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张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张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58分) 一、选择题:1-20每小题2分,21-26每小题3分,共5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中所列出的物质,属于贴错包装标签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硝酸具有腐蚀性,没贴错包装标签,故不选A; B、CCl4不具有可燃性,贴错包装标签,故选B; C、 P₄是白磷化学式,白磷有剧毒,属于剧毒品,没贴错包装标签,故不选C; D、 KClO3 常温下稳定,在400℃ 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没贴错包装标签,故不选D。 2.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其中适用于互溶性液体分离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互溶性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蒸馏;需用到的仪器为蒸馏烧瓶,上述仪器中A是蒸馏烧瓶、B是漏斗、C是分液漏斗、D是蒸发皿,所以符合题意的为A; 答案选A。 3.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 ②③④⑤①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②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蒸发操作时,先放置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再放上蒸发皿,加入试剂,进行加热并搅拌,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答案为B。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常见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进行分析。 【详解】A.胶头滴管使用时应垂直、悬空于试管正上方0.5cm处,故A错误;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B正确; C.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上且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故C错误; D.蒸馏操作时冷凝管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D错误。答案选B。 5.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进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胶体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胶体,则胶体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符合题意,A正确; B. 雾是一种胶体,光不是胶体,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薄雾是一种胶体,不是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雾是一种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6.冬季的降雪给交通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最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 B. CH3COOH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 一个CH3COOH质量约为60/(6.02×1023)g D. 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H的物质的量是1 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CH3COOH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单位不同,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1molCH3COOH的质量为60g,含有NA个分子,则一个CH3COOH的质量约为g,符合题意,C正确; D. 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H的物质的量是0.5mol,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7.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 C和O2反应生成CO2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 KMnO4加热分解制取O2 D. NH3遇HCl气体生成白烟NH4Cl小颗粒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和O2反应生成CO2,反应中无离子参与反应或离子生成,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锌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氢气,符合题意,B正确; C. KMnO4加热分解制取O2,反应中无离子参与反应或离子生成,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NH3遇HCl气体生成白烟NH4Cl小颗粒,反应中无离子参与反应或离子生成,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8.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CaCl2=Ca2++2Cl— B. K2SO4="2" K ++SO42— C. HNO3=H++NO3— D. NaClO=Na++Cl-+O2— 【答案】D 【解析】 9.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 B. 操作为分液 C. 操作为过滤 D. 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 【答案】B 【解析】A. ①由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故A正确;B. ③操作为茶汤的分灌封口,不是分液,故B错;;分离茶汤和茶渣属于过滤,故C正确;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可作抗氧化剂,故D正确;答案:B。 10.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 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碱是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故错误; B、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故正确; C、凡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故错误; D、盐类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铵盐,NH4Cl不含有金属阳离子,故错误; 答案选B。 11.把0.5mol醋酸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明显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A. 5mol/L氨水 B. 5mol/L硝酸 C. 5mol/L氢氧化钾溶液 D. 5mol/L氯化铵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溶质一定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加入醋酸时若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若离子浓度增大,则导电性增强。 【详解】A、由于5mol/L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的程度很弱,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差,但0.5mol醋酸加入到100mL5mol/L氨水溶液中得到100mL5mol/L醋酸铵溶液,醋酸铵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则离子浓度增大明显,导电性变化明显; B、100mL5mol/L的硝酸溶液中加入0.5mol醋酸,得到100mL5mol/L硝酸和5mol/L的醋酸溶液,但硝酸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抑制醋酸电离,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原来的大些,导电性比原来的强些; C、100mL5mol/LKOH溶液中加入0.5mol醋酸,得到100mL5mol/L醋酸钾溶液,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 D、100mL5mol/LNH4Cl溶液中加入0.5mol醋酸,得到100mL5mol/LNH4Cl和5mol/L的醋酸溶液,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所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原来的大些,导电性比原来的强些; 答案选A。 12.能正确反映化合物(用M表示)与电解质(用N表示)二者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关系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集关系 重叠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电解质的概念分析。 【详解】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故电解质一定属于化合物,包含在化合物之中。 本题选A。 13.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K+、H+、Mg2+、SO42-、Cl-、NO3-等离子。经检测废水呈明显的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组合是( ) A. H+、K+、NO3- B. K+、NO3-、SO42- C. H+、Mg2+ D. K+、Mg2+、SO42-、Cl- 【答案】C 【解析】 【详解】废水呈明显的碱性,废水中含OH-,H+、Mg2+与OH-不能大量共存,废水中肯定不含H+、Mg2+,答案选C。 14.1g N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 x/28 mol-1 B. x/14 mol-1 C. 14x mol-1 D. 28x 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n==,则=mol-1=14xmol-1,答案为C。 1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L K2SO4溶液含有K+ 0.2NA B. 标准状况下,11.2L水所含的电子数为5NA C. 常温常压下,16g O2含电子数为10NA D. 0.1 mol Mg原子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0.1 mol/L K2SO4溶液含有的K+ 数,故A错误;B.标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16克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电子数0.5mol×16NA/mol=8NA,故C错误;D.1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1个镁离子,所以0.1mol Mg 原子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故D正确;故选D。 16.下列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 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 盐酸与氢氧化铁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H++OH-=H2O表示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和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则离子反应为SO42-+2H++Ba2++2OH-=2H2O+BaSO4↓,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不选; B.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OH-=H2O,故B选; C.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H3COOH+OH-=H2O+CH3COO-,故C不选; D.氢氧化铁难溶于水,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Fe(OH)3=Fe3++3H2O,故D不选; 故答案选B。 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混合:HCO3—+H+=H2O+CO2↑ B. 氢氧化铜中加入盐酸:H++OH-=H2O C.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2++2OH-=Fe(OH)2↓ D. 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答案】A 【解析】 【分析】A.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B.氢氧化铜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C.氯化铁中,铁为+3价; D.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二者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详解】A.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混合,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A正确; B.氢氧化铜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为2H++Cu(OH)2=2H2O+Cu2+,B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C错误; D.铁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D错误; 答案选A。 18.在Na2SO4和Al2(SO4)3混合溶液中,测得Al3+浓度为0.1mol/L,SO42-浓度为0.3mol/L,则混合溶液中Na+的浓度为( ) A. 0.15mol/L B. 0.45mol/L C. 0.6mol/L D. 0.3mol/L 【答案】D 【解析】 【详解】忽略水的电离,依据电荷守恒规律可知:0.1mol/L×3+c(Na+)×1=0.3mol/L×2,解得c(Na+)=0.3mol/L,答案选D。 19.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 A. 一定有SO42- B. 可能有SO42-或Ag+ C. 一定无Ag+ D. 还可能有CO32- 【答案】B 【解析】 【详解】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硫酸钡,也可能为氯化银,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42-或Ag+,答案为B。 20.下列各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0.3mol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 ③9mL H2O (4℃) ④0.2mol H3PO4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④③① D. 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0.3molNH3 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3mol×3=0.9mol;②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1mol×2=2mol;③9mLH2O(4℃)的质量为9mL×1g/mL=9g,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5mol×3=1.5mol;④0.2mol磷酸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2mol×8=1.6mol,故所含原子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②④③①,故选C。 21.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b-a)mol/L B. 4(2a-b)mol/L C. 4(b-a)mol/L D. 4(b-2a)mol/L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则每一份的体积为250mL,每一份溶液中含有amol的钡离子,bmol的氯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则n(K+)=b-2a,c (K+)==4(b-2a)mol/L,答案为D。 2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 ) A. NH4+、Cl-、HCO3-、K+ B. K+、Cu2+、SO42-、Na+ C. NH4+、Cu2+、 Cl-、NO3- Na+ D. K+、Mg2+、Cl-、HCO3- 【答案】D 【解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OH-没有沉淀生成,故A不选;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H+没有气体生成,故B不选;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H+没有气体生成,故C不选;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加入OH-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加入H+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D选;故选D。 23.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始滤液显酸性 B. 试剂Ⅰ为Ba(NO3)2溶液 C. 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 图示步骤中的2次过滤操作不可以合并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初始滤液中含有碳酸钾,则溶液显碱性,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试剂Ⅰ为BaCl2溶液,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为碳酸钾,其目的是除去加入稍过量的Ba2+,符合题意,C正确; D. 图示步骤中的2次过滤操作,分别为硫酸钡、碳酸钡,不影响,则可以合并,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24.同温同压下,20 mL A2气体与30 mL B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 mL某气体X,则X的化学式为( ) A. A2B3 B. AB2 C. AB3 D. A3B2 【答案】A 【解析】 【详解】反应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方程式的系数比,所以方程式为: 2 A2 +3 B2 =2 X,X肯定由A、B构成,由原子个数守恒知X中有2个A、3个B ,所以分子式是 A2B3,答案选A。 25.80 g密度为 ρ g·cm−3的CaCl2溶液里含2 g Ca2+,从中再取出一半的溶液中Cl−的浓度是( ) A. mol·L−1 B. 1.25ρ mol·L−1 C. mol·L−1 D. 0.63 mol·L−1 【答案】B 【解析】 【详解】2gCa2+离子物质的量为=0.05mol,溶液体积=,则原溶液中c(Ca2+)=,而原溶液中c(Cl−)=2c(Ca2+)=1.25ρmol/L,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出溶液中Cl−的浓度与原溶液中的相等,故取出一半的溶液中Cl−的浓度是1.25ρmol/L, 答案选B。 26.同温同压下体积均为V L的a、b集气瓶中装有不同的气体(如图),瓶内气体的摩尔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大 B. b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a瓶内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1+32×3)÷4=31(g•mol-1),b瓶内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0g•mol-1,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2分) 27.有以下物质:①石墨 ②铝 ③酒精 ④氨水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钠固体 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 熔融氯化钠 ⑨氧化钠固体 ⑩氯化氢气体 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 【答案】(1). ①②④⑦⑧ (2). ③⑤ (3). ⑥⑧⑨⑩ 【解析】 【分析】①石墨为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铝为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酒精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 ④氨水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 ⑥碳酸钠固体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电解质; ⑦氢氧化钡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熔融氯化钠为化合物,能导电,为电解质; ⑨氧化钠固体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电解质; ⑩氯化氢气体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电解质; 【详解】①石墨为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铝为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酒精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 ④氨水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 ⑥碳酸钠固体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电解质; ⑦氢氧化钡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熔融氯化钠化合物,能导电,为电解质; ⑨氧化钠固体为化合物,不能导电,为电解质; ⑩氯化氢气体为化合物,不能导电,非电解质; 综上所述,能导电的是①②④⑦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⑤;属于电解质的是⑥⑧⑨⑩。 28.按要求书写方程式 Ⅰ.正确书写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1)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正确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OH)2和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SO4和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KAl(SO4)2=K++Al3++2SO42- (2). NaHCO3 =Na+ + HCO3- (3). SO42-+2H++Ba2++2OH-=BaSO4↓+2H2O (4). H+ + HCO3- = H2O + CO2↑ 【解析】 【分析】Ⅰ.(1)KAl(SO4)2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钾离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NaHCO3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Ⅱ.(1)Ba(OH)2和H2SO4均为强电解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 (2)NaHSO4和NaHCO3均为强电解质,为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Ⅰ.(1)KAl(SO4)2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钾离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 (2)NaHCO3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 + HCO3-; Ⅱ.(1)Ba(OH)2和H2SO4均为强电解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42-+2H++Ba2++2OH-=BaSO4↓+2H2O; (2)NaHSO4和NaHCO3均为强电解质,为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 + HCO3- = H2O + CO2↑。 29.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该小组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振荡。 (1)写出KIO3的电离方程式____。 (2)分液漏斗使用前应先____,振荡后上层液体为___(填有机层、水层)。 (3)分液时,水层应从____(上口、下端)放出。 (4)萃取碘水中的I2单质时要用到萃取剂,下列关于所加萃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与碘反应 B.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该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且密度比水大 D.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做萃取剂. (5)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方法____。 【答案】(1). KIO3=K++IO3- (2). 检漏 (3). 有机层 (4). 下端 (5). AB (6). 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解析】 【详解】(1)KIO3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为钾离子和碘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IO3=K++IO3-。答案为:KIO3=K++IO3-; (2)分液漏斗为盛装液体的容器,有两个活塞,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液,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的上层,因此振荡后将碘单质萃取到苯中。答案为:检漏;有机层; (3)分液时,水层在下层,应从下端放出。答案为:下端; (4)A.萃取剂不能和要萃取的物质反应,故A正确; B.碘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 C.该萃取剂与水不互溶,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故C错误; D.酒精与水任意比互溶,不能用酒精做该实验的萃取剂,故D错误; 答案为AB。 (5)利用萃取剂与水不互溶进行设计,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答案为: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30.Ⅰ.实验室用需配制230mL 0.1mol/LNa2CO3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际用托盘天平称Na2CO3质量______________; (2)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_,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______;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取所需的Na2CO3的质量,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2CO3溶液沿玻璃棒注入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____; ②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需配制250 mL 0.1 mol/L的醋酸(CH3COOH),现有36%的醋酸,密度为1.04g/mL,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筒取用36%的醋酸________ mL进行配制; (2)若配制时仅有其中一步操作(如图所示)有错误,其他操作全部正确,则所配醋酸的浓度___________(填“正确”、“偏高”或“偏低”)。 【答案】(1). 2.7g (2). 250mL (3).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4). B、C、A、F、E、D (5). 偏低 (6). 偏低 (7). 4.0 (8). 偏低 【解析】 【分析】Ⅰ.配制23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应选用250mL的容量瓶,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Ⅱ.根据c=计算浓醋酸的浓度,根据c1×V1=c2×V2计算体积。 【详解】Ⅰ.(1)配制23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应选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250mL的溶液,则称量Na2CO3质量=c×V×M=0.1mol/L×0.25L×106g/mol=2.65g,需要称量2.7g; (2)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根据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可不选)、烧杯、玻璃棒、250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答案为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3)配制时,根据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则操作顺序为B、C、A、F、E、D; (4)①若没有进行洗涤操作,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浓度偏低; ②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则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Ⅱ.(1)36%的醋酸的浓度===6.24mol/L,V(CH3COOH)=mL=4.0mL; (2)根据图像可知,定容时仰视,则导致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溶液浓度偏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