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解析版) 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神权高于王权 B. 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 宗法制成主导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答案】D 【解析】 由“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商王处理事物要去占卜,说明神权和王权是紧密结合的,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题干看不出神权高于王权;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选;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出宗法制。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本题考查商朝时期的政治特点。 2.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皇位的宝座千万世地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A. 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B. 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 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 君主专制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 ..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反映了皇位的血缘世袭的特点,说明统治者以宗法血缘关系维护统治,故A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它并不是帝王治国思想的决定因素,故B错误;分封制的基础是井田制和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故C错误。皇位的血缘世袭并不能说明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死后传位给子孙”,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皇位血缘世袭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直接导致下表所示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事件应是江苏人口数量变动表(部分) 时间 数量 地点 1851年 1865年 苏州府 江宁府 452.9万 108.7万 镇江府 247.5万 51.9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1851-1865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间界限,太平天国运动以南京为中心,活动于苏南地区,导致该地区人口的递减,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发生时间是1840年至184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A;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局限于北京地区,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主要活动于京津地区,故D项错误。 4.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 完成建设民主政治的任务 B.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 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 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最大历史功绩就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结合材料“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即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并未完成建设民主政治任务,选项A排除;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我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实现民族独立,选项B、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认识,同时能准确解读出材料“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隐含信息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进民主化进程。 5.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在此,梁漱溟 A. 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 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 肯定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即体现对五四运动的肯定;“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即体现“要讲求民主法治原则”。综合起来看,材料主旨,即应该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故D项正确,ABC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主旨不相关,排除。 点睛:材料“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 “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是解题的关键。 6.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部分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 时间 1931年11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 史实 成立于江西瑞金 转移至陕甘苏区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的曲折历程 B. 国共两党合作到对峙再到合作的历程 C. 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D.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合作,故D正确;材料到1937年截止,无法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的曲折历程,故A错误;材料从1931年到1937年,不能全部反映国共两党合作到对峙再到合作的历程,故B错误;1937年中共没有建立和管理国家,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937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与国共合作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说明本次会议 A. 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 B. 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C.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立法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行使,它代行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于1954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取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8.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采取了一种特殊方式,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半外交关系”也是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项举措有助于 A. 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B. 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 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题眼是“半建交”。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冲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正式建交,故C项正确。 9.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 人人精通法律 B. 法律至上的原则 C.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D. 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提到,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法律至上的原则,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人精通法律,且表述绝对,故A排除。罗马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如《十二铜表法》只适用于公民,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统治阶级没有特权,故D排除。 10.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就会立刻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他们先自己内部磋商,然后再报告给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 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答案】D 【解析】 由题干中的“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以看出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内阁制初见端倪,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应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的分析理解,根据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11.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 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 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 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 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列宁革命策略比较灵活;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一战的作用,故D项排除。 点睛: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12.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在访美时谈道:“我们知道就力量和影响来说,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真正管事。任何事情只要我们两国之间决定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即使可能不同意也不得不跟着我们。”这反映了当时 A. 两极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B. 美苏此时力量对比相对平衡 C. 苏联准备联手美国制约中国 D. 美苏两国停止争霸关系缓和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仍然在强调两极格局,没有体现出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我们知道就力量和影响来说,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真正管事”暗含着美苏此时力量对比相对平衡,故B项正确;无论根据材料还是所学知识都无法看出此时苏联准备联手美国制约中国,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美苏两国此时并未停止争霸,故D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我们知道就力量和影响来说,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真正管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3.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属于井田制,不能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井田制没有引发阶级关系变化,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C项正确;前者属于集体劳作,后者属于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14.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这些铭文证实 A. 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 B. 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C. 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 D. 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相邦吕不韦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分别代指中央和地方上督造兵器,C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提及使用者为中央官员,排除A;单指兵器不能代表文化底蕴,排除B;D项中的“地域特色”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兵器 15.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局面。材料中“惠商”政策 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 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 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 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内容中可以看出,由于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后出现了商业贸易的隆盛局面。这与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私有制没有关系,所以A项错误;从材料不能反映出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所以B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惠商”政策只是一项政策,具有阶段性的性质,所有C项正确;从材料中并没有说商业政策继续给西汉经济带来怎样的根本性变革,所以D项错误。 点睛:汉代出现“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原因是他实行了政策调整。根据上下文可知政策只是暂时性的。 16.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冶炼业中广泛用煤,活字印刷术发明,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C项正确。 17.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 A. 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B.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D. 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中可以看出,货币白银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分析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也无法判断海外贸易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故C项排除。根据所学,明朝没有发生明显的社会转型,排除D项。 18.19世纪80年代,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有棉布、棉花、毛织品、五金器材等,出口货物种类大量增多,主要有豆类、花生、桐油、锡、猪鬃等。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A. 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已取代自然经济 C. 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D. 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说明中国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是西方国家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供应地。故答案为D项。1842年《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中国已经丧失关税主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状况,没有涉及国内经济形态的变化,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来看,中国工业发展落后,不能说明经济结构趋于平衡,排除C项。 19.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 A. 时局需要 B. 以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C. 改善民生 D. 苏联经济成就的示范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主要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解决民生;而“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主要是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集中调配物资,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应对不同时局下国家的需要,故A项正确;BC两项只涉及到材料信息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且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BC项; D项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项。 20.慈禧太后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曾颁懿旨:“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嗣后缙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汉族缠足妇女深受全社会歧视 B. 临时政府对缠足现象明令禁止 C. 缠足陋习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消失 D. 晚清时期已出现废止缠足的主张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描述了慈溪太后要求渐除缠足的陋习,没有涉及到社会歧视的内容,故A项排除;据“慈禧太后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可得出不是临时政府,故B项排除;材料中“以期渐除陋习”说明缠足陋习依然存在,需要逐渐革除,“已经消失”的表述不合史实,故C项排除;结合题干中“1901年”“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陋习”可得出在晚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废止缠足的主张,故D项正确。 21.1954年到1957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4261个教学大纲、4587项工业制品的国家标准,以及按优惠出口价格为中国设计和制造的21个仪器、设备、设备样品。苏联这一做法 A. 加快了新中国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B.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C. 促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一边倒” D. 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54年至1957年正是中国进行“一五计划”时期,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内容来看有利于我国“一五计划”的推进,因此选项A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就已经完成,选项B排除;“一边倒”政策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经确立,而且正是因为“一边倒”政策,才有后续苏联的援助,因此选项C颠倒因果,排除;三大改造涉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从苏联援助内容来看显然不是针对三大改造,排除选项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时间和苏联援助内容的解读,能联系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22.金冲及说:“到1952年,无论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的途径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 “这种优势地位”指的是“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结合所学知识,社会主义大幅增强的途径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主要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一大二公”,是指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部调整,不是成分的增长,改革开放保持了所有制的稳定,故排除ACD项。 23.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A.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功 B. “八字”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C.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结合所学可知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影响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选项C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A错误;八字方针是1960年冬天开始实现的,B错误;材料无法看出城乡差别是否缩小,排除选项D。 24.1984年之后,国营企业逐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一改革 A. 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 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C. 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 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1984年之后……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故A选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在1992年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故D选项错误。故选A。 25.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此后,中共中央在广东首先尝试这一主张的措施是 A. 创办经济特区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题文材料中 “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父亲)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可知是我国在这一地区实行的是经济特区造,故A项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经济特区 26.非洲塞内加尔境内的戈雷岛遗址见证了15~18世纪末西欧诸国与非洲的贸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为了昭示 A. 工业文明发展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威胁 B. 不平等市场经济秩序对非洲的影响 C. 世界不同类型文明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D.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殖民主义罪恶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非洲塞内加尔境内的戈雷岛遗址见证的是黑奴贸易,这体现出的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工业文明指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在黑奴贸易之后;B选项错误,这与市场经济无关;C选项错误,这种文明的碰撞并不是平等的,不能称之为交流。 27.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A. 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 B. 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 D. 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该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彼此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各地区加强了联系和交流,可见上述论断表达的主旨是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故选C。材料“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反映了新大陆对人们并非尽是充满诱惑,故A错误;选项B表述错误,排除;新航路开辟标志着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而非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排除选项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新航路开辟意义的掌握,能结合材料中信息实现知识迁移。 28.某历史著作中有“汽船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C.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D.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汽船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可知这是体现了工业革命发生后在世界产生的影响,选项B正确;材料不仅仅涉及到东西方之间的冲突,排除选项A;材料未反映出清政府挽救危机的措施,因此选项C排除;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十月革命的胜利,与材料中所论述的时间不符,排除选项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汽船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信息的解读,即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而且要注意不能片面解读材料。 29.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 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创建了这一时期的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经济上,斯大林模式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0.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 A. 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 B. 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D.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答案】B 【解析】 材料将罗斯福新政干预的失败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干预成功的一个背景,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主要的意思是科技革命,产生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成功典范,所以材料要强调的是科技革命,推动了干预机制真正走向成功,故B正确;C不是对材料全面的理解,排除材料中强调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发生变化,但没有强调变化程度,D表述不准确,排除。 31.1999年底,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反全球化运动者掀起“西雅图风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世贸组织违背多数国家意愿 B. 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不容忽视 C. 在多数国家全球化弊大于利 D. 反全球化运动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雅图风暴”主要是反全球化,而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全球化弊端,因此不能忽视全球化的弊端,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利弊俱存,因此选项C错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选项D排除。 32.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这表明 A. 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 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亚投行创始会员国遍布全球五大洲,中国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说明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故C正确。亚投行的建立并不能说明美国和其盟友之间矛盾加剧,故A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故B错误;国际经济新格局至今尚未正式形成,故D错误。 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3题20分,34题16分,35题1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的特点?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1)制度:皇帝制度(或君主专制制度)事件:辛亥革命 (2)原则:①主权在民;②三权分立;③责任内阁。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知这一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历史事件: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 (2)原则: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中华民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中华民国的政府权力分为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体现当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务员和临时大总统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3)制度: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还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趋势:根据四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0年各国在占全球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欧洲其他国家 世界其他地区 所占比例 25% 11% 9% 9% 24% 22% 材料二 英、法、美、德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 时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 24.5% 12% 9.1% 6% 1913 15% 8% 11% 13%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国际贸易接近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①较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政局稳定;②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生产迅速发展;③殖民扩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英法比重下降,美德比重增大;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增长 (3)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③工业生产迅速发展;④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解析】 【详解】(1)原因:从政治方面来说,英国较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政局稳定;经济方面:材料时间是1860年,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可见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生产迅速发展;从市场占有来看,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特点:从材料二可以看到从1870年到1913年,在世界贸易额中,英法所占比重下降,美德比重增大;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从1870年到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增长。 (3)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基本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商品总量增加;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便利了世界贸易往来;这一时期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5.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日本(元) 超过的% 工资 10.50 5.80 4.70 81 动力 5.50 4.80 0.70 15 机械修配 1.80 0.60 1.20 200 营缮 0.40 0.40 — — 消耗品 1.70 0.50 1.20 240 包装 1.50 1.20 0.30 25 职工保护费 0.20 0.50 —0.30 —60 运输 0.20 0.20 — — 营业 2.50 2.00 0.50 25 捐税及利息 15.00 2.70 12.30 446 保险 0.20 0.10 0.10 100 制造及营业杂费 3.00 1.00 2.00 200 总成本 42.50 19.80 22.70 114 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2)1933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 【答案】(1)①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②生产耗费大;③机械修配支出大;④制造及销售杂费高;⑤工资成本高。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3)国家:①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②减轻赋税;③制定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 企业: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②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③引进先进技术。 【解析】 【详解】(1)主要因素:根据表中成本项目对比可知,中国纱厂在捐税利息、生产消耗、机械修理支出、制作销售杂费以及工人工资方面高于日本,这正是造成中国纱厂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时间1933年可知这是国民党统治前期,当时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国家层面: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我国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因此唯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发展;从表格中看到沉重的捐税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此国家应当减轻赋税,制定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企业层面:根据表格中成本支出可以得出企业本身应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来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