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课件(全国通用)
2016 考向导航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历届高考考什么? 三年真题统计 2015 2014 2013 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卷 Ⅱ , T 1 卷 Ⅰ , T 1 卷 Ⅱ , T 1 卷 Ⅰ , T 1 卷 Ⅱ , T 1 2. 命题及其关系 卷 Ⅰ , T 3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卷 Ⅱ , T 24(2) 4. 逻辑联结词 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卷 Ⅰ , T 3 卷 Ⅰ , T 9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016 会怎样考? (1) 集合的运算以交集为主,另要注意集合的并集与补集运算 (2) 常用逻辑用语注重与其他数学知识的交汇 (3) 以命题的真假为载体求待定系数问题 考点一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5 分 ) 已知集合 A = { - 2 ,- 1 , 0 , 1 , 2} , B = { x |( x - 1)( x + 2)<0} ,则 A ∩ B = ( ) A . { - 1 , 0} B . {0 , 1} C . { - 1 , 0 , 1} D . {0 , 1 , 2} [ 解析 ] ∵ B = { x |( x - 1)( x + 2)<0} = { x | - 2< x <1} , ∴ A ∩ B = { - 2 , - 1 , 0 , 1 , 2} ∩ { x | - 2< x <1} = { - 1 , 0} , 故选 A. [ 名师点评 ] (1) 求集合运算时 , 先化简再运算. (2) 理清集合内的元素特征 , 并注重运算法则. A 设 A = { x |( x 2 - 1)( x 2 - 4) = 0} , B = { x | x 2 + x - 2 ≤ 0} ,则 A ∩ B 为 ( ) A . { - 1 , 1} B . {1 , 2} C . { - 1 , 1 , 2} D . { - 2 ,- 1 , 1} 解析:= {1 , - 1 , 2 , - 2} . B = { x | - 2 ≤ x ≤ 1} . ∴ A ∩ B = {1 , - 1 , 2 , - 2} ∩ { x | - 2 ≤ x ≤ 1} = { - 2 , - 1 , 1} .故选 D. D B 2 .已知 M = { x |( x + 1)( x - 2) ≤ 0} , N = { x | - 1< x <3} ,则 M ∪ N 为 ( ) A . ( - 1 , 3) B . [ - 1 , 3] C . [ - 1 , 3) D . [ - 1 , 2] 解析: ∵ M = { x | - 1 ≤ x ≤ 2} , N = { x | - 1< x <3} , ∴ M ∪ N = { x | - 1 ≤ x <3} . C 3 .已知全集 U = R ,集合 A = { x || x | ≤ 1 , x ∈ Z} , B = { x | x 2 - 2 x = 0}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 A . { - 1} B . {2} C . {1 , 2} D . {0 , 2} 解析: A = { x || x | ≤ 1 , x ∈ Z} = { - 1 , 0 , 1} , B = { x | x 2 - 2 x = 0} = {0 , 2} , 又由韦恩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 U A ) ∩ B , ∴ 所求集合为 ( ∁ U A ) ∩ B = {2} . B 考点二 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B [ 名师点评 ] (1) 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必须先化简集合 , 然后再观察集合中的元素 , 从而判断两集合的关系. (2) 借助数轴表示集合 , 可以更加简捷方便地判断两集合间的关系. 已知集合 A = { x | x 2 - 2 x - 3<0} , B = { x | - m < x < m } .若 B ⊆ A ,则 m 的范围为 ________ . m ≤ 1 1 .已知 ① 1 ⊆ {0 , 1 , 2} ; ② {1} ∈ {0 , 1 , 2} ; ③ {0 , 1 , 2} ⊆ {0 , 1 , 2} ; ④ ∅⊆ {0} .上述 4 个关系中 , 错误的个数是 ( ) A . 1 B . 2 C . 3 D . 4 解析:由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知 ①② 错误 , 故 选 B. B 2 . R 表示实数集,集合 M = { x |0 ≤ x ≤ 2} , N = { x | x 2 - 2 x - 3>0}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M ⊆ N B . M ⊆ ( ∁ R N ) C . ( ∁ R M ) ⊆ N D . ( ∁ R M ) ⊆ ( ∁ R N ) 解析:由题意,得 N = { x | x < - 1 或 x >3} , 所以 ∁ R N = { x | - 1 ≤ x ≤ 3} , 又 M = { x |0 ≤ x ≤ 2} , 通过画数轴可得 M 是 ∁ R N 的子集 , 故选 B. B 3 .设集合 A = { x | x 2 - | x + a | + 2 a <0 , a ∈ R} , B = { x | x <2} .若 A ≠ ∅且 A ⊆ B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 考点三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5 分 ) 设命题 p : ∃ n ∈ N , n 2 > 2 n ,则 p 为 ( ) A . ∀ n ∈ N , n 2 > 2 n B . ∃ n ∈ N , n 2 ≤ 2 n C . ∀ n ∈ N , n 2 ≤ 2 n D . ∃ n ∈ N , n 2 = 2 n [ 解析 ] 因为 “ ∃ x ∈ M , p ( x ) ” 的否定是 “ ∀ x ∈ M , p ( x ) ” , 所以命题 “ ∃ n ∈ N , n 2 > 2 n ” 的否定是 “ ∀ n ∈ N , n 2 ≤ 2 n ” . 故选 C. [ 名师点评 ] 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否定的判断方法: “ ∃ ”“ ∀ ” 相调换 , 否定结论得命题. C C C D 考点四 充分必要条件 [ 名师点评 ] 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基本方法 p ⇒ q 即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p ⇐ q 即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p ⇔ q , 即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1 .设集合 A = {0 , a } , B = { x ∈ Z|| x |<2} ,则 “ a = 1 ” 是 “ A ⊆ B ” 的 ( ) A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B = { - 1 , 0 , 1} , 若 a = 1 , 则 A = {0 , 1} , 所以 A ⊆ B , 反之 “ A ⊆ B ” 推不出 “ a = 1 ” . 故选 C. C 2 . “ a > b , c > d ” 是 “ a + c > b + d ”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不等式的性质 , 得 a > b , c > d ⇒ a + c > b + d , 若取 a = 3 , c = 2 , b = 4 , d = 0 , 满足 a + c > b + d , 但此时 a < b , 所以 a + c > b + d ⇒ / a > b , c > d , 所以 “ a > b , c > d ” 是 “ a + c > b + d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A. A 3 .设直线 l 1 : 2 x - my - 1 = 0 , l 2 : ( m - 1) x - y + 1 = 0 ,则 “ m = 2 ”是 “ l 1 ∥ l 2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 考点五 逻辑联结词 B p q p p ∧ q p ∨ q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 2 D 2 .若 (﹁ p )∨ q 是假命题,则 ( ) A . p ∧ q 是假命题 B . p ∨ q 是假命题 C . p 是假命题 D . ﹁ q 是假命题 解析:若 ( ﹁ p ) ∨ q 是假命题 ,则 ﹁ p , q 都是假命题 , 所以 p 为真命题 , q 为假命题 , 所以 p ∧ q 是假命题 , 故选 A. A 3 .已知命题 p :若 x > y ,则- x < - y ;命题 q :若 x > y ,则 x 2 > y 2 . 在命题 ① p ∧ q ; ② p ∨ q ; ③ p ∧ ( ﹁ q ) ; ④ ( ﹁ p ) ∨ q 中,真命题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命题 p 是真命题,命题 q 为假命题,故① p ∧ q 为假命题,② p ∨ q 为真命题,③ ﹁ q 为真命题 , 则 p ∧ ( ﹁ q ) 为真命题 , ④ ﹁ p 为假命题,则 ( ﹁ p ) ∨ q 为假命题 , 所以选 C. 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