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试卷 分数: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氨水 B. 冰醋酸 C. 液氯 D. 碳酸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属于混合物,故A符合; B. 冰醋酸由乙酸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B不符; C. 液氯由氯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 D. 碳酸钠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 故选A。 2.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望穿秋水 B. 涂脂抹粉 C. 火上浇油 D. 水乳交融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望穿秋水,指眼睛都望穿了,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涂脂抹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 水乳交融,两者相混,形成乳浊液,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中国古代用炉甘石炼锌,主要反应为:2C + ZnCO3Zn + 3C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2C + ZnCO3Zn + 3CO↑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 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选; B. 2C + ZnCO3Zn + 3CO↑,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选; C.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选; D.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和生成,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4.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胡麻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装置,分离固体和液体,故A不符; B、分液装置,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油水互不相溶,分为两层,故B符合; C、蒸发装置,分离溶质和溶剂,故C不符; D、蒸馏装置,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互溶液体,故D不符; 故选B。 5.在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放射源的电离室。下列关于 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95 B. 质量数为241 C. 电子数为146 D. 质子数为51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中子数为241-95=146,故A错误; B. 质量数为241,故B正确; C. 电子数为95,故C错误; D. 质子数为95,故D错误; 故选B。 6.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中H为-1价,则B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的规律,NaBH4中H为-1价,Na+为+1价,则B的化合价为+(4-1)=+3价, 故选C。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4H8O2 B. 硫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硫酸钾的电离方程式:K2SO4=2K++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OOCH2CH3,故A错误; B. 硫化氢中硫和氢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 氯离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 D. 硫酸钾为强电解质,硫酸钾的电离方程式:K2SO4=2K++SO42-,故D正确; 故选D。 8.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B. 实验室中,常将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C. 金属钠与水反应,钠沉在水面下,反应剧烈 D.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故A正确; B. 钠的密度大于石蜡油或煤油,实验室中,常将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故B正确; C. 钠的密度小于水,金属钠与水反应,钠浮在水面上,反应剧烈,故C错误; D. 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故D正确; 故选C。 9.不属于乙醇化学性质的是 ( ) A. 可与金属钠反应 B. 能发生加成反应 C. 可被氧化成乙醛 D. 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官能团为羟基,羟基上氢活泼,可与钠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乙醇分子中无双键等不饱和键,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醇的羟基可被催化氧化为醛基,故C正确; D.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反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10.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 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 D. 碳酸钙的分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不符; B.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不符; C. 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不符; D. 碳酸钙的分解拆开化学键,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H2 B. CO2 C. KOH D. Mg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2只有H-H共价键,故A不符; B. CO2只有碳氧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 C. KOH含有K+与OH-间离子键又含有O-H共价键,故C正确; D. MgCl2含有Mg2+与Cl-间离子键,没有共价键,故D不符; 故选C。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 B. 1 mol过氧化氢中含有2 mol氢和2 mol氧 C. 1 mol H2中含有6.02个氢分子 D. NH3的摩尔质量是17 g· 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数目多少的集合体,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 B. 1 mol过氧化氢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2 mol氧原子,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2 mol氢和1 mol氧指代不明确,不能确定是物质还是原子,故B错误; C. 1 mol H2中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故C错误; D. NH3的摩尔质量是17 g· mol-1,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易错点B,注意使用物质的量表现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 13.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 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 小苏打可作糕点的发酵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明矾可用作净水剂,故A正确; B. 干冰气化时吸热,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 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钙等,故C错误; D. 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面食内部形成多孔结构,从而使得面食更酥软,小苏打可作糕点的发酵粉,故D正确; 故选C。 14.一定温度下,当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已经完全停止 B. S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 C. 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D. O2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达支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反应速率不等于0,反应没有停止,故A错误; B.达到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故B正确; C. 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 D. O2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 故选A。 1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反应物浓度 B. 反应体系内的压强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物的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反应物的性质,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是外界的影响因素,故C正确。 16.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铜片作负极 B. 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答案】D 【解析】 A、锌作负极,铜为正极,选项A错误;B、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选项B错误;C、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错误;D、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溶液中酸性的变化。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B.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SO42-=BaSO4↓ C. 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2H+=Mg2++H2O D. 常温下,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醋酸是弱电解质,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故A错误; B.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Ba2++ SO42-+2H++2OH-=BaSO4↓+2H2O,故B错误; C. 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MgO+2H+=Mg2++H2O,故C正确; D. 原方程电荷不守恒,常温下,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故D错误; 故选C。 18.C2H6+Cl2C2H5Cl+HCl的反应类型为 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酯化反应 D. 消去反应 【答案】A 【解析】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和氯化氢,答案选A。 点睛: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例如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的基本思路为:。例如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一般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及加聚反应等。 19.0.25 L NaOH溶液中溶有10 g NaOH,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 mo1/L B. 1 mo1/L C. 0.5 mo1/L D. 0.05 mo1/L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n=m÷M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c=n÷V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n(NaOH)=10g÷40g·mol-1=0.25mol,溶液的体积为0.25L,c(NaOH)=0.25mol÷0.25L=1mol·L-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注意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公式的运用,先根据质量求出物质的量,再根据浓度计算公式,算出物质的量浓度。 20. 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对金属起到防护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是 A. 全部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牺牲阳极的阴阳保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或表面钝化等其它方法使金属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以防止金属腐蚀;所以: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均能对金属起到防护或减缓腐蚀作用; 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也会被腐蚀。 故能对金属起到防护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是①②③④⑤。 21.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 3.4 mol B. 3.2 mol C. 2.8 mol D. 1.2 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前10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B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s)×=0.06 mol/(L⋅s),所以转化的B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L⋅s)×10 s×2 L=1.2 mol,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ol−1.2 mol=2.8 mol,C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除了依据定义直接计算以外,也可依据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表示各物质速率之间的关系。利用好三段式思想进行可使解题思路清晰明确,快速得出结论。 22.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4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减小,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使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把握压强对速率、平衡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结合化学反应的特点,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二.非选择题(34分) 2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H 2 C 3 Na Mg P S Cl (1)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是_____。 (2)P、S、Cl三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 (3)钠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常温下该水化物溶液的pH____(填“>”“<”或“=”)7。 (4)如图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能量变化图,此反应为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答案】 (1). Mg (2). Cl (3). NaOH (4). > (5). 放热 【解析】 【详解】(1)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是Mg。 (2)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P、S、Cl三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 (3)钠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NaOH,常温下该水化物溶液的pH>7。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能量变化,由图生成物的能量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应用。易错点(4)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相对高低的角度思考。 24.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应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通入水蒸气并加热。请回答实验的相关问题。 (1)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圆底烧瓶中装的是水,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烧瓶底部放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口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___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3Fe+4H2OFe3O4+4H2 (2). 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3). 防止暴沸 (4). 碱石灰 (5). 除去反应产生的H2中的水蒸气 (6). 验纯 (7). 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靠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发出的声音是“啪”的爆鸣声,则证明氢气不纯,如果是“噗”的声音,则证明是纯净的氢气 【解析】 试题分析: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1)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Fe3O4+4H2。 (2)圆底烧瓶中装的是水,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烧瓶底部放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是碱石灰,作用是除去反应产生的H2中的水蒸气。 (4)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口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验纯,方法是: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靠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发出的声音是“啪”的爆鸣声,则证明氢气不纯,如果是“噗”的声音,则证明是纯净的氢气。 点睛:本题是实验题,考查了给液体加热时防暴沸的方法、气体的干燥方法、气体的收集及验纯等等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 25.(1)T ℃时,在1 L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2分钟内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mol·L-1·min-1。 (2)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填字母)。 A.v(正)=v(逆)=0 B.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A,同时生成3 mol B (3)若该反应放出热量,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____(填“增大”或“减小”),平衡向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1). 3A(g)+B(g)2C(g) (2). 1.5 (3). B (4). 增大 (5). 逆 【解析】 【分析】 (1)最终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不变且不为0,属于可逆反应,而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v=计算;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3)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对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 【详解】(1)最终反应物A、B的物质的量不变且不为0,属于可逆反应,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6-3)mol:(4-3)mol:2mol=3:1:2,故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 ; v(A)===1.5mol·L-1·min-1; (2)A.v(正)=v(逆)不等于0,故A错误; B.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A,同时生成3 mol B,速率比不等于计量数之比,故C 错误; 故选B。 (3)若该反应放出热量,升高温度时,反应混合物分子能量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关问题,涉及化学式书写、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等知识点,难点(2)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标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