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内江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

高二0二0届第三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统计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如图示意我国辽宁省2000~2010年人口总数、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人口总数比重与少儿人口(0~14岁)占人口总数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下面能反映辽宁省人口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特征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时期,辽宁省(  )‎ A.少儿人口增多 B.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降低 C.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 D.养老保险压力增大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互联网让世界变成“鸡犬相闻”的地球村。如图是某年世界各大洲网络交互量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10年后,世界网络空间分布的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最可能为(  )‎ A.亚洲中部及北部 ‎ B.非洲北部及中部 C.南美洲西部及南部 ‎ D.亚洲东部及南部 ‎4.图中世界主要加工出口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B.广阔的国内市场 C.大量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 D.储量大、种类多的原料 ‎5.图中显示网络交互量最大的地区与加工出口区最多的地区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人口数量上的差异 ‎ B.科技水平上的差异 C.国家政策上的差异 ‎ D.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图甲为澳大利亚矿产、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图乙为澳大利亚某城市各功能区及主要地理要素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 ‎ ‎6.与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地区相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港口的运输特点及成因分别为(  )‎ A.发达 附近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人流、物流量大 B.发达 离北半球大陆近,开发早,人员与经济往来便利 C.落后 沿海有大量珊瑚礁,不利于航运,且人口少,开发晚 D.落后 附近区域气候干旱,地表崎岖,陆路交通不便 ‎7.图乙中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文化区 ‎ B.住宅区、行政区 C.住宅区、商业区 ‎ D.行政区、文化区 ‎8.城市在进行功能区布局时,会充分考虑盛行风的影响。图乙所示城市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  )‎ A.东南沿海 ‎ B.东北沿海 C.西北沿海 ‎ D.西南沿海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如图示意某年我国五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甲物质可能为(  )‎ A.碎石 B.草甸 C.荒漠 D.冰川积雪 ‎10.依图判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  )‎ A.水热条件 B.地形地势 C.土壤肥力 D.灌溉水量 ‎11.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来说,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途径宜为(  )‎ A.拓展林草面积 B.建设人工绿洲 C.加大冰川融水 D.减少荒漠化土地 二、非选择题 ‎12.如图为世界某国家区域图。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该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木材加工和纸浆工业是重要经济部门,农业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指出甲、乙两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区位优势。‎ ‎(3)该国纸浆造纸工业发达,有人建议扩大纸浆造纸业生产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其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4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这样,经济区陆域面积就达7.27万平方千米,占广西的30.7%。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千米。区域内人口2 053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42%。北部湾经济区准备建设成为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材料三 近年来在北部湾北侧海岸带出现大规模开挖鱼塘、虾塘(如图),发展养殖业的现象。‎ ‎(1)从位置与交通角度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区位优势。‎ ‎(2)简述在海岸带大规模开挖鱼塘、虾塘发展养殖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之一,但近年来渔业资源衰退明显。试分析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高二0二0届第三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解析:1.C 2.D 第1题,由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老年人口比重/少儿人口比重×100%可知,图中2009年辽宁省老年人口比重等于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100%;2000~2008年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少儿人口比重逐渐下降,意味着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逐渐上升;2010年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有所下降。对比四个选项,①④为单一变化趋势,明显错误,②的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为100%出现在2008年,不符合实际情况。第2题,某一年的少儿总人口=人口总数×少儿人口比重,通过读图获取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0年辽宁省少儿人口总数超过700万,2010年约有500万,少儿人口减少;劳动人口比重=100%-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通过读图获取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0年和2010年劳动人口比重,可知劳动人口比重上升;图中老年人口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剧,这一趋势必然使养老保险压力增大。‎ 解析:3.D 4.C 5.B 第3题,由图可知,亚洲东部及南部的加工出口区分布密集,但网络交互量并不是很大,随着其他地区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增加,这些地区的网络交互量会显著增加,故D项正确。第4题,加工出口区多布局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从图中可以看出,加工出口区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这些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故C项正确;加工出口区以国际市场为主。第5题,由图可知,网络交互量最大的地区为西欧和北美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而加工出口区最多的地区科技相对落后,故B项正确。‎ 解析:6.C 7.C 8.D 第6题,与东北部沿海地区相比,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开发时间早,发展历史悠久;近海没有大量珊瑚礁,有利于发展航运。第7题,住宅区是城市用地中最广泛的利用方式,①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②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应为商业区。第8题,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下风向,该城市工业区位于东部,因此推断该城市盛行风为偏西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解析:9.B 10.A 11.B 第9题,结合图中已知四种物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可推导出生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甲物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小且变化不大,可判定甲物质可能为草甸,故选B。第10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从冬季到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各种植被的生长加快,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在7月达到最大,故可以判定是水热条件的影响,选A。第11题,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水源是制约其生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建设人工绿洲,可有效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故选B。‎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多分布在南部地区,原因可以结合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第(2)题,图中甲农业区位于南部地区,夏季气温高,且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乙农业区城市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适合发展乳畜业。第(3)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选择赞同或不赞同皆可。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发展造纸业所需的原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发展造纸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答案:(1)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南部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适宜人类生存;而北部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环境恶劣。‎ ‎(2)甲: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气候的大陆性显著,夏季气温高,且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乙:乳畜业。区位优势:城市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适合发展乳畜业。‎ ‎(3)赞同。理由:该国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原料充足;交通便利,便于木材的运入、纸张运送和销售。‎ 或不赞同。理由:发展造纸业会造成森林大规模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生物多样性锐减,甚至会影响全球气候。‎ ‎13. 解析:第(1)题,位置角度主要从北部湾经济区与东南亚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我国西南、中南出海大通道等方面分析;交通角度主要从北部湾经济区交通的多样性和港口建设的区位优势方面分析。第(2)题,主要从在海岸带发展水产养殖业对水体、海岸生态的影响以及海洋灾害等方面分析。第(3)题,原因主要从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污染方面分析。解决办法主要从休渔、控制捕捞强度以及治理海洋污染等方面分析。‎ 答案:(1)位置:西侧与东南亚海陆相连(或与越南相邻);东邻广东(或珠三角);背靠大西南(或北与云南、贵州相接);是我国西南、中南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或南侧是出海大通道)。(三点即可)‎ 交通:海陆交通便捷,交通方式多样(有铁路、公路、水路),并形成网络;多良港,水运优势明显。‎ ‎(2)会导致水体污染;破坏海岸生态系统;减弱对自然灾害(如台风、海啸)的防御能力;破坏土地资源。(两点即可)‎ ‎(3)原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加重。‎ 解决办法:建立休渔区,规定休渔期;限制渔网网目大小;控制捕捞强度,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任答两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