢图上第。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既渡江,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久之,征拜礼部员外郎,俄知制诰。 图见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征,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辞还山。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是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昭宗东迁,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为柳璨所阻,一谢而退。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卒时年八十余。臣又按梁室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旧族,本以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一旦委质朱梁,其甚者赞成弑逆,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选自《五代史阙文》,有删节) 注:臣谨按,意为“我恭谨地考察过”,后面一般为作者的补叙以及议论。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车驾播迁 播:迁移 B. 不名官位 名:占有 C. 图见唐政多僻 僻:不正 D. 良有以也 良:认为……好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空图自负的性格使他招致权贵的反感,于是他弃官不做,隐居山林。 B. 司空图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在乡里备受推崇,后来又得到王凝的赏识。 C. 司空图被朝廷任职,但因先前王凝征他为从事而不忍离去,最终被弹劾。 D. 梁太祖篡位,司空图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他推辞不做,可见其忠义。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 ②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 8. 作者补叙了司空图的轶事,请简要概括这些事体现出的美好品性。 【答案】5. D 6. B 7. ①恰巧天下动荡不安,读书人大多前往依附他,他们互相推许奖誉,因此(司空图)名声更盛; ②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司空图撰写碑文,(司空图)得到数千匹绢,司空图将绢送到虞乡的闹市中,任凭乡人获取,(数千匹绢)一日之内就被拿完; 8. 知恩图报,不求功名,不贪财物,坚守气节(坚守忠义)。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同时也要注意课内知识的迁移。D项,“良”,不应译作“认为……好”,而应译作“的确”,确实如此。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B项,“在乡里备受推崇”,不符合原文,原文说“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可见并未被乡里推崇。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①“属”:正逢;“版荡”:动荡;“推奖”:推许奖誉;“藉”:更加。②“撰碑”:撰写碑文;“得绢数千匹”:得数千匹绢;“致”:送到;“恣”:任由。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考生要注意抓住文本中描写相关事件人物的语句,然后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注意本文是考证纠正史书错误的文章,第一段是作者考证认为有误的记录,第二段开始才是作者考证的真实内容;第二段“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为了感念王凝的知遇之恩,不肯赴任,可见他知恩图报;第三段“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即时奔问,复辞还山”可见他不求功名;“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将财物任由他人拿去,可见他不贪财物;“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可见他坚守气节(坚守忠义)。 参考译文: 司空图字表圣,自称是泗州人,从小就有才能。咸通年间,一举考中进士,平素很喜欢写文章,又很喜欢自夸,正直之士都鄙视他。起初,去使府工作,从登朝起,先后担任要职。黄巢贼兵作乱,皇上离京,图有祖先的产业位于中条山,极尽林泉之美。图从担任礼部员外郎开始就躲在那里,每天用诗酒自娱自乐。当时天下动乱不安,士人经常依靠他,互相吹捧,因此声名很盛。昭宗回京后,图以户部侍郎的身份被征召至京师。图恃才傲世,认为自己应当任宰相,为掌权者所厌恶,慢慢压制其锐气,图愤愤不满,请病假,又回到中条山,与人书信往来,不在意官位。只自称“知非子”,又自称“不辱居士”。他所居住的地方叫做“祯贻溪”,在溪上修建茅草屋,命名叫“休休亭”,曾经自己写了一片《亭记》。 我整理如下:图,河中虞乡人。从小就有文采,不曾被乡里所称道,恰逢王凝从尚书郎外放为绛州刺史,图用文章拜谒他,很为王凝赏识赞叹,因此出名。不久,王凝入宫任知制诰,升任中书舍人知贡举,提拔图升职。很快,王凝出任宣州观察使,任命图为从事。渡江后,御史府上报朝廷让图任监察一职,朝廷下诏让他回京,图感念王凝知遇之恩,不忍轻易离开幕府,百日后仍不去见皇上,被台司弹劾,于是以本官的身份任分司一职。很久后,才又征召他做礼部员外郎,不久掌管制诰。。 图见朝廷政令有很多古怪,宦官掌权,知道天下必乱,就弃官归隐中条山,不久以中书舍人的身份被征召,又任礼部、户部侍郎,都不去。等到昭宗迁到华下,图因为与皇上关系亲近而同乘一辆车,皇上随时询问,他又辞别,回到中条山。所以有诗道“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趋朝参”。这难道是有意于相位吗?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写碑文,图得绢数千匹为报酬,图把它扔到虞乡市曹里,任凭乡人取走,一天就被拿光了。这时盗贼遍地,唯独不进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靠图避难,保全下来的人很多。梁太祖受皇帝禅让,用礼部尚书的官职征召他图以老病为借口推辞了,死时年八十多。 我又整理:梁朝的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全都是唐朝旧时的臣子,本来凭借忠义立身,祖辈累积而为侯成将,历时三百多年。突然有一天委身与朱氏梁朝,更有甚者还赞成弑杀君王叛逆谋反。只有司空图因为清廉正直避世,终身不做梁朝的官,梁太祖以前的梁史指责图有小的瑕疵而泯灭他的大节,确实如此。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刘禹锡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9. 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10.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9. 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作者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并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 10. 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要结合诗歌从意象、情感的角度去辨析,对照。表达效果主要是从写作手发来入手。考生需明确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这两句明显写景,可以从描写手法(动静的角度)、结构(照应上文)来分析。前句“纤草数茎胜静地”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后句“幽禽忽至”,突然飞来几只幽禽,以鸟的飞来衬托幽静的环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都与情相关,这里的环境的幽静与题目的“独坐”联系起来,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在结构上此句的“静”与上文“空斋寂寂”形成照应。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要注意诗歌是有多种情感还是相对比较单一。尾联“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中“莫教风景属他人”,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同向洛阳闲度日”中“闲度日”说明作者没有得到重用,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劝诫朋友“莫教风景属他人”,这里其实也是自我劝慰,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闲度日”,每天只能无所事事,聊以度日,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 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知足不辱,_____,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 (2)____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李白《蜀道难》) (4)结庐在人境,_____。(陶渊明《饮酒》) (5)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枚《阿房宫赋》) (6)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人间如梦,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王守仁《传习录》) 【答案】 (1). 知止不殆 (2). 惟草木之零落兮 (3). 砯崖转石万壑雷 (4). 而无车马喧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 山肴野蔌 (7). 一尊还酹江月 (8). 种德者必养其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注意惟、砯、壑、蔌、尊、酹的写法。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街口子 刘丽华 一条街越长,街口子往往越多。一个街口子里面,就像是一个收纳柜,工厂、学校、医院、住宅、菜市场等统统收纳在内。 家门外的街口子有宽有窄。如果是赶路不是散步,大家都是抄近走。没有公交车的年代,看电影赶时间,我们总选择近路,疾走钻进一个街口子,左拐右拐,走出一道口子,就看到醒目的“人民电影院”五个字。上学我们也不走正街,都是进口子,走小道,小学如此,中学如此。上班了,依然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在窄窄的小道上,你尽管想点什么,不必担心前方撞上谁,也不用考虑后面被追尾,来来回回很安全。假如那时也兴计步数,一天一万步,足有。 街道两旁大多是口子对口子,便于通风。一到夏夜,口子处都是纳凉的居民,有住附近的人家,早早泼洒一地井水,水迅速被滚烫的地面吸干,不用多少时辰,地面就转凉了。那时,一张竹床,可容纳老老少少一家子;一条板凳,也能落座三口人;还有坐折叠凳,小矮凳的,看哪里凉快,往哪里坐。大家话着家常,摇着蒲扇,互通耳闻目睹的新鲜事,一缕缕桂花香从老远的地方穿街过巷飘来…… 食堂旁边的那口老井,井边总有洗不完的东西,每天休息时光,职工或家属提桶抱盆,搓衣洗被,一只吊桶上上下下在井口折腾,“扑通”一声,吊桶下井,拉绳一扬,吊桶在井水里翻个大跟斗,一桶水就满了,再左手一把,右手一把,交替着将一桶水拉上来。打水者一般是壮实的男士,问谁要水?我要,我要,一片回应,喊的喊,笑的笑,男女老少挤挤挨挨,有用搓衣板搓洗的,有在水泥桌上刷洗的,有双脚在盆里踩洗的,有拧被单拧得两人笑岔了气的……形态各异,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街口子处,都是交通要道。口子处的门面走俏,口子那点空地也不会白白空着,那里是刻章、配钥匙、修钟表、补鞋、修伞等匠人谋生的“根据地”。还有小裁缝,也常年在那里支一块案板,放一部缝纫机做衣服,蒸汽熨斗一天到晚都在冒热气。那些来城里卖鸡蛋、包谷的农妇村姑,会事先进百货商店扯上几尺花布,来找这街边的小裁缝缝制。她们不讲究做工,取衣快就好,等卖完了山货余粮,新衣也可取了,随便一试穿,便高高兴兴回家。还有,寒冷的冬日,我们都惦念街口子处那个卖烤红薯的老人,买上一个烤红薯,手暖了,又填饱了肚子。 那时,满街小卖部也很多,孩子们都喜欢帮家里打酱油,因找的零钱就是自己的脚步钱,可买糖果吃,哪怕下雨天,也照打不误。那小小的人儿,撑一把成人的雨伞,穿上一双很夸张的雨靴走出街口子,踩在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上,脚下发出“吱吱”的声响,来到街对面靠口子的那家小卖部,其情其景,就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高柜台》,那不及柜台高的小人儿,店家根本看不到人影,只能听到“打酱油”的叫嚷声,然后从伞下伸出一只抓着酱油瓶的小手,另一只捏着两毛纸币的手尽量往柜台上伸。店家接过瓶子和纸币,问:“打多少钱”,“打一毛钱,剩下的买辣椒糖”。雨停了,小人儿抱着酱油瓶,舔着辣椒糖,心满意足横穿街去,回到原来的街口子,一群小伙伴在玩老鹰捉小鸡,听到一片邀请声,把酱油瓶往墙边一放,扎进小鸡堆,当家里等着酱油炒菜的母亲找来时,小家伙已经玩得昏天黑地了。 县城那条老街,改建成两层店铺的新街后,原来一个个露天的街口子,就变成一个个封顶的街口子,口子两边都设有摊位。不再日晒雨淋的街口子,更适合做小本生意的租用。黄金地段那个街口子有个棉货大妈,口子两旁的摊位都是她的,生意做得好。据说那口子她一签租就是十五年,可她后来把一边摊位让给了一位创业破产、丈夫中风的杨阿姨,每天当杨阿姨要兼顾家里时,大妈就替她打理生意。从此,杨阿姨家的日子越过越顺,大妈也有口热饭吃了,因一到饭点,杨阿姨就给她带饭来……一个街口子,成就了一段小城佳话。 站在一座城市的高楼,俯瞰脚下,你会看到,纵横交错的大街,串起整个城市,成千上万的居民,都容纳在大街小街的口子里。每每经过,我都仿佛看到街口子深处升起的烟火,听见街口子里传出的阵阵笑语欢腾。 (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中一幅幅的画面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又极具历史感,如全家夏天纳凉图、打水、分水图等,写出了一代人独特的记忆。 B. “其情其景,就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高柜台》”,作者以此表现小孩打酱油时的童真童趣,同时又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气息。 C. 文章写棉货大妈让摊位,杨阿姨给她带饭,这与上文打水、分水的画面形成对比,表明街口子的一切,包括互助精神都从未改变。 D. 文章以“街口子”为标题,既交代了文中所有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这一口语化的称谓,又能吸引读者兴趣,给读者一种亲切之感。 13. 请简要分析“街口子”里人们过去的生活状态。 14.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 【答案】12. C 13. 街口子有宽有窄,四通八达,相互串通,在这里生活非常便捷; 一家子老小纳凉,同坐板凳、话家常、摇蒲扇,可见温馨,惬意;打水、要水,可见这里生活的热闹,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抱着酱油瓶,舔着辣椒糖,玩老鹰抓小鸡,这里的生活充满着快乐。 14. “升起的烟火”,表明街口子里依旧涌动着生命力,“阵阵笑语欢腾”表明街口子仍然充盈着人情味;表达了对街口子文化的缅怀;隐含了对街口子文化延续至今的欣慰。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的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C项,“这与上文打水、分水的画面形成对比”分析错误。尽管街口子里的建筑发生了变化,但人与人互助友爱的精神一直未变。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本题其实要求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所以信息应在全文找,考生需一段段看,把握每段的段落大意。如果有概括性的语句,可直接摘录;如果没有,需要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有时候要注意信息的整合。一般答题格式可以先判断后分析,也可以先分析后判断。第一段是总写,第二段主要讲我们爱进口子,走小路,抄小道,以及第五段介绍这里的各种小店可以满足人们日常不同需求,说明街口子四通八达,非常便捷。第三段讲夏夜人们在街口子乘凉,一家子老老小小,大家话家常,互通新鲜事,可见生活非常惬意。第四段讲打水、要水的场景;以及第七段棉货大妈帮助杨阿姨度过难关,杨阿姨反过来给棉货大妈送饭的故事表现了街口子人们的互帮互助。第六段主要写孩子们的欢乐,打酱油得糖吃,玩老鹰捉小鸡等都在表明街口子的生活很欢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及作用。要求能结合文章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背景,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深层含义、言外之义,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把握两点:一是句子本身所表现的事物的特征以及它所表现的内在含义,二是要注意由此而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和看法。“升起的烟火”,说明人们在里面生活,象征这它的生命力,“阵阵笑语欢腾”表明街口子的生活依旧很欢乐,充满人情味;“每每经过,我都仿佛看到……仿佛听到……”表达了对街口子文化的缅怀;此句的上句“站在一座城市的高楼,俯瞰脚下,你会看到,纵横交错的大街,串起整个城市,成千上万的居民,都容纳在大街小街的口子里。站在一座城市的高楼,俯瞰脚下,你会看到,纵横交错的大街,串起整个城市,成千上万的居民,都容纳在大街小街的口子里。”以及首段和全篇可知作者对街口子文化能延续至今是非常欣慰、非常庆幸的。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社群与文学流派 张涛 在文学流派研究学术史上,文学流派与文学社群是怎样的关系,学术界争议颇大。吴奔星《文学风格流派论》指出,“文学社群不等于文学流派”,“不能把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等同起来”,“文学社群是否为文学流派,必须具体分析”。当下文学流派研究有必要澄清二者关系,这是研究地域文学流派的先决条件。 “社”原先来自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繁殖生命能力的一种宗教崇拜,后逐渐演变为中国古代民间春秋两季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风俗习惯。到了明代,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称为“社”。而文学派别,陈文新教授《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认为主要源于先秦之《诗经》与《楚辞》。他以南朝梁钟嵘《诗品》关于建安以降的五言诗“源出于某某”为依据,把文学流派溯源至先秦《诗经》之《国风》与《小雅》,以及战国之《楚辞》。随着建安以降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文学流派才得到充分发展,国风派、小雅派与楚辞派三种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 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如必须具备大家推举的社长、制定的社约、严格吸收的成员、定期开展的社群活动,等等。而文学流派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文人集合。也就是说,文学流派不必像文学社群那样有严密的组织实体,只要某一特定文人群体围绕某一文坛领袖形成共同的创作风格,并在文坛产生一定影响力,就往往把这一文人群体称为某一文学流派,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而文学社群则不一定要求社群成员在创作风格上的一致性,只要志同道合,皆可入社。 文学社群的成员虽然多为文人士子,但这些文人士子所结社群不一定是为文学目的。如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张岱青年时期在绍兴曾结丝社弹琴娱乐,明天启二年又与其叔张尔葆于绍兴结斗鸡社取乐,黎遂球诸昆弟在年轻时于番禺结怒飞社放鸽游戏,明末大儒刘宗周还于崇祯四年在越中结学术性社群证人社,等等。因而,文学社群在范围与性质上具有多样性,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较多的文化色彩。而文学流派则纯粹是一种伴随文学独立而在文学史上出现的文学现象,它是某一文人群体对文学创作规律普遍认同的结果。 当然,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即使在文学社群并不发达的其他历史时期,也可能出现众多文学流派。但到明末清初,文学社群无处无之,且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域兴盛,因而,文学流派的形成(特别是地域性文学流派)就不能不受士人结社的影响,众多文学流派就是在士人结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是当前文学流派研究必须要澄清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有删改)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想要研究地域文学流派,首先就必须澄清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二者之间的关系。 B. 在明代只要将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活动,就能构成社群。 C. 文学社群的成员虽多为文人,但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的范围和性质却呈现多样性。 D. 文学流派的形成不仅仅受士人结社的影响,还是其它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流派的充分发展,和建安以来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息息相关。 B. 文学社群的成员必须遵守社群制定的社约,定期参加社群的活动。 C. 文学流派组织形式松散,没有组织体系,成员创作风格相同即可。 D. 在明代文人士子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加入相应的各种社群。 17. 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C 17. 起源方面:文学社群依据兴趣、信仰而确立的群体组织;文学流派根据创作内容、风格而划分。组织形式方面: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但不要求成员创作风格一致;文学流派组织相对松散,但有着共同创作风格。范围与性质方面:文学社群具有多样性,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较多的文化色彩;文学流派是更纯粹的文学现象。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B项,“只要将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活动,就能构成社群”错误,应为“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见原文第二段“到了明代,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称为‘社’”。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C项,“没有组织体系,成员创作风格相同即可”错误,“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不代表没有组织体系,见原文第三段“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相关信息:第二段:到了明代,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称为“社”。而文学派别,陈文新教授《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认为主要源于先秦之《诗经》与《楚辞》。他以南朝梁钟嵘《诗品》关于建安以降的五言诗“源出于某某”为依据,把文学流派溯源至先秦《诗经》之《国风》与《小雅》,以及战国之《楚辞》。随着建安以降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文学流派才得到充分发展,国风派、小雅派与楚辞派三种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第三段: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如必须具备大家推举的社长、制定的社约、严格吸收的成员、定期开展的社群活动,等等。而文学流派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文人集合。也就是说,文学流派不必像文学社群那样有严密的组织实体,只要某一特定文人群体围绕某一文坛领袖形成共同的创作风格,并在文坛产生一定影响力,就往往把这一文人群体称为某一文学流派,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而文学社群则不一定要求社群成员在创作风格上的一致性,只要志同道合,皆可入社。第四段:文学社群在范围与性质上具有多样性,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较多的文化色彩。而文学流派则纯粹是一种伴随文学独立而在文学史上出现的文学现象,它是某一文人群体对文学创作规律普遍认同的结果。根据上述信息分点概括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传统农业田间管理要看天看地看作物,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民也要成为看手机的低头族。从高空的卫星、低空的无人机到地面的各种现代农业数据传感器,越来越智能的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传统农业中。数据,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首席科学家吴文斌研究员认为,目前农业已经进入到了精准农业时代,“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信息采集方式将引领农业的发展。其中的“天”,即卫星遥感数据采集;“空”,即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地”,即地面物联网数据采集。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与装备,实现对农业数据的感知和诊断,并最终实现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 在示范现场,智慧农业团队专家演示了适宜于东北规模化种植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农业生产智能诊断技术与平台、农田智能和自主作业系统等现代农业手段。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一台黄色的三角形机器人。它身高不足1米,但却能在长势茂盛的玉米试验田里穿行自如,实现在线环境识别与监测,并能自行规划路径、智能避障。这台机器人就是由中国农科院智慧农业团队研发的农业智能感知机器人。“只需要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遥控,就可以实现农业大田种植信息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与决策、智能农机作业等全过程管理的技术解决”,吴文斌表示,“这就是未来农业的主要形态。”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8年9月28日) 材料二: 近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文章,对当前美国精准农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美国玉米农场的平均利润为每英亩345美元。扣除各种管理费用后,净利润为每英亩85美元。据测算,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增加农场的边际收益,净利润可达到88.74美元。其中,土壤与农田绘图可以提高1.8%的利润,指导系统可以增加1.5%的利润,可变速率技术(VRT)可以增加1.1%的利润。 数据显示,2400英亩以上的大型农场可以每年获利3.9万美元,只需约2年的时间即可收回成本;而800英亩的小型农场只能获利1.1万美元,需要6年多才能收回成本。目前,在美国25万个小型玉米农场中,部分农场正在使用精准农业技术。 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环境角度,这些基于高科技产品的精准农业方案最终目的是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升作物产量,节省生产成本。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7月13日) 材料三: 无线连接接入的进步一直是增进精准农业实践的使用和效果的一个重要驱动因子。但是在很多地区,无线接入还是有很多的困难。这大大限制了农民以及他们的顾问采用精准技术和数据工具的能力。在CropLife杂志最近的一个农业读者调查显示,233人中只有16%的人表示他们的无线服务是“高度可靠和稳定的”,大约19%的人表示“可靠性和稳定性经常有问题”,3%的人表示“影响了他们的活动开展”,剩下三分二的人表示他们的无线服务一般可靠和稳定。 另外,虽然许多两年制学校和一些四年制的大学都会提供证书和学位作为他们农业或工程技术项目的一部分,但是能否跟得上最新的技术以及保证关联性仍旧是一个挑战。系统的巨大差异和不兼容性使培训变得复杂,而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使得学生的经验变得无关紧要或者过时。系统和数据兼容性的改进将一定程度上使得精准农业教育变得更加容易,但也很有可能继续使良好人才的获得变得非常困难。 (摘编自《农业工程》2017年6月27日)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与装备,可以为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提供服务。 B. 未来农业的形态就是,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遥控,实现全过程管理的技术解决。 C.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升作物产量,节省生产成本,可基于高科技产品的农业方案。 D. 系统和数据兼容性的改进,使过去的经验不太重要,获得良好人才可能变得更困难。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中试、推广和转化,能实现天空地数字农业产业化。 B. 只需通过手机遥控等智能终端就能完成农业生产不仅只是一个梦想。 C. 农场越大,精准农业技术提供的利润也就越高,成本回收周期越长。 D. 增进精准农业实践的使用和效果可通过改进无线连接接入技术来实现。 20.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8. B 19. C 20. 材料一侧重介绍科技在未来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精准农业的主要形态;材料二侧重介绍了精准农业所带来的回报;材料三侧重介绍影响精准农业发展的因素,即无线连接接入和专业人才的匮乏。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B项,“未来农业的形态”错误,应为“主要形态”。原文为:这就是未来农业的主要形态。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成本回收周期越长”错误,成本回收周期应该越短。原文为“2400英亩以上的大型农场可以每年获利3.9万美元,只需约2年的时间即可收回成本;而800英亩的小型农场只能获利1.1万美元,需要6年多才能收回成本”。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涉及到概括中心意思、理解重要内容等,解答本题首先要对全文进行阅读,掌握文本大意,把握文本主旨。可以结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民也要成为看手机的低头族”“目前农业已经进入到了精准农业时代”可知材料一侧重介绍科技在未来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精准农业的主要形态;“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环境角度,这些基于高科技产品的精准农业方案最终目的是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升作物产量,节省生产成本”可知材料二侧重介绍了精准农业所带来的回报;“无线连接接入的进步一直是增进精准农业实践的使用和效果的一个重要驱动因子”“虽然许多两年制学校和一些四年制的大学都会提供证书和学位作为他们农业或工程技术项目的一部分,但是能否跟得上最新的技术以及保证关联性仍旧是一个挑战”可知材料三侧重介绍影响精准农业发展的因素,即无线连接接入和专业人才的匮乏。 四、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认为,本领不重要,所处的平台很重要;也有人认为,无论哪个平台,有本领的人总能发光。 【答案】【例文】是金子,总会发光 也许我们会有偏见,但是命运没有偏见。 ﹣﹣题记 有的人总会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自己没有过目不忘的智慧,没有惊为天人的美貌,没有……往往会抱怨的人是没有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记得有人曾说过: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有这么一个故事: 战国时,丑女无盐冒着生命危险求见齐宣王,后来通过自己的学识拯救齐国。无盐虽然外貌丑陋,但表现出来的学识修养和眼光见解却高于常人,齐宣王被她折服,立她为后。无盐是凭借什么让自己成为一国之后的呢?是因为美貌?还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呢?不,都不是。无盐没有因自己的丑陋而自卑,相反她努力学习,博览群书,成为德才兼备的奇女子。并希望运用自己的才德使国家更加富强,支持一点,就让千古红粉与须眉汗颜无地。 也许,在我们眼中皇后就必须贤良淑德,更需要拥有如花似玉的美貌。像无盐这样的丑女,根本就没有资格登上皇后的宝座,更没有母仪天下的气质。可是,事实却证明了她可以,并且她也做到了。命运并没有赋予她美貌,但却也一样没有剥夺她改变现状的权利。 我们看到一届届高考状元的诞生,心里总会冒出这样的一句话:他们真聪明啊!要是我有他们的智慧就好了。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绩,在这个时候却忽略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的成就都是命中注定的,却忘记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说到努力,就想起我的英语成绩。总是那么的差,却也不肯认真去学,总认为无聊自己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会得到一样的结果。现在才明白,有些事情不是因为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的;而是有些事情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才显得难以做到。每个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也许,我们没有过目不忘的智慧,只要用心,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也一样能够走到理想的彼岸。也许,我们没有惊为天人的美貌,但是只要我们有能力,总有一天能让被人记住自己。也许,我们不是一个聚光体,但只要有梦想,总有一天我们能发光发热!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成就,脚踏实地努力吧!也不要抱怨命运不公平,也许我们会有偏见,但是命运没有偏见! 【解析】 【详解】(一)审题: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多角度原则和限定性则。审题的步骤: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审题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结合“有人认为,本领不重要,所处的平台很重要;也有人认为,无论哪个平台,有本领的人总能发光”可知,材料是对平台重要性的不同看法。前一句强调的是平台的重要性,后一句突出的本领的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结合相关内容分析,重点把握。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种观点,也可以综合来立意。建议选取有考生素材准备充足,有话说的观点。 (二)立意:①好的平台能让人更好的成才。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③平台重要,本领更重要。④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的人才。④给我一个平台,我能撬动地球。⑤平台,让有本领的人如虎添翼。⑥酒香不怕巷子深。⑦酒香也怕巷子深——论平台的重要性。 (三)素材:1. 一天下雨,一个老和尚撑伞从雨中走过,在喔檐下避雨的人想让老禅师带他一程,但无论怎样老禅师也不肯度他,只告诉他,“你要被度,别找我,请自己找一把伞吧。”万事都必须靠自己,如果不想被雨淋湿就得靠自己的本领找一把伞,而不是靠别人。 2.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命,使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腐败现象进行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遇诬陷害。之后,政局发生稳转直焉的变化,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惠州。晚年过流放生活。最终66岁的老人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了命途多舛的一生。这位老人在面对坎坷的一生从不低头,不向命运屈服,在被贬时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为后人传颂。 3.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富商家庭。13岁便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6岁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在伦敦一家剧院门前提看戏的绅士看马匹在剧院打杂,有时给演员们题提词或跑跑龙套。此外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童,做过乡村教师,当兵,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他在闯荡中。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才干。为他以后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大批著名的悲喜剧奠定了基础。 4.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在帝王中的佼佼者。可他的14个儿子无一成器,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禁,两个被流放,另两个平庸无能,错聩糊涂“虎父犬子”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自强,不增强自己的本领,一味想靠祖上庇佑,依靠平台,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四)写作思路: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顺着“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最易安排,但也最难出彩。其实一些简单的结构技巧,如设置悬念式、穿插回放式、欲扬先抑式、画面组合式就可以让文章多姿多彩。写议论文要立好议论文的总体框架——基本结构是考场作文提高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时间仓促,不可能反复琢磨,须以基本结构为依托,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出切合试题的文章,赢得全局,获得好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开头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主题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结尾归纳总结。立好议论文框架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引论-本论-结论齐全;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衔接自然;四是首尾呼应。本论部分可以按照分论点的形式展开。例文本论部分是举例说明然后联系实际生活来谈,注意举例最好古今中外兼顾。 五、材料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以樊川之郑重,谓其理不及《骚》,未也,亦未必知《骚》也;《骚》之荒忽则过之矣,更欲仆《骚》,亦非也。千年长吉,余甫知之耳!诗之难读如此,而作者尝呕心,何也?樊川反复称道,形容非不极至独惜理不及《骚》不知其所长正在理外如惠施“坚白”特以不近人情。若眼前语、众人意,则不待长吉能之。此长吉所以自成一家欤! (节选自刘辰翁《评李长吉诗》) 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形 容 非 不 极 至 独 惜 理 不 及《骚》不 知 其 所 长 正 在 理 外 如 惠 施“坚 白”特 以 不 近 人 情。 23. 文中樊川、长吉的本名分别是_____、_____。 24.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刘辰翁和樊川对长吉诗歌评价的异同。 【答案】22. 形容非不极至/独惜理不及《骚》/不知其所长正在理外/如惠施“坚白”/特以不近人情。 23. (1). 杜牧 (2). 李贺 24. 同:都认为长吉诗晦涩难懂;异:樊川认为长吉说理不如《骚》,作者认为长吉擅长在说理之外。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借助标志词“云”“曰”、人名官名地名等,熟练掌握文言句式、文学常识,进行断句。“极至”归于上一句“形容”,而下一句谓语已是“独惜”,应在“独惜”前断开。“《骚》”作“及”的宾语,在其后断开。 “在理外”是写他的“所长”之处,应在“外”后断开。 “如惠施‘坚白’特以不近人情”,“特以”意思是正是凭借了,是对前文“坚白”的进一步阐释,应在“特以”前停顿。整句译为:描摹形容并非没有到达极点,然而单单只可惜他的说理比不上《离骚》,却不知他所擅长的正在说理之外,如同惠施的“坚白”,正是凭借他的不近人情。最终划分为:形容非不极至/独惜理不及《骚》/不知其所长正在理外/如惠施“坚白”/特以不近人情。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理解评价能力。结合题干,找准观点所在位置,准确理解其含义,并结合题干所给观点结合自己思想进行评价;相同处,作者说李贺“诗之难读如此”,与杜牧的观点一致,都认为他的诗歌很难读懂。不同处,杜牧“谓其理不及《骚》”,而作者却说“其所长正在理外”,即杜牧认为说理不及《离骚》是李贺的缺点,作者却认为这正是他诗歌“自成一家”的原因。 【译文】以杜牧的慎重,说他的文理比不上《离骚》,这种评论不对,也未必就理解《离骚》;《离骚》的虚妄荒诞太过了,更想要名列《离骚》之下,这也是不对的。李贺去世一千多年,我才理解了他。诗歌难以诵读到这个地步,而作者曾经呕心沥血创作,为什么呢?杜牧反复称赞他的诗歌,描摹形容并非没有到达极点,然而单单只可惜他的文理比不上《离骚》,却不知他所擅长的正在文理之外,如同惠施的“坚白”,单单凭借其不近人情。像眼前的语言,众人的意图,那么就不只是长吉一个人能写了。这就是长吉自成一家的原因。 名著阅读 25.阅读根据名著回答问题。 1.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张飞攻打巴郡时,传令军士四散砍柴草寻觅路径,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张合,这体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 B. 《鸭的喜剧》结尾“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照应开头“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揭示小鸭的喜剧却成了人间悲剧的主旨。 C. 《茶馆》中崔久峰认识到“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之后,躲在王利发的茶馆后面天天念经、修持、忏悔,思想显得过于消极。 D. 《家》中,《黎明周报》创刊后,觉民热心地参加周报的工作,并且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进步思想,这表现出他大胆叛逆的性格特征。。 E. 《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海的关系是既依存于大海又要与大海斗争,他不仅从大海获得生存条件、生存技巧,还从大海获得朋友和对手。 【答案】A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识记能力。此种题型考查信息量大,这种题型都是一个选项对应一个名著,常在故事情节、经典细节与精彩对白等方面设题,选项是细节型,考查名著中的人物、情节有关的某个或某些细节,考查时应将人物、情节对号入座,不可混淆。 A项,“迷惑张合”错误,是迷惑严颜; D项,“觉民热心地参加周报的工作”错误,不是觉民,是觉慧。 故选AD。 26.简答题。 ①《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史湘云问道:“宝玉哥哥不在家吗?”宝钗笑道:“他不再想着别人,只想宝兄弟,两个人好憨的。”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三人对宝玉的称呼不同,体现出各自怎样的形象特点? ②《边城》中,傩送和翠翠相识时说“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回家后翠翠自言:“翠翠早就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后来爷爷又提及到:“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请简要分析这三处情节中各自的心理活动。 【答案】①史湘云: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生性豁达,与宝玉亲近;宝钗:性格庄重,敬重他人,与宝玉有距离;贾母:宠溺宝玉,维护封建家庭的尊礼重制传统。 ②年轻人之间的戏谑玩笑,以此回应翠翠的辱骂;翠翠初见傩送后的念念不忘;既有戏谑之意,也暗含对翠翠的关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①本题考查三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应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和人物的身份去具体分析,注意三个人物的个性差别。史湘云是贾宝玉的表妹,年纪比较小,和贾宝玉关系亲密,所以他开口叫宝玉“宝玉哥哥”,直接询问是否在家,可见他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生性豁达,与宝玉亲近。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姐,一言一行都非常注意,恪守封建礼教,她称呼贾宝玉是“宝兄弟”,表明与宝玉有距离,且性格庄重,敬重他人。贾母是贾宝玉的长辈,她的口吻是长辈对晚辈,宠溺宝玉,说别提小名儿是维护封建家庭的尊礼重制传统。 ②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特征能力。注意结合相关的提示语句和故事情节去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注意不同时期下的翠翠的心理变化。解答本题要抓住语境、情节和相关语句,第一处心理活动是两人初次相识,傩送开翠翠的玩笑,翠翠回应他。第二次是翠翠的自言自语,是因为翠翠和傩送相识,让她难忘,会想起这个年轻人。第三处是爷爷的话,爷爷洞悉了翠翠的心事,所以开翠翠的玩笑,也很关心孙女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在流行文化无所不在的今天,美育不能只把视野局限于传统经典。流行文化对于人们的审美经验不再是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不少人的审美经验主要来源于流行文化,养成于流行文化之中。流行文化包围着、渗透着、构建着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感知,影响着我们对运动、节奏、结构、颜色、声音、故事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物、主题、价值、世界的思考和评价。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到,当今时代,流行文化是表达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放眼世界,印度、法国、英国等国家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影响力,固然得益于其文化历史,也得益于他们在流行文化方面的创造力与影响力。法国的时尚文化是法国人民的自豪,更是时尚文化的风向标。印度电影塑造印度人民的美好梦想,《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传达印度人民希望改变贫困现实、改革社会不平等、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流行文化能够壮大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国家形象更富有魅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行文化创作生产取得长足发展,但影响力依然还有不足,其标志是没有形成足以影响全球的流行文化“热潮”。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并进一步释放流行文化创造力,真正创作出为人民所喜爱、提高民族精神文化水平的流行文化,“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节选自张建珍《重视流行文化美育价值》,有删改) 27. 请简要概括流行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28. 请简要概括我国发展流行文化的原因。 29. 根据材料,概括应对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措施。 【答案】27. 获得审美经验,影响认知,决定人生观、价值观。 28. 满足文化与审美发展的需求;流行文化是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乃至国家影响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民族精神文化水平,具有美育主导能力。 29. 提升流行文化的美育价值,创造出高质量的流行文化,有效释放与引导流行文化的生产力。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词类题,必须在理解概念,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注意提取重要信息,抓住关键词。从“甚至可以说不少人的审美经验主要来源于流行文化”可知有助于我们获得审美经验。“影响着我们对运动、节奏、结构、颜色、声音、故事的认识”可知流行文化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决定着我们对人物、主题、价值、世界的思考和评价”中可知流行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发展流行文化的原因,可以从流行文化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作用等角度思考。文中“流行文化是表达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能够壮大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国家形象更富有魅力”可知流行文化是国家影响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时尚文化是法国人民的自豪,更是时尚文化的风向标。”,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我们意识到流行文化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得益于其文化历史,也得益于他们在流行文化方面的创造力与影响力”“美育不能只把视野局限于传统经典。流行文化对于人们的审美经验不再是可有可无”可看出流行文化具有美育主导功能,能提高民族精神文化水平,满足文化与审美发展的需求。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面对挑战与机遇,应从有效发挥流行文化的优势角度、弥补不足的角度制定措施。文中指出“取得长足发展,但影响力依然还有不足”“鼓励并进一步释放流行文化创造力”可知我们应有效释放与引导流行文化的生产力。“创作出为人民所喜爱、提高民族精神文化水平的流行文化”可知流行文化应追求高质量。“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可知要提升流行文化的美育价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