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吴忠中学高二分班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嫡(dí)亲 盘缠(chan) 汗涔涔(cén) 窟(kū)窿 B. 发髻(jì) 晦(huì)气 伶(líng)俐 血(xiě)淋淋 C. 笙(shēng)歌 混(hùn)账 叠巘(yán) 钓叟(sǒu)‎ D. 蟊(máo)贼 纶(guān)巾 料峭(qiào) 梧桐(tóng)‎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C项,“叠巘”的“巘”应读yǎn,指山峰。‎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颛臾 社稷 饿莩 浅尝辄止 B. 崭新 蜕变 纾罪 休戚与共 C. 编纂 镂刻 后嗣 不屑一顾 D. 搭讪 幽咽 烟囱 峥嵘岁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错别字的一组”,然后结合字音、字义来辨析正误。‎ B项,“纾罪”的“纾”应为“赎”或“恕”,即赎罪或恕罪。‎ 故选B。‎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阿里巴巴与苏宁联手,显然直指京东。不过,短期内两者的协同效应未必能够迅速体现出来,两者在未来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          。‎ ‎②10日一早,长江下游暴雨倾盆,江苏气象部门拉响各地的23个暴雨蓝色预警,防汛、应急、海事、交通、路政、城建、农林、民政等部门          。‎ - 26 -‎ ‎③电视剧《琅琊榜》根据海晏同名小说改编,囊括了“凄美爱恋”“手足情深”“国仇家恨”等精彩看点,众小说迷们          。‎ A. 严阵以待    拭目以待    翘首以待 B. 拭目以待    翘首以待    严阵以待 C. 翘首以待    严阵以待    拭目以待 D. 拭目以待    严阵以待    翘首以待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词语意思及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侧重“迎接”“迎击”,与第二处语境相符。‎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拭目以待”侧重“动向、结果”,与第一处语境相符。‎ ‎​翘首以待:形容殷切盼望。侧重“急切”,与第三处语境相符。‎ ‎​故选D。‎ ‎【点睛】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例如本题的成语的侧重点不同。‎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我国自成立“IMT-2020推进组”以来,5G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目前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试验网,而华为的多项关键技术已被采纳为5G国际核心标准,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5G领跑者。‎ A. 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B. 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C. 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D. 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答案】A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第一个问题是不合逻辑,“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不是包含关系,可以改为“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排除B、D两项;‎ 第二个问题是语序不当,“纷纷”应放在“在”前,第三个问题是搭配不当,“抢抓”与“先机”搭配,“占领”与“制高点”搭配,排除BC项。‎ 故选A。‎ ‎5.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文本的个性特征,我们还呼唤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这里的“有个性”是指有独到见解,有宽广眼界,有深厚学养。能上出几节好课的教师不一定有个性,________。这些源源不断的好课能汇聚成学生对教师由衷的喜爱与敬佩,成就一个目光独具、个性鲜明的语文名师。‎ A. 但有个性的教师一定能不断地上出好课来 B. 能经常上出好课来的教师才算是有个性 C. 有个性的教师并不只追求能上出几节好课 D. 教师是否有个性不能以能否上出几节好课为评价标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解答本题,不仅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还要注意关联词的搭配。根据“教师不一定有个性”,结合语境,下一句应是“有个性的教师一定怎么样”,可见,A项最恰当。初选答案之后,一定要整体阅读,检查一下语意是否和谐统一。故选A。‎ 二、阅读题(46分)‎ - 26 -‎ ‎(一)‎ 阅读《张衡传》,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 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 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7.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衡少善属文 B. 吾得兄事之 C. 且庸人尚羞之 D. 宁许以负秦曲 ‎8.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 “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举孝廉不行 B. 言甚详明 - 26 -‎ 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 覆盖周密无际 ‎10. 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未之有也 D. 果地震陇西 ‎【答案】6. D 7. C 8. B 9. B 10. C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D项,“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意思是“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治理事务,任职。‎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 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C项,“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羞;‎ A项,“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B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D项,“负”,使动用法,让……担负。‎ 故选C。‎ ‎【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项,“拜”不指调动官职,指授予官职;‎ D项,《旧唐史》错误,《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词语的今义代入句中,如讲不通则考虑古今异义。‎ B项,“详明”古今都指详尽明了。‎ A项,“不行”,古义指不去(应荐);今义指不可以。‎ C项,“方面”,古义指方向;今义指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D项,“周密”,古义指四周严密;今指周到细致。‎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特殊句式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结合句子特点辨析,最后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翻译句子。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省略句,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C项,“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的类型,应为“未有之也”;‎ 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中“于天文、阴阳、力算”是后置状语,“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是后置状语,“果地震陇西”中“陇西”是后置状语。‎ 故选C。‎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 26 -‎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二) ‎ - 26 -‎ 阅读《苏武传》选段,完成小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26 -‎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与旃毛并咽之 B.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D.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赠送 B. 武帝嘉其义 嘉:赞许 C.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押 D. 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服匿:衣服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雨雪,武卧啮雪 A. 欲因此时降武 B.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C. 羝乳乃得归 D. 单于壮其节 ‎14. 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 信义安所见乎 C. 何以汝为见 D. 子卿尚复谁为乎 ‎15.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B. 见犯乃死,重负国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C. 兄弟并为郎 凿地为坎,置煴火 D.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如惠语以让单于 ‎【答案】11. D 12. D 13. C 14. A 15. A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A项,“与旃毛并咽之”是说“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 26 -‎ B项,“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是说“掘野鼠、收草实来吃”,去,同“弆”,收藏;‎ C项,“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是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亡,同“无”,没有。‎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D项,“赐武马畜、服匿、穹庐”,是说“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服匿:盛酒酪的瓦器。‎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例句“天雨雪,武卧啮雪”是说“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雨:名词作动词,下,降。‎ C项,“羝乳乃得归”是说“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A项,“欲因此时降武”是说“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B项,“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是说“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滔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D项,“单于壮其节”是说“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美。 ‎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六大类文言句式的特点,理解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 A项,“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是说“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是定语后置句;‎ B项,“信义安所见乎”是说“哪里还能看到什么信义”,是宾语前置句;‎ C项,“何以汝为见”是说“我为什么要见你”,是宾语前置句;‎ D项,“子卿尚复谁为乎”是说“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是宾语前置句。‎ 故选A。‎ ‎【15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A项,“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是说“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滔天”,“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是说“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一百多人一同前往”。两个“与”都是连词,和;‎ B项,“见犯乃死,重负国”是说“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是说“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地方”。两个“乃”分别是副词,才;连词,于是、就。‎ C项,“兄弟并为郎”是说“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凿地为坎,置煴火”是说“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两个“为”分别是动词,做;动词,成为。‎ D项,“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是说“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如惠语以让单于”是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两个“以”分别是介词,表时间,在;目的连词,来。‎ 故选A。‎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与虚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参考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以后,备办了一些礼品送给单于。单于越来越倨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 - 26 -‎ ‎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掘野鼠、收草实来吃。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擅长结网和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於靬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部落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 26 -‎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对汉使怀有歉意的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三) ‎ 阅读《师说》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D. 人非生而知之者 小学而大遗 ‎17.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 吾从而师之 D. 师不必贤于弟子 ‎18. 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 A. 圣人无常师 B. 余嘉其能行古道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9. 翻译下列句子(《张衡传》《苏武传》)‎ - 26 -‎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4)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答案】16. B 17. B 18. C ‎ ‎19. (1)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2)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3)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并在夜里得以见到汉使,自己详细地陈说(这几年的经过情况)。‎ ‎(4)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裁决人的生死,你不主持正义,反而想挑拨天子和单于的关系,(从旁)观看祸败。‎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前者,助词,的;后者,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B项,两者都是副词,竟然。‎ C项,前者,介词,对于;后者,介词,向。‎ D项,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转折。‎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词语的今义代入句中,如讲不通则考虑古今异义。‎ B项,“相似”,古今都指相类,相像;‎ A项,“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C项,“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跟随并且,今义是一个词,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D项,“不必”,古义指不一定,今义指用不着、不需要。‎ - 26 -‎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特殊句式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结合句子特点辨析,最后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翻译句子。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省略句,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判断句,标志是“……者,……也”;‎ A项,“圣人无常师”是一般句式,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B项,“余嘉其能行古道”是一般句式,意思是“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 C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标志是“……,……也”;‎ D项,“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是一般句式,意思是“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虽”,虽然;“于”,比;“而”,却;“骄尚”,骄傲自负;“交接”,结交。‎ ‎(2)中,“慕”,趋附;“所居”,所担任;“辄”,就;“徙”,调动,此处可以译为“提升”。‎ ‎(3)中,“守者”,看守他的人;“与俱”省略代词“之”,即“与之俱”, 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具”,详细地;“陈道”,陈说,陈述。‎ ‎(4)中,“且”,况且;“决”,裁决;“平心持正”,主持正义;“反”,反而;“斗”,使动用法,使……攻打,使……斗。‎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6 -‎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从师的传统,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金果的味道 秦岭 ‎①那年的巴黎之夜,主人端上来的一盘苹果。轻尝,颇多回味,妙不可言,便认定此味只属于异国他乡,可主人却用法语说:“这种叫金果的苹果,来自中国平凉。”满座一时哗然。‎ ‎②其实位居六盘山东麓的平凉距我的老家天水并不远。三十多年前,我曾有过一次去平凉的华亭煤矿拉煤的经历,“六盘山上高峰”“关山度若飞”的迥异确是领略了的,但压根儿就没有见到一颗什么金果。目击之处,黄土裸露,庄稼惨淡,土坯茅草房稀稀疏疏,与传说中的所谓“陇上旱码头”、古“丝绸之路”重镇、“西出长安第一城”大相径庭,如今突然冒出一种名扬海外的金果来,这样的脱胎换骨经历了怎样浴火重生般的华丽转身,不免让人好奇。‎ - 26 -‎ ‎③有一年,平凉方面委托我代邀京城文化名流造访,我给从维熙、崔道怡等文坛前辈:卖了这样的关子:“一-起去吧,那里有金杲。”初以为,金果谓之“金”,该与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的“金三角”有关吧,或者,完全为了图个金字招牌。可是重返平凉,现实完全颠覆了我的偏见和记忆。‎ ‎④从平凉的崆峒、泾川、崇信、华亭、静宁、庄浪、灵台诸区县一路走来,昔日的源峁丘壑、古道旱川早已被苍翠的绿色轻揽重抱,一望无垠的青波绿浪时而像飞瀑直挂梁峁,时而像大江奔流谷峪,时而又像湖泊蓄满平川。近前看时,红色的苹果垂垂累累,锃亮如釉,浓郁的果香在初秋的风中久弥不散。这是一种完全久违的味道;这种味道与记忆中的平凉无关,却与现场的平凉有关。它似乎在用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以金丝般的坚韧和晶亮把记忆和现实缜密地缝接起来了。‎ ‎⑤平凉人说:“金果的味道,就是崆峒山的味道,云崖寺的味道。”这一山一寺,皆驰名中外的平凉名胜,平凉人显然是为了证明人文历史和时代之间那种一脉相承的联系,就像一棵树,树上纵有果子万千,而根,永远唯一。‎ ‎⑥后来的几天,大家前往中国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故地采风。平凉人再叹:“老先人们如果能尝到金果的味道,就好了。”‎ ‎⑦“也许,先人们每天都在品尝这种味道哩。”我这样回应。‎ ‎⑧回到我生活的天津,我把重返平凉的感受讲给在津的平凉籍友人李杰听,他说出了这样的话:“平凉的味道,终于回归了。”意思似乎是,金果本该就是平凉的味道,而平凉的味道,只是经历了一番岁月之后,重新回到了前台。‎ ‎⑨这让我想到了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如今的梯田又变成了金果田,假如,那层层梯田是一双双凤眼,它们在看谁?是一张张芳唇,它们在告诉你什么?也是巧了,那年平凉金果博览会借助对口帮扶的平台移师津门,筹委会负责人王奋彦告诉我,金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平凉已成为全甘肃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有几个名头,似乎在证明这种意义,譬如,金果不仅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中华名果”,还获得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金果的味道,由此悄然提升了平凉整个果蔬业的品格、风度和姿态,让平凉一举跻身“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行列。为了这一天,平凉人整整打拼了三十年。‎ ‎⑩有位诗人信口吟来:“此一味分百味,百味合一味是也!”怎分怎合?纵有千般妙句,岂能解它得开?那晚,我用金果招待几个天津朋友,思绪却无由地重返那个巴黎之夜。金果仍然是金果,而个中滋味,岂止果香一缕,一缕果香呢!‎ ‎⑪‎ - 26 -‎ 香,是用来回味的。也是那年吧,忘了是在静宁还是庄浪,一位四五岁的农家小姑娘捧上一个硕大的金果,说了三句话,却只有两个字:“你吃。你吃。你吃。”小姑娘金子一样的表情纯净而专注,一双小手像是捧着整个的金秋,或者, 捧着关陇大地金子般的民谣。从维熙先生大受感动,把小姑娘抱起来。“咔嚓”,记者赶紧按下了相机快门。几年过去,我终于为这张珍贵的照片取了个名字:金果。‎ ‎(有删改)‎ ‎20.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②段写我对平凉“三十多年前”的记忆,与下文“我”再到平凉的所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平凉的华丽转身。‎ B. “也许,先人们每天都在品尝这种味道哩”与“平凉的味道,终于回归了”,这两句话都含有平凉的味道古今没变之意。‎ C. 文章写庄浪的金果以及产生的品牌效应,从点上展现了平凉人为过上幸福生活而打拼的经历,体现了平凉人的奋斗精神。‎ D. 文章以“金果的味道”为线索,既写了我到平凉的所见所感,也写到了平凉的历史人文及名胜,凸显了平凉丰厚的文化内涵。‎ ‎21. 文章开头从那年的巴黎之夜吃金果写起有什么妙处?请简析。‎ ‎22. 文章最后,作者以“金果”命名“珍贵的照片”,这样命名有何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20. D 21. 开篇自然点题,指明了作者要写的金果是产自中国的平凉;突出了平凉苹果的影响.它已走向了世界;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有关对平凉的回忆。 ‎ ‎22. 金果见证了平凉的变化,金果的味道就是平凉的味道;金果硕大,是平凉人富足的幸福生活的象征;小姑娘纯净而专注的表情,是平凉人金子般高贵品质的象征;金果对图片内容有概括作用,蕴含着平凉当下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内涵。‎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凸显了平凉丰厚的文化内涵”错误,应为“凸显了平凉的变化及金果味道的一脉相承,表达了对平凉及平凉人的赞美”。故选D。‎ ‎【21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开头从那年的巴黎之夜吃金果写起有什么妙处?请简析”,然后看内容上写了什么,然后再从结构上看有无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另外,这样的段落,往往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文中来看,文章开头“这种叫金果的苹果,来自中国平凉。” 开篇自然点题,金果是产自中国的平凉,突出了平凉苹果已走向了世界; 很自然引出下文有关对平凉的回忆;这个产自中国平凉的苹果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者以“金果”命名“珍贵的照片”,这样命名有何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然后看句子写的是谁,如何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以“金果”命名“珍贵的照片”,文章的主要情节都与“金果”相关,从文中来看,“金果的味道,就是崆峒山的味道,云崖寺的味道”,可见金果见证了平凉的变化,金果的味道就是平凉的味道; “硕大的金果” “一双小手像是捧着整个的金秋” ,是平凉人富足的幸福生活的象征, “小姑娘金子一样的表情纯净而专注” 是平凉人金子般高贵品质的象征;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金果见证了平凉的变化,金果的味道就是平凉的味道;金果硕大,是平凉人富足的幸福生活的象征;小姑娘纯净而专注的表情,是平凉人金子般高贵品质的象征”,富足生活是物质,而高贵品质是精神,金果蕴含着平凉当下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内涵。‎ ‎【点睛】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 ;②表现手法(次之) ;③表达方式(其次) ;④ 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三、古诗文阅读及默写(16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 26 -‎ ‎【南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 ‎23.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 B. “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对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 C. 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D. 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 ‎24. 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梁”,请结合艺术手法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23. D 24. ①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翔为动静。一静一动,描绘出一幅充满了蓬勃的生气画面。‎ ‎②以景结情,结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起的和谐之景,表达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之情。‎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D项,“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错误,“彻底解脱”不当,“此心到处悠然”,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 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技巧,品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梁’,请结合艺术手法赏析其精妙之处”,然后分析结尾两句写了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技巧,有什么效果。‎ - 26 -‎ 结合题干“意境旷远”以及最后两句“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可知,这两句是描绘画面,描写景象,所以考生可以从描写的角度来赏析这两句;这两句主要写了寒光亭下的“水”和“沙鸥”,“水”“如天”, 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这是静态的画面,而“飞起沙鸥一片”写的是“沙鸥”, 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这是动态的画面,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 接着思考诗歌结尾的艺术。诗歌结尾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卒章显志、直抒胸臆,一种是以景结情、借景抒情。经过前面对最后两句内容的分析可知,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写景,这自然是以景结情,在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陶醉着词人的心胸,尤其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与鸥同盟的深意,流露出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梁的结笔。‎ ‎25. 古诗文默写。‎ ‎(1)木直中绳,______________,其曲中规。(《劝学》)‎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3)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9)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 (1). 以为轮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4). 无边落木萧萧下 (5). 暮霭沉沉楚天阔 (6). 卷起千堆雪 (7). 气吞万里如虎 (8). 水随天去秋无际 (9). 瑞脑销金兽 (10). 乍暖还寒时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悌”“啸”“萧”“霭”“销”。‎ - 26 -‎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26. 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在用词方面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4处并加以改正。‎ ‎《国学备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精选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史名著中的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作,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鸿篇巨制。整部丛书经过海内外以及大陆百余名专家整理审阅,配有1000多幅相关图片,每部分均撰写了内容提要。需购买该丛书者, 务必于2020年1月底前与贵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发货。‎ ‎【答案】①去掉“小说”或“文学”;②去掉“以及大陆”;③“务必”改为“请”;④把“贵出版社”改为“我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以及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在用词方面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4处并加以改正”,然后找出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地方,并结合语境进行修改。‎ 第一处,“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中“文学”“小说”并列不当,“文学”包含“小说”;‎ 第二处,“海内外以及大陆”并列不当,“海内外”包含“大陆”;‎ 第三处,“务必”语气过于强硬,可以改为“请”;‎ 第四处,“贵出版社”中的 “贵”是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此处是指己方,使用不当。‎ ‎2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示例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什么是最真挚的友谊?是华美盛宴的觥筹交错,是形影不离的朝夕相守,是依依难舍的缠绵缱绻,还是困境中搀扶你一把的那双温暖的手?‎ - 26 -‎ ‎【答案】(示例一)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是无从探测的广袤宇宙,是生与死的永远分离,是痛彻肺腑的咫尺天涯,还是心与心之间的隔膜?‎ ‎(示例二)什么是最宝贵的财富?是车载斗量的金钱,是美轮美奂的房屋,是珠光宝气的服饰,还是充实人生的知识?‎ ‎(示例三)什么是最美丽的风景?是画家笔下的云霞,是缥缈的海市蜃楼,是雨后天晴的彩虹,还是故乡那平淡的山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解答时,要注意答案要与示例句式相符,形式上要符合“什么是最……的……(五个字的偏正短语)?是……是……是……还是……?”的特点。语句内容要通顺且合乎逻辑,最后一句升华立意。‎ ‎【点睛】所谓仿照,就是结构形式表达模式要相似。首先要了解、把握所给例句的特征,即哪些是要仿照保留下来的,哪些是需要变化的。比如数词、量词、名词、动词,反义词等。最后,还要运用修辞,富有文采、意蕴、哲理启迪。此外,还要考虑在内容上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 五、作文(40分)‎ ‎28. 作文 俗话说:“兄弟一心,其利断金”“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 。‎ ‎ 请以“合作共赢”为主题,题目自拟,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流星固然璀璨,但区区一颗只能成为他人眸中一瞬的闪亮,只有成雨而来才会星光闪耀,照亮夜空;一人独行,纵使无牵无挂,箭步如飞,终将孤独寂寞,孑孓而行;结伴同行,互相帮衬,才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度难关,彰显英雄本色。人们追求的不应是独行间转瞬的溢彩流光,而应是互相扶持,共赢光彩。‎ - 26 -‎ 互相帮助,成功的保障。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这个谚语早已家喻户晓,三国时期“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也早已耳熟能详。刘玄德能成为一代枭雄而三分天下,与其礼贤下士,与关张二弟及一干文武大臣同心协力分不开。而吕布纵使勇绝天下,也就是无谋勇夫,只能惨死于乱刀之下。一株胡杨在沙尘暴面前无可奈何,可一片胡杨却能使狂风沙暴偃旗息鼓。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之主,不仅因为超凡的智力,还因为我们巨大的人口基数,团结合作的凝聚力。结伴而行的成功范例,俯拾即是。因此,合作才能共赢。‎ 个人独行,难敌大灾难。个人的蛮力再强大,也终难抗衡众人的实力。一朵野花可能不如山中独放的百合,但成群的野花却招来了更多的蜜蜂蝴蝶;一只蚂蚁固然难撼巍峨的大树,但成群的蚂蚁却可以咬空参天巨木;古代君王之所以倡导以民为本,就是认清了千万民众那足以撼天动地的力量。能征善战的只是将军,善于聚人的方为王者。这也是刘邦逆袭项羽,中国打赢侵华战争的原因。NBA中有一支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凭借团队篮球十五年屹立不倒,而强如乔丹,詹姆斯在生涯早年依旧难求一冠。事实证明,团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他是任何力量也战胜不了的。‎ 合作共赢,互助是王道。合作,并不代表单方受益,互助互惠才是王道。三国时四代公侯袁本初,也不失为枭雄之一。他也广纳人才,效仿战国四君子。但他只知纳才,不懂留才,色厉内荏的他猜忌心极重,并不知体恤人才,导致田丰入狱,许攸叛逃,官渡之战,倾家荡产,身败名裂。他只知求人帮助,却不知助人,导致无人愿意帮他,成为孤家寡人。这是他与曹操的差距,也是历代霸者与王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见得,逞一时之英雄不是英雄。‎ 合作是人生与事业的最高境界,懂得合作,呼唤成功,让我们在你与我间,架起一座紧密相连的桥梁,共同抵御风险,共同赢得利益,共同分享快乐。这才是生存之道,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一则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材料作文,考生需理解这一主题的内涵,并围绕材料发散引申,然后找到最佳的立意方向。‎ ‎【审题】‎ - 26 -‎ 首先分析材料。本次作文由三句俗语构成。“兄弟一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兄弟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众人划桨开大船”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把事情做好,强调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突出的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结合这些材料以及题干中“以‘合作共赢’为主题”这一要求即可得知本次作文立意的中心,考生只要围绕“合作共赢”“同心协力”“共荣互惠”等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然后分析文体。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次写作的文体是议论文,这就要求要有明确的论点,要有充足的论据,要进行有力的论证。考生可以借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方式行文构思。‎ 参考立意:合作方能共赢;诚信合作,共赢未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守望相助。‎ 行文结构:首先拟写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标题,如“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接着运用排比句开头,运用简练的语言,短促的句式,引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中间三个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从不同角度,列举实例,论证中心,得出结论;结尾语言简洁,照应上文,号召激励:“让我们在你与我间,架起一座紧密相连的桥梁,共同抵御风险,共同赢得利益,共同分享快乐。这才是生存之道,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素材:‎ ‎(一)合作共赢的名言 ‎1.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俗语)‎ ‎2.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俗语)‎ ‎3.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西方谚语)‎ ‎4. 小合作要放下态度,彼此尊重;大合作要放下利益,彼此平衡;一辈子的合作要放下性格,彼此成就。‎ ‎5.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二)合作共赢的典例 ‎1.合作实现双赢:互利共生生物学上有很多互利共生现象,即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合作,彼此获益,实现双赢。非洲草原上的蜜獾,经常和一种叫响蜜鴷的小鸟合作,响蜜鴷利用优秀的视觉找到蜂巢,引导蜜獾前去破坏蜂巢,蜜獾喝蜂蜜,响蜜鴷吃虫卵,彼此都能享用一顿美味大餐。‎ ‎2.合作实现双赢:火海逃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一个瞎子和一个瘫子困在屋里,危在旦夕。瞎子虽然手脚利落,但却辨不出逃命的方向。瘫子虽然耳聪目明,却无法动弹。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他们各自逃命,无疑都是死路一条, 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互协作,取长补短,身体健壮的瞎子背起眼睛完好的瘫子,在瘫子的指引下,迅速的逃离火海,方能死里逃生。‎ - 26 -‎ ‎3.相互拆台导致全盘皆输:螃蟹效应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竹篓中放一只螃蟹,要盖上盖子,多钓几只后,就不必再盖了,因为这时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当竹篓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爬。但篓口很窄,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螃蟹踩着它向上爬。如此循环往复,无一只螃蟹能够成功爬出竹篓。‎ ‎4.合作铸就强大:马刺团队篮球NBA中有一支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凭借团队篮球,二十年屹立不倒,至今仍是强队。而强如诺维斯基、詹姆斯等巨星,依然在职业生涯早期打不过马刺队。事实证明,合作铸就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