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考试材料多是叙事类文体——人物传记,且很多出自史传类著作“二十四史”,但一些非史传类著作,如先秦诸子散文、唐代散文、明代散文、清代小说等不断出现,涉及人物传奇、游记、政论、文论等多种样式,多是名家名篇(文集),内容多以叙事为主,叙议结合,大致概括为人物故事类、山水游记类和说理类。我们粗略将选文类型概括为“史传类”和“杂记类”两种进行复习。‎ ‎ 史传类 高考史传类文章,传主多为有声望的文臣武将、文人雅士和道德楷模,人物多为正面形象,文章主要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多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一)史传类文章的布局结构 史传类文章的布局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开篇介绍传主的姓名字号、祖籍族望、家境师学、父兄仕途、布衣声望等基本信息,‎ 是有关于传主的特殊才能的记述。正文主要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大多由具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段组成。这些材料多以时间为线贯穿始终,以品行为核心决定取舍,以任职与官衔为行文标志。结尾交代传主官位所至、朝野名望、人生结局、卒年赐谥等。‎ ‎(二)阅读史传类文言文的基本步骤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做了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 杂记类 杂记类文言文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常出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叙事类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等。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对杂记类文言文的考查将要加强。‎ 阅读杂记类文言文需要明确的问题 ‎1.结合文体,把握关键 ‎ 对于叙事类的杂记,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多少、人物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对于说明类的杂记,则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说明的方法等。同时要注意抓关键语句,如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尤其是作者的评述性文字、议论的话语等。对议论性文字要字斟句酌,分析这些议论形成的根据。‎ ‎2.主旨 读文言议论散文要抓论点,有的论题就是论点,如《六国论》一开始就提出了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有的论点在结尾,如《过秦论》结尾才表明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所以弄清论点是关键,也要善于分析论点所在的位置。‎ 理解文言抒情散文的主旨则主要是把握作者的情感。有的情感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情感是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有的情感是隐藏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的,但无论哪种情感都能找到直接或间接表露的关键语句,所以把握情感就是要把握这些关键语句。如《项脊轩志》的情感主要由生活细节来传达,但归有光依然直接流露出了感情“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3.结构 把握文章的结构是高效快速阅读文本的主要措施。‎ 文言议论散文需抓论证结构,筛选各段要点,整合文章信息。如《师说》抓住各段要点全篇就一目了然了。第1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提出择师标准;第2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出当时社会事实;第3段“圣人无常师”,进一步阐明师道、师生关系。韩愈层层推进,阐明了从师的必要。‎ 文言抒情散文主要抓感情线索。如《兰亭集序》第1、2段写了美景、美事,溢于言表的是心中的快乐;第3段由“乐”而生“痛”,因为人总是被“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第4段由“痛”而生“悲”,在“悲”中作者并没有消沉,而是由此生出生死感念,从而又表露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但只要理清了线索“乐、痛、悲”就能很好地体会文意了。‎ ‎ 真题解读 ‎(一)史传类真题考例(2015·课标Ⅰ)‎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①,为礼部②员外郎。时蔡翛为③尚书,傅为④言天下事,劝其亟⑤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⑥。‎ 宣和末高丽⑦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⑧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⑨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⑩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⑪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⑫尚书右丞,俄⑬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⑭。金兵分四翼噪⑮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⑯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⑰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⑱。”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⑲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⑳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①登:上,升。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官职之人。‎ ‎②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③为:做,担任。 ④为:省略“之”,对他,向他。‎ ‎⑤亟:jí,急切,赶快。‎ ‎⑥中书舍人:官职名。中书即中书省,‎ 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制诰:承命草拟诏令。‎ ‎⑦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 ‎⑧调夫:调遣服劳役的人。治:准备。‎ ‎⑨农功:农事。 ⑩亡:通“无”,没有。 ⑪惠:使……得到实惠。‎ ‎⑫拜:授予官职。《陈情表》:“拜臣郎中。”‎ ‎⑬俄:不久。 ⑭当矢石:冒着箭石。 ⑮噪:呐喊着。‎ ‎⑯兼旬:二十天。兼: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旬:十天。《逍遥游》:“旬有五日而后反。”‎ ‎⑰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⑱死之:为此而死。死,为动用法,为……而死。《陈涉世家》:“死国可乎。”‎ ‎⑲状:外貌;类:像,类似。 ⑳绐:dài,欺骗。‎ 都人:京都百姓。 因:于是,就。 承:承担。‎ 不吾索:宾语前置,即“不索吾”,没有点名要我。‎ 酋:qiú,敌帅,首领。 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 庶或:或许,也许。济:对事情有益,成功。‎ 预:参与。 朔:北方,此处指金人统治区。 赠:追赠。‎ 谥: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或其他有名望的人死后,朝廷或亲友、门人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 ‎【传主】 孙傅。‎ ‎【褒贬态度】 褒扬。记述孙傅的事迹,赞扬他敢于直言进谏、忠于朝廷、不畏强权、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性命的优秀品质。‎ ‎【文本思路】 做礼部员外郎时,向尚书进言,在治国方略上应有所变更→在任中书舍人时,反对朝廷为安置高丽使者劳民伤财,却被贬官→靖康元年,进职兵部尚书,上书请求恢复祖宗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任尚书右丞时,金人围都城,掳走钦宗,孙傅努力保护太子,与敌人周旋,后来太子被迫入金营,孙傅忠心追随,最终以死殉职,死后得到朝廷褒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好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进行断句,另外也可以借助年号、官职名、标志词、虚词、文言句式、句意等断句。首先,句首的“宣和”应为年号,时间词后要断句。其次,抓住句子的主语,明确基本意思。本题中,主语有高丽、使者、孙傅、宰相,“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表达的意思是“高丽前来进贡,使者所经过之处,调发民夫、备办舟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则是“宰相认为他的观点与苏轼相同,就上奏皇帝贬他去蕲州安置”的意思。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谓” 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C、D。而选项A、B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轼”,所以排除B。再次,注意用词特点,“所过”“所论”都是所字结构,主语应是“使者”,“所论”的谓语是“同苏轼”,不宜分开。‎ ‎【答案】 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更多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功底和素养。首先,这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平时的学习中可以注重分门别类地积累古代文化常识,集中复习巩固。其次,从具体题目来看,这一类型的题往往不会有大的错误,都是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瑕疵和陷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琢磨。在该题中,D选项就有问题,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就是运用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年份等不变的名词去快速定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对原文,进行翻译,找出错误。A选项在原文的定位是第1段中“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B选项在原文的定位是第3段“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D选项在原文的定位是第6段“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这三个选项都没有错。而C选项对应原文第5段“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上皇徽宗、皇后、诸王、妃子、公主,‎ 不是索求太子。“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不是杀的宦官。‎ ‎【答案】 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唯”,只;“帝”,名词做动词,统治、称帝;“苟”,如果;“当”,判罪,这里是判自己去死的意思;“之” 代指前面的事情。(2)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虽”,虽然;“俱”,一起;“面”,名词作状语,当面;“庶或”,或者;“济”,实现、成功。‎ ‎【答案】 (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也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会失败。蔡翛不听。孙傅升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年,高丽前来进贡,使者所经过之处,调发民夫备办舟船,引起骚动,费用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对于中国却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观点与苏轼相同,‎ 就上奏皇帝贬他去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只是偶然与苏轼相同,并无他意,以职论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 靖康元年,孙傅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宁、元丰间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的人认为是名言。十一月,孙傅担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面鼓噪而攻,宋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兵就攻进城里。‎ 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等到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太子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死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 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也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从太子出行。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跟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定。‎ ‎(二)杂记类真题考例(2015·山东)‎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①?”‎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②安危,一③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④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⑤三日之⑥太庙钻灵龟⑦卜吉日以授斧钺⑧。君入庙门,西面⑨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 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⑩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⑪,勿以身贵而贱⑫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⑬。’‎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⑭,军不可从中御⑮;二心⑯不可以事君,疑志⑰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⑱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⑲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⑳。’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 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 ‎①奈何:用反问的方式表示“如何,怎样”。《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社稷:“社” 为土神,“稷”为谷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③一:全部,都。 ④帅:同“率”,率领。‎ ‎⑤斋: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⑥之:到。《鸿门宴》:“夜驰之沛公军。”‎ ‎⑦钻灵龟:即占卜。在商周时每遇重大事情,总要求神问卜。其方法是用烧红的小铜棍炙烙龟甲或兽骨,观察骨甲的裂痕以决定吉凶。‎ ‎⑧斧钺:fǔ yuè,古代军中行刑的兵器,在上古时代还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斧:斧头。钺: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商、西周时盛行。‎ ‎⑨西面:面向西。《鸿门宴》:“张良西向侍。”‎ ‎⑩制:裁决,决断。‎ ‎⑪死:为动用法,为……而死,指拼死。《报任安书》:“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⑫贱:认为低贱,轻视。‎ ‎⑬辩说:指能言善辩。必然:一定会这样,指自以为是。‎ ‎⑭从外治:指受外部的干预。 ⑮指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 ‎⑯二心:怀有异心,不忠心耿耿。 ⑰疑志:志存疑虑,犹豫不决。‎ ‎⑱专:独自掌管。 ⑲垂:降,这里指颁布诏令。 ⑳将:率领军队。‎ 气厉青云:士气昂扬,直冲霄汉。厉:猛烈。‎ 驰骛:chí wù,奔驰的车马。驰:车马等奔跑,快跑。骛:马快跑。 迁:升迁,晋升。《苏武传》:“稍迁至中厩监。”‎ 咎殃:jiù yāng,灾祸。 风雨时节:风雨应时应节,指风调雨顺。‎ 目:条目,条理项目。 裘:qiú,皮衣。‎ 张盖:撑伞,打伞。古时把伞叫盖。‎ 泥涂:泥泞的道路。涂:同“途”。《齐桓晋文之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定次:驻扎完毕。定:安稳,安定。次:途中暂时停留住宿。《赤壁之战》:“引次江北。”‎ 无以:不能,没有用来……的办法。《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鼓声:中国古代战斗时作战行动的信号,一般为进攻的信号。‎ 金声:中国古代战斗时作战行动的信号,一般为撤退的信号。‎ 审:清楚地。《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明:明确地。《苏武传》:“若知我不降明。”‎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相传由姜望撰写。姜望,又名吕望、吕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是商周之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西周的开国功臣,齐国的始祖。他曾先后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在兴周灭商的事业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六韬》全书都是以太公答文王、武王之问的形式写成的。‎ ‎【事件】 本篇通过周武王与姜太公的问答,讲述古代君主任命将帅的仪式和方法,以及将军的领军之策。‎ ‎【主旨】 阐明了这样两个观点:一是将帅领兵作战,责任重大,“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因此将帅应做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不轻敌,不冒险,不贱人,不违众,与士卒同甘共苦。二是君主应信任将帅,给以机动指挥的权力。“国不可以从外治,军不可以从中御”,“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战胜于外,功立于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 B.敢问其目 目:条目 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次序 D.白刃始合 合:交锋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要结合语境和平时的积累两方面,推断词语在句中的含义。A选项中的“专”,《曹刿论战》中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它文中的意思是“独自占有、掌握”,意思符合考题中本句的意思:“我既然已经奉命执掌军事大权。”‎ 所以确定A项是正确的。B项“目”可联系成语“纲举目张”,是条目的意思,放到试题原文也是对的。D项“合”,可联系《孙子兵法》里“兵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以正规的形式交战,以异于正规的形式获得胜利”。放到考题原文里“白刃始合”,意即“敌我双方兵刃刚一交锋”,也是正确的。C选项“次”有军队驻扎之意,“次序”之解不当。比如《赤壁之战》里“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而考题原文意为“士兵都驻扎好了,将领才能就寝”,就是有苦同当,不独享安逸,从下面“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亦可推敲出“次”与“舍”的关系,进而琢磨出“次”的意思。‎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每个选项的句子放到考题原文,根据上下文的翻译,初步判断其意义,再根据平时积累,联系该虚词的常见用法,回忆课本,确定涉及课本上的例句虚词的含义及用法。A选项,两个“则”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B选项,“为之谋”是“替他谋划”,“为”是“替”,是介词词性,比如《鸿门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而第二个例句出自《烛之武退秦师》,“为”是动词,意为“给予”。C选项,第一个“之”意为“的”,属于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第二个“之”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是定语后置的标志。D选项,第一个“乃”是“才”的意思,本句意思是“军队的饭菜做好,将领才开始就餐”。比如《后汉书·张衡传》“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第二个“乃”是“于是”的意思。‎ ‎【答案】 A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这一句话的上下句,基本确定这句话的含义:“主将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选择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其次,本句话动词较多,可以根据这些动词把涉及的活动细节辨析清楚。太史负责“卜”,斋戒的行为是进入太庙的人所需要的,保持自身的干净不亵渎神灵。斋戒要跟上日期,斋戒三天后,到太庙,然后看龟甲的裂纹占卜,选一个好的日子举办一下斧钺的交接仪式。最后确定正确答案为C选项。‎ ‎【答案】 C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就是找出每个选项涉及的原文相关语句,快速定位,仔细分析比对原文,进行翻译,找出错误。A项,答题区间在原文的第3段,该项表述正确。B项,答题区间在原文的第4段,根据原文“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可知,“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是错误的,将军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时,没有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这是出征之后提到的事。C项,答题区间在原文的最后一段,表述正确。D项,总体概括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是以周武王和姜太公的问答形式展开的,前5个自然段围绕着“立将之道”展开论述,后两个自然段围绕“领军之策”展开论述,两部分的论述围绕的都是军事问题 ‎,太公的智慧显而易见,所以该选项表述正确。‎ ‎【答案】 B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一”意即“全都”,“臣”是动词“臣服”的意思,“帅”是通假字,通“率”,率领。(2)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好”是动词,喜欢;“为”,因为;“审”,清楚地,可联系经典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审问之”就是清楚地详细地询问;后两个句子都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都要把“审”“明”放到状语的位置。‎ ‎【答案】 (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参考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任命将帅的仪式是怎样的呢?”‎ 太公回答道:“凡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主将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灵龟甲,选择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主将,宣告:‎ ‎‘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处置。’然后又亲自拿着斧柄,将斧刃授予主将,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拼死,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部下,不要认为自己意见独到而违背众意,不要由于能言善辩而自以为是。’‎ ‎“主将接受任命后,行拜礼,然后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怀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地去对付敌人。我既然已经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一切。君王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国君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君主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从而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将吏得到晋升,士卒获得奖赏,百姓欢欣鼓舞,主将没有祸殃。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武王说:“说得好啊!”‎ 武王问太公说:“我想要命令三军将士攻城的时候争先恐后地攀登,野外作战时争先恐后地冲锋,该怎样做呢?”太公说:“需要做到三礼。”武王问:“冒昧地请您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好吗?”‎ 太公说:“作为将领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扇扇子,下雨不撑伞盖,这叫作礼将。将领不亲自遵守军队的礼,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冷暖。在通过险阻要塞时,要走过泥泞道路,将领必须要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将领不亲自出力,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士兵都驻扎好了,将领才能就寝;军队的饭菜做好,将领才开始就餐;士兵不点灯,将领也不可点灯,这叫作止欲将。将领不亲自抑制欲望,就无法了解士兵的饥饱。将领和士兵共担冷暖、劳苦、饥饱,因此三军士兵听到进攻的擂鼓声就兴奋,听到撤退的鸣金声就恼怒。攻打高城深池时,乱箭和石头纷纷落下,但士兵依然争先恐后地攀登;进行野战时,锋利的兵器一交战,士兵就争先恐后地冲锋。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甲组:史传类 一、(2015·安徽,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御史梁晳次先生传 ‎[清]王士禛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晳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固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未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 ‎【注】 ①内典:佛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坐终日             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居:积储 C.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 D.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1.D 矩度:规矩法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C 均为介词,替,给。A.代词,他的;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B.连词,就;副词,或,或者。D.代词,与其后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趣清雅。他博览佛经,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3.B “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错,梁熙在咸宁任职半年之后就被升为监察御史。‎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3)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参考译文】‎ 先生姓梁,名熙,字缉,晳次是他的别号。先生出身世家,幼小时就不喜欢纨绔的习性,好读古书,鄙视名利。特别喜好陶渊明的诗歌,小时候写过“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辈非常惊讶。他十三岁时填补空缺成为秀才中的第一名,善于写文章的名声很大。‎ 顺治三年他考中举人,顺治十年又考中进士。(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他视民如子,政绩冠于西安各县。他在咸宁为官半年后,被调入朝廷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当时,世祖章皇帝重视广开言路,台省官员全都逞强好胜、趾高气扬,务求严酷凶悍检举来谋取高名。唯独先生淡泊宁静,下朝后总是焚上一炷香,扫干净地面,终日静坐,如同脱离寺院的和尚。空暇时就跟朋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等人出游丰台、草桥各处胜地,有时在寺庙、道观聚饮。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先生默然而坐,有时微笑而不发一语。偶尔说出一句话,其他人就会若有所失,觉得自己说得太多。先生本沉溺于佛经,对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对《楞严经》,尤其了解领悟它的因果的深奥意旨。每次到他的住所,看到的除了绳床、药灶外,就只有几卷经卷论藏罢了。‎ 先生曾经到秦地巡视茶马,不收取一文钱。有人借此向他提建议,他却笑着说:“‎ 我思虑得很清楚了。为官而谋求利益,是为子孙打算罢了。如果子孙没有才能却积储丰厚,那么三蠹就要来了,这三蠹分别是盗贼、赌徒和倡优。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先生住在京师,每天都怀想归隐田园,他嘱托长洲的文点绘制了一幅《江村读书图》来寄托情怀,我们都为他写了诗歌。不久,先生以病为由辞官归家。淄川高念东侍郎赠送诗句说:“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大体是纪实之语啊!先生归隐田园后,特别耿直方正而自守,不交结权贵要人。他的同年王中丞任河南巡抚,多次馈赠礼物慰问,他全都没有接受。他回信说:“我生来就有癖好习性,酷爱古帖,也只是像古人欣赏龙团、饮廷珪墨的意趣罢了。我听说宋仲温书写的《兰亭十三跋》的摹本现在在松江府,赵子昂书写的《铁佛嶴钟铭》现存于鹤沙报恩忏院,如果您能降低身份分别送我看一遍,我就会恭谨地接受。”他的操守就是如此的高尚。先生对于古文并不多写,如果有文而作,一定会合乎古人的规矩法度,而且尤其擅长禅悦文字。‎ 先生生于明朝天启壬戌年,死于康熙壬申年,活了七十一岁。‎ 二、(2015·四川,8~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祕,为偏将军,镇陇西。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乃具为条制。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 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汉氏失御        御:控制 ‎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 染:着色 D.朝士敬而叹之 叹:赞叹 ‎1.B 渝:改变,文中指退步。原文第3段中“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两句构成对称句,上句意思是“我见到颜料时间一长就会褪色”,下句对应应该是“没有见过长时间的学习而退步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B 均为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在……”。A.连词,表目的;介词,凭借。C.介词,表比较;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1)文言翻译关键是“信、达”,即意思准确,语句通顺,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落实。翻译首先理解句子大意,再做一一落实的细致工作,最后调整处理,使之通顺。理解大意要结合语境,从篇章、段落的意思来推导,用语法、句式的方法来分析。本句翻译关键点有:“患”“骥”“颜之徒(伦)”。“之徒(伦)”在《过秦论》中学过,指“这类人”(或“这些人”),判知“颜”应该是一个人,结合语境和全文,能理解到指“颜渊”。(2)关键点:“崇”“峻极”“匪”“济”。“崇”是“高”的意思,根据语境,它和“成江河”的“成”对称,应为使动“增加”,“峻极”同样办法,与“江河”对称,讲为“山峰”;“匪”是通假字,通“非”,在《诗经·氓》中学过“匪我愆期”,意思是“不是”,这里根据语境解释为“如果没有”。‎ ‎【答案】 (1)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能成为骏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一类的人。‎ ‎(2)然而积聚一勺勺的水而成为江河,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极高的山更高,不立志,不勤奋,按道理没有办法成功。‎ ‎4.文言文中,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只要稍加概括,本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原文3、4、5段分别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做了具体的阐述,分别对应概括即可。‎ ‎【答案】 目标:树立美好的品德,有一颗正直的心,有良好的处世之道,二者相得益彰。态度:为了心目中的理想目标而积极努力,拥有这样的向上的奋斗的心态。方法:坚持去做,不断努力,积少成多。‎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8处)‎ 楚有贤臣屈原,被__谗__放____逐__乃__著____离__骚__八____篇__言__己____离__别__愁____思__申__杼__其__心__自__明__无__罪__因____以__讽__谏__冀__君__觉__悟____卒__不__省__察__遂__赴__汨__罗__死__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 ‎5.【解析】 文言断句首先得理解文段大意,结合标志词语(如句首的“夫”“盖”“乃”等,句末的“矣”“也”“焉”“兮”等)、句式等进行断句。没有标志词语则可根据语感找独立成句的因素(找动词是最佳方法,一个句子要独立成句必须有谓语动词)与对称结构来解答此题。这个文段中有明显句读作用的虚词很少,但是整句的句式特点明显——多四字短句,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答案】 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译文】‎ 楚国有贤能的大臣屈原,遭受奸佞小人的谗言被流放,于是就写下《离骚》八篇,述说自己离开祖国的忧愁与思念之情,并表明自己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他清楚明白自己没有过错,于是用《离骚》来讽谏君王,希望楚王能够觉醒明白,最终不被楚王理解,就投汨罗江而死。‎ ‎【参考译文】‎ 虞溥,字允源,是高平昌邑人氏。父亲虞祕,担任偏将军,镇守陇西。虞溥跟随父亲到陇西,专心研读古代典籍。郡中推举他为孝廉,授任郎中,补任尚书都令史。‎ 逐渐升迁任公车司马令,升职担任鄱阳内史。大建学校,广招学生门徒,转发文书通告属县说:“学习是用来坚定情操涵养性情而积累众多优良品质的。情操在心中确立了就体现在行为上,优良品质形成了名望就在教化中显露 ‎,所以中等人品的人随着教化而转移,优良品质积累起来好的习性也就形成了。唐、虞的时候,家家都可以封爵,等到衰落的时候,又家家都可以诛杀,这难道不是教化用来培养习俗,用来改变人的品性吗!自从汉氏失去控制以来,天下分崩离析,江表被寇乱隔绝,王者的教化长期废弛,学校教育被荒废而无法进行。现在四海一统,万里统一,亿万民众都在太平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应当崇尚道德,广开学业,以帮助协调社会的和谐,光大发扬昌明的教化。”就具体地制定了条例规定。于是来求学的有七百多人。虞溥便作文诰来勉励训诫他们说:‎ 来读书的学生都是绅士一类的人,年轻志盛,刚开始涉足学业,学习研究经典,这是有大作为的事业,是树立道德的基础。圣人的学问淡而少味,所以初学的人不喜欢。等到满了一个月以后,阅读的书籍更加广博,学习的知识更加众多,天天听到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天天看到以前从未见到过的,然后胸襟开朗,敬业乐群,不知不觉教化忽然使自己受到熏陶,至高无上的道理使自己达到神妙的境界。所以学习对人的熏染,超过了颜料。我见到颜料时间一长就会褪色,没有见过长时间的学习而退步改变的。‎ 工匠染布时,先把要染的布准备好,然后准备颜料,布和颜料都准备好了,染布的工作就可以完成了。学习也是这样有质地,孝悌忠信就好像是白布。君子在内端正心志,在外修习自己的行为,如果有余力,就可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有德行。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能成为骏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又说锲而舍之,朽木不可雕;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不就是验证吗!‎ 现在学生口中诵读圣人的典籍,亲自接受学校的训导,等到三年,可以小有成效。而美名流传,每天都有新的称誉,朋友敬佩而乐之,朝中大夫敬佩而赞之。于是州府交相聘任,挑选职位去做官,这不是很美好的吗!至于包含美质抒发文藻,下笔流畅而华丽,论述世上的事情,探究深奥的道理,使得杨、班收起笔来,仲舒张口结舌,仅是有才能者的作为,而不是平常的人。然而积聚一勺勺的水而成为江河,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极高的山更高,不立志,不勤奋,按道理没有办法成功。学生如果断绝人间的杂务,专心学习,长年累月,坚持不懈,日积月累,那么成功也就是或慢或快,或先或后罢了,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虞溥处理政务威严而不凶暴,教化大行,有白乌停在郡府庭上。注解《春秋》《左传》,撰写《江表传》以及文章诗赋几十篇。‎ 乙组:杂记类 一、(2016·北京,9~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①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②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③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④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 ①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②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③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④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 B.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 ‎1.C 赋:征收(赋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B 代词,它的;副词,表示祈使,可要,当。A.均为动词,到。C.均为副词,果然。D.均为介词,用,拿。‎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3.D “其”的指代义理解错误,应指燕、代、秦。句子的正确翻译为:燕、代、秦三国也把自己的使者从衡山带领回国了。‎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 ‎②(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5.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________ ②管子________  ③衡山之君__________‎ ‎5.【解析】 分析时,要根据文中齐桓公、管子、衡山之君各自的言行举止等的描写语句理解其人物形象,然后再根据平时对成语或熟语的积累,选用符合人物形象的词语作答即可。‎ ‎【答案】 恒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 择善而从 从谏如流)‎ 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 知己知彼 神机妙算)‎ 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愚不可及 目光短浅)‎ ‎6.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析】 回答获得的人生启示,必然要先理解故事内容,并领悟故事蕴含的人生道理,然后从管子制定策略的角度和楚王与衡山之君的角度,联系现实生活来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①用经济、金融手段战胜敌国 ②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 ③上下一心是成功实施谋略的保证 ‎【参考译文】‎ 齐桓公问管子:“楚国,是山东面的强国,它的人民通晓战斗之法。如果出兵攻打它,恐怕实力不能取胜,兵败于楚国。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用高价收购楚国的生鹿。”‎ 桓公便派人到楚国购买生鹿。管仲让桓公通告齐国百姓,贮藏了国内十分之六的粮食。派左司马伯公率民夫在庄山铸币。派中大夫王邑用车装着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生鹿。楚王得知后,向丞相说:“‎ 那钱币,是人们都重视的,国家靠它维持,明主靠它赏赐功臣。禽兽,是一群害物,是明君所放弃驱逐的。现在齐国用宝贵之物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真是楚国的福分,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请您通告百姓,尽快猎取生鹿,换尽齐国的财宝。”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管仲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生鹿,每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达到十倍,则给您黄金千斤。这样楚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 楚国人民无论男女都在外面找鹿。隰朋让齐国百姓藏粮增加五倍;楚国则用卖生鹿存钱增加五倍。管仲说:“这回可以攻取楚国了。”桓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贮藏的钱币增加了五倍,楚王将会很得意而之后会求购粮食。”桓公说:“不错。”于是派人封闭关卡,不再与楚国通使交往。楚王果然非常得意,然后求购粮食,但是几个月都买不到粮食,楚国粮食高达每石四百钱。齐国趁机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去卖,楚人投降齐国的有十分之四。经过三年时间,楚国就降服了。‎ 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要找到控制衡山国的办法,这应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可以派人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这样,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和您争着买。衡山兵器必然会价格翻倍,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国兵器必然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到衡山收购兵器,不敢同他们讨价还价。齐国实行购买衡山国兵器的策略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果然派人去衡山国买兵器。燕、代两国实行购买兵器的策略三个月后,秦国听说这件事,果然派人到衡山国购买兵器。衡山国君告诉宰相说:“天下各国争相购买我国兵器,让兵器价钱提高二十倍以上。”衡山国的百姓都放弃农业,发展制造兵器的工艺。齐国则派隰朋到赵国购买粮食,赵国卖粮食每石十五钱,隰朋按每石五十钱收购。天下各国听说这一消息,都运粮到齐国来卖。齐国使用了十七个月的购买兵器的策略,使用收购粮食的策略五个月,然后就封闭了关隘,不和衡山国互通使节。燕、代、秦三国也把自己的使者从衡山带领回国了。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了它的南部,齐国侵占了它的北部。(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二、(2015·天津,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 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论衡·儒增》‎ 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酉阳杂俎·贬误》‎ ‎【注】 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闻而悼之        悼:哀悼 B.于是乃偃兵 偃:停止 C.如审有机关 审:确实 D.赍物具千数谢之 赍:赠送 ‎1.A 悼:悲。可以联系《诗经·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B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连词,表示修饰关系。A.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均为介词,替、给。D.均为介词,在。‎ ‎3.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3.B 首先要审题干,抓关键词“鲁班技艺高超”,然后结合文章分析各选项,对人物、事件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个人对该题的分类,再运用排除法来最终确立答案。②说的是墨子防御能力强,排除A、C;⑤是对鲁班制作的机械的评价,认为它在天上飞行不过三天,和技艺高超无关,排除D。‎ ‎4.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述有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4.A 选项“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错,鲁班完败说明墨子守城技高一筹。‎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1)注意反问句式,关键点:“义”“曷”“为”。(2)关键点:“备具”“等”“集”“遂”。(3)注意省略成分(介词“为”和动词“断”后面都有省略),关键点:大雨(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 (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就从鲁国出发,快走十天十夜,脚上磨出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住脚(又继续赶路),到达楚国国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算好一定能够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呢,还是使民众劳苦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然还要进攻呢?”楚王说:“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会伤及道义又得不到宋国。”楚王说:“公输,是天下有名的工匠,由他来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打宋国,为什么不能夺取呢?”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假装来攻城,我来防守。”于是公输般摆开攻城的器械模型,墨子也摆开守城的装备模型。公输般连攻九次城而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这样,楚王只得息兵,停止而不再攻打宋国。‎ ‎《淮南子·修务训》‎ 儒者的书上称赞说:“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老鹰,飞了三天却不会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落下来,就是夸大。用木头雕刻老鹰,就因为像老鹰的样子,难道就能够飞上天不落下来吗?既然会飞翔,又怎么能达到三天之久呢?如果确实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了,那么该说能一直翱翔,不该说飞翔三天不落下来。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却因此)失去了他的母亲。”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车上乘坐着他母亲,一跑就不回来了,(鲁般)于是失去了他母亲。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实际上,)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也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因此而丢失鲁般的母亲。看来这两件事一定都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 ‎《论衡·儒增》‎ 鲁般,肃州燉煌人,生卒年不详,制造物件特别灵巧。在凉州建造佛塔,制造木质的老鹰,每次击打楔子三下,就可以乘坐它回家。没过多长时间,他的妻子怀孕,父母都诘问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详细地说明了其中的缘故。鲁般的父亲伺机得到这个木质的老鹰,敲击楔子十多下,乘上木老鹰到了吴会。吴会的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于是把他杀了。鲁般又做了一个木质的老鹰,乘它(到吴会)找到父亲的尸首。因怨恨吴会人杀了他父亲,鲁般就在肃州城南制作了一个木质的仙人,木质的仙人举着手指向东南,吴地大旱三年。算卦的说:“这是鲁般做的。”(吴会人)就赠送鲁般很多财物向他谢罪。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开国之初,当地的居民还向这个木质仙人祈祷。‎ ‎《酉阳杂俎·贬误》‎ 文言实词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重在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文言虚词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为主,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 理解文言实词“五法”‎ ‎1.语境推断法 文言词语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不确定,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如2015年安徽卷文言文阅读第1题,A项,“晏”的常见义项有“晴朗”“鲜艳的样子”“安宁、平静、安逸”“迟、晚”等,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该句可理解为“整天平静地坐着”,这也与原文对主人公性格的介绍相符,比如A项所考查词语语境,在原文的上句有“先生独淡泊宁静”,下句有“如退院僧”,由此可推断A项是正确的。‎ ‎2.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如2015年安徽卷文言文阅读第1题,C项“不接当事”,从语法角度看,“接”是动词,“接触,结交”之意,可以推断“当事”是名词,从“当”常作“掌管,主持”讲可推断,“当事”解释为“权要”正确。又如2015年浙江卷文言文阅读第1题,A项“坎而置之屋壁”,“坎”有名词“洞”的意思,该句缺少动词,所以此处当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挖洞”之意。‎ ‎3.回归课本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词语,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词义问题。如2015年安徽卷文言文阅读第1题,B项“居”的意思有“居住”“坐”“安居”“平时”“处于”“积蓄”“停止”等,联系学过的课文可知,选项中“居”的意思与“昂其直,居为奇货”(旧版教材,蒲松龄《促织》)中的“居”一致,都是“储存,积蓄”的意思。又如2015年天津卷文言文阅读第1题A项,“悼”在文中是“悲伤”之意,可以联系《诗经·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4.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文词义,联系相关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有很大的帮助。如2015年天津卷文言文阅读第1题,B项“偃”有“停止”‎ 的意思,这可以联系“偃武修文”:偃,停止。意即停止武备,提倡文教。或“偃旗息鼓”。‎ ‎5.对称分析法 ‎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或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词语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词语的用法。如2015年四川卷文言文阅读第1题,B项中“未见久学而渝者也”与上一句“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两句构成对称句,上句意为“我见到颜料时间一长就会褪色”,下句对应应该是“没有见过长时间的学习而退步的”。又如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是并列结构的短语,该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从“追”“逐”都是“追击”的意思,可推断“亡”“北”意思一致,都指“逃跑的人”。该句整体的意思是“追击逃走的败兵”。‎ 文言虚词解题技巧 ‎1.关注词性差异 高考考查考生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常见虚词共有18个,数量并不算多,但因为用法纷繁,掌握起来并不容易。并且有些虚词的使用只在词性上存在细微的差别,意思完全一样,稍不留心,便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越是有难度的地方越能够体现能力,故此它们又一直是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者青睐的知识点,屡考不衰,大家务必加以重视。下面举两个例子作进一步说明。‎ 先看“以”。它在解释成“因为”的时候,词性上会有做介词与做连词的区别,如果对此不察,便很容易犯错。“以”做介词连接词或短语,一般放在句中,例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做连词则连接整个句子,一般放在句子的开头,例如:“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再看“与”。它在解释为“和”时也有介词与连词的区别,并且这两种用法在试卷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经常会难倒考生。一般来说,“与”做连词时,其连接的两个成分之间可以调换位置而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做介词时则前后内容不能调换,否则句意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表达。请看下面两句话:“‎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一句陈述的重点是“沛公”,前后的句子成分不能互换,因此“与”做介词;后一句从“相”(互相)可以看出,说的是秦国君臣这个整体,“秦王”与“群臣”孰先孰后关系都不大,因此“与”在此处做连词。‎ 此外还有“何”解释为“为什么”时有做疑问副词和疑问代词的不同,“其”翻译为“还是”的时候有“副词,表祈使语气”和“连词,表选择关系”的区分,学生需要结合具体的句子细加辨别。‎ ‎2.把握位置不同 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譬如“也”,在句中基本做助词,用来舒缓语气,表示停顿,例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而在句末则常用来表判断、陈述、感叹或祈使,偶尔表疑问或反诘,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表疑问)“吾其还也。”(表祈使)“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表感叹)‎ 再如“乎”,在句中多做介词、音节助词或者形容词词尾,在句末多做语气词,表疑问、反问、商量、感叹等。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①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等死,死国可乎?‎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其中①、⑤句的“乎”位于句中,那句末用法就不必去考虑,根据语境,第①句的“乎”在形容词“恢恢”的后面,显然做词尾,第⑤句则做介词用,相当于“于”(在)。同样,②、③、④句的“乎”位于句末,则句中的各种用法也可以忽略,结合语境判断,第②句表感叹语气,第③句表疑问语气,第④句表反问语气。‎ ‎3.理解用法本质 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 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下面以“之”字为例略做说明。‎ ‎“之”这个虚词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无论是在课文中还是在试卷上都经常遇到,但是很多同学对这个概念却不甚了解,做题基本凭直觉,准确率自然不会高。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一个句子的核心要素是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和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它便可以不依靠别的成分而独立存在,表达较完整的意思了。但有时候,为了使句子的内涵更加丰富,必须在原来比较简单的主谓短语上添加相应的成分。如此一来,这个主谓短语就由独立句变成了长句中的一部分,或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在它们中间加个“之”就是使之不能成为独立的、完整的句子,故称为“取消句子独立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①句中的“师道不传”(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被传承下来)本是可以独立成句的主谓结构,但在这里,它只以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主语)而存在,因此,必须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加一个“之”,这样,它就不能独立存在了,后面的“人之无惑”亦然;第②句的前半句似乎独立了,但它只是复句(前者是因果关系,后者是假设关系)的组成部分(分句),必须依赖后半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客”与“美我”之间也一定要加入“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再做此类题目就不会出错了。‎ ‎4.结合具体语境 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比如2014年浙江卷文言文阅读第2题B项是考查“者”用法的虚词题:“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若根据形式上虚词位置相同、句子结构相近来判断,便很容易得出它与试卷给的课内参考句“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中“者”的用法相同的结论。实际上仔细阅读原文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句完整的话,文中原句是“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应该是下文“皆贺之曰”‎ 的主语部分,“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起到修饰主语“乡人”的作用,这样一来便可以判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与“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中“者”表“……的人”并不相同。‎ ‎5.熟悉课本用例 虚词题考查的常见方式是将试卷阅读语段中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异同,对于课本中的虚词,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做到全面掌握,因为课内文言文大多数篇目都是要求背诵的,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所含虚词用法特殊而课文语例又较少的句子,并加以牢记,如“之”在做定语后置标志和宾语前置标志时,课内分别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前者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后者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此外,对试卷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些课内语句务必要准确理解,如《师说》中的“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这一句,在考查“于”和“则”的用法时便经常会出现,应当特别留心,能如此,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甲组:史传类 一、(2016·齐鲁名校协作体高三二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少隐嵩山。父光嗣坐死,熙载来奔。时烈祖辅吴方修明法令,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补和常滁三州从事。时人士自中原至者,多已擢用,熙载在京洛,早负才名,乃独落魄不偶,亦不以介意。烈祖受禅,召为秘书郎,使事元宗于东宫,谕之曰:“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辅吾儿也。”熙载亦不谢。在东宫,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始数言朝廷事所当施行者,尽无所回隐。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 契丹入汴,晋少帝北迁,熙载上疏曰:“陛下有经营天下之志,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中原有主,则不可图矣。”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 入为虞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用事者犹议北伐,熙载曰:“北伐,吾本意也,但今已不可耳。郭氏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妄动,岂止无功耶?”言虽切,而朝廷暗于机会,经营中原之意终不已。周人果以籍口,兵入淮南。齐王景达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为监军使,熙载言:“出师,大事也,当先正名。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亦不从。‎ 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善谈笑,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然性忽细谨,老而益甚。蓄妓四十辈,纵其出,物议哄然。熙载密语所亲曰:“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坐托疾不朝,贬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斥诸妓。后主喜,欲大用之,而去妓悉还。后主叹曰:“孤亦无如之何矣?”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后主手教褒之,进中书侍郎,卒年六十九。‎ 后主谓侍臣曰:“吾竟不得相熙载,欲赠平章事,故有是否?”或对曰:“晋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即故事也。”乃赠右仆射同平章事。废朝三日,谥文靖,命葬梅岭冈谢安故墓侧。‎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及太祖受禅,人服其识。‎ ‎(节选自《南唐世家·韩熙载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谙:熟习,熟知 B.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 嘉:赞美 C.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 辇:辇车 ‎ D.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 直:值班,值守 ‎1.C 辇:用辇车载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独落魄不偶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①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①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 ‎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①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 ‎ ‎②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D 均为介词,比。A.①副词,却;②副词,才。B.①连词,假如;②副词,似乎,仿佛。C.①介词,拿;②连词,因为。‎ ‎3.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 B.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 C.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 D.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 ‎3.A 断句首先要理解文段大意,然后根据意思进行判断,注意一些关键词,所选文段是叙事,应该根据事情的内容顺序来断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熙载年轻时性格放旷。他曾隐居在嵩山,父亲韩光嗣犯罪被处死,来投奔南唐,不注重守护名声,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 B.韩熙载早有才名。初到南唐先不受重用,他也不介意。烈祖继位,他被任命为秘书郎,在东宫事奉元宗,韩熙载也不推辞。‎ C.韩熙载多才多能。他才气飘逸勃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尤其擅长碑碣创作。性格上在细谨事情上疏忽,年老更甚。‎ D.韩熙载很受后主信任。曾当面要任韩熙载为相,但因他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而罢。他去世后,后主废朝三日,追封谥号给他。‎ ‎4.D “曾当面要任韩熙载为相,但因他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而罢”有误,原因应是“去妓悉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1)关键点:“奋”“更”“历”“用”“修饬”。(2)关键点:“请”“止”“无”“党与”“基”。‎ ‎【答案】 (1)因为你很早就在名场奋发有为,却未经历世事,故而让你经历管理州县的辛劳,现在任用你了,应该好自修身整饬。‎ ‎(2)齐丘为他求情,(陈觉)只是削夺了官职,韩熙载上疏请求不要赦免(陈觉),又多次上言说宋齐丘结党营私,一定会埋下祸乱。‎ ‎【参考译文】‎ 韩熙载字叔言,是北海(青州北海)人,年轻时隐居在嵩山。父亲韩光嗣犯(军乱)罪被处死,韩熙载来投奔(南唐)。当时烈祖辅助吴地,正修明法令,韩熙载年少放旷随便,不注重守护名声,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当时从中原来到南唐的读书人,大多已经被擢升任用,韩熙载在京洛时,早就享有才名,却惟独落魄不得重用,他也不因为这而介意。烈祖受禅继位,召见(韩熙载)任命为秘书郎,使他在东宫侍奉元宗,谕令他说:“因为你很早就在名场奋发有为,却未经历世事,故而让你经历管理州县的辛劳,现在任用你了,应该好自修身整饬。辅助我的儿子。”韩熙载也不推辞。在东宫,只是谈笑而已,不去熟知世务。‎ 元宗即位,(韩熙载)任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任太常博士,韩熙载开始多次说及所应该施行的朝廷事务,竭尽所知无所回避与隐瞒。宋齐丘、冯延巳等人都很惧怕妒忌,元宗内心惟独赞许他,命令他权且掌管制诰(圣旨文书),拟制的文书命令行文典雅。‎ 契丹侵入汴京,后晋少帝北迁,韩熙载上疏(元宗)说:“陛下有筹划管理天下的志向,当前正是时机,假若戎主逃跑归来,中原有主,就不可图谋了。”元宗不明白,陈觉在福州战败失去军队,开始朝议按照军法处治,宋齐丘为他求情,(陈觉)只是被削夺了官职,韩熙载上疏请求不要赦免(陈觉),又多次上言说宋齐丘结党营私,一定会埋下祸乱。韩熙载不能饮酒,宋齐丘用酒狂的名目诬陷他,(韩熙载)被贬为和州司士参军。‎ ‎(韩熙载)又入朝任虞部郎中,升任中书舍人。周太祖占有天下,当权者还是商议北伐,韩熙载说:“北伐原本是我所想,只是如今已不可以了。郭氏(郭威家族)奸雄,虽然建国时间短,守境已经坚固,我们军队轻易动兵,岂止是没有功劳啊?”语言虽然恳切,可是朝廷对于时机不明了,经营 ‎(图谋)中原的意图始终不能停止。周人(郭威部队)果真拿南唐北伐作为借口,大军攻入淮南。齐王李景达(李璟四弟)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任监军使,韩熙载说:“军队出师是大事,应当先匡正名分,没有谁比亲王更令人信服,没有谁比元帅更重要,让监军在军中做什么?”元宗也不听从。‎ 韩熙载才气飘逸勃发,多才多能,善于谈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尤其擅长碑碣创作。其他国家人不远数千里,用车装着金币来求写碑文。可是他性格在细谨事情上疏忽,年老而更甚。蓄养歌妓四十多人,放任她们外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韩熙载暗中对亲信说:“我这样做来自我污损,逃避入朝为相,我老了,不能(入相无为)而成为千年以后的笑柄。”(韩熙载)端坐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被贬为右庶子,分管南都,韩熙载斥逐那些歌妓。后主李煜喜悦,要重用他,可是那些离开的歌妓悉数回来。后主感叹说:“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处理了。”住宿在宫中值班,赐回答大多有所弘益,后主手书教令褒奖他,晋升中书侍郎,去世时年六十九。‎ 后主李煜对侍臣说:“我最终也不能够任用韩熙载为相,想追赠他为平章事,过去有先例吗?”有人回答说:“晋代的刘穆获赠开府仪同三司,就是先例。”于是追赠韩熙载为右仆射同平章事。(后主)停止上朝三日,谥号文靖,命令安葬在梅岭冈谢安的故墓一侧。‎ 先前,韩熙载曾经出使后周,等到回来,元宗逐一询问后周的将相情况,韩熙载说:“赵点检(赵匡胤)顾视非同常人,大概很难久居人下。”等到太祖(赵匡胤)受禅登基,人都叹服他的见识。‎ 二、(2016·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骏马,好梨园,好古董,兼以荼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韦布而上拟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则贵贱紊矣,不可解一;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以将军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则文武错矣,不可解三;上陪玉皇大帝而不谄,下陪悲田院①乞儿而不骄,‎ 如此则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五;争利夺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如此则缓急谬矣,不可解六;博弈樗蒲,则不知胜负,啜茶尝水,则能辨渑淄,如此则智愚杂矣,不可解七。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诸文行世。生于万历丁酉八月,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曾营生圹于项王里②之鸡头山,友人李研斋题其圹曰:“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高士,冢近要离,余故有取于项里也。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 ‎(节选自明·张岱《自为墓志铭》)‎ ‎【注】 ①悲田院:也写作卑田院。佛教以施贫为悲田,所以称救济贫民的机构为悲田院,后来又用以指乞丐聚居的地方。②项王里:即项里山,在绍兴西南三十里,传说项羽曾避仇于此,下有项羽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蠹诗魔,劳碌半生       蠹:损害 B.向以韦布而上拟公侯 拟:相比 C.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 践:踏上 D.年跻七十,死与葬 跻:进入 ‎1.A 蠹:蛀虫,这里指书虫,对书着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C C.均为动词,到、往。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B.副词,尚且;副词,况且。D.介词,和;连词,和。‎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 B.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 C.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 D.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 ‎3.D 中人:普通人,这是一个词,不能分开。“如此则贫富舛矣”总结前文。‎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岱年轻时养尊处优,后来亲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变,今昔对比,发出了“真如隔世”的慨叹。‎ B.张岱列出了人生的“七不可解”,指出自己在“贵贱”“贫富”“文武”等方面或“紊”或“舛”或“错”的复杂矛盾的思想。‎ C.张岱六岁时对对子就得到了眉公的赞赏,后来著书有成,有多种作品在世间流传,自以为成就了千秋之业。‎ D.伯鸾是品行高洁之人,他崇敬刺客要离,死后埋葬在要离坟墓附近;张岱预造自己的坟墓取址在项王里,也与敬慕项羽有关。‎ ‎4.C  “自以为成就了千秋之业”说法错误,原文第3段说“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1)关键点:“唾面”“单骑”“背”。(2)关键点:“那得”“灵隽”。(3)关键点:“甫”“再”。‎ ‎【答案】 (1)软弱时被别人往脸上吐唾沫可以让它自干,强锐时可以单枪匹马奔赴敌营,像这样强弱背离如此之大,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个问题。‎ ‎(2)(小孩子)如何能够像这样聪明隽秀,(当然)是我的小友了。‎ ‎(3)(我)刚想提笔构思,又觉得自己为人与文笔都不是很好,(于是)两次停下笔思考。‎ ‎【参考译文】‎ 蜀人张岱,他的号是陶庵。年少时候是轻狂的纨绔子弟,十分喜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喜欢骑骏马,喜欢唱戏,喜欢把玩古董,并且沉溺于喝茶下棋,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梦幻。五十岁的时候,国破家亡,隐居在山里躲避战乱,所剩下的只有烂床、破茶几、坏的铜鼎、弹不了的琴,和几本残旧不堪的书,一块缺角的砚罢了。穿麻布衣吃素食,经常断粮。想想二十年前,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经常自言自语地说,我有七个问题是解不开的:以往都是从平民而向上与公侯相比,而如今却是以世家子弟身份贬为同乞丐一般,如此的贵贱混乱,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个问题;产业还不如中等人家,却想追求金谷园般的奢华富有 ‎,世上有很多发达的捷径,而甘心独自隐居于山野,像这样贫富错乱,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个问题;凭书生的身份却上了战场,凭将军的身份却是做写文章的事情,这样的文武错乱,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个问题;居上位时就算陪侍玉帝也不谄媚,居下位时陪伴乞丐也不骄横,像这样的混乱尊卑,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个问题;软弱时被别人往脸上吐唾沫可以让它自干,强锐时可以单枪匹马奔赴敌营,像这样强弱背离如此之大,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个问题;争利夺名时,可以甘居人后,观场玩游戏时,肯让别人占先,像这样缓急失当,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个问题;赌钱掷骰子,不在意胜负,煮水品茶,能分辨出用的是渑河水还是淄河水,像这样把智与愚用错地方,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七个问题。有这样的七个问题,自己尚且不能理解,还希望别人能理解吗?‎ 我起初字宗子,人们称我为石公,就字石公了。我喜欢撰写著作,所写成的《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这些文章流行于世。生于明万历丁酉八月,六岁时,祖父雨若公带着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骑着一只驯鹿,他是钱塘游客,对祖父说:“我听说你的孙子擅长诗文对仗,我当面试试他。”他指着屏上的《李白骑鲸图》说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来,说道:“(小孩子)如何能够像这样聪明隽秀,(当然)是我的小友了。”他希望我能努力多写文章成就一番事业,哪里料到我一事无成呢?‎ 甲申年之后,我悠闲懒散,神志恍惚,既不能寻死,又不能维持生活,白发盘绕,仍然在人世间苟全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去世,和草木一样腐烂,因为想到古人如王绩、陶潜、徐渭都自己写墓志铭,我也仿效他们写一篇。(我)刚想提笔构思,又觉得自己为人与文笔都不是很好,(于是)两次停下笔思考。即使如此,只是说一下我的癖好习惯,则也是可以记载的。曾经在项王里的鸡头山营造自己的墓穴,朋友李研斋为这一墓穴书写道:“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是志趣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墓在要离的坟墓附近,我因此在项王里选取墓地。我的年纪进入七十岁了,去世与下葬的日期还不知道,因此暂不记载。‎ 乙组:杂记类 一、(2016·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①‎ 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舍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 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惠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 ①曾燠(yù):江西省南城人,乾隆时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文集。②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发:出发 B.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酌酒:斟酒 C.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 已:而已 D.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 凡:总共 ‎1.C 已: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D 均为指示代词,那、那个。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介词,跟,同;介词,向。C.连词,相当于“而”;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慧因寺到虹桥、桥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朗朗上口,有音韵之美。‎ C.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3.D 并非“给诗集作的序文”,从题目就可知,应是“题画序”。‎ ‎4.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入 香 海 之 慈 云 有 琅 玕 之 别 馆 绿 波 泛 客 疑 乘 太 乙 之 星 白 羽 摇 芬 可 结 远 公 之 社 则 就 净 香 园 小 憩 也 ‎4.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1)关键点:“倏”(忽然)、“动”(敲响),句中的“阴”,通常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也可泛指“北面”。(2)关键点:“写”(画)、“胜”(美景图)、“千秋”(各具特色)。‎ ‎【答案】 (1)游船预先停在堤边拐弯的地方,寺庙里的钟声忽然在城北响起来。‎ ‎(2)他们分别各画了一幅美景图,合起来看都各具特色。‎ ‎【参考译文】‎ 去年的今天,我们曾经把瘦西湖湖水画在图里。今年是闰六月了,‎ 多了一个观莲节。踏着旧径,芳草平铺,走过竹林,才经新雨。只见深深淡淡的荷花,美景同去年游览时一样。我们朋友的告别分离,已和前一次不同了。感触着四时的新陈代谢,珍惜贤主嘉宾的重得相聚。好的聚会不可能常常有,美的宴席应该再摆设。‎ 这时早凉还不很热,残暑快要收了,绿水涨着茱萸湾,清风吹着绿杨城郭。游船预先停在堤边拐弯的地方,寺庙里的钟声忽然在城北响起来。老僧前来欢迎,许多嘉宾都来了。那是从慧因寺前面乘船出发呀。‎ 停一会儿,解开彩色的缆绳由纤夫牵着慢慢前行,看上去就像忽然落下一道彩虹。桥亭一晃而过,天空和水面一下子显得开阔了。走进香海慈云,有琅玕别馆。游客行船在绿色波涛里,都怀疑自己是乘着太乙星遨游。白莲飘出芳香,好像可联结上慧远大师的莲社。那是在净香园稍事休息呀。‎ 于是过了莲性寺,沿着筱园的堤岸走,有座高楼,很适宜吟咏。旁边有三栋屋子,前面有一方小池。微微的凉风送来香气,才升起的太阳散发着光芒。安排了绮丽的宴席,摆设着美味佳肴,喝着荷叶酒,吃着华峰藕。吟咏着元遗山的歌词,朗诵着谢灵运的诗句。那是在高咏楼饮酒呀。‎ 随后,余下的酒已经喝完,我们清雅的兴致却还没有消散。将要回来的时候,又闻到阵阵荷香。经过远而通幽的别港,清磬的声音悠远地在水里荡漾。一座庵一半遮蔽着,许多树枝条交错留下浓阴。竹林里喝茶,凉露还没干。林风吹来,酒也醒了。那是返回途中游访桃花庵呀。‎ 唉!哪里没有水,哪里没有花?或者因为人事的不如意,不免胜游稀少。只有这大江南北,天时调和,年岁丰熟,政治简明刑罚清正,官吏有空余时间,百姓没有骚动的心思。我能够跟在诸君的后面,重开去年的宴席。可以娱乐嘉宾,容纳普通官员。岂不是大幸?所以应该把此次游湖的情形记下来。于是有了像董源、巨然这样的山水名家,徐熙、黄筌这样的丹青圣手,他们分别各画了一幅美景图,合起来看都各具特色。那画慧因寺的,是钱塘人钱玉鱼。画净香园的,是长洲的袁竹室。画桃花庵的,是如皋的陈肖生。画高吟楼的,是全椒的吴山尊。图中的客人,共有十八人,各人都写了诗,我就做了这篇序。‎ 二、(2015·山东沂水高三学情调查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柳宗元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词,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闻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则谋之为人也,其可度哉!‎ 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 ‎1.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以智免,归家江陵       家:居住 ‎ B.问其业益习 习:熟习 C.触罪摈越、楚间六年 摈:抛弃 D.蓄其志以周于事 蓄:怀有 ‎1.C 摈:被抛弃。‎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A 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连词,两相对举;连词,表转折。C.介词,凭借;介词,因。D.代词,什么;副词,怎么。‎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谋大概是唯一能“振吾宗”的人的一组是(  )‎ ‎①谋在众少言,好经书 ②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 ‎③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 ④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 ‎⑤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 ⑥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B ②句据后文看,柳谋是以智辞官回乡才能够振兴宗族的;柳宗元也做过高官,但获罪流放,所以做不做高官不是振兴宗族关键。④句与柳谋无直接关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与柳谋从小相识,两家相距不远,后来柳谋考中进士,两人又相聚,不过他随后又弃作者而去,担任广州从事。‎ B.对于柳谋去广州,作者一开始是有疑虑的,但后来发现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为标准,又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 C.作者认为柳谋虽然不为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的“人”的名声,而柳谋的为人,是不能轻易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的。‎ D.作者觉得自己年轻时热衷名誉,以致被贬永州六年,生活艰辛,无所作为,虽然感到惭愧、不安、悔恨,也更羡慕柳谋的做法。‎ ‎4.A 原文第1段说柳谋“一再不胜”,弃考进士。‎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使他的家庭富足,不凭借不合正道的手段;使自己得到提拔,不凭借苟且的手段。‎ ‎(2)像柳谋能出仕和隐退,哪里不是所谓的“人”呢?‎ ‎(3)因此更加觉得柳谋不考进士担任从事来使他的家庭富足,自始至终孝顺长辈、敬重兄长是贤能的。‎ ‎【参考译文】‎ 我和柳谋,(长辈)从曾祖的父亲(那代起)而不同。柳谋比我小两岁,往日在长安,住得相距不远。我和柳谋都很年轻,唯独看见柳谋在众人面前很少说话,喜好经书,心中觉得他与众不同。这以后我担任京兆从事,柳谋来参加进士考试,又与他相见,更加知道柳谋广泛地写文章,(经常)向(京城)外通家书。一再不能考中,担心俸禄供养迟缓,放弃(考进士)离开(长安),担任广州从事。又在邕州做辅佐官员,接连获得举荐做到御史,后来凭借智慧免职,回去居住在江陵。‎ 大凡读书人,居住在家里孝顺长辈、敬爱兄长、恭敬节俭,在外担任官吏恭谨而严肃。出外就守信用,回家就宽厚。使他的家庭富足,不凭借不合正道的手段;使自己得到提拔,不凭借苟且的手段。时势当退就退,尊敬老人,(使他们)没有汲水舂米的劳苦。和睦安详增延寿命,兄弟相互友好。不谋求粮食而使粮食充足,不设法寻求道义而使道义彰显。那么柳谋不考进士到远方担任从事,开始我对此感到疑惑,现在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分别九年在此相会,看他的相貌更伟岸,问他的学业更熟悉,询问他的志向更坚定。唉!我的家族不振兴已经很久了。有见识的人说:如今的世上稍稍有(所谓的)“人”了。像柳谋能出仕和隐退,哪里不是所谓的“人”呢?有人问到管仲,孔子说:“(他是)‘人’。”柳谋虽然不为管仲所知,(但是)他为道没有谬误,也可以有这种名声。抑或又听说圣人之道,学习它一定要学成,柳谋的学业(本来已经)很好了,而(现在)又增长了学问;志向已经很专一了,而又像不足的样子。孔子的门徒,不称道管仲、晏子,那么柳谋的为人,难道可以衡量吗?‎ 我不聪明,犯罪被抛弃在越地、楚地间六年,用杂草盖房子,在湘水西面种菜,挖掘池塘可以养鱼,种植黍子可以酿酒,甘于一直做永州的百姓,又遗憾白白地花费俸禄却没有什么报答的,对下愧对农夫,对上愧对朝廷官员。盘算思索往日的过错,日日夜夜再三考虑,没有一样吃的东西是安于口平于心的。像这样的情况,难道不是因为年轻时喜好名誉,(就像)嗜好厚重的味道(反而)受到毒害,而落到现在这样吗!因此更加觉得柳谋不考进士担任从事来使他的家庭富足,自始至终孝顺长辈、敬重兄长是贤能的,现在虽然想要羡慕他,又怎么能够?柳谋在南方有美好的名声,他的作为一天天地为人所知,我担心柳谋不幸又做出我后悔的事情,想要中止它而不能够办到,怎么办?然而柳谋凭借着诚实敦厚说话不多,怀着他的志向来周密地做事,虽然踏着我的足迹,将不会犯下我的罪过,那么柳谋有什么好后悔的呢?如果能够这样,即使至于大富大贵,又害怕什么呢?振兴我们宗族的人,大概只能指望你了。‎ 甲组:史传类 一、(2014·湖北,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吴德基传 ‎[明]宋濂 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 ‎“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威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 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德基至家,如濂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若:你们 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 C.愿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 ‎ 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称赞 ‎1.B 脱:倘若,倘使。‎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  )‎ ‎①德基自如 ②民有诉,召使前与语 ③德基独戒民勿偿 ‎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⑤潍民肤无笞瘢 ⑥德基至家,如濂戒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2.C ①“德基自如”是写他不在意别人的轻视。⑥“德基至家,如濂戒”是写吴德基善于接纳建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体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3.C “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错,“令”意为“命令”,不是“役使”,而且发此命令的是“郡”。‎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2)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 ‎(3)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 ‎5.‎ 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 ‎【参考译文】‎ 吴德基,名履,是浙江金华兰溪人。被有关部门举荐到朝廷,担任南康县县丞。南康地区民俗彪悍,那儿的百姓认为吴德基是一介儒士,很轻视他,吴德基安之而不在意。几个月内就都了解了(县里)的真实情况,对他们进行了检举揭发,全县为之震惊佩服。吴德基于是改变做法,对他们进行宽大教化。百姓有所申诉,就召来与他们交谈,而不加以斥责;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县令周以中刚上任,诏令百姓征调乡民到南康郡,无人应诏,他亲自前往民间召集百姓。一位乡民逃离,他命令士卒鞭打他。乡民不肯归服,逃入山中,骂县令道:“县令应该待在县衙,为什么跑到这里呢?”县令十分恼怒,吏卒趁机挑拨鼓动县令,想诬陷一百姓违令以谋取钱财,抓了六七个人关进监狱,牢牢地锁住,严加看管。吴德基考虑百姓没有犯罪,亲自去监狱巡视,呵斥士卒并释放百姓,狱卒用其他理由推脱。吴德基就用槌打破了监狱的门放走了百姓,说:“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你们的父兄不必害怕。”于是前去告诉县令,县令愤怒地说:“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吴德基说:“冒犯您的只是一个百姓罢了,其他乡民有什么罪呢?况且法律是天子的法律,难道是您发泄私愤的工具吗?”县令脸露惭意,这才作罢。‎ 吴德基回到朝廷,被提拔为莱州的潍州知事。百姓畜养官府的四十匹驴子,莱州太守核实它们繁殖的情况,与记载的不相吻合,说:“驴子应该每年都会产驹,现在有几年应该就产了几头驹,但为什么这么少呢?”想治他们欺骗之罪并征收补偿,各县都已经下令强制百姓买驴,唯独吴德基告诫百姓不要赔偿。太守(非常)恼怒,质问吴德基:“潍州百姓不赔偿驴子,是什么理由呢?”吴德基说:“百姓委实不敢欺骗,怎么可以责令他们赔偿呢?国家富有四海,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太守无话可答。吴德基趁机提出了几件不合适的事,太守不敢再说什么,各个县已经赔偿的也都撤销了。山东有百姓希望用羊牛来代缴赋税,官府听从了他们的话。吴德基与百姓商议 ‎,羊牛以后会有病死的隐患,不如缴纳谷物方便,只收取百姓的谷物。别的县将牛羊送往陕西,百姓赶着牛羊走了两千里,都弄得家庭衰败,郡里因为只有潍州独自保全,命令征用上千人代为送邻县的牛,吴德基列举了不可行的理由,说:“有牛的人家自己去送牛,即使劳顿也没有怨言;让人代送,假使途中有牛死了,谁来赔偿呢?”据理力争,不接受命令。‎ 吴德基作为官吏,不谋求威望、声名,而把爱惜百姓放在首位,百姓非常感谢他。在潍州两年,朝廷将他召回,潍州百姓堵住了城门抱着他的脚哭泣叩拜,说:“自从您来到潍地,我们从未受到过刑罚鞭笞。现在要离开我们,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只鞋子供奉它,以慰我们的思念之情。”‎ 吴德基到达京师,就婉拒了朝廷的任命,回到故里。我与吴德基的交情非常亲密,当时也将离职回乡,招呼吴德基对他说:“你愿意接受长者的教诲么?”吴德基说:“好,有什么指教呢?”我说:“行动谨慎不要出门,与世隔绝不要与俗吏往来。”吴德基回到家,按照我的告诫去做,君子称赞他能接受采纳别人好的建议。‎ 二、(2014·辽宁,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①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九月,攻东城,‎ 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众巷哭。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每战擐②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众。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 讣闻,辍朝,谥忠烈。‎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 ‎【注】 ①张敌万:盗贼首领。②擐(huàn):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六矢,战益厉          厉:激烈 B.立率残兵邀击 邀:阻截 C.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流:传布 D.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 倾:钦佩 ‎1.A 本题结合语境来看,“中六矢,战益厉”意思是“赵立身中六箭,战斗更加勇猛”,“厉”在这里是“凶猛、勇猛”的意思。‎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  )‎ ‎①城始破,立巷战 ②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 ‎③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  ④立斩其使 ‎⑤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 ⑥每战擐甲胄先登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2.A ③是众位壮士的行为,侧面表现传主的智慧;④是说赵立斩杀了兀术派来的使者,表现传主抗金的决心、果断,体现不出“敢勇”;⑤是说传主家道情况,家道衰败,仅剩一人。都与“敢勇”无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在徐州保卫战中,他临危受命,抗击金军;绝地血战后及时整合乡民和残部的力量,击溃撤退中的敌军,收复徐州。‎ 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C.赵立屡建战功,威名显赫。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后,为他坚守孤城而感叹,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金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对于他的忠义,朝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3.B 此类题目选择项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B项错误,原因是最后一句“也不扰民”,文无此意,此题为无中生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 “窟穴”,名词作动词,建造巢穴;“通”,往来;“梗”,阻塞。(2)关键点:“以”,用;“趣”通“促”,催促;“会”,聚集;“兵”,军队;“讫”,最终;“不行”,古今异义词,没有执行。‎ ‎【答案】 (1)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 ‎(2)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参考译文】‎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果敢英勇附属军籍。靖康初年,金人大举入侵,盗贼群起,赵立多次立有战功,被任命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进攻徐州,王复据险坚守,命令赵立督战,赵立身中六箭,战斗更加勇猛。徐州城刚开始被攻破时,赵立和金兵展开巷战,抢夺城门想要逃出。金人把他击昏,半夜时下了小雨,赵立得以苏醒,于是杀死看守,暗地组织乡民做收复州城的计划。金人北归,赵立率领残兵阻截金人,切断金人的归路,夺取船只黄金布帛数以千计,军队的士气再次振奋。于是组织乡民全部为兵,终于收复徐州。‎ 当时山东各州郡广大地区成为盗贼出没的地方,赵立居于其间,威名流传。适逢金国左将军昌加紧围困楚州,通守贾敦诗打算带领全城投降,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率领所部军队前往救援。赵立一边战斗一边前进,连胜七战然后才到达楚州。赵立两颊被飞箭射中,不能讲话,就用手指挥,不久士兵入城休整,他才拔掉箭头。皇帝下诏让赵立留守楚州。第二年正月,金人攻打楚州城,赵立命令拆毁废弃的房屋,在城下点燃火池,命令精壮的士兵手持长矛严阵以待。金人登上城楼,士兵就钩取金人投入火中。金人挑选敢死队突击攻入,又被捕捉杀掉,金人才稍稍退去。五月,兀术南征北回,在六合修筑高台,想要借楚州运送辎重。赵立斩杀金人使臣。兀术愤怒,于是在楚州南北设立两个屯兵之处,断绝楚州军队的供给之路。承州、楚州之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个大湖,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与他来往,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刚开始被围困的时候,田野里有豆子麦子,湖泽地有凫茨可以采食,后来都吃光了,就把榆树皮研成碎屑来吃。‎ 赵立派人前往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打算派遣张俊去救援,张俊不肯去。于是命令刘光世监管淮南各镇援救楚州。高宗看了赵立的奏章,叹气说:“赵立坚守孤城,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能超过他。”后来又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金军知道楚州外援断绝,更加加紧围攻。九月,攻打东城,赵立登上石阶观战,飞炮击中他的头部,周围的人急忙救他,赵立说:“我终不能为国家消灭贼人了。”话说完而气绝身亡,当时只有三十七岁。众人在大街小巷里相聚号哭。金人怀疑赵立假死,不敢轻动。过了十多天,州城才被攻陷。‎ 赵立的家先前在徐州已被残害,他单骑一人进入楚州。他为人性直刚强,没有读过书,天性忠义。善于骑马射箭,不喜欢歌舞女色钱财名利,与士兵均分官府发给的粮米。每次战斗他都穿上铠甲、戴上头盔冲在前面,有退却的人,他就揪住斩首。他仇视金人,每次谈到金人都会咬牙切齿,所抓到的俘虏也都会枭首示众。由于这样忠义的声名,远近都钦佩他,金人不敢直呼他的名字。‎ 报丧的通知传来,朝廷中止上朝。赵立的谥号为忠烈。‎ 乙组:杂记类 一、(2015·福建,2~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 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 ‎1.C 索:求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2.D ①叙述的是漂泊之苦;④陈述自己的现状;⑤说的是自己可能会一生蹉跎、无所成就的窘境。‎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3.B 心事是时光匆匆,自己年龄渐大,却壮志难酬,长此以往,必定一事无成,心中苦闷。‎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2)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参考译文】‎ 方苞叩头:自从书斋中交流分别,没能再见面。接到您的亲笔书信,情义深切而文辞质朴。即使是古代的被称为至交的人,难道有能超过的吗?我与朋友交往已近十年,心事志趣相同,能懂得内心深处的人,有赶得上贤兄您的吗!‎ 离开京城,乘船向南漂行,离开风沙尘埃的痛苦,耳目开朗,心情舒畅。又背离父母不能在双亲身边孝养侍奉很久了,能回家问候探望,很是忘记了自身地位的贫贱。唯独想念几个朋友,分离在不同的地方,聚会之期不可以约定,梦中时时看见贤兄您和褐甫欢快地谈论新老朋友,所以特别地高兴,欢快地呼喊,醒来后却悲伤地增加分离独散的遗憾。‎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停留了八天,就被饥饿驱使着奔走在宣州、歙县之间,渐渐地进入泾河。路途中见附近的高峰直立刺天,河水清凉见底,崖岩参差错落,重重叠叠,风云往来,古树、奇藤、高大的竹子茂盛盘曲生机勃勃。聚集的村落生活着居民,看上去很是悠闲。想到古代的庄周、陶潜等人,安闲自得,纵情洒脱,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灌注到心胸,用来激发他们新奇的议论,所以他们的文章都很和他们自身相像并且超出其他人甚远。假如我能在这个地方得到一亩田大小的房屋,几顷田地,来耕作并且养家,透彻地研究经书并且写些文章,胸中明澈开朗,不被外物侵扰,他日所取得的成就,不一定就比古人差。可是我整年漂泊劳顿,向别人求取衣服和食物,有时在山中穿行在水上过夜,颠踣困顿恐惧压抑;有时形体劳累心怀忧惧,就这样被尘事捆绑,不能有一天宽闲自己的身心。君子本应固守贫穷,不害怕自己辛苦憔悴,但是我实在恐怕自己神智纷乱,学习荒废,空抱着远大的理想却最终一事无成。‎ 我已经二十六岁了,如果我虚度时光神智昏忽,常常像以往那样生活,那么由此到四十岁、五十岁,哪里有什么困难哪!自身没有什么成就,后世也不能得到我的好处,这将和一般的人一样的渺小了。每当想到这件事,就像有重病沉积在自己身上,半夜起身,绕屋徘徊,仆夫童奴感到奇怪惊讶,却不知道我心所想。我的心事,能告诉谁去!贤兄您一定能理解我的想法吧!‎ 贤兄您高中举人,官绅朋友之间很少有不相庆贺的,可是我私下里却 有些害怕了。韩退之说:“人们进步,未尝不是退步。”希望时光能让我清醒。我近来想透彻地研究各种经书,打破前人陈旧学说的门户,去推求它们本应表达的意思。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时光匆匆,只有各自勉励,来抚慰我离群独居的苦心。方苞叩头。‎ 二、(2014·江西,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截冠雄鸡志 李 翱 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也。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由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秉精气,义而介者焉。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卷五)‎ ‎【注】 ①零口:地名。②营群:寻其群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       命:指挥 B.而仰望焉,而旋望焉 旋:回头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校:较量 D.吾心既伤之,遂志之 志:记载 ‎1.A 命: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A 都是连词,表顺承。B.代词,……的,表判断;助词,表停顿。C.代词,代指截冠雄鸡;动词,往,到。D.介词,相当于“于”,在;助词,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不译。‎ ‎3.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截冠雄鸡“重义轻利”和众鸡“妒贤嫉能”的一组是(  )‎ A. B. C. D. ‎3.B A.第一句表现截冠雄鸡羡慕群鸡,不能表现其重义轻利。C.第一句表现截冠雄鸡被排斥的悲痛,不能表现其重义轻利。D.第二句表现群鸡逐利争食,不能表现其妒贤嫉能。‎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然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2)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3)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参考译文】‎ 我来到零口北边某地,这里有一个人养了二十二只鸡,其中七只雄鸡,十五只雌鸡,它们边饮水边啄食,而且还亲近于人。我很喜欢它们,就捧了粟米扔到地上呼叫它们来吃。有一只雄鸡,被人截去了鸡冠,看起来像是在寻找群体,望见我而先跑来了,看见粟米就长声鸣叫,好像是呼叫其他鸡。其他鸡听到了就一起跑向粟粒。跑来后,众鸡却都憎恶截冠雄鸡而攻击它,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然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时间到了傍晚,那二十一只鸡一起栖在楹梁上面。截冠雄鸡又来了,好像是因喜爱同伴要飞到楹梁上栖息似的,时而抬头仰望,时而回头遥望,时而小声鸣叫,时而大声啼鸣,时而伸长脖子喔喔咿咿,鸣声十分悲伤,最后只好离开了……‎ 我觉得奇怪,说:“鸡,是被人养在家里,具备五种德行的。其一是:见到食物就呼唤伙伴,这是仁义。截冠雄鸡就是这样的。那众鸡难道不是幸亏它的呼唤而过来的吗?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这岂不是享得它的利益而背叛它的恩德吗?这不是丧失了它们看见食物呼唤伙伴的美德吗?并且为何众鸡栖息在一起却不让它来做伴呢?”有人告诉我说:“截冠雄鸡,是外来做客的鸡,是我东边邻居村夫陈氏家的鸡。他家的母鸡死光了,陈氏将它寄放到我这群鸡里来一起养。它勇敢并且善斗,我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单独和它较量的。因此众鸡全都讨厌它并且不和它一起进食一起栖息。它虽然能斗并且勇敢,但也无法战胜众鸡,所以常常独来独往。但是它见到食物从没有先吃却不长声鸣叫呼唤其他鸡的。其他鸡虽然依赖它的呼唤,来到后反而驱逐它,过去也是像这样的。截冠雄鸡虽然没有得到报答,但是它的行为未曾改变过。”‎ 我听了以后,内心惘然,有了感叹并且伤感地说:“‎ 家禽鸟类是小动物啊,它们当中也有独操美德,讲仁义而有高节的。外来的鸡仁义勇气超过其他鸡,其他鸡都嫉妒它尚且不和它结成伙伴,何况在人与人之间呢?何况在朋友之间呢?何况在父母兄弟之间呢?何况在邻里之间呢?何况在朝廷上呢?由此观察天地之间的鬼神、禽兽等万物的演变情况和状态,难道可以逃出这种情形吗?”‎ 我心里为截冠雄鸡伤感,就记录下这件事,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高考对筛选文言文信息的考查,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即挑选出六个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判断出全部符合指定要求的一组。题目所选出的文句,往往处于文章的不同位置,因此筛选信息题的考查实质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以2014年辽宁卷文言文阅读第2题为例:‎ ‎1.看清题干,明确筛选指向 一般关注以下几点:①人物:谁,一个还是几个。事件:什么事。观点:主张什么。事理:说明什么。②指向:是思想性格还是行为特点。③角度:是“全都表现(说明)”还是“没有表现(说明)”;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指“表现”一般是直接表现,而不包括侧面衬托。④范围:是整个选文还是某个片段。题目要求是“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需要明确的信息关键点是“敢勇”。‎ ‎2.回到原文,体察语境 把选项中提到的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做出选择。回归原文体察语境,③是众位壮士的行为,侧面表现了传主的聪明智慧,④是说赵立斩杀了兀术派来的使者,表明了传主抗金的决心、果断,⑤是介绍传主的家道情况,都与题干“敢勇”无关。‎ ‎3.快速筛选、排除 必须带着题目的要求去分辨、取舍。为了快速筛选出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筛选,2014年辽宁卷文言文阅读第2题根据第2步的分析,排除干扰项③④⑤,即可选出答案A。‎ 无论解答什么题目,有的放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了解一些“设错”特点,对我们解答筛选类试题很有帮助。‎ 此类试题命题形式较为单一,设错方向也比较固定,可从以下几方面概括。‎ ‎1.张冠李戴。命题者在设置命题时,往往会在所给的题面下做一些功夫,从而迷惑考生。每一篇传记,都不可能只有传主一个人物,那些为了衬托而出现的与中心人物有着相似特点的人物,很容易成为命题者捕捉的对象,设题时将其事迹品质列在备选的条目里,一些不够谨慎的考生分不出是不是传主的品行,这样就很容易望文生义,得出一个错误答案。‎ ‎2.似是而非。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有时会有意设置一些与题干中所要求的人物的某种性格或特征相似的选项,使考生因理解偏差而出现错误。这类错误,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区别能力,如果平时不细心,在概念的理解中存在模糊认识,便很难找到正确答案。如2014年湖北卷文言文阅读第2题,题目要求选择表现传主“爱民”的一组,而①是写南康地区民风彪悍,百姓看不起他,他毫不在意,显示了豁达的一面,这与“爱民”相去甚远。‎ ‎3.因果不辨。文言文阅读文本中所涉及的人物,往往在某些方面有些成就,而命题者在设置命题时,便会抓住这一点,将某人因某种原因所取得的成果理解为其具体做法,或者将某人的具体做法看作其取得的成果,这样考生就容易犯因果不辨的错误。‎ ‎4.答非所问。命题者在安排题面内容时,也会故意安排一些与题目要求没有关系的选项,以此制造一种干扰,来迷惑考生。这种错误,其实就是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阅读能力,如果了解文章内容,会很容易将这种干扰排除。如2014年辽宁卷文言文阅读第2题,第⑤句介绍传主的家道情况,说他家道衰落,仅剩一人,这与题目要求“敢勇”无关,答非所问。‎ 甲组:史传类 一、(2016·河北保定一中高三阶段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 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病疽,更数医不效,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江阴尉贫且病,‎ 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 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览之曰:“考校尽心,宁复有此?”特改宣教郎。擢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文移数往,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日:“诡辞欺君,吾不为也。”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敌吏不得通贿谢。‎ 晚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汝明曰:“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浸病羸,行辄踣。‎ 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      刻意:专心一意 B.未尝出一语干进 干:干预 干涉 C.犹虞其复用,力排之 虞:担忧 D.诡辞欺君,吾不为也 诡辞:怪诞不实之言 ‎ ‎1.B 干,求;干进,谋求仕进。‎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张汝明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为鬻橐中装,代偿之 ②未尝出一语干进 ③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 ④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 ⑤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 ⑥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2.C ①是说张汝明为江阴尉偿还债务;⑥‎ 是说张汝明不想以献编钟谋求升官。‎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 B.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 C.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 D.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 ‎3.B 注意这句话涉及两个主语:主人公、百姓。“相与出力佐役”意为就一起出力帮助劳动。‎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贡士是参加会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是举人,已仕未仕皆可。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C.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以前权势颇重。魏晋主簿常参机要。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明清县署仍称主簿。系低级事务官。‎ D.“擢” 指官吏的选拔提拔,“假”“署”都有暂任代理官职的含义,“徙”“出”是指京官调任地方官,“征”“辟”常指官员的征召招聘。‎ ‎4.D  徙,指官职调动,并不特指出京任官。‎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写文章时动不动就下笔千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传后世。‎ B.张汝明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当上殿中侍御史不久,就弹劾以蔡京为首的卖恩揽权行为,最终受到蔡京排挤,出任宁化军通判。‎ C.张汝明非常孝顺。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为亲人服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 D.张汝明为官清廉。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得到的古代编钟献给他,‎ 他断然拒绝,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5.D “献给他”有误,应为“献给皇上”。‎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析】 (1)关键点:“不时”“直”“绳”。(2)关键点:“摄”“具”“市恩”“以为”。‎ ‎【答案】 (1)江阴县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时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 ‎(2)(汝明)曾经任殿中侍御史,当天上疏弹劾以蔡京为首的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 ‎【参考译文】‎ 张汝明,字舜文,祖上为庐陵人,后来移居真州。张汝明小时候喜欢学习,潜心致志撰写文章,下笔就能千言。进入太学,一时间很有声望。国子司业黄隐想把女儿嫁给他,张汝明与她约定好不能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要共同孝敬父母,然后才与她拜堂成亲。‎ 考中进士后,历任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亲生了毒疮,换了好几个医生治疗都不见疗效,汝明刺出自己身上的鲜血调制药物,敷在母亲伤口上把病治好了。江阴县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时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张汝明为他卖了袋中的行装,替他偿还了债务。华阴县修建岳庙,花费了巨额钱财,境况艰难。县令把这件事交给了张汝明。张汝明严格约定了期限,百姓感激他不扰民,就一起出力帮助劳动,终于按期完工。其他的寺庙不是用来祭祀,而是妖巫用来迷惑百姓的,就毁坏并惩罚当事人,在州县滞留了二十年,不曾说过一句求人升官的话,所以没有人举荐他。‎ 大观年间,有人提起了他的名字,被召入学制局,参与贡士的考试,录取与否都有品评。恰逢反对他的人诬陷他背离了王氏的学说,朝廷下诏追查这件事,得到了《去取录》,徽宗看了后说:“他考校这样用心,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特改为宣教郎。升为监察御史。(汝明)曾经任殿中侍御史,当天上疏弹劾以蔡京为首的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皇上夸奖他耿直。蔡京非常害怕他,改任司门员外郎,还是担心他再被重用,极力排挤他,张汝明出京担任宁化军通判。宁化和辽国交界,文书多次来往,张汝明的名字触犯了辽国的忌讳,辽国通过檄文使朝廷知道了。安抚使询问原因,大家想把责任推到小吏身上,张汝明说:“用虚假的话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耕种之法施行,他接到文书巡视境内。当时主管的官吏多不亲自推行,张汝明让四方每天都准备好官吏所去的地方,而自己亲临现场审查核实,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改变,因此官吏无法相互赠礼酬谢。‎ 晚年主政岳州,所管辖的城邑得到古代的编钟,请求献给皇上。张汝明说:“皇上让我管理千里之地,我唯恐承受不起皇上的恩德,怎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来希求奖赏呢?”张汝明对父母孝敬,行丧礼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只吃糙米,喝点水,饭中没有油盐酱醋蔬菜的滋味。染上疾病身体很弱,一走路就跌倒。‎ 张汝明学问精深,研究象数,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作不沿袭前人的说法,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流传于世间。‎ 二、(2016·陕西西安中学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 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曰:“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 ‎【注】 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顾:回头看 ‎1.B  趣:催促。‎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2.B ①是说江皋生性聪明;⑤是江皋故意对使者说的话。‎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而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3.A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观点的能力。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迫,为……所逼迫;走,使……逃跑;藉,依靠。(2)关键点:缚,捆绑;徇,示众;肃然,纪律严明。‎ ‎【答案】 (1)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2)他呵斥骑兵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参考译文】‎ 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生性敏捷聪慧,‎ 不到二十就在乡试中中举。不长时间,成为进士,授官瑞昌令。瑞昌隶属九江,背山靠湖,百姓贫困多沦为盗贼,百姓长期拖欠赋税。江公到任的那一天,前任县令因赋税问题被监禁的共有三位,其中一位最终因为受牵累而死掉,他的妻子儿女都没办法回家,江公激昂慷慨地报告上级,自己负责前任任内百姓所拖欠的赋税,让上级将罢免的前任县令全部遣还回家,并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子儿女回家。瑞昌县城靠近河流,河堤崩塌,壅塞了旧河道,江公捐出自己的俸禄,倡导大家集资修筑河堤,为保持河堤的完好与长久,老百姓把河堤称作“江公堤”。当时,闽、楚等地出现警报。瑞昌与楚相邻,奸猾的坏人乘机进行抢劫,官吏们提议派出军队去清剿,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于是命令乡长堡长向群众宣传何为利何为害,督促身体强壮、勇敢的人担任巡察,当时就刺探到作乱的头目并把他杀掉,盗贼之乱于是平息。‎ 不久,升迁巩昌太守。当时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百姓疲惫困顿,士兵越发骄横凶悍,有的士兵偷偷出来收刮抢夺,没有人敢呵斥他们。江公巡查部下出行到郊外,看见几个骑兵骑马跑过他坐的车,他呵斥骑兵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过了四年,调任柳州刺史。柳州地方偏僻,民众穿着南蛮服装,民俗粗犷剽悍。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军队留下来镇守柳州,军中有很多劫掠来的妇女,妇女们哭泣着想回家。江公禀告上级官府,收缴了军营统登记所掠东西的本子,赶赴郡府报告此事,一心回家的妇女,估计路程远近,提供路费遣送她们回家,总共有几百人。第二年,柳州军营统帅死了,军饷供应不上,士兵们全副武装在军门闹事,江公急忙出来,跟士兵们约定满一个月就提供军饷 ‎,士卒信任江公,渐渐离开。江公随即派人骑快马送信催促台省赶紧发军饷。军饷按约定时间送到,部队士兵的愤怒这才收敛。粤西的山高峻陡峭,柳州尤其险峻相连,千万石山分离耸立,山林未经砍伐,有很多巨大的树木。当时皇上正修太和殿,派出使者采木料,将来到柳州,柳州人大为惊恐。不久,使者来到,江公就叫来柳州居民问哪里出产巨木,让他们在前面作向导,江公骑马陪同使者前往看树木。走了几里路,来到绝壁下,只见山石嶙峋,树木高高挺出,但树下对着悬崖沟谷,马不能前进。江公解下马鞍,蹲在地上稍作休憩,然后邀请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露出为难的表情。江公说:“皇上的命令啊,木头如果能够运出去,守臣我会冒死当先。”于是换上短衣,拄着竹杖,扶着两个小吏,先登上山,使者勉强跟随他,上到悬崖的一半,没路了,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江公仰望大树,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咋着舌头,大叫赶紧回头,说:“这是没办法获取的。”江公说:“大树都在这里了。那就仰仗您向皇上报告说这大树无法获取的情况吧。”使者于是回去了,上奏皇上,免了在柳州砍树的事,柳州百姓都欢呼,感戴皇上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死于康熙乙未年。江公品性廉洁清明,所以他所到之处都留下好名声和好政绩。他为人孝顺,重友情,心性恬淡,对时事通晓明达,熟悉官员事务。始终保持高洁清白的节操,贤达们都赞叹敬仰他。‎ 乙组:杂记类 一、(2016·天津市六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贞观三年,李大亮为凉州都督,尝有台使至州境,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以卿兼资文武,志怀贞确,故委藩牧,当兹重寄。比在州镇,声绩远彰,念此忠勤,岂忘寤寐?使遣献鹰,遂不曲顺,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腹心,非常恳到,览用嘉叹,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宜守此诚,终始若一。《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所言,深足贵矣。今赐卿金壶瓶、金碗各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卿立志方直,竭节至公,处职当官,每副所委,方大任使,以申重寄。公事之闲,‎ 宜观典籍。兼赐卿荀悦《汉纪》一部,此书叙致简要,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今以赐卿,宜加寻阅。”‎ ‎(选自《贞观政要》)‎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宗指示珪曰     指示:用手指点着,让……看 B.臣窃以为圣心是之 是:认为正确 C.讽大亮献之 讽:暗示 D.比在州镇 比:相像 ‎1.D 比:近来。‎ ‎2.下列各项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B 均为动词,去。A.副词,怎么;代词,什么。C.动词,像;代词,你。D.助词,所字结构;名词,处所、地方。‎ ‎3.下列各项都能表明唐玄宗善于纳谏的一组是(  )‎ ‎①安有杀人而取其妻 ②太宗大悦,称为至善 ‎③比在州镇,声绩远彰 ④卿之所言,深足贵矣 ‎⑤今赐卿金壶瓶、金碗各一枚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3.D ①是太宗说的话,并非纳谏。③是李大亮的政绩。‎ ‎4.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庐江王荒淫无道,杀掉美人的丈夫并占有了她,正因其暴虐,才最终灭亡。‎ B.王珪借《管子》中的话是想告诉唐太宗,一定要认清行为的对与错,保持头脑的清醒。‎ C.对李大亮密奏的“求鹰”之事,太宗先是肯定了李大亮的才德与政绩,又表彰其在处置“求鹰”之事上的妥当,并对其加以赏赐。‎ D.在侍姬与求鹰两件事中,唐太宗处置得当,保持了执政者应有的清醒。‎ ‎4.B 王珪是借此告诉唐太宗不仅要认清行为的对与错,更要变成行动。‎ ‎5.把下列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1)关键点:“以,认为”、“是,正确”。(2)关键点:“善善”“恶恶”“所以”。(3)关键点:“乖”“自擅”“使非其人”。‎ ‎【答案】 (1)陛下认为庐江王夺取她是对了呢,还是不对呢?‎ ‎(2)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不能摒弃,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3)如果这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是陛下严重违背了过去的圣旨;如果是台使擅自主张,那就是陛下任用使者不当。‎ ‎【参考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在宴会上交谈,当时有个美人在旁边侍候,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事败后,她被籍没入宫。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荒淫无道,杀害了她原先的丈夫而把她占为己有。暴虐到极点,怎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座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夺取她是对了呢,还是不对呢?”太宗说:“哪有杀人而夺取其妻的道理,你却问我对不对,这是什么意思?”王珪回答说:“我听到《管子》这本书里说:齐桓公到了郭国,问那里的父老:‘郭国为什么会灭亡?’父老说:‘因为郭君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齐桓公说:‘照你所说,他是个贤君啊,怎会灭亡呢?’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不能摒弃,这就是灭亡的原因。’如今这个妇人还在陛下左右,我私下认为陛下的心意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陛下如果认为不对,那就是所谓知道邪恶而不能摒弃了。”‎ 太宗听罢大为欣喜,夸他讲得好极了,马上命令把这个美人送还给她的亲族。‎ 贞观三年,李大亮担任凉州都督,曾有一位台使来到凉州,看见此地有一种很名贵的大鹰,台使就暗示李大亮把鹰进献给唐太宗。李大亮私下上疏给唐太宗说:“陛下下令禁止打猎已久,现在却派使者前来索要大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是陛下严重违背了过去的圣旨;如果是台使擅自主张,那就是陛下任用使者不当。”唐太宗看完李大亮的奏折,回复道:“因为你既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又对国家忠肝义胆,所以派你镇守边关,承担这个重任。你近些年为国尽职尽忠,在边关声名远扬,感念你的忠诚勤勉,我一天都不会忘记。我派使者来索要大鹰,你最终没有趋炎附势地迎合我的旨意,而是借古鉴今,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还进献忠言,可谓披肝沥胆,极其恳切周延,使用任何赞许的话都不能表达完我的心意,有像你这样的臣子,我还担忧什么呢!希望你能够保持这份赤诚之心,始终如一。《诗经》上有句话叫:‘尽忠职守,忠诚正直。神灵得知,赐予洪福。’古人也说过这么有分量的话,它的价值等同千两黄金。你的一番话,真是可贵呀。现在我赐给你金壶瓶、金碗各一枚,虽然不是价值千金,但这是我平时自己所用的东西。你性情方正平直,尽心为公,当官任职,常常将委任的工作处理得当,所以才委以重任,来表明我对你的寄予的厚望。你在处理公务之余,应该看一看古代的典籍。我再赐给你一部荀悦写的《汉纪》,这本书叙述简要,议论深刻广泛,对如何治国、如何尽到君臣的职责说得非常透彻,现在我把它赐给你,希望你回去认真地阅读。”‎ 二、(2015·山东济南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水 莽 草 蒲松龄 水莽,毒草也。食之,立死,即为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 有祝生,造其同年①某,中途燥渴思饮。俄见道旁一媪,张棚施饮,趋之。媪承迎入棚,给奉甚殷。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置不饮,起而出。媪急止客,便唤:“三娘,可将好茶一杯来。”俄有少女,捧茶自棚后出,年约十四五,姿容艳绝。生受盏神驰;嗅其茶,芳烈无伦;吸尽再索。至同年家,觉心头作恶,疑茶为患,以情告某。某骇曰:“殆矣!此水莽鬼也。先君死于是。是不可救,‎ 且为奈何?”某悬想曰:“此必寇三娘也。数年前,食水莽而死,必此为魅。”或言受魅者,若知鬼姓氏,求其故裆,煮服可痊。某急诣寇所,实告以情,长跪哀恳;寇以其将代女死,故靳不与。某忿而返,以告生。生亦切齿恨之,曰:“我死,必不令彼女脱生!”某舁送之,将至家门而卒。母号涕葬之。遗一子,甫周岁。妻不能守节,半年改醮去。母留孤自哺,劬瘁②不堪,朝夕悲啼。‎ 一日,方抱儿哭室中,生悄然忽入。母大骇,挥涕问之。答云:“儿地下闻母哭,甚怆于怀,故来奉晨昏耳。儿虽死,已有家室,即同来分母劳,母其勿悲。”母问:“儿妇何人?”曰:“寇氏坐听儿死,儿甚恨之。死后欲寻三娘,遇其庚伯,始相指示。儿驰去,强捉之来。今为儿妇,亦相得。”移时,门外一女子入,华妆艳丽,伏地拜母。生曰:“此寇三娘也。”虽非生人,母视之,情怀差慰。生便遣三娘操作。三娘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由此居故室,遂留不去。‎ 女请母告诸家。生意勿告;而母承女意,卒告之。寇家翁媪,闻而大骇,命车疾至。视之,果三娘。相向哭失声,女劝止之。媪视生家良贫,意甚忧悼。女曰:“人已鬼,又何厌贫?祝郎母子,情义拳拳,儿固已安之矣。”因顾生曰:“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复何心?”生乃投拜。女便入厨下,代母执炊,供翁媪。媪视之凄心。既归,即遣两婢为之服役,遗金百斤、布帛数十匹。寇亦时招归宁。居数日,辄曰:“家中无人,宜早送儿还。”或故稽之,则飘然自归。翁乃代生起夏屋,营备臻至。‎ 一日,村中有中水莽毒者,死而复苏,相传为异。生曰:“是我活之也。彼为李九所害,我为之驱其鬼而去之。”母曰:“汝何不取人以自代?”曰:“儿深恨此等辈,方将尽驱除之,何屑此为!且儿事母最乐,不愿生也。”由是中毒者,往往具丰筵,祷诸其庭,辄有效。‎ 积十余年,母死。生夫妇亦哀毁,命儿以礼仪葬母。‎ 一日,谓子曰:“上帝以我有功人世,策为四渎牧龙君,今行矣。”俄见庭下有四马,驾黄檐车,马四股皆鳞甲。夫妻盛装出,同登一舆。子泣拜,瞬息而渺。其子请诸寇翁,以三娘骸骨与生合葬焉。‎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 ①‎ 同年:古时科举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另指同年龄或同一年的人。②劬瘁:辛劳,劳苦。‎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祝生,造其同年某,中途燥渴思饮  造:拜访 B.母号涕葬之。遗一子,甫周岁 甫:刚刚 C.寇氏坐听儿死,儿甚恨之 恨:遗憾 D.祝郎母子,情义拳拳 拳拳:恳切,诚挚 ‎1.C 恨: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D 均为动词,担任。A.指示代词,这;人称代词,我。B.介词,把;介词,因为。C.介词,在;介词,对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祝生事母至孝的一项是(  )‎ ‎①劬瘁不堪,朝夕悲啼 ②儿地下闻母哭,甚怆于怀,故来奉晨昏耳 ③生乃投拜 ④代母执炊,供翁媪 ⑤已有家室,即同来分母劳,母其勿悲 ⑥儿事母最乐,不愿生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④⑥‎ ‎3.C ①是祝生死后的祝母言行,③是祝生拜岳父母,④为寇三娘言行。这三项都不能体现祝生事母至孝,据此排除即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说中了水莽草毒的人,如知道害他的鬼的姓名,只要得到他生前穿过的裤子,煎水服用,就可以痊愈。祝生的同年到寇三娘家,请求帮忙。寇家因为有人做女儿的替身,女儿就可以投胎再生,坚决不给。没得到解药的祝生被同年背着回家,快到家门时就死了。‎ B.寇家时常让三娘回去省亲,住几天后,三娘就要借“家中无人照顾,还是让我早点回去吧”的理由回祝家,回家前,特意给娘家叩头。可见,‎ 三娘对自己的父母也很孝顺。‎ C.祝生虽中水莽草毒而为鬼,但他没有像其他鬼一样找人代替自己,而且他还非常憎恨那些找人替死的水莽鬼,因此开始驱鬼,救了很多人。‎ D.祝生的善行感动了天帝。天帝任命祝生做四渎牧龙君,祝生和三娘都得道成仙。最终,祝生的儿子经寇家同意后,将三娘骸骨与祝生合葬在一起。‎ ‎4.B 文中没有说三娘离家叩头。“稽”是稽留之意,是指寇家有意留住她不让走。在此不能理解为“稽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君死于是。是不可救,且为奈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顾生曰:“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复何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中毒者,往往具丰筵,祷诸其庭,辄有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我父亲就是死在这种病上的。这病无药可救,这可怎么办呢?‎ ‎(2)接着回过头来看着祝生说:“已成了我家的女婿,却不拜见岳父母,让我心里怎好过啊?”‎ ‎(3)从此以后,中了水莽草毒的人,往往准备丰盛的宴席,到祝家祈祷,都会有效。‎ ‎【参考译文】‎ 水莽是毒草,人如吃了这种毒草,就会立即死去,变成“水莽鬼”。民间传说,这种鬼不能轮回,一定得再有被毒死的代替,才能去投生。‎ 有个姓祝的书生,一次去拜访他的一个同年,途中非常口渴,很想喝水。忽然看见路旁有个凉棚,一个老婆婆在里面施舍茶水,祝生就跑了过去。老婆婆将他迎入棚内,端上茶来,十分殷勤。祝生一闻,有股怪味,不像是茶水,便放下不喝,起身要走。老婆婆忙拦住他,回头向棚里喊道:“三娘,端杯好茶来!”一会儿,便有个少女捧着杯茶从棚后出来 ‎,大约十四五岁年纪,容貌艳丽绝伦。祝生立刻被吸引,接过茶水一闻,只觉芳香无比,一饮而尽,还想再喝一杯。祝生赶到同年家,忽觉心头不适,怀疑是喝了那杯茶水的缘故,便将经过告诉了同年。那同年惊骇地说:“坏了!这是水莽鬼,我父亲就是死在这种病上。这病无药可救,这可怎么办呢?”同年冥想了一会儿,说:“那人必定是寇三娘!几年前误吃了水莽草死去,肯定是她在作怪害人!”有人说,碰到水莽鬼的人,如知道鬼的姓名,只要求到他生前穿过的裤子,煎水服用,就可以痊愈。祝生的同年急忙赶到寇家,讲明了实情,长跪在地,苦苦哀求帮忙。寇家却因为有人做女儿的替身,女儿从此可以超生,坚决不给。同年无可奈何,愤愤回去,告诉了祝生。祝生咬牙切齿地说:“我死后,绝不让他家女儿投生!”同年将他背回家,快到家门就死了。祝生的母亲号啕大哭,只得把他埋葬了。祝生死后,留下一子,刚刚周岁。妻子不能守节,过了半年就改嫁走了。母亲一人抚养着小孙子,劳累不堪,天天哭泣。‎ 一天,祝生母亲正抱着孙子在屋里啼哭,祝生忽然无声无息地进来了。祝母大惊,抹着眼泪问他情况。祝生回答说:“儿在地下听到母亲哭泣,心里很感悲伤,所以来早晚伺候您。儿虽然死了,但已成家,媳妇也马上同来替母亲操劳,母亲不要难过了!”母亲问道:“儿媳妇是谁?”祝生回答说:“寇家坐视儿死不救,儿非常恨他们!死后一心要去找寇三娘,但不知她在什么地方。最近遇到她的一个庚伯,他才告诉我寇三娘的去向。儿子赶过去将她强捉了回来。现在她已成为儿的媳妇,跟儿相处得很融洽。”过了一会儿,一个女子从门外进来,打扮得非常漂亮,见了祝母,跪到地上拜见。祝生告诉母亲:“她就是寇三娘。”虽然儿媳不是活人,但祝母见了也觉安慰。祝生便吩咐三娘干活,三娘对家务事很不习惯,但性情柔顺,让人爱怜。二人就这样住下,不走了。‎ 三娘请婆母告诉自己娘家一声。祝生不同意;但母亲顺从了三娘的心愿,最终还是告诉了寇家。寇老夫妇听了大惊,急忙备车赶来,看那女子果然是女儿三娘,不禁失声痛哭。三娘忙劝住了。寇老太太见祝生家非常贫困,心里很是忧伤。三娘安慰她说:“女儿已成了鬼,还嫌什么贫穷呢?祝郎母子待我情义深厚,女儿已决意在这里安居了。”三娘说完,接着回过头来看着祝生说:“已成了我家的女婿,却不拜见岳父母,让我心里怎好过啊?”祝生于是向寇老夫妇拜下去。三娘便进了厨房,代婆母做饭款待自己的父母。寇老太太见了,不禁伤心。回去后,派了两个奴婢来供女儿使唤,又送了一百斤银子,几十匹布。寇家也时常让三娘回去省亲,住不几天,三娘就说:“家里没人,应早送女儿回去。”‎ 有意留住她不让走,三娘则总是飘然自回。寇老翁便替祝生盖了座大房子,很华丽宽敞。‎ 一天,村里有个中了水莽毒的人,忽然死而复生了。大家争相传说,都认为是怪事。祝生说:“是我让他又活过来的。他为水莽鬼李九所害,我替他将李九赶走了,才救了他。”母亲说:“你怎么不找个人替自己呢?”祝生说:“儿最恨这些找人替死的水莽鬼,正想将他们全部赶走,自己又怎肯做这种害人的勾当!况且,儿侍奉母亲最快乐,不想再投生。”从此以后,中了水莽草毒的人,往往准备丰盛的宴席,到祝家祈祷,都会有效。‎ 又过了十几年,祝母死了。祝生夫妇非常悲痛,命儿子按照礼仪埋葬了母亲。‎ 一天,祝生对儿子说:“天帝因为我有功于人世,任命我做‘四渎牧龙君’,现在就要走了。”一会儿,便见院子里有四匹马,驾着一辆黄帷车,马的四肢上布满了鳞甲。祝生夫妻盛装而出,一同上了车。祝生的儿子哭泣着跪拜,那马车一晃就不见了。祝生的儿子请求寇家同意后,将三娘的骸骨与祝生的合葬在一起。‎ 甲组:史传类 一、(2016·课标Ⅰ,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 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1.B 第一步,结合语境,了解画线文句的大致内容,先断开能断的地方。第二步,抓住主语,“盗”“使客”“公”“吾境”等词,可帮助断句。第三步,抓住谓语动词,“窜”“亡”“诘”“藏”“索”等词,分析动词与前后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正确断句。第四步,副词“尝”,“殆……耳”固定句式,都可作为断句的依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 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C “有司”是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并非“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3.C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错,原文是“使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旨意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是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百姓在镜湖边种田,常常以湖水满溢为患。曾公亮在湖岸设立了斗门,使湖水外泄流入曹娥江,百姓得到了好处。他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担任郑州知州,‎ 处理政务有才能而名声在外,盗贼全都逃往其他州县,百姓到了夜里不关门。曾有一个使者丢失了袋子中的东西,递送文书要求曾公亮追究查办盗贼,曾公亮答复说:“我的辖区里不窝藏盗贼,盗贼一定隐藏在您的随从中。”使者搜索随从,果然是这样。曾公亮通晓法制,加之任职时间长,熟悉朝廷和官府的典章制度,首相韩琦常常找他咨询。宋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皇储,与曾公亮等人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判处他们为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但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坚决为此事争论,于是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禁物的法律,盗贼没有被判死刑。契丹放纵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滋生事端。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雄州赵滋有勇有谋,能够胜任。”派人把朝廷的意旨告诉赵滋,边境祸害得以平息。英宗即位,加任曾公亮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又加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来了也不能接见,就命令曾公亮在驿馆设宴,而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以太傅的职位退休。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数万之巨。他起初推荐王安石,等到二人一起辅政,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就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革的事务,都听从王安石,而对外则表现得并不赞成他。曾派儿子曾孝宽参与谋计,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不同意见,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进入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二、(2014·课标Ⅱ,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 ‎,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1.D 著:登记。‎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2.C 解答本题首先要整体阅读语段,弄懂大意。文段写的是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于声色犬马的行为。学生只要能对文段有大体了解,那么划分层次进行断句也就不难了。“八虎”是刘瑾等八人的外号。故排除A、B。“文每退朝对僚属”不是完整的句子,应在“语及”后断开,排除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领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至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3.B “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可见,他并没有“着手压缩编制”,而是请求皇帝裁减冗员。另外,“不顾非议”无中生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2)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参考译文】‎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工科给事中。调离京城担任湖广右参议。有权势的宦贵担任太和山都督 ‎,侵吞国家财物。韩文竭力阻止他,用那些剩余的费用交换万石粮食,用来防备赈灾。九溪土酋和邻部边境争夺土地相互攻打,韩文前往劝说,全都服从。弘治十六年担任南京兵部尚书。荒年,米价上涨。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感到为难。韩文说:“救荒如同救火,如果上面怪罪,我自己承担责任。”于是开仓放粮十六万石,米价恢复稳定。第二年调回京城担任户部尚书。韩文为人稳重,平日做事谨慎。等到面临大事,刚正果断从不屈服。武宗即位后,赏赐以及修建陵墓、大婚等各项费用,需要银钱一百八十万两多,国库内钱币不能满足。韩文请求先打开承运库(大内库藏),皇帝没有答应。韩文说:“库内银两空虚,赏赐在京城和边疆士兵以外,请分别赏给银票,稍微减少来扩充内库及内府的银钱,并且暂时借勋戚和庄园的税收,进而命令承运库内官核实现存的金银,登记在册。暂且停止所有不急需的费用。”按照惯例,监局、仓库的管理人员不超过二三人,后来渐渐增加,有的一个仓库十多人,韩文竭力请求裁减冗员。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韩文主持国家经济共计两年,竭力遏制权贵,权贵们痛恨他。而这时候刘瑾等八个人号称“八虎”,每天引诱皇帝沉溺于射猎、歌舞、游戏之中,不理朝政,韩文每每退朝对同僚说起,直至泣下沾襟。郎中李梦阳劝勉说:“你如果在这时候率领文武百官坚决进行争讼,除掉‘八虎’就容易了。”韩文手摸胡须,挺直肩膀,毅然改变脸色说:“好。即使不能成功,我的年龄也该死了,不死不足以报答国恩。”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刘瑾十分怨恨韩文,每天让人偷窥韩文的过错。过了一个月,有人把假银币送到内库,于是把这看作韩文的过错。诏令对韩文降官一级,令其退休。刘瑾的怨恨还没有停止,又以遗失部籍的罪名判其有罪,发布文书抓捕韩文入狱。几个月后才释放,处罚千石米粮送到大同。不久再次处罚粮食,令韩文倾家荡产。刘瑾被诛杀后,韩文恢复官职,一直到退休。嘉靖五年去世,终年八十六岁。‎ 乙组:杂记类 一、(2016·江苏,6~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 ‎,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逆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姑“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库牍且尽已。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案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 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藨蓘:耕耘。‎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 B.病目眚 病:疲惫 C.詈不佳 詈:责骂 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 ‎1.B 病:患病。‎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 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 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亏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 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2.D 曲解文意。“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错,原文最后一段“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并非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而是想以此“困张广昌”。‎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 ‎(2)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4.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考题出自经书;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参考译文】‎ 我的祖父名汝霖,号雨若。他幼年喜好古学,广泛地阅览大量书籍。年少时不肯临池学习写字,写的字丑陋粗拙,参加有司考试,总是考不上。于是向朝廷捐纳财物进入太学学习 ‎,滞留了二十年。文恭公去世后,家庭渐渐困难。祖父在龙光楼上读书,撤去了楼梯,用轮滑传送食物,三年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来到浙江,凭吊文恭公。文恭公墓地的树木已经合抱粗了,他抓着树枝潸然泪下,悲伤地哭泣哽咽着离去。祖父送他到邮亭,邓文洁面对着祖父忧愁不喜,大概是邓文洁听到妒忌者的话,说祖父开设酒肆,很长时间不写文章了,所以见到祖父抽噎叹息。这一天即将分别,他看着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祖父哭着说:“我命运不顺,只是有耕耘而没有收获罢了,我还不敢不勤奋学习。”邓文洁说:“有这回事吗?我姑且当面试试你。”于是以“六十而耳顺”为题让祖父写文章,祖父挥笔而写,文不加点。邓文洁又惊又喜,打着拍子说:“你的文章会闻名于世,又何止于科考功名?阳和子应该是后继有人了!”‎ 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已经到了南都,在鸡鸣山读书,白天黑夜不止,患了眼病,闭门静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祖父参加考试,还不到中午,就写完了文章,而把文章交到一位老教谕的房里。老教谕拿着一些文章,交给大主考李九我,李公大骂写得不好,命令再交文章,交上的不好,再交,以至于交了四五次,屋子里的文章将要交完了。教谕生气地哭了,李公检查文章发现少了七卷,就问教谕,教谕说:“那七卷文章非常不通,只能留作笑资罢了。”李公说:“马上把你的笑资拿来!”李公一读,就拍着手掌连称太好了,于是另换丹铅重新审阅这些文章。《易经》考试祖父第一,龚三益第二,其余的人全都定为高等。‎ 乙未年,祖父考中进士,被授职清江县令,调任广昌,属下有很多有名之士。黄贞父先生善于开玩笑,轻视祖父是个纨绔子弟。他巡视时有疑难案件,让五个县令共同审讯,并告诉同僚说:“按规定应该由我书写案卷,但我不接受,各位也不要接受,我将用它来使张广昌困窘。”祖父明白他的意思,没有坚决推辞,执笔写了几千字,都引经据典,断案像老吏一样熟悉,黄贞父张口结舌,称赞:“奇才!奇才!”于是和祖父结为朋友,称为莫逆之交。祖父任职满六年,被考查为才能卓异第一名。‎ 二、(2015·重庆,7~10)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 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屏:摒弃 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 容:容纳 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 恚:怨恨 D.其治以脉,不以证 证:症状 ‎1.B 容:容貌。‎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B.‎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2.C 先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子的大意,初步断句;再分析句中的标志性词语和文言现象,进一步断句。句中的“其”“惟”“乃”“自是”,以及对比句式等,都是可利用的断句信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3.A “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不符合文意,原文是“终不语加咎巫”,同时“学者不愿行医”错,原文是“学者日以怠”,意思是“学习医术的人日益懈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2)(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参考译文】‎ 楚地风俗是只相信巫师而不相信医生,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加严重。凡是生病,不计算时间长短、病情轻重,刚一吃药没有效果,就会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反复复使用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后悔,而且还归过于自己并深深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始终不用一句话指责巫师。因此,总是把治好病的功劳归于巫师,而总是把治不好病的失败归于医生。无论有效与否,巫师总是接受上等奖赏,而医生却总是落在后边。所以医生如果稍稍想要急于求利、取信于人,不得不借助于鬼怪的情形来装扮自己,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很少有不受迷惑的。更有甚者,沅湘一带用生人来祭祀非鬼谋求利益,即使遭受重刑厚罚也不怨恨,从而导致巫术之祸盘根错节难以解除。医生的技术已经长久不能胜过巫术,那么即使有良医也不能施展其才,以成就自己的名声;从而学习医术的人日益懈怠,所以有时在邻近几个郡县也找不到一个良医。唉,难道是先王的思想不正确吗?为什么巫师的灾祸到了这种地步啊!人们能够尽享天年,难道不是很幸运的吗!‎ 我的家乡有一位徐若虚先生,是郡里的望族大姓。他十五岁考中进士,随即归家以行医为业。(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经过几十年,他的医学取得很大成就,撰写了几十卷《易简归一》。这部书辨疑析难,弥补缺漏,内容广博,语言简明,通晓细微,融会贯通,大家都说他是古人重生。他按照脉象治病,而不按照症状。无论富贵贫贱,他都不求取回报。相信他来找他治病的,没有治不好的;那些治不好的,一定预先让他们知道。唯独一旦用了巫师,他就径直离去而不回头。从此我家乡的巫师,渐渐地不能独占治病的功劳了。我走了几千里也没见有人能比得上他,偶尔遇到一个,却又只研究一个门类,擅长一种医术罢了,没有各方面都擅长的。我来到旴 江,遇到了汤伯高,他通晓医术,性格沉静深邃,不自夸,跟徐若虚非常相像。我正担忧巫术之祸,医道不明,会导致我坐看百姓过早死亡而不能抢救,而又喜爱汤伯高的医学跟徐若虚类似,而且试着让他治病总是很有效,因此,我一并记下巫医盛行的利害以及徐若虚的事迹,来赠送给汤伯高。唉,如果世上的医生都像徐若虚、汤伯高一样,世人就像我家乡的人一样相信他们,巫术怎么能长久的胜过医术呢!‎ 汤伯高的名字叫尧,自号常静处士。徐若虚名棪。我还听说庐山有一个姓郭的人,号南寄,也很有名声。‎ ‎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热点。其考查内容多涉及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作用及意义等。命题多就文本的某一细节进行设计。从考查形式上看,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述题两种题型,而以客观选择题为常见。‎ 解答高考文言概括内容和观点题,尤其需要注意文本和选项的细节内容。选项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有对有错,解答时要注意全面细致地与文本相应内容加以比较分析。概括观点时则要抓住文本的中心内容、文章背景以及文本中的议论性、抒情性句子,并认真揣摩。‎ ‎1.看选项的概念与对象 看概念与对象,即看陈述的主语对象是否一致。例如,2015年江苏卷文言文阅读第2题,D项“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对应原文尾段“而宪来求铭”,请张耒写下墓志铭的是欧阳宪,不是苏轼。选项显然是张冠李戴。‎ ‎2.看选项的时间、时态性词语 看时间、时态性词语,分析选项与文本是否保持一致,如2014年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第3题A、B项中的“他在湖广”“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武宗继位”都是做题应该注意的时间词。‎ ‎3.看选项内容的有无 看有无,即对照文本,分析选项内容在文本中是否存在,是否有依据。如2014年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第3题B项,回归文本“武宗即位……诏不许”‎ 是说韩文请求先打开大内库藏,皇帝不准,韩文又谏诤,选项中的“不顾非议”原文没有说明,属无中生有。‎ ‎4.看选项内容解释是否准确 选项的内容大多是对文本中有关字、词、句的理解和解释,即分析选项的内容解释是否符合文本原意。如2015年重庆卷文言文阅读第3题,A项“学者不愿行医”,不符合原文意思,“学者”是学医的人,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学者”,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原文说“学者日以怠”,意为“学医的人一天天懈怠下去”,选项曲解了原文意思。‎ ‎5.析文本关键内容,看观点是否准确 高考文言观点题一般不单独考查,而是与内容概括题一起考查。解答时要注意从文本主要内容出发,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如2015年江苏卷文言文阅读第4题是一个主观表述型概括归纳题。问“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通读原文,我们可以知道答题区间,文章谈欧阳发治学主要在1、2段,然后从中提炼出与欧阳发治学有关的语句,如“刻苦于学”“无所不学”“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解答好高考文言文归纳内容、概括中心题,需做好三步。‎ 第一步:找对应,依据选项内容,回归文本,筛选出与选项内容对应的信息。‎ 第二步:做比较,将选项内容与筛选的对应信息进行细致比对,比对时尤其要注意从细节着手。‎ 第三步:下判断,在细致比对的基础上,对选项内容与筛选的信息是否相符做出准确判断。‎ 甲组:史传类 一、(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祖恢,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谨有行业。‎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注],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十三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 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铁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上曰:“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晔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 二十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曰:“小人常自暴背,此不足为劳。”时上行幸,还多侵夕,尚之又表谏曰:“万乘宜重,尊不可轻,此圣心所鉴,岂假臣启。舆驾比出,还多冒夜,群情倾侧,实有未宁。清道而动,帝王成则,古今深诫,安不忘危。若值汲黯、辛毗,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伏愿少采愚诚,思垂省察,不以人废,适可以慰四海之望。”亦优诏纳之。‎ 大明二年,以为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四年,疾笃,诏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问疾。薨于位,时年七十九。‎ ‎(选自《宋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 摴蒱: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 B.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 C.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 D.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 ‎1.C 做此题时一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的主语。本题考查点是“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这三个完整的句子。这三个句子不能拆开,拆开以后文意不通,故选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钺,指的是斫刀和大斧,是腰斩、砍头的刑具,这里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嫔宫中,文中所指的是前一个意思。‎ C.万乘,即万辆兵车,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而“万乘”可以代指天子。‎ D.薨,是后代对死亡的一种隐晦的说法,指的是古代的诸侯或者有爵位的官员去世。‎ ‎2.A 铁钺:在这里代指杀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尚之热心办学,反响热烈。何尚之在丹阳城外建宅院,办学校,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称之为南学。‎ B.何尚之观察入微,洞悉先机。左卫将军范晔欲图谋不轨,何尚之有所察觉,先发制人,得到皇帝的嘉奖。‎ C.何尚之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皇帝想在建造玄武湖和华林园的过程中过分地役使百姓,何尚之上书阻止。‎ D.何尚之为国为民,深得圣心。何尚之的进言,多能得到皇帝的认同,晚年病重,皇帝还派遣专人探视。‎ ‎3.B “先发制人”的表述不准确,原文没有提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值汲黯、辛毗,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 (1)关键点:轻薄(行事轻浮)、折节(改变平素志行)、蹈道(履行正道)、见称(被动句式)。(2)关键点:值(遇到)、犯颜(冒犯君上或尊长的威严)、切谏(直言极谏)、顺默(顺从其势而沉默不语)。‎ ‎【答案】 (1)何尚之少年时行事颇为轻浮,还喜欢赌博,长大之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 ‎(2)如果遇上汲黯、辛毗(那样的忠臣),(就)一定会(不惜)冒犯龙颜极力劝谏,只是我们这些人碌碌无为,常常心存恭顺静默罢了。‎ ‎【参考译文】‎ 何尚之,字彦德,是庐江府灊县人。(他的)曾祖何准,品德高尚不应朝廷的征召,(没有出仕)。(他的)祖父何恢,曾任南康太守。(他的)父亲何叔度,为人恭顺谦谨有德行功业。‎ 何尚之少年时行事颇为轻浮,还喜欢赌博,长大之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元嘉十三年,彭城王刘义康想任命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皇上不答应。(刘义康)于是就任命何尚之为丹阳尹,(何尚之)在丹阳城南外建造宅院,设置玄学院,聚集学生。东海人徐秀,庐江人何昙、黄回,颍川人荀子华,太原人孙宗昌、王延秀,鲁郡人孔惠宣,(因为)仰慕(丹阳郡兴盛的)玄学一起前来游学,称为南学。当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何尚之觉察到他的志趣不同寻常,(于是就)禀告太祖应当让他出京任职广州,如果(范晔)在京城谋乱事成,不得不对其施加刑罚,(如此)屡次诛杀大臣,对皇上的圣明教化有损害。皇上说:“范晔(谋乱)的事迹还未明显,就事先罢免他,各地官民就会说你们这些人不能容纳人才,认为我听信谗言。只要让人们都知道这些,不用担心出现大的哗变。”范晔后来因谋反被杀,皇上赞赏他有先见。国子学建立后,(何尚之)兼任国子祭酒。‎ 元嘉二十三年,(何尚之)调任尚书右仆射,兼任散骑常侍。这一年修造玄武湖,皇上想在湖中建造方丈、蓬莱、瀛洲三座神山,何尚之坚决劝谏,皇上就停止了(计划)。当时(皇上)又修造华林园,并在盛夏役使人工,何尚之又劝谏,认为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皇上不答应,说:“百姓常常自己背朝太阳(劳作),这点(工程)不足以使百姓辛劳。”当时皇上(到处)巡幸,还经常秉烛夜游,何尚之又上表劝谏说:“‎ 万乘大国之君应当自重,尊威不可忽视,这(本应是皇上)圣心明鉴的,哪里需要用我来说明呢。圣上近来连连出游,还经常彻夜游赏,朝廷上下群情反对,实在不能安宁。清理道路再出行,帝王要以此作为出行的准则,(这是)古今(帝王)深深警戒的事,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会有危险。如果遇上汲黯、辛毗(那样的忠臣),(就)一定会(不惜)冒犯龙颜极力劝谏,只是我们这些人碌碌无为,常常心存恭顺静默罢了。(我)特别希望(皇上)稍微采纳一下我的诚挚的愚见,想着自我省察,不因为我的碌碌无为废弃(我的真言),才可以宽慰天下人的期望。”(皇上最终)也下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嘉奖他。‎ 大明二年,(皇上)让他担任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位。四年,(何尚之)病重,(皇帝)下诏派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探视、慰问。(何尚之)死于任上,当时七十九岁。‎ 二、(2016·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阼,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中,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 ‎1.A 本句话有三个主语:帝、人、鲜之。弄明白这一点就很好判断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为最高行政长官。‎ D.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2.C 尚书是一种官职,文中“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这句话说明当时的尚书之上还有宰相。“最高”不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隐厚笃实,赡恤亲故。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儿;皇帝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3.D 选项先用“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来概括郑鲜之为人和性情,‎ 后面用乘车出游和参加宴会两件事进行分析;但按原文的意思,坐车出游这件事体现他为人隐厚笃实;参加宴会这件事则体现他与皇帝关系的亲近,不能体现他为人隐厚笃实,所以选项的概括与分析不能对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省”“悖”“疾”“莫”“大”。(2)关键点:“素”“礼”“方”“流”,句式为判断句。‎ ‎【答案】 (1)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2)郑公道德纯朴,是先朝礼遇的人,好比前代钟元常、王景兴等人。‎ ‎【参考译文】‎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逐步升为御史中丞。他性格刚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他的外甥刘毅在当时权力很大,朝野人士无不归附,郑鲜之尽心于武帝,唯独不肯屈从刘毅,刘毅非常愤恨。因为他和刘毅是舅甥关系,制度规定不能互相弹劾,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擅自赦免传诏的罗道盛。当时的新制度规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做官。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探望而免职,郑鲜之因此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少年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羡慕风流文采。有时谈古论今,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宽容他。与武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然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是“纠正谄媚的人”‎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任他为右军长史。等入了咸阳,武帝遍看了阿房宫、未央宫故地,凄怆动容,前行走到渭水旁边,武帝又慨叹说:“此地难道还会有吕望么?”郑鲜之说:“从前叶公好龙而真龙出现,燕昭买骨而骏马到来。明公您只要以诚恳态度待士人,还用担忧海内没有人才前来吗?”武帝登基以后,他升任太常、都官尚书。当时傅亮、谢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范泰曾经当众讥讽郑鲜之说:“您与傅、谢都跟随圣主在关中、洛阳立功,您还位居首席幕僚,今天不振作,距离别人那么远,多么无能啊!”郑鲜之一直看着他,并不回答。郑鲜之虽为人通达直率,但他敦厚实在,对亲朋故友都能赡养抚恤,乘车出游,有时自己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随驾车的人走向哪里。他特别被武帝亲近。皇上曾在内殿设宴饮酒,朝廷显贵全都到了,唯独不请郑鲜之。众人坐定以后,武帝对群臣说:“郑鲜之一定会自己跑来。”果然,过了一会儿,外面禀报尚书郑鲜之来到神兽门请求奏事,武帝大笑引他进入宴席。景平年间,徐羡之、傅亮当权,把他调出京城任豫章太守。当时王弘担任江州刺史,私下对人说:“郑公道德纯朴,是先朝礼遇的人,好比前代钟元常、王景兴等人。现在徐、傅调他出京为郡官,或许当有原因。”元嘉三年,王弘入京为宰相,举荐郑鲜之担任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去世。‎ 乙组:杂记类 一、(2016·浙江杭州市四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童 心 说 ‎[明]李贽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①,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合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②。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③,文何必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选自《明清文选》,有删改)‎ ‎【注】 ①见:通“现”。②矮人何辩也: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了。③《选》:指南朝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辞不能达            达:畅达 B.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 过:批评 C.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卒:最终 D.诗何必古《选》 古:推崇 ‎1.B 过:过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D 均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A.介词,同、跟,和;连词,和、跟、同。B.介词,根据;介词,依靠,凭借。C.副词,表判断;连词,表顺接,于是、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当时不扫除“道理闻见”的污染,恢复人的本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文艺创作。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B.作者指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后天得来的感性和理性易使童心失落。他告诫读书人不要多读书识理而壅塞童心。‎ C.作者通过“存童心”和“失童心”的对比,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个性和情感的残酷压制。在作者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文章。‎ D.作者认为,如果想从一个人的嘴里听到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那么这个人必须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又能够自然流露真性情。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3.B 选项“告诫读书人不要多读书识理”有误,作者并没有说不读书,只是强调要像圣人那样,纵使多读书,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失落。‎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 之 圣人 曷 尝 不 读 书 哉 然 纵 不 读 书 童 心 固 自 在 也 纵 多 读 书 亦 以 护此 童心 而 使 之 勿 失 焉 耳 非 若 学 者 反 以 多 读 书 识 义 理 而 反 障 之 也。‎ ‎4.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1)关键点:“至”、句式为被动句、“见”。(2)关键点:“得”“一”、反问句式、定语后置句式。‎ ‎【答案】 (1)既然这样,那么即使是天下的绝妙文章,它们被假人埋没而不在后世全部显现的,又难道还少吗?‎ ‎(2)我又到哪里去寻找童心未泯的真圣人,与他一起探讨文章的写作呢!‎ ‎【参考译文】‎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那么,童心为什么会突然失去呢?在人的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感性知识,长大之后,通过耳闻目睹又获得理性知识,而这些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道理一经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心也就失去了。久而久之,知道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失去了。人的闻见、道理,都是通过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可是,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是读书识理的人呢!关键在于,圣人们不读书时,童心自然存而不失,纵使多读书,他们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失落。绝不像那些书生,反会因为比旁人多读书识理而壅塞了自己的童心。童心一旦壅塞,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也就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的话,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童心已被蒙蔽,而把从后天得到的见闻道理作为本心的缘故。‎ 已经以见闻道理为本心 ‎,那么说的话就成了见闻道理的翻版,而不是出自童心的由衷之言。话虽说得很好,跟我又有什么相干?这难道不是以假人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章吗?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假人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备至。既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呀!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既然这样,那么即使是天下的绝妙文章,它们被假人埋没而不在后世全部显现的,又难道还少吗?原因何在?因为天下的好文章,没有不是发自童心的。如果童心常在,那些所谓的道理就不会流行,见闻就不会立足,那么,任何时代,任何人,任何体裁都可以写出极好的作品来。诗歌,何必一定推崇《文选》;散文,何必非得看重先秦。‎ 六经、《论语》、《孟子》,不是史官的溢美之辞,就是臣下的阿谀之言,不然的话,也是那班糊涂弟子们,追忆老师的言语,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或是据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写下来汇集成书。后代书生,不明此理,就以为全是圣人的精辟理论,而奉若经典。又哪里晓得,这其中多半根本不是圣人的言论呢?即使真有圣人讲的,也是有的放矢,不过就一时一事,随机应答,以点拨那些不开窍的弟子罢了。对症下药,不拘一格,怎么可以当成万古不变的真理呢!既然这样,那么,六经、《论语》、《孟子》不过是道学家的借口,假人的藏身之地,绝对没法和发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同日而语的。呜呼!我又到哪里去寻找童心未泯的真圣人,与他一起探讨文章的写作呢?‎ 二、(2015·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东 轩 记 苏 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 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 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向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委于一          委:交付 B.落其华而收其实 落:抛弃 C.余既以谴来此 谴:被贬职 D.独幸岁月之久 幸:侥幸 ‎1.D 幸: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A 均为连词,表承接,才。B.介词,对;介词,向。C.介词,拿;介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由辟轩不易、有轩难安的现实,理解了颜渊拒仕的苦心,庆幸自己虽经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B.文章用颜渊生活自苦与精神自乐,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的愿望。‎ C.文章不涉铺张,语言平淡,思想却深刻,抑贬谪之失意,化悲伤而进德修业,追求“归休田里”的超然旷达,这也符合作者官场失意而又欲求摆脱的心理。‎ D.文章提出怀思东轩、追慕先贤的愿望,而最后又“非所敢望”,这就深刻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作者内心的痛苦。‎ ‎3.A “终能分享颜氏之乐”不合文意,注意“宜其不可得哉”“然而非所敢望也”两句,表明作者无法做到像颜氏一般安贫乐道。‎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六处)‎ 及 来 筠 州 勤 劳 盐 米 之 间 无 一 日 之 休 虽 欲 弃 尘 垢 解 羁 絷 自 放 于 道 德 之 场 而 事 每 劫 而 留 之。‎ ‎4.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我到任后,见房屋破损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守提出请求,想借部使者的府第来办公、居住。‎ ‎(2)所以这种精神上的快乐,足够克服生活上的贫穷饥饿而无怨无悔,(这种快乐)即使是帝王也不能超过他,大概一个人没有高尚品德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参考译文】‎ 我因罪被贬后,任筠州盐酒专卖的收税官,还没到任,筠州连降暴雨,筠水暴涨,淹没了城南的街市,漫过了城北的堤岸,冲毁刺史官府的大门。盐酒税的官舍正好在江边,被洪水毁坏得更为严重。我到任后,见房屋破损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守提出请求,想借部使者的府第来办公、居住。郡守怜悯我无处可归,便答应了。直到这年的十二月,才能够将倾斜的地方扶正 ‎,将倒塌缺损的地方补齐,又在办公厅堂的东面开出了一小块地作为轩厅,种了两株杉树,一百棵竹子,作为宴请宾客和自己休闲的场所。然而负责管理盐酒税的以前共有三人,我到那里时,那两个人正好都免官离开了,事情都交给了我一人。(这样)我白天就坐在市场里卖盐、卖酒、收取卖猪卖鱼人的税金,与做买卖的人们斤斤计较,尽职尽责。晚上回来,筋疲力尽,昏昏沉沉倒下便睡,一觉醒来还不知道夜晚已经变成了白天。早晨就又出来尽自己的职责料理工作,始终不能在所谓的东轩安稳地生活。每天早晚从它的旁边经过,看到它,常常暗自哑然发笑。‎ 我过去年纪小的时候读书,曾暗地里奇怪,颜渊凭着一竹筒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简陋的街巷,别人不能忍受那种苦难,颜渊却不改变自己的乐趣。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做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还可以养活自己,也不妨碍学习,何至于如此困窘贫穷自讨苦吃呢?等来到筠州,在柴米油盐的事务中辛勤劳作,没有一天休息,虽然想远离污浊的尘俗,摆脱琐事的羁绊,在讲修养道德品质的地方徜徉,却每每被琐事羁绊而脱不了身,这以后才知道颜渊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的原因了,他不肯为求得一点点俸禄来供养自己的生活,实在是因为那样妨碍学习。‎ 唉,一个士大夫,当他尚不懂深刻的人生道理,沉迷于权势利益,以获取玉帛美女为满足,自认为很快乐了。等到他按照义理去探求人生的真谛,抛弃那些身外的浮华而收获内心的充实,做事从容自得,心胸宽广,不以天地为大,不以生死为忧,更何况在此之下的事呢?所以这种精神上的快乐,足够克服生活上的贫穷饥饿而无怨无悔,(这种快乐)即使是帝王也不能超过他,大概一个人没有高尚道德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正诚心实意地想磨洗掉自己身上的污秽,追慕圣人贤者的高尚品德,我连别人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却想得到颜渊那样的快乐,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像孔子周游列国,处高位时做鲁国的司寇,居下位时做管理畜牧、仓库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做。那大概是通达的人的事情,不是一般求学的人所能做到的。‎ 我已经因贬谪来到这里,虽然知道被束缚生活的害处,但情势上却无法摆脱。只希望时间长了,世人或许哀怜我,让我能够回到家乡,将我父亲留下的破旧的房屋修缮成小小的房屋居住其间,这之后就能追随得到颜渊的那种快乐,怀想东轩,优游自得忘记自己年老体衰。但是连这一点也是不敢奢望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眉山苏辙记。‎ 甲组:史传类 一、(2014·课标Ⅰ,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1.C 励精:振作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2.D 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如句中的“宰相”“国子祭酒”等专有名词,“以”“之”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3.A “直言不讳”错误,于休烈是通过禹、汤来委婉地回答肃宗的问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参考译文】‎ 于休烈,河南人氏。他天性忠诚,机警聪慧。从小喜爱学习,长于做文章。考中进士,授任秘书省正字的官职。调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任宰相时,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调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时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调任太常少卿,管理礼仪事务,兼修国史。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君王的一举一动必定记录,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要记录?”于休烈回答道:“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当时中原动荡颠覆,典章丧失殆尽,没有史籍文献可供查验。于休烈上奏称:“《国史》《实录》,都是圣朝的重要典籍,编撰已久,如今并无刻本。希望(皇上)下诏让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有人从别处收得《国史》《实录》,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购并赏赐。”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入贼手,滞留东京,到这时便将其家所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甚为称赞。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地位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担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审察鉴定官员之优秀者,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授予于休烈为右散骑常侍的官职,仍旧兼修国史,逐渐又封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前后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有什么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将喜怒表现在脸上。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史卷从不离手,直至生命终结。大历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当年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别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日派给仪仗鼓吹。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予助丧用绢百匹、布五十端,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作为儒士所受的皇家恩宠,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二、(2014·安徽,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 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以纪其事。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于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者,俱慕从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 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畯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劝朴学之士。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     逸:散失 B.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 故事:先例 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志 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 殷勤:周到 ‎1.D 殷勤:情意深厚,恳切叮嘱。该词意在《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和《赤壁之战》“肃宣权旨,致殷勤之意”中都得到体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A 均为副词,才。B.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因果,以至于。‎ C.代词,……的人;助词,停顿,以提示下文(也可以理解为代词,……的地方)。D.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修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功名。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3.D “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错误,应为“遇教官诸生贤者(遇到那些贤能的教官和生员)”亲若同辈。‎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以为”“本”“刊布”,状语后置句式。(2)关键点:“既”“大言”“职”“以……为”“势要”。(3)关键点:“奇横”“于”“尽”、所字结构。‎ ‎【答案】 (1)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 ‎(2)在资历老、声望高之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 ‎(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透彻地表达出来。‎ ‎【参考译文】‎ 朱先生名筠,字竹君,顺天府大兴人。九岁进入京都学习,十三岁时通晓《五经》,有显赫的文名。朱先生年少时俊伟奇特,天赋卓绝的品性超过一般人,和他的弟弟文正公朱珪一样,都以擅长写文章而出名,受到钜公赏识。等到父亲离世,服丧完毕,他不愿意出去做官,想去各地的名山大川游玩。恰逢文正公入朝觐进见天子,皇帝问及先生,朱先生才不敢托病辞官,对弟弟说:“你败坏我的雅兴了。”‎ 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他又奏请皇帝搜寻录排《永乐大典》散失的书籍,皇帝看了奏章,认为很奇异,于是命令打开四库全书馆,亲自写诗来记载这件事。又因为《十三经》的文字抄写中错误、遗漏的很多,他奏请皇帝仿照汉熹平、唐开成的旧例,选择博学的大臣来校正,又在太学树立碑石,奉皇帝的旨意缓期加以办理,他趁机写了若干卷的《十三经文字同异》珍藏在家里。于是,安徽、福建的读书人听了朱先生的绪言余论,才知道学习的根本,全国的许多喜欢学习、擅长写文章的人,都仰慕先生,跟从他而学习。而戴震、王念孙等人,在经术训诂之学方面造诣很深,没有发达时都在朱先生的身边,最终因为著书立说闻名于世,大概来自朱先生的指导了。‎ 朱先生性格刚直,疾恶如仇。庸俗的人不敢到他家去,贫穷却有一面擅长的人,先生便赞不绝口。他在都城时,带着酒向他问字的,车队堵住了大道;他所到之处,跟着游学的有一百几十人。在资历老、声望高之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他督学安徽期间,奖励表彰婺源原来的读书人江永、汪绂等人,在乡里的显能之人面前祭祀他们的牌位,用来帮助那些勤于学习的人。在福建,他与弟弟朱珪相互交替做官,一时传为美谈,(离开时,)拉着车辕跑着送别他的福建读书人,绵延几百里不断绝。这之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都在暗中被提拔,这些人大多是先生欣赏的人,所以世人称据经好古之人为“朱派”。‎ 先生常年考古,又爱好金石文字,大家都称颂他能佐证经史。做文章模仿司马迁、班固,尤其擅长叙事。书法上精通六书,有隋以前的字体风格。他的家里藏书万卷,常常坐满客人,谈话辩论倾倒一世。凡所到过的名山大川,他都搜看奇观游览胜景,都城的文人传诵吟咏,到今天都没有间断。(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荡,胸无城府,在家里对兄弟友爱,在外面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说得不够,即使别人有了过错他也加以隐瞒,有些后进的文人,大多因此有了好名声。他的家里从早到晚,不曾断过客人,与客人饮酒谈笑日夜不断,而先生博闻强识的能力不曾衰退。有时他在闲暇的时候写点文章,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透彻地表达出来。他做学政的时候,遇到官学中那些贤良的人向他请教,他像同辈一样亲近,劝人做学问先要识字,语意诚恳殷切,离开后人们还非常敬爱思念他。他想写的书最终没有完成,留下若干卷诗文集。‎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乙组:杂记类 一、(2016·山东,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 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 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说: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 D.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 ‎1.B 文:装饰花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D 都表转折,但、却。A.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代词,他们。B.介词,对于;介词,从。C.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来。‎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3.A 第一步,结合原文,读懂画线句的大意,初步断开句子;第二步,依据画线句的内容以及形式、句法上的特点,进一步断句,画线句中“足以修敬”“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不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都是断句的很好的依据。‎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 ‎4.B 曲解文意。“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错,原文第2段“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是说即使不能取法古圣王的制度,如果能效法他们的节俭,‎ 对治理国家也是有益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2)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3)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如果像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归附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就可以了;效法他们穿衣服,居住宫室,是没有益处的。夏商周三代君主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凭借衣服使诸侯归服的。(他们)诚心爱护人民,果断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如同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住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衣服的轻重要对身体方便,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装饰花纹 ‎,木建筑物不能镂刻,这样做给民众看让他们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超过表达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超过能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和人民做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能效法他们的节俭,即使还没有治理得很好,但大概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的精美而不厌倦,那么也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就是国家的危险,而君主您也不平安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槀邑。晏子辞谢说:“您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修饰打扮美女,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百姓力量疲困,钱财用尽,使他们身临死境,百姓非常痛恨他们的统治者!这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 景公说:“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人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崇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 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集市只盘查却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如果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如果是该判刑的就罚款,如果是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就是对君王的好处。”‎ 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吧。”‎ 景公按照这三条实行。派人去问大国,大国的君主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的君主说:“齐国不会侵凌我们了。”‎ 二、(2015·湖北,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 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 常:地名,指常州。‎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归:称许 B.则千金有所必割 割:舍弃 C.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能:做到 D.侯居常三年 居:居住 ‎1.D 居:任职,驻守。‎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  )‎ A. B. C. D. ‎2.B A.“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不属于“今之所谓廉者”。C.均属于“古之所谓廉者”。D.“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属于“古之所谓廉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 B.今之所谓廉者,本来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D.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3.C 曲解原意,“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错。原文是说古代所说的廉洁的人一定是开始就没有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 ‎(2)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于外物的(程度)就轻微。‎ ‎(3)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王慎中为文,初__亦__高__谈____秦__汉__谓__东__京__以__下__无__可__取__已__而__悟__欧__曾__作__文__之__法__乃__尽__焚__旧__作__一__意__师__仿__尤__得__力__于__曾__巩__唐__顺__之__初__不__服__其__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5.【解析】 联系选文前后未画线的句子,初步了解画线句子的大意;然后依据句中一些文言词语和文言现象再细致划分,“谓”“已而”“悟”“法”“师仿”等,都是可以利用的重要信息。‎ ‎【答案】 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 ‎【参考译文】‎ 廉洁的官吏自古难有。即使如此,当今所说的廉洁的官吏,还是有的。先前渴慕升官而后来畏惧罪罚,因此即使他嗜好财利的心思比不上他竞逐升官的心思强烈,而他规避罪罚的心计胜于他忧患于贫贱的心计,渴慕与畏惧在内心中相持,那么他势必不得不勉强表现出廉洁的行为。如果他幸好一直处在有所渴慕又有所畏惧的地位,那么可以凭这一点终其一生而不至于败坏声名,而世人就会用保全大节来称许他。有人如果权位逐渐达到顶峰,那么可让人羡慕的官职已经得到了,就不再有畏惧罪罚的心思。至于仕途蹉跎沦落,不再自我振作,可以让人羡慕的官职已经绝无希望,就将甘愿触犯罪罚而不知推辞。因此,他们开始进入仕途时,忍饥挨饿,自甘困苦;而后来呢,有的人甚至做出了贪婪者都不做的行为。世人见到他那个样子,就说:“这个人,如今竟然像这样了!”却不知道他们自始至终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这样,这还是在他们声名已经败坏之后说的。当他们刻意做出廉洁的行为时 ‎,他们贪婪的萌芽就已暴露了。如果抛弃它们足以成全美名,而得到它们足以构成犯罪,那么即便是千金之类的利益也要有所舍弃;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世人看见他舍弃千金,竟然认为他气节奇伟,却不知算计锥尖大的微利才是他们的真正心机,于是就称赞他们廉洁。‎ 唉!这哪里是懂得古代的所说廉洁的官吏呢?古代所说的廉洁的人,一定是开始就没有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没有引起欲念的事物,所以他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于外物的(程度)就轻微。虽然他一切无所羡慕和无所忧惧,却未尝不清廉。大概是即使想不廉洁,所贪财物却没有适用之处吧。‎ 郭侯治理我们常州,用平易和乐、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治理政事,而且特别用廉洁清苦来自我约束。我当初见到郭侯这样的时候,就也认为他是当今所谓的廉洁的官吏了。慢慢地与郭侯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听到他的议论,考察他志向之所在,才知道郭侯不是当今所说的廉洁的官吏。郭侯本性淡泊,厌憎繁华,曾经说:“我就喜欢蔬食,而不喜欢肉食;用粗布做床褥睡觉才安然,用丝帛做床褥睡觉就心有不安。”他奉养自身大都如此。郭侯大概是古代的廉洁的官吏吧。我听说郭侯的夫人也乐于吃粗食穿破衣,跟郭侯的嗜好没有什么不同。即使这样,古代廉洁的官吏还不能免于与家人互相埋怨,因此越发知道郭侯的行为难以做到。‎ 郭侯在常州任职三年后,升任山东副使离开,郭侯的幕僚霍君、裘君和他的下属武进县尹杨君请求我写文章作为郭侯的赠序。郭侯的清廉,世人都已经全部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等待我的文章呢?即使这样,我知道郭侯的廉洁不是出于贪慕与忧惧,而他担任州守的时候,还处在有可以贪慕、可以忧惧的地位。从今往后,他官位越高,声望越隆,原先值得贪慕的官职得到了,而畏惧的东西去除了,郭侯的清廉还是这样,此后世人就会相信这样的说法:郭侯果真不是贪慕与忧惧的人啊。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综观近年高考题目,从考查形式看,多为主观题,包含2~3个小题,从考查内容看,‎ 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好高考文言句式、翻译题目,需要平时做好积累。要明确掌握文言特殊句式,要全面掌握重要实、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掌握一些常用方法。‎ ‎1.保留 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可一律照抄,不必翻译。如2014年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一句,“元载”为人名,“右散骑常侍”“东海郡公”“金紫光禄大夫”为官职名称,翻译时可保留不译。‎ ‎2.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如2014年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一句,“践祚”替换成“即位”,“迁”替换为“调任”,“知”替换为“掌管”。‎ ‎3.加字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2014年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翻译题“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罪”“兴”二字在翻译时可用加字法,该句应该翻译成“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4.删略 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如2014年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一句中“而”表顺承,可不译。‎ ‎5.补充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6.调序 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为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如2014年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雪屋记》‎ ‎“缙绅大夫游于西山”,“于西山”为介宾短语后置,翻译为“到西山游览”。‎ ‎7.拆分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如2014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一句中,“以至于”需要拆分为“以”“至”“于”。‎ ‎8.转述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如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言文阅读文本第4段“一旦蜂聚为盗”一句中,“蜂”是比喻用法,翻译时要译为“像蜜蜂一样”。‎ 甲组:史传类 一、(2016·陕西师大附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 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注】 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1.B 句中“从事”“司隶”均为官名,可依此断句。‎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的上疏《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B.三国时期的蜀汉,终于后主刘禅。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往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忘本,乐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D.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其区别在于“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 ‎2.A “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有误,其文言辞恳切,表达情感委婉畅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周门人方之游夏” “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3.D “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师”“方”。(2)关键点:“敌”“碎”,前文中“简雅”可作“碎”的提示。‎ ‎【答案】 (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以至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 以致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以至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 ‎“我因为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了不幸……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报朝廷之恩。”‎ 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停止对他的征召。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以至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赐、一个叫李兴。‎ 二、(2016·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仲览之后,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明于历数,尝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乃去依其亲眉州刺史李,遂为眉州人。‎ 扬休少孤力学,进士高第,为同州观察推官,迁著作佐郎,知中牟县。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改秘书丞,为秘阁校理、开封府推官,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 顷之,召入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皆得侍坐迩英阁。扬休奏:“史官记言动,当立以侍。”从其言。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初,内出香祠温成庙,帝误书名称臣,扬休言:“此奉宗庙礼,有司承误不以闻。”帝嘉之。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迁工部郎中,未及谢,卒。‎ 扬休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与家人言,未尝及朝廷事。及卒,发楮中所得上封事十余章,其大略:请增谏官以广言路,置五经博士使学者专其业,出御史按察诸道以防壅蔽,复齿胄之礼以强宗室,择守令,重农桑,禁奢侈,皆有补于时者。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至于诰命,尤非所长。‎ 平生好殖财。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风痹,谒告归乡,别坟墓。扬休初在乡时,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曰:“昌言来,必我矣。”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B.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C.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D.‎ 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1.B “地瘠民贫”是并列结构,“富人隶太常为乐工”语意完整不可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历数”指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 B.“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 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五经博士”,学官名。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 ‎2.A “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错,应为天文和算术知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扬休,进士考试高登及第,入仕后能体察民生疾苦,因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被追究,由开封府推官外调担任宿州知府。‎ B.石扬休上奏称记注官应当站立陪侍天子,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时,他对官员的失职也提出了批评,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赞同。‎ C.石扬休性喜悠闲,和家人谈话从不涉及朝廷事务,也不以草拟诰命文书见长,但他关心朝政,所上奏章对时政均有补益。‎ D.石扬休早年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出仕后历任地方及朝中多职,十八年后才因病暂得归乡,却遍受乡里富人的钱物。‎ ‎3.A 不是从开封府任上调任宿州,原文为“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是因为失职而被调职,且调职时已经不在开封府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曰:“昌言来,必我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慎默”“未尝”“能言”。(2)关键点:“畴昔”“‎ 贫窭”。‎ ‎【答案】 (1)但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 ‎(2)(石扬休)后以侍从官身份还乡,往昔一同生活贫苦的人还在,都说:“石昌言来,肯定会救济我们了。”‎ ‎【参考译文】‎ 石扬休,字昌言,他的祖先是江都人。唐朝兵部郎中石仲览的后代,后来迁至京兆。七代祖石藏用,为右羽林大将军,通晓历数,曾对家人说:“天下将有大事发生,蜀地最为安全。”就去投靠亲戚眉州刺史李滈,成为眉州人。‎ 扬休幼年丧父而勤勉学习,进士考试高登及第,任同州观察推官,升著作佐郎、中牟县知县。该县是国都西边门户,缙绅往来必经之地,地瘠民贫,赋役多而重,富人在太常寺为乐工,侥幸投机免役的共六十多家,扬休申请全部取消。改授秘书丞,任秘阁校理、开封府推官,多次升迁后担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任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因以前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出朝任宿州知州。‎ 不久,召入朝中任度支判官,修起居注。起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都可陪伴皇帝坐在迩英阁。扬休奏称:“史官记录言行,应站立陪伴。”皇帝同意他的说法。任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起初,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皇帝误写名称臣,扬休说:“这是奉宗庙礼,主管官员发现错误却没有禀报。”皇帝嘉许他。兼任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升工部郎中,没来得及去任职,去世。‎ 扬休喜欢悠闲随性,平时在家中养猿鹤,玩赏图书,咏诗自娱,和家人谈话,不曾涉及朝廷政事。等到去世时,人们打开箱子找到十多件密封奏事,大致内容是:请增加谏官拓宽言路,设五经博士使学生专心学业,派遣御史巡察各路以防蒙蔽,恢复齿胄之礼以加强宗室,挑选知州县令,重视耕织,禁止奢侈,都是对时政有所补益的。但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至于起草诰命,尤为不擅长。‎ 平生好聚财。出使契丹时,因路上受寒,得了风痹病,申请告假回乡,祭扫祖先坟墓。扬休早先在家乡时,衣食不足,徒步离家十八年。后以侍从官身份还乡,往昔一同生活贫苦的人还在,都说:“石昌言来,肯定会救济我们了。”扬休最终一文钱也没有拿出来,反而到处接受乡里富人的钱而离去。‎ 乙组:杂记类 一、(2016·浙江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相州昼锦堂记 ‎[宋]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注]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 高牙大纛:高大的旗帜、气派的仪仗。‎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是一项是(  )‎ A.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令:美,好 B.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矜:注重,珍重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被:及,遍及 D.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处置,安排 ‎1.B 矜:夸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C 均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A.介词,在;介词,对于。B.介词,用来;介词,因为。D.介词,跟,同;动词,成为。‎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读书人没有跻身仕途,在“困厄闾里”之时,总是被世人轻视侮辱;而他们一旦做了大官,高车驷马,衣锦还乡之时,世人就会惊骇、羡慕了。‎ B.大丞相魏国公不认为“高牙大纛”是荣耀的事,也不把“桓圭衮冕”看得多么高贵,然而他追求“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希望能对后世产生有益的影响。‎ C.第3自然段,既详写了昼锦堂的由来,也盛赞了大丞相魏国公的卓著功业和卓越才能,称颂魏国公是“社稷之臣”,他的功业是“邦家之光”,远不只是“闾里之荣”。‎ D.本文在写法上颇有特色,最突出的是文章高论宏载,雄驾今古。文章既不从昼锦堂写也不从魏国公的为人和功德写起,而是把视野投向社会,对封建社会古今皆同的社会观念进行概括和议论。‎ ‎3.C 文章这部分并没有详写昼锦堂的由来。‎ ‎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仕宦(做官)、“所荣”“所同”为所字结构、判断句式。(2)关键点:“视(看待)”、“易量(轻易衡量)”。‎ ‎【答案】 (1)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回到故乡,这在人情上认为是很荣耀的事情,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2)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 ‎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 之 豪 放 奇 险 则 过 之 而 温 丽 靖 深 不 及 也 所 贵 乎 枯 淡 者 谓 其 外 枯 而 中 膏 似 淡 而 实 美 渊 明 子 厚 之 流 是 也 若 中 边 皆 枯 淡 亦 何 足 道。‎ ‎——节选自《评陶韩柳诗·苏轼》‎ ‎5.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 ‎【参考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回到故乡,这在人情上认为是很荣耀的事情,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以礼相待,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起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赞叹羡慕,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尘土,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这些当作富贵之后回故乡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中了高高的科第,登上显要的位置。全国的士人们,听闻其传布四方的德音,仰望其散发的风采,大概有多年了。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一时侥幸得志,出乎庸夫和愚妇的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惊慌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气派的仪仗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华美的圭璧官服、公侯的礼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恩德遍及于百姓,功勋延及国家,事迹镌刻在金石之上,传播在声乐和文章里,光耀后世,永世不朽,才是魏国公的心志,读书人也是在这点上寄望魏国公啊。哪里只是为了荣耀于一时一乡呢?‎ 魏国公在仁宗至和年间,曾凭借武康节度使身份治理相州,就在后园建造了 ‎“昼锦堂”。后又刻诗于石碑上,赠送给相州的人们。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夸耀自我的行为是可耻的,他不以昔日人们所夸耀的为荣,反而却以此为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他能出为大将入为丞相,勤劳地为朝廷办事,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对重大事件,决策重要议题,都能衣带齐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就把天下国家处理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谓是国家的重臣啊!他有如此的丰功伟绩,因此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只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很高兴地跟天下人叙说,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二、(2015·四川成都七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顾隐君传 ‎[明]归有光 隐君讳启明,字时显,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为太仓人。相传晋司空和之后。隐君有子曰存仁,举嘉靖十一年进士,选调余姚知县。以最,入为礼科给事中。皇太子生,覃恩①近侍,封隐君如其官。‎ 隐君为人敦朴,尤不能与俗竞。君故生长海上,言语衣服,犹故时海上人也,无纤毫城市媮靡②之习,及贵,愈自敛约。就养余姚,以力自随,独夜至官舍,县中人无知者。敕受章服,闭门不交州郡。郡太守行乡饮酒礼,到门迎请,终不一往。每旦,焚香拜阙,一饮一食,必以手加额,曰:“微天子恩,不得此。”居常读书,有所当意,每抉摘向人谈说不休,曰:“不信今人非古人也。”故平生未尝爱财,未尝疑人。‎ 季弟蚤世。先属意隐君子为后,隐君固让其兄子。虽流离颠沛之际,孜孜以济人为务。有乞贷,分赀予之,知其人必负,业已许之,不变也。或伪指隐君赚人金,隐君曰:“吾不知金,而金实为我。”卒偿之而不自言。州大夫建绰楔③,使人送其直,送者诡曰:“此吾赎金也,而非其罪。”隐君恻然,遽还之。里有某宅某墓地相邻比,有某桥道未修,有某死未殓葬,以告,必得所欲。至其所自奉,布衣蔬食而已。濒海多逋税,置役田以恤其里人。尝曰:“海上吾故乡,‎ 吾不能一日亡首丘之志。”故自号海隐居士。竟自海上得疾以归,而卒。‎ 初,隐君未六十,为教曰:“古人葬以掩形,务从朴实,观美何益?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为逆命。”因乞兄书之,勒石于墓。‎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改)‎ ‎【注】 ①覃恩:广施恩泽。②媮靡:奢侈的生活。③绰楔:古时表彰孝义的牌坊或木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平生未尝爱财        爱:吝惜 B.隐君固让其兄子 让:谦让 C.置役田以恤其里人 恤:怜悯 D.勒石于墓 勒:雕刻 ‎1.C 恤:救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B 均为介词,可译为“把”。A.结构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承接,于是,就;介词,通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乞贷,分赀予之,知其人必负,业已许之,不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为逆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遇到有人乞求借钱,(顾隐君)马上分钱给予,就是知道那人一定会背弃信义,自己已经答应了,也一定不会改变承诺。‎ ‎(2)我死后安葬不必被禁忌约束,棺材一定要用普通的油杉木材,有一点不是像我说的这样,这就是违抗我的遗命。‎ ‎4.文言文中,传主顾隐君为人处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敦厚朴实,不喜欢和世俗之人攀比。②不喜欢结交官场人士。③对皇帝有感恩之心。④仗义疏财,对人有怜悯之心。⑤待人坦诚,从不怀疑人。‎ ‎【参考译文】‎ 顾隐君名叫启明,字时显,祖上曾居住在昆山的七浦塘,现在他是太仓人。相传他是晋朝司空和的后人。顾隐君有个儿子叫顾存仁,他考取了嘉靖十一年的进士,被选拔外调做余姚知县。因为政绩考核得了第一名,他被调入朝廷做礼科给事中。恰逢皇太子出生,皇上厚待身边臣子,把顾存仁曾做的余姚县令一职封给顾隐君。‎ 顾隐君做人忠厚老实,特别不愿意和世俗人攀比。顾君过去生活在海边,做官后说话和穿着,仍然像过去的海边人,没有丝毫城市人的奢侈习气,到了富贵发达时,他更加谨慎节俭。到余姚去接受朝廷奉养(即到余姚就任县令),他只让力夫跟随自己,独自一人在晚上到官衙里去,县里人都不知道。敬领官印官服后,他闭门不结交州郡官员。郡太守举行乡饮宴会时,亲自上门迎接延请他,可他最终没有前去。每天早晨,他焚香朝着京城方向跪拜,每吃一顿饭喝一次酒,一定先把手放到额头上表示感谢,说:“没有天子的恩情,我不能够过这样日子。”家居时经常读书,遇见自己满意的内容,每次他都挑选出来对人说个不停,他常说:“我不相信现在的人不能像古人那样活着。”所以他一生不曾吝惜钱财,不曾怀疑过人。‎ 最小的弟弟早早地去世。他生前特意嘱托要顾隐君的儿子过继做后人,可顾隐君坚决地让给哥哥的儿子。即使是未做官漂泊谋生的时候,他也一心一意地把帮助别人作为重要的事。遇到有人乞求借钱,(顾隐君)马上分钱给予,就是知道那人一定会背弃信义,自己已经答应了,也一定不会改变承诺。有人曾冤枉说顾隐君骗人钱,顾隐君说:“我不知道什么钱,可这钱被骗的事确实因我担保而起。”他最终替骗钱人偿还了钱但自己却不说明。州大夫要为余姚县孝义的人建牌坊,就派人送拨款给顾隐君,送钱的人撒谎说:“‎ 这是我赎罪的钱,可我实际没有那罪啊。”顾隐君听了表现出同情的样子,马上把钱还给那人。大凡乡里有某住宅某墓地因互相邻近(需要搬迁却无钱),有某桥梁某道路因无钱而未修整,有某人死了因无钱而未入殓安葬,只要有人前来告诉顾隐君,顾隐君就一定能够满足他的愿望。至于自己的日常奉养,也就是布衣菜饭而已。沿海一带老百姓多有欠税的,于是顾隐君就开辟役田来救济那些乡里的欠税人。他曾说:“海边是我的故乡,我不能有一天丢掉自己根本。”所以他自号海隐居士。他最后因在海边得病而回乡,然后去世。‎ 当初,顾隐君年龄未满六十,教导儿子说:“古人安葬是为了掩盖死者形体,安葬一定要遵循简朴原则,看着美有什么用处?我死后安葬不必被禁忌约束,棺材一定要用普通的油杉木材,有一点不是像我说的这样,这就是违抗我的遗命。”于是就求兄长写下遗命,把它刻在墓旁的石碑上。‎ 甲组:史传类 一、(2016·课标Ⅲ,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呜,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1.B 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的大意,初步断开句子;然后根据句中职位的变迁细致断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2.A “掌管……土地、户籍等职事”错。礼部主要是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以及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相关文化常识,仔细察看选项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3.C “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有误。原文最后“(权幸)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意思是权幸之臣不听言官的请留,坚持令傅珪退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参考译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授官编修,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完成后被升迁为左中允。明武宗即位,他凭借在东宫任职获得恩典,被提拔为左谕德,充任讲官,‎ 编纂撰写《孝宗实录》。当时一些文学侍从之臣不愿依附刘瑾,受到刘瑾的憎恨。刘瑾认为《会典》完成于刘健等人,编撰时财物耗费过多,就降低了参与编撰者的官职,把傅珪降为修撰。傅珪不久凭借完成《实录》升为左中允,又升迁为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他代替费宏担任礼部尚书。礼部的事务比其他部简单,从傅珪起多有坚持而不轻易妥协,章奏于是多了起来。皇帝喜好佛教,自称“大庆法王”。有个番僧请求百顷田地建设法王分院,谕旨颁发到礼部,声称大庆法王与皇上并驾齐驱。傅珪佯装不知道,上奏说:“谁是大庆法王?他竟敢跟至尊皇上写在一起,这是大不敬之罪啊。”皇上诏令他不过问,田地的事情也最终停止了。傅珪平时如同木讷之人。等到面对大事,却毅然坚持,别人不能改变他,最终因此忤逆了受宠的权贵而离职。教坊司的臧贤请求改变牙牌,规制如同朝廷官员,又请求改铸方印,傅珪阻止没有施行。臧贤日夜在众多太监之间肆意诽谤他,盼望使傅珪罢职。御史张羽上奏报告云南灾变,傅珪趁机极力陈说天下灾变可怕。正德八年五月,他又上奏四月的灾变,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次。现在自去年秋天以来,大地震动,上天雷鸣,冰雹骤降,大星陨落,龙虎出现,地裂山崩,共四十二次,而且还不包括水灾旱灾在内,灾变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恰逢户部尚书孙交也因恪守正道忤逆了权贵,权贵于是假托皇命让他二人退休。北京、南京的言官交互上书请求留任二人,但权贵们不答应。傅珪退休三年后,御史卢雍说他在职时有古大臣的风范,家中没有储蓄,每天供应不足,请求每月赏赐他粮米并配用隶仆,以显示优礼相待。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傅珪恰好此时去世,时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收录先朝恪守正道的大臣,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文毅。‎ 二、(2015·广东,5~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 ‎。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注]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 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射,娴将略     熟习 B.逐贼危崖 高峻 C.督天下援兵 督促 D.次顺义 驻扎 ‎1.C 督:统领、统帅、指挥。‎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①因 ②且 ③乃    B.①为 ②而 ③以 C.①因 ②而 ③以 D.①为 ②且 ③乃 ‎2.B  “然事多嗣昌、起潜挠”中用“为”,解释为“被”;“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中用“而”,表因果;“背负二十四矢死”中用“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3.A “顾往往不尽其用”的“顾”和“顾安所得酒乎”(《后赤壁赋》)中的“顾”的意思一样,表示“只是”,只是时常怀才不遇。“用矣”独立成句,表示一旦被任用,有的人就开始阻碍他做事甚至逼死人。“要之”的意思是“总而言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亦天意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国家。‎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4.D “卢象昇赶去救援”错误,原文为“象昇上疏救,不得”,可见是上奏章救援,并没有“赶去救援”。‎ ‎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解析】 ①关键点:“麾兵”“自辰迄未”“矢穷”。②关键点:“由是”“多”。‎ ‎【答案】 ①卢象昇指挥军队奋力作战,(战场上)叫喊声震荡天空,从辰时到未时,炮弹打光了,箭也射完了。‎ ‎②全国(舆论)因此为侯弘文感到惋惜并且称赞卢象昇。‎ ‎(2)【解析】 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章的综合考查,重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首先找到“兵败”的内容,然后在其前后找原因。‎ ‎【答案】 ①受到主和派的阻挠(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②兵力不足(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③敌军势大(骑数万环之三匝)‎ ‎【参考译文】‎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然是一个文士,但善于射箭,武略娴熟,有领兵的才干。(崇祯)六年,山西的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临城的西山。象昇打退了他们的进攻。贼兵逃回西山,围攻冷水村。象昇设下埋伏,大败贼兵。象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格斗时,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有一次他追赶贼寇到险峻的山崖边,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昇的额头,象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以侵犯他。”‎ ‎(崇祯十年)九月,清兵驻扎在牛兰。崇祯皇帝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赐予象昇尚方宝剑,让他指挥从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象昇 身披麻衣,脚穿草鞋,到郊外誓师。在这个时候,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和议。象昇得知后,跺着脚感慨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只是恨这下要死而不得其所了,假如这一回有万分之一的不幸,我宁愿捐躯断头,以身殉国。”于是决定策略进行战斗,但是很多事都受嗣昌、起潜的阻挠。象昇上疏请分编部队,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归象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起潜。象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领的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顺义。‎ 满清部队南下,分兵三路。……象昇统领残余的士兵,驻扎在京师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象昇进兵到了巨鹿的贾庄。起潜率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在鸡泽安扎,离贾庄只有五十里,象昇派廷麟前往求援,起潜不接应。象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到清兵。象昇带领中路部队,大威率左路,国柱率右路,于是双方展开了激战。第二天清晨,(清兵)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三重。象昇指挥士兵奋勇作战,呼喊声震天动地,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炮弹和箭都用尽了。象昇挺身而出进行短搏,后面的骑兵都跟随前进,(象昇)亲手击杀数十人,身上中了四箭三刀,于是倒下。杨陆凯害怕敌人乱砍他的尸体就自己伏在上面,背上中了二十四箭死去。全军覆没。‎ 侯弘文,是个有特殊才能的人,散尽家中的财产,招募滇军跟随象昇讨伐贼寇。侯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楚地,巡抚王梦尹以骚扰驿站上报。象昇上疏救援,没有成功,弘文最终被发配戍守。天下的人因为这惋惜弘文而称赞象昇。‎ 赞曰: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了,或限制他而把他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总的说来也是天意。‎ 乙组:杂记类 一、(2015·湖南,5~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三事忠告》二则 张养浩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 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斥责 B.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 牧:治理 C.相时度力,敝者葺之 相:观察 D.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愈:更好 ‎1.A 训:教导。‎ ‎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A.之 与 而      B.者 与 其 C.之 所 其 D.者 所 而 ‎2.B 根据原句的大意,第一空为“……的人”之意,故填“者”;第二空为“跟”之意,其后还省略了代词,应填“与”;第三空表示祈使语气,故用“其”。‎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3.A 结合选文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依据文言现象进行细断,“何”表疑问,多用于句首;“奚为”是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则”多用于后一句的句首,引出结果。‎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官如治家,凡事当知,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B.官吏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几席。‎ C.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D.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4.C “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错,“淡泊”应为“清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 ‎(2)(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3)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参考译文】‎ 治官如治家 管理政务犹如处理家务,古人常常有这样的教导。一个家庭的事情,无论缓急大小,都是应该了解的。如果有不了解的,就会有处理不好的。况且治理百姓的官员,乃是一切责任所聚,比如学校,比如驿站,比如仓库,比如监狱,比如农田水利,比如桥梁,要主管的事务很多。要观察时机衡量财力,毁坏破旧的修整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原先没有的谋划它。有人说它们不被修治,关我什么事,我转眼就要被人代替离开这里,还自找苦吃干什么。这种想法一旦萌生,各种事务就会办不好了。前人说过,公家的事务,如果有一点不尽心尽力,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而受俸禄,将会被天降罪。‎ 禁家人侵渔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既然家中供给不足,他势必向别人索取。有人谋取私利侵扰百姓,有人凭借诉讼接受贿赂,有人托名于借贷,有人依赖于姻亲,有人宴请馈赠,频繁往来,整个家室都没有禁止以致只要轻微一动就互相牵制,威严无所可施。虽然自己日益兴旺,百姓却日益劳累;虽然自己日益欢乐,百姓却日益怨恨。因此而犯罪导致失败受辱的,大概多的得头靠着头、脚挨着脚了吧。唉!假如为了妻妾去做这种事,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倘使为了朋友去做这种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妻妾、子孙、朋友都救不了我,我哪如任职清廉勤奋自己拯救自己更好啊!管理自己,即使全家总是生活一般,但安全尊荣可以涉及子孙;为人处世,如果贪图喜悦可乐,祸患却生于桌案之间了。这两者之间,不能真正了解深刻领悟的,不要轻易跟他谈话。做官的君子们,一定要认真审察选择啊。‎ 二、(2014·浙江,16~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欧阳行周文集序 ‎ ‎[唐]李贻孙 ‎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 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氵解。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 ①窅(yǎo):怅惘。②汩没:沦落。③欧:通“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 ‎ 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 ‎ C.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 ‎ D.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 ‎ ‎1.A 多:称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C  均为介词,对于。A.连词,表状态;连词,表转折。B.定语后置标志;代词,……的事。D.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 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 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 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3.B “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与原文第1段乡人“皆贺之”不符。‎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4.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 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参考译文】‎ 欧阳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乡下。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不跟一般的小孩亲近玩耍,经常独自行动。十来岁时,对村里没什么喜爱的东西。每当看到河边山脚有美景可以欣赏,心里感到很高兴,常常拿着一本书,在那些地方流连忘返。等到天清月明,有时很晚了还留在那里,内心怅惘、不能释怀,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可能是他的性情喜欢赞美美好的事物吧。还没认识几个字,跟着别人读章问句,假如有一句符合他的心意,就高兴很久,一直边走边吟诵,不知道停止。父母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曾经常对村里人说:“这孩子不知道他的志向怎么样,将来恐怕要沦落到饿肚子的(地步)。不知道前途到底是吉还是凶?”村里见过世面的人,都祝贺他说:“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从此之后,欧阳先生就天天读书,拜服圣人的教诲,仰慕孝悌感化,追求礼节和忠孝,只怕自己赶不上。提笔写文章,语言秀丽,思维活跃,写别人不曾写过的,欧阳君写起来(却十分)流畅,从此在乡间闻名。建中、贞元年间,文章辞赋崛起兴盛,他于是很是显扬,整个福建没有人能超越他。‎ 恰逢原来的丞相常衮任福建的观察使,他有文章好的名声,(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来到福建的这一天,他把欧阳君比作“芝英”。欧阳君每写一篇文章,都会得到赞赏奖掖。一有宴会游玩,一定会叫上他。欧阳君谦虚,行动不逾越礼节,常公对他的了解一天天加深。慢慢地欧阳君的名声在江淮间越来越大,甚至京城都知道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别英才。不久陆相贽考取贡举,搜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人才的风气前所未有,所以欧阳君也名列其中。跟欧阳君在一起文才不相上下的,有韩愈、李观等,和欧阳君都是几百年难得一见的杰出人物,人们到现在还佩服他们。欧阳君的文章新奇自然,没有套用现成的,才华不曾困乏。他精通理论,所以说话详细严谨;抒情真切,所以叙述详备:应该让他掌握当代文坛的权柄,来改变文风。他死之后,(是)上天断绝文章啊!‎ 欧阳君跟我有故交的情分,还是远亲。所以他编文集中的文章有署名是我伯舅的,如《南阳孝子传》《韩城县尉厅壁记》《与郑居方书》‎ ‎,都可以在文集中得到验证。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在远亲家里认识了他。大和年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他的儿子欧阳价从南安到福州,给了我十本欧阳君以前的文章,总共有很多篇作品,哭泣着请求我写序言。我答应了他,可是迟迟没写成。欧阳价少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让部下去找他的后代,于是找到他的孙子欧阳澥。为了不让欧阳家的文章就此失传,我为文集写下这篇序,以此来满足他子孙的愿望。‎ 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从考查内容看,着重考查的是点断句子,即只考查判断表示停顿的点号所处的位置,而不考查具体的符号设置,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客观题,就文中的某个句子提供四种句读,请考生判断选择;二是主观题,从选文或另给的一段文字中挑出某个句子(未断开),要求考生断开。‎ 做好高考文言断句题,需走好三步:‎ 第一步:通读文段,力求对文段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第二步:筛选关键词、标志词,初步断句;‎ 第三步:依据文段内容继续从细处断句。‎ ‎1.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碰到断句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找虚词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出现的地方,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邪)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比如《游褒禅山记》中这一段话:“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置于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3.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比如《论语》这一段话:“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4.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这一段话:“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这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再如《战国策》中这段话:“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5.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比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还有《祭十二郎文》这句:“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比如:“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16处。其中借助句末助词“也”和“乎”可断5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3处;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处;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处;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处;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处。至此可以断完16句。‎ 以2014年四川卷文言文阅读第5题为例探究文言断句的基本步骤。‎ ‎(1)第一步,通读文段,通过初步了解,明白考查文段是从《史记》的序言中选取,也是较为抽象的论述性语段,内容大致意思是创作《孔子世家》第十七的缘由。‎ ‎(2)第二步,观察文段的主语情况就可明白,前三句话主语各不相同,分别是“周室”“诸侯”“仲尼”,根据主语依次划分开前三处断句内容。‎ ‎(3)第三步,继续细分文段后面的文字的断句情况。‎ ‎①“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几句,“追修经术”是动宾短语,“经术”是动词“追修”的宾语,“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是上一句行为的目的,“以”表目的,“达王道”“匡乱世”又是动宾短语,“反之于正”是“返回正道”的意思。‎ ‎②“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几句,主语省略了,“见其文辞”是动宾短语,“为天下制仪法”是偏正短语,“为”是“替”的意思,“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③“作孔子世家第十七”省略了主语“孔子”,前面孔子的创作意图讲述完毕,此句也正是整个文段的尾句。‎ ‎④细化断句基本完成,注意题干要求“限画9个”,再次审读已经划分好的文段,看看有没有可断可不断的地方,哪些地方是必须要断开的,最终确定答案。‎ 甲组:史传类 一、(2016·安徽合肥一中高三年级三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注]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有删改)‎ ‎【注】 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迷吾,部族首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1.A 本句中的“言”“曰”是断句的重要标志,而“汉家常欲斗我曹”中的“斗”是使动用法。“我曹今邓使君”语不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司徒是官职名。周礼地方官有大司徒,为六卿之一,掌管教化。‎ B.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显宗即为年号,“显宗即位”亦可称为显宗元年。‎ C.通漕即开通水运河道。‎ D.羌胡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亦用于泛称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2.B “显宗”‎ 是其庙号而非年号,建元应称年号不称庙号。古人对皇帝的称谓有三:称年号,称谥号,称庙号。其中“年号”为生前在位时称,其余为身后,有盖棺定论之意。如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年号为崇祯,谥号为庄烈愍(意为忧患痛心)皇帝,庙号为思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B.邓训心系百姓,治理有方。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C.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羌人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放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 D.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羌胡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 ‎3.D 选项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的说法有误,原文第5段说“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但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关键点:因(趁着)、怀(安抚)、庶(希望、也许)。(2)关键点:厚(交情深),“厚于马氏”倒装“与……交情深”;“离”通“罹”,遭受;“为……所”被动句。‎ ‎【答案】 (1)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 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 ‎(2)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很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 ‎【参考译文】‎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东汉官员大司徒邓禹第六子。邓训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不喜欢文学,邓禹常常责怪他。汉显宗即位,最初把他任命为郎中,喜欢施恩于人,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永平年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直到羊肠仓,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太原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建初三年,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此事。邓训经过考察测算,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情况全部汇报给肃宗。肃宗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停下这一工程,改用驴车运输,每年节省费用数以亿万计,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愤怒,谋划想报仇,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二三千骑兵,都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邓训加以保护阻碍,使双方不能交战。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的园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大家都高兴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 于是邓训收养了几百个勇敢的年轻人,把他们作为随从。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急关头,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病重的人,就把他抓来绑好,不给他刀子,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八百余户族人,从塞外来投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率兵镇守武威,窦宪认为邓训通晓对付羌胡人的方针策略,上朝请求派邓训与他同行。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很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 永元四年冬,邓训因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三岁。官吏百姓和羌人、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吊的每天有几千人。羌人习俗: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杀死自己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于是家家为邓训立祠位,每当有人生病,就在邓训祠位前祈祷求福。‎ 二、(2016·广东中山市高三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辩,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注]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 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 恺,即毛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1.A 关键点:“受贾人金”不可拆,“璠谢不见”中“璠”为主语,“谢”意思是推辞、谢绝。此句的意思:给事中张齐,曾经巡视边关,接受过商人的钱财。事情刚刚败露,就暗中求助徐阶的儿子徐璠从中斡旋,徐璠推辞不见他。于是张齐怀恨在心,于是摘取齐康奏疏中的话弹劾徐阶,徐阶称病引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动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2.D 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得良好的政绩,赢得美好的声誉,后被升职。‎ B.当淮安闹饥荒时, 王廷和朱纲向皇帝写奏章,请求留下商税做军饷,却遭严厉批评,严讷为他们辩护,才使他们幸免于难。‎ C.王廷揭发张齐的罪行,说他曾接受盐商杨四和几千两银子,还借攻击徐阶的机会来掩饰自己罪行,使得张齐锒铛入狱。‎ D.巡查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向皇帝进谏,评价王廷这个人耿直有气节,坚守节操,建议恢复他的官职。‎ ‎3.B 文中严讷只是为王廷申辩,而不是为他们两个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朝觐”使动用法;“儆”指惩戒、警告;“苏”指恢复。(2)关键点:“讼”指为……申诉(申辩);“阿”指阿谀、讨好;“罗织”指编织罪名。‎ ‎【答案】 (1)正赶上皇帝要接受天下百官的朝拜,王廷奏请皇帝严禁馈赠,斟酌道里的费用,以戒备官场的邪恶,恢复民力。‎ ‎(2)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为张齐的事申诉,称王廷、毛恺阿谀徐阶,给无辜者罗织罪名。‎ ‎【参考译文】‎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考取进士。授任户部主事。历任苏州知府,颇有政绩声誉。多次升迁,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事务。三十九年转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理粮食储备。南京的粮储督理,自成化元年以后均由都御史领命,到嘉靖二十六年才开始指令户部侍郎兼任。等到振武营的军队叛乱,舆论要求恢复旧制度,于是让副都御史章焕专门领命,改派王廷去南京刑部。王廷还没上任,又被改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当时倭寇骚乱还没有肃清,王廷建议派遣江南地方镇守总兵官,专门驻防吴淞,江北的属地分派的副总兵,专门驻防狼山。于是成为定制。淮安发生大饥荒,他与巡按御史朱纲奏请留下商税做军队的粮饷,被皇帝下诏严厉申斥。给事中李邦义于是弹劾王廷不知道变通,吏部尚书严讷替王廷辩护,才得以解脱。转任左侍郎,仍然负责户部事务。因为在通州抗击倭寇的功绩,增加二级薪俸。调任南京礼部尚书,左都御史。上奏皇帝推行慎重选官授职、重视分区巡察、认真办理刑狱、端正表率、严格检查与约束、公开举荐与弹劾等六件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都雨大成灾毁坏房舍,皇帝指令王廷督促御史分别进行赈灾、抚恤。正赶上皇帝要接受天下百官的朝拜,王廷奏请皇帝严禁馈赠,斟酌道里的费用,以戒备官场的邪恶,恢复民力。‎ 给事中张齐,曾经巡视边关,接受过商人的钱财。事情刚刚败露,就暗中求助徐阶的儿子徐璠从中斡旋,徐璠推辞不见他。于是张齐怀恨在心,于是摘取齐康奏疏中的话弹劾徐阶,徐阶称病引退。王廷便揭发张齐的奸诈好利的劣迹,进谏:“张齐先前奉命赐赏宣、大的军队,接受了盐商杨四和的几千两银子,替他进言抚恤边地商人、革除以后的盐课等事,被大学士徐阶阻止。杨四和否认张齐收受贿赂,踪迹显露。张齐惧怕被治罪,于是借攻徐阶谋求掩饰自己。”皇帝便将张齐打入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为张齐的事申诉,称王廷、毛恺阿谀徐阶,给无辜者罗织罪名。诏令剥夺毛恺的官职,将王廷贬斥为民。‎ 巡抚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进谏“:王廷任苏州知府的时候,人们将他与赵清献相提并论。耿直有气节,始终没有更改。应该像毛恺一般恢复官职。”诏令他就原官职退休。万历十六年,供给的粮食如旧制,仍旧以其高寿特赐慰问之情。第二年去世。谥号恭节。‎ 乙组:杂记类 ‎ 一、(2016·山东淄博市高三摸底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昔赵宣孟之绛,见骫[注]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 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致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舆!吾请为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 孟尝君于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吾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齐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强力则鄙矣。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减)‎ ‎【注】 骫(wěi):弯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     食:供养 B.羞行乞而憎自取 羞:使……羞 C.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宁:安宁 D.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 陈:陈述 ‎1.B 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D 均为动词,像,好像。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代词,我。B.代词,你的;连词,表递进。C.代词,那里;语气词,可译为“啊”。‎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B.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 C.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D.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3.C 根据文意,该句意思为: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以礼相待并亲自到郊外送之。“礼貌”不可分开,“使”“还”“过”几个动词分别断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即使小,只要用钱财对待天下的贤士,国家就会安定,百姓也会免除灾祸。‎ B.在去绛的路上,赵宣孟遇到一个饿倒的人,赵宣孟不仅给了他食物充饥,还又给他干肉和钱财。‎ C.孟尝君对淳于髡以礼相待,后来在淳于髡的劝说下,齐国出兵保全了薛。‎ D.齐国出兵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救薛,更是为了保护在薛地的齐先王宗庙。‎ ‎4.A “钱财”之说不全面,“只要”过于绝对,文中无“百姓也会免除灾祸”之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1)关键点:“反”“走”“何以”“斗”“遂”。(2)关键点:“说”“听”“任”“所说”“说者”。‎ ‎【答案】 (1)他反身快跑回答说:“问名字干什么呢?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 ‎(2)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参考译文】‎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不还是容易做到的吗!(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 从前,赵宣孟将要到绛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赵宣孟问他说:“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他回答说:“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赵宣孟说:“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钱,就离开了。过了二年,晋灵公想杀死赵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赵宣孟到来。灵公于是请赵宣孟饮酒,赵宣孟知道了灵公的意图,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灵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赶快追上去杀死他。有一个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赵宣孟跟前,说:“喂,您快上车逃走,我愿为您回去拼命。”赵宣孟说:“你名字叫什么?” 他反身快跑回答说:“问名字干什么?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这就是《尚书》上所说的“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康。”君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地寻求才可以,广泛地寻找,就不会失掉了。‎ 孟尝君在薛的时候,楚国人攻打薛。淳于髡为齐国出使到楚国去,返回的时候,经过薛。孟尝君让人以礼相待并亲自到郊外送他,对他说:“楚国人攻打薛,如果先生您不为此担忧,我将没有办法再侍奉您了。”淳于髡说:“我遵命了。”到了齐国,禀报完毕,齐王说:“到楚国见到了什么?”淳于髡回答说:“‎ 楚国很贪婪,薛也不自量力。”齐王说:“说的什么意思?”淳于髡回答:“薛不自量力,给齐先王立了宗庙。楚国贪婪而攻打薛,薛的宗庙必定危险。所以说薛不自量力,楚国也太贪婪。”齐王变了脸色,说:“哎呀!先王的宗庙在那里呢!”于是赶快派兵援救薛,因此薛才得以保全。所以善于劝说的人,陈述形势,讲述主张,看到别人危急,就像自己处于危难之中,这样,哪里用得着极力劝说呢?极力劝说就鄙陋了。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二、(2015·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①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②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注】 ①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②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报:答复,给回信 B.稍用其说 稍:逐渐 C.还称旨 称旨:称职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可否:褒贬,议论 ‎1.C 称旨:符合皇帝的心意。‎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2.B 首先“引”是动词,推荐的意思,这之前省略主语,应为分句开头,“者”为句尾标志,第二个“曼卿”是分句主语,应为一句的开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的人一般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曼卿一直没有就职。‎ 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后来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 ‎3.B “一直没有就职”错,原文说后来他在张文节公的劝说下就职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他)遭母亲永安县君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办事有能力的好名声。‎ ‎(2)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 ‎【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亡,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一带的人一般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为所动。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因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然而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认为他是个奇才,对他说:“等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他遭母亲永安县君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办事有能力的好名声。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 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谈了(留心边事、平时练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引起重视。不久元昊反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身体不好。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人与胆小的人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人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他仪表英俊,喜欢饮酒,性格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 一、(2016·课标Ⅱ,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 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1.C 结合上下文,大体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初步断句;然后抓住画线句的关键字词和特殊句式,进一步断句,这一步要注意句中的互文见义,如“怀祸藏奸”“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也要注意句中的专有名词,如“承宪”“储贰”“术士”“陛下”“承宪妻”等,还要注意句中的一些动词,如“窥觊”“广结”“重惩”“扬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2.D “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错。移疾,即移病,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3.D “岁大饥,人相食”,“饥”意为饥荒,而非“年成歉收”;“锺化民赍帑金振之”意为锺化民分发库银赈灾,并未“筹措钱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 ‎(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参考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考中进士。授职鄢陵知县,被征召升为御史。出京巡视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任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阻挠。万历十六年六月,他趁着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而且广泛结交术士、道士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阻挠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奏疏呈于皇上,贵妃、郑承宪都大怒,同僚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竟然把奏疏留下没有下发。很久以后,他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弹劾贬谪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弹劾罢免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察选任科道,陈登云于是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二十年来,因正直被提升为京官的,一百个人里面只有一两个人罢了。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的‘七豺’‘八狗’,御史就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让人践踏羞辱到这种地步,还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家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在当初任用时谨慎地考察人选。”于是分条陈述了数件事情献给皇上。他出京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却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就去世了。‎ 二、(2015·课标Ⅱ,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 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1.D 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同时还要关注一些断句的标志,一抓地名“淮南”“白土村”“疆埸”“广陵”;二抓人名“护儿”“宇文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2.C 应为“嫡长子继承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3.C 解答此类题有常用的方法。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C项错误在于,“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有误,因果关系不存在。C项的分析概括说来护儿敢于直言劝谏,后来被奸人杀害;说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行文至此,也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又说,宇文化及要杀来护儿时,炀帝没有设法保护,这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来护儿被抓时,炀帝已经被宇文化及杀了,‎ 因而不可能再去保护他。原文说到来护儿被捕时,问“陛下现在在哪里”,旁边的人告诉他“现在已经被抓起来了”,所以从原文看,当时炀帝也是不可能设法保护来护儿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兴”是发动之意;“咨怨”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不适宜。(2)关键点:“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说什么呢。‎ ‎【答案】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九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参考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在还不记事的时候便成了孤儿,后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对他关怀教育,给予他许多慈母般的训诲。来护儿年纪虽小,但聪明出众,初次读《诗》,便放下书感叹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一定为国家消灭贼寇来求取功名!”周围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奇,并感叹他志向的宏大。长大以后,他雄才大略能力超群,志向气量英伟深远。恰逢周国军队平定淮南,他所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经常见到军队,护儿常常有慷慨激昂建功立业的志向。等到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在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立有战功,晋升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段。仁寿初年,调任瀛州刺史,以善于理政闻名,多次受到文帝的勉励。隋炀帝即位,他被征召入朝,当地百姓拽住他的车恋恋不舍,以致几天不能出瀛州境,到朝廷上书挽留他的,前后有几百人。炀帝对他说:“‎ 过去国家没有安定时,你是名将,如今天下太平无事,你又成为优秀的食禄二千石的大臣,可以说是兼得其美啊!”大业六年,隋炀帝到江都,对护儿说:“衣锦还乡,这是古人所看重的,你今天就是这样。”于是赏赐他缣帛二千段以及牛和酒,叫他谒拜先人的坟墓,宴会同乡父老。又叫三品以上的官员一齐到他的住宅,畅饮一整天,朝野上下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大业十二年,炀帝出游江都,来护儿进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我希望陛下暂留在洛阳,休息一段时间。陛下如今去江都,那是我的家乡,臣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打算。”炀帝听后,发怒而起,几天都没让护儿觐见。几天后炀帝怒气缓解,才令人领来护儿入见,炀帝对护儿说:“你的愿望既然如此,朕还有什么指望呢?”护儿于是不敢说话。等到宇文化及谋叛时,对护儿深为忌惮痛恨。一天早晨来护儿将去上朝,被叛贼捉拿。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侍从说:“如今被拘捕了。”护儿叹息着说:“我身为国家大臣,担负国家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九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至于出征用兵,计谋特别多,每次阅览兵书,说:“这难道也算是异于常人的想法吗?”来护儿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所以士兵都愿以死为他效力。‎ 近年来,高考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渐渐增多,单独命题时有出现,常见的考查内容有:古代政府机构、官职的升迁、官制、科举、古代的礼法习俗、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古人的称谓、文学典故与常识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复习时要引起重视。大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复习意见:‎ ‎(1)明确考查重点,并以此为依据,分门别类地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记。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文化常识有:①人物称谓——古代的习惯称谓,包括名、字、别号、谥号,以及谦称敬称、特殊称谓等,如2015年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第2题A项,考查的是关于古人的“名”和“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②科举制度。不同时期,科举制度有所不同。如2015年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第2题A项,“登进士第”就涉及了此考点。登:上,升。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③古代官制。涉及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任免官职的有关习惯说法,比如2015年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第2题的B项,考查“兵部”。④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干支年号混合纪年等。⑤古代的礼法习俗。如古代的冠礼、婚姻、丧葬等。⑥文学典故与常识。如2015年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原文提到“未识而孤”,此处的“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2)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阅读文言文时,要时时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尤其要注意课本文化常识扩充积累。比如《张衡传》中提及的“征”“辟”“迁”“徙”“转”等涉及古代选官制度和官职征调有关的词语。还有“下车”,即官吏到任。“视事”,掌管事务,也就是任职。《过秦论》中有“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享国”,即帝王在位,“享”是享有,占有。“左迁”,降职,贬官,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谪”,贬官或被贬,如柳宗元《愚溪诗序》:“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甲组:史传类 ‎(2016·湖南省四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贻误后学。熹平四年,‎ 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燕,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僖!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党高其义:“乡”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党”是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古代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乡党,指乡里、家乡,文中是指乡族朋友。‎ B.搢绅诸儒莫不流涕:“搢”有“插”之意,“绅”是指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意即把上朝用的笏插到“绅”中,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C.我力能族人:“族人”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族”和“人”组成,‎ 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族人”,“族”的用法和“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中的“族”是相同的。‎ D.正定六经文字:“六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六部儒家经典,《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是指的这六部经书。‎ ‎1.D 《孝经》应改为《乐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C.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D.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2.B 注意句中的“邕”“母”“远近”都是名词作主语,应该断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常侍徐璜等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由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但进京途中,蔡邕走到偃师就假称生病,回家了。‎ B.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请他赴宴,他走到门口却离去了,是因为他从弹琴者的琴声中听出了杀意,这正是他妙操音律的表现。‎ C.蔡邕被司徒桥玄请入自己的幕府,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的境界很远,文字又有很多错误,因此请求修正。‎ D.王允将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类比自己不杀蔡邕,意在强调如果留下蔡邕,白己将会像汉武帝受到司马迁毁谤一样受到蔡邕毁谤。‎ ‎3.C 文中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有很多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方向”“却”。(2)关键点:“王公其不长世乎”中的“其”,“纪”“制作”。‎ ‎【答案】 (1)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 ‎(2)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吗?‎ ‎【参考译文】‎ 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人。他年轻时知识渊博,以师礼侍奉太傅胡广。他喜欢文章、数术、天文,善于弹奏音乐。‎ 蔡邕性情忠实孝顺,母亲曾经久病三年,蔡邕如果不是寒暑节气变化的时候,不曾解开衣衫,七十天不卧睡(去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在坟墓旁边盖屋住下,行为举止都依照礼的要求。有温顺的兔子顺从地呆在他的屋子旁边,又有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远近的人都觉得这些很奇特,很多人前往观看。‎ 他和叔父堂弟住在一起,三代不分家,乡里的人都敬重他的义节。‎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肆行,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托词生病回家了。他在家闲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 建宁三年,被召到司徒桥玄府上任职,桥玄对他很尊敬。后来朝廷征召他,任命他担任郎中,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又升为议郎。蔡邕认为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后来的学子。熹平四年,他就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请正定《六经》文字。灵帝批准了,蔡邕就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使工人刻好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担任司空,听说蔡邕名气大,召他为官,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骂说:“我有杀人之权,蔡邕纵然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 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没有办法,就到了,代理祭酒,很受敬重。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非常客气,每到举行宴会,往往令蔡邕鼓琴助兴,蔡邕也有心出力帮助。‎ 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大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敬重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我内心很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显露在琴声中的杀心吗?”蔡邕笑着说:“这就完全符合了。”‎ 等到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蔡邕无意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来。王允怒斥他,立即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给廷尉去治罪。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在朝官员们很多人同情营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骑着快马去见王允,对他说:“蔡邕是当代少有的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很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无确切事实,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国家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太尉退出来对人说:“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吗?”‎ 王允后悔,想要阻止却来不及了,蔡邕于是死在狱中,终年六十一岁。官员学者没有不为此而流泪的。北海人郑玄得到这一消息感叹说:“关于汉代的史事,还有谁能匡正呢!”兖州、陈留等地都画他的像来称颂他。‎ 乙组:杂记类 ‎(2016·河北唐山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南园诗存》序 ‎[清]姚鼐 昆明钱侍御沣①既丧,子幼,诗集散亡。长白法祭酒式善、赵州师令君范,为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侍御尝自号南园,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②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君旋遭艰归,服终,补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悲夫!悲夫!‎ 余于辛卯会试分校③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余所论诗与古文法,君闻之独喜。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余昔闻丧,既作诗哭之;今得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 ‎【注】 ①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书画家。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侍御。②媒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③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B.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C.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D.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1.C 注意时间词“当乾隆之末”、主语、“……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师令君范”,按照古代称谓习惯,这个人是赵州人师范县令,“赵州”是其籍贯,“师”是其姓,“令君”是其官职,“范”是其名。‎ B.“序”,也作“叙”或“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介绍写作目的,编写体例和主要内容。《送东阳马生序》《兰亭集序》皆属此类。‎ C.“辛卯”为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干支指天干和地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D.会试,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参加考试的为各省乡试考中的举人。‎ ‎2.B 《送东阳马生序》不是书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沣很受皇帝信任。乾隆皇帝一向了解钱沣正直贤良,知道他不会诬陷别人,于是加以重用,把军机处很多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去办理。‎ B.钱沣性格刚直不阿。和珅掌权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巴结和珅,通过走他的门路得到提拔重用,只有钱沣敢于用奏章向皇帝揭发和珅的罪行。‎ C.钱沣的遭遇令人惋惜。本文着重记述了钱沣与权臣和珅的斗争,作者哀叹他不能等到公论天下大白之时而死,惋惜人才之意溢于言表。‎ D.钱沣去世时,儿子年幼,诗集散失,经他人收集得到其诗一百多首,抄录成两卷。因钱沣曾自号“南园”,所以其诗集就称为《南园诗存》。‎ ‎3.A 应为“别人诬陷钱沣不成”。选项误解了原文“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一句的含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1)关键点:私干(私下求情)、治狱(审理案件)、倾陂(不公正,徇私舞弊)、得(能够,得以)伸(伸张)。(2)关键点:怨恶(痛恨,‎ 怨恨)、逐(驱赶)、去(使离开)、第(只,仅)、劳辱(使受劳累受屈辱)。‎ ‎【答案】 (1)和珅知道不能私下求情,所以审理案件时不敢不公正(徇私舞弊),国法得以伸张。‎ ‎(2)朝中大臣中虽然有人对先生怀有怨恨,但也没办法驱赶他离开朝廷,只能让他受劳累、受屈辱罢了。‎ ‎【参考译文】‎ 昆明人钱沣侍御去世了,他的儿子还年幼,他的诗集散落遗失,长白人法式善祭酒,赵州人师范县令,为他搜集整理,只找到一百多首,辑录成两卷。钱侍御曾经为自己取号为“南园”,所以为诗集取名叫作“南园诗存”。‎ 当乾隆末年,和珅掌权,作威作福,朝中官员中如果有耻于走他的门路不想通过他得到提拔重用的已经难能可贵了。至于刚直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在奏章中公开批评他过失的人,只有钱侍御一人罢了。如今嘉庆皇帝已经即位执政,扫除奸邪佞臣,多次提拔从前不受利益诱惑的官员,可是钱侍御偏偏在这之前就去世了,不能得到嘉奖并记功录名,这怎么不让人悲痛呢?‎ 钱沣当初凭御史的身份上奏山东巡抚国泰的罪行,高宗皇帝下令和珅与钱沣一起前往处理,路途中钱沣衣服破旧,和珅拿来衣服请他换上,钱沣最终拒绝了。和珅知道不能私下求情,所以审理案件时不敢不公正(徇私舞弊),国法得以伸张。那以后钱沣被提拔到通政副使,做湖南提督学政,这时和珅已经是位高权重,他不能找到钱沣的缺点来陷害钱沣,就借湖北盐政的过失削减钱沣的官级。钱沣不久遭父母之丧,服丧期满,补任部里的司官。高宗皇帝知道钱沣正直,再提拔他做御史,让他在军机处当值。钱沣上奏和珅和军机大臣常常旷职的过错,皇帝就下诏告诫、责备他们,认为钱沣说的对,和珅就更加怀恨钱沣。可是高宗皇帝知道钱沣贤良,他们诬陷钱沣不成,于是凡是军机处中劳累辛苦的事,大多交给钱沣去做。钱沣家中贫穷,衣服单薄,却常常天不亮就入朝当值,天黑才离去,最后积劳成疾而去世。当时皇帝仁爱明察,国家法纪还在,朝中大臣中虽然有人对先生怀有怨恨,但也没办法驱赶他离开朝廷,只能让他受劳累、受屈辱罢了。而钱沣受到他们的刁难,却不能再多活几年,留下自己的性命来等待公论大白天下之时,使国家让他发挥出所有聪明才智,士人都能看到钱沣有所作为。悲痛啊!悲痛啊!‎ 我在辛卯年做会试阅卷官的时候认识了钱沣,过了四年,我就回去了,于是没能再见到钱沣。我对于古诗文的观点,钱沣听到以后很喜欢。钱沣的诗特别苍郁劲厚,深得古人为诗之道。读书人如能像钱沣一样立身行事,确实不会凭借善于作诗才得到尊重。可是看到钱沣的诗,也足够信任他的为人了。我从前听到钱沣去世的消息,已经作诗哭祭他了,如今看到钱沣的诗集,于是又为其写序言来抒发我的悲痛之情。‎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表示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 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人,故而人称柳河东;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龢。‎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故世称陶彭泽。‎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寡。‎ 二、古代职官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 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一州或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急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 ‎【知府】州府最高行政长官。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 ‎【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降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2)除。拜官授职,如《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 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三、天文历法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为: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参商】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青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两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方青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 ‎,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道路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属紫微垣,西方天文学中属仙后座。旧时迷信,认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 ‎【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泊松滋江亭》:“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 ‎【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 ‎【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雨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记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 ‎【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古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 “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 ‎ 夜间时辰 五更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一鼓 甲夜 ‎19~21点 ‎ 人定 二更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五鼓 戊夜 ‎3~5点 四、古代地理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以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五、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都起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国子监jià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名位。‎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 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六、风俗礼仪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 “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介之推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介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下令于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干净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敬、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等一系列孝悌主张。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其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 ‎ ‎“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难闻的气味,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车上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后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七、饮食器用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指的是坐具。‎ 八、音乐文娱 ‎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 ‎【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 ‎【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 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 ‎【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等,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 ‎【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指“六代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 ‎【春江花月夜】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原词已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 ‎ ‎【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曲的演唱作了详尽的描述。 ‎ ‎【十面埋伏】琵琶大曲。乐曲描写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此曲是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五射】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房。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徽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 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晋到唐宋楷、行、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 ‎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是“造字法”,会意、形声是“组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普遍采取的是许慎《说文解字》的名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次序。‎ 常见120个文言实词例释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时给人恩惠,士兵大多愿意为他效力。‎ ‎②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敌人,就如同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⑥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秦廷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距离山十里地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两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bè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秦王复击轲,被分创。(《荆轲刺秦王》)‎ ‎——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身受八处伤。‎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通“披”,p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身穿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即“‎ 背山面水”)‎ ‎②通“背”,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地(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扎得稳固。‎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现在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现在还保存着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都由于人为的呢?‎ ‎(3)量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4)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5)原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原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过别的国家把它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很困难。‎ ‎②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兵,bīng 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②士兵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我请求得到数万精锐的士兵,驻扎在夏口。‎ ‎③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④战争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孙子·谋攻》)‎ ‎——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 ‎8.病,bìng ‎(1)名词 ‎①重病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我小时候多患疾病,到了九岁还不能走路。‎ ‎②弊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通达,我不认为是毛病。‎ ‎(2)动词 ‎①生病 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 ‎②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③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古人把俭朴当作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3)形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假使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9.察,chá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②看得清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③详审,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贻误您的。‎ ‎④明察,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10.朝,cháo ‎(1)动词,朝见,朝拜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 ‎(2)名词 ‎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 朝,zhāo 名词,早晨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11.曾,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12.乘,chéng ‎(1)动词 ‎①驾,坐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陡峭的岩壁之下。‎ ‎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 ‎——登上鄂渚回头望啊,在秋冬的寒风中叹息。‎ ‎③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2)介词,趁着,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趁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乘,shè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3)数词,四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崤之战》)‎ ‎——先用四张熟牛皮做礼物,又送上十二头牛来慰劳秦军。‎ ‎13.诚,chéng ‎(1)名词,诚心诚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真诚的心意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达成,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14.除,chú ‎(1)名词,台阶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 ‎①去掉,除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奸佞贼臣。‎ ‎②修治,清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③拜官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cí ‎(1)名词 ‎①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狱中杂记》)‎ ‎——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②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③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④一种文体,如《归去来兮辞》‎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②推辞,不接受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 ‎③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6.从,cóng ‎(1)动词 ‎①跟随 惑而不从师。(《师说》)‎ ‎——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去学习。‎ ‎②使……跟随,率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第二天沛公带着百余名人马来拜见项王。‎ ‎③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④参与,参加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⑤追赶 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⑥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2)介词,由,自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从,zò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堂兄弟及侄子们得到。‎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17.殆,dài ‎(1)形容词 ‎①危险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副词 ‎①表揣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样。‎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 ‎18.当,dāng ‎(1)动词 ‎①两者相抵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匈奴使者来时,汉朝也扣留了他来作为抵押。‎ ‎②抵御,抵挡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③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④主持,执掌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元军邀请(宋朝)主持国政的人前去相见。‎ ‎⑤判决,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⑥应当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有相同的后果)。‎ ‎(2)介词 ‎①表处所,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对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3)副词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当,dàng ‎(1)动词 ‎①符合 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②当作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 ‎——每天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像吃肉那么香;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当,通“倘”,tǎng,如果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 ‎19.道,dào ‎(1)名词 ‎①道路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嗥叫。‎ ‎②途径,方法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谋攻》)‎ ‎——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④思想,学说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我所注重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⑥好的政治措施或局面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身穿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⑦志向。‎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志向不同,不与他一起共事。‎ ‎(2)动词 ‎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 ‎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哪里讲得完呢!‎ ‎④通“导”,引导,疏导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20.得,dé ‎(1)名词,心得,收获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2)动词 ‎①取得,获得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②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③能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④完成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医治了眼前的病痛,挖掉了心上的肉。‎ ‎⑤通“德”,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3)形容词 ‎①融洽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记王忠肃公翱事》)‎ ‎——这个太监也很守法,和王公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 此言得之。(《六国论》)‎ ‎——这句话说对了。‎ ‎③得意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意的样子。‎ ‎(4)副词,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5)合成词:“得无”,难道,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莫非是教给我捕促织的地方吗?‎ ‎21.度,dù ‎(1)名词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②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③制度,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致力于农业生产。‎ ‎④气度,常态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2)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 ‎(3)动词 ‎①谱写,创制(歌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 ‎②过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度,duó 动词 ‎①衡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22.非,fēi ‎(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错了。‎ ‎(2)动词 ‎①讥讽,责难,认为不对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整个世俗之人都指责他,他却并未感到沮丧。‎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 ‎(3)副词,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 ‎23.复,fù ‎(1)动词 ‎①回来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掉转车头,返回原路吧,趁着在迷途上走得还不算远。‎ ‎②恢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④报复 ‎(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左传·定公四年》)‎ ‎——伍员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报复楚国。”‎ ‎⑤通“覆”,遮盖,盖上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 ‎(2)形容词 ‎①夹层的,双层的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 ‎②繁复,重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山水一重一重地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的地方,意外地又看到一个村庄。‎ ‎(3)副词,再,又,还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有相同的后果)。‎ ‎24.负,fù ‎(1)动词 ‎①以背载物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道路上行走了。‎ ‎②担负,担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③仗恃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⑥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⑦蒙受,遭受 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冤》)‎ ‎——我不明不白地遭受屈辱,含着冤情。‎ ‎(2)名词,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谋攻》)‎ ‎——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25.盖,gài ‎(1)名词 ‎①车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②器物的盖子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张衡传》)‎ ‎——盖子高高地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 ‎(2)动词 ‎①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 ‎——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②胜过,压倒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何况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③因为,由于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因为失去强大的援手,不能独自保全自己。‎ ‎(3)副词 ‎①表肯定判断,原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惑敌人啊。‎ ‎②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大概我所到之地,与喜欢游玩的人相比,还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 ‎(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 ‎——文王被拘禁,就推演了《周易》这部书。‎ 盖,通“盍”,hé,疑问代词,何,怎么 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为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 ‎26.故,gù ‎(1)名词 ‎①缘故,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原因。‎ ‎②事故,变故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 ‎——家乡多有变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 ‎③旧交,老朋友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你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 ‎(2)形容词 ‎①旧有的,原来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②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时光一天一天流逝,我的容颜也衰老了。‎ ‎(3)副词 ‎①故意,特意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多次前往问候,朱亥却故意不肯回拜答谢。‎ ‎②过去,从前 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项脊)轩的东面曾经做过厨房。‎ ‎③仍然、仍旧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逐级提升仍旧可以做官做到州郡的职位。‎ ‎④本来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这种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4)连词,所以 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 ‎27.固,gù ‎(1)名词,险要的地势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 ‎——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 ‎(2)动词 ‎①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 ‎②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3)形容词 ‎①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②坚固,牢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 ‎③坚决,坚持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 ‎④浅薄 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请允许我陈述一下浅薄的意见。‎ ‎(4)副词 ‎①表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出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②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 ‎③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28.顾,gù ‎(1)动词 ‎①回头,回头看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②看,视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急得)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③看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④关心,顾念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子布、元表等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⑤照顾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⑥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2)连词 ‎①表转折,只,只是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 ‎②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偏僻地方的和尚吗?‎ ‎29.归,guī 动词 ‎①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②返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人,出使不被诸侯侮辱,封他做了上卿。‎ ‎③归还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好地归还给赵国。‎ ‎④归属,归依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⑤归到一处,汇聚 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30.国,guó 名词 ‎①国家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 ‎②诸侯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六个诸侯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 ‎③国都,京城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感伤到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 ‎④地区,地域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硕鼠》)‎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欢乐的地方。‎ ‎⑤国事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怎么样?‎ ‎31.过,guò ‎(1)动词 ‎①走过,经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②胜过,超过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一出门,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③拜访,探望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的肉铺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 ‎④到,来到 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一天,祖母到我这里来。‎ ‎⑤犯有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⑥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2)名词,过失,过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副词,过分,过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32.何,hé ‎(1)代词 ‎①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②哪里,什么地方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 ‎③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 ‎(2)副词,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水面多么浩大,山岳岛屿高高地耸立在水边。‎ ‎(3)助词,即今“啊”字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车声隐隐甸甸地响啊,两人相会在大道口。‎ 何,通“呵”,hē,呵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33.恨,hèn ‎(1)名词,遗憾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天地虽然长久,但总有到尽头的时候,唯有这永别的怨恨,却是绵延不断,永远没有断绝的一天。‎ ‎(2)动词 ‎①遗憾,后悔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先帝活着的时候,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叹息遗憾的。‎ ‎②怨恨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前去(送死)我却没有送您,因此知道您会怨恨我而回来。‎ ‎34.胡,hú ‎(1)名词 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匈奴人不敢南下来牧马,胡人的勇士也不敢拿起弓箭来报仇。‎ ‎(2)代词 ‎①什么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远道而来的人啊,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②为什么,怎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35.患huàn ‎(1)名词 ‎①忧患,祸害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后患。‎ ‎②讳忌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可是曹操却都贸然去做了。‎ ‎(2)动词 ‎①担忧,忧虑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不给,却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②危害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孙子·谋攻》)‎ ‎——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36.或,huò ‎(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人说:“六国接连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 ‎(2)副词 ‎①也许,或许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 ‎②有时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 ‎(3)连词,如果,假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37.疾,jí ‎(1)名词 ‎①病,指常病,轻病 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我没有病。‎ ‎②痛苦,疾苦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 ‎——遇到痛苦、凄惨的事时,没有不叫父母的。‎ ‎③毛病,缺点 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 ‎(2)动词 ‎①厌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②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③痛恨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 ‎④妒忌,通“嫉”‎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 ‎⑤生病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被埋没不值得称道的太多了。‎ ‎(3)形容词 ‎①急速,快捷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我的脚有病,不能快走。‎ ‎②强,猛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38.及,jí ‎(1)动词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②到,到达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 ‎③涉及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 ‎——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2)连词,表并列,和,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 ‎39.即,jí ‎(1)动词 ‎①靠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 ‎——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 ‎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史记·项羽本纪》)‎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 ‎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40.既,jì ‎(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进学解》)‎ ‎——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地区。‎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 ‎③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赤壁赋》)‎ ‎——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3)连词 ‎①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有时沿着幽深曲折的小溪进入山谷,有时也顺着崎岖的小路登上山峰。‎ ‎41.假,jiǎ ‎(1)动词 ‎①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 ‎②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宽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④给予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对汉族人不能交给太大的兵权。‎ ‎(2)形容词 ‎①虚假,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惑敌人啊。‎ ‎②非正式的,代理的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 ‎——就一起共同推举项羽做代理上将军。‎ ‎(3)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假使我犯法被杀,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蝼蚁死去有什么两样?‎ 假,jià 名词,假期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府吏听说了这个变化,就请假暂时回家。‎ ‎42.间,jiān ‎(1)名词 ‎①门缝,夹缝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地看她丈夫。‎ ‎②中间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 ‎③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在危难期间接受了任命。‎ ‎(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贫寒之士都遮蔽起来,让他们都露出笑颜。‎ 间,jiàn ‎(1)名词 ‎①空隙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那关节有空隙,而刀刃却没有厚度。‎ ‎②机会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到了京口,找到机会逃奔真州。‎ ‎③(不多)时间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史记·刺客列传》)‎ ‎——过了不久,秦将樊於期冒犯了秦王而获罪。‎ ‎(2)动词 ‎①离间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谗佞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是处境十分困难了。‎ ‎②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有那些当官的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③间隔,隔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联系。‎ ‎④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3)副词 ‎①表时间,有时,偶然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偶尔提意见。‎ ‎②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骊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走。‎ ‎43.见,jiàn ‎(1)动词 ‎①看见,看到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②会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③谒见,拜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曹刿请求谒见(庄公)。‎ ‎④召见,接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在章台宫召见蔺相如。‎ ‎(2)名词 ‎①见识,见解 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你真是女人的见识!‎ ‎②看见的东西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进去得越深,行进就越艰难,而看见的东西也越奇特。‎ ‎(3)助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你既然这样惦记着我,就希望你不久来(接我)。‎ ‎(4)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把宝玉)给秦国,恐怕得不到秦国补偿的城池,白白地被欺骗。‎ 见,xiàn 动词 ‎①引见,使……见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荷蓧丈人》)‎ ‎——杀鸡做饭给他吃,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见他。‎ ‎②表现,出现,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微风吹过,牧草低下身子,显露出草地上的牛羊。‎ ‎44.解,jiě 动词 ‎①剖开,特指解剖动物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庖丁替文惠君解剖牛。‎ ‎②解开,脱去 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馆记》)‎ ‎——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埋到地里,解掉那些绑缚的棕绳。‎ ‎③分开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少年非常惊骇,急忙把它们分开,使(它们)停止(搏斗)。‎ ‎④解释,解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老师,是用来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⑤解救,消除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现在有一个建议,既可以解除燕国的灾祸,又可以报您的仇,(您将)怎么样?‎ 解,xiè ‎①动词,缓和,消减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太后(愤怒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②通“懈”,松懈,懈怠 胡虏益解。(《李将军列传》)‎ ‎——胡兵更加懈怠了。‎ ‎45.就,jiù 动词 ‎①靠近,接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的刀剑放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 ‎②上(车、路)‎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荆轲于是上车离去,始终没有回头。‎ ‎③赴任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连续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到任。‎ ‎④成就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 ‎——然而我想要成就您礼贤下士的名声,所以让您的车马长久地停留在市井中。‎ ‎⑤承受,接受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所以承受残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怒的表情。‎ ‎46.举,jǔ ‎(1)动词 ‎①举起,抬起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齐桓晋文之事》)‎ ‎——我的力量足以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举不起一根羽毛。‎ ‎②拿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我不能拿着全吴的土地,十万军队,去被别人控制。‎ ‎③举出,提出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所举出的例子贴近生活而表达的意思却极其深远。‎ ‎④举行,施行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 ‎⑤攻克,占领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陈胜吴广的一声喊叫,函谷关就被攻下来了。‎ ‎⑥推荐,选拔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连续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到任。‎ ‎⑦升起 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在江中升起船帆,其余的船按照次序一同前进。‎ ‎(2)形容词 ‎①全,合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 ‎——非常高兴,用笼子装回来,全家庆贺。‎ ‎②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③成功 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不要让这婚事办不成功。‎ ‎(3)名词,举动 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谭嗣同》)‎ ‎——荣禄的密谋,全在于天津阅兵的举动。‎ ‎47.绝,jué ‎(1)动词 ‎①断绝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野心。‎ ‎②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借助舟船的,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③停,止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忽然听见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都停止了。‎ ‎④越过,超越 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超越云气,背负青天。‎ ‎(2)形容词 ‎①达到极点 以为妙绝。(《口技》)‎ ‎——认为(这段口技)妙到了极点。‎ ‎②隔绝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陡峭的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陡峭的岩壁之下。‎ ‎(3)副词,很,非常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佛印很像弥勒佛。‎ ‎48.堪,kān 动词 ‎①经得起,受得住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可是处境是那样危急险恶,一个接一个出现,就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了。‎ ‎②胜任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 ‎——连做一个小官吏的妻子都不能胜任,怎能跟县令的公子相配?‎ ‎③能够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往事怎忍回顾?在敌人的祠堂前面,祭祀的香火旺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49.克,kè 动词 ‎①战胜,攻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攻打它又攻不下来,包围它又没有后续部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②成功,完成 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 ‎——前边怕踩到狼下巴上的垂肉,后面又怕压到狼的尾巴,装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③能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如果这件事能够圆满成功,那么天下的格局就可以定下来了。‎ ‎④克制,约束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 ‎50.类,lèi ‎(1)名词 ‎①种类,同类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雁荡山》)‎ ‎——世上的沟壑等水流冲刷的地方,都有直立的土层或上部凹陷的岩石,也是这一类情况罢了。‎ ‎②事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 ‎——所举出的例子贴近生活而表达的意思却极其深远。‎ ‎(2)动词 ‎①类似,相似 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 ‎——中间画的宫殿楼阁一类的东西,很像寺庙。‎ ‎②类推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墨子·公输》)‎ ‎——你坚持道义,不肯杀少数人,却要去杀许多人,不能算是懂得类推事理。‎ ‎(3)副词,大都、大多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俭示康》)‎ ‎——近年来风气尤其奢侈浪费,当差的人多穿上了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上了丝织品做的鞋子。‎ ‎51.怜,lián 动词 ‎①哀怜,同情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投降秦国,难道您就不怜惜您的姐姐吗?‎ ‎②疼爱,爱惜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52.弥,mí ‎(1)动词,满,遍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扬州慢》)‎ ‎——下了一夜的大雪刚刚停止,满眼都是荠菜和野麦。‎ ‎(2)副词,更加,越发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奉送的越多,侵犯得就越厉害。‎ ‎53.莫,mò ‎(1)名词,通“暮”,晚上(“暮”的本字)‎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陡峭的岩壁之下。‎ ‎(2)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除了刘备没有谁能够抵挡曹操的。‎ ‎(3)副词 ‎①表否定,不,不要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希望及早确定对策,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 ‎②表测度,或许。‎ 其事体莫须有。(《宋史·岳飞传》)‎ ‎——这件事或许是存在的。‎ ‎54.乃,nǎi ‎(1)代词,你(们),你(们)的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意愿啊!‎ ‎(2)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没关系,这是仁政之道啊。‎ ‎(3)副词 ‎①表承接,就、便、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好雨知道时令,到春天就会来临。‎ ‎②表时间间隔之长,才,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营之中,你再进去(见项王)。‎ ‎③表范围,只,仅仅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到了东城,(项羽身边)仅剩了二十八名骑兵。‎ ‎④表意外,竟然,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可是那些见识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的方法)来寻找(石钟山得名之由),自以为找到了它的真实原因。‎ ‎(4)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曹刿说:“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入宫廷去见庄公。‎ ‎55.内,nèi 名词 ‎①里面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 ‎——不多会儿,帘子里面扔出一张纸。‎ ‎②皇宫,宫内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不敢会宾友。(《训俭示康》)‎ ‎——近来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按照宫内方法制造出来的,……不敢约会宾友。‎ ‎③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致力于农业生产。‎ ‎④内心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现在您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却怀着犹豫不决的打算。‎ 内,通“纳”,nà 动词 ‎①接纳,使进入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 ‎②交纳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老百姓缴纳一千石粮食,就授官一级。‎ ‎56.期,qī ‎(1)名词,限定或约定的时间、日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约定的期限。‎ ‎(2)动词 ‎①约定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约定说:“晚上看到(树下)点起火就一齐放箭。”‎ ‎②期望,希望 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仙境是期望不到的。‎ ‎③及,到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人的生命长短由自然决定,最后都会归于死亡。‎ 期,jī ‎①名词。一周年,一整月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要进谏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②期服,穿一周年的丧服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在外没有什么近亲。‎ ‎57.奇,qí ‎(1)形容词 ‎①奇特,罕见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行进越艰难,而看见的东西也越奇特。‎ ‎②特殊,不平常的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拿侍奉秦国的心思,来礼待天下有特殊才能的人。‎ ‎③珍贵的,稀奇的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居为奇货。(《促织》)‎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把它们养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储存起来。‎ ‎④出人意料的(措施、计谋)‎ 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失街亭》)‎ ‎——如果魏军到来,我们就派出他们意料不到的军队来攻打它。‎ ‎⑤美好的,合宜的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现在如果违背了他的情意,恐怕这件事不太合适。‎ ‎(2)动词 ‎①惊异,感到奇怪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促织》)‎ ‎——每当听到琴瑟的弦声,就会随着节奏翩然起舞,(大家)越发感到惊奇。‎ ‎②认为出众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 奇,jī ‎(1)形容词,命运不好,运气不好,常“数奇”连用 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认为李广老了,命运不好,不叫他与匈奴的单于敌对。‎ ‎(2)数词,表单数、零数或余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一点,高约两个米粒左右。‎ ‎58.迁,qiān 动词 ‎①由下面移至上面,泛指迁移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 ‎——当时元兵已迫近京城门外,无论是迎战、拒守、迁都都来不及了。‎ ‎②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安帝素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之学,派公车特意召请,任命他做郎中,后来又提升为太史令。‎ 有时也指降职,贬谪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被此人的话触动,这天晚上才有了被贬官的感觉。‎ ‎③改变,改动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齐国人没有贿赂秦国,结果还是在五国之后政权易主,为什么呢?‎ ‎59.请,qǐng ‎(1)动词 ‎①请求,请人做某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你弹瑟吧。‎ ‎②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石壕吏》)‎ ‎——我老太婆虽然年老力衰了,还是请允许我跟你们连夜回去。‎ ‎③谒见,问候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听说这个人,就前去问候他,想要送他厚礼,他不肯接受。‎ ‎④邀请,约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邀请门客,准备了百余辆兵车,想率领门客前去与秦军拼命。‎ ‎(2)副词,表示尊敬,不翻译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步之内,我要用我颈上的血溅在您的身上。‎ ‎60.穷,qióng ‎(1)形容词 ‎①处境困难,环境险恶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处境险恶,饥饿无所依靠,敌人悬赏追捕得又很紧迫。‎ ‎②不得志,不显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在不得志的时候,则更加坚强,不放弃自己高远的志向。‎ ‎③贫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供养,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2)动词 ‎①终了,穷尽,用尽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啊!‎ ‎②寻到尽头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61.去,qù ‎(1)动词 ‎①离开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②距离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 ‎——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 ‎③除掉,去掉 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替汉室除去异党佞臣等残秽势力。‎ ‎④前往,到……去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富和尚不能前往而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那舞榭歌台等昔日的繁华景象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 ‎(2)形容词,过去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62.劝,quàn 动词 ‎①劝勉,勉励 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正式出征的那一天,国内的百姓都互相勉励。‎ ‎②劝说,劝导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63.却,què ‎(1)动词 ‎①退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蔺相如拿着玉璧退后站立。‎ ‎②拒绝,排斥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做王的不排斥百姓,所以能成就他的功业。‎ ‎③使退,击退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后来,秦国屡次攻击越国,李牧接连将其击退。‎ ‎④回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到哪里去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都高兴得像要疯了。‎ ‎⑤去掉,消除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医治了眼前的病痛,挖掉了心上的肉。‎ ‎(2)副词,表将要重复或继续。还,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什么时候能够(和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 再说说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64.如,rú ‎(1)动词 ‎①往,到……去 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史记·屈原列传》)‎ ‎——就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 ‎②如同,好像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桃花源中的)男女穿着都和外面人一样。‎ ‎③及,赶上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沛公默然了,说:“本来就赶不上他啊。”‎ ‎④按照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中山狼传》)‎ ‎——东郭先生依照老丈的意思,把狼装进袋子里。‎ ‎(2)连词 ‎①表假设,假如,如果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②表选择,或者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65.若,ruò ‎(1)动词 ‎①像,如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使百姓安定吗?‎ ‎②及,比得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不如您漂亮。‎ ‎(2)代词 ‎①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做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凭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想要得到的东西,就像爬上树去逮鱼一样。‎ ‎(3)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板》)‎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简单易行。‎ ‎66.善,shàn ‎(1)形容词 ‎①好 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如果听从,很好;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 ‎②友好的,亲善的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2)名词,美好,与“恶”相对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3)动词 ‎①交好,亲善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 ‎②长于,善于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③做好,处理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④喜欢,羡慕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羡慕世间万物遇到了大好时节,感叹我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⑤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因此感到心满意足,把刀子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67.少,shǎo ‎(1)形容词,数量少,不多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论积贮疏》)‎ ‎——生产(粮食)的人很少,而浪费(粮食)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产怎能不枯竭呢?‎ ‎(2)动词 ‎①缺少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想在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插上茱萸,却单单少了我一个人。‎ ‎②削减,减少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治安策》)‎ ‎——想要使天下政治安定,不如多封一些诸侯国,以削弱他们的力量。‎ ‎③瞧不起,轻视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我曾听说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 ‎(3)名词,少数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墨子·公输》)‎ ‎——你坚持道义,不肯杀少数人,却要去杀许多人,不能算是懂得类推事理。‎ 少,shào ‎(1)名词,青年,少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众多名流贤者都来到这里,老老少少全聚集在一起。‎ ‎(2)形容词,年少,年轻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张衡年轻的时候就善于写文章。‎ 少,shāo 副词,表程度,稍微,略微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被砍下的首级挂在城门上,脸色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68.涉,shè 动词 ‎①徒步渡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察今》)‎ ‎——澭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按照原来的标记趁夜晚过河。‎ ‎②乘舟渡水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楚国有一个乘船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了水里。‎ ‎③进入,到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 ‎④经过,经历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报任安书》)‎ ‎——现在您又遭受意外之罪,过一个月,就临近十二月了。‎ ‎⑤涉猎,学习,阅览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复庵记》)‎ ‎——幼年时读书,喜欢《楚辞》,阅读过很多诸子的文章和经史典籍。‎ ‎⑥漫步,行走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每天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常常关闭着。‎ ‎69.胜,shèng ‎(1)名词,胜利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谋攻》)‎ ‎——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2)动词,战胜,取胜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六国和秦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实力比秦国弱,还有不用贿赂就可以战胜秦国的趋势。‎ ‎(3)形容词 ‎①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我看那岳阳的优美景色,全在一个洞庭湖上。‎ ‎②盛大的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 ‎——(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样盛大的宴会。‎ 胜,shēng ‎(1)动词,禁得住,忍得住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沛公经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来告辞。‎ ‎(2)副词,尽,完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如果按照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就用不尽了。‎ ‎70.识,shí ‎(1)动词 ‎①懂得,知道 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懂得兵多和兵少的不同用法的一方能取胜。‎ ‎②认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同样是沦落天涯的人,今日相逢又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③识别,觉察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听出了(焦仲卿)马叫的声音,急忙穿着鞋子出来迎接他。‎ ‎(2)名词,知识,见识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说》)‎ ‎——除了“学”,没有其他办法发现疑问,除了“问”,没有其他办法增加知识。‎ 识,通“志”,zhì ‎(1)名词,标记,记号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王)公拆开大氅,拿出珍珠交给他们,(当初)封装的记号还和原来一样。‎ ‎(2)动词,记住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住了吗?”‎ ‎71.使,shǐ ‎(1)动词 ‎①命令,派遣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 ‎——楚怀王命令屈原制定国家法令。‎ ‎②让,叫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③使唤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人人都能够像使唤奴仆一样使唤他。‎ ‎④致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 ‎——致使天下的人,口里不敢说,心中却充满了愤怒。‎ ‎⑤出使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实在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玉璧前去出使。‎ ‎(2)名词 ‎①使命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②古代官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使者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刻(派人)捧着玉璧来了。‎ ‎(3)连词,假使,如果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假使人们所憎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还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 ‎72.是,shì ‎(1)形容词,正确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现在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了。‎ ‎(2)动词 ‎①认为……正确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这是世俗人共同的毛病。‎ ‎②是,表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3)代词,这,这个,这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 ‎(4)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冉求!这恐怕该责怪你吧?‎ ‎73.适,shì ‎(1)动词 ‎①往,到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②女子出嫁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我们这)贫贱人家有这么一个女儿,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家门。‎ ‎③顺从,适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怎样处理都顺从哥哥的意思,我哪能自作主张!‎ ‎(2)形容词,舒适,满足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乐游原》)‎ ‎——傍晚心情不舒畅,驾着车登上了这个古原。‎ ‎(3)副词 ‎①恰好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雁荡山》)‎ ‎——从上面看雁荡山,(最高峰)恰好和地面相平。‎ ‎②刚刚,刚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刚刚得到太守的书信,明天就来迎娶你了。‎ ‎74.书,shū ‎(1)动词。书写,记载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头让赵国御史写道。‎ ‎(2)名词 ‎①文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士兵买鱼烧煮来吃,见到鱼肚子里的字条,本来就已经觉得很奇怪了。‎ ‎②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延续了许久,家讯难得,一封书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③文书,名册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征兵的名册一卷又一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④书籍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我家贫困,没有办法买到书来看。‎ ‎⑤特指《尚书》,也可泛指一切经书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 ‎——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也没有受到诗书的教导。‎ ‎75.孰,shú ‎(1)动词 ‎①煮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晋灵公不君》)‎ ‎——厨师炖熊掌未熟,便被杀掉了。‎ ‎②成熟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冷热适合节气,五谷就会按照时令成熟。‎ ‎(2)形容词,仔细,周详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希望您和您的群臣仔细商量这件事。‎ ‎(3)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一个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76.属,shǔ ‎(1)名词 ‎①类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这是尽了自己职分的一类事情。‎ ‎②等,辈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然,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 ‎③亲属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与妻书》)‎ ‎——总是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妻。‎ ‎(2)动词 ‎①隶属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名字隶属于教坊的第一部。‎ ‎②管辖,掌管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病)到了骨髓,(那是)司命所管的事,(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③系,是 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谭嗣同》)‎ ‎——而且营、哨的各级军官,也大多是(荣禄的)老部下。‎ 属,zhǔ 动词 ‎①接连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然而亡国破家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 ‎②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渡过淮河,能够跟随的骑马的人不过一百左右。‎ ‎③连缀,撰写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张衡年轻的时候就善于写文章。‎ ‎④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⑤邀请,劝请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赤壁赋》)‎ ‎——举起酒杯劝客人喝酒,吟诵“明月”的诗篇。‎ ‎77.数,shù ‎(1)名词 ‎①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 ‎——希望能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②算术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 ‎——第三叫作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知识和技能)。‎ ‎③法则,规律,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那么谁胜谁负的命运,谁存谁亡的道理,在和秦的较量中,或许还不容易估量。‎ ‎④技艺、方术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学弈》)‎ ‎——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很小的技艺,如果不专心致志,也还是学不会。‎ ‎(2)数词,表示约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数,shǔ 动词 ‎①点数,计算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刘表训练水军,大小战船多得竟然用千来计算。‎ ‎②列举罪状,加以斥责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列举吕师孟叔侄叛逆的罪状。‎ 数,shuò 副词,屡次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范增屡次给项王使眼色。‎ 数,cù 形容词,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去捕鱼,鱼鳖也就吃不完了。‎ ‎78.率,shuài ‎(1)动词 ‎①率领,带领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率领着疲惫的士兵,带领着几百人的队伍,转过身来攻打秦国。‎ ‎②遵循,沿着 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治平篇》)‎ ‎——其中不听从教导的常有一两个。‎ ‎(2)副词 ‎①表约略或测度,大约、大概、大都、大体。有时“大率”连用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 ‎——大致说来,用根的草药,如果有隔年的老根,必须选择没有茎叶的时候采摘。‎ ‎②表范围,一律、都、全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了,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79.说,shuō ‎(1)动词 ‎①说明,解释 欲遍布之,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甘薯疏序》)‎ ‎——想要广泛传播这种做法,又恐怕不能挨家挨户去解说,就先用这篇疏来倡导一下吧。‎ ‎②诉说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低头随手不停地弹奏,(好像要)说完那心中无限(伤心的)往事。‎ ‎(2)名词 ‎①说法,言论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 ‎②文体的一种,侧重议论。‎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因此写了这篇“说”,以便考察民情的官吏能读到它。‎ 说,shuì 动词,劝说,说服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有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 说,通“悦”,yuè 形容词,喜欢,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并时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 ‎80.私,sī ‎(1)形容词 ‎①私人的,自己的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面,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②私下,不公开的 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结为朋友。”‎ ‎(2)名词,私利,私事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我不忍心因为个人的私念,伤害了忠厚老实人的心意。‎ ‎(3)动词,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的妻子认为我长得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81.素,sù ‎(1)名词 ‎①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 ‎②白色的衣服,丧服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流血到五步之远,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丧服。‎ ‎③平常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 ‎(2)形容词 ‎①朴素的,不加修饰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 ‎——大家都把奢侈浪费当成光荣,我心里却单单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②白色的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副词 ‎①表情态,空,白白地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啊,可不要吃白饭啊!‎ ‎②表时间,从来、一向、平素、素来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地位低下的人。‎ ‎82.汤,tāng 名词 ‎①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仆人拿来热水给我喝。‎ ‎②汤剂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我侍候她服用汤药,不曾停止、离开。‎ ‎③通“烫”,热敷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病在皮下,用热敷的方法就能治好。‎ ‎④人名,殷商的建立者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五蠹》)‎ ‎——近古的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汤王、武王起兵征伐他们。‎ 汤,shāng 汤汤: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洞庭湖)含着远山,吞下了长江,水势浩大,宽广得没有边际。‎ ‎83.涕,tì ‎(1)名词,眼泪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姓蒋的人非常悲痛,眼泪汪汪地说……‎ ‎(2)动词,流眼泪,哭泣 儿涕而去。(《促织》)‎ ‎——儿子哭着跑开了。‎ ‎84.徒,tú ‎(1)名词 ‎①指服劳役的犯人 ‎(陈胜)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陈胜)是农村的种田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役夫。‎ ‎②一类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郯子之类的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 ‎③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孔子的学生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事迹的。‎ ‎(2)形容词,空,光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普通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3)副词 ‎①表情态,徒然,白白地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给秦国(和氏璧),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十五座城,白白地被欺骗。‎ ‎②表范围,只是,仅仅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大的秦国不敢派兵来攻打赵国,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 ‎85.亡,wáng 动词 ‎①逃亡,逃跑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怎么样?‎ ‎②失去,丢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秦国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而天下的诸侯已经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 ‎③灭亡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 ‎——所以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后来才灭亡的,这就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啊。‎ ‎④死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现在刘表刚刚死去,两个儿子不和。‎ 亡,通“无”,wú 动词,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河曲的智叟无言以对。‎ ‎86.王,wáng 名词 ‎①帝王,国君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 ‎——现在想用以前帝王的政策法令治理当代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类。‎ ‎②封建时代最高的爵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王,wàng 动词,称王。指统治天下 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 ‎87.望,wàng ‎(1)动词 ‎①向远处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下去看看那些车辙,又登上车,扶着扶手远远地瞭望齐军。‎ ‎②盼望,期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日夜盼望着您的到来,怎敢反叛呢?‎ ‎③临近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采草药》)‎ ‎——并州、汾州一带的乔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 ‎(2)名词 ‎①名望,声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老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多得挤满了他的书房。‎ ‎②希望,念头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果)三十天不回来,就请容许我们拥立太子为赵王,以打消秦国要挟的念头。‎ ‎③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我还记得周蓼洲先生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的十五日那天。‎ ‎88.恶,è ‎(1)名词 ‎①坏事,罪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不幸先有吕师孟和元军暗中勾结做坏事,后来又有贾余庆向元军讨好。‎ ‎②坏人,恶人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害怕有谗佞的人在自己身边,就要考虑使自身端正来斥退恶人。‎ ‎(2)形容词 ‎①与美相对,丑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花开过后采摘,根的颜色就暗黑难看。‎ ‎②坏,不好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子用了这么多年,像铁一样又冷又硬,我的爱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 ‎③险恶、凶狠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但是危险凶恶的境况层出不穷,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恶,wù 动词 ‎①憎恨,厌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憎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有些灾祸就不去躲避了。‎ ‎②嫉妒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能任用他。‎ 恶,wū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用小的牲畜换掉大的,他们怎么懂得您的心意呢?‎ ‎89.微,wēi ‎(1)形容词 ‎①隐蔽,不清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 ‎②微小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两广五岭一带的小草,严冬时节也不枯萎。‎ ‎③地位卑微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我凭着卑贱的地位,却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 ‎④不显露的,隐藏其高贵身份的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带领数名骑兵出来,改换身份出行,进入一座古寺。‎ ‎⑤精妙,深奥 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他的文章简练,用词精妙。‎ ‎(2)动词 ‎①没有,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在一起呢?‎ ‎②衰败,衰弱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已微矣。(《教战守策》)‎ ‎——天下分裂,唐王朝当然因此就衰败了。‎ ‎(3)副词 ‎①表程度,稍微,微微,略微。‎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看他放箭十支有八九支射中的,只是略微点一点头。‎ ‎②表情态,暗暗地,隐约地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暗暗地观察信陵君,信陵君的神情更加温和。‎ ‎90.悉,xī ‎(1)动词 ‎①尽其所有,总计 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 ‎——把我们村里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长搏击技术的也不超过一百人。‎ ‎②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这封)书信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只是大略陈述一下我短浅的见识。‎ ‎(2)形容词,详尽,全面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论积贮疏》)‎ ‎——古人治理天下,细致到了极点。‎ ‎(3)副词,表范围,全部、完全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 ‎——怀王就全部调发国内的军队。‎ ‎91.相,xiāng 副词 ‎①表彼此,互相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以为,老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 ‎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根据情况分别译为“你”“我”“他”‎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现在)就可以去告诉婆婆,趁早把我打发回家吧。‎ 相,xiàng ‎(1)名词 ‎①相貌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能得到这样的媳妇。‎ ‎②扶助盲人的人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么要扶助他的人干什么用呢?‎ ‎③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④官名,指宰相、丞相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 ‎(2)动词 ‎①观察,审察 胜不敢复相士。(《毛遂自荐》)‎ ‎——我不敢再审察鉴别人才了。‎ ‎②辅助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帮助,也还是不能到达。‎ ‎92.谢,xiè 动词 ‎①道歉,请罪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怕他打碎玉璧,就婉言道歉。‎ ‎②推辞,谢绝 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母亲婉言谢绝了媒人。‎ ‎③辞去,辞别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看公子的神色始终没有改变,就和朋友告别上了车。‎ ‎④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樊哙下拜道谢,起身,站着喝了这杯酒。‎ ‎⑤告诉,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多多劝告后代人啊,应该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⑥凋谢,衰亡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 ‎——等到荷花凋谢以后,也可以算是对得住主人了。‎ ‎⑦请问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 ‎——太守问罗敷:“愿和我同乘一车走吗?”‎ ‎93.信,xìn ‎(1)形容词 ‎①言语真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 ‎②引申为诚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和玉器丝绸,不敢向神虚报,一定要诚实。‎ ‎③可靠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可靠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检查盘问。‎ ‎(2)名词 ‎①信用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②信物,凭据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如果前往却没有什么信物,那么就不能接近秦王。‎ ‎③使者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你回绝来的信使(这里指媒人),我们慢慢地再说这件事吧。‎ ‎④音讯,消息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祭妹文》)‎ ‎——大概是说我在京城考中进士、信使来报知消息早晚之类的事情。‎ ‎(3)动词 ‎①相信 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怀王贪心,相信了张仪的话,就和齐国绝交了。‎ ‎②信任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 ‎——疏远了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4)副词 ‎①确实,实在,果真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 ‎②随意,随便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低头随手不停地弹奏,(好像要)说完那心中无限(伤心的)往事。‎ 信,通“伸”,shēn 动词,伸张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 ‎94.兴,xīng 动词 ‎①起来,起身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②产生,发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积聚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产生。‎ ‎③兴盛,振兴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他关怀国君,想要振兴楚国,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④兴办,举办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到了第二年,政事通畅,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重新兴办起来了。‎ ‎⑤发动,调动 遂发命,遽兴姜戎。(《崤之战》)‎ ‎——于是发布命令,立刻调动姜戎的军队。‎ 兴,xìng 名词,兴趣,兴致 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游黄山记》)‎ ‎——赶上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玩的)兴致很浓。‎ ‎95.行,xíng ‎(1)动词 ‎①行走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②运行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 ‎③经,历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又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我母亲守节的志向(使她被迫改嫁)。‎ ‎④离去,前往 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 ‎⑤实行,施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我赞许他能够实行古人从师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2)名词 ‎①古诗的一种体裁。如《琵琶行》《兵车行》。‎ ‎②行为,品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动作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3)副词,将要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吴巨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又在边远偏僻的州郡,(这个州郡)即将被人吞并。‎ 行,háng ‎(1)名词 ‎①道路 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 ‎——沿着那条小道,去寻找那柔嫩的桑叶。‎ ‎②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军队里。‎ ‎③行列,队伍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全都和他商量,一定能使队伍和睦融洽,好坏各得其所。‎ ‎④辈分 汉天子,吾丈人行也。(《苏武传》)‎ ‎——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 ‎(2)量词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出门登车离去,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96.幸,xìng ‎(1)动词 ‎①宠幸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现在进关了,不贪取财物,不宠幸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 ‎②皇帝到某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宫女们)长久地站立着,远远地凝望着,盼望着皇帝的驾临。‎ ‎③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再访求别的女子),我不能就答应你。‎ ‎(2)副词,侥幸、幸亏、幸而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97.修,xiū ‎(1)动词 ‎①修建,修造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②整治,治理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对外结交孙权,对内整治政务。‎ ‎③修养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修养身心,使品行高洁已经有几十年了。‎ ‎④修订,修改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讨论制定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进行修订。‎ ‎⑤编纂,编写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孙子受了膑刑,就编写了《兵法》一书。‎ ‎⑥学习,研究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所以圣人不求学习古人,不效法旧有的制度。‎ ‎⑦修理,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 ‎⑧整饬。‎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2)形容词 ‎①美好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人民各有各的追求,我只喜好美德,并把它奉为人生的准则。‎ ‎②长,高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这里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木,高高的竹子。‎ ‎98.徐,xú ‎(1)副词,缓慢地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清风慢慢吹过来,水面很是平静。‎ ‎(2)形容词,迟缓 不徐不疾。(《庄子·外篇》)‎ ‎——不慢不快。‎ ‎99.许,xǔ ‎(1)动词 ‎①答应,听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肯答应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②赞同,赞成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③相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相信(这件事)。‎ ‎④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要做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双鬓已先斑白。‎ ‎(2)名词,地方,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数词,表示不定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两个黄米粒左右。‎ ‎(4)代词,这,这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问它怎么能够这样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地流来。‎ ‎100.阳,yáng ‎(1)名词 ‎①太阳,阳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夕阳照着绿树青草,那普通的街巷,人们传说就是宋武帝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②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 ‎③古代哲学概念,阴的对立面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 ‎(2)形容词 ‎①凸起的,刻印时,线条凸起为阳文 ‎②通“佯”,假装,表面上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皆阳应曰……(《记王忠肃公翱事》)‎ ‎——(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忠肃公无法办到……就假装答应说……‎ ‎101.要,yào ‎(1)形容词 ‎①主要,重要 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狱中杂记》)‎ ‎——增减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官员无法辨认出来。‎ ‎②险要 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地势和城池。‎ ‎③简要,切要 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 ‎——可以说是语言简要不烦琐。‎ ‎(2)动词 ‎①总括,概括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治平篇》)‎ ‎——总之,社会长期安定,天下就不能不增加人口。‎ ‎②想要,希望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粉身碎骨全不怕,只想要在人间留下清白的名声。‎ 要,yāo ‎(1)名词,通“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过去,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 ‎(2)动词 ‎①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张良出来,邀请项伯。‎ ‎②要挟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只有砍头没有什么可要挟的,可是还要拿死者的人头做抵押。‎ ‎③相约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虽然曾与府吏相约,但和他见面的机会永远没有了。‎ ‎102.宜,yí ‎(1)动词,应该,应当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 ‎(2)形容词,适宜,合适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社会变了,时代变了,改变先王的法令制度也是适合的了。‎ ‎(3)副词,肯定,难怪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对于牡丹的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103.遗,yí ‎(1)名词,遗失的东西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资治通鉴》)‎ ‎——晚上不用关门睡觉,路上掉了东西也不会有人捡走据为己有。‎ ‎(2)动词 ‎①遗失,丢失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 ‎——乐羊子曾经在走路时捡到了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 ‎②遗留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③舍弃,放弃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小的方面从事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看不出他的聪明在什么地方。‎ 遗,wèi 动词,送给,给予 是时曹操遗权书。(《赤壁之战》)‎ ‎——这时曹操给孙权送来书信。‎ ‎104.贻,yí 动词 ‎①赠送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②遗留 贻笑大方 ‎——让内行人笑话。‎ ‎105.易,yì ‎(1)名词,《周易》的简称 ‎(2)动词 ‎①换,交换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交换我的玉璧,可以给他吗?‎ ‎②改变,更换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社会变了,时代变了,改变先王的法令制度也是适合的了。‎ ‎③轻视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五蠹》)‎ ‎——因此古时候轻视财物,不是(因为)仁爱,而是(因为)财物众多。‎ ‎④代替,替换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以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3)形容词,容易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采草药》)‎ ‎——只不过二月草已经发芽,八月苗还没有枯萎,采摘的人容易辨别罢了。‎ ‎106.阴,yīn ‎(1)名词 ‎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一直通往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可以吗?‎ ‎②阴影,树荫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 ‎③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2)形容词 ‎①昏暗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早晨明朗,傍晚昏暗,景象千变万化。‎ ‎②阴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冷风怒吼,浊浪冲天。‎ ‎③阴险 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辨奸论》)‎ ‎——然而他内心阴险狠毒,志向意趣和别人不一样。‎ ‎(3)副词,暗中,暗地里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 ‎——暗中查知奸党名姓,一下子把他们都擒拿归案。‎ ‎107.右,yòu 名词 ‎①右边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可是看它的左右,到这里来并留下标记的人已经少了。‎ ‎②古代地理上以西为右 姜伯约屡出陇右。(《三国志·钟会传》)‎ ‎——姜维多次从陇西出兵。‎ ‎③古代官职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蔺相如功劳大,封他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 ‎④引申为上 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促织》)‎ ‎——用所有奇特的蟋蟀一只只试着和它斗,没有在它以上的。‎ ‎⑤世族大家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 ‎——豪门大户又多,勾结起来,一同做违法的事。‎ ‎⑥车右,古时在战车上负责主帅的安全 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崤之战》)‎ ‎——梁弘驾着战车,莱驹担任车右。‎ ‎108.再,zài 数词 ‎①两次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后来秦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两次打败了他们。‎ ‎②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没了。‎ ‎109.造,zào 动词 ‎①往,到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 ‎——径直到成名家去拜访,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 ‎②制作,制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了云梯这样的攻城器械。‎ ‎③制定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 ‎——楚怀王命令屈原制定国家法令。‎ ‎110.贼,zéi ‎(1)名词 ‎①祸患,祸害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铺张浪费的风气一天天地增长,这是国家的大祸害。‎ ‎②作乱祸害国家的人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敌人。‎ ‎③强盗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 ‎——两个强盗抓住了我,我侥幸把他们都杀掉了!‎ ‎(2)动词,害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墨子·非儒》)‎ ‎——这是害天下人的做法。‎ ‎111.知,zhī ‎(1)名词 ‎①知觉 而死后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祭妹文》)‎ ‎——而且人死后有没有知觉,和死后能不能见面,也终究难以明白了。‎ ‎②知识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两个小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③交情,往来 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报任安书》)‎ ‎——所以断绝了宾客之间的往来,忘掉了家庭的私事。‎ ‎(2)动词 ‎①知道,知晓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又比这蛇更厉害呢?‎ ‎②主持,管理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我和他共同掌管越国的政事。‎ ‎③识别,认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知,通“智”,zhì 名词,智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112.致,zhì ‎(1)名词,意态,情趣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芙蕖》)‎ ‎——这样我在花没有开放的时候,就已经先享受到无穷的优雅情趣了。‎ ‎(2)动词 ‎①送达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 ‎——宁南伯左良玉南下,安徽统帅想要结交讨好他,就把柳敬亭送到了他的军中。‎ ‎②表达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他关怀国君,想要振兴楚国,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③招来,招引 致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招来三千食客。‎ ‎④取得,得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家中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 ‎⑤到,达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土地,达到了万乘兵车的实力。‎ ‎⑥使,致使,导致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她的品行没有偏差,哪里料想却使您不喜欢呢?‎ ‎(3)形容词,精细 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检查他裁断的案件,都文理致密,不可推翻。‎ ‎(4)副词,极,最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113.质,zhì ‎(1)动词 ‎①抵押,作抵押品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到齐国去做人质。‎ ‎②询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的跟前,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2)名词 ‎①本质,资质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不是天生资质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注罢了。‎ ‎②质地,底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周身黑色,上面有白色的花纹。‎ ‎③通“贽”,古时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就命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把丰厚的礼物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事奉楚国。‎ ‎④通“锧”,刑具,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不如赤膊伏在斧质上向大王请罪,那还或许侥幸能够免罪。‎ ‎(3)形容词,质朴 质胜文则野。(《论语》)‎ ‎——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 ‎(4)副词,正,刚刚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天刚亮的时候,在竹林中躲避哨兵。‎ ‎114.治,zhì ‎(1)动词 ‎①治理,管理 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 ‎②整治,训练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和您在东吴会战。‎ ‎③整理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准备车辆,整理行装,装好债券契约就出发了。‎ ‎④医治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您有病在皮肤的纹理里,如果不医治,恐怕会更厉害。‎ ‎⑤对付,抵御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 ‎⑥惩处,处置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不能完成任务,就请惩治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2)形容词,太平,安定,与“乱”相对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文臣武将都能得到任用,君王垂衣拱手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了。‎ ‎115.诸,zhū ‎(1)形容词,众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冯婉贞于是带领众少年整理好行装出发了。‎ ‎(2)兼词 ‎①代词兼介词,相当于“之于”‎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秦穆公向蹇叔询问这件事。‎ ‎②代词兼语气助词,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您曾经把您喜欢音乐的事情告诉了庄暴,有这件事吗?‎ ‎116.族,zú ‎(1)名词 ‎①家族,指同姓的亲属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 ‎②种族,民族 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少年中国说》)‎ ‎——我们这些黄帝的子孙,聚族而居,自立于这个地球之上已有数千年。‎ ‎③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士大夫之类一听到谁称谁是老师,谁称谁是弟子等,就聚在一起讥笑他。‎ ‎④(筋骨)丛聚集结之处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庖丁解牛》)‎ ‎——每当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看它难以解剖,就很小心地警觉起来。‎ ‎(2)动词,灭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使秦王室灭族的人,其实是秦自身,而不是天下的人。‎ ‎(3)形容词,众,一般 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骨头)。‎ ‎117.卒,zú ‎(1)名词 ‎①步兵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明天早上犒劳士兵,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②古代军队编制,百人为卒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孙子·谋攻》)‎ ‎——使整卒的士兵降服为上策,攻败敌军的策略是差一些的。‎ ‎③差役 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狱中杂记》)‎ ‎——牢房的看守住在中间,墙上开了窗户来透光。‎ ‎(2)动词 ‎①死亡。古代大夫死称卒。又年老寿终称卒。后为死的通称 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 ‎②完毕,结束,到……止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磐石又方又厚,能够坚持千年才完结。‎ ‎(3)副词,表终结,终于,始终,到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最终在正殿接见了蔺相如,完成了礼仪之后送他回赵国。‎ 卒,通“猝”,cù 副词,仓猝,突然,匆忙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赤壁之战》)‎ ‎——五万士兵难以在仓促之间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了三万人。‎ ‎118.走,zǒu ‎(1)动词 ‎①古代指疾行,即跑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两只兔子并排地跑,怎么能辨别哪是雄哪是雌呢?‎ ‎②逃跑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老翁跳墙跑了,老妇人出门来看。‎ ‎③奔向,趋向 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私下打算从赵国逃跑奔向燕国。‎ ‎④通往,通向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2)名词,仆人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愿意像牛马一样为您奔走的仆人司马迁再次拜言。‎ ‎119.左,zuǒ 名词 ‎①左边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可是看它的左右,到这里来并留下标记的人已经少了。‎ ‎②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群英会蒋干中计》)‎ ‎——我到了江东,一定要成功。‎ ‎③较低的地位,卑下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我被贬官为九江郡司马。‎ ‎④车上的尊位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带着车马,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 ‎120.坐,zuò ‎(1)名词,座位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项王就接过玉璧,放在座位上。‎ ‎(2)动词 ‎①古人席地取跪姿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项王、项伯面朝东坐着。‎ ‎②犯法,犯罪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您就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犯了盗窃罪。”‎ ‎(3)介词,因为、由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枫林的晚景,这里的霜叶比二月的红花还鲜艳。‎ 常见古今异义词77例 ‎1.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卑,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2.北面——‎ ‎【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古义】面向北(称臣),投降。‎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3.博学——‎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4.不过——‎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5.操持——‎ ‎【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拿着。‎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6.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开始。‎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7.成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古义】成人,自立。‎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8.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②一年。‎ ‎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9.从而——‎ ‎【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0.从事——‎ ‎【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泛指一般属官。‎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11.从容——‎ ‎【今义】不慌不忙;‎ ‎【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12.地方——‎ ‎【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②本地,当地;‎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13.非常——‎ ‎【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 ‎【古义】意外变故(名词)。‎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14.风流——‎ ‎【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与男女间的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逢迎——‎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古义】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16.夫人——‎ ‎【今义】男子的配偶;‎ ‎【古义】那个人。‎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17.感激——‎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18.更衣——‎ ‎【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9.故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古义】先例、旧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20.诡辩——‎ ‎【今义】无理狡辩;‎ ‎【古义】谎言。‎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21.果然——‎ ‎【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古义】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22.豪杰——‎ ‎【今义】才能杰出的人;‎ ‎【古义】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23.河南、河北——‎ ‎【今义】行政省份之一;‎ ‎【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鸿门宴》)‎ ‎24.横行——‎ ‎【今义】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 ‎【古义】纵横驰骋。‎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25.婚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儿女亲家。‎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 ‎26.交通——‎ ‎【今义】①往来通达;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③来往和运输。‎ ‎【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③互相遮盖。‎ ‎①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27.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28.开张——‎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古义】不闭塞,广泛。‎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9.可怜——‎ ‎【今义】值得怜悯 ‎【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③可惜。‎ ‎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30.空中——‎ ‎【今义】天空中;‎ ‎【古义】中间是空的。‎ 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31.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32.口语——‎ ‎【今义】与“书面语”相对;‎ ‎【古义】言论。‎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报任安书》)‎ ‎33.老大——‎ ‎【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 ‎【古义】年龄大。‎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34.烈士——‎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5.留意——‎ ‎【今义】当心,注意;‎ ‎【古义】考虑。‎ 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荆轲刺秦王》)‎ ‎36.明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第二年。‎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琵琶行》)‎ ‎37.其实——‎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古义】①那实际情况;②它的果实。‎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38.妻子——‎ ‎【今义】配偶(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9.前进——‎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40.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1.然而——‎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古义】这样,可是(却)。‎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42.山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①指战国时秦国殽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韩、魏、燕、齐六国;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43.束手——‎ ‎【今义】没办法,与“无策”连用;‎ ‎【古义】捆起手来,投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44.虽然——‎ ‎【今义】表让步关系的连词;‎ ‎【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虽,虽然;然,如此,这样。‎ 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 ‎45.突出——‎ ‎【今义】超出一般地显露;‎ ‎【古义】突然出击。‎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46.往往——‎ ‎【今义】常常;‎ ‎【古义】处处。‎ 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47.无赖——‎ ‎【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活泼好玩。‎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48.无论——‎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古义】更不必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9.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50.下车——‎ ‎【今义】从车上下来;‎ ‎【古义】指官吏初到任。‎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 ‎51.辛苦——‎ ‎【今义】身心劳苦;‎ ‎【古义】辛酸苦楚。‎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52.向来——‎ ‎【今义】从来,一向;‎ ‎【古义】原来的。‎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53.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古义】出使的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54.行为——‎ ‎【今义】举动;‎ ‎【古义】行,品行;为,作为。‎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55.形容——‎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古义】形体容貌。‎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56.宣言——‎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古义】公开扬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57.学者——‎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58.颜色——‎ ‎【今义】色彩;‎ ‎【古义】脸上的神色。‎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59.以往——‎ ‎【今义】过去;‎ ‎【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0.意气——‎ ‎【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古义】意思和语气。‎ 意气勤勤恳恳。(《报任安书》)‎ ‎61.殷勤——‎ ‎【今义】热情而周到;‎ ‎【古义】关切,问候。‎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62.因为——‎ ‎【今义】表原因或理由的连词;‎ ‎【古义】于是,作。‎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63.鱼肉——‎ ‎【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64.于是——‎ ‎【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在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65.约束——‎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古义】盟约。‎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6.丈人——‎ ‎【今义】指岳父;‎ ‎【古义】老人、长辈。‎ ‎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微子》)‎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67.整顿——‎ ‎【今义】变乱为治;‎ ‎【古义】整理。‎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 ‎68.智力——‎ ‎【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古义】智谋和力量。‎ 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69.指示——‎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古义】指给人看。‎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0.至于——‎ ‎【今义】表另提一件事的连词;‎ ‎【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71.爪牙——‎ ‎【今义】恶势力的帮凶;‎ ‎【古义】①爪子和牙齿;②比喻勇敢的武士。‎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72.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73.中间——‎ ‎【今义】当中;‎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74.众人——‎ ‎【今义】许多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75.自由——‎ ‎【今义】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古义】自作主张。‎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76.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77.左右——‎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个方位;大致范围;控制;‎ ‎【古义】近臣,侍卫人员。‎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虚词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四)固定搭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②三月而后成。(《采草药》)‎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做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四)固定搭配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做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其】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何则】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荀子·宥坐篇》)‎ ‎【何……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如……何、奈……何】将……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三、【乎】 ‎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醉翁亭记》)‎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在)(《捕蛇者说》)‎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师说》)‎ ‎④吾尝疑乎是。(对)(《捕蛇者说》)‎ ‎⑤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对于)(《原君》)‎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四、【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做定语,译为“你的”;也做主语,译为“你”。不能做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固定搭配 ‎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五、【其】 ‎ ‎(一)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 ‎1.第三人称代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强委婉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五)固定搭配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六、【且】 ‎ ‎(一)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副词 ‎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三)固定搭配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 ‎(一)动词,像,好像 ‎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做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 ‎(三)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表另提一件事情,相当于“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四)固定搭配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八、【所】 ‎ ‎(一)名词,处所,地方 ‎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用作助词 ‎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通“许”,左右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四)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西都赋》)‎ ‎(五)固定搭配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 ‎1.到处。‎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九、【为】‎ ‎(一)动词 ‎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做)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作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成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变成)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⑥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 ‎(一)兼词 ‎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 ‎1.相当于“之”。‎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语气词 ‎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 ‎(一)句末语气词 ‎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三)固定搭配 ‎【……之谓也】【其……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二、【以】 ‎ ‎(一)介词 ‎ ‎1.表示工具。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谭嗣同传》)‎ ‎②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5.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 ‎“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助词 ‎ ‎1.作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张衡传》)‎ ‎2.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六)通假 ‎ ‎1.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七)固定搭配 ‎【以为】 ‎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过秦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是以】【以是】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 ‎(一)介词 ‎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二)副词,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名词,原因,缘由 ‎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 ‎1.根据 ‎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 ‎(一)介词 ‎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廷。(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劝学》)‎ ‎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二)固定搭配 ‎【于是】 ‎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对此)(《游褒禅山记》)‎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于是。‎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十五、【与】 ‎ ‎(一)介词 ‎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庞煖易与耳。(《史记·燕召公世家》)‎ ‎4.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5.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五)固定搭配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跟……比较,哪一个……” ‎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哪如”“与其……哪如……” ‎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十六、【则】 ‎ ‎(一)连词 ‎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 ‎2.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但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4.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5.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三)名词 ‎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六)固定搭配 ‎【则是】只当是。‎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连呼则则。(《祭妹文》)‎ 十七、【者】 ‎ ‎(一)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十八、【之】 ‎ ‎(一)代词 ‎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之:他)(《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常见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做状语 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做状语外,其他名词做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做状语的情况却很普遍,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等。例如:‎ ‎①朝(在早上)济而夕(到黄昏)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②既东(向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向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③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己。(《劝学》)‎ ‎④上(在地上)食埃土,下(在地下)饮黄泉。(《劝学》)‎ ‎⑤秋水时(按季节)至。(《秋水》)‎ ‎⑥有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口袋一样)括四海之意。(《过秦论》)‎ ‎⑦项伯乃夜(连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⑧吾得兄(像对待兄长那样)事之。(《鸿门宴》)‎ ‎⑨辇(用车子,乘车)来于秦。(《阿房宫赋》)‎ ‎⑩余自齐安舟(乘船)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2.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该活用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它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例如:‎ ‎①徐孺下(使……放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使……为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舍(使……住宿)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3.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该活用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强调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感受或认识。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例如:‎ ‎①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以……为鉴)之。(《阿房宫赋》)‎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把……作为宾客)其父。(《伤仲永》)‎ ‎4.做动词 在文言文里,名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被用作动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意义并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②子孙帝王(称帝称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③道(取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楚人一炬(放火),可怜焦土(变成焦土)!(《阿房宫赋》)‎ ‎⑤族(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⑥籍(登记)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⑦然陈涉瓮(用瓮作)牖绳(用绳系)枢之子。(《过秦论》)‎ 二、动词的活用 ‎1.做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例如:‎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恩惠)矣。(《烛之武退秦师》)‎ ‎②追亡(逃跑的军队)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③此亡秦之续(继承者,后续者)耳。(《鸿门宴》)‎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到的人)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2.使动用法 这时,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例如:‎ ‎①烛之武退(使……退却)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②外连衡而斗(使……相斗)诸侯。(《过秦论》)‎ ‎③吞二周而亡(使……灭亡)诸侯。(《过秦论》)‎ ‎④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⑤序八州而朝(使……朝见)同列。(《过秦论》)‎ ‎⑥项伯杀人,臣活(使……活)之。(《鸿门宴》)‎ ‎⑦沛公旦日从(使……跟从,率领)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⑧腾(使……腾空)蛟起(使……飞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滕王阁序》)‎ ‎3.为动用法 所谓“为动”,简单地说就是“为宾语动”。“为动”的“为”字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当“给,替”讲,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这种动词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是人;二是当“为了”讲,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这种动词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是物。例如:‎ ‎①祭祀必祝(为……祈祷)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后人哀(为……而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4.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就是“把……(宾语)当作……(该活用动词)”的意思。例如:‎ ‎①乐(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且庸人尚羞(以……为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做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做定语。例如:‎ ‎①以天下之美(美景)为尽在己。(《秋水》)‎ ‎②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德才),陶朱、猗顿之富(财富)。(《过秦论》)‎ ‎③此其志不在小(小处,小的方面)。(《鸿门宴》)‎ ‎④是故圣(圣人)益圣,愚(愚人)益愚。(《师说》)‎ ‎⑤小(小的方面)学而大(大的方面)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⑥智勇(智勇的人)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做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或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变小变弱)也。(《过秦论》)‎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六国论》)‎ ‎③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也。(《六国论》)‎ ‎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头)也。(《游褒禅山记》)‎ ‎⑤火尚足以明(照明)也。(《游褒禅山记》)‎ ‎⑥借书满(装满,放满)架。(《项脊轩志》)‎ ‎3.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假舆马者,非利(使……快)足也。(《劝学》)‎ ‎②以弱(使……弱,削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使……愚昧)黔首。(《过秦论》)‎ ‎④拔剑撞而破(使……破)之。(《鸿门宴》)‎ ‎4.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例如:‎ ‎①而耻(以……为耻)学于师。(《师说》)‎ ‎②成以其小,劣(认为……低劣)之。(《促织》)‎ ‎③吾妻之美(认为……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数词的活用 ‎1.做动词 在句子中拥有谓语的语法地位。例如:‎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阿房宫赋》)‎ ‎2.做形容词 有谓语的语法作用。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专一)也。(《劝学》)‎ ‎②士也罔极,二三(不专一)其德。(《氓》)‎ ‎3.做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有修饰或限制的作用。例如:‎ ‎①而或长烟一(全,都)空。(《岳阳楼记》)‎ ‎②一(一旦)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4.意动用法 用在名词之前,有“把……(名词)看作……”“认为(名词)……”的意思。例如:‎ 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常见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通常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者……也”系列、“乃、为”‎ 系列和无标志系列。‎ ‎1.“……者……也”系列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 ‎2.“乃、为”系列 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无标志系列 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如:‎ 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二、被动句 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于……”“为”“被”“为所”“为……所……”等。例如:‎ ‎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 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例如:‎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③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几种。‎ ‎1.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用代词做宾语时,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2)疑问句中用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做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充当介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②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③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文言文中可把宾语移到动词前,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之”“是”作为提前的标志。有的文言句式为了表示强调,特意在宾语前加副词“唯”,组成“唯……是……”“唯……之……”的形式。如:‎ ‎①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用“……之谓也”或“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句式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形式,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如:‎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②《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③《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2.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之为“定语后置”。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这种形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形式。例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放在谓语动词前做状语,所以翻译时,就让它做了状语,因此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置于谓语动词后。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以……”置于谓语动词后。例如:‎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4.谓语前置 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都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种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四、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的情况,其不同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略的,古汉语也可以省略。‎ ‎1.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承前省略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曹刿论战》)(谓语、主语的省略)‎ ‎2.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例如: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修饰语的省略)‎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资治通鉴》)(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5.分句的省略 例如: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常见固定句式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奈何]怎么办。‎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何如]怎么样。‎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 ‎·[奈……何、若……何、如……何]对……怎么办,拿……怎么样。‎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也、何者、何则]为什么呢。‎ 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荀子·宥坐篇》)‎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何……哉(也)]怎么能……呢。‎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何……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何……之有]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等。‎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不亦……乎]不也是……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顾……哉]难道……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独……耶(乎、哉)]难道……吗。‎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欤]难道……吗,岂……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三、表感叹的固定句式 ‎·[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直……耳]只不过……罢了。‎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一何]何等,多么。‎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亦……哉]也(是)……啊。‎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四、表揣度的固定句式 ‎·[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不……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其……乎]大概(恐怕)……吧。‎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五、表选择的固定句式 ‎·[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其……其……也]是……还是……呢。‎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六、表被动的固定句式 ‎·[见……于……]被。‎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为……所……]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七、表假设的固定句式 ‎·[诚……则……]如果……那么(就)……。‎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向使]假如,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八、表转折的固定句式 ‎·[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虽然]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 九、表因果的固定句式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是因为……。‎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以……故]因为……的缘故。‎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2015·北京,9~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18分)‎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注】 ①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ūn),均为人名。‎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1)至公也(  )‎ A.到达   B.极、最   C.至于     D.导致 ‎(2)忍所私以行大义(  )‎ A.忍耐 B.容忍 C.对……狠心 D.抑制 ‎1.(1)B 结合上下文,采用语境分析法,可以得出答案。文中的“至公也”‎ 是评论尧舜禅让的行为是天下最公正的。‎ ‎(2)C 文中的“所私”指巨子的儿子,意思是用对自己的儿子狠心的方式来伸张大义。‎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 A. B. C. D. ‎2.A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代词,那。B.均为助词,译为“的”。C.均为副词,于是、就。D.均为代词,“……的人”。‎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与其子而授舜 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 B.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C.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 D.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 ‎3.B “君问可”的意思是国君您问我谁可以担当此任。‎ ‎4.请把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关键点:“私”“烛”“行”。‎ ‎【答案】 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5.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4分)‎ ‎①晋平公 ②祁黄羊 ③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描述晋平公,要抓住他咨询、听取祁黄羊意见这一特点;描述祁黄羊,要抓住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一特点;描述腹要抓住他坚守法律惩处自己的儿子这一特点。‎ ‎【答案】 晋平公: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从善如流(其他符合人物特征的成语、熟语也可)‎ 祁黄羊:一碗水端平 举贤不避亲(其他符合人物特征的成语、熟语也可)‎ 腹:不徇私情 大义灭亲(其他符合人物特征的成语、熟语也可)‎ ‎6.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①平公曰:“善。” ②国人称善焉。 ③孔子闻之曰:“善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析】 抓住语境,指出“善”的具体内容就可以。‎ ‎【答案】 ①此处的“善”是平公赞同祁黄羊的举荐,认为他说得对。②此处的“善”是国人称赞祁黄羊的行为,认为他做得好。③此处的“善”是孔子评论祁黄羊的说法,认为说得好。‎ ‎【参考译文】‎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地的承载没有偏私,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尧有十个儿子,但是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没有传位给他的儿子而传给了禹:他们是最公正的。‎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县令,那么谁可以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任。”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谁可以担当此任,不是问我的仇人啊!”晋平公说:“好啊!”于是就让解狐担任,国人都很称赞。过了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尉,那么谁能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谁可以担当此任,不是问我的儿子呀!”晋平公说:“好啊!”于是又让祁午担任,国人都很称赞。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说法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黄享,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腹黄享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规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禁止杀伤人,这是天下的大义啊!君王虽然给我恩惠,让官吏不杀他,但我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规。”腹黄享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用对自己儿子狠心的方式来推行大义,腹黄享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二、(2014·山东,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 詹 鼎 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1.C 延:招请,聘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2.C 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事”。A.介词,同、和;连词,和。B.连词,表修饰;介词,把。D.代词,他;副词,表揣测,大概。‎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项是(3分)(  )‎ ‎①辄能言诸生所诵 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B ②写勤奋用功。③写品质清廉。⑤为国珍谢罪,言辞不卑不亢。‎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转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4.D 河南行省郎中的请命被丞相否定,未曾任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是台州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地位)卑贱,父亲在街市以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只有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然而詹鼎常常自己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看他的志向不可改变,就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 ‎,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也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就没有能与詹鼎谈论的了。他们的老师离开后,詹鼎就成了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控制他,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求有才能的人为僚属。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才替他做事,做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的弟弟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交给詹鼎处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任用天下贤能的人,全心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政事呢?”(詹鼎)没有答应,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詹鼎被逮捕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被重新任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之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中之事,多次违反法令。詹鼎在府庭集合众人,叫来一名驿丞,指责他不奉公法,并杀了他。在庭内的人都吓得腿发抖,跪着上前请罪,直到膝盖弯曲久了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公文堆满面前,一会儿就处理完了。‎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楼船逃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替方国珍草拟了奏表请罪,言辞非常恭敬而且软中有硬。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并且还任命方国珍为右丞,詹鼎也被召到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空缺郎中,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待职半年后,詹鼎被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任刑部郎中、刑部佐僚。任职未到期,有司衙门请求任命官员。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他竟然被如此称赞。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使人害怕的名声,人们都乐于其不苛刻。正巧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赃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探望他,可能有受贿的事,他实在不知情。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参与这件事的一百余人都被处死。‎ 三、(2014·天津,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20分)‎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 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以科兄弟        科:分摊 B.全活甚众 全:全部 C.其女字君从子 字:许嫁 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纠:聚集 ‎1.B 全:使动用法,使……保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2.A 均为介词,因为。B.介词,在;介词,到。C.连词,表因果,因而;连词,表转折,但是。D.副词,推测语气,大概;副词,期许语气,一定。‎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一组是(3分)(  )‎ ‎①君天姿英敏,读书观大略 ②好施与,矜然诺 ‎③广义田以资通区 ④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⑤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 ⑥每闻盗则挺身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3.D ①说徐谦尊聪明,③是巡抚张公的行为。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悉心奉养父亲,想方设法维持家庭生计,极尽孝悌之义。‎ B.徐谦尊为人重义轻财,亲贤友善。明亡后,他资助州郡中有名望的忠义之士,不计个人利害。‎ 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 D.文章选用多个典型事例,有叙有议,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4.C “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错,原文第3段说“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作者不认为徐谦尊是游侠士。‎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里人皆欷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1)关键点:“条”“上”“览”“击节”、判断句式。(2)关键点:“欷歔流涕”“斯”“辈”、所字结构。(3)关键点:“好”“故”“救”、状语后置结构。‎ ‎【答案】 (1)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叹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2)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 ‎(3)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参考译文】‎ 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附学生。徐君天赋聪慧而有卓识,读书只了解大概,仰慕古代刚直严正、见义勇为的人,乐于周济,谨守诺言。街坊若有争论,必定登门去验证是非曲直,徐君一句话就能使人折服。家境中落后,徐君殷勤周至地悉心奉养父亲,所以父亲能够与几个旧友在山野中歌吟长啸达二十多年。所有的徭役都是自身承担,从不将它分摊给兄弟。徐君的伯父性格刚强急躁,他侍奉伯父更加谨慎。最小的弟弟读书,徐君没有因为自己家境贫寒的缘故竭尽力量资助。‎ 明代末年,各种苛捐杂税非常沉重,主管其事的人经常耗尽家产,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叹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从此用增加赡养族人或贫困者的田产来资助这一地区 ‎,设立共有土地制度来分配田地给各户丁口,到现在还享受它带来的好处。崇祯末年,天旱蝗灾连续不断,许多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君每年拿出仓储的粮食来救济乡亲,又劝说有财力的人家也来资助,使保全活命的人很多。他妻子的兄弟有一亲人年老而没有后代,徐君供养他二十年,老人死后徐君安葬了他并且每年都去祭祀。徐君的一个黄姓好友父子死在监狱,留下两个寡妇和一个女儿,徐君尽心救助她们,将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侄儿,所以黄氏一生都没有感到有孤独寡居的苦闷。朋友黄某的亲家喜欢炫耀,忽然遭受了一场大灾难,徐君为援救他耗尽家产。徐君教育孩子要把亲近贤人,爱慕贤才,对别人亲密友好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改朝换代之际,州郡中有声望的人和侠义之士都到邓尉山、太湖畔开垦土地,徐君为了营求住所资助饮食不知疲倦,不再因为利害关系受到猜疑而在意。到了乙酉丙戌年间,各种盗贼纷纷出现。徐君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每次听说盗贼来了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勇敢的人来防御。盗贼非常恼怒,最后杀了徐君。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 有人说:徐君只不过是个古代侠义之辈而已。魏禧说:侠义的人凭借喜爱侠义使国家混乱,徐君凭借侠义来保护百姓,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朝代兴盛之时,上官保持自身清白励精图治来让下民得到好处,下民尽职尽责来供奉上官,上下相处平安,那么盗贼也就不会出现。朝代衰落时,大官们贪婪放纵以军事威力来监督他们的臣民,小的官吏大肆剥削百姓,自我奉承又奉承上官,弱小的百姓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在这种时候,千户人家的乡里,百户人家的聚集地,假如有豪门巨室的大人物,喜爱侠义不看重钱财名利,能缓解一方急难的人,那么贫穷百姓的饥饿寒冷有资助的人,战争和敌人出现时有依靠的地方,就不会失去操守仓促间沦为盗贼。或者也有人敬重法则感念恩德,不敢为非作歹,不忍心辜负别人。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君这样的人,他或许就是在其中的人吧?唉,这篇传记并不是仅仅为徐君所撰写的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