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鲁双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庄子》中载:“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吕氏春秋》也说:“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这表明战国时期 A. 耕作方式仍是刀耕火种 B. 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C. 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 D.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答案】D ‎2.《诗经•大田》写道“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从这些充满现实主义古典文学气息的文字中,我们能探究到的古代经济信息是 A. 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 井田制趋于瓦解 C. 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 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B ‎3. 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政府政策的引导 B. 家庭手工业的出现 C. 国家统一的完成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答案】D ‎4.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这首诗能够反映自然经济状态下 ‎①乡野风景的恬适闲静 ②乡村民风的古朴醇厚 ③重视农业的观念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5.据《管子》记载,管仲曾建议齐国国君,将开山冶铁之事交给民间经营……由百姓分利七成,君主分利三成。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 A. 工商食官制进一步完善 B. 国家放宽了对市场的管制 C. 民营手工业已有所发展 D. 盐铁官营体制已被打破 ‎【答案】C ‎6.下面是汉代画像石中一幅牛马合犋的“牛马耕作”图(图中:马驾辕为主,牛拉边在外)。此图可以用于研究汉代 A.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 民众养牛数量的多少 C. 农业犁耕技术的进步 D. 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 ‎【答案】A ‎7.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婢、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以及有一定手艺的自由身份的工匠。可见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 A. 工艺水平不高 B. 效率极其低下 C. 产品与市场无关 D. 不计劳动力成本 ‎【答案】D ‎8.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 魏 B. 隋唐 C. 宋代 D. 清代 ‎【答案】D ‎9.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政府组织召开盐铁会议,有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祖、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这反映了 A. 盐铁官营严重损害了商人利益 B. 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深得民心 D. 工商业发展冲击了农业主体地位 ‎【答案】B ‎10.唐中宗时,两京诸市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需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如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内有油坊等。这说明当时 A. 城市坊市分离格局形成 B. 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 C. 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 D. 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11.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A. 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 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C ‎12.‎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 A. 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 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A ‎13.汪应庚(1680一1742年)是清代一位典型的徽商,他通过从事利润很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同时贾而好儒,积极从事慈善事业。这反映了当时 A. 商人普遍重视慈善造福乡里 B.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C.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B ‎14.“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下列有关“市”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 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必须明码标价 B. 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草市尉”管理 C. 唐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具有完备饮食服务 D. 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限制,且对“市”不再监管 ‎【答案】B ‎15.“海者,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海禁”政策恶果 B.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的弊端 C. 对外贸易无利可图 D. 国家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答案】A ‎16.明清时期棉织品贸易出现了“冀北巨商,挟资千亿,岱陇东西,海关内外,券驴市马,日夜海驰。驱车冻河,泛舸长江,风餐水宿,达于苏常,标号监庄,非松不办”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 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B. 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已经形成 C. 长途贸易推动商业市镇兴起 D. 水运成为贸易运输主要方式 ‎【答案】C ‎17.明朝朱元璋严令士农工商各守本业,即使是医、卜,也强迫他们必须“土著”,不得远游,凡“有不事生业而游惰者及舍匿他境游民者,皆迁之远方”朱元璋这一政策的意图是 A. 固化社会分层以巩固统治根基 B. 鄙薄压制工商业者以固守农本 C. 打击游惰者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D. 严禁人口流动以安定社会秩序 ‎【答案】D ‎18.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输出量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 B. 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答案】A ‎19.光绪十八年(1892)镇江口海关报告称:“北方各处之人,俱购洋棉纱自织,其织成布匹较市中所咨价廉而坚。”这一现象表明 A. 洋布具有价格优势 B. 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C. 手工织布业继续发展 D. 政府经济政策转变 ‎【答案】C ‎20.1874年,由于机车撞倒了一个看客,英国人修筑的上海至吴淞短线铁路被愤怒的群众扒掉了路基。两年后,两江总督在当地士绅的压力下购买了这段洋路并将其拆段。这反映了 A. 近代化道路的艰难 B. 民众的爱国热情 C. 洋务运动亟待开展 D. 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A ‎21.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 A. 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 B. 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 C. 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 D. 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C ‎22.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 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 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 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A ‎23.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1862-1917年部分贸易数据情况,据此可知 A. 中国国际贸易良性增长 B. 中国近代工业艰难发展 C. 中国改变贸易逆差态势 D. 中国经济畸形有所改变 ‎【答案】D ‎24.以下为1873-1930年中国农产品输出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农产品输出额(千元)‎ 指数(1910=100)‎ 对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3‎ ‎2866‎ ‎1.2‎ ‎2.6‎ ‎1893‎ ‎28423‎ ‎12.3‎ ‎15.6‎ ‎1903‎ ‎89496‎ ‎38.6‎ ‎268‎ ‎1910‎ ‎234957‎ ‎100.0‎ ‎39.1‎ ‎1920‎ ‎308047‎ ‎132.4‎ ‎36.4‎ ‎1930‎ ‎628285‎ ‎270.9‎ ‎45.1‎ A.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B. 民族工业急需大量农副产品 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程度加深 ‎【答案】A ‎25.‎1928年5月10日《大公报》刊登了明星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脚。”结合时代背景,对以上文字认识正确的有 ‎①提倡国货是当时的社会思潮 ‎②时值民族工业的春天,中国企业以广告的形式扩大销路 ‎③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推动了中国人饮食的变化 ‎④民族工业的活跃,部分得益于当时政府鼓励工商业的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答案】D ‎26.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这一做法使 A. 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 B. 官僚资本开始出现 C. 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 D.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答案】D ‎27.据统计,民国初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现代工业企业数 资本总额 工人总数 ‎1913年 ‎698家 ‎33082万元 ‎27万人 ‎1920年 ‎1795家 ‎50062万元 ‎56万人 A. 民族资本家擅长企业经营 B. 现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 C.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D. 民族工业产品国内市场的扩大 ‎【答案】C ‎28.1953年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2800多个增加至9300多个,其产位占中央和地方管理工业的49%。与此同时,国家对煤炭、钢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 C. 提高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29.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这项政策在当时 A.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 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 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 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答案】A ‎30.下表反映的是我国不同时期基本建设投资中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额及比重情况。‎ 时间 投资额(亿元)‎ 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生产性建设 非生产性建设 生产性建设 非生产性建设 ‎“一五”计划时期 ‎394.50‎ ‎193.57‎ ‎67.0‎ ‎33.0‎ ‎1958‎ ‎231.90‎ ‎84.1‎ ‎87.3‎ ‎12.7‎ ‎1959‎ ‎299.26‎ ‎50.46‎ ‎85.6‎ ‎14.1‎ ‎1960‎ ‎331.84‎ ‎36.83‎ ‎83.4‎ ‎14.6‎ 注:生产性建设是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或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建设;非生产性建设又称“消费性建设”,指直接用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建设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生产性建设投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B. “大跃进”时期扩大生产性建设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 C. 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存在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 D. 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少是国情制约下的不得已选择 ‎【答案】B ‎31.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 B.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32.1962年,诗人戈壁舟发表了《新北邝行》组诗,其中有:“彩霞里伊水似风舞,白云中洛河如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囱森林,座座工厂似战舰成队,成队的战舰呵,开始了万里航程!”诗歌直接反映了当时 A. 人们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 B. 中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 C. 中国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 D. 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 ‎【答案】C ‎33.宣传画是历史的形象记录,下一画作反映的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斐然 B.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C. 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振兴 D. “文革”严重破坏国民经济 ‎【答案】B ‎34.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坐牢杀头也甘心”;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杀出一条血路来”。二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 冷战环境影响了改革进程 B. 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改革 C. 社会上改革的动机不强烈 D. 旧的观念和体制阻碍改革 ‎【答案】D ‎35.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A. 深圳特区 B. 海南特区 C. 上海浦东 D. 港澳特别行政区 ‎【答案】C ‎36.“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最终明确了上述引文中“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C ‎37.张爱玲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落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据此判断,民国时期女子服饰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女子服饰观念非常开放 B. 女于冲破了封建樊篱的规范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C ‎38.河北盐山县“男女平权之说倡,而婚配自择”,内蒙古“其结婚之始,亦有经过恋爱之过程者,俟彼此相许,始告父母,或倩冰人而聘订。”山西忻县,读书人的婚嫁“不完全由父母主持,一般先征得子女同意。”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 天平天国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中华民国时期 ‎【答案】D ‎39.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认同,方便快捷 C.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D. 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答案】A ‎40.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电视 A. 娱乐的功能 B. 传播资讯的功能 C. 艺术展示的功能 D. 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两个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海《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朝贡贸易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根据《中英南家条约》及随后于1843年签的细则性附约《中英五口通商拿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中国主义的原则建立通商口岸和租界,即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口岸开通商。后为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所迫,清政府面对英国、法国、美国领事联合在各自租界征收关税的事实,设立了海关总税务司,并在各口岸的海关设立一个外国税务司,这一海关体系的建立,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保证。‎ ‎——摘编自张明之《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朝贡贸易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建立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答案】(1)特点:①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②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③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造成了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 ‎(2)原因:近代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外开放通商口岸;近代海关体系的建立。‎ 变化:积极方面:①开放通商口岸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②开阔了国人的视野,促进了西学的传播,思想观念也有所改变。③客观上促使了近代工业的诞生,产生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由此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消极方面:①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人民生活贫困,社会不稳定。②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③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以上言之有理,可适当赋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荣宗敬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见下图)。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荣氏兄弟也由此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福新面粉公司在该段时间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肥料不足和生长缺陷的各自表现,并指出民族工业生长缺陷的根源。‎ ‎【答案】(1)原因:①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创办实业的热情;②民国政府奖励实业,提倡使用国货;③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済侵略;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⑤实业救国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2)原因:①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②国民政府实行了系列的鼓励政策,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等;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进步开展;④国民政府发起修订新约运动,定程度上收回部分经済主权。‎ ‎(3)肥料不足: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生长缺陷:产业结构后天畸形一一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