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东北育才高中部19—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科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说明 A. 盟约对租后具有政治约束 B.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C. 荣辱与共的宗法宗族观念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齐国君主退兵,说明认可盟誓有“世世子孙无相害,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的功效,进而得出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尚存在着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故D项正确;材料中呈现的齐鲁两国因为盟誓而重修于好,但这并不等同于盟约对各诸侯都有约束力,故A 项错误;从时间判断,此时处于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必须服从天子分封体系”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鲁国是周公,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宗族观念,故C项错误。‎ ‎2.西汉察举风尚,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这种选拔官吏的方法,实际上只问才能,不问政治。贤士被征召后与三公以及其他贤士彼此以道义相交,宾主相见。由此可知,察举制 A. 强化了宗族宗法伦理秩序 B. 使贵族政治逐渐得到形成 C. 易导致官僚集团形成派系 D. 确立了新的选官任官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贤士被征召后与三公以及其他贤士彼此以道义相交,宾主相见”可知察举制下,举荐人和被举荐人之间容易形成官僚集团,故C正确;察举制与宗族宗法无关,故A不正确;材料所述为汉代选官制度,以德才为举荐标准,不是贵族政治的体现,故B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 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念 C. 强化了士阶层崇儒入世的观念 D. 维护了人才的公平选拔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薛元超因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抱憾终身”,皇室子弟李洞因屡次科举考试不中而发出了“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的誓言,士子从靠门荫、荐举等途径进入仕途转向以科举从政为荣,可见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涉及宗室势力相关的信息点,排除;C项,“崇儒”的现象,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明太祖以重刑惩处违禁违制官员,二十年间诛杀贪官上万,结果贪腐现象并未减少,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窝案、串案。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监察机构严重缺失 B. 科举制度走向僵化 C. 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D. 程朱理学地位下降 ‎【答案】C ‎【解析】‎ 朱元璋尽管处罚严厉,但在专制体制下,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上而不来源于下,且官员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所以选C。A错在“缺失”,因为明代不是没有监察机构,设置了机构并等于机构就能够有效行使职权;B、D不是主要原因。‎ ‎5.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B.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出现关注现实谋求变革的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文字“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家面临海战、海防方面的重要问题和急需了解的知识,材料体现了科举制对现实的关注,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变革,有利于教育的转型,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科举制关注现实进行了改革,故B不正确;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6.孙中山割辫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 A. 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B. 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 C. 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D. 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 ‎【答案】B ‎【解析】‎ 辫子在当时代表专制、愚昧和落后,代表着对民主共和的态度。材料中几个人对剪辫子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在民主革命中的态度与立场发生变化,剪辫子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故答案为B项。黎元洪、袁世凯等人的剪辫子行为,并非体现真正接受民主共和观念,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阐释剪辫子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排除C项;题干几位的觉悟高低与剪辫子的顺序无必然的逻辑关系,排除D项。‎ ‎7.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和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最后都被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所代替,说明五四运动后新兴知识分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故B 项正确;中国依然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民主秩序问题,排除D项。‎ ‎8.《蒋介石年谱》记载,1933年3月,蒋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A. 八·一三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围剿”红军 D. 备战日寇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由此可知其旨在备战日寇,故D正确;八·一三事变发生时间为1937年8月13日,故A不正确;华北事变是在1935年,故B不正确;材料所述热河战急,与红军无关,故C不正确。‎ ‎9.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 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 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 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 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特点,D正确;A项只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错误;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是1997年提出的,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C错误。‎ ‎10.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材料主要说明了 A. 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 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C. 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 D. 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 ‎【答案】C ‎【解析】‎ 根据“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可知,在雅典如果个人和国家发生冲突是以国家需要和利益为主的,故雅典民主强调的是集体利益, 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雅典的直接民主,排除。B项说法错误,是对“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的曲解,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核心主旨,而是体现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排除D。‎ ‎11.在罗马共和国地理版图向海外扩张的同时,罗马的外事裁判官不断进行司法活动。他们在裁判案件时,以行为是否“出于善意”为衡量标准,而无论主体身份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都能够得到保护。据此可知,古代罗马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实践 A. 推动了自然法观念的形成 B. 利于新法律契约关系的形成 C. 维系了罗马贵族道德水准 D. 使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无论主体身份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都能够得到保护”,强调了“罗马共和国地理版图向海外扩张同时”在司法方面遇到新问题是以“行为是否‘出于善意’为衡量标准”,这样做有利于维护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利于新法律契约关系的形成。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强调的是以“行为是否‘出于善意’为衡量标准”进行裁判案件,不能得出推动了自然法观念的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案件裁判的标准是“行为是否‘出于善意’”并不能说明贵族道德水准情况,排除;D项,罗马法形成较完整体系的标志是公元6世纪时《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属于罗马帝国时期,与材料中的“罗马共和国”不符,排除。‎ ‎12.1820年,在美国国会讨论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 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加入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 作为自由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目的在于(  )‎ A. 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 B. 消除大小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C. 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 D. 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美国设立缅因州是为了平衡“密苏里是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这一状况,即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故选A。矛盾与分歧只能缓解,不能完全消除,排除B;众议院议员是按人口比例选出的,从马萨诸塞州划出的缅因州并不是一个人口大州,不能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排除C;材料提及的是南北两方矛盾,并未提及中央权力运作方式,无法体现对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的维护,排除D。‎ ‎13.“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B. 是美苏冷战政策恶果 C. 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 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冷战时代,北欧弱小国家保持相对中立的态度,这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故A正确。“北欧平衡”是冷战下的良性表现,而非恶果,故B错误。美苏两强争霸才出现“北欧平衡”局面,故C错误。“北欧平衡”降低了冷战的温度,而非升级,故D错误。‎ ‎14.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1949年建立之初有12个成员国。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 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 ‎1952~1982年 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先后加入 ‎1999~2004年 先是波兰、匈牙利、捷克,之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 A. 美国不断加强对欧洲的军事渗透 B. 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1949年建立之初有12个成员国”,结合所学,北约原本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集团,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北约从1999年开始吸收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说明北约战略目标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军事渗透不再针对欧洲,排除A。区域集团化属于经济,不是军事,排除C。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不存在美苏争夺了,而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D。‎ ‎15.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富豪的事情,涉及数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保障 B. 土地不允许买卖 C. 迁徙富豪是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 D. 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可知,官僚地主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保障,故A正确;秦、汉、唐、明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土地经营权是否完全自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6.福建泉州在南宋时被定为陪都,并设立市舶司。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因招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为泉州市舶使。这表明南宋时期 A. 经济中心移至东南沿海地区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 C. 国家税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 对外贸易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答案】D ‎【解析】‎ 设立市舶司和“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因招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为泉州市舶使”说明政府对外商的重视和对对外贸易的关注,故选D;经济中心的转移是指国内经济发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题干没有提到科举变革,蒲寿庚也不是由于科举而被任命为官员的,故排除B;题干没有提到税收,故排除C。‎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17.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 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B. 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C. 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 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答案】B ‎【解析】‎ 钞引制度是指民间商人在政府的规范下经营暴利性行业,这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官府通过钞引制度来规范,故B与题意相符,选B而排除C;这里的材料没有反映出民间商人对重要产业的控制,这并没有改变官府控制的局面,故A与史实和题意不符,所以排除A;钞引制度里的钞引不是指纸币,而纸币开始使用是在北宋也不是南宋,故排除D。‎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再学习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是题干中给定一个概念,然后考生必须先根据题干中关于这一概念的阐述,明确其含义,然后根据这一含义再去判断选项是否符合上述概念的内容。所以考生必须具有自己学习新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也是高考中展示考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考查方式,这可以有效避免读死书、死读书的学史方式,希望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关注。这一题考生首先要理解钞引制度的含义,然后再进行分析才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18.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 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 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C.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D. 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答案】B ‎【解析】‎ 北宋以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水利工程减少;南方各省包括后来明朝的湖南、云南等地农业经济发达,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的增多,可见水利工程向粮食作物生产中心转移,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排除A项;人口迁出地区即农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农业和水利工程的兴修,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 ‎19.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B. 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 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东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中部落后于东部,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近代以前东部已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东部地区对外交通和开放方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成东部自然经济较早解体,故C项正确,排除AB项; D项对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影响不大,排除。‎ ‎20.下表为1849年到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情况。‎ ‎1849年 ‎1911年 农业税 ‎77%‎ ‎16%‎ 工商杂税 ‎23%‎ ‎69%‎ 注:工商杂税包括盐税、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根据表格,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1849到1911年……农业税收入由77%下降到16%,而工商杂税……则由23%上升到69%”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工商业逐渐发展,故相应的税收发生变化,这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在税收问题上只能体现为关税,过于片面,故A项错误;近代以来国门被迫打开,不是清政府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故B不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属于工商业的范围,故C项错误。‎ ‎21.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右侧记载:“……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由此可知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 B.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C. 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 D. 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开平矿务局采取募股集资的股份制方式设立,说明洋务企业受到西方经营方式的影响,故C正确;开平矿务局属于民用工业,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煤矿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22.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 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的趋势 B. 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 C. 东部沿海的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 D. 农业经济阻碍了近代化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反映的是中国内向型的农耕经济下主要是南与北的差异,而“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则说明,近代西方入侵以来,中外经济往来密切,沿海经济迅速发展,东西差距扩大。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南方受西方入侵较早,但对其开发也较早,排除;C项,根据中国近代史,东部崛起更多出于政策因素,排除;D项,材料主要阐述中国历史上的地域差异,与农业无直接关联,排除。‎ ‎23.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A ‎【解析】‎ 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作为革命的高潮,开始于1911年,排除B;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C;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D。‎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近代中国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不平衡的认识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类似的角度在以往高考题也曾考查过,如2015年全国Ⅰ卷27题就考查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格局的影响。由此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以往的高考真题,认识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问题的原因进行正确分析。‎ ‎24.“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C.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D.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早期殖民帝国疏于生产,引起“价格革命”,导致其衰落,英国要避免衰落就不得不从事生产,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对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发“价格革命”的辩证认识,故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新航路开辟时期不符,故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价格革命”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结果,而非原因,故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25.在19世纪的西欧,“(为了家庭经济)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这反映出 A.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B.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C. 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 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家庭从有生产职能到没有生产职能,反映了生产的社会化,正是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的建立引起的,故B正确;结合时间“19世纪”,工厂制度已经建立,故A不正确;海外殖民可解释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但不能解释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故C不正确;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生产方式已经解体完成,故D不正确。‎ ‎26.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城市房屋破败,老鼠遍地,脏乱差是普遍现象,即便如此城市人口仍然是剧增的,而且在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 城市人口增长与居民的收入有关 B. 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与其环境无关 C. 城市人口增长源于农村人口进城 D. 坡市化必然与城市环境环境相伴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使英国人口的增加,故城市人口增长与居民的收入有关,A项正确。环境是人口出生率的重要因素,排除B。C项与材料“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矛盾,排除。城市化与城市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材料强调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增长,排除D。所以选A ‎ ‎27.苏联成立后受到西方各国的排挤。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这一比重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苏联斯大林模式产生了一定效果 B. 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 美英以邻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期间,英美为了摆脱困境,争相对外倾销商品,一定程度搁置意识形态对立,故D选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形成于1936年,故A选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B选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美英国家无法转嫁危机,故C选项错误。‎ ‎28.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1928~1929学年度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 A.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 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 C.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自1928年开始实施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而培养技术专家以及发展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很明显是为工业化服务,故D项正确。外交政策转变与文化教育改革明显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C两项错误。此时苏联没有施行经济体制的调整,故B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信息结合苏联的经济建设即可得出答案。‎ ‎29.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 A. 恢复西欧经济 B. 稳固资本主义 C. 打开西欧市场 D. 遏制共产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可知马歇尔计划强调的是美国在西欧的商业利益,材料没有涉及恢复西欧经济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美国从稳固资本主义出发,故B项错误;根据“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看出美国是为了打开西欧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意图,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欧洲复兴计划 ‎【易错警示】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多极化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多极世界的最终建立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30.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A. 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 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 C. 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D. 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戴高乐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并最终走出“雅尔塔”,体现了欧洲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主张外交独立自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是戴高乐提出的外交方针,无法体现“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排除B;欧洲一体化符合西欧各国的发展的要求,并非戴高乐提出的外交方针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欧洲人的欧洲”“ 最终走出‘雅尔塔’”,联系所学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分析解答。‎ ‎3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尽管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 A. 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B. 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C. 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D. 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等”来看,其根本目的是便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因为发达国家的商品更具竞争力,全球性自由贸易有利于发达国家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故答案为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并非是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排除A项;B、D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目的”的要求,且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32.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说明全球化 A. 对当今美国来说弊大于利 B. 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 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 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中、英、美等国在全球化中的起起落落,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美国等在其中主导并受益,A项错误;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在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B项不符合题意;大英帝国衰落是没有处理好全球化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只保守受益,在竞争中落伍了,C项错误。‎ 第Ⅱ卷(主观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3—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代以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在整个东亚经济结构当中,中心与外围的层次关系非常明显,日本、朝鲜以至东南亚各国并不拒绝加入这个经济体系。……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区域的扩大,经贸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不仅有中国商船抵达亚非数十国家,而且允许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当时的京城大都是世界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世界各国商人、学者、旅行家、传教士纷纷东来,把域外的文明带到中国,同时也把中国文明带到世界。‎ 材料二: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朝鲜相继脱离与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古老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彻底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从东亚输出的商品来看,一般以茶叶、瓷器、陶器、古董、药材、香料、书籍等生活消费品为主,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商品一般是工业革命后的商品,或经过工业革命后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奉林《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东亚经济圈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东亚经济圈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亚经济圈衰落国际因素。结合当今世界形势分析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条件。‎ ‎【答案】(1)特点:形成时间早;以中国为中心;区域广阔;以经济贸易为主.(答到三点给4分)‎ 原因:①东亚各国经济联系密切;②宋代局部统一到元代大一统的局面和封建经济繁荣使经济圈形成有了强有力的核心;③抑商政策松动;④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东亚各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或答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推动了周边地区社会发展);⑤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东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 ‎(2)国际因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提高了西方国家竞争水平;西方大力推行殖民主义,对东方进行掠夺;近代以来东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有利条件:①东亚各国主权独立,社会比较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潮流;③经济全球化趋势、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东亚各国合作日益加深;④西方在东亚的投资日益增多,外来资金不断注入,给东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力;⑤东亚各国文化差异不大,交往频繁,为东亚经济圈的复兴奠定了基础.⑥东亚各国经济互补性强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东亚经济圈的特点、宋元时期东亚经济圈得以发展的原因,以及近代东亚经济圈衰落的国际因素和当今世界形势下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条件,主要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以及联系所学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1)古代东亚经济圈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自汉代以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区域的扩大,经贸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宋元时期东亚经济圈得以发展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等信息,并联系宋元时期的社会状况中的有关内容来回答。‎ ‎(2)近代东亚经济圈衰落的国际因素,应当联系当时的国际局势,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西方大力推行殖民主义和近代以来东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来说明。结合当今世界形势分析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条件,应当联系所学,从政治保障、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东亚各国的文化和经济特点来回答。‎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示例一 论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阐述: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后不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世纪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世纪末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固有的矛盾终于导致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不会消亡。‎ 示例二 论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的经济危机。‎ 阐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性、行政性、指令性是鲜明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僵化的体制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以行政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无视经济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以集体化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进而酿成粮食危机和社会危机。总之,斯大林模式的内在弊端是苏联经济危机的根源。‎ ‎(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材料观点是经济的盛衰主要是“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可以选择论述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关系,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不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经济危机会周期性爆发。也可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苏联的经济危机的关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过分的强调通过对农业的剥削完成资本积累,进而酿成民生问题和社会危机。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意在说明某种经济的盛衰由该经济内部运行机制所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主义机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或苏联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特点及对苏联经济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世界近现代史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必然性,斯大林模式特点及弊端等知识,然后结合题意论证即可。‎ 选考部分 请考生在第35、36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做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作者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你对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认识。‎ ‎【答案】(1)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 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 ‎(2)影响:①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②有利于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③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⑤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不同认识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材料二中的“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等信息分析得出。‎ ‎(2)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戊戌变法的影响等内容来回答。‎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葆桢,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1874,日本派兵侵台。沈葆桢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赴台湾布防设守。他提出“一曰理谕、二曰设防”的原则,对日本侵略者“据理诘之”,并明确告之“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又从各省调回轮船30余舰,布防于台湾海峡。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成功驱日。沈葆桢认为台湾为“七省门户”地位重要。他在台湾实行改革,地方行政单位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开设义学,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购铁甲船、以机器开采基隆煤矿。沈葆祯对台湾的治理开发,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摘編自吕宁《开山抚番:沈葆祯台湾防务建设中的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葆祯成功驱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葆祯建设台湾的举措。‎ ‎【答案】(1)原因:洋务运动取得成效,近代海军的建立;日本刚完成明治维新,力量有限;沈葆桢对日采取的措施得当;坚定的爱国信念。‎ ‎(2)简评:增强了对台湾的政治管理,为台湾建省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 ‎【详解】(1‎ ‎)沈葆祯成功驱日的原因,应当联系当时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和材料中的“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实现成功驱日”等信息,从洋务运动取得成效、日本刚完成明治维新、沈葆桢对日采取的措施得当和坚定的爱国信念等方面来回答。‎ ‎(2)对沈葆祯建设台湾举措的评价,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他在台湾实行改革,地方行政单位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倡购铁甲船,奏准使用机器开采基隆煤矿”、“沈葆祯对台湾的治理开发,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