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版 新目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版 新目标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   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1.下列有关“茶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茶壶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的,但壶的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二者的分别。 B.宋朝以前没有茶壶,中国人喝茶是从南北朝开始的,但是人们喝茶用的是碗,不用杯,茶碗是主要的茶具。 ‎ - 13 -‎ C.茶壶由手执壶发展到提梁壶,是为了适应人们喝茶的需要。手执壶如果太大,不易手执曲柄,提梁壶应运而生。 D.明末清初之后,茶壶成为家家必备的器物。所以,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之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明史上壶经历了水壶到酒壶再到茶壶的发展过程,自上古到中古的壶中大多是酒壶,这和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B.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组成一把壶,它的妙处在于形状、大小、饰物变化丰富,时代特征鲜明。 C.中国人喝茶开始时是把茶当药吃的,逐渐转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唐朝时多方讲究起来,喝茶成为生活修养的仪式。 D.古代文人雅士喝酒讲究气氛,讲究细酌,酒壶应运而生。宋代的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特色,做工精巧,细致美观。 3.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列举唐朝人陆羽创作《茶经》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唐朝时喝茶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喝茶成为了一种生活修养的仪式。 B.文中第七段运用作比较的方式介绍古人喝茶的方法,比较煎茶法和点茶法,指出整个泡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 C.文中说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增长,宜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样式各异、造型精致,兴盛了一百多年。 D.文章最后一段高度评价了我国的茶艺,既讲究茶香,又讲究茶具的美感,对西方国家喝茶、设计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各题。‎ 父亲 ‎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这个三级抹灰工,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令我惧怕的人。‎ ‎ 父亲从不抱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我常常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照我天真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会少发脾气。‎ ‎ 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她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 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建筑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家中的开销。父亲第一次探家,攒的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只剩下一百多元。‎ ‎ 为了节省,父亲始终三年才探一次家。父亲是很能攒钱的,母亲是很能借债的。我们家的生活,恰恰特别需要这样一位父亲,也特别需要这样一位母亲。‎ ‎ 父亲第三次探家那年,哥哥正要考大学。父亲以说一不二的威严反对。“我供不起你上大学!”‎ - 13 -‎ 父亲的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他让哥哥去市场卖菜挣钱。卖十斤莱可挣五分钱,哥哥每天回家交给父亲五角钱。那五角钱,是母亲偷偷给哥哥的,哥哥实则是到江边温习功课了。父亲发现后大发雷霆,用水杯砸碎了镜子。他气得当天就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去送父亲。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探出身说:“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咱们全家七口,只我一人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啊!”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恳求。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 ‎ 哥哥还是参加了高考,母亲和哥哥又一次欺骗了父亲,我“知情不举”,也欺骗了父亲,内疚极了。哥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我去送哥哥,他没让我进站。他说:“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又说:“二弟,家中今后全靠你了!先别告诉爸爸,我上了大学……”‎ ‎ 哥哥随人流走入火车站,左手拎着行李卷,右手拎着网兜,一步三回头。我缓慢地往回走,攥着省下的那五分钢币,心中暗想,为我们家祖祖辈辈的第一个大学生,全家一定要更加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 ‎ 哥哥在第一个假期被学校送回来了,再也没能返校,他进了精神病院……‎ ‎ 我从哥哥的日记本中,翻出了父亲写给哥哥的一封错字和白字占半数的信:老大!你太自私了!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根本没有弟弟妹妹!你只想到你自己!就算我白养大你!就算我没你这个儿子!我再也不会认你!所有这些“!”号,似乎也无法表达父亲对哥哥的憎怒。‎ ‎ 这封信,使我想起父亲的教导:“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大概倘一个人明明可以靠力气吃饭而又并不想靠力气吃饭,也许竟是真有点大逆不道的吧?父亲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却并不因此自卑自贱。相反,还盲目自尊,崇尚力气,对凡是不靠力气吃饭的人,都一言以蔽之曰:“吃轻巧饭的!”心里隐含着一种藐视。‎ ‎ 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去了北大荒,一直再没见过父亲。第七年,连队第二次推荐我上大学。我并不怎么后悔地放弃了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然而这是最后一次。我不会再获得第三次被推荐的机会,那一年我25岁了。‎ 几经彻夜失眠,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父亲我已被推荐上大学,请求父亲汇给我二百元钱。‎ ‎ 信一投进邮筒,我便追悔莫及。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二百元整,电汇。附言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不勾,久来电”。‎ ‎(选自梁晓声《父亲》,有改动)‎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我”是叙述者,又是小说的人物,既起串联故事的作用,又使故事显得真实。‎ B.“我”认为父亲会反对自己上大学,所以放弃了第一次机会。担心以后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又担心父亲不给钱供“我”上大学,所以“几经彻夜不眠”。‎ C.小说写到父亲两次说的“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这句话,突出了父亲“崇尚力气”的观念。‎ D.哥哥说:“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说明他懂得节俭,但他未能深入体会家庭的困难,所以还是执意上大学。‎ ‎5.小说题为“父亲”,父亲是主人公,却用整个第三段写母亲,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6.父亲为什么坚决反对哥哥上大学却寄钱支持“我”上大学?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 - 13 -‎ ‎【本报讯(记者于明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下午共同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国务院共公布了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项目为155项,占总数的11.3%,在十大非遗门类中排第5位。文化部共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民间文学类共计77人,占总数的3.88%.民间文学还面临着继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曲艺有127项,曲艺类传承人有151人,仍有40余项曲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没有国家级继承人,显示出曲种传承的不均衡和保护传承人的紧迫性。2015年,包括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刘宗琴、相声国家级传承人常宝霆等20名曲艺类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离世,更是给非遗传承带来了巨大损失。‎ ‎2015年,北京、上海、山西、山东等8个省市公布了新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其中,传统音乐新增项目共计28项,包含民间音乐23项、宗教音乐3项和人文音乐2项,表明民间音乐仍是传统音乐类名录建设的主体。“申遗热”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发展,2009年,有5个传统音乐项目类型同时被选为“世遗”;在前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音乐分别入选72项和67项,在十大非遗门类中位居前列。2015年,传统音乐诸多新增赛事尤其是原生态赛事的举办,网络歌坛的迅速发展,观看民歌实景演出以及近几年的民歌民乐进校园等,都显示出传统音乐在全民参与的“后申遗时代”更加欣欣向荣。‎ ‎2015年,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延续了以往良好的势头。名录建设方面,在历年公布的各级非遗名单中,传统技艺都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2015年各省公布了新的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共136项,约占总数的34%.2015年新增传统技艺项目中,上海和陕西分别占比16%和22%,领先于其他省市。各项传统技艺中,有一部分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如酿酒类、制瓷类非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回避的是,一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不足,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 随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5年中国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传统医药逐渐被世界认知。2015年,北京、安徽等地公布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达到了43人。尽管传统医药发展势头迅速,但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数目甚少。‎ ‎(《新民晚报》2016年11月29日)‎ 材料二: ‎ ‎【济南6月8日讯(记者尹延杰)】记者今天从山东省邮政公司了解到,为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6月11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1套2枚,两枚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环绕展示在周围,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整体风格古朴、简洁,主题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昆曲、珠算、剪纸、端午节、古琴;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 ‎(大众网,2016年6月8日) ‎ 材料三:‎ 文化部社图司巡视员周小璞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专家认为,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无形或隐形,是人的精神创造,更凸显了对其保护抢救的重要性。它可以暂时没有任何意义,可要可不要,但如果因此而不重视,让其自生自灭,将给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断裂。‎ ‎(摘自200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材料一从总体 上介绍2016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情况,材料二、材料三着重介绍具体保护措施。‎ - 13 -‎ B.材料二表明,“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从材料二可知,设立“文化遗产日”、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保护非遗的措施,它可以强化民众对非遗的价值和保护非遗的意义的认知。‎ D.材料三认为,“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创造,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以民间文学、相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而要与时代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失传。‎ B.酿酒类、制瓷类非遗项目因为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因此,如何提高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C.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选取的都是文化遗产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体现出鲜明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 D.材料三强调,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如果任其自生自灭,人们可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授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所以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 13 -‎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11.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荫补,也称为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补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 B. “擢”在文中为“提拔,提升”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升官进爵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拔”“陟”“晋”“进”“拜”“左迁”等。‎ C. 蛮,《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列传”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中列叙历史人物事迹的传记,如汉代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曾经说:“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D.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所以数叛,不如尽杀之。‎ ‎(2)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始闻秋风①‎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眄③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15.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 13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暴走团”在超车道上健身的新闻曾叫人捏着一把汗,没承想小概率的担忧却是一语成谶。出人意表,一出租车司机,开车冲进暴走队伍,造成一死两伤。‎ B.有这么一群人,同样深谙“三伏天”的禁忌,却不得不“战高温,斗酷暑”。街头上,执勤交警 衣冠楚楚,不知疲倦地为焦躁待行的车主送去清凉。‎ C.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金瓯无缺地记录了其曲折的发展进程和生动的风格变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变革时代的历史。‎ D.血脉亲情割不断,万水千山总是情。历史不断讲述着这个道理:东方之珠的明与晦,和中华大地息息相关;香江潮水的起与落,和长江、黄河同频共振。‎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学问大家,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梁培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②战功赫赫的老将军逝世了无人问津 ,一个二线的女歌手死了,网络上的消息却铺天盖地,这个社会已经畸形到这种地步!‎ ‎③在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女教师过度集中会让教育管理部门在人事安排上捉襟见肘,这恐怕是女师范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④坚持走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球员来带火球市,长此以往 中国足球一定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⑤他心中恶念越积越重,终有一日堤防溃决,一发而不可收 ,只有盼他善念滋长,恶念渐消,方能逐步归于正道。‎ ‎⑥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A.①②⑤B.①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市场上的求职主体难以适应高技术岗位,而较强学习能力、又有相应操作基础技能、读过职校的“回炉”大学生往往最受企业青睐。‎ B.有分析指出,由于“通俄门”在美国不断发酵,特朗普的对俄政策显然受到有关事件的制约,美俄关系回暖进程远远不如此前预期所料。‎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是在采取一种倒逼机制,对不合标准的企业就必须关停,这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负责。‎ D.文化的交流、相遇和融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的创新激情,很多成功的文艺作品都展示了个体和民族在跨国和全球流动中的境遇和感悟。‎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洞头海岛的乡村医生王珏用化名“兰小草”连续15年每年捐款2万元,而年仅48岁的他却不幸病故,成为感动浙江的最温暖的一笔捐款。 B.代表们一致认为,十九大报告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的报告,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 - 13 -‎ C.安全生产大检查、环保督察等重大专项行动,将对我国矿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维护当前矿业市场向好的局面将会是一项长期迫切的任务。 D.市政府鼓励和支持翠亨新区等核心区创新要素分阶段逐步向拓展区辐射,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 ‎21.填在下面一段文字中字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感恩,是人生的一条基本准则,是人生质量的一种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①   ,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艮好心态。怀有感恩之情,   ②   。‎ A.①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 B.①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 C.①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多一份欣赏和感激,少份挑剔 D.①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多一份欣赏和感激,少一份挑剔 ‎2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我本来和王倩约好周日上午8点在人民公园门口见面,结果都8点40了,她还没有惠顾,真让人失望。 B.受之有愧,却之不恭。这么贵重的礼物我真是承受不起,可是,先生对我这样一片真诚,我只有笑纳了。 C.李老师将赵老师送到门口,赵老师说:“李老师留步吧,外面刮着风很冷,你穿得这么单薄,别感冒了。” D.老孙接过小王递过来的红色请柬看了一眼,爽朗地说:“恭喜!恭喜!你们举行婚礼那天我一定赏脸。”‎ ‎2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即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纸之上,是中国画。   ‎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真正有分量的人,只讲有分量的话。一个敢于少讲话的人,必定是对自己话中传达的威力有信心的人。衣若素雅,能凸显你的脸庞;妆若素淡,能映衬出你的气质。着墨少一点,否则它会抢了要害之处的风头。   ‎ - 13 -‎ 人生需要留白。那些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 - 13 -‎ 期末高二语文答案 ‎1.D 2.B 3.C ‎4.D A.分析正确,根据文本低于段“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这个三级抹灰工,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令我惧怕的人”可以看出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所以分析正确; B.分析正确,根据文本“第七年,连队第二次推荐我上大学.我并不怎么后悔地放弃了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然而这是最后一次.我不会再获得第三次被推荐的机会,那一年我25岁了.”可以看出“我”彻夜未眠的原因; C.分析正确,根据文本第四段“‘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可以看出分析正确; D.“他未能深入体会家庭的困难”错,哥哥也能体会家庭的困难,根据文本第八段,我去送哥哥,他没让我进站.他说:“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可以看出哥哥能体会家庭困难; 5. ①这段文字写了母亲“驯服”的性格和被父亲统治的地位,反衬了父亲严厉、强硬的性格; ②交代了母亲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她希望孩子有出息,为后文写她偷偷支持哥哥考大学埋下了伏笔. 6. (1)父亲一生靠力气生活,崇尚力气,蔑视“吃轻巧饭的”,反对哥哥上大学也是这种思想所致; (2)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哥哥不上大学可以帮助父亲分担家庭重担,哥哥上大学会增加家庭负担,父亲年龄大了,实在无力培养大学生了; (3)因父亲反对哥哥上大学毁了哥哥一生,他反省悔悟,转变思想支持我上大学.‎ ‎7. 选C A项,材料一主要介绍2016年之前的非遗保护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措施”;‎ B项,“‘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列举的文化遗产表现项目,长城、福建土楼等是人文景观;‎ D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说法错误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下午共同发布阅读答案。‎ ‎8.C 解析:A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而是为了说明非遗保护存在的传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 B项,“因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原因应是它们“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另外“提高……当务之急”于文无据;‎ D项,“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说法错误,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9. 参考答案:①传承人高龄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的危险。②法律保护缺失。③项目传承发展不均衡。④创新力不足。(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11.B (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12. B (“最终让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它们杀害”错,蒙赶是被诱降的,但区希范是被抓获的。)‎ ‎13.(1)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使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穷蹙:窘迫、困厄,意思对即可1分;制:制服1分;不能怀:不能使之降顺或者使他们被感化,1分;整体句意2分。)‎ - 13 -‎ ‎(2)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者……也,判断句1分;辞:推诿1分;录:登录1分;整体句意2分。)‎ 附译文: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能。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者处重罪。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州。京西出现强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使。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岭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旅到达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杜杞找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人仍不肯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百多级,收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范逃往荔波洞,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杜杞对将佐说:“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伏兵发动,诛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年老有病而被释放的,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他引以为戒,担任两浙转运使。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州知州。杞上奏说:“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朝廷因此而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酋长不能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杜杞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晓阴阳数术,自己说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了。一天在厕所,见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斥责道:“你们狂妄僭越,背叛王命,依法当杀,还敢诉冤!”不久去世。‎ ‎14. C 15.①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②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怅惘.③后两联诗人却精神顿作.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鉴赏: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 - 13 -‎ 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作者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16.(1)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7.D 【解析】A项,出人意表:出乎人们意料。此处用反了,应用“果不其然”。B项,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多为贬义)。用在此处褒贬失当。C项,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不合语境。‎ ‎18.D 【解析】①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使用对象错误。②无人问津:没有人过问或尝试。使用正确。③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使用正确。④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不合语境。⑤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含褒义。不合语境,此处应为“一发而不可收拾”。⑥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使用正确。‎ ‎19.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较强学习能力”前加上“具备”。B项,“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与“所料”重复,删掉“所料”。D项,语序不当,将“交流、相遇和融合”改为“相遇、交流和融合”。‎ ‎20.B【解析】A项,暗换主语,“成为感动浙江的最温暖的一笔捐款”的主语不能是前面的“王珏”;C项,搭配不当,“迫切的”与“任务”不搭配,应改为“艰巨的任务”;D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发展”的后面添加“的格局”。‎ ‎21.B 【解析】①“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与后面一个分句均以前面的“感恩”为主语,结构对应和谐一致。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从表述内容上看,重点在“多一份”上;从音节多少来看,“欣赏和感激”比“挑剔”音节要多,音节上先少后多更谐凋。‎ ‎22. C【解析】C项,留步,主人送客,客人辞让之语;A项,惠顾,商家多用于欢迎顾客;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D项,赏脸,客套语,指给面子,用于请对方接受请求或馈赠。‎ ‎23【答案】A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B项,“献丑”是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用于“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这个语境。C项,“垂询”,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内人”:用以称 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A项“舍弟”,用于自己的弟弟。“家大舍小令外人”,使用正确。‎ ‎24.【写作指导】‎ - 13 -‎ ‎ 这是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这种模式的审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从材料内容看,“水墨留白”,留的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而是为了以“无”衬“有”,以突出那寥寥数笔丹青的神韵;留的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而是为了给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以品味以无胜有的“丰富”。另外,“敢于少讲话”“衣若素雅”“妆若素淡”,也都是这样的情况。由此不难推知,人生的“留白”也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不是留下人生的“空白”,而是要凸显你“要害之处的风头”,“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其姿态是积极进取的。   ‎ ‎【参考范文】   智慧留白,人生至境   ‎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白宣纸上聊聊数笔丹青之外,便是大片留白,但正是这留白,使中国画有了无尽的张力,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展现出朦胧而丰厚的美感。   ‎ 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见竹林桃花便想见有茅庐草屋隐于其中,见蜂蝶逐马蹄而舞便想是踏花归来。宋朝郭熙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其理一也。   ‎ 文学作品中的欲言又止或言之不尽亦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那日,黛玉斜卧在塌,焚了诗稿,断了痴情,只吐了半句:“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黛玉想说什么?戛然而止而生的无穷意蕴,令后世多少文人为之啧啧,却无人敢作续貂之举,这,便是留白艺术的魅力。   ‎ 而戏曲中那个简单的舞台更是将留白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唯一案一椅一空地,千军万马可走过,洞房花烛已点燃,长亭相送十八里别过……这些,皆因留白而生想象,因想象而丰富。   ‎ 人生如艺术,亦需留白。留白,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 林语堂曾动情地讲:“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在这个孩子为了“美好前程”而撑着沉重的眼皮挑灯夜读,大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削尖自己的脑袋左冲右突的忙碌尘世中,我们的神经已经过于紧绷,若不适时松一松,恐怕一粒微尘便能将我们摧毁。到时便是白流了血汗,亦消磨了斗志。放慢自己匆匆前行的脚步吧,甚至可以停下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给心灵放个假,抛却生活的烦扰,惬意地呼吸自由的空气,你会发现,原来人生无需塞得太满,若无蜗角虚名的羁绊,轻松快乐竟是如此简单。慧开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给心灵留白,做到心无旁骛,便能于得失之间,宠辱不惊,这实在是智慧人生的最高境界。   ‎ 当然,为生命留白并不是消极懦弱的逃避主义,更不是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与前行的智慧之举。都说孩子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便成为什么。于是,焦急的父母便忙着在上面规划他未来的生活蓝图,从学习到娱乐,从家庭到工作,甚至兴趣爱好……这些都将这张纸填得满满的,但父母往往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为何不留下一段空白,等孩子有了人生经验和阅历,由他自己慢慢书写?自己书写的人生,不管酸甜苦辣,那都是“我”的创造,而非他人安排。其实,这样的空白,我们真的很需要。   ‎ 懂得给生命留白,腾出一片空地来播下自己的花种,用心地浇灌,开出一片灿烂的花田。   ‎ ‎【佳作评析】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审题准确,立意深刻。命题材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要精准把握中心含意不大容易,而本文无论是阐述艺术中“留白”的功效,还是阐述人生中“留白”的智慧,都契合材料中心含意,全文思路清晰,见解深刻。本文的又一亮点是妙用引证,全文四处引用,不仅引得贴切,而且评得精当,有文采,有说服力。此外,本文语言凝练,表意精准,显示了较深的表达功底。而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个方面:第一是入题太慢,论证不够集中,本文是从“人生”的角度阐述“留白”的意义,所以用来阐述“艺术留白”的内容偏多了;第二是论证思路不够清晰,如倒数第二段的旁逸削弱了文章的说理力度;第三是论证方法不够丰富,本文引证精彩,“黛玉”一例精当,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经典论据,也没有比喻、类比这些能使文章更显才情的论证方法。‎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