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的安定 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 区分血缘的远近 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答案】A 【解析】 联系史实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推行的目的就是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这里材料中的“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孽无别则宗族乱”指的是不按照“先王之法”则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这里的“先王之法”即嫡长子继承制,即宗法制,故此题应选A项。 2.《旧唐书•穆宗纪》载:“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门下省)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朕欲加恩,制官放下'。制命始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专制皇权独断性 B.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 门下省握有人事决定权 D. 体现了唐代决策的民主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说明给事中具有封驳皇帝的诏书的权力,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故B正确,A错误;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门下省具有审核权,没有决策权,C错误;门下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皇权至上,“民主性”表述错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门下省)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联系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3.王袆在《送申巡检之官序》中记载:“至正十一年,海内多故,天子命勋旧大臣行中书省以镇外服,且以为去朝廷远,事有机速,不可律于常制禀命而行。凡军旅、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便宜行之。”这说明元朝行省 A.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 B.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 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D. 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凡军旅、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便宜行之”可知行省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故选D项根据。“天子命勋日大臣"可知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元代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与中央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故排除B项。题意主要反映了至正十一年以后行省的权力内容,无法说明至正十一年以前行省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故排除C项。 4.《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A. 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 B. 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C. 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 D. 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曹魏时期战乱多,大量人才因为战争流离失所,不知所踪,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九品中正制,这说明九品中正制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同时依据材料可知,该制度“犹有乡论余风”,是传统的体现,因此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 乡邑清议,不拘爵位”可知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并非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不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并未消除察举制的弊端。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5.《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由此可知 A. 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 B. 翰林院成为中枢权力机关 C. 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 D. 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改内阁,分其职设”“复分其职设”可知内阁职权的变化折射出皇权的加强,故选D项;明朝开始设立内阁制,而不是清朝开始设立内阁,排除A项;明太祖废弃了宰相制,设六部直属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而翰林院来自于“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排除B项;取代内阁与材料中“至本章归内阁”不符,排除C项。 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巔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根据题干中“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可以定位这场运动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清王朝的统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动摇北洋军阀统治的是发生于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排除A项;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是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排除B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发生于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C项。 7. 法国大主教樊国梁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道:“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皆持快枪。”他记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攻陷北京”、“拳匪”,A、C两场战争并没有侵占中国的都城北京。唯有B、D与此相关。但是拳匪说明了当时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因此这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它的爆发与义和团运动密切相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8.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冰亦赴鄂会剿。”此次“会剿”是为了 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抵抗八国联军侵华 C. 平息“保路运动” D. 扑灭辛亥革命之火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陆军大臣,乘车南下,海军统领这些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只可能出现在清末新政以后,所以它要扑灭的运动应该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D选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抵抗八国联军侵华、平息“保路运动”的事件与材料无关,ABC选项排除。 9.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说:“资本家是虎,我们不能说,本国的虎比外国的虎不会食人;我们也不能说,只可抵抗外国的虎,不必扑杀本国的虎”。由此可知,他当时 A. 认为反帝反封是终极目标 B. 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足 C. 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性质 D. 对资本的属性认识深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内人士认为当前均要反对本国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而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为反帝反封建,而非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反封建目标,排除。C项,题干信息反映了当时部分共产党人并未清晰认识当时社会性质,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对资本属性的认识,排除。 10.下面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图(局部),这一战争 A. 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 表明中共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 C. 成为敌后抗战中的光辉典范 D.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北伐战争的过程,即从广东出发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A选项正确;中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指工农武装割据,是在井冈山时期,不是北伐战争时期,故B选项错误;敌后抗战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C选项错误;推翻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是解放战争的结果,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地图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地图所反映的信息,从图中可以发现,战争的起点是广东,区域扩展到湖南、湖北、江西,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联系北伐战争的过程路线,再据北伐战争的影响即可正确判断。 11.据《近代中国史纲》记载:“截至1930年初,红军约为六万余人,有枪者三分之二,活动区域达一百二十余县,苏维埃区已初步建立。”红军与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开展了土地革命 B. 实施了游击战术 C. 建立了民主政权 D. 获得了苏联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的是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建立,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是红军与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A正确;游击战术属于军事策略,不是材料中现象主要原因,B错误;民主政权是政治因素,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苏联的支持并不是材料中红军和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D错误。 12.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可知,这是1940年,涉及到的人物“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 毛泽东、朱德”,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国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战役。根据材料“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役的百团大战,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选项A正确;选项B是武汉会战的影响,排除;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排除C;选项D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通过题干信息判断出这是百团大战,之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13.8月7日傍晚,他们毅然决然地分三路向……急进。这段路上,不仅要越过陇海铁路,而且还面对黄泛区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条河流。蒋介石完全没有料想到他们会走这样一着险棋,还以为他们只是“不能北渡黄河而南窜”。这一行动 A. 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 B. 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 标志着战略决战的开始 D. 导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毅然决然地分三路”、“急进”、“越过陇海铁路”等一系列让蒋介石意外的军事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行动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等三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进军,B项正确;当时只是从内线转入外线作战,还不具备战略决战和消灭国民党主力的条件,AC两项错误; 直到1949年以三大战役为代表的战略决战的胜利为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的政权创造了条件,D项不符合题意。 14.“1777年,英军在北美萨拉托加失败,首相诺思向国王乔治三世说明,他完全不适合留在职位上充当战争领导人,但被拒绝了。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投降后,下院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动议,乔治三世被迫允许诺思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这反映当时英国 A. 首相尚未成为内阁首脑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建立 C. 国王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D. 责任内阁制逐渐完善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777年首相诺思向国王请求辞职被拒;1781年国王被迫允许诺思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这说明国王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责任内阁制逐渐完善,故D项正确。1721年,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首相成为内阁的首脑,排除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故排除BC。 15.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 A. 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 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 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D. 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答案】C 【解析】 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温和夺权,不能显示出其革命性更强,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故C项正确。前者的革命影响并不短暂,一直持续到光荣革命前夕,故D项错误。 16.下列表格中的现象,说明了 1935年5月27日 最高法院扼杀了3项“新政”立法,其中包括《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6年1月6日 最高法院以6对3票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宪 1936年6月1日 最高法院以5票对4票判决纽约州的一项规定妇女与儿童最低工资的法律违宪 A. 美国民主运行机制弊端显现 B. 最高法院缺乏与时俱进理念 C. 最高法院非常时期过度集权 D. 宪法至上原则得到充分彰显 【答案】D 【解析】 表格信息是罗斯福新政期间,最高法院否决了多项国会立法,这反映出最高法院对议会的制约,是宪法至上原则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体现不出弊端,故A项错误;否决立法和与时俱进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议会和总统,故C项错误。 17.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意见一 意见二 最终方案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 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答案】B 【解析】 美国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国会不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排除A;材料中经过意见的调和而形成1787年宪法的定稿,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CD,均排除。 18.“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A. 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属于重庆谈判,不符合题意,排除;这次会议不涉及三大改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9.“这部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道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部宪法” A. 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保障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D. 开启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历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新中国1954年宪法。初步建立政协制度的是1949年第一届政协的召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都在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故排除A、D项;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1954年宪法无关,故排除C项。1954年颁布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 2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 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 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答案】A 【解析】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选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排除B;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排除C;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是在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D。 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该记忆的东西要记准记牢。 21.近日《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描写两岸题材,是一部书写家国情怀暨反省民族离患的军事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 B.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 2005年,“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D.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9-1979年间,海峡两岸关系处于隔绝状态,故A表述正确,所以排除;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改变,但是并不意味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B符合题意,所以选B;2005年的“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符合史实,所以C表述正确,故排除;2008年12月,两岸三通终于实现,所以D表述正确,所以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也叫否定式选择题),即选择不符合史实或者不正确的说法,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中的“不”或“错误”,判定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或者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看全选项再选择,也是防止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清题目导致错选的手段,就是把题目设置的ABCD四个选项都看完,才可以作答,这样就会发现选项中会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没看清题目只看了一个选项就感觉表述正确而仓促选择,最终错选而失分的结果。 22.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此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实施了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 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可以看出是直接选举,这种选举只有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时才可能出现,故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B正确。 23.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 “四月提纲” B. 《共产党宣言》 C. 《1787年宪法》 D. 《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各国工人阶级以此为指导思想,根据其发行量可能推断出相应国家的工运情况和工业发展程度,B项符合题意;“四月提纲”是用于指导俄国工人斗争,推动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文件,对其他国家的指导作用不大,A项错误;《1787年宪法》和《人权宣言》是美国、法国国家建设的根本大法和革命的纲领,当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并不明显,工业革命只是起步阶段,仅凭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得出某国工业和工人阶级的状况,CD两项错误。 24. “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该事件使俄国 A. 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 D.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的时间节点 “3月8日到12日”,空间是彼得格勒城,方式是“游行”,目的是“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根据思想知识可以判断这个历史事件是“二月革命”,结果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因此选择B。A是在7月流血事件之后,CD是“十月革命”之后。排除。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十月革命·“二月革命”; 25.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 A. 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 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C.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D. 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番言论提出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尚未实施,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加米涅夫认为“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主要是针对列宁所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意即主要针对列宁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而言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转变革命任务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详解】 二、非选择题 26.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 汉武帝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西汉后期,丞相制开始向三公制变迁,到东汉初年,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成了宰相,丞相的独尊已被三人分权所取代。 ——摘编自张传玺、王邦维《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唐朝在遇到重大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以上材料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 (2)据材料二,归纳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3)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 (4)据材料四,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 【答案】(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 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措施: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扩展尚书的职责;任用外戚、亲信;将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形成内朝、外朝制度。 (3)三省宰相共同议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实施);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 (4)原因:元朝丞相跋扈的教训;出生社会底层的自卑;胡惟庸之狱。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解析】 【详解】(1)影响:据材料一中“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辅助和制约两个方面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做法: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官制的用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来限制丞相权力。 (2)举措:据材料二“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 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成了宰相,丞相的独尊已被三人分权所取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用人、设官,改制和分权等方面归纳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3)观点:据材料三中“召开百官会议讨论”,百官会议“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三省六部制的部门分工、决策程序和宰相权限等方面说明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4)原因:据材料四中“元代的丞相很跋扈”,“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教训、个人经历和理政机会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趋势: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27.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解析】 (1)由材料“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可以归纳为: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结合所学,其基本背景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由材料“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可以归纳为: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结合所学,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有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来看,民族主义容易振奋了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同时民族主义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民族主义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第二小问,可以答为: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28.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大小授爵;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 (3)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1)背景:据材料“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大变革、大动荡和秦国落后、渴望强大这样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分析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举措:据材料“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在“农耕、集权、军功、法治”等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措施是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大小授爵;严刑峻法、推行法治等。 (3)作用:据材料“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军事和历史发展等方面,简析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9.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材料二(司马光)批评青苗法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李存山《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积极成效。 (2)据材料二指出,青苗法为什么会招致社会议论和反对?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目的:增加政府收入;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盘利,增加农民收入;平抑物价,保障农业。 积极效果: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户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 (2)原因: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富户为贫者担保,损害地主的利益;各级官吏强行摊派,徇私舞弊,增加农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认识不一。 (3)主要因素: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执政者要廉洁奉公、团结一心;措施落实要到位。 【解析】 (1)主观目的:依据材料一“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从政府、农民、农业等角度回答。实际效果: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依据材料二“‘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可知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富户为贫者担保,损害地主的利益;依据材料“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可知各级官吏强行摊派,徇私舞弊,增加农民的负担;依据材料“(司马光)批评青苗法的执行”可知统治集团内部认识不一。 (3)综合以上材料从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执政者的品质、措施的落实等角度来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