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部分解析)
2017-2018学年度海口四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 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 所谓“天”就是天理 D. 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2. 《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强盛 B. 强化宗法体制 C. 导致诸侯割据 D. 促成秦朝统一 3. 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4.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 A. 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 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 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5. 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 太尉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锦衣卫 6. 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 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 B. 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 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D. 适应反击匈奴的军事需要 7.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8. 《唐六典》规定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佐天子而统大政”。以下关于唐朝中央决策机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A. 唐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六部 B. 门下省负责诏令的起草拟及执行 C. 以皇帝和中书、门下两省为核心 D. 皇权至上,完全不受相权的制约 9. 下面信息概括了中国某朝代的部分特征,这时期应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1. 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A.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B. 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C. 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2.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的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A. 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加以牵制 B. 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 C.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 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 3. 明朝读卷官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阅卷官员,史料记载:“国初用祭酒、修撰等官”,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这一现象说明 A. 科举考试程序严格 B. 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 C. 考试舞弊风气盛行 D. 人才选拔公正且合理 4. 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5. 晚清载泽说:“我国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 A. 民族危机加剧 B.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 土地兼并严重 D. 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6. 《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 A. 摧毁了宗法观念 B. 发展了分封制度 C. 确立了专制政体 D. 创立了科举制度 7.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 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 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 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 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8.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1. “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 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 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C. 君权至上的结果 D. 中央集权所致 2.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 A.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 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3.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B. 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4.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A. 夏朝 B. 西周 C. 秦朝 D. 唐朝 5. 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 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 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 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6.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 A. 郡国并行制度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察举制度 7. 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 机构改革必须增大财政开支 B.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C. 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D. 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8.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西汉中、外朝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 元朝行省制度 D. 明朝内阁制度 9. 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 ) A. 宦官专权 B. 内阁的作用 C. 六部掌握实权 D. 军机处的设置 1. 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B. 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 C. 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 “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2. 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 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B. 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C. 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3. 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 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 B. 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 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 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4. 中国古代某位皇帝在其晚年敕谕群臣:“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这位皇帝最有可能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明太祖 D. 雍正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5. 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 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 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演进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说是由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说明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项正确; 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所提及的制度是指宗法制,故A项错误; 宗法制带有血缘色彩,不是神秘色彩,故B项错误; “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不是指天理,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西周的宗法制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 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可知西周分封制下的地方独立性较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D两项。题目中未涉及宗法观念,排除B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深远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福建民居“土楼”是极具特色的建筑,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材料“男尊女卑”明显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即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正确。皇权至上主要是封建王朝都城建筑的特点,故排除B;C明显错误,故排除;等级明确本身就体现不和睦,而且材料涉及的不是邻里之间的关系,故排除D。故选A。 4.【答案】D 【解析】 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其特点包括: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材料中“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和“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都是在说 皇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现的是血缘与政治的结合,也就是皇帝借助血缘维护统治,所以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皇帝制的特点。侧重于考查皇位世袭。 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特点包括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当然本质还是君主专制,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和刺史具有监察职能,锦衣卫出现在明朝;御史大夫出现在秦朝,符合题干中的“最早具备监察职能”,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 。据上,排除ACD,故选B 。 6.【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汉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分散和限制相权,实行“中朝”制度,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这些人成为皇帝的左右亲信和近臣,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要政。于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权力遭到削弱,B符合题意;A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7.【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即“实际是分裂的”。与题目中的信息“‘中国’......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不符,故排除AC两项;B项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D项开始实施于元朝。其行政长官一概由中央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即“‘中国’......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故由设问要求“促使......‘中国’概念变化的是”即可排除晚于B项的D项,故选B。 8.【答案】C 【解析】 略 9.【答案】B 【解析】 略 10.【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朝万历年间,宰相早被废除,故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朝的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故排除B。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机构,不存在对皇权制约强化的问题,故排除C。题干中出现的“万历怠政”现象明显体现了当时政治的混乱,体现了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略 12.【答案】B 【解析】 略 13.【答案】B 【解析】 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依据材料“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可知军机处权力在逐渐增大,故B正确。 内阁始终的处在有职无权的境地,故排除C。 军机处本身就不是绝密的,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实际考查军机处职权的演进情况。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军机处的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14.【答案】D 【解析】 略 15.【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第一次“转型”是指从战国到秦汉时期,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也就是从分封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 16.【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可知,范仲淹认为科举制专考辞赋,难以选拔真正地人才,需要在考试内容上进行变革,以解决人才危机的局面。故ABD均正确。C项不符合材料。故选C。 1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8.【答案】C 【解析】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不是根源,排除; B.在封建君主专制下,皇权至上,君主的权力不会受到制约,排除B; C.根据材料,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中后期政治统治的一大特点,外戚和宦官都是统治阶级中腐朽的黑暗势力,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斗争,政治黑暗,这种现象是由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下君权至上的制度下发展的必然结果,C项符合题意; D.中央集权所致是指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评价: (1)积极: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 ③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公共建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面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消极作用明显,严重阻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不同朝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和趋势的认识。 19.【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这样“相权”的力量是在增强的,当然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而其他几个选项 的“相权”的力量是在削弱的的,当然是有利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 20.【答案】D 【解析】 略 21.【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秦代政治的认识和理解。由材料“对官吏有任免权”、“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体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秦朝。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正确。故选C。 22.【答案】B 【解析】多数人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可以集众人之智慧,减少决策的失误。 2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代政治制度的认识。根据所学,汉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中间路线”是指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C分别是指秦朝和西周的地方制度,D是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都与题干不符。故选A。 24.【答案】C 【解析】 略 25.【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三省六部制通过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使分散的相权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提高了行政效率,故B项符合题意;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与材料“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无关,故A排除; 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中“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无关,故C项排除; 明朝内阁制度创立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故与题意不符,D项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根据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省六部职能特点的理解,同时在考试中还经常以三省六部制的决策程序进行命题,复习时都要注意记忆。 2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其内容涉及的是明朝,首先排除D,军机处是在清朝设立的。宦官专权带来的是朝政混乱而不是题干中的“正常运转”,所以排除A。明朝废除丞相后设立了内阁,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所以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时注意题中的关键信息,如:明朝、正常运转、一班大臣等。 27.【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局限性,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只能解析“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A。B只是部分原因,故排除。C说法片面,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政府的官员数量急剧上涨,军费开支不断加强,国家的其它社会开支也急剧增长,这种现象在宋朝表现尤为突出,故D正确。故选D。 2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政区划界的原则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区的数量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中说明犬牙交错划界逐渐占据上风,因为以自然地形划界是促成地方割据的重要因素,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相互制衡的原则来划分行政区域,不同区域间经 济联系日益增多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 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也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故选D。 29.【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表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的主要依据,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故A正确,B错误;依据材料“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可知C说法片面,故排除;选拔官员的权力不在中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D。故选A。 30.【答案】C 【解析】 依据课本知识点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 故选C. 材料涉及的是废除丞相,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 本题以废除丞相为考查背景,考查对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31.【答案】(1)具体措施:兴办太学;实行察举制;重用儒学家。 (2)制度:九品中正制。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中心内容: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主要原因: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理学的形成;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4)启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解析】 (1)本题考查汉武帝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材料信息“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教育制度、选官制度和儒学发展的角度作答:兴办太学;实行察举制;重用儒学家。 (2)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可知,这一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依据材料信息“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可知,科举制的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本题考查宋代政治文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材料信息“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知,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依据材料信息“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官员素质、理学形成和士人观念角度分析原因: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理学的形成;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依据材料信息可从选官标准和调动士人参政积极性发面作答: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32.【答案】(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制度:郡国制。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原因: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②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③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④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解析】 (1)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郡县制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汉初郡国并行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可知是郡国制。依据材料二“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等可以明确得出结论。 (3)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旨在考查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结合所学知识,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可以得出结论。 (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材料分别介绍了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断完善,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