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知识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称心 称职 称兄道弟 B. 供货 供品 供认不讳 C. 抹布 抹杀 拐弯抹角 D. 载体 载重 载歌载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A项,“称心”的“称”读chèn,“称职”的“称”读chèn,“称兄道弟”的“称”读chēng; B项,“供货”的“供”读gòng,“供品”的“供”读gòng,“供认不讳”的“供”读gōng; C项,“抹布”的“抹”读mā,“抹杀”的“抹”读mǒ,“拐弯抹角”的“抹”读mò; D项,“载体”“载重”“载歌载舞”中“载”都读zài。 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遐想 瑕疵 目不暇接 B. 阡陌 迁徙 纤尘不染 C. 啼听 缔造 根深蒂固 D. 河堤 题型 提心吊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C项,“啼听”应为“谛听”。 故选C。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 污秽——肮脏 炫耀——夸耀、 B. 宽容——苛责 稀有——罕有 C. 兴旺——兴盛 虚无——缥缈 D. 魁梧——魁伟 怯懦——胆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 B项不全是近义词,“宽容”与“苛责”构成了一对反义词。 故选B。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 山路崎岖 野草丛生 态度温和 B. 消除疲劳 举行大典 封为爵士 C. 空气清新 人工培育 心情繁重 D. 历史悠久 结构匀称 鉴赏园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正确理解短语,判断词语类型,根据对短语的分析判断搭配是否恰当,本题容易失分,原因是大家对短语类型理解不够,所以要注意多训练,提高自己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C项,“心情”与“繁重”搭配不当。“心情”应与“沉重”搭配。 故选C。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贬义的一项是 A.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 B.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 那位老僧对这座古寺的历史了如指掌,主动地向我们侃侃而谈起来。 D. 做事不要太患得患失,用力过猛反而过犹不及。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成语感情色彩的把握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 A项,“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是贬义词。“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是褒义词。 B项,“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是褒义词。“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是褒义词。 C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是褒义词。“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是褒义词。 D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是贬义词。“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是贬义词。 故选D。 【点睛】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 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扑面而来的狂风之中,你们是如何尖厉地呼号着,用小小的翅膀,搏斗强大的风魔…… B. 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C. 以这颗星的光辉和美丽柔和来说,确也当得起这个高贵的名号。 D. 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A项,“搏斗”意思是“搏击”,但是,“博斗”一般不带宾语,此次应改为“搏击”。 B项,“揭开”与“序幕”搭配是恰当的。 C项,“高贵”与“名号”搭配恰当。 D项,“收拢”与“花瓣”搭配恰当。 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六近义词辨析。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词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词语,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①叙述 ②想象 ③解释 ④聆听 ⑤啄破 我 你们刚刚 蛋壳的雏雁,当你们大张着小嘴嗷敷待哺的时候,也许就开始 父母 那遥远的思念, 那永无休止的迁徙的意义了。 A. ①②④③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③⑤④①② D. ⑤③④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以及词语运用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理解文段意思,结合前后文考虑、选择,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和语意的衔接。还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第1空,根据句意,这里可以从“想象”与“聆听”中选,再根据第2空,应选“想象”; 第2空,根据句意,后面的词语是“蛋壳”,这里应选“啄破”; 第3空,根据句意,这里应选“聆听”; 第4空,根据句意,后面是“遥远的思念”,这里应选“叙述”; 第5空,根据句意,后面是“迁徙的意义”,这里应选“解释”。 分析可知,B项排序最恰当。 故选B。 【点睛】排序题中的标志性语言有: ①互相呼应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问的逻辑联系,并造成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②暗示性词语: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 ③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 ④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等。 8.下列各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既然学习掉队了,就得赶快补课。 B. 凉风,即使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C. 什么事只要努力去做,才能成功。 D. 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关联词语体现了复句的关系类型。每一类型的复句都对应有几组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有固定的搭配,如果搭配错误,会影响复句语意的正确表达。 C项,“只要……才……”搭配不到,“只要”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都是表示条件关系复句的关联词语。 故选C。 【点睛】复句关联词语顺口溜: 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设。 9.下列对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草丛里跳出来只兔子。(存现句) B. 大风把树刮倒了。(“把”字句) C. 老师叫他进来。(兼语句) D. 这次会议并没有解决问题。(“有”字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的判断能力。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有六种: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记忆现代汉语特殊句式有一个口诀:把连被,兼是现。 D项,判断错误,这句话不属于特殊句式。也不存在“有字句”这一类型。 故选D。 10.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意思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A.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缩句:槐树是点缀。) B.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惟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缩句:山水和风,与别的地方不同。) C. 说完时他的脸上现出含义很深的幽默的微笑。 (缩句:他的脸上现出微笑。) D.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缩句: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句、提炼句子主干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句子,然后采用分析法分析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根据对句子成分的分析结合题目要求判断正误。 B项,压缩错误,正确的压缩句子应为:山水相差不远,惟有风不同。 故选B。 【点睛】压缩句子主干的技巧: (1)明确句子主干。在构成句子过程中,各种句子成分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其中有些成分决定着句子的基本结构,它们是句子的主干。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2)把握句子附加成分。在句子中有些成分是附着在主干上的“枝叶”,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等作用。一般由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组成。 (3)不能改变句子愿意。明确了句子主干的内容,在逐层压缩掉其他成分后剩下的部分,不要改变句子的含义。 11.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孔繁森同志的光辉形象经常在我的脑海里翻腾。 B. 通过老师的帮助,扎西改正了缺点。 C.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主谓搭配不当,“光辉形象”与“翻腾”搭配不当,应把“翻腾”改为“浮现”。 故选A。 【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 这间房子就像豆腐干那么大。 C. 我希望他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D.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所给的选项,然后按照要求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领悟语句的意思,根据语句的含义确定修辞手法就不会出错。 A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C 【点睛】易混修辞格辨析技巧 比喻与比拟 比喻与比拟,都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1)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是用喻体比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2)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比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为有比喻词和本体的明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拟为人或物,但无论是拟人,还是拟物,拟体一般都不出现。 借喻与借代 借喻与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它们的区别有两点:(1)借喻重在打比方,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不能换成明喻。(2)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排比与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句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出现的现象。 设问与反问 设问与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1)设问自问自答,一般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须要作答,因为答案已十分明确。(2)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若感情强烈,则可以用叹号。 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B. 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C. 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团结友爱?什么是敌我不分? D. 光波长短不同,所含热量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含热量多;蓝、紫光波短,含热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C项,“我们要分清楚什么团结友爱?什么是敌我不分?”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这两个句子都不是问句,两个问号应分别修改为逗号和句号。 故选C。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①河边上有个小村庄。 ②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把村子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③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雾。 ④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⑤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A. ④③②①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①⑤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理解文段意思,结合前后文考虑、选择,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和语意的衔接。还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根据语段内容,④句第一次指出这条河的所在地及河的名字,应放在开头;因文段最后总结得出这个村庄的名字。中间都是分析名字的由来,因此,①句应紧跟在④后面;③句承接④句的“芦苇”,接在①句后面;②句承接③句的“芦花开”,应跟在③句后面;最后是⑤句。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是:④①③②⑤。 故选C。 【点睛】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15.下列诗句,与春天有关的一项是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理解诗歌内容,需要结合诗歌的意象,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写作背景,综合分析诗歌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本题要求判断选项的诗句是否与春天有关。 A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选自杜甫的诗《春夜喜雨》,与春天有关。 B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选自柳宗元的诗《江雪》,描写的冬天的景物。 C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选自曹操的诗《观沧海》,描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D项,“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选自南北朝时候的诗歌《西洲曲》,描写的是夏天的情景。 故选A。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6. 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诣:拜见 B. 乃:于是,就 C. 设:设计 D. 示:给……看 17.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画线句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B. 文章中“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C. 文中的孩子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 D. 文章中的孩子讽刺客人,是个没礼貌的孩子。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C项解释错误,“为设果”意思是: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设:摆放。 故选C。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文章中的孩子讽刺客人,是个没礼貌的孩子。”分析错误,文章既表现孩子很有礼貌,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故选D。 【点睛】文言文筛选信息注意事项: 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章的正文以及标题、作者、背景、注释等,都能向读者传递信息。文章的信息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说明的主要事物,是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带的事物,则是文章的次要信息和材料。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隐含信息,先要弄清相关文字的字面含义,同时还得顾及全面,把握整体,推断时更要遵守逻辑规则。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2.弄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筛选 “跳读法”是筛选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对一篇文言文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读懂,采用“跳读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词跳过去,来捕捉文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却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面对众多的“有效”信息,我们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认识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析、概括和归纳,做到有的放矢。 3.剔除无效信息 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出来的信息有些往往是相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仔细地去分析、辨别,从而剔除千扰项,得出所要的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狭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狭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狭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脆,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狭谷是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狭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换。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狭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得狭谷。 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第4期,有删改) 18.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蜿蜒( ) ②层峦( ) ③裹挟( ) 19. 选文是从______、特点、______、______和发展等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 20. 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1. 阅读选文第⑤段,请简要写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 22. 选文第⑦段加点词“那时”指什么时候? 23.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当阳光照进羚羊峡谷时,光与影的舞路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B. 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 C. 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 D. 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定时地冲过狭缝谷。 24.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A. 逻辑顺序 B. 时间顺序 C. 空间顺序 25. 在选文中找出与以下句子意思相符的成语 ①形容名声盛大——( ) ②非常神秘,难以推测——( ) ③形容某些事物表面或造型精巧玲珑、曲线流畅——( ) 【答案】18. (1). yán (2). luán (3). xié 19. (1). 位置 (2). 构成 (3). 成因 20. 摹状貌、打比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羚羊峡谷谷壁美妙的形态特点(“描绘峡谷的美妙”也可)。 21. 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意思对即可) 22. 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的时候。(“再过几百万年”也可) 23. D 24. A 25. (1). (声名显赫) (2). (神秘莫测) (3). (凹凸有致)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蜿蜒”的“蜒”读yán;“层峦”的“峦”luán;“裹挟”的“挟”读xié。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相关角度,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依据段①“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可知,这里介绍峡谷的位置; 依据段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言殿” “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纹层顺着岩壁流淌”“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可知,这里介绍峡谷的形状、岩石和色彩特征; 依据段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然后④⑤段分别介绍上下峡谷可知,这三段介绍峡谷的构成情况; 依据段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可知,此段在介绍峡谷的形成原因; 依据段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可知,此段在介绍峡谷的未来发展样貌。 考生据此容易准确答出答案。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这里考查说明方法和作用,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说明文时要积累说明方法,辨析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准确答题。 段②中“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谷壁……非常坚硬……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都属于摹状貌,写出了羚羊峡谷的形状和谷壁形态的美;“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言殿。”属于打比方,写出了羚羊峡谷的美妙和艺术感。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要注意找到题干相关的答题区间,对原文内容仔细分析筛选,整合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本题要求依据第⑤段概括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依据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可知,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是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回归原文,分析上下文的关系,然后厘清词语的内涵准确答题。 第⑦段依据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可知,“那时”指代的内容是几百万年后,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的时候。考生应该容易作答。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D项,“季节性河流定时地冲过狭缝谷”错误,依据第⑦段“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可知,应该是“无定时地”,而不是“定时地”,因而,D项时间不吻合。 故选D。 【2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说明顺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与结构,然后分析。 解答此题,考生要从各段的内容、段与段之间的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关系来判断原因,答题时语言简明、连贯。 第①段介绍羚羊峡谷的位置。 第②段介绍峡谷的形状、岩石和色彩特征 第③段“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可知本段是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 依据第④段“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可知第④段是在具体分说上峡谷。 依据第⑤段“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可知,第⑤段在分说下峡谷。 故第③段与第④⑤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 第⑥段介绍峡谷的形成原因。 第⑦段介绍峡谷的未来发展样貌。 全文采取的是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根据词语写解释或者根据意思写词语,都必须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然后根据语境,正确解答。本题需要从文章找到与下列描述意思相符的成语。 ①“身名显赫”与“形容名声盛大”一致。 ②“神秘莫测”与“非常神秘,难以推测”一致。 ③“凹凸有致”与“形容某些事物表面或造型精巧玲珑、曲线流畅”一致。 【点睛】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三、写作 2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不惧挫折,有的人则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上填入一个你自己为合适的词语(如自信、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成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例文】 成长,需要担当 成长是一次蜕变,担当必定伴其一生。在成长中负有担当,在担当中长大成熟。 伟大的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幼时因为其父亲买了一把小斧头送给他,而把父亲心爱的小樱树给砍倒了,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闯祸时,并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而是勇于向自己的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也很宽容大量的原谅了他。因为华盛顿的勇于承担责任,也因为父亲的宽仁,华盛顿避免了父亲的责骂,也从中明白勇于担当是 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成长有烦恼,有快乐,有委屈,有赞扬,有失望,有希望,但是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一个人在成长的路程中,保持着一颗做自己的心,那么他的成长道路必定是 精彩的,也是受人爱戴的。无论你是一个少年,还是一个已有家室的人,都不能丢失了这颗有担当的心。当别人为了奖杯,为了冠军而走捷径的时候,你却坚守着自己的道路前进,不拐弯抹角,不投机取巧,那么你就是永远的冠军。二战期间,某国家为了训练军官和士兵的长跑素质,特地在路口设置了军官通道和士兵通道,但 是比赛时公平的,训练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士兵。当一个士兵在岔路口看到军官专用通道时,心里有些不爽,不过他仍然选择自己该走的士兵通道,当他跑到终点的 时候,居然进入了前三名。教官说,“孩子,你是一个有责任心并且诚实的人,那个军官通道是为不诚实的人准备的。这次长跑你通过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何时,做自己是最好的。 家是我们的港湾,当你在成长的旅途中失去方向的时候,家的塔灯是永远不会灭的。我的成长起源于家,最后是否落叶归根于家呢?父母是我们的蒙师,我们在即将踏入社会,离开家的时候,是否可以想想自己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了呢?成长需要担当,即将长大成人的我们是否要负起父母的责任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父母的庇护下快乐的成长,而父母却在日渐变老。时时刻刻想着父母,为父母做些什么,并不仅仅是我们的责任了,而是一个心态,一个无需多言,说做就做的义务。何为 孝,就是在他们累的时候,叫声爸爸妈妈辛苦了,给予他们一个怀抱,让他们歇歇,告诉他们孩儿已经长大了,是我们来回报你们的时候了。 成长我们经历着数不清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但是你却不得不承认,他们是精彩的,也是必然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 一、认真审题,科学补题。 要认真研究文题中提示语的要求,吃透已经出示的半命题中词语的含义,明确半命题已有内容和自己待填内容的关系,从而补出合乎语法的词语或短语,与已有半命题构成完整题目。确定文题时,本着以下几个原则:(1)熟悉性。选自己熟悉的,你才能顺利地写下来。(2)个性化。选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从作文选中借来的东西。(3)新视角。当你看到题目想到的第一个构思,而大多数人可能也会想到时,就应回避这个构思。运用发散思维,将你想到的新视角、新构思罗列出来,再选择。确定构思之后,运用纵向思维,对题材开掘深一点。二、扬长避短,掌握主动。补题时要明确所填内容与自己特长的关系,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半命题,感悟最深的半命题,自己最有把握的半命题,最容易写出新意的半命题。可以拟题为《成长,需要独立前行》《成长,需要仰天大笑》《成长,需要黑暗中的一束光》《成长,需要浩瀚星空》《成长,需要的不是道貌岸然》《成长,需要踮起脚尖》《成长,需要披荆斩棘》《成长,需要一颗追梦的心》。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可写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生活与命运(自己是见证者)。 【审题】从本题目中,有一个关键短词,是“成长,需要……”;也就是说,要写一篇关于成长中需要什么的文章,在文章中,要突出这个词语。后面补充的词语应该为正能量的东西,如;责任、爱心、诚信等。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明确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充作文题,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成长故事,并能在故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悟。同时还要注意思路清楚、叙事具体完整、情感真实。 参考立意: 可以写“成长中需要什么”的正面事例;,也可以写“成长中不需要什么”的反面事例;两种思路都可以。 例文结构: 本题记叙文、议论文都适合写。写记叙文更容易出彩。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开篇的一个段落,文字优美,同时能引出成长需要担当这一论题、尽管这是一篇议论文,但里面很多的语段写的异常精彩,脱离一般议论文文字相对较为刻板的特点,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尝试过程中的变化,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 参考素材: 例文2: 成长需要自信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一路走来。 小时候的我总爱和伙伴们在楼下的沙坑里玩,踩着一粒粒极软极软的沙子,感到多么快乐,多么惬意。一不小心,摔倒了,努力地爬起来。身后出现了一连串的脚印,太阳照着我们一张张笑脸,笑容更加灿烂了。那一串串脚印记载着欢乐的,记载着我的成长。小时候就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好希望永远都是小时候。 上幼儿园了,那时的我最爱看书了。每天傍晚,总是缠着妈妈带我去书店看书,穿过繁华的步行街,来到书店门口。儿时的我总爱在门外印着的那几个大脚印上踩来踩去,多好玩啊。如今的我虽然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快乐,却有了另一种更充实的快乐,那便是读书。书带我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那书店门外的大脚印便是我快乐成长的见证。 现在的我已经是八年级的学生了,一个个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伴随我的还有一次次的失败。 今天,又考砸了,手里拿着那张不到八十分的数学考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着,心里烦透了。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经意间又踏进了那儿时玩耍过的沙坑,一串串脚印印了下来,一阵风吹过,把我手中的那张试卷吹走了,吹到了那个沙坑里,我连忙去捡,忽然,我看见了那脚印,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这儿奔跑留下的快乐的脚印,也让我想起幼儿园到书店门前踩那巨大的脚印。想到这儿,我笑了,发自内心的笑了。啊,我明白了,其实快乐就伴随在我的身边,伴随着我的成长。 那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不就是一种快乐的提示吗?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只有经受住考验才有快乐,最充实的快乐。只有笑,才能让你感受到快乐的存在。对,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我一定要努力,我要考出好成绩!,我捡起考卷,大步的往家走……我身后印出了一串串脚印,在阳光的照映下,它成了金色,它是通向成功,通向快乐的脚印。 感谢成长的脚印,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找回了小时候那种快乐。的确,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而这快乐就像脚印一样永远跟在我们身后,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例文3: 成长需要磨练 成长是快乐的,但肯定也伴随着挫折,只要我们想办法,动脑筋,不要轻易言败,定能把他们一个个克服,成功以后将是给我们带来一段美好的回味。比如说,小学毕业前的那次军训就是一次美好的回忆。 五年级初,老师刚刚宣布我们要去军训时,我们班上便炸开了锅,有高兴的,有沮丧的,也有一言不发的。我想:这可怎么办哪,我可从来没有独自出门一天以上的,如果发生了某些我没遇到过的事我该怎么解决?此刻,我不禁为三天军训担忧了起来。 那天一早,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了鲁汇基地,擦桌子,叠被子,这些事都难不倒我,在家里我做多了。第一天,过得还蛮顺利的。 第二天,我们将迎来整整一天的军训,分好组后,我们随着一个教官,来到了一片阳光下,首先,教官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姓胡,古月胡,大家请叫我胡教官。言规正转,不说别的,开始上课!”我们中间有许多人都被这气势镇了一下,我心中暗暗对这个严谨的教官有了好感。 “第一个动作,立正与稍息!”胡教官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操练起来,但没掌握动作要领,不是这里错就是那边错,动作显得那么笨拙,一点都没有胡教官做的那么潇洒自如。接着又教官又指导了下,才稍稍进步了点,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轮到我们来做时,却那么难,我们真是感到惭愧…… “第二个动作,原地踏步!”我们懒懒散散地踏了起来,被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后,大家才认真,有力的踏了起来。教官总算露出那副满意的笑脸。 到休息时间了,教官一改那严肃的表情,与我们杂谈,我们愉快极了,大家都对他留下了好印象。 晚饭是我们自己包馄饨吃,那张馄饨皮在我手上,可我好象觉得皮都特别小,根本包不住馅,勉勉强强包了几个自己认为不错的,下到锅里才发现馄饨都“骨肉分离”了,吃饭时,吃着自己做的“面糊糊”,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层的感悟! 最后一天,我们乘上了大巴后,我在车子上美美的回味军训的过程,感觉真实好极了。 或许,这次的军训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却是我人生当中一次难得的磨练,让我终身受益匪浅。 【点睛】写好半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读懂题目,对题目做适当分解。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部分组成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在___中成长》,作文题给出了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四个词语(幸福、快乐、竞争、挫折),而且规定填充处只能从中选出一个,不能超越这个范围,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个要求,选择了其他词语,就会轻易地丢掉不少分数。 二、在分解题目的基础上,要从上述三方面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么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如2009年福建卷《这也是一种》,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指代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之感,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再如作文题《我终于》,有的考生对“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作文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写“终于”之前的经过情况,这样,就偏离了题意。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亲人、生命、自己……)”,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位即可。 三、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考虑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写记叙文,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 3.符合语法逻辑。即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在语法上要搭配得当,不能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生活哲理。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例如:《我明白了》,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人所说的话的意思,如“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符合语法的,但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符合语法了。又如《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