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新版

‎2019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 ‎ 第Ⅰ卷: 客观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4分)‎ ‎1.2016年以来,“套路、小目标、洪荒之力、蓝瘦香菇”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这些网络热词代表了一定的民意和情绪,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这表明“网络热词”( ) ‎ ‎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②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③反映了人类某些实践活动需求 ④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物质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 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D. 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每年冬至这一天,老北京人讲究吃馄饨。古代,人们认为冬至开始,阳气上升,但天地之气仍处于“馄饨”相交的状态,所以要在这一天吃馄饨,取馄饨初开之意。这表明( ) ‎ A.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B. 传统文化的内涵需要保持稳定不变 C. 人们的物质活动依赖于文化活动 D.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4.文化产业是2l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l/5。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5.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 ) ‎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 ‎6.为铭记历史、警示后人,近年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多次展览。展览遴选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应图片、文物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全面地展现历史原貌,使参观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表明( ) ‎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交融 - 9 -‎ ‎③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影响人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有人认为,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逆反。这说明文化影响人的( ) ‎ A. 实践活动 B. 思维方式 C. 交往方式 D. 生活方式 ‎8.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从文化角度看,对人的选择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 提高辨别文化的能力,拒绝污染 D. 通过自我教育,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9.“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 A. 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 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③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11.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①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9 -‎ ‎13.《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一经播出就获了巨大成功,好评如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朗读者》的成功经验有(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2017年7月2日,天津京剧院《杨门女将》剧组在日本东京等地巡演12天,受到日本观众好评。…中国戏曲频频走出国门,迈步国际舞台,展示文化之美。戏曲走出去旨在( ) ‎ ‎①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②彰显文化多样性,保留各民族文化个性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④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5.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伴随着手机阅读、自媒体的发展,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浅阅读(指浏览式的、泛泛的阅读)”和“深阅读(指进入内容情境,深刻思考的阅读)”有机结合,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 )‎ ‎①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 ‎②阅读内容的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 ‎③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只有“深阅读”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等。2009年,当“国民阅读调查”第一次将“数字化阅读”纳入其中时,当时只有24.6%的人有数字化阅读行为;2015年,这个比例为64%。数据显示,2016年,有超过五成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 - 9 -‎ 有约70%以上国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上网比例明显增加。“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中国人传统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方式( )‎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是社会生活中最方便、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 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会时发表演讲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0.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全由陕西本地人出演。地道的关中方言,使演员融入了角色的灵魂,传达出了老陕身上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冷硬蹭倔,不怒自威、外儒内刚的骨血气,使该剧成为陕西“旅游+文化”的新名片。这表明( )‎ ‎①利用现代传媒是推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②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更能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③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2016年9月9日,“守望精神家园——第三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北拉开帷幕。本届活动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在台北市、新竹县举办“瑰丽岭南——‎ - 9 -‎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岭南风情——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等活动。海峡两岸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有利于( )‎ ‎①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融,走向统一 ②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③充分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将清明节法定化,可以增加人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表明( )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3.2016年11月16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中国浙江省乌镇开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既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了国际平台,也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了中国平台。两个平台的搭建( ) ‎ A. 拓展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B. 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特点,保障了各民族文化权益 C. 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D. 加快了各民族文化融合,重塑了互联网文化秩序 ‎24.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 ‎①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被动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 9 -‎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使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影片通过电视、网络与移动平台加以传播,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信仰、红色气质。这说明( ) ‎ ‎①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 ‎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不断嬗变。文学形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 )‎ A.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B.由文人墨客主导 C.受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 D.由朝代更迭决定 ‎29.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这体现了( )‎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②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变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 ‎31.2016年2月,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之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因为( )‎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证 B.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新闻工作的根本目的 C.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新闻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 ‎32.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 主观题(共36分)‎ ‎33.“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全力推进农村 贫困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山区贫穷的根源除了资源贫 乏外,另一个主要症结是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差。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 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12分)‎ ‎ ‎ ‎34.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大会发布“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提出了互联网发展治理的若干趋势,再次提醒世人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建立。‎ ‎ 近年来,某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筛选了若干种古文化遗址保护的做法,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成功地保护了该地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该地成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本地文化遗产制作成3D宣传片,用现代科技讲述遗产的“故事”。同时,也将本地文化遗产展现给世界,既提升了本地文化的知名度,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大数据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大意义。(12分)‎ - 9 -‎ ‎ ‎ ‎35.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浪漫情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灵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 ‎ 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充分吸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宝贵经验,在娱乐综艺节目大举入侵之时,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圈粉无数。‎ ‎ 对于当下的古诗词热,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12分)‎ ‎ ‎ - 9 -‎ ‎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答案 ‎ 第Ⅰ卷: 客观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4分。)‎ ‎1 B 2 C 3 D 4 C 5 D 6 D 7 B 8 A 9 B 10 C ‎ ‎11 D 12 B 13 D 14 D 15 C 16 B 17 B 18 C 19 A 20 C ‎ ‎21 C 22 D 23 A 24 C 25 D 26 A 27 B 28 A 29 C 30. B ‎ ‎31 C 32 D ‎ 第Ⅱ卷: 主观题(共36分)‎ ‎33.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扶贫可以消除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扶贫,可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解决文化贫困,能够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实现脱贫致富。‎ ‎34. 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展现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地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③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互联网技术,推动了该地文化的传播,提升了本地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5.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3分)必要的记诵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创新。(3分)“记诵是因循的步履”,认为记诵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认了记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2分)②思考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从而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创新。(2分)但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否定了实践的作用而夸大了思考的作用。(2分)‎ - 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