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三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2讲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三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2讲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 2 讲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构建 名师点拨 复习本讲内容,应把握其中的“一二 一”,即:一个核心:即围绕农业地域的形 成这个核心;二个重点:农业区位因素和区 域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是农业地域类型 形成的条件,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区位 因素的具体表现。不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 差异,导致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性。 一个模型:注意构建区域农业区位分析 模型,并以我国和世界典型区域为背景,熟 练分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特点。 核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2016·全国文综Ⅱ)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 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 茶庄园。据此完成 1~2 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答案 1.B 2.C 解析 第 1 题,当地庄园经济是以“茶”为主题的“现代茶庄园”,其发展前提是拥有优质 品牌铁观音茶。第 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现代茶庄园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加工、管理技术, 使各种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产业链连接紧密,产品种类多,其增值潜力更大,经济效益更高。 (2016·海南地理)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 波动较大。2014 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 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的需求。据此完成 3~5 题。 3.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4.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5.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 3.A 4.D 5.A 解析 第 3 题,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培植基地就是为了改善热量条件。 第 4题,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第 5题,该 地区蔬菜主要靠进口,生产的蔬菜只能满足当地 20%的需求,说明扶持温室蔬菜基地的直接 目的是满足当地的蔬菜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1.农业区位因素 (1)一个概念——区位含义 ①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两大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和劳动力等。 (3)区分三个因素的表述方式 ①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条件),即要求完整、全面地 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②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 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 素是地形。 ③限制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 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 (1)实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基本思路 ①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一般根据地区气候和地形特征,结合农作 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例如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湖泊、 水库和沿海海域适于发展渔业;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种植玉米;气候凉爽的 中温带地区种植甜菜等。 ②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方法技巧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 本方法: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 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 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 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农业区位条件描述方法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 a.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 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但夏季(全年)降水少、干燥,水源 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但雨天多,云量 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c.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多种气象灾害 影响农业生产。 ②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条件(花卉、 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灌溉技术和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题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预测题型:选择题] 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长期受涝则根烂即死,适宜于微碱性或中性的沙质土。下图为“法国 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导致薰衣草和葡萄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市场 2.薰衣草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耐旱、忌潮湿 B.喜酸、喜光、耐寒冷 C.喜温、喜湿、耐盐碱 D.喜阴、喜湿、耐贫瘠 答案 1.A 2.A 解析 第 1 题,结合图示知,法国葡萄主要分布于阿尔卑斯山山前的河谷平原地带;薰衣草 主要分布于山脉背风地带的山间盆地。据此知导致薰衣草和葡萄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 2题,结合题干和上题分析知,薰衣草具有喜光、耐旱、忌潮湿的生长习性。 题点二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影响[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 “南果北种”现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 路。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北方 的京、津、鲁、新疆等地开花结果。读下图,回答 3~5 题。 3.“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 A.全球气候变暖 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4.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 ) A.光热充足 B.土地廉价 C.市场广阔 D.空气质量好 5.“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 ) A.农产品深加工 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 C.物流运输 D.城郊休闲观光 答案 3.D 4.C 5.D 解析 第 3 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和温室大棚的推广,改造了植物生长需 要的热量条件,使得“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第 4题,京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为“南果北种”产业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 5 题,“南果北种”改变了北方的农业结构, 带动了城郊休闲观光业的发展。 核心点二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答案 D 解析 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潮湿,热量条件较 差,不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加之该岛多山地,因而最适宜发展畜牧业(或乳畜 业)。 2.(2016·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图 1 为某区域略图,图 2为图 1 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 1 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答案 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 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 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以及地理事物的分布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 乙地位于恒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主要从气候、地形、 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1.农业地域的特点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与借鉴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 ②该区农业和经营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 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 ③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 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 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人工草场建设。 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③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 ④冷藏、保鲜技术的推广。 方法技巧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与评价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 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比较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 植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 谷物、牲畜 主要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 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经济 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 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2)对比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规律 分析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规律时,应把握好以下两个重要的纬度带: ①30°~40°纬度带:此纬度带内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的地区,分布着季风水田农业;降水 较少的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有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②40°~50°纬度带:此纬度带内降水较多但光热条件较差的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为欧 洲西部和北美五大湖沿岸地区的乳畜业;降水较少但光热条件较充足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 型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题点 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及借鉴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 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图 1 为“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和降水量分布图”,图 2 为“澳大利亚大陆甲、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 (2)在北京昼短夜长的季节,P 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这些气候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借鉴乙农业地域类型区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该类型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 专业程度高 (2)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有机质 积累;降水少,影响作物生长 (3)开辟水源;培育良种;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政策扶持;发展物流 解析 第(1)题,结合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知其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混合农业和大 牧场放牧业。从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科技和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说明其共同特点。第(2)题, 结合 P 地地理位置知其为地中海气候,当北京为昼短夜长的季节时,南半球正值夏季,P 地 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此时充足的光热条件和昼夜温差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有 机质积累,而降水少则不利于作物生长。第(3)题,从开辟水源、培育良种、扩大规模、加大 政策扶持、完善交通等方面采取措施。 核心点三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2015·四川文综)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 NO - 3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 中的 PO 3- 4 。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 NO - 3 和 PO 3- 4 的浓度数据。 读表回答 1~2 题。 河流 NO - 3 (μmol/dm 3 ) PO 3- 4 (μmol/dm 3 ) ① 32.9 0.6 ② 78.5 1.6 ③ 17.5 0.2 ④ 121.0 0.4 1.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 - 3 和 PO 3- 4 的浓度( ) A.均显著增加 B.均不会增加 C.NO - 3 减少 PO 3- 4 增加 D.NO - 3 增加 PO 3- 4 减少 答案 1.C 2.B 解析 第 1 题,比较四条河流,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工农业生产落后,工业废水和生活 污水排放最少,农业化肥使用量也最少,因而河水中的 NO - 3 和 PO 3- 4 浓度最低,对应表中的河 流③。第 2 题,黄河下游以“地上河”闻名,河床高于两岸,两岸地表径流难以汇入黄河, 因此,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后,NO - 3 和 PO 3- 4 的浓度均不会增加。 1.分析角度 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 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对策分析 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增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 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题点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那曲地区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地表 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针茅是牦牛主 要的饲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实,心肺发达,耐饥渴,是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之一。 每年 10 月是牦牛适宜屠宰期。早年牦牛主要作为役用(耕作、运输),近十多年来,随着牦牛 奶、牦牛肉干、牦牛绒衫、牦牛工艺品等上百种产品生产加工,牦牛产业在那曲地区快速兴 起。下图是那曲地区三种牧草生物量年内变化图。 (1)分析牦牛成为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当地有企业计划大幅扩大牦牛产业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专家 对此提出质疑。试为专家的质疑提出依据。 答案 (1)牦牛四肢粗健,适应当地高原丘陵地形;皮毛厚实,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心肺发 达,适应当地缺氧的环境;耐饥渴,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草场面积大,牧草丰富。 (2)那曲地区高寒草场单位面积载畜量小;大幅扩大牦牛放牧规模会导致草地退(沙)化,破坏 脆弱的生态环境(或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大规模加工过程中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解析 第(1)题,结合青藏高原地形、气候和土地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牦牛成为那曲地区主要 畜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第(2)题,结合那曲地区自然特征,从扩大牦牛产业规模对 草场破坏及大规模加工对环境影响提出依据。 核心点四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全国文综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 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 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 20 时左右至次日 10 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 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 模。1983 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 20 世纪 90 年 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 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 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 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 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 100 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 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 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 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 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 于产品销售。) 解析 第(1)题,横县在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温时间长,有利于茉莉的生长; 横县北部地势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受寒潮影响小;而江苏、杭州地形平坦,易 受寒潮的影响,且江浙地区受梅雨天气和伏旱天气影响,会出现长时间的过干和过湿现象, 都不利于茉莉生长。第(2)题,由题干可知,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冲积 而成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茉莉种植;茉莉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雨季排 水,防止洪涝灾害,有利于防止土壤过湿影响茉莉的正常生长,而且离河流近,有利于旱季 引水灌溉,保证茉莉的正常生长。第(3)题,由材料可知,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种植规 模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横县离南宁近,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有利于茉莉花茶的销售和原料 的运输。 1.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部门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例如,分 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 同期;(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3)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年三 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1)水资源短缺;(2)盐碱地、涝洼地占有较大比例;(3)易受低 温冷害的影响。 2.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市场、科技等 方面分析。在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作物 类型。 3.区域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 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平原地区 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 山区 适宜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 水资源丰 富地区 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 气候相对 干旱地区 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 城镇周边 地区 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 4.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 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 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 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方法技巧 1.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生产基地)。 (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6)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判定技巧 根据区域特征,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下图所示,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一要根据区域内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农业;二要形成良性 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 题点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著称的黑龙江五常大米,凭借独 特品质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几年,五常大米,“天价”“掺假”等市场乱象 频遭曝光。调查发现,五常市五常大米年产量最多为 105 万吨,但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市场 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 1 000 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 90%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 此外,所谓的五常“调和米”催生了“拼缝”行业。不少五常市的“能人”从外地收稻,转 手卖给加工企业,利润十分可观。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 (1)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 (2)据图结合所学,推断东北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试分析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4)有人提出通过扩大五常大米的种植规模可以减少市场造假行为。你认为扩大五常大米种植 规模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 (5)如果你是当地领导人,为了规避五常大米的造假行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 (1)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2)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气候相对温和湿润,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3)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黑土有机质 含量高);冬季漫长而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小。 (4)可行。理由: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科技投入较低,扩大种植规模 的潜力大。 不可行。理由:气温偏低,只能一年一熟,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不大;区域环境承载力有限。 (5)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法制管理;提高防伪技术,加强信用监管;加强对五常水稻种植的科 学指导,努力建设全程可追溯体系;在水稻的种、收、卖等环节全面增加透明度。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东北地区三面环山,中间为东北平原。据此说明地形分布特点。 第(2)题,结合人口与地形、水源、交通、工农业发展等因素关系推断东北人口的分布特点并 分析其成因。第(3)题,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主要与光照、昼夜温差、土壤、病虫害少等因素有 关。第(4)题,这是一开放性问题,在表明观点的前提下,针对观点说明理由即可。第(5)题, 从品牌意识、法制管理、防伪技术、信用监管、科学种植及水稻的种、收、卖等环节的透明 度等采取措施。 探究点 农业区位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1.(2016·上海地理)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 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 1 2010 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年龄段 比重(%) 小于 35 岁 5.1 35~54 岁 33.5 55 岁以上 61.4 表 2 2010 年意大利农户生产规模结构 生产规模(公顷) 比重(%) 小于 2 50.9 2~10 33.6 大于 10 15.5 (1)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 (2)据表 1、表 2 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答案 (1)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 季,夏季热量充足,而水分不足,需要人工灌溉。 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 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2)问题 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 问题 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解析 第(1)题,分析粮食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 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波河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 和多雨;夏季热量充足,而降水少、水分不足,且是农作物生长重要时期,需要人工灌溉。 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 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第(2)题,由表格资料可以看 出意大利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问题 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中老年人口占比重大。 问题 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农场规模小,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2.(2015·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 1)。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 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图 2)。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答案 (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 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 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解析 第(1)题,分析新西兰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要结合图文材料(奇异果生长怕旱、 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和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从气候、水源、地形、 土壤四方面分析。第(2)题,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我国生产的奇异果的市 场优势,从我国人口多,消费市场广大,劳动力价格低,市场竞争力大,生产成本低,国际 市场距离及与南半球的反季节销售等方面分析。 方法技巧 农业区位分析是农业生产类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内容。该类试题往往结合区域 图、农作物分布图及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叠加图,对农业区位条件进行考查。 (1)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判断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判断所属的气候类 型,推断气候特征。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或分析 某一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原因。 (2)通过解读河湖分布、土壤、植被等,整合地形、气候信息对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作出进一 步的分析。结合图例获取人口与城市分布、交通运输等信息,从而对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 件(市场、劳动力、交通等)进行评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生木耳寄生于栎、杨、榕、槐等 120 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也可以用阔叶树类的椴木和木 屑人工栽培,生长需散光、湿润和温暖。木耳营养丰富,被誉为“菌中之冠”“素中之荤”“中 餐中的黑色瑰宝”。 东宁县境内山多林密,地形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征,森林覆盖率高达 85.2%,森林资 源总蓄积量可达 1 153 万立方米。东宁县素有“全国黑木耳第一县”之称,年干品总产量 6 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1/4。近年来,东宁县大力实施“科技强菌”战略,通过推动黑木 耳深加工、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工厂化、品牌化和组织化,实现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 展。下图示意东宁县所在区域位置。 (1)简析东宁县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东宁县栽培黑木耳的有利条件。 (3)东宁县的黑木耳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请分析其原因。 (4)简述东宁县实施“科技强菌”战略对黑木耳产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 (1)东宁县以山地为主,面积广大;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距离海洋较近,气候较温和, 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纬度较高,病虫害少。 (2)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林间光照弱;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处于夏季风的迎风 坡,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环境质量优良;营养价值高,消费市场广阔;铁路运输便利, 便于产品外运;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3)所处地区地处偏远,人类活动相对较少,环境污染少,黑木耳品质好;规模效益明显,生 产成本较低,具有价格优势;品牌知名度高。 (4)提高了黑木耳的品质;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黑木耳的附加值;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等。 解析 第(1)题,结合东宁县地形、气候及病虫害特点分析东宁县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第(2) 题,根据黑木耳生长习性及东宁县林区自然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及市场、交通和政策等社 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第(3)题,从东宁县黑木耳质量、规模、价格及知名度等方面说明其市 场竞争力强的原因。第(4)题,从提高黑木耳品质及经济和社会角度说明实施“科技强菌”战 略的积极影响。 一、选择题 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 处种植。下图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以及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读图完成 1~ 2 题。 1.甲、乙、丙、丁四处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 B.有利于田间排水 C.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 D.便于果实的收获 答案 1.D 2.C 解析 第 1 题,结合山药生长习性知,其分布的位置应该在坡地而避免在山谷和洼地处;应 该在阳坡(北半球是南坡),海拔不宜太高等;据此在地形图上寻找符合要求的地点为丁。第 2 题,结合材料分析知,山药通过攀爬网可使植物接受光照的面积增加。 (2016·吉林调研)我国农业部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5 000 万亩,主要调 减玉米非优势产区集中的“镰刀弯”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 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2015 年这一区域玉米面积 1.56 亿亩,比 2005 年增加了 7 000 多万亩。据此完成 3~5 题。 3.近期我国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直接因素最可能是( ) A.国家政策 B.玉米价格 C.气候变化 D.生产成本 4.我国近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B.玉米消费需求不足 C.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 D.玉米质量明显下降 5.关于我国“镰刀弯”地区玉米生产的不利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冷凉地区低温冷害早霜 B.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壤退化沙化 C.西北风沙干旱区干旱,日温差大 D.西南石漠化地区干旱,地形复杂 答案 3.B 4.D 5.C 解析 第 3 题,结合选择因素的变化特点,影响农民减少玉米种植的最直接的因素应该是玉 米价格大幅下降。因价格下降,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明显减少,从而减少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第 4题,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多,玉米产量增加,但是玉米消费明显不足,加 上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大量增加,导致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玉米价格大幅下降。第 5 题,我 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是玉米种植的主要不利因素;日温差大有利于 有机质的积累,利于玉米生产。 (2016·江苏苏北四市调研)下图为“海南岛农业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6~7 题。 6.海南岛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热带迁移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7.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该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面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B.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 C.地广人稀,耕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答案 6.B 7.B 解析 第 6 题,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适于发展水稻种植业。第 7题,南 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主要是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等自然(育种)条件优越。 (2016·南通调研)下图为“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8~9 题。 8.有关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林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扩展 B.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 C.土地利用方式趋向多样 D.过度砍伐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因 9.图示土地利用变化给该地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下水位升高 ②沙尘暴多发 ③旱涝灾害增加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8.B 9.C 解析 第 8 题,结合图示信息知,我国三江平原地区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扩大, 其中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第 9题,由于林地和湿地受破坏,其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旱涝 灾害增加,水土流失加剧。 被中国人称为“开司米”的克什米尔羊绒,是珍贵的纺织原料,素有“软黄金”和“纤维钻 石”之称。绒山羊生活在蒙古国、中国内蒙古等地区的干燥高原上,那里极度恶劣的气候条 件为山羊生长羊绒提供了适宜环境。判定羊绒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细度,即羊绒的直 径。细度越小,羊绒的质量越高。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绒山羊分布,下表为我国不同区域 绒山羊产绒量及羊绒细度对比。据此完成 10~12 题。 ① ② ③ ④ 细度(μm) 13.5 15.5 15 17 产绒量(g) 370 280 400 486 10.表中④对应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推测内蒙古绒山羊收获羊绒的最佳时间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 月 12.中国羊绒制品出口目标市场是( ) A.美国 B.伊朗 C.新加坡 D.澳大利亚 答案 10.D 11.B 12.A 解析 第 10 题,结合材料信息,绒山羊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可以长出质地柔细、颜色纯正、光 泽较强、弹性较好的羊绒。而丁地为温带季风气候,虽然产量较高,但羊绒较粗。第 11 题, 为抵御风寒,羊绒是绒山羊进入寒冬才生长出来,第二年开春转暖后反而成了累赘,会自然 脱落。所以每年 4~6 月是内蒙古收获羊绒的最佳时间。第 12 题,羊绒制品是高档的纺织产 品,价格较高,其出口目标市场主要在美国、欧盟、日本等中高纬度发达国家和地区。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 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 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蒲江县成佳 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 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 此完成 13~14 题。 13.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 A.茶叶加工 B.茶叶销售 C.茶园旅游 D.茶叶种植 14.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答案 13.D 14.B 解析 第 13 题,茶叶种植是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茶叶种植而建 立的,没有茶叶种植,其他将不复存在。第 14 题,“第六产业”把单一的茶叶种植延长到了 茶叶加工和销售及“观光景点”,增加了茶叶附加值。 二、综合题 15.玉米生长周期较短,是喜温、喜光、怕冻、耗水性作物。其苗期需水量不大,但拔节与 幼穗长大时,需水量剧增。下图为“我国部分玉米制种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其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 (2)与甲育种基地相比,乙基地玉米育种在气候和水源上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3)简述乙基地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答案 (1)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玉米营养物质的积累。水源:冰雪 融水较多且稳定(比降水变率大的季风区有明显优势)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交通条件,拓 宽市场;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根据甲地所在位置,从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三方面说明生产特点。 第(2)题,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而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两类气候区特点知,乙地在 气候方面的比较优势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在水源上的比较优势是夏季冰雪融水量较多 且较为稳定。第(3)题,从良种培育、水资源利用、交通改善、市场开拓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 面说明乙基地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的交会地带,属丘陵沟壑区,自古便有“陇 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这里马铃薯只是度荒充饥的口粮,20 世纪末, 定西提出“洋芋工程”,马铃薯生产由自给自足开始走向规模扩张,如今随着马铃薯逐渐主 粮化,定西市成为我国著名的“薯都”,所产马铃薯不仅产量大,而且个大、质优、种类多, 其产值占到定西市 GDP 的 16%以上。 马铃薯性喜温凉,适应性强,春种秋收。下图示意定西市地理位置,下表为定西市气候资料。 气温 平均温 7 ℃,7 月均温 16.1~19.8 ℃,日最高温≥30 ℃的天数很少 降水 年降水量从北到南约 350~600 mm,最少区<200 mm,降水集中在 6~9 月 (1)指出造成定西土地贫瘠的主要自然因素并简析原因。 (2)分析定西市成为我国“薯都”的有利条件。 (3)你是否赞同定西市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并出口,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降水(缺水、干旱)。 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来自海洋 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降水较少。 (2)地处中纬地区,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少酷热天气);马铃薯生长期降水较多,利于生长; 地形复杂,环境多样,利于培育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市场需求增大;政府政策支持;生产方 式转变和技术提高。 (3)赞同。出口创汇,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 品种多、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 反对。初级产品出口,附加值较低;距离市场远,储存和运输困难;内陆干旱,生产用水增 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等。 解析 第(1)题,定西市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是形成其土壤贫瘠 的主要原因。第(2)题,结合定西所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市场、政策及技术 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在表明观点的前提下,提出与之相符的论证过程 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