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得出,西周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独立性,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按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因此不因层层封授而松散,故C项正确。D项不能反映松散性,故排除。 2.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答案】A 【解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说明了郡县制的推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君主专制的信息,排除B;C项的逻辑和材料相悖,排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故D项错误,排除。 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周之失,在于制”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是周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做大,出现分裂割据,是周衰落的重要的政治原因;“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制”指的是郡县制,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暴政,而不是制度,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4.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 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 保证了民主决策 C.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 防止了官员腐败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最后集权于皇帝,本质上是皇帝的专制独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论述的是“秦政府的组织精神”,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皇帝拥有决定所有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排除;D项,监察制度的性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因此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5.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147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75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178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25人,王子侯201人。这反映了 A. 君主权力遭到削弱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军事战争基本结束 D. 分封制度得到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西汉时期功臣侯的分封数量越来越少,而王子侯的分封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削弱王国实力,不是削弱君主权力,A错误。材料说明是削弱王侯势力,不是说明军事战争的结束,C错误。材料中分封制遭到削弱,D错误。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是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修建水利工程属于工部的职责范围,所以运作程序应该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运作程序顺序不符,排除。故选B。 7.历史学家许悼云认为,我国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担任郡县政府的椽吏。其中尤为隽异的少数人士,又由地方政府举荐,先在郎署学习,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为别处的地方首长执行中央政令,统治地方。该制度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由地方政府举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任官是察举制的特点,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的依据是军功,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由士家大族垄断选官,不利于人才选拔,故C项错误;科举制不是由地方举荐人才,故D项错误。故选B。 8.下图是某校高一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他整理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 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D. 明朝的内阁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立枢密院,分割丞相军权,设立参知政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设立三司分割丞相的财政权,图示反映的正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故C正确;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皇帝下面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不符合题意,排除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皇帝下面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不符合题意,排除B;明朝的内阁制,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顾问侍从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D。 9.明朝朱元璋认为宰相多“专权乱政”而废宰相,立铁牌“内官不得干预政事”于宫门内,但明朝权臣乱政、宦官专权现象仍屡禁不止,究其根源是在于 A.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结果 B. 君主专制极端强化的结果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弊端 D. 票拟权和批红权不断下移 【答案】B 【解析】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的衍生物,实际是由于明朝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导致皇帝扶持起来的一个势力集团,他们在为皇帝服务的同时,趁机为自己牟利。故选B。中央集权是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D只是表象,不是根源,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10.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失职者皆受惩处,这反映出古希腊民主体制对预防行政专制制度性设计,答案选D,A B两项含义材料并未直接体现,C项说法错误,公职人员对公民大会没有制约作用。 11.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A. 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 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 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可以联系万民法出现的原因,即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矛盾,为了处理罗马帝国境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万民法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A项是《十二铜表法》的作用;B项是公民法的特点,万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体现自然法原则不是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的原因;故ABC三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万民法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结合所学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答案。 1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 A. 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C. 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 D. 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君主立宪制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而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1832年议会改革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本题材料中的“中等阶级”实际上指的就是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因为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而获得了更多的席位,贵族、大地主的地位因为经济实力下降席位则大大的减少,所以,与之相关的史实只能是1832年议会改革。所以答案选选C。 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权力制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要求学生准确读懂材料,通过材料“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可以看出政府的权利高于任何一州得出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联邦制。 从材料中得知美国各州的权利受到国会的制约,规定各州不能行使的权利由联邦政府行使,也就是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联邦政府高于各州,即联邦制原则,所以答案选B。A项C项和D项也符合1787年宪法原则,但是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故不选。 14.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这个条约( ) A. 使中国国门大开 B. 有利于列强的资本输出 C. 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可知,这个条约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局面,打开了中国国门,A正确;据材料“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可知,材料强调的不是资本输出,B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十九世纪末,此时国门早已被打开,C与材料不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与材料“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不符,D错误。 15.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强烈的排满色彩 B.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 明显的限袁倾向 D.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答案】C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清帝已经退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反帝评价,故B项错误;从材料“‘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独裁,故C项正确;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结果,故D项错误。 16.“《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故C项正确;A、B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体现,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D项。 17.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的政治现代化成果简表,据此可知,造成中国政治现代化举步维艰的主要因素是 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 1911~1913年 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4~1928年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年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A.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体制的影响 B.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C. 西方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预 D. 中国思想解放不够充分 【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近代政治无论是晚清开明专制运、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早期议会制,还是袁世凯北洋军阀的权威主义和国民党的权威主义,他们都具有政府专制统治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到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体制的残余影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业造成中国政治现代化举步维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外国的干涉;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思想层面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 A. 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 B.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C.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D.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可知五四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有力推动了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从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主义精神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来评价五四运动,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9.“列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使他的党作好了1917年第二阶段革命的准备---布尔维克夺取政权”。体现上述理论的文献是 A. 《四月提纲》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A项正确;B、C、D出现于攻打冬宫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 20.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农民所占比例示意图。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工人阶级已失去领导地位 B. 农民的政治觉悟全面提高 C. 敌后革命根据地普遍建立 D. 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答案】D 【解析】从两张图表中就能够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党员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变化,由原来的工人为主到后来的农业为主,这种转变实质上就是工作重心的改变,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工作重心上转移到农村,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工人阶级一直都是领导阶级;B选项表述绝对,排除;敌后革命根据地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C排除。 21.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文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 “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这种体制内的监督”只能是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D正确;A是根本政治制度;B属于法律体系;C属于民族管理制度。 2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 小农经济出现、《临时约法》颁布、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成立、解放战争胜利 C. 封建土地制度确立、武昌起义爆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始 D. 秦朝建立、武昌起义爆发、新中国成立 【答案】D 【解析】从题干材料主要信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及时间,自然可以得出这是指的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时期产生,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胜利无法体现材料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信息,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 23.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 丰富“一国两制”内涵 B. 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 肯定“港人治港”方针 D. 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管理的权限问题,没有阐释“一国两制”,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可得出邓小平考虑的是对香港管理的底线,故B项正确;肯定“港人治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谈到香港分裂的内容,故D项排除。 2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下列图片选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A. 美苏的“冷战”对峙 B.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C. 欧洲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D.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墙是1961年由民主德国沿西柏林四周筑起的封锁线,阻止东西柏林之间的市民的来往,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产物;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美苏对峙的事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美国先后发动的军事行动,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故D项正确。A项,四幅图片不全是直接反映美苏“冷战”对峙局面,排除。B项,四幅图片均与国际格局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未发生于欧洲,排除。 25.“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A.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 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答案】D 【解析】区域秩序重构是指世界格局中新的力量在不断崛起,冲击力美国的霸权主义,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故D正确;A中到处干涉不符合事实;材料并没有说明联合抗衡美国,故B错误;地区冲突并不是新的世界危机,故C错误。 二、材料题 26.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其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数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摘自《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说:中国历史有一个从兴旺到灭亡的周期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历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话”。2012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各民主党派时,称“窑洞对话”对中国共产党仍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摘自凤凰博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光荣革命至19世纪中期的具体事例说明英国是怎样进行政治制度创新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进步之处。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相比是机械模仿还是超越?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制度创新: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早期,实行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君主立宪制。 (2)进步之处:联邦制,既加强中央集权,又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三权分立制,有效防止专制与独裁;规定选举制,体现一定的民主性;建立共和政体。 (3)模仿。理由是《临时约法》模仿了美国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共和政体。 超越。美国宪法把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而《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美国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烙印,而《临时约法》提出民族平等。 【解析】(1)制度创新:结合所学,可根据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等史实分析回答。 (2)进步之处: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得出三权分立制,有效防止专制与独裁;根据所学,还可从联邦制、选举制、共和制等分析总结。 (3)模仿。理由:根据“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模仿了美国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共和政体。 超越。理由:根据“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调查美国宪法把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而《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美国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烙印,而《临时约法》提出民族平等分析回答。 27.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1)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与澎湖列岛给日本。 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 (4)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役: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解析】(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个“原因”可从“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信息中得出这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有关。第二个“原因”的解答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角度来答。 (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诗歌给出的时间“1928年”、作者“毛泽东”、地点“井冈山”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这条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诗歌的题目“毛泽东《七律• 长征》”可知,该诗歌是描写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原因”一问,迁移红军长征的原因即可,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角度来答。“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答出。 (4)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百万雄师过大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则是指的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从此被推翻。 28.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美国,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 ——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的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2)影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 (3)认识: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要坚持求同存异);对分歧与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解析】(1)原因:根据“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得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根据“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得出日本的竞争;根据“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得出美国国内的呼声;根据“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得出利用中国遏制苏联;根据“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得出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2)影响:根据“毛泽东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得出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根据“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得出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根据“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得出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根据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 (3)认识:综合材料,可从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加强沟通对话和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等角度分析解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