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卷·2018届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文卷·2018届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学科试题 考试说明:‎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 (3)第Ⅰ卷和第Ⅱ卷试题答案均搭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则( )‎ A. B. C. D. ‎ ‎2.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 ‎3.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4.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 ‎5.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下半部分是半径为2的半圆,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 ‎7.关于函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A.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B.其图象可由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倍得到 C.其在区间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D.其图象关于点对称 ‎8.在等比数列中,“的两根”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半圆上,点在直径上,且,设, ,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 A. B. ‎ C. D. ‎ ‎10.若非零向量满足,则(  )‎ A. B. C. D. ‎ ‎11.设函数的导函数为,若为偶函数,且在上存在极大值,则的图象可能为( )‎ A. B. C. D.‎ ‎12.若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满足,且,则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两个非零向量满足,则向量的夹角为 .‎ ‎14.已知点是平面区域内的任意一点,若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①的否定是;‎ ‎②已知,为两个命题,若“”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 ‎③命题“函数 在 处有极值,则”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④函数 的零点有2个;‎ ‎⑤ .‎ ‎16.已知球是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 的外接球, ,点在线段上,且,过点作圆的截面,则所得截面圆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等差数列中,,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1) 求;(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1,在矩形中,,,是的中点,将沿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其中平面平面.‎ ‎(1)证明:平面;‎ ‎(2)设为的中点,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向量,,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点为上一点,且满足,求的面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 ‎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1)若函数有零点,求满足条件的实数的集合;‎ ‎(2)若对于任意的时,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请考生在第22,23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点.以极点为原点,以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 ‎(1)若为曲线上任意一点,求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的极坐标;‎ ‎(2)求.‎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函数的图像在上与轴有3个不同的交点,求得取值范围.‎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试题 数学(文科)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则( )‎ A. B. C. D. B ‎2.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B ‎3.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