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延边第二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试题说明:1、本试卷总分 12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试卷共 8 页。 2、试卷分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共四大题 17 小题。 3、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纸的答题卡上,主观试题答案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1 分) 一、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凤凰的图像,是中国艺术中最流行的图像之一。它的造型史,上溯到石器时代,湖南洪 江高庙遗址出土的白色陶罐颈部和肩部各戳印的凤凰图案,距今已有 7400 年的历史;浙江 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则晚了 400 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组相差 400 年的凤凰图像,都与太阳相伴。凤凰别称火鸟、朱雀,属火,就是火神的化身——凤凰 崇拜与太阳崇拜相关,因此,远古凤凰的图像总与太阳相伴。 与龙是华夏人图腾崇拜的形象不同,凤凰是东方夷人图腾崇拜的形象。以史载而言,少 皞是第一个立凤凰为图腾的帝王。相传黄帝次子少皞被贬南方,成为东夷诸部落联盟首领, 以凤凰为图腾,建立少皞国。其后,作为东方夷人的一支,商族人认为他们的先祖商契是由 其母简狄吞食凤凰落下来的蛋而生,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是商族人对凤凰的别 称。 凤凰与商契的关系,不止于为商族人确立了一个神话来源。据史传,舜帝封商契司徒, 派他在其封地商丘,担任火正一职。火正是主持研究天象以利民生的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天 文台长。商契筑台观天象,发现了大火星运行的节气规律,据之制定历法(殷历)。商契“以 火纪时”,商族人奉之为“火神”。大火星春去秋来,正如燕子。凤凰就是被神化的知时而行、 给世间带来春天消息的燕子。作为天文学家,商契是人间当之无愧的神燕——凤凰。应当说, 在关于商契身世的传说中,凤凰不仅是天人交通的“火神”,它还代表着引导人类理性觉醒 的光明之神。 在汉文化中,凤凰更广泛的意义,是作为图腾崇拜的延伸,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且代 表着最高艺术境界。中华五帝之祖黄帝,战败蚩尤,统一华夏即位称帝之后,就想望凤凰到 来。黄帝的仁德之风召来了凤凰。这神鸟自天而降,“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这 就是一个祥和盛世之景。《尚书·益稷》中有“《萧韶》九成,凤皇来仪”之说。它描述的是 在大禹治水的庆功盛典上,夔龙主持音乐会,而音乐会的最后高潮则是凤皇莅临。凤皇不仅 是这出音乐盛典的最后出场者,而且是使之十全十美的最后完成者。“凤皇”是“凤凰”原 本的记法。作为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凤凰就是司乐的神鸟。 古代中国的凤凰崇拜,与古希腊的阿波罗崇拜很相似——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音乐与 诸多技艺之神。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凤凰(Phoenix),它脱胎于古埃及的太阳神鸟(Bennu) 的传说。希腊神话中的凤凰俗称不死鸟,它如太阳昼出夜没一样,通过自焚和新生,循环进 行着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游戏。中国的凤凰,似乎没有生死问题,只有来去状态——可以 说凤凰是超生死的存在,准确地讲就是一种被神灵化的高洁灵妙的气象或风仪。 在庄子的笔下,凤凰(鹓刍鸟)是一个气质高洁、决然不与俗浊沾染的形象,即所谓“非 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庄子此说,是在他与惠施的论争中,借凤 凰自喻性气高洁,鄙弃惠施之徒汲汲以求的世俗名利。通过庄子,凤凰被人性化了,纯然以 持节高尚、性灵超绝的风仪动人。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将“有凤来仪”四字题与“有千 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宝玉口称“颂圣”,实则是借用凤凰传说之典,表达他对潇湘馆 女主人林黛玉的至高无上的赞美。在宝玉的心目中,除了风仪天下的凤凰,还有什么可用以 比配他“没身不去”的林妹妹呢?当然,这个凤凰,必须是经过庄子人性化了的凤凰。(选 自肖鹰的《汉凤凰的大美风仪》,有删节)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凤凰图像总与太阳相伴,是司乐的神鸟,古希腊的阿波罗则被奉为太阳神、 音乐与诸多技艺之神,可见古代中国的凤凰与古希腊的阿波罗是相同的。 B.庄子将凤凰人性化,赋予它持节高尚、性灵超绝的崇高品质和动人风仪,因此贾宝玉 为潇湘馆题字“有凤来仪”,借凤凰赞美潇湘馆的女主人林黛玉。 C.“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和 “《萧韶》九成,凤皇来仪”,表明当时人们仍 然以凤凰为图腾崇拜的形象,将凤凰作为“十全十美的最后完成者”。 D.“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关于商契身世的传说;也正因此人们称作为天文学家的商 契为“神燕”,也即“凤凰”,并且将他奉为“火神”“光明之神”。 2.下列关于“凤凰”在中国古代的寓意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凤凰的图像,是中国艺术中最流行的图像之一。凤凰在汉文化中是司乐的神鸟,代表 着最高的艺术境界。 B.远古时代,凤凰的图像总是与太阳相伴的,因此,凤凰也就成了“火神”的化身,代 表着祥瑞安宁气象。 C.关于商契身世传说中的凤凰不仅是天人交通的“火神”,它还代表着引导人类理性觉 醒的光明之神。 D.中国的凤凰是超生死的存在,是一种被神灵化的高洁灵妙的气象或风仪,庄子更视之 为决然不与俗浊沾染的形象。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凤凰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火鸟、朱雀、玄鸟,有关凤凰的造型史,可追溯到石器时代, 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凤凰图案已有 7400 年历史。 B.商契被舜帝奉为司徒,担任火正一职,他驻台观天象,根据大火星运行的节气规律, 制定了殷历,因此被商族人奉为“火神”。 C.黄帝次子少皞成为首领后,以凤凰为图腾,少皞是中国古代历史记载上第一个立凤凰 为图腾的帝王。 D.古希腊神话中的凤凰是由古埃及的太阳神鸟的传说衍生而来的,而在中国,凤凰则是 东方夷人图腾崇拜的形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 失败 李培俊 早上起来,刚刚坐上饭桌,改革就说,妈,工作的事我自己跑吧。你为我操了几十年心 了,我也该出去闯闯了。母亲惊讶地看了改革好一会,看着看着,母亲的眼睛便有些湿漉漉 的。他就有些慌恐,连忙说,妈,我说错什么了吗?没有,母亲说,你没有说错,我们的改 革长大了,是该出去闯闯了。但是改革还是看出来,母亲真正的意思并没有说出来。母亲是 个好母亲。当别人的家长为孩子上个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跑断腿,操碎心,费了九牛二虎之 力仍然难达目的的时候,改革的母亲却不费吹灰之力,把他送进了全市最好的学校。 二十几年了,无论大事小事,改革都习惯于听从母亲的安排,他的一切都是母亲替他包 办的。他知道母亲是为他好。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本来改革要报考中文系,实现从小当作 家的梦想。可母亲说,儿子,你傻不傻呀,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谁还愿意当作家?谁说谁是 作家比骂这个人阳痿还要入骨三分。母亲一言九鼎,改革便报考了没多少人愿上的政教系。 改革今年大学毕业,工作的事自然不用他操心,早在他还坐在教室里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母 亲已经为他安排了去处。回来当天,母亲就说,儿子,你工作的事已经定了,市委组织部, 过几天就去上班吧。 现在的岗位职位往往是僧多粥少,这是中国的现状,也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改革能 够谋到这么好的单位,是多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改革当然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组织部 是发官帽的地方,手里提着官帽,何愁戴不到自己儿子头上?如果按照母亲的安排,改革也 许就顺顺当当地去上班了,先当个科员,然后一步一步地攀爬上去,由副科到正科,然后副 处,弄得好了,往上再上几个台阶也未可知。 可这次改革不想再听从母亲的安排,这与这个岗位本身无关。他觉得自己已经 22 岁了, 凡事应该有自己的主张,自己该作上一回主了。于是,改革在饭桌上宣布:从今天起,他要 出去自己求职了。母亲无可无不可的,浅浅地笑笑点了点头。送他出门的时候还含意不明地 又笑了笑,轻轻地在他肩膀上拍了几下,放他走了。 市晚报社看过他的学历证明,对他十分满意,让他填过一应表格,总编让他回家等消息, 说是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临走,还把他送到楼下,才握手告别。走出报社大门,是一派明亮 得有些不太真实的阳光,走在阳光里,改革就想,求职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不,一说就成 了嘛。但是改革高兴得过早了一些,当天晚上他正躺着看书,接到了晚报社总编的电话,很 抱歉地告诉他,报社暂时没有编制,还不能接受他。改革问总编,昨天你不是黑籽红瓤地答 应得好好的吗?怎么只隔了一天就变卦了?总编支支吾吾地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第二天改革又去了电视台,照样答应录用,照样又是变卦。不过电视台的电话打得晚了 一天,但内容和报社大同小异。改革退而求其次,把求职的目标定位在企业。他想,行政事 业单位有编制,企业总没有所谓的编制吧。哪怕去当个小办事员,写个材料,出出板报,哪 怕给头们打水扫地,也算是自己找的工作。但是,问遍全市的企业,仍然没有哪个企业接受 他,都说人满为患,下岗职工还没法安排哩。 母亲从不问改革求职的事,一个字都不提。但他知道母亲是关心这个事的,只是不说到 嘴上而己。这天,筋疲力尽的改革回到家里,母亲破天荒地问起他求职的事。母亲说,怎么 样了?改革摇摇头。母亲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办?他说,我不知道。母亲叹了口气,以商量 的口气说,不行了先到组织部去上班?到底去不去上班呢?改革觉得这一次的自己的确失败 了。他知道,他是败在了母亲手上,他的事是要由母亲来做主的。因为母亲既是母亲,同时 也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 但是……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尽管从小到大都是母亲替他打理一切,但当大学毕业后,改革不想再听从母亲的安排, 想自己找工作,这说明他已经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完全不再听母亲对自己的摆布。 B.改革的母亲虽然在开始什么事情都替儿子安排好了,但她在儿子想自己找工作时,却完 全没有干涉,是一位非常大度、比较开明的母亲。 C.小说结尾以改革找工作的失败而告终,这一安排出乎意料,直接再现了当今社会所存在 的官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的灰暗现实。 D.这篇小说既表现了当今中国一些父母对孩子成长的不当做法和影响,也侧面反映了个别 官员滥施权威的问题,蕴含着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忧思。 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在刻画改革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阮之钿,字实甫,桐城诸生..。崇祯中,下诏保举人才,同郡谕德刘若宰以之钿应,授谷 城知县。十一年正月,之钿未至,张献忠袭陷其城,据以求抚。总理..熊文灿许之,处其众数 万于四郊,居民汹汹欲窜。之钿至,尽心调剂,民稍安,乃上疏言:“献忠虎踞邑城,其谋 叵测。所要求之地,实兵饷取道咽喉,秦、蜀交会脉络,今皆为所据。奸民甘心效用,善良 悉为迫胁。臣守土牧民之官,至无土可守,无民可牧。库藏殚虚,民产被夺,无赋可征。名 虽县令,实赘员尔。乃庙堂..之上专主抚议,臣愚妄谓抚剿二策可合言,未可分言,致损国威, 而挫士气。”时不能用。贼众渐出野外行劫,之钿执之以告其营将,稍置之法。及再告,皆 不应,曰:“官司不给饷耳,得饷自止。”由是村民徙亡殆尽,遂掠及阛阓。稍拒,辄挺刃相 向,日有死者,一城大嚣。监军佥事张大经奉文灿令来镇抚,亦不能禁。 明年,献忠反形渐露之钿往说之曰将军始所为甚悖今幸得为王臣当从军立功垂名竹帛 且不见刘将军国能乎?天子手诏进宫,厚赍金帛,此赤诚效也。将军若疑天朝有异论,之 钿请以百口保。何嫌何疑,而复怀他志。”献忠素衔之钿,遂恶言极骂之。之钿忧愤成病, 题数语于壁,自誓以死,遂不视事。 至五月,献忠果反,劫库纵囚,毁其城。之钿仰药未绝,献忠遣使索印,坚不予,贼遂 杀之。旋纵火焚公署,骸骨为烬。之钿后赠尚宝少卿。(选自《明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 第一百八十》 献忠积猜狠,丑言骂詈之。之钿忧愤成疾,题壁云:“日读圣贤书籍,成此浩然心性。 勉哉杀身成仁,不负贤良方正。”末书“谷邑小臣阮之钿拜阙..恭辞”。崇祯十二年五月六日, 献忠毁城劫库放囚。之钿饮毒未绝,贼令索印者至,之钿不与,摇其手。两旁贼挥刀害之。 贼纵火焚衙舍,骸骨为烬。(节选自《明末忠烈纪实》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献忠反形/渐露之钿往说之曰/将军始所为/甚悖/今幸得为王臣/当从军立功垂名竹帛/且 不见刘将军国能乎 B.献忠反形渐露/之钿往说之曰/将军始所为甚悖/今幸得为王臣/当从军立功/垂名竹帛/且 不见刘将军国能乎 C.献忠反形渐露/之钿往说之曰/将军始所为/甚悖今/幸得为王/臣当从军立功垂名竹帛/且 不见刘将军国能乎 D.献忠反形/渐露之钿往说之/曰将军始所为/甚悖今/幸得为王臣/当从军立功垂名竹帛/且 不见刘将军国能乎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诸生”是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等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B.“总理”在明朝类似丞相一职,掌管各级官吏的人事任免权。 C.“庙堂”是指古代帝王进行祭祀、接受朝见和议事的殿堂,后借指朝廷。 D.“拜阙”是指向皇帝居住的宫阙叩拜,表示对皇上的尊敬。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阮之钿为官尽职尽责,关爱百姓。他虽非科举取士,但实属奉命于危难之间,县城被攻 陷,仍赴任做好百姓安抚工作。 B.阮之钿为政明察事态,积极进言。他事先洞察张献忠叛逆的图谋,上书给皇上,分析面 临的各种严峻形势,提出建议。 C.阮之钿处事沉着冷静,能屈能伸。他在张献忠叛变将起未起时前往劝说,晓之以理,动 之以情,不计较对方的谩骂。 D.阮之钿临危大义凛然,舍身报国。他心知无力挽回危急局面,立下了取义成仁的决心, 在烈火中践行了自己豪迈的诺言。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贼众渐出野外行劫,之钿执之以告其营将,稍置之法。 (2)天子手诏进宫,厚赍金帛,此赤诚效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 题。 早发宜陵即事 罗邺① 霜白山村月落时,一声鸡后又登岐。 居人犹自掩关在,行客已愁驱马迟。 身世不堪空感激,鬓毛看著欲凋衰。 青萍②委匣休哮吼,未有恩仇拟报谁。 【注】①罗邺,晚唐诗人,有建功立业之志。屡试不第,先后辗转于郭铨、崔安潜等幕 府,晚年远赴塞北边防营帐任职。②青萍:古代剑名。《拾遗记》:“帝颛顼有曳影之剑…… 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霜白”“月落”点明诗人出行的背景,渲染出了环境氛围的凄清寂静。 B.“一声鸡”以声衬静,写出行之早与山村之静,呼应诗题中的“早发”。 C.颔联以“居人”掩门团聚与“行客”驱马独行作比,突出诗人的匆忙急切。 D.诗人运用“青萍委匣”一典,以古剑自比,委婉地表达出复杂的心情。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晋书·孝友传·李密》中记载:“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在《陈情表》中和这两句话 对 应 的 四 句 是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登高远望所见山 川之美,以虚词“其”为分界,前实后虚,虚实相间,有尺幅千里之势。 (3)由《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透视出陶 渊明的人生哲学,他既否定世俗政治社会,又摒弃宗教彼岸世界。 (4)庄子和列子同属道家,列子能御风而行,庄子对这一点是肯定的,但《逍遥游》中的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说庄子认为列子仍不能做到真正的逍 遥。 第Ⅱ卷 表达题(共 59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试深 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②近日,现实题材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甚嚣尘上....,引发众多追剧族热捧,友惊呼, 看了该剧懂得了不少婚姻之道。 ③他接管我们班之后,深感头疼,因为全班学生的成绩良莠不齐....,几个前任班主任都干 了不长时间,然后都摇头叹气,无奈走人。 ④战国时期赵国宰相蔺相如,是位足智多谋、巧言令色....的能士,由于常为赵王出谋划策 而深受赵王的器重和宠爱。 ⑤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其庞大的家族企业拥有数百亿资产,但并没有像其他家族 企业那样传出兄弟阋墙....的丑闻,这也是长江实业在商场中屡创佳绩的重要原因。 ⑥2017 年世锦赛女子链球决赛后,“九朝元老”张文秀宣布退役,现役队员乏善可陈...., 中国链球项目人才堪忧。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改善就业率不是简单的追市场、设置热门专业,更不是让学生“被就业”,而应该更新高 校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B.时至今日,耕读传家仍让人回味和向往,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在工业文明到来后, 生命的异化太严重。 C.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人才存在结构性短 缺,相关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D.程建强通过各种正当或不正当手段收受贿赂,案发后,检察机关查证其共有家产 1600 余万元人民币,14 万余元美元。 1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很高兴参加您的银婚庆典,看到您和您内人相濡以沫 25 年,我们都深深地被这爱的幸福 打动了。 B.赵老的雕塑获得了国际大奖,引起了全市的轰动,同事们纷纷到他家道喜。对于大家的 一片啧啧称道,赵老连连说:“过奖,过奖!” C.这次校园欺凌事件,我要承担一定责任。平日我只顾忙于工作,疏于对我令嫒的管教, 给学校抹黑了。不好意思啊,还望校方多多包涵。 D.凡在本商场购买进口商品达 168 元者,本商场惠赠红酒一瓶,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四、写作(5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读了下面的寓言, 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寓言为基础确定立意,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并合理引用, 写一篇文章。 ①愚公移山(《列子·汤问》) ②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 ③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④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⑤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⑥杞人忧天(《列子·天瑞》)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来源] 13 题默写每人负责批一部分 17 题(作文组)——李宏岩 姜馨 王洁 郎秋叶 5 题——尹实忠 6 题—— 郭亚秋 10 题——刘丹 12 题——万晓丽 1.B(A 曲解文意——“古代中国的凤凰与古希腊的阿波罗是相同的”表述不当,原文“古 代中国的凤凰崇拜,与古希腊的阿波罗崇拜很相似”C 混淆文意——“五彩备举,鸣动八风, 气应时雨”表明凤凰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 ,“《萧韶》九成,凤皇来仪”表明凤凰被作为“十 全十美的最后完成者”D 强加因果) 2.B(错误一——因果倒置,错误二——文意混淆,“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是在汉文化中) 3.A(“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凤凰图案已有 7400 年历史”中的“最早”于文无据) 4.D(A“这说明他已经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完全不再听母亲对自己的摆布”说法错误 B“却 完全没有干涉,是一位非常大度、比较开明的母亲” 说法错误 C“这一安排出乎意料,直 接再现” 说法错误) 5.第一问:明线是儿子改革到处找工作,处处碰壁;(1 分)暗线是母亲处处设绊,使得儿 子一次也不能成功。(1 分) 第二问:①明线写改革到处找工作,说明他确实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了 他有一 定的能力,他也很努力地去争取了;(1 分)②暗线写母亲在背后做“工作”,显示出官员权 力之大;(1 分)③明线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语言更为简练,也留给了读者一 定的思考空间。(1 分) 6.①有一定的自信和勇气。通过他自己去找工作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②具备一定的能力。 市晚报社看过他的学历证明,对他十分满意;电视台开始也答应录用他;③对母亲尊敬体谅。 跟母亲说,你为我操了几十年心了,我也该出去闯闯了;母亲的眼睛有些湿漉漉的,他就有 些慌恐,连忙说,妈,我说错什么了吗?(1 点 2 分,答出 3 点给 6 分,若答其它,言之成 理也可) 7.B 8.B(“总理”指总管某部门或事务的负责人。在文中是指管理几个省军务的官职) 9.C(“能屈能伸”概括错误,“不计较对方的谩骂”错,原文说阮之钿因忧虑激怒得病) 10.(1)众多贼寇逐渐到乡村田野实施抢劫,阮之钿抓住他们通报他们营地的将领,(营地 将领)依法略微处罚他们。 (2)皇上亲手写诏书让他进宫(晋升官职),大量赏赐金银财物,这就是忠诚报国的结果呀。 11.C (“突出诗人的匆忙急切”分析错误,应为“突出诗人的羁旅之愁”) 12.(1)羁旅的愁苦。当地的居民尚闭门安卧,诗人已愁出行太迟。 (2)年华逝去的伤感。诗人两鬓毛发凋落,青春不再,功业无成,空留感慨。 (3)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激愤。诗人有建功立业之志,却如青萍委匣,无从报效,只有 激愤。(每点 2 分) 13.(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2)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3)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4)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14.C ①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 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褒义词。 言筌:就是解释说明。 筌: 捕鱼的竹器。使用正确。 ②(使用错误)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③(使用错误)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 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 ④(使用错误)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⑤兄弟阋墙:指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使用正确。 ⑥乏善可陈,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使用正确。 15.B(A 项搭配不当,“改善”与“就业率”不搭配。C 项,成分残缺。应去掉“随着”或“使”, 明确主语;“存在结构性短缺”后加“问题”。D 项,不合逻辑,“收受贿赂”不能用“正当” 来修饰,可把“正当或”去掉。) 16.B(A“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C“令嫒”敬辞,敬称别人的女儿 D“惠赠”,敬辞,指 对方赠与财物) 17. 写作提示: (1)可以选择“愚公移山”“守株待兔”“杞人忧天”三个寓言故事形成有机的关联,谈敢 于向困难挑战,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不能消极等待。 (2)可以选择“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郑人买履”三个寓言故事形成有机的关联,谈要 与时俱进,不能思想僵化,墨守成规。 (3)可以选择“愚公移山”“庖丁解牛”两个寓言故事形成有机的关联,谈既要敢作敢为, 又要会做会为。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寓言的意义加以组合,都可能形成不同的立意。 (参考译文) 阮之钿,字实甫,桐城生员。崇祯年间,下诏举人才。同郡谕德刘若宰举荐之钿,中选, 授谷城县知县。 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之钿还未到任,张献忠已攻陷谷城,请求招安。总理熊文灿准 许了,将献忠部下数万置于谷城四郊,居民纷纷不安,都想逃走。之钿来到后,尽心调理, 人民稍安。他上疏朝廷说“:献忠虎踞谷城,其谋叵测。他所要求之地,实为兵饷供应的咽 喉,秦、蜀交会的脉络,今都为他所占据。一些奸民都甘心为他效力,善良都为他胁迫。臣 是守土管民的官,结果是无土可守,无民可管。库藏空虚,民产被夺,田赋无处征取。我名 为县令,实际上是个多余的人。而朝廷一心主张安抚,臣愚昧,妄自认为抚剿二策可以合言, 不可分言,否则有损国威,挫败士气。”但这意见没被采用。众多贼寇逐渐到乡村田野实施 抢劫,阮之钿抓住他们通报他们营地的将领,(营地将领)依法略微处罚他们。再告发贼寇 有劫掠行为时,贼寇将领再不做处理,对之钿说:“官府不给我们军饷,有了饷他们自然不 会去劫掠了。”因此,四乡村民逃亡几尽。又来掠夺城内,若稍抗拒,即以刀棍相见。监军 佥事张大经奉熊文灿之命来镇抚,也不能禁止。 崇祯十二年(1639),张献忠反朝廷的形迹渐渐显露,之钿去企图说服献忠:“将军开始 的作为是不对的,今幸而为朝廷之臣,应建立军功,垂名青史。难道未看到刘国能将军?由 于他效忠朝廷,皇上亲手写诏书让他进宫(晋升官职),大量赏赐金银财物,这就是忠诚报 国的结果呀。将军若怀疑天朝另有看法,之钿愿以百口为保。还有什么可疑而怀有他志?” 献忠素来对之钿心怀仇恨,对他以恶言辱骂。之钿忧愤成疾,在壁上题辞表示自己忠于朝廷 的决心,不视事。 同年五月,献忠果然反叛朝廷,劫掠府库,释放囚徒,毁坏城池。之钿服毒自杀未死。 献忠派人向他索取县印。之钿坚决不给,为张献忠所杀。献忠纵火烧毁公署。之钿后赠尚宝 少卿。(选自《明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 张献忠(对阮之钿)积怨很深,恶言痛骂他。阮之钿忧虑激愤致病,在墙壁上写道:“每 天读圣贤书籍,养成这浩然正气。尽全力为仁义而死,不辜负科举功名。”末尾写下“谷邑 小臣阮之钿拜阙恭辞”。崇祯十二年五月六日,张献忠捣毁县城抢劫府库,释放囚犯。阮之 钿服毒未死,叛贼命令索取官印的人到了,阮之钿不给,摇摆着手臂。两边的叛贼挥刀杀害 了他。叛贼纵火焚烧官衙,阮之钿的尸骨化为灰烬。(节选自《明末忠烈纪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