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分析高考生物试卷
2007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江西师大附中 姜兵云 一、总体情况 2007年的理综试卷生物学科试题符合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今年的生物试题仍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强调了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分布 生物试题量虽然不大,但由于综合性强,覆盖了必修及选修教材共14章中的10章,重点考查了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遗传、代谢和调节,强调了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由于试卷的这种特点,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较好地体现了以能力为立意。 题号 赋分 得分 知识点 1 6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 6 特异性免疫 3 6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4 6 微生物代谢及其调节 5 6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 30 Ⅰ 11 7.06 C3植物与C4植物 Ⅱ 15 2.59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及有关实验设计 31 ⅠⅡ⑴ 10 6.05 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 Ⅱ⑵6 1.77 伴性遗传及动物遗传实验的设计 三、试题难度比2006年的全国理综卷有所下降 选择题的难易程度基本维持去年水平;非选择题比去年容易。具体表现在:第一,填空题由去年的8/42增大到今年的23/42;第二,文字量由去年的约600字有所减少。选择题的得分估计约16~18分。 四、关于评分参考及赋分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答案:D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D 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答案:C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 30.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被染成,被染色的原因是____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___植物,小麦属于______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_____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__种,即___________ 答案:30.Ⅰ 叶肉细胞1’ 蓝色 1’ 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1’ C4 1’ C3 1’ C3和C4 2’ 2 2’ 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2’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答案:30. Ⅱ (1)改进方法: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 3’ 、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3’ 、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3’ ,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依据是:生长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可以促进扦插生根,2’ 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2’ (2)扦插枝条的蒸腾作用1’ 湿度1’ 31.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 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 ___染色体上,_ 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 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 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 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 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答案:31. Ⅰ 雌 雌 X Y 各空1’ Ⅱ(1)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各空1’ (2)P XbXb × XBYB 截毛雌蝇 刚毛雄蝇 ↓ XbYB × XbXb F1 刚毛雄蝇 截毛雌蝇 ↓ XbXb XbYB 雌蝇均为截毛 雄蝇均为刚毛 图解共6’ 五、答题出现的问题 1.对题中前后表达的一致性不太在意 比如,第30题小麦叶片的叶肉细胞被染成蓝色,不少学生只写叶肉;具有C3与C4 (以上两种植物)的特点,部分只写C3或C4 植物;等。 2.基础知识还待巩固 从全省总平均来看,第30及31题的前半部分各11分、10分,得分只有7.06和6.05,得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第31题第2空错误表达为“母本”;第3、4空依次错写成“X+常、Y+常”;Ⅱ中伴性基因的表示出现了多种错误,如XBYb错写成左上标、左下标、右下标、X与B并列,Y在X前、同为X上的基因b在B前等等表达,这些都反映了考生未透彻理解题意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 3.识图、表的能力需提高 据调查,附中的部分学生第1题做错,原因是图没看明白。 4.答题文字不严谨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第31题因错写“雌”字失分的很多;。 第30题 Ⅰ “C3植物与C4 植物”中的“与”写成“或”; “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写成“C3途径与C4途径; PEP与C3 ;PEP与C4”,或答成C3与C4 化合物形成的反应过程及结果,但叙述中出现错误 。 说明: C3可写作三碳,C4可写作四碳。碳三、碳四植物表述不规范,但考虑到中学这种说法的普遍性,今年未扣分,今后再出现此说法应不会得分。 第30题实验设计及理论依据的表达中,不少考生因为没有准确表达而丢分。如: 改进方法: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浓度 、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浓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浓度进行实验 ,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这与标准答案只是少了三个“组”字,少了6分! 5.实验设计能力急待提高 两次出现的实验设计,分别15分、6分,平均得分只有2.59与1.77。 第30题 Ⅱ ⑴考生出现的答法很多,举例及得分情况如下: 一个、一种浓度处理,不得分 多组枝条用同一种浓度处理,不得分 高浓度一组、低浓度一组,若共为2个浓度,不得分;若为两组梯度浓度,得6分。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一组 ,得3分 几种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一组, 得3分 五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一组, 得3分 六、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选择题的第1和5都是常见题,依靠背图是很容易错的。雌字错写失分也是非常遗憾的。 2.强化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对课本学生分组实验、经典实验、新课程中的新实验进行学习和复习,配套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3.考前复习,应以考纲为本 答30题时,不少学生写出了诸如“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草酰乙酸等”,这大概是超纲复习引起学生知识混乱所致。 4.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考试时间分配的训练 5.要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调整的交流 6.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科应用能力(体现在试题训练过程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