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玉田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B. 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C. 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D. 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A正确; B.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液和淋巴结中,因此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 C.血浆中不含有蛋白酶,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 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正确; B、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B正确; C、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环境有影响,但正常情况下,经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或理化性质会处于动态变化中,C正确; D、由于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所以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不等,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明确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能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 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高的是乙 B. 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 C.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 D. 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细胞内液、丁是淋巴. 【详解】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丙(细胞内液),O2浓度最高的是甲(血浆),A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使乙的含量会增多,甲的含量会减少,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正确;淋巴细胞存在于(丁液)淋巴中,会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细胞也存在于(甲液)血浆中,D错误。 【点睛】判断内环境的具体成分时,先抓单向箭头,两个单向箭头所夹的一定是淋巴。淋巴一定来自组织液并指向血浆。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肌酸、肌酐及果糖等物质 B. 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 C. 人体内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都是组织液 D. 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会出现在正常人的内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代谢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手和脚有时磨出的水泡是由表皮被擦伤,组织间隙的组织液渗出造成,主要为组织液;人体内大部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组织液。 【详解】A、肌酐属于肌细胞代谢产物,可以出现在血浆中,A错误; B、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错误; C、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浆,C错误; D、正常人的内环境中也会出现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D正确。 故选D。 【点睛】关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分析: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2)毛细淋巴管受阻;(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5)肾脏病变。 【详解】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导致组织液量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花粉过敏,组织细胞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的浓度而降低的血浆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将会使组织液中的一部分水分进入血浆,故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 6.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C.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 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正确;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7.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 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 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 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条件是:具备完整的反射弧,提供一定强度的刺激。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靠突触结构实现,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详解】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错误。故选D。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 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 C.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D.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 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B正确;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 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 如图为某一神经冲动传递过程的简图,若在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甲为肌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乙为效应器 B. 丙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脑或脊髓中 C. 刺激后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为丁→戊→乙 D. 肌肉将发生收缩,该反应称为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将兴奋传入神经元的结构,轴突是将兴奋传出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点。 3、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分析图示:根据突触结构上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具有单向性,因此可判断:乙是感受器,甲是效应器。 【详解】A.乙是感受器,甲是效应器,A错误; B.丙神经元的细胞体与丁的轴突形成突触,突触较集中在神经中枢部位,脑或脊髓是神经中枢,B正确; C.由于在突触部位神经冲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在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神经冲动的方向为丁→丙→甲,C错误; D.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能称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B。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0.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 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兴奋可以双向传导,A正确; B、兴奋可以从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膜内电流流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正确; C、神经纤维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C错误; D、神经纤维膜外,电流流向与兴奋传到方向相反,膜内电流流向与兴奋传到方向一致,D正确。 故选C。 11.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 A. 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B. 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C. 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D. 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答案】D 【解析】 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当处于静息电位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使得神经细胞维持了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受到刺激的时候,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但是由于本题是将神经细胞浸泡在无Na+的溶液中,所以即使刺激该细胞也会由于溶液中没有Na+,而不会出现电位的变化,即刺激后不会兴奋,依然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 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不能听见别人讲话 B. 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 短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过程中,都存在分级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患者看不懂文字,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患者不能讲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几个过程,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 【详解】A. H区受损,不能听懂话,A错误; B.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 C.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 D. 低级中枢的活动要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激素调节过程中也存在分级调节,因此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过程中都有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D。 13.下列关于人体中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 B. 与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无关 C. 作用于部分组织器官 D. 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 2、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①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②促进骨骼成熟;③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详解】甲状腺激素是胚胎和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必需的,A正确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甲状腺激素作用遍及全身所有器官,C错误;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呆小症,D错误。故选A。 14.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B.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可通过注射进入人体 C. 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可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激素 D. 胸腺既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激素,它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血液)中, 3.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固醇类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给实验动物!固醇类或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口服也可注射! 【详解】A、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A项正确; B、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其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作用,只能注射进入人体,B项正确; 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项错误; D、胸腺为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能分泌胸腺激素,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D项正确。 故选C。 15.下列与体液调节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激素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泛 B. 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C.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D.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仅有各种激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范围较广泛,A、B正确;激素的分泌量受环境的影响,当环境改变时激素的分泌量也随之改变,C正确;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还包括其它物质,如CO2、H+等,D错误。 16.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B.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C.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 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包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详解】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错误;性激素可促进减数分裂,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如睾丸的发育,C正确;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故选A。 17.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 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 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 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b产生的激素③可以作用与a、c,则b为甲状腺,c为下丘脑、a为垂体,故A正确; 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靶器官是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故B正确; 当甲状腺激素较低时,会导致激素①和②分泌增多,故C错误; 幼年时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故D正确。 18.给正常小白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低渗葡萄糖溶液后,小白鼠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B. 红细胞失水增加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给正常小白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低渗葡萄糖溶液后,小白鼠体内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红细胞吸水,A、B错误;因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正确;静脉注射一定量的低渗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导致其分泌功能加强,D错误。 1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觉感受器只能分布在皮肤表面 B.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C.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D.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温觉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肝脏,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 【详解】A、温觉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A错误; B、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B错误; C、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排汗,C错误; D、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关键是在理解体温是在机体的调节下维持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分析寒冷和炎热环境下,机体分别通过哪些途径调节体温的。 20.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 B. 气温超过35°C时,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出汗 C. 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内 D. 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人体通过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物理方式散热。 2、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减少(减少产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减少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寒冷环境下,寒冷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从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A错误;气温超过35°C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B正确;传导散热是指物体直接接触时能量交换的现象,通常发生在体表,C错误;体温上升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下降时,机体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D错误。故选B。 21.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人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导致水中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蛋白类激素 B.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 C. 静脉滴注0.5%盐水可迅速减轻组织水肿,改善症状 D. 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蛋白类激素,A错误; B、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B错误; C、静脉滴注射0.5%低渗盐水液,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加重组织水肿,C错误; D、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只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构成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正确. 故选D. 22.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 B. 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C. 图中物质X和激素Y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 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图分析,物质X和激素Y都作用于胰腺,说明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A正确; 物质X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C正确; 激素Y是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一样,都是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D错误。 23.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靠免疫凋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C.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属于免疫过程 D. 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记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错误;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其中T细胞和B细胞又都属于淋巴细胞,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属于免疫过程中的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相同的疫苗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大量新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见,多次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错误。 24.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C. 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都可成为人体的抗原 D. 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抗体一般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 错误;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都是异物,都可成为人体的抗原,C正确;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D正确。 25.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B. 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C. 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D. 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但是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26.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时是 A. 机体内癌变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 记忆B细胞在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下能快速增殖分化 C. 对被病原体侵入的细胞、异体移植器官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效应T细胞 D. 吞噬细胞与T细胞、T细胞与B细胞之间存在信息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机体内癌变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A项错误;记忆B细胞在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下能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B项正确;对被病原体侵入的细胞、异体移植器官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效应T细胞,C项正确;吞噬细胞与T细胞可直接接触,T细胞与B细胞可通过淋巴因子进行信息交流,D项正确。 27. 下列有关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B.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C. 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 细菌感染后人体产生的抗毒素属于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而不是直接转变成效应T细胞,B错误;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C错误;细菌感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抗毒素属于抗体,D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1)体液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过程: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8.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 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 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 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病毒感染后,病毒经吞噬细胞的处理呈递给T细胞,一方面T细胞会增殖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会攻击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方面,T细胞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 【详解】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经吞噬细胞处理消化掉,A错误;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坏其感染的T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病,B正确;B细胞识别病毒抗原且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可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释放病毒,D正确。故选A。 2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B. 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 C. 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 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第一二道防线,溶菌酶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原进入机体后,人体经体液免疫过程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T细胞是细胞免疫必须的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 【详解】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A错误; 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发挥作用,B错误; 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由于缺少T细胞,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C正确;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最终使免疫系统瘫痪,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点拔: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0.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 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抗性变异 C.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C 【解析】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注射的霍乱病原菌对鸡的抗性进行选择,而变异是不定向的, B错误;由“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可知存活鸡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即二次免疫应答,C正确;由“巴基斯坦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可推知初次注射鸡体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但由于二次注射的是新鲜病原菌,没有经过初次免疫的鸡的抵抗力比较弱,会由于病原菌的侵染而死亡,D错误。 【考点定位】二次免疫 31.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缺陷病 C. 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示可知,患者胸腺肌样细胞分泌的物质a使机体产生了抗a抗体,说明是它作为抗原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a抗体,A正确;重症肌无力患者产生的抗a抗体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不能收缩,这是自身免疫疾病,B错误;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了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于患者产生的抗a抗体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正确,所以选B。 32.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 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 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应该改成处理柱头,不是花;而且必须是在花还未授粉的时处理,即花蕾期;故错误;极性运输是有植物体自身决定的,与外界条件无关,B错误;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C错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因为生长素促进作用具有最适浓度,在低于或高于该浓度时有可能具有相同的效果,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B. 顶端优势不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 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必然会抑制根的生长 D. 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答案】A 【解析】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因而与光照方向无关,A正确。具顶端优势的枝条,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浓度也可能促进根的生长,C错误。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错误。 【点睛】学生对顶端优势理解不清 顶端优势 a.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b.原因: 生长素顶端优势 c.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d.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3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黄瓜茎段细胞伸长 B. 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节,不影响基因组的表达 C.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 低浓度乙烯促进果实成熟,高浓度乙烯抑制果实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A正确; 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B错误; 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因此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不利于其储存,C错误; 乙烯的生理作用不具有两重性,不管其浓度高低,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作用特点及相互关系,要求学生熟记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熟悉教材内容,了解乙烯和生长素的关系,明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而其他植物激素不具有此特点。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35.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溜水处理的对照组 B. 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都可作为实验组 C. 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D. 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操作,通过分析加深对实验变量、对照组、实验组和预实验的理解。 【详解】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应设置用蒸溜水处理的对照组,以观察生长素类似物对生根的影响,即使在预实验中,A错误; 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所以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都是实验组,B正确;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基部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C正确; 幼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 【点睛】注意插条上幼芽的数量等无关量要等量处理;探究实验一般要做预实验。 36. 将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 ) A. 向左弯曲 B. 向右弯曲 C. 直立生长 D. 停止生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会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反应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根据图形可知, 左侧生长素向下运输受阻,导致反应部位向光侧的生长素分布比背光侧多,因此幼苗向左弯曲生长,A正确。 37.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下图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A. 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 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C.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 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题图:单侧光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输至背光侧,因此B侧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导致乙的弯曲程度大于甲。 【详解】A、单侧光下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而不是分解,A错误; B、A侧生长素浓度低于B侧,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错误; C、乙的生长速度大于甲,说明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C正确; D、单侧光对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没有影响,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1.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2.横向运输:单一刺激下发生,如单侧光下从向光侧运输至背光侧,重力作用下由远地侧运输至近地侧。 3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 B. 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C. 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D. 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种群特征:种群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2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 【详解】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 B、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B正确; C、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可使种群密度降低,C正确; D、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影响种群数量,但不影响K值,D错误。 故选D。 【点睛】正确理解K值:K值为在环境条件不受到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生存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即最大环境容纳量。K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K值不是绝对数字,而是一个范围。 39.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 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得出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D. 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而性别比例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次要依据。 【详解】A、种群不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特征,如大肠杆菌菌落,A错误; B、根据种群的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B错误; C、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错误; D、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决定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因素不仅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还受到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40.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 B. 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主要通过改变种群年龄结构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当标志物颜色过于鲜艳时会增大误差 D. 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影响该种群的K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增长型种群的增长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但出生率和死亡率大小无法比较;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可使种群密度降低。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会使该种群的K值变小。 【详解】A、年龄结构增长型种群的增长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增长率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故无法判断出生率的大小,A错误; B、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改变种群性别比例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B错误;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当标志物颜色过于鲜艳时易受天敌捕获,会增大误差,C正确; 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会使该种群的K值减小,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点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由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记个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记个数(m)可知,如果所作标记使动物易被天敌捕获,那么重捕的标记个数(m)就变小,而M、n不变,因此所计算得到的N偏大。 41.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 D. 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A项正确;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然在不断增多,所以BC段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项错误; C.在A到C的变化过程中,种群数量逐渐增多,所以被天敌捕食的几率就会增加,C项正确; D.曲线X是J型曲线,曲线Y是S型增长曲线,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增长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D项正确。 故选B。 【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 42.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被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图实线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査环颈雉的种群密度 B. 实线呈“Z”型的原因可能是环颈雉越冬时死亡率上升 C. 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Nt=N0λt),其中λ>1 D. 环颈雉为重要的经济禽类,每年应捕获其种群数量的1/2 【答案】D 【解析】 环颈雉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环颈雉的越冬死亡率降低了每年春季观察到的种群数量,结果使种群的增长呈“Z”型,B正确;据图可知,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Nt=N0λt),其中λ>1,C 正确;环颈雉为重要的经济禽类,每年超过K/2时捕获,且捕获后使其剩余量保持在K/2水平,D错误。 43.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研究内容之一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种数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鲫鱼种群在t3后表现为“J”型增长 B. 鲫鱼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 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 D. 鲤鱼种群在t3时数量小于t2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鲫鱼种群在t3后,一直不变,表现为“J”型增长,A正确;鲫鱼种群在0—t2段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而在t2—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C正确;鲤鱼种群在在t2—t3段小于1,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因此种群在t3时数量小于t2的数量,D正确。 4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样方法适合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B. 采用样方法时样方的面积选择1m2 C. 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D. 标志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偏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选样、误差分析等知识点 【详解】单子叶植物蔓生或丛生,不易区分,所以样方法适合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A错误 采用样方法时取样的面积取决于被调查的植物的个体大小,B错误 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种群密度适合采用样方法,C错误 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初捕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以此分析,标志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偏高,D正确 【点睛】牢记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初捕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个体中标志数,是快速准确判断误差的关键 45.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 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 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答案】D 【解析】 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应该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A错误;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B错误;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也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C错误;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正确。 46.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 A. 捕食 B. 竞争 C. 寄生 D. 互利共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如下表 【详解】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甲乙两个种群会争夺这些资源,发生竞争。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要抓住“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 这一条件,结合种间关系的有关知识,判断为竞争关系。 47.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 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 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答案】D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ABC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结构 【名师点睛】没注意到害虫和植物之间不会存在竞争关系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48.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 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D. 长江近岸区和江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生物进化,考查对生物进化实质、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的理解,解答此题,可在明确群落结构含义的前提下,判断C项、D项属于群落还是种群特征,以及属于群落结构的哪一方面。 【详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项正确;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应是植食性动物,B项正确;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C项错误;长江近岸区和江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是由于水底地形起伏等因素导致,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项正确。 【点睛】群落空间结构辨析: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模型 现象 分层现象 镶嵌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分层:光照、温度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地形变化、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意义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49.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 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 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初生演替: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3、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弃耕地中保留了土壤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繁殖体,在此基础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D正确;由“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可知,该演替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正确;弃耕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错误。选B。 50.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围湖造田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A正确。 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故B正确。 次生演替由于保留原有土囊条件或植物种子其他繁殖体,因此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原生演替的速度快,故C正确。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故D错。 考点:不同考查群落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二、非选择题 51.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依靠________调节维持正常血糖浓度,参与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________。当血糖高于正常值时,在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摄取、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胰岛素将被_______________,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_________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__________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答案】 (1). 神经–体液 (2).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 利用和储存(转化)葡萄糖 (4). 灭活 (5). 胰岛素 (6). 等量的生理盐水 (7). 胰高血糖素 (8). 空腹(饥饿) 【解析】 【分析】 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降血糖,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时是协同作用,都是升高血糖浓度。 【详解】(1)人体依靠神经–体液调节维持正常血糖浓度,参与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当血糖高于正常值时,在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转化)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胰岛素将被灭活,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则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对照组应该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稍低的水平,利于出现低血糖症状,即处于空腹(饥饿)状态。 【点睛】对实验题型的分析时,解题第一步是明确实验目的,第二步是理解实验原理,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第三步是控制实验变量,包括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第四步是观察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52.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也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某些交感神经元分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两种细胞分泌的NE都是细胞传递______的分子,其作用范围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NE作为激素,_____(填“能”或“不能”)从其产生部位定向运输到作用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E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______中。若交感神经元释放的NE能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但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从细胞结构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信息(信号) (2). 不相同 (3). 不能 (4).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 (5). 突触小泡 (6). 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NE)结合的受体不同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但激素作用范围广泛,而递质作用范围小;激素作用的特点有a.通过体液运输,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b.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因为只有靶细胞表面才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详解】(1)据分析可知,两种细胞分泌的NE都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其作用范围不相同。 (2)NE作为激素,激素的作用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不能从其产生部位定向运输到作用部位。 (3)NE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若交感神经元释放的NE能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但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从细胞结构分析,是由于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NE)结合的受体不同。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信息题,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1. 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充分联系教材,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2. 给合题文要求,对于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53.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 A、B、C 三组,实验处理如表。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A 去除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 蒸馏水涂抹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______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D,D组的处理是______,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D组侧芽生长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组的生长量。 【答案】 (1). 顶端优势 (2). 低于 (3). 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 (4). 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 (5). 小于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特性,掌握顶端优势的原理及相关应用,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详解】(1)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2)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因此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 A 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对照组,即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由于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预测的实验结果是:D 组侧芽生长量小于A组的生长量。 【点睛】关键要会分析表格:A组和B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保留顶芽,B组和C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用激动素处理。 54.某科研小组对某群落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样地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使调查数据尽可能接近真实值,并兼顾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则所选用样方的___________应达到适宜,同时还应做到随机取样;若要调查该样地木本植物的丰富度,需要调查该样地群落中木本植物的__________。 (2)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这是因为群落中各个_______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所致。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大小和数量 (2). 种类(及其数量) (3). 垂直结构 (4). 水平结构 (5). 种群 (6). 食物和栖息空间 【解析】 【分析】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通常用样方法,为使调查数据尽可能真实,应做到随机取样,并统计足够样方,所选用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应达到适宜,使结果接近真实值。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影响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食物和栖息空间。 【详解】(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通常用样方法,为使调查数据尽可能真实,应做到随机取样。避免主观因素,并统计足够样方,所选用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应达到适宜,使结果接近真实值。若要调查该样地木本植物的丰富度,需要调查该样地群落中木本植物的种类(及其数量)。 (2)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这是因为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所致。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种群密度调节方法及注意事项,识记群落的特征,理解影响动、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