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 B.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D. 唐宋经济的繁荣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经济在明清时期继续发展主要原因是生产关系不断调整,比如租佃关系的发展。比如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出现了商品化市场化趋势,这些属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故排除B项;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挺好的古已有,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唐宋经济的繁荣对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2.明中叶,《华亭县志》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倾刻间歇。”《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咋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 A. 江南地区农业衰落而手工业发达 B. 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 C. 江南棉纺织业出现纺和织分离 D. 江南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所给材料中“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平川多种木棉花”、“街头多卖木棉纱”表明,买棉织成纱,纱不是用来自己织布,而是拿到市场上换成棉或出售,这体现了纺织分离,故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只是描述了纺纱的情况,不能说明农业的衰落,故A错误;松江是否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明中叶”不符,排除D项。 3.(东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曰:“(张)安世尊为公候,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张安世身为诸侯,家有私人纺织作坊,夫人亲自纺织,财富超过大将军,实质反映了汉代私人纺织作坊的规模大,故选C项。A不符合材料中私营手工业信息;明代中期开始,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排除B项;古代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 4.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 A. 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B. 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D. 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全国耕地总面积和种植玉米地区不断扩展,可以看出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可知相应的在农业转型时会存在面积过大、动力不足的问题,难以获得较快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不能仅根据“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就片面推断出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结合所学可知,玉米是明末开始从美洲传入中国的美洲高产旱地农作物。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清代从顺治到嘉庆年间,全国耕地总面积不断扩大,并没有说明政府对于垦荒的态度。故C项错误。D项,材料表明种植玉米的地区有所扩展,但“发生根本变化”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5.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B. 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C. 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 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中可以看出,此段材料强调重农抑商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上涨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严重地落后于物价,1549年,英国一个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取向是 A. 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所提高 B. 商品经济成为社会主流 C. 新兴资产阶级获得暴利 D. 封建地租仍占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现象的分析,结合全球史观可知工业革命前西北欧商品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地主阶级,没有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获利情况,排除C项;封建地租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已经不占据主导地位,且材料也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D项; 7.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 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 1400—1600年拉丁美洲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 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 1600—1800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概括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英国的殖民扩张顶峰期是18世纪,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殖民主义者对拉美展开屠杀的政策,导致拉美人口的减少,故B正确;奴隶贸易的盛行会导致非洲人口减少,不是欧洲,故C错误;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三角膜易,故D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影响 【名师点睛】正确认识早期殖民战争 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实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能够战胜荷兰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 8.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 A. 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B. 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 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 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路易十四的做法顺应了工业化,故A项错误;英法战争的原因并非路易十四的做法,故B项错误;“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这种做法促进了法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法国并未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扩张•法国的殖民扩张 9.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A. 葡萄牙 B. 荷兰 C. 西班牙 D. 意大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限制“1533-1603”。在这一时期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国家是西班牙,故应选C。法国是18世纪与英国进行殖民争夺的国家;荷兰是17世纪与英国进行殖民争夺的国家;D项是中世纪东西方交往的要道。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 10.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 B. 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 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 科学与技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机器生产的推广,工厂制度逐渐确立,工厂日益取代手工工场而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通过列强的侵略与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故应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11.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船上人员曾用网络求救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项、④项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当时已经应用,故①、④正确。②项,电视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与题中时间不符,故②错误。③项,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故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排除ACD; 12.通称为十三洋行的公行是洋行的共同组织,承销一切外国进口货物,负责供应外商所需中国出口货物,以及担保、缴纳关税事宜,兼具照料和约束外商的责任。外商在政府的交涉或政府要通知外商,都由公行负责转达。贸易季节一过,外商必须离境。可见,“公行”实为 A. 中外贸易中介 B. 限制外商关卡 C. 与外商相互制约 D. 清政府外事机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的描述可知公行负责供应外商所需中国出口货物,以及担保、缴纳关税事宜,兼具照料和约束外商的责任。公行负责转达外商在政府的交涉或政府要通知外商,由此可知公行实际上是中外贸易中介,故本题选A项。由 “兼具照料和约束外商的责任”可知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错在“相互”;D项错误,公行主要是负责贸易经济方面的,涉外机构主要是政治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闭关锁国下的公行 13.鸦片战争后,西方人将先进经营理念和方式用于在华企业,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和财力谋取经济利益,在中国客观上起到了“示范”作用。材料意在说明 A. 鸦片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性 B.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 C. 近代外资企业产生的原因 D.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曲折性 【答案】B 【解析】 “西方人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用于在华企业,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和财力谋取经济利益”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起到促进作用,B正确;A属于破坏性;C不符合潮流主旨;D体现不出“示范性”。 14.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子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 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 B. 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 C.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 D. 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买办’受雇予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可知,“买办”既服务于洋行,又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体现出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排除A;根据“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可知,买办资本属于近代民族资本,B错误;材料反映“买办”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并不能说明“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买办’受雇予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5.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 颂扬了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C. 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高度热情 D. 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题干材料描绘的漳州地区炼钢炉林立,大量砍伐当地的树木当做燃料来炼钢的情景。“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说明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故A正确;B、C、D三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 16.我国制定一五计划时,确定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4.7%,农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3%的发展指标,这同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是比较高的。一五计划结束时,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8%,农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5%。材料说明一五计划 A. 得到全国人大的支持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基本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人大。故A项错误。B项,材料中只反映制定的工业生产平均增长远高于农业,而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无法反映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一五计划制定的发展速度虽然高于许多国家,但从完成情况来看,制定的计划较为合理,基本遵循是实事求是的原则,预定目标在能力范围之内。故C项正确。D项,材料中只超表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获得较大发展,发展速度高于许多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展程度和其他国家相比如何无法得知,无法体现改变了落后面貌。故D项错误。 17.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最可能是在 A. 1975年 B. 1978年 C. 1992年 D. 2001年 【答案】B 【解析】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日报》从“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到“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的变化,反映出党和国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将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因此,企业家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1978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8.1987年与1978年相比,国有企业留利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从3.7%上升到40%以上,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这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反映了当时国有企业 A. 所有制结构变化 B. 经营规模的扩大 C. 产业结构的调整 D. 经营自主权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说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全部是国有企业,没有发生所有制改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企业经营规模的变化,只涉及到企业利润的改变和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C项; 19.1980年,《广东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这一规定 A. 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启动 B. 扩大了广东外贸自主权 C. 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D. 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国家对外商投资予以优惠政策,从而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D正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创办,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启动,同时也扩大了广东外贸自主权,AB错误;C是题干所述目的之一,不全面。故选D。 20.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被迫开放的 B. 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C. 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 两者性质不同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租界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被迫开放的,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特区是中国政府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而主动开放的,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租界是列强控制的“国中之国”,为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特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谋求新发展而设立,目的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两者性质截然不同;故D项正确,排除;C项错误,符合设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租界”和“特区”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21.历史文物反映着历史变迁.下列图1到图2的“报时”方式的变化较能反映出 A. 生活方式的变化 B. 思想观念的变化 C. 政治制度的变化 D. 殖民地化程度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报时”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间观念的变化,但更多体现的是生活方式 上的变化,由“晨钟暮鼓”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的变化,故BC项排除;D项不符合图1,排除。 22.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A. 电影院里正在上映国产影片 B. 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C. 苏小姐正在欣赏当地电视节目 D. 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以歌手周杰伦《上海1943》的歌词为情境,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电视业诞生是在1958年,所以“晚上可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是不可能出现在1943年的上海的。故本题选C,而其他选项均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电影、婚礼等 23.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了国人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在1895—1898年期间,特别是1897和1898两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居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这些近代报刊的创办 A.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 推动了清政府的“新政”改革 C. 提高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D. 有助于启迪民智,扩大变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政论性的报刊主要是宣传相关的政治思想,有助于启迪民智,扩大变法的基础,故D项正确;A项“动摇”一词表述错误,那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此时新政还没有开始,排除B项;政论性报刊并没有宣传科学文化,排除C项; 24.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这主要说明 A. 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B. 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有限干预的措施 C. 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D. 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的信息,可以看出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25.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 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 克服了商品的供需矛盾 C. 增加美国对外贸易优势 D. 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C项,材料中“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说明当时该措施使美元不断贬值,结合所学可知这增强了美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刺激了出口,增加美国对外贸易优势。故C项正确。A项,“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会使商品价格攀升而非回落。故A项错误。B项,材料中提到的不断购买黄金、增加流通货币这些措施调节不了商品的供需矛盾。故B项错误。D项,美元贬值会刺激美国的出口,但无形中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容易引发“货币战”和“贸易战”,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事实上英美等国当时采取的货币贬值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该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6.从1933年5月开始,美国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 B. 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 C. 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 D. 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有关。新政在农业方面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有利于农业的复苏,A理解正确,排除。新政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与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不符,B理解正确,排除。新政的根本出发点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前提,只是在这一阶段把重点放在消除生产相对过剩上,所以采取的多是应付危机的权宜之计,它对美国经济复兴的作用有限,C理解正确,排除。D显然夸大了新政的作用,故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27.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制作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网页,选取了以下几则材料,并写出了相应的标题。其中可选取的是 ①20世纪20年代时期的汽车长龙——虚假的繁荣 ②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深渊 ③“蓝鹰运动”——工业复兴计划的“推动者” ④第聂伯河水电站——“以工代赈”的典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聂伯河水电站是苏联的,"以工代赈"的典范应该是田纳西水利工程。因此④错误,排除④。①项正确,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存在着严重的泡沫;②项正确,“自由放任政策”造成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灾难;③正确,“蓝鹰运动”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帮助很大。 故A项正确,排除BCD。 【点睛】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28.新政期间,美国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罗斯福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民主共和制 B. 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 刺激生产和消费 D. 提供工人就业机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A正确;BCD都不属于根本目的。 29.在1979年大选获胜后,撒切尔进行了“致府向后撤”的共有住房私有化改革,并贯穿她的三届任期。撒切尔这样做主要是基于 A. 凯恩斯主义失灵了 B. 经济危机无法支持政府高福利 C. 满足人民的需求以求赢得竞选 D. 建设福利社会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政府向后撤”“共有住房私有化”,可见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西方出现滞胀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失去活力,所以各国纷纷调整政策。故A项正确。B项,撒切尔一系列举措的落脚点并非是支撑福利政策,而是发展经济本身。故B项错误。C项,撒切尔的这种做法是在大选获胜后进行的,因此不再需要通过此举赢得竞选。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主经与建设福利无关。故D项错误。 30.1979年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首相,她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激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人们指责经济学家哈耶克是这届政府制订政策背后的鼓动者,“这种政策将使失业人口达到两百万,导致众多企业破产,阶级战争将会再次降临。”以下可能是哈耶克经济主张的是 A. 鼓励本国商品出口,严格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B. 反对政府的经济的任何干预 C. 高税收、高福利,大规模的公共投资 D. 减税、削减福利,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解决经济滞胀采取的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因此减税、削减福利,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符合其主张,与题意相符,D正确;A项是重商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此时是减少干预,C项错误; 31.列宁曾强调“它是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实行的是一些非常措施,但是非常明显,这个政策在军事上战胜了敌人,但在经济战线上没有取得成功。”为纠正这一问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它是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实行的是一些非常措施,但是非常明显,这个政策在军事上战胜了敌人,但在经济战线上没有取得成功。”强调的是共产主义政策,为了纠正其错误,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正确,排除A项;C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32.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 引起了社会动荡 B. 只能在旧体制内徘徊 C. 面临巨大的阻力 D. 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赫鲁晓夫在改革中左右徘徊,不敢冲破旧体制,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赫鲁晓夫改革引起了社会动荡,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赫鲁晓夫改革面临巨大的阻力,故C错误;材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不敢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时应该准确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入手,逐一分析选项,即可得出“在旧体制内徘徊”的答案。 33.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约27%投向了农业。这一投资数额,在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 苏联的集体化农业效率较低 B.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农业 C. 勃列日涅夫把农业现代化作工作重点 D. 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农业投资数额在世界大国中居首位”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的农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集体化农业效率较低,农业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改革的重点是农业,排除B项;根据所学,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工业,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34.“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民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 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 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 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 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教材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走进了误区,而题干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正说明了这一点,实质是否认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答案为B。 考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内容,解题关键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从而进行判断。 3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已是危机四伏。当时苏联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①经济连年衰退 ②国家政局不稳,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③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 ④独联体已存在多年,有取代苏联的威胁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经济连年衰退、国家政局不稳,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所面临的问题,C正确;独联体是苏联解体后的产物,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故可排除AB项;D项不全面,排除; 36.苏联某个时期中央撤销200个管理总局和处,地方撤销93个管理局。把一部分设立在各共和国境内的中央企业移交各共和国管理。这有可能是苏联哪个时期的工业改革措施 A. 斯大林历史时期 B. 赫鲁晓夫时期 C. 勃列日涅夫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时期 【答案】B 【解析】 赫鲁晓夫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是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因此材料中的改革措施最有可能是赫鲁晓夫时期,故选B。A形成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排除;C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但没有材料中的现象,排除;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对经济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但没有材料中的现象,排除。 37.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全球治理”,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进。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反全球化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B. 反全球化运动阻碍全球化 C. 经济全球化弊病重重 D. 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信息可得出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D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中“阻碍”一词用的不准确,排除;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 38.2016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了首个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美国认为,中国另起炉灶搞亚投行,是对传统全球金融秩序的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性质相同 B. 目的是摆脱世界银行对亚洲的金融控制 C. 有助于提高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D.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答案】C 【解析】 亚投行是国际金融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性质不同,排除A;成立亚投行的目的是促进对世界基础设施的投资,从而促进世界的发展,排除B;亚投行有助于提高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C正确;亚投行并未极大地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排除D。 39.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媒体评价:“在一些主要的领域里,应该说都有一些冲击,确实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冲击并非国门大敞,而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护,还有一定的过渡时期;主动权基本上还是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①中国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资长驱直入 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护措施 ③中国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 ④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趋利避害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中国加入世贸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护措施,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趋利避害,选择B正确;其余两个措施符合题意,排除。 40.与分散孤立的各国经济联系相比,组成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不仅在实际上已在全球经济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上实现了经济集团化,而且也更有可能和更容易通过联合或合并的方式向全球经济集团化过渡。这说明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世界大势 B. 欧洲联合有利于经济获得发展 C. 经济合作的地域特点逐渐消失 D. 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组成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不仅在实际上已在全球经济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上实现了经济集团化,而且也更有可能和更容易通过联合或合并的方式向全球经济集团化过渡”并结合所学可知,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并没有特指欧洲,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41.20世纪是世界经济政策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大探索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思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近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四 会议 主题报告内容选摘 中共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共十五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该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模式”的含义,并列举出“他挽救了市场经济”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重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答案】(1)新经济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失败(或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 (2)含义: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②调整工业生产;③调节农业生产;④实行福利制度(加强救济工作;推行“以工代赈”);⑤进行社会立法。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4)贡献: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 (1)政策:根据“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可知是新经济政策。原因:根据“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分析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失败;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 (2)含义:根据“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可知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措施:结合所学,回答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即可。 (3)基本思想:根据“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得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意义: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4)贡献: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结合所学得出: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出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制,故工细而价廉,且成功易;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率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相互之间的伤害。……虽然在这一社会汇总,没有人负有任何义务,……但是社会仍然可以根据一种一致的估价,通过完全着眼于实利的互惠行为而被维持下去,……每当相互之间产生愤恨和敌意的时候,一切社会纽带就被扯断。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前期的有识之士为应对此问题所做的努力。 (3)经济侵略和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现实意义。 【答案】(1)观点: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原因:作者认识到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富民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策的藩篱。 (2)问题:出于洋货的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难以为继。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民生艰难。 努力: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民用机器工业;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各派别主张学习两方,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倡导“实业教国”,并为此而进行政治、思想变革的努力,以期强国富民。 (3)意义:各国在发展经济和面对经济危机时,应树立互利、责任、合作等意识。联手反对经济侵略和贸易保护主义,共向迎接挑战,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可以得出观点是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农商并重,相辅相成。第二小问,根据题干材料,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材料二“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可以得出问题是因为洋货的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难以为继,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民生艰难.第二小问的努力,结合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以及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主张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主张各国在发展经济和面对经济危机时,应树立互利、责任、合作等意识,联手反对经济侵略和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迎接挑战,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