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考)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A. 喝牛奶,进入胃中 B.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 口服抗菌药物 D. 肌肉注射青霉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A错误;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 C、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医用生理盐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 B. 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 C. 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 D. 可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医用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A正确;医用生理盐水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B正确;医用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C正确;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无机盐,不含有机物,所以不能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 ‎3.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在 A. 细胞体 B. 轴突 C. 突触间隙 D. 树突 ‎【答案】C ‎【解析】‎ ‎【详解】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导,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 故选:C。‎ ‎4.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对呆小症患儿注射生长激素使其正常发育 B. 使用促性腺激素提高鱼的受精率 C. 使用昆虫性外激素控制害虫数量 D. 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 ‎【答案】A ‎【解析】‎ 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的,而与生长激素无关,A错误;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卵巢排出卵细胞从而提高鱼的受精率,B正确;通过使用昆虫性外激素可以杀死同种昆种的异性个体,降低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下降,C正确;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因此可治疗糖尿病,D正确。‎ ‎5.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D. 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A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和茎的伸长,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A正确,B错误;‎ CD、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CD错误。‎ 故选A。‎ ‎6.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来自 A. 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 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 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 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A正确;‎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只能说明人口基数,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B错误;‎ C、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错误;‎ D、人口男女的性别比例能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错误。‎ 故选A。‎ ‎7.以下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 一个池塘的水、泥土等和所有生物 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 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也没有涉及到无机环境,因此不能称为生态系统,A错误;‎ B、一个池塘的水、泥土等和所有生物,包含了该池塘的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所以可以称为生态系统,B正确;‎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也没有涉及到无机环境,因此不能称为生态系统,C错误;‎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没有涉及到微生物和无机环境,因此不能称为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8.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  )‎ A. 称为初级消费者 B. 属于第二营养级 C. 属于第三营养级 D. 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A错误;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C正确;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错误。‎ ‎9.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完成了物质循环 B. 蛇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 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昆虫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昆虫的体内;青蛙吃昆虫,昆虫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青蛙的体内;蛇吃青蛙,青蛙体内的物质能量就到了蛇的体内.因此,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10.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迁地保护,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D. 禁止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这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异地保护,C正确;‎ D、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错误。‎ 故选:D。‎ ‎11.图是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示意图。当皮肤S接受适宜刺激后,则 A. 不会引起肌肉M收缩 B. 神经细胞①与②是同步兴奋的 C. 一般情况下,M中细胞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D. 在③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当皮肤S接受适宜刺激后,兴奋沿反射弧传递,能引起肌肉M收缩,A错误;‎ B、由于③突触结构的存在,导致神经细胞①与②的兴奋不是同步的,B错误;‎ C、一般情况下,M中细胞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C错误;‎ D、在③突触处释放神经递质,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正确。‎ 故选:D。‎ ‎12.如图表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由图可知激素分子 A. 被细胞膜上的酶A分解为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 B. 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后,借助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 C. 由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A运输后,转化为分子B催化细胞内反应 D. 被细胞膜上的载体A运输到细胞内,分解为分子B参与细胞内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激素被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显然这里A是受体而不是酶,A错误;‎ B、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后,借助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激素发挥的是调节作用,本身不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B正确;‎ C、细胞膜上的受体A不是通道蛋白,不是A转化为B,而是借助分子B引发细胞内相关反应,C错误;‎ D、A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这里激素分子是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不是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因此不需要运输到细胞内,也没有分解为B分子,D错误。‎ 故选:B。‎ ‎13.下列对于细胞代谢产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促进生殖细胞形成的激素在首先核糖体合成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 C. T细胞合成的溶菌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D. 根尖分生区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B ‎【解析】‎ ‎【详解】‎ 在动物体内促进生殖细胞形成的激素是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类物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特定的神经递质与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所以具有特异性,B正确;溶菌酶是由非免疫细胞合成,不是T细胞合成,C错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能促进细胞分裂,而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D错误。故选:B。‎ ‎14.研究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的黄化的豌豆幼苗切段均分为8组,置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茎段的生长量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5‎ ‎6‎ ‎7‎ ‎8‎ 生长素浓度/mol·L-1‎ ‎0‎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茎段生长量/mm ‎0.6‎ ‎1.1‎ ‎1.5‎ ‎2.6‎ ‎2.1‎ ‎1.6‎ ‎0.9‎ ‎0.4‎ A. 可以推测,第8组茎段内乙烯的含量高于第4组 B. 实验所用黄化豌豆幼苗的尖端要保持完整,不能损坏 C. 将第6组的培养液稀释一倍,预测茎段生长量约为0.9〜1.6mm D. 8个组的茎段均有伸长,故本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推测第8组茎段内乙烯的含量高于第4组,A正确;‎ B. 本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幼苗的尖端等属于无关变量,只要保持相同即可,B错误;‎ C. 第6组的培养液稀释一倍,则浓度变为0.5×10-4=5×10-5,该浓度介于10-5和10-4之间,因此预测茎段生长量约为1.6〜2.1mm,C错误;‎ D. 第8组的茎段比第一组短,说明该组茎的生长受到抑制,故本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15.豌豆种子刚萌发时,只有一个主茎,没有侧枝;切除主茎顶端,常会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若将甲的顶芽切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图②);若同时切除甲、乙的顶芽,其侧芽均明显生长(图③)。图②实验中甲的侧芽未明显生长最合理的假说是 A. 甲枝的侧芽因其顶芽被切除而缺少生长素 B. 甲枝的侧芽自身产生的IAA过多导致其死亡 C. 乙枝顶芽产生的IAA通过极性运输运到甲枝的侧芽抑制其生长 D. 乙枝顶芽产生的IAA会诱导产生某种抑制性物质,该抑制性物质运输至甲枝的侧芽抑制其生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若“甲枝的侧芽因其顶芽被切除而缺少生长素”成立的话,那么乙枝顶芽没有切除,乙枝的侧芽应该生长,这与实验结果矛盾,A错误;‎ B、与③结果比较,甲枝的侧芽自身产生的IAA过多导致其死亡不成立,B错误;‎ C、将甲的顶芽切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所以乙侧枝顶芽产生的IAA不能运到甲的侧芽,C错误;‎ D、乙枝顶芽产生的IAA诱导生成的抑制性物质运输至甲枝的侧芽,抑制其生长,D正确。‎ 故选:D。‎ ‎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某部位产生并在该部位发挥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 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 C. 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某部位产生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 B、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B正确;‎ C、单侧光可以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但不影响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C正确;‎ D、生长素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其促进作用,乙烯对侧芽细胞的伸长起着抑制作用,故二者对细胞的伸长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A。‎ ‎17.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A. 种间竞争、种内互助 B. 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C. 共生、寄生 D. 捕食、种内斗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异种微生物和乳酸菌之间属于种间关系,所以属于种间竞争;根据“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到了后期由于营养物质等资源的缺乏,导致种内发生斗争.故选B。‎ ‎18.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 t2时刻甲、乙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同 C. 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同 D. 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析】‎ ‎【详解】A、t1和t4时刻乙种群δ等于1,但t1之后δ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则t4时刻种群密度大于t1时刻,A错误;‎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δ相等,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并不是比值,B错误;‎ C、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δ相等,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并不是比值,C错误;‎ D、t2→t4时段内,甲种群δ先大于1后减少到小于1,则种群密度先上升后减少,D正确.‎ 故选:D。‎ ‎19.调查种群密度或群落丰富度时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结果偏大的是 A. 使用大网眼的鱼网进行调查池塘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B.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忽略计数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C.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大网眼的鱼网进行调查池塘某种鱼的种群密度,由于只能调查较大的鱼,故得到的种群密度偏小,A错误;‎ B、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其顶点上的数目,若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会导致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偏小,B错误;‎ C、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C正确;‎ D、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如果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使数值偏小,D错误。‎ 故选:C。‎ ‎20.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竹林中的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群落演替 C. 淡水鱼养殖中的混合放养主要利用了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群落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但只有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 B、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群落演替,B正确;‎ C、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C正确;‎ D、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D 正确.‎ 故选:A。‎ ‎21.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 将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C. 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 D. 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应在A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A错误;将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使物质循环利用,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 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小于n-a-b,C错误; B为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正确。 故选D。‎ ‎22.持续的过度放牧导致某草场退化,进而为布氏田鼠的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鼠害加剧,致使草场进一步退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禁止在草场放牧后,草原恢复的过程体现其抵抗力稳定性 B. 布氏田鼠的繁殖导致草场进一步退化属于负反馈调节 C.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 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禁止在草场放牧后,草原恢复的 过程,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布氏田鼠的繁殖导致草场进一步退化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C错误;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D正确。‎ ‎23.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利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来降低某些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 B. 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C. 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D.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来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A、黑光灯诱捕的方法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是一种根据昆虫趋光特点检测相对密度的方法,A正确;B、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C、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这是利用的光合作用原理,C正确;D、可通过增加食物链,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多,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D正确。故选B。‎ ‎2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 利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可以来自生物,也可以来自无机环境,B错误;‎ C、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特点,据此可用诱虫器采集,C正确;‎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光照长短这一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正确。‎ 故选:B。‎ ‎25.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  )‎ A. 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 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 C. 其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应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答案】C ‎【解析】‎ 应该将生态缸放在散射光下,A错误;生态缸是密封的,它里面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外界额外通气,B错误;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投放到生态缸中的生物比例要适中,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下面人体液体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E字母表示各种液体,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____________。若图中10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________(症状)。‎ ‎(2)图中4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该过程会受到_______________激素的直接调节。‎ ‎(3)图中2、3过程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其中完成3过程需要通过____层生物膜。‎ ‎(4)正常人体的pH为7.35-7.45之间,主要由________物质的调节维持,属于_____调节方式。在调节中,产生的过多代谢产物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填数字)过程排出体外。‎ ‎【答案】 (1). A、B、D (2). 内环境(细胞外液) (3). 组织水肿 (4).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 (5). 抗利尿激素 (6).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7). 4 (8). 缓冲 (9). 体液 (10). 2、5‎ ‎【解析】‎ ‎【详解】(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A(血浆)、B(组织液)、D(淋巴)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若图中10过程受阻,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受阻,导致组织水肿。‎ ‎(2)图中4过程表示肾脏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生理过程,该过程会受到抗利尿激素的直接调节。‎ ‎(3)图中2、3过程表示肺泡内气体与血浆中的气体的扩散过程,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完成3过程需要通过两种壁上的两层上皮细胞,共4层生物膜(细胞膜)。‎ ‎(4)正常人体的pH为7.35-7.45之间,主要由缓冲物质的调节维持,属于体液调节方式。在调节中,产生的过多代谢产物如CO2主要由图中2过程排出体外,无机盐离子则通过5过程排出体外。‎ ‎27.图1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物质①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②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类疾病称为______。细胞二和细胞三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_____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等过程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的。‎ ‎【答案】 (1). 淋巴因子 (2). 促进细胞一(或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 自身免疫病 (4). 反应强烈、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抗体量多 (5). T (6). 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HIV;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析】‎ ‎【详解】(1)图1中物质①是淋巴因子,其作用是促进细胞一(B细胞)增殖与分化;当细胞四浆细胞产生的物质②抗体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细胞二和细胞三都是记忆细胞,当受抗原刺激后所发生二次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有反应速度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量多。‎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T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等过程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的。‎ ‎28.油菜素甾醇是近年新发现的第六类植物激素,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1)芸苔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油菜素甾醇类似物,这种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研究芸苔素对侧枝长度的影响,以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突变体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芸苔素能促进__________拟南芥侧枝的伸长,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2)下表是梯度浓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甾醇水溶液)。‎ 组 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平均株高(cm)‎ ‎16‎ ‎21‎ ‎37‎ ‎51‎ ‎43‎ ‎24‎ 请分析: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甾醇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植物生长调节剂 (2). 芸苔素的浓度和拟南芥的类型 (3). 野生型 (4). 能 (5). 不能 (6).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②~⑥的各种浓度均对芹菜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 ‎【解析】‎ ‎【详解】(1)芸苔素是一种人工合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即芸苔素的浓度和植株的种类。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芸苔素能促进野生型拟南芥侧枝的伸长,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2)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结果只表明②~⑥的各种浓度均对芹菜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因此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29.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_。图中②过程代表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如果补充图中的虚线箭头,将原来e的食物来源改为一半来源于d,一半来源于a,理论上,a供养的e的数量将会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途中的数字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②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①+④+⑨。‎ ‎(4)由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而引起大气中CO2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请结合图中箭头,写出减缓温室效应的具体措施(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产者 (2). 分解者或化石燃料 (3).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4). 增多 (5). 调整后的膳食结构,增加了e对a的摄入,减少了通过c和d进行的能量散失,e获得的能量增加 (6). 大于 (7).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 ‎【详解】(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或化石燃料。图中②过程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过程。‎ ‎(2)根据食物链越短,能量损失越少的原则分析,将原来e的食物来源改为一半来源于d,一半来源于a,理论上,新增的食物链较原来食物链相比变短,所以a供养的e的数量将会增多,理由是调整后的膳食结构,增加了e对a的摄入,减少了通过c和d进行的能量散失,e获得的能量增加。‎ ‎(3)如果途中的数字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由于夏季绿色植物不断生长积累有机物,说明夏季②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大于植物流出的碳量之和,即①+④+⑨。‎ ‎(4)温室效应主要与人类对化石燃料⑤利用过度有关,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有植树造林、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30.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下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 ‎·a)],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这部分能量以______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______,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最大;在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演替。‎ ‎【答案】 (1).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 12.7% (3). 呼吸作用 (4). 热能 (5). 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6).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7). 10%-20% (8).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中有呼吸作用消耗的、流入分解者的和未被利用的 (9). C (10). E (11). 次生 ‎【解析】‎ ‎【详解】(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23+70+14+3=110×103kJ/m2•y,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4×103kJ/m2•y,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110×100%≈12.7%。‎ ‎(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存在)。所以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热量,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因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中始终有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流入分解者的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地震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31.为了改善城区河流的水生生态环境,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在水面上设置了许多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就是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食草性鱼类作为消费者在该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时间内,该河流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4)污水流入后该河流仍能保持水体清澈,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5)污水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垂直和水平 (2). 食物和栖息条件 (3).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 a>b+C (5). 抵抗力 (6). 直接和间接 (7). 被消费者捕食,植物可以遮蔽阳光、争夺营养物质,影响藻类生长和繁殖 ‎【解析】‎ ‎【详解】(1)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浮床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特征,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食草性鱼类作为消费者在该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根据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所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a大于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c。‎ ‎(4)污水流入后河流仍能保持水体清澈,体现了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生态浮床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污水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其原因可能是:被消费者捕食,与浮床植物竞争中获得的光照和营养元素等少,限制其生长和繁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