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历史试题(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历史试题(一)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历史一轮检测(一) ‎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周天子分封诸侯,要求他们“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构建了新制度,朝廷任命郡守、县令,警告他们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以宗法制为基础 C. 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D. 以井田制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地方管理制度,故C符合题意;分封制下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A不符合题意;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分封制以井田制为基础而郡县制不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A. 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B. 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C. 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D. 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有意选寒微之家是因为寒微之家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也从侧面反映了皇权专制是在不断强化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和丞相制度的废除是无关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朝外戚并未淡出政治舞台,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杜绝了”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公平公正”“有教无类”成为近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以下重要制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 A. 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 B. 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 C. 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 D.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A项中“按嫡庶”、B项中“按道德声望”、C项中“按门第出身”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公平公正”不符,故排除;D项中“按考试成绩”体现了“公平公正”,故本题应选D项。‎ ‎4.《唐会要》记载,李素立归家守孝,按规定应免除官职,但唐高祖李渊特敕有司“夺情”(即免于守制),授予七品清要官。主管部门拟授雍州司录参军,李渊认为“此官要而不清”。又拟授秘书郎,李渊说,“此官清而不要”。后改授侍御史,李渊才满意。据此,以下对“清要官”解释正确的是 A. 古代官员归家守孝时的官名 B. 兼有参军和秘书职能的官员 C. 品级不高但职位显要的官员 D. 为官清廉被授予要职的官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七品”足以证明“清要官”的品级并不高,俗话说“七品芝麻官”,但是,材料中的主管部门拟授“雍州司录参军”又足以证明职位显要,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清要官 ‎5.“司”本是唐代六部下属的官名,但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往往因财政困难,甚至有宰相自兼司职的。在宋代又变成政府财政权专握在司的手里,独立设置“三司”机构。宋代三司的设置 A. 只是为了分割宰相财政权力 B. 使政府职能发生部分转变 C. 调和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D.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宋代又变成政府财政权专握在司的手里,独立设置‘三司’机构”可知政府职能发生部分转变,故选B。三司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无法调和,排除C;三司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 ‎【点睛】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抓住两对矛盾即可,一是皇权与相权之争,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在解答这道题时,学生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6.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A. 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 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可知该制度为人才选拔制度即科举制,故A项错误;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故B项错误;科举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上升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 ‎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7.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繁文缛节,大国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则在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说明 A. 宗法制崩溃 B. 分封制进一步崩溃 C. “仁政”思想消失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考查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春秋时期尚没有确立中央集权思想,分封制下的战争“只求服从,不求占领”,而“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说明分封制进一步崩溃,故B项正确。宗法制主要是指按照血缘亲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仁政”思想并未被诸侯国采纳,材料中也未体现,故C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于秦朝,故D项错误。‎ ‎8.《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 A. 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 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 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 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可以看出通商口岸的半殖民地化的特征。租借中外国列强享有治权,是中国境内的“国中之国”。故选B。A项明显错误,清政府是被迫开放的,是在不平等条约中决定的;C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 ‎9.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党争 C. 思想文化的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示意图反映了太平天国从兴起、发展、军事上达到高峰,最终被清王朝与列强联合绞杀的过程,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最终失败都贯穿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故D项正确;从太平天国这一农民运动的兴衰并不能反映中国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就渐趋衰弱,以偏概全了,故排除A项;B项只反映该兴衰图的部分内容,故排除;材料主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反映的实质问题,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10.有人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告诉我们,试图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已经垂死的生产关系以挽救旧的上层建筑的做法,就像给一个因身体机制已经坏死而奄奄一息的病人注入强心针一样,或许他能够兴奋一时,但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该认识 A. 挽救了甲午战败的危机 B. 旨在认可中体西用思想 C.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 反映政治革新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可知该认识认为中体西用思想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必须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体现了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故选D项,排除B项;该认识并没有挽救甲午战败的危机,故排除A项;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C 项。‎ ‎11. 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 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 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 C. 进行社会风俗变革,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 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康有为主张“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即是“断发易服”的主张,意在改变中国的落后习俗,以便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文明相融合。因此选C。‎ 考点 :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派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立宪派旨在力争改造清王朝,使之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两种模式,请愿斗争和武装起义两种方式的选择之争。这反映了 A. 两派主张分别代表各自阶级的政治要求 B. 两派的斗争目标有了同质化的要求 C. 清廷向西方学习的紧迫程度进一步深化 D. 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缺乏客观认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时的立宪派和革命派都是资产阶级政治派别,A错误;立宪派和共和派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二者目标本质上是一样的,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立宪派和共和派之间的差别,不是特别强调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排除D。‎ ‎13.‎ 八国联军侵华时,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南方数省督府拒绝参战,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南互保。对这件事的评论,传统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后来有研究者认为,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又有学者认为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使得清廷威信扫地,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据此可知,关于“东南互保”的认识 A. 研究者都持否定与批判的态度 B. 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 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 后来学者研究比先前观点可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传统观点”、后来的研究者以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东南互保”的认识研究角度不断扩大,认识也逐渐全面。故答案为C项。A项,后来的研究者对“东南互保”的认识是肯定的,排除;B项,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的表述不符合后来的研究者的观点,排除;D项,后来学者研究仍然带有主观性,不能说明其可信度的高低,排除。‎ ‎14.1900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聂军抵抗之顽强,西方甚至有记者认力“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西方记者的报道令大其词,的是想推卸责任 B. 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充成果 C. 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 两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清朝军队的顽强抵抗,天津战役中八国联军进攻受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等近代化努力使中国近代军事实力有所加强,故C项正确。A项,以上史料反映出八国联军在侵华战争的部分战役里,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列强侵略也一度受阻,故A项不准确,排除。B项,以上史料虽然是第一手史料,但受到价值观、主观因素的影响,不一定真实,故排除。D项,历史研究的史料借鉴要实事求是,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史学观影响,不一定是借鉴的主要来源,故排除。‎ ‎15.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 B. 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 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 D. 革命党人为维护政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星”代表汉人居住的18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复清朝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把满蒙疆藏“出卖”给列强,以换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但最后选取了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说明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故D选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中国还没有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故A选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旗帜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体现了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无法体现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五色旗”体现民族平等、团结,但无法体现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16.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中写道:“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荣光。”下列史实,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 孙中山废除帝制,倡导共和,创建中华民国 B. 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 C. 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 D. 袁世凯尊孔复古,废除共和,梦想恢复帝制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无数的赞美和荣光”强调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12年2月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与材料“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相符,故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袁世凯复辟不是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项。‎ ‎【名师点睛】由“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荣光”结合所学可知考查辛亥革命的功绩。‎ ‎17.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到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以‎1919年5月4日为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开始传播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从而为中国革命的方向指明了道路。据此可知 A. 十月革命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 B.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 D. 政治运动与思想文化运动可以相互促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推动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可知,政治运动与思想文化运动可以相互促进,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ABC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18.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后,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担忧:“世人不察,以为在巴黎之中国委员,为血气所驱使,为功名所激发,致有此等行动。……余深信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由上述信息可知五四运动 A. 中国代表出于个人立场拒签和约 B. 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 C. 表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日益觉醒 D.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可知五四运动不是一时的血气之勇,而是中国民族主义日益觉醒的表现,故选C项;出于个人立场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故排除B 项;材料没有反映五四运动的影响,故排除D项。‎ ‎19.下表是1927年3月中共党组织状况统计表。对该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省份、地区 党员人数 省份、地区 党员人数 党员成分 湖南 ‎13000‎ 江西 ‎3000‎ 工人占53.8%,农民占18.7%,知识分子占19.1%,军人占3.1%,中小商人占0.5%,其他成分占4.2%,其中男性党员占90.%,妇女党员占10%。‎ 湖北 ‎13000‎ 陕甘 ‎388‎ 江苏(包括上海)‎ ‎13000‎ 山东 ‎1925‎ 广东 ‎9027‎ 福建 ‎168‎ 北方地区 ‎3109‎ 北满 ‎137‎ 满州(包括沈阳)‎ ‎380‎ 安徽 ‎233‎ 四川 ‎200‎ 合计 ‎54867(陈独秀报告中的57967人与各省人数之和不符 A. 北伐战争改变了中共党员的主要来源 B. 中共根据北伐战争的需要来发展党员 C. 国民大革命导致工农运动发展不均衡 D. 北伐战争后期中共吸收党员较为盲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中共党组织在湖南、湖北、长沙、江苏以及北伐起点广州都拥有大量党员,结合所学,这些地区也是北伐的路线,可知是为了北伐战争的需要,故选择B选项;中共党员的主要来源就是工人、农民等,并没有改变其来源,故排除A选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迅猛发展,选项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材料无法看出吸收党员盲目与否,故排除D选项。‎ ‎20.‎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共”行动,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秋收起义,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开始建立人民军队 B. 积极探索革命道路 C. 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注重总结失败教训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期,毛泽东经过调研后认为,国民党的旗帜已经失掉了群众的信仰,他主张秋收起义不能再照八七会议规定的那样打国民党左派旗帜了,而应该高高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子。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革命道路,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国民党左派不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与总结失败教训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1.1956年,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党纲作了如下评语:“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这一评语说明 A. 初创时期党在理论上尚未成熟 B. 社会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 C. 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错误的 D. 共产党最初排斥民主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毛泽东指出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说明当时中共在理论还不成熟,A正确;党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排除B;“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说明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正确的,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合,中共进行的第一阶段就是属于民主革命的内容,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抓住毛泽东的话的主旨去理解中共一大时期制定的纲领所起到的作用与评价。‎ ‎22. “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下图体现了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对红军的援助 B.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对人民的援助 C.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对解放军的援助 D.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人民的援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中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接谷证”字样,这说明这种现象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对红军的援助,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国共十年对峙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2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D.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党员构成中农民明显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中共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而导致的,故选A;材料不涉及第一次国共合作也不涉及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排除BC;材料反映的是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而非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排除D。‎ ‎24.“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占据满洲,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只有工农劳苦群众オ是真正反帝的力量。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オ能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19日发表此宣言的主要目的是 A. 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B. 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表明中共坚决抗战的严正立场 D. 谴责南京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时间“1931年”可知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オ能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 表明中共坚决抗战的严正立场,C正确;材料中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不是揭露日本帝国义的侵略野心,A错误;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B错误;谴责南京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不是材料中宣言的主要目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时间‎1931年9月19日,结合九一八事变后时局分析即可。‎ ‎25.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批评了教条主义错误,肯定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战略战术。在中共历史上首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面对的问题。这次会议 A. 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右倾主义错误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 提出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D. 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面对的问题,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答案为B。遵义会议是纠正了左倾错误,故A错误。中共八大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D错误。‎ ‎26.在1935年的中国本位文化大论战中,有学者主张要发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与西方文化划清界限;也有学者主张全盘西化。但与五四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相比,知识界和舆论界更同情和理解以传统文化为本位文化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马克思主义得到深入广泛传播 B. 强调以思想启蒙推动社会的进步 C. 主张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拥抱回归 D. 民族矛盾上升和救亡愿望迫切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学者出于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需求,知识界和舆论界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塑造中国团结一心、一致抗日的民族意识,故D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得到深入广泛传播与材料“知识界和舆论界更同情和理解以传统文化为本位文化的说法”的描述相悖,排除A;新文化运动强调以思想启蒙推动社会的进步,排除B ‎;儒家文化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情和理解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拥抱回归,我们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排除C。‎ ‎【点睛】本题解体的关键信息是材料提供的时间“1935年”,学生要结合所学局部抗战的信息方可作出判断。‎ ‎27.蒋介石‎1937年9月26日电:“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勋鉴:25日电悉,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徵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材料表明 A. 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B. 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C. 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主战场 D. 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9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役是指平型关大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对于平型关大捷的嘉奖,体现出该战役的意义重大,故D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并不是全方位的合作,故A项错误;B项是指1937年7月的七七事变,排除;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故C项错误。‎ ‎【点睛】“1937年9月”是关键时间信息。‎ ‎28.抗战爆发以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A. 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 B. 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原则,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明中共可以依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根据地民主选举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A选项排除。工农武装割据主要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的战略措施,C选项排除。解放战争与三三制原则无关,D选项排除。‎ ‎29.据统计,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公粮征收情况如下表所示 ‎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公粮及人均负担表 单位:石 年代 实征公粮 购粮 合计 人均负担(斗)‎ 占收获量百分比(%)‎ 备注 ‎1937‎ ‎13895‎ ‎—‎ ‎13895‎ ‎0.1‎ ‎1.28‎ 机关部队脱离生产人员最多不过3万人 ‎1938‎ ‎15972‎ ‎16700‎ ‎32672‎ ‎0.12‎ ‎1.32‎ 大后方学生大批涌人 ‎1939‎ ‎52250‎ ‎24400‎ ‎76650‎ ‎0.4‎ ‎2.92‎ 调前线部队回防,学生继续人,脱离生产人数增至4万人 ‎1940‎ ‎97354‎ ‎18751‎ ‎116105‎ ‎0.7‎ ‎6.38‎ 粮食征、购不足,与实际需粮商差3400石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公粮征收 A. 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 B. 服务于战时经济的需要 C.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 D. 保障了敌后的粮食供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数据来看,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公粮及人均负担均有大幅增长,说明在抗战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公粮征收是服务于战时经济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这一时期的公粮征收实际上加重了边区人民的负担,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中的“保障”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本题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从数据来看,实征公粮、人均负担、占收获量百分比都有大幅增长。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粮食征、购,主要是为支援抗战前线,据此确定答案。‎ ‎30.‎‎1945年10月17日 ‎,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A. 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B. 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 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可知重庆谈判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重庆谈判的政治意义,不能增强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是重庆谈判的结果,不是主要意义,故D项排除。‎ ‎31.下表反映了1946年到1948年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的消长,依据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共中央决定 时间 ‎1946年7月 ‎1948年7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人 ‎280万人 国民党军队 ‎430万人 ‎365万人 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打败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 对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反攻 D. 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可知,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双方实力相差较大,但到了1948年双方的实力大致相当,这说明中共在此时已经具备了进行战略决战的基本条件,故中共在1948年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内容均在1947年即已完成,排除。‎ ‎32.“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这是一部影视剧中毛泽东指导某次著名战役的台词,这场著名战役的重大战果是 A. 解放了东北全境 B. 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C.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 解放了南京,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题中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符合平津战役的特点,平津战役的胜利促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故C项正确;解放了东北全境是辽沈战役的意义,A项错误;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是淮海战役的意义,B错误;解放了南京,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是渡江战役的意义,D错误。‎ ‎【点睛】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以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的手段并对敌人采用政治攻势取得胜利,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主力决战,以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和近战夜战取得了最终胜利;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是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国民党军队。‎ ‎33.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学者所述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获得民主解放两大目标,特别是使社会底层的农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这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最接近胜利是在解放战争时出现,故D项正确;1927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各有侧重,也没有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故BC两项错误。‎ ‎34. 读某战役示意图,对该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 B. 反映敌后战场的形势 C. 采用了瓮中捉鳖战术 D. 表明了民族利益至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地图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地图,获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由地图中“八路军”可以判断出战役应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老爷庙”“山西”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战役应该是平型关大捷,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东侧的关沟,乔沟,老爷庙,小寨,蔡家峪至东河南镇一线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斗,这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也表明了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民族利益至上,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平型关大捷 ‎35.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七届二中全会 A. 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 B. 标志着中共成为新的执政党 C. 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 D. 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主要考查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内容。通过材料“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即将建立的新政权作出了重要的论断,故A正确;通过材料“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中共对新政权的建议是建立联合政府,而不是中共成为执政党的政府,排除B;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的开创是以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会议为标志的,排除C;七届二中全会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说法错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材料“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 ‎36.下表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清朝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中华民国临时国歌《五旗共和歌》‎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广州国民政府国歌《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A. 都以反帝反封作为国歌主题 B. 国歌变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C. 都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D. 都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1年,清政府为适应外交需要而定国歌。歌词中体现出君权神授等思想,试图继续维护大清统治。不久武昌起义爆发,这首国歌未能真正发挥作用。1926年,国民革命运动深入发展。革命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歌词表达了国民革命军将士致力于国民革命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歌词呼吁全民族团结一致,不畏牺牲抵御外侮,激发国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建国后,使用其作为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故国歌变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B项正确;清朝国歌《巩金瓯》不可能反封建,排除A项;清朝国歌《巩金瓯》、广州国民政府国歌《国民革命歌》并没有体现对世界和平的渴望,排除C项;清朝国歌《巩金瓯》并没有极大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排除D项。‎ ‎【点睛】抓住材料中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与背景进行分析。‎ ‎37.“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A. 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C.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根据材料,“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这个起点是“铲除专制”。结合所学知识,它是指辛亥革命。而新中国成立后,推翻了三座大山,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现代民主政治在中国建立奠定了基石。新中国建国以来,由于不注重法治,发生了很多破坏民主的悲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主法治进程加快;1999年“依法治国”‎ 被载入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而《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新中国的成立相较于《共同纲领》更加全面、彻底,故排除B项。‎ ‎38.邓小平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主要反映了 A. 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 B. 破除个人崇拜思想的重要性 C.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紧迫性 D.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艰巨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可知,这一时期法律不完备,并且需要制定的法律种类较多,这说明法律体系需要健全,体现了健全法律体系的紧迫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法制建设的迫切性,并未涉及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法制建设的迫切性,并未体现破除个人崇拜的问题;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法制建设,不是民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9.1979年1月,邓小平几次接见萨姆·努恩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都说道:“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否则就等于捆住自己的手脚,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一百年不变。”这些谈话 A. 否定了《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 B. 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 C. 明确表达了“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 D. 表明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79年1‎ 月,邓小平说: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已百年不变”可知,材料认为收复台湾以和平统一为主,不排除使用武力,因此,材料表明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谈话没有否定《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即和平统一,故A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故B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形成的,故C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40.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理解能力。材料“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主要是通过该例子来说明我国法律很不完备,不是说领导人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有法不依和民众法制观念方面的内容,主要提到的是法律的不完备,“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故BD项错误。根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我国法律体系亟需完善,故C项正确。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41.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状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 A. 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 B. 中国民主化水平逐步提升 C. 公民权益得到法律保证 D. 国家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材料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举权”、“鸣放与辩论权”等内容在不同的年代的宪法中存在差别,甚至这些权利“未授予”,说明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民主化发展的程度,而是强调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排除;C项,在某些年的宪法中,中国人民的若干权利没有得到宪法的授予,无法体现公民权益得到法律保证,排除;D项,材料强调中国政治文明曲折性,没有体现国家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排除。‎ ‎42.浙江武义县后陈村首创了一个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第三驾马车”——村务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村民代表直选产生,独立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利。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该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对于上述事实的认识,最恰当的表述是 A. 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C.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 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村务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利”可以知道本题考查的是基层政治建设,A项制约政府权力无法体现,故排除A;“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它体现的是地方对完善基层民主的探索,而不是深刻实践。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3.从下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记 ‎1987.10‎ 台湾当局迫于形势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 ‎1993.4‎ 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首次会晤。‎ ‎2005.4‎ 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首次握手。‎ ‎2008.12‎ 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2010.6‎ 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11‎ 两岸实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 A. 港澳回归促使两岸由隔绝走向交流 B. 海峡两岸交流限制在民间交往层面 C.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联系的加强 D. “一国两制”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首次会晤”“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首次握手”“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中可以分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联系加强,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就由隔绝走向交流,故A项错误;“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说明海峡两岸交流不局限于民间交往,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一国两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 ‎44.“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一带一路”倡议问世至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之对接。这说明 A. 安全先行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的显著特点 B. 中国积极开展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 D. 上海合作组织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自‘一带一路’倡议问世至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之对接”可知,“一带一路”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安全先行”,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外交,排除B;材料反映“一带一路”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影响,D因果颠倒,排除。‎ ‎45.梭伦改革时,有意将某些法律条文含糊化,以使争执双方“既然不能从法律得到满足,结果就总是要由陪审员来裁决,既然每一争执都要提到陪审员们面前,他们也就可谓法律的主人了”。由此可知,陪审法庭的设置 A.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 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C. 使立法权受到公民的监督 D. 促进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陪审法庭的作用非常大,它的目的是要使公民受到最公正和最无私的审判,保证他们的权利不受法院专制作风的打击,从而促进了雅典民主的发展,故答案为D。A是解负令的作用,不是陪审法庭的功能,排除。材料反映许多问题有陪审法庭来解决,不是确立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立法问题,C错误。‎ ‎【点睛】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梭伦改革时期及以后),成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是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其职权也随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而扩大;还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政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陪审法庭的制度设计和拥有的权力合乎雅典人的民主观念。‎ ‎46.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A. 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B. 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D. 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公布民事诉讼程序,使公民熟悉,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C正确;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的是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故A排除;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是公元前3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排除B;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和帝国境内自由民,不包括奴隶,因此全体居民错误,故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几个时间,材料中“公元前304年”,联系所学,《十二铜表法》颁布时间公元前449年,万民法代替公民法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中叶。‎ ‎47.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一件事已经说好,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C. 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答案】B ‎【解析】‎ ‎【详解】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确立,“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说明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B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A错误。内阁所有成员实际对议会负责,C错误。首相是通过下议院选举产生,D错误。‎ ‎48.英国人麦考莱指出,“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次革命的最大“收效”是 A. 宫廷政变没有流血 B.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 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D. 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次革命是指光荣革命;“光荣革命”表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这就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故C项正确;A项是光荣革命的特点,不是最大“收获”,排除;限制国王的权力的是《权利法案》而非光荣革命,故B项排除;《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D项错误。‎ ‎【点睛】“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是关键信息。‎ ‎4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 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C. 工业资本家进入政权中心 D. 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被认为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1832年垄断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排除D项。‎ ‎50.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A. 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 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 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可以知道,表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崛起为世界的中心;据“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可以知道,这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开始主导世界;据“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可以知道,这是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解体后,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群雄竞起”,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因此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半期,所以B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于17、18世纪,所以C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荷兰的殖民扩张于17世纪、英国18世纪中期确立殖民帝国地位,所以D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 ‎5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出来以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我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接近完美,而且我认为它也会让我们的敌人感到震惊。”材料表明 A. 美国制宪主要是为了一致对外 B. 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 C. 该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D. 各州对制定宪法存在严重分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故B项符合题意。1787宪法具有对外意义,但材料无法体现这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信息,排除C项;各州对宪法相关内容存在严重分歧,对制定宪法本身没有分歧,排除D项。‎ ‎52.‎ 马克思指出:“公社真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法国的首都不再是外国的奴隶主、大地主、暴发户聚集的场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受到荡涤……"这一称赞的依据是巴黎公社 A. 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B. 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 切实维护工农群众的利益 D. 宣布废除财产私有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社真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法国的首都不再是外国的奴隶主、大地主、暴发户聚集的场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受到荡涤”可知巴黎公社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结合所学,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故A项正确。B项,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不足以解释材料对巴黎公社的称赞,故排除。C项,维护工农利益未能从本质上体现公社的政治意义,故排除。D项为巴黎公社成立后的经济措施,未能体现“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故排除。‎ ‎53.1895年,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恩格斯的这一说法 A. 指导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B. 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 是对巴黎公社的历史反思 D. 推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远没有未成熟到要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是指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但巴黎公社却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其失败其必然性。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巴黎公社的反思,指导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说法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也不能依据材料推出恩格斯“推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结论,排除。‎ ‎54.马歇尔计划中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并且被援助国必须附带参与欧洲统一市场的建设,这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根本无法接受,由此苏联拒绝了马歇尔计划,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 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B. 预示着战后欧洲走向分裂 C. 加速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 D. 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全名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主要面向的是整个欧洲国家进行援助,但是苏联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这也说明了马歇尔计划预示战后欧洲走向分裂,B选项符合题意。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附庸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马歇尔计划主要是为了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A选项排除。加速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D选项排除。‎ ‎55.如图为刊载于法国《世界报》的一幅政治漫画,反映了某一期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变化。该漫画反映出 A. 欧盟取代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 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同盟关系破裂 C.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 D.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知,美元与欧元展开了斗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故D正确;A项太过绝对,排除;B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点睛】‎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 ‎56.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 A.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B. 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C. 欧洲各国与日本结盟 D. 欧洲由经济合作转向政治合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欧洲对美国的建议“态度较为消极”,日本则“犹豫不决”,分析可以得知,随着欧洲的联合和亚洲日本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A项正确;虽然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美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和政治霸主,B错误;“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说明欧洲各国与日本并不是结盟,故C项错误;‎ 欧洲由经济合作转向政治合作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57.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时间 举办地 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奖牌榜 ‎1976年 蒙特利尔 美国、苏联等92个 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 苏联 ‎1980年 莫斯科 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 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 苏联 ‎1984年 洛杉矶 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 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 美国 ‎1988年 汉城 苏联、中国等159个 朝鲜等国家 苏联 ‎1992年 巴塞罗那 美国、独联体等169个 无 独联体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 B. 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 C. 政治对体育干涉越发明显 D. 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信息看出,1984年苏联没有参加奥运会,1992年苏联已经解体,故“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表述错误,排除A;1980年、1984年、1988年均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没有参加奥运会,无法体现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排除B;1992年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奥运会,不能说明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排除C;1992年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奥运会,说明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D正确。‎ ‎58.以下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A. 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B. 改革者壮大了本国实力 C. 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 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打击了秦国的奴隶主老世族,梭伦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阶级,二者都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故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梭伦改革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故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商鞅变法,巩固了秦国的君主专制统治,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基础,故C项错误,所以选C。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梭伦在改革后被迫流落外国,二人结局都比较凄惨,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内容,紧扣设问要求“错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59.(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 北魏保守势力反对迁都 C. 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 改革面临层层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外名南伐,其实迁也”表明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体现的是保守贵族反对迁都,B选项正确,排除;材料“外名南伐,其实迁也”体现的是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C选项正确,排除;材料“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体现的是孝文帝改革面临层层的阻力,D选项正确,排除。‎ ‎60.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内容;‎ ‎【详解】‎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反映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增强了军队战斗力,符合对应的变法措施,故选A;“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是保守派对王安石变法的市易法的攻击,实际上市易法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B;戊戌变法没有真正实施,所以说“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不当,排除C。明治维新通过殖产兴业,实现日本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成为亚洲强国,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6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时间 重大事件 ‎1840—1842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年 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年 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年 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 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年 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筒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①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②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③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影响:①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③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④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可概括出列强侵华的特点是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方面。‎ ‎6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7年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提出“杜鲁门主义”‎ ‎1951年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煤钢联营协定 ‎1960年 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苏联让步作为收场 ‎1964年 ‎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1965年 日本对美国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 ‎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80年 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届奥运会的参加国只有80个 ‎1991年 苏联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等 以上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出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变化的诸多趋势,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趋势一: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 ‎1947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世界逐步进入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之中。一方面,“全面冷战”愈演愈烈。在欧洲,两大阵营的对抗尤为激烈,出现了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在亚洲美国和苏联的冷战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在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与一次核战争擦肩而过。1980年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体现出美苏之间的“冷战”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上,连体育赛事也无法幸免。另一方面,局部热战时有发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世界长期的动荡不安。‎ 结论: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体现了两个超级大国、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相互对抗的基本趋势。‎ 趋势二:二战后的世界出多极化趋势日趋加强。‎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逐渐进入两极时代。但是,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旧有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在欧洲,欧洲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开始谋求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在亚洲,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与繁荣,日本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亚非拉,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获得的民族独立之后,又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以上这些新兴力量,对于美国和苏联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较强的冲击与挑战。‎ 结论:二战后,两极格局之下产生了若干新兴力量中心,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的发展趋势。‎ ‎【解析】‎ ‎【详解】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从表格中获取一定信息,然后体现出主题,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总结说明。表格信息可以得出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论证从1947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两大阵营的对抗,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朝鲜半岛的分裂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分析论证,最后从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等总结观点。‎ ‎63.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与欧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阶段 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1949年—20世纪50年代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丹麦、芬兰、列支敦士、瑞典、瑞士、挪威 ‎20世纪70年代 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冰岛、圣马力诺、联邦德国、希腊、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英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北马其顿、安道尔、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纳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从国家性质角度,概括建国以来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特点: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1949年——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国采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力提高,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新独立的国家和中国建交。‎ ‎【解析】‎ ‎【详解】第一小问,从材料来看,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小问,关于前者,要结合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等方面说明我国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关于后者,要突出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淡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广泛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