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并被广为移植和仿建,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窗口和重要象征。传统书院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可以从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汲取其合理成分,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镜鉴和启示。‎ 精神文化层面:传统书院注重价值关怀,有益于当代德育为先理念的坚守。‎ 书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古代书院为“补官学之弊而兴办”,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明道传道”“发扬学术”的办学宗旨和“德育为本,修身为要;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教育理念。书院大儒朱熹曾言:“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简言之,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完美统一。‎ 制度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强调规范保障,有利于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优化。‎ 书院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管理架构和制度规范,其特点是管理机构精练化、管理原则民主化和管理方式学规化。书院的管理架构主要是“山长负责制”。山长是书院的灵魂和核心,主持教学、引领学术,德行必须“足为多士模范”。书院生徒参与管理比较普遍,很多职务都由学生担任,“斋长”是其中最主要的职务,从生徒中选择品行端正、学业优秀者担任。学规是为古代书院师生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的通称,一般包括揭示、学则、学约等。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规是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内容涵盖阅读目的、进德立品、修身养性、阅读技法等方面,语言严肃而不失婉约。书院学规是根据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内在潜能确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行为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倡扬活动实效,助益于当代学校教育实践的优化。‎ 书院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会讲、讲会和游历等活动。讲会指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讲会参与者不分阶级、不问出身,广纳会友,所有人一律平等交流,学生在自习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可以得到及时解答。公元1167年,理学家朱熹专程从福建崇安来到湖南长沙,去访问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开创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留下了千古佳话“朱张会讲”。游历是书院大师提倡的践履活动,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书本,应该走向民间,走近名山大川。书院山长经常带领生徒“绝其尘香,存其道气”,使生徒“聆清幽之胜,踵明贤之迹,兴尚友之思”,以强化其社会责任感。‎ 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的独特文化符合教育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弘扬传统书院优秀文化,既可以引领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又可以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晓《传统书院文化的基本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韩等国对中国书院进行了大范围的移植和仿建,使之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完美统一,它由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两方面组成。‎ C. 朱熹访问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在这次讲会中,他们开展学术交流和争鸣,有益于教育实践的优化。‎ D. 新时代,在引领思想、规范行为以及促进文化自觉等方面,弘扬传统书院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文化层面入手,对传统书院文化丰富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B. 文章在论证三个文化层面时,引述了与书院大儒、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关的言论或事例。‎ C. 文章在论证传统书院文化的现实意义时,对每个层面的当代价值都进行了具体分析。‎ D. 文章在论证传统书院不同层面的特点时,也提及它们给予当代教育的不同角度的启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熹认为古代圣贤教人为学之意,并非在于培养人的阅读、写作能力并借此追求功名利禄。‎ B. 学规一般包括揭示、学则、学约等,它作为古代书院的规章制度,应该由师生来共同遵守。‎ C. 很多职务由学生担任,生徒参与管理较普遍,这是书院制度文化中管理原则民主化的体现。‎ D. 出于强化生徒的社会责任感的目的,书院山长经常带领他们游历,这有助于收获活动实效。‎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 项,选项内容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并被广为移植和仿建”和“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因果关系。B项,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书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选项缺少“主要”二字。C项,张冠李戴,原文第七段中写朱熹访问张栻,属于“会讲”而不是“讲会”。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对每个层面的当代价值都进行了具体分析”无中生有。结合文本内容“传统书院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可以从精神、度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汲取其合理成分,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镜鉴和启示”“精神文化层面:传统书院注重价值关怀,有益于当代德育为先理念的坚守”“制度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强调规范保障,有利于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优化”“行为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倡扬活动实效,助益于当代学校教育实践的优化”分析可知,本文并未“对每个层面的当代价值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并非在于培养人的阅读、写作能力并借此追求功名利禄”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一句里“徒”字的含义是“只,仅仅”。故选A。‎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 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D. 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 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 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C. 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D. 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6. “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B ‎ ‎6. 提高国产化率,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精神;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无私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错误,该信息于材料中找不到依据,原文说“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以及概括材料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即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各个选项的内容,再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分别进行一一比对。本题中,B项,“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错误,材料二原文第一段“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由此可知,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早已开启,今年只是要继续加快步伐。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以及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接下来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关于“北斗精神”相关内涵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二中,“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综合材料二的全文内容来看,他们秉持的“北斗精神”就是要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国产化率,使中国拥有这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非常艰辛,“20‎ 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综合这些内容可知,“北斗精神”就是一代代的北斗人无私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材料三中,“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综合材料三这些内容可知,“北斗精神”就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认牙 冯骥才 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 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 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 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教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监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始两段,写了华大夫两方面令人“费猜”的事,一是医术高超,一是不记人。使人物形象带上传奇色彩,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开展作好铺垫。‎ B. 华大夫对两个侦探大动肝火,甚至拍桌子,把拔牙的钳子拍得蹦起老高,可见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 C. 华大夫平时不记人,却牢牢记住了抢首饰罪犯的长相特征,可见他对犯罪分子的愤恨,体现了他的正义感。‎ D. 文章在塑造华大夫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是用了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8. 试概括华大夫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9. 文章结尾处,华大夫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7. B 8. (1)医术精湛,“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2)对工作及手艺高度专注,心无旁骛,以至于认牙而不认人;(3)为人正派,爱惜荣誉。被人误解后没有脾气的他却猛烈发火;(4)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他对祸害人的罪犯非常愤恨,认出罪犯后急忙报警,大褂都跑裂了。 ‎ ‎9. (1)不认识人却认识牙,这看似荒谬的现象,使文章蒙上传奇色彩,能吸引读者;(2)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华大夫在医术上的高度专注、心无旁骛,表现了他的工匠精神;(3)回应题目“认牙”,使文章结构严谨。‎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理解重要语句和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本题中,选项B,说华大夫“是个脾气暴躁的人”错误,因为通读全文之后,这篇小说重点表达了华大夫医术高明和嫉恶如仇两个特点。侦探的话让华大夫生气,是因为华大夫是一个爱惜名声的人。‎ 故选B。‎ ‎【8题详解】‎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这篇小说中,作者上来就说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然后又说“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说明华大夫艺术精湛;‎ 第二段作者说华大夫“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与结尾处华大夫说的“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形成对比,说明对工作及手艺高度专注,心无旁骛;‎ 通过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可以看出华大夫为人正派,十分爱惜自己的荣誉;‎ 通过华大夫自己的语言,“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以及后文华大夫去巡捕房送信,可知华大夫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作答:内容上、结构上和效果上,此外,有时业要考虑句子使用的表现手法。具体来说,从内容上,要考虑句子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尤其是与主旨、人物、作者情感等方面;结构上,要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表达效果上,往往有吸引读者、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答法。‎ 本题中,华大夫的“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这句话,从内容上看,;写出华大夫在医术上的高度专注、心无旁骛,表现了他的工匠精神;从结构上看,它回应了题目“认牙”,使文章结构严谨;从表达效果上看,使文章蒙上传奇色彩,能吸引读者;从句子使用的手法上看,运用了对比手法,更突出人物的专注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尚书省令史。时有盗内藏官罗及珠,盗不时得,逮系货珠牙侩及藏吏,诬服者十一人。刑部议皆置极刑,肃执之曰:“盗无正赃,杀之冤。”金主怒。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右司郎中张天纲曰:“吾为汝具奏辨析之。”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调新蔡令。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肃至,命树畜繁者不加赋,民遂殷富。濒淮民有窜入宋境,籍为兵而优其粮,间有归者,颇艰于衣食,时出怨言曰:“不如渡淮”。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奏可。继擢户部主事。金亡,依东平严实,辟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岁赋丝银,复输绵十万两、色绢万匹,民不能堪,肃赞实奏罢之。世祖居潜邸以肃为邢州安抚使,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中统元年,擢真定宣抚使。时中统新钞行,罢银钞不用。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肃建三策:一曰仍用旧钞,二曰新旧兼用,三曰官以新钞如数易旧钞。中书从其第三策,遂降钞五十万贯。二年,授左三部尚书,官曹典宪,多所议定。未几,兼商议中书省事。三年,致仕,给半俸。四年,卒,年七十六。肃性舒缓,有执守。尝集诸家《易》说,曰《读易备忘》。后累赠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文献。‎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B.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C.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D.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牙侩,原指牙齿咬合,引申为买卖双方居中说合的经纪人,又称牙子、市侩。‎ B. 潜邸,特指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居住的宅第,登基后改称“东宫”。‎ C. 楮币,元代发行的纸币,因用楮树皮造成的纸制成而得名,后亦泛指一般纸币。‎ D. 赠,追赠,古代皇帝为已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以示恩典。‎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肃公正执法,敢于坚持己见。他任尚书省令史时反对杀掉无辜者,任新蔡县令时反对杀掉偶发抱怨者;以上两次他直接上奏皇帝,使相关人等得以保全。‎ B. 刘肃体恤民生,心系百姓疾苦。东平每年缴纳蚕丝白银,又需缴纳丝绵十万两、染色绢布一万匹,百姓不能承受,刘肃辅佐帮助严实上奏皇帝罢停此事。‎ C. 刘肃治才出众,善于化解难题。任邢州安抚使时,公私均得以获利;任真定宣抚使时,化解了换钞难题;任左三部尚书时,参议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 D. 刘肃生荣死哀,受到朝廷优待。他性格从容和缓,有操守。退休前任朝廷重臣,退休后还依然享受俸禄,死后多次受朝廷追赠,而且获得美好的谥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 ‎(2)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 ‎【答案】10. C 11. B 12. A ‎ ‎13. (1)以前,县里收取百姓的赋税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 ‎(2)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A项,从语境来看,“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错,刘肃身为尚书省令史,其职责为辨析冤狱,故“我职也”后断开;从语意来看,“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错,“惜一已”“戕十一人之命”应为转折关系,和“可乎”相连,其意应为“爱惜自己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故“惜一己”前应断开,“惜一己”后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 B项,从语法上看,“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错,“肃”是“见”的宾语,“肃”前不能断开,“肃”后断开,排除B项。‎ D项,从语言标志来看,“曰”后为“曰”的内容,“曰”后应断开,而“冤狱”是“辨析”的宾语,故“辨析”前断开,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本题选C项。‎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以太子身份”错,应是以“非太子身份”,“登基后改称‘东宫’”错,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住所称“东宫”。故本题选B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时应结合选项,在文中勾画出选项位置,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A项,“以上两次他直接上奏皇帝”错,刘肃任尚书省令史时,右司郎中张天纲为其上奏,使问题得以解决。故本题选A项。‎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关键点“赋”,收赋税;“差”,差别;“匿”,藏。同时注意句意。(2)关键点“交通”,做交易;“嚣然”,扰攘不宁,议论纷纷;“措”,处理。注意句意。‎ ‎【点睛】参考译文:刘肃,字才卿,是威州洛水人。金兴定二年考取词赋进士。曾担任尚书省令史。当时有盗贼偷取了大内收藏的官罗和珠宝,盗贼没有按时抓捕到,官府就逮捕了为买卖珠宝双方说合的经纪人和管理仓库的官吏,无辜而服罪的有十一人。刑部商议都打算处以极刑,刘肃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偷盗之事尚未获得主要的赃物,杀掉他们,他们会很冤。”金国国主震怒。有近侍夜里去见刘肃,详细地向刘肃说明了金国国主的旨意,刘肃说:“辨析冤狱,是我的职责,爱惜自己的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第二天,刘肃到尚书省去辩解得更加有力。右司郎中张天纲听了说:“我为你详细地,上奏辩解分析这件事。”奏疏送入宫中以后,金国国主醒悟,囚犯因此没有被处死。后来刘肃调任新蔡县令。以前,县里收取百姓的赋税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刘肃到任后,命令繁殖、蓄养增加牛的人家不加赋税,百姓于是殷实富足。靠近淮河的百姓有潜逃进入南宋国境的,在南宋被登记兵丁以后就多供给粮食,间或有回来的,但衣食很是困难,偶尔发出怨言说:“还不如到淮河那边去。”控告的人认为应以谋反论罪,刘肃日:“淮水是宋国的边境,一条河罢了,真要反叛的话,不难前往,他们嘴里虽然说而内心没有这样实际的打算,依据法律应当杖责八十下。”皇帝准奏。后来刘肃被提升为户部主事。金国灭亡以后,他去依附东平的严实,被任命为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任为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每年缴纳蚕丝白银,又需缴纳丝绵十万两、染色绢布一万匹,百姓不能承受,刘肃辅佐帮助严实上奏皇帝罢停了这件事。忽必烈住在潜邸时,让刘肃担任邢州安抚使,刘肃兴办冶铁业并且发行纸币,公家私人都借此获利。中统元年,被提升为真定宣抚使。当时中统年间的新钞发行,要求停止旧银钞不再使用。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刘肃提出三条建议:一条为仍旧使用旧钞,二条为新旧兼用,三条为官府用新钞按数目换旧钞。中书省听从他的第三条建议,于是给了真定新钞五十万贯。中统二年,刘肃被任命为左三部尚书,官府的官曹典章制度,有很多是他参议制定的。不久,兼管商议中书省事务。中统三年,退休,朝廷给予他一半俸禄。中统四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刘肃性格从容和缓,有操守。他曾经收集各家关于《易》的学说,编为《读易备忘》。后来多次受封为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号为文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之时。‎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檐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 B. 颔联为全篇的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近。‎ C. “事定犹须待阖棺”可见是诗人对暂时的挫折并不介意。‎ D. 颈联宕开一笔,写北伐无望,故都难以重返,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15. 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尾联写自己深夜难眠,挑灯细细品读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②借用《出师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③同时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也暗含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慨叹。‎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解读有误,结合诗歌颈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简要分析诗的尾联有何含意。尾联是“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意思是诗人深夜不眠,收复河山对他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出师表》;从《出师表》这个角度是用典,借用诸葛亮的经历,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从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这一细节来说,暗含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整理归纳以上就可以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答案】 (1). (1)嘈嘈切切错杂弹, (2). 大珠小珠落玉盘。 (3). (2)飞湍瀑流争喧豗,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 (3)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嘈、盘、湍、瀑、喧豗、砯、崖、壑、雷、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段时间以来,贴在大学生身上的标签,从“佛系”到“空巢”再到“丧”。变的是词汇,不变的是他人强加给这个群体的误会。________的人更是指责大学生不思进取,抵御不了颓废思想的________……象牙塔里的年轻人真的颓废了吗?追根溯源,大学校园并非“丧”的________,大学生不过是对“丧”元素进行了二次传播。‎ 谁的青春不迷茫?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遭遇挫折。化解形形色色的成长压力,正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多数大学生口中的“丧”只是于失意、郁闷之时调整情绪的一种个性化表达。‎ 一些人认为,大学生长期浸润在充斥“丧”的网络世界里,________容易形成畸形的价值观。对此,我们应分清大学生的“丧”属于哪种类型。成熟的“丧”,是假的“丧”。这些学生通过幽默、个性化的表达可以逐步摆脱烦恼的缠绕。不成熟的“丧”,才是真正的“丧”。于前者而言,社会各界大可不必担心,只需在适当时刻给予贴心的鼓励与暖心的引导。对于后者,社会各界应积极介入、干预,( )。‎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知所以 侵犯 发祥地 从而 B. 不知所以 侵袭 发源地 甚而 C. 不明就里 侵袭 发源地 从而 D. 不明就里 侵犯 发祥地 甚而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挫折。‎ B. 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遭遇挫折。‎ C. 大学生虽然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挫折。‎ D. 大学生虽然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遭遇挫折。‎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而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 B.‎ ‎ 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而是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 C. 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而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 D. 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而是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 ‎【答案】17. C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第一处,不明所以:不知道原因。不明就里:不知道内情。由前面的“误会”可以知道,后面强调的是不知道内情的人,应该选择“不明就里”。‎ 第二处,侵犯:侵入别国领域或损害别人权益。侵袭:侵入并袭击,可以比喻错误思想的侵害。由前面的修饰语“颓废思想”可知,应该选择“侵袭”。‎ 第三处,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由前面的“追根溯源”可知,应该选择“发源地”。‎ 第四处,从而:表原因。甚而:甚至,表递进。原文中“大学生长期浸润在充斥‘丧’的网络世界里”是其“容易形成畸形的价值观”的原因,因此选择“从而”。‎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原句“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遭遇挫折”有三处语病,一是主语和关联词语序不当,应把“虽然”放到“大学生”后面;二是“难免……不”不合逻辑,应去掉“不”;三是成分赘余,“面临”和“遭遇”删去其中一个。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逻辑顺序,应先“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再“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联系上文“社会各界应积极介入、干预”,此处应该先从正面谈,再从反面谈。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太极拳与其他运动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绝大部分运动都是消耗能量的运动,_____。它不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而是要求缓慢、自然、柔和;不要强行超越生理极限,_________。这非常符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近些年,跆拳道、瑜伽等健身形式的引进,使得太极拳越来越变成了“老人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___________,太极拳的动作很优美,年轻的女孩子、男孩子练起来很有时尚感;同时也能加强对文化、生活的感悟,增强活力,显现出特有的朝气和魅力。‎ ‎【答案】 (1). 而太极拳是补充能量的运动 (2). 而要顺其自然 (3). 年轻人更需要练太极拳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消耗能量”,第②空注意前面的“缓慢、自然、柔和”,第③空注意前文“老人拳”。‎ ‎2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答案】画面内容:一只鸭妈妈全神贯注地低着头看手机,身后跟着三只小鸭,它们正走向开大口的鳄鱼。寓意:漫画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自拔的现象,呼吁人们理性使用手机。‎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能力,要求概括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注意分析“大鸭子”领着小鸭不知不觉地走进鳄鱼的嘴里,原因是“走路时低头看手机”,由此分析寓意。‎ 四、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八十年代初,公交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九十年代,绿皮火车是人们长途出行的普遍选择。而今,私家车也逐渐进入中国家庭。有人说,交通工具的变化,让人出行更便捷;但也有人说,自己还是喜欢自行车的慢生活。从1949年到2019年,七十年,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房子大了,道路宽了,灯亮了,高铁、飞机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当然,也有人认为:房子大了,亲情没了;道路宽了,心的距离远了……‎ 在你的生活里,你又目睹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引起你哪些思考?请你据此写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家乡的变化 记忆里,还是那条泥泞的羊肠小道,还是参差不齐的土墙房,还是被岁月压弯的木扁担,还是……‎ 所有的记忆都是如此的破旧不堪,但却又是如此的真实,家乡那时唯有的风景就是树,可却又是那样的单调,我总是抑怨家乡太穷了,太不美观了,但这仅限于以前,现在的观点又截然不同了。‎ 去年暑假,我回乡下爷爷家度假了。车行驶在柏油马路上一个多钟头,我怀疑是不是我的眼睛出毛病了,又不由自主的揉了揉眼睛,不错,以前光秃秃的山上都长满了葱葱郁郁的树木,阳光透射过浓密的叶子,散出七彩的星星点点的光芒,柏油马路代替了原先那坑坑洼洼的土路,坐在平稳行驶的汽车里,看路旁驶过的柳树,轻风拂面,忽然有种走错了地方的感觉,我怀疑,是不是坐错车了?‎ 但事实胜于雄辨,在村口,我还是认出了我满脸堆满笑容的爷爷奶奶,老两口的穿着打扮还真上眼,奶奶穿着大红花朵上衣,我差点没笑掉大牙。爷爷拉着我的手,行在宽广大路上,我问:“爷爷我们的老房子在哪里呢?”爷爷乐呵呵的对我说:‘我们的老房子全部换新装了!我饶有兴趣的又说:’该不会将上房变成猪圈了吧!爷爷风趣而严肃的说:‘党的政策好啊!农民都开始领工资了!”说着,他们已经将我领进了家里,我这下子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虽然谈不上什么富丽堂皇,但绝对是窗明几净,家具琳瑯满目:有液晶电视机、海尔电冰箱,电风扇,躺椅,真皮沙发……我真的好惊奇,又急忙退出来,向四周一望,红砖瓦房完全代替了那老式的土房子,院子里愕然还养了各种各样的花……紧接着,又闻到一股香味,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跑到了香味的始源处,原来这就是厨房,用红砖砌成的新灶头只是个摆设,奶奶居然会使用电磁炉做饭了,我不由一震:“奶奶看来也真奔小康呢!”奶奶嘿嘿笑着,饭后我嚷着爷爷带我去散步。‎ 一出大门,才发现牛棚真的像以前的老上房那样。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在夕阳的余辉里才发现田地里是那么整齐,徐风吹过,麦浪滚滚,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梯田吧!我的呼吸瞬间变得轻快而舒畅,再一瞅爷爷,连皱纹里也填满了满足……‎ 这样大的变化,真的是我未想到的,以前的那些萧条冷清的乡村景象已消失匿迹,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不得不轻轻哼起《走进新时代》了……‎ ‎【解析】‎ ‎【详解】(一)审题:审题: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多角度原则和限定性则。审题的步骤: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审题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材料主要写了七十年交通工具的变化,引出感慨“房子大了,道路宽了,灯亮了,高铁、飞机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当然,也有人认为:房子大了,亲情没了;道路宽了,心的距离远了”,由此可见,本题紧扣“变化”从正面立意,肯定这种变化带来的便捷、物质的丰富等;也可以从反面立意,精神和情感的淡漠。文体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二)立意:利用发散性思维,我们可以从①家乡的可喜变化②校园的变化③国家的变化④人心的变化⑤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立意。‎ ‎(三)写作思路: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顺着“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最易安排,但也最难出彩。其实一些简单的结构技巧,如设置悬念式、穿插回放式、欲扬先抑式、画面组合式就可以让文章多姿多彩。写议论文要立好议论文的总体框架——基本结构是考场作文提高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时间仓促,不可能反复琢磨,须以基本结构为依托,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出切合试题的文章,赢得全局,获得好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开头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主题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结尾归纳总结。立好议论文框架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引论-本论-结论齐全;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衔接自然;四是首尾呼应。例文就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对家乡变化的惊喜。‎ 可用素材:‎ ‎1、当然,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接下来的年轻人是不是仍然有这种强烈的焦虑感与强烈的上进心,不得而知。正如现在的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奶奶以前总要在她的床头那十几个抽屉里放一大堆吃的,有的甚至还过期发霉。因为曾经对物质匮乏的切身体会,让她们没有安全感,也因为中年大妈们插队抢购,因为他们怕买不到,也许这也是一种焦虑。幸运的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富足,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接下来的孩子们会越来越释然,越来越放松,也越来越张弛有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的大丰富,一定会带来精神世界的大丰收。‎ ‎2、物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让人的精神有机会提高。比如说,对于温饱不得解决的人来说,让他们有很高的所谓的精神素养纯粹是废话。但当物质逐渐膨胀到了完全占据身心的程度,精神自然就会失去满足。因为,物质的满足本身不能满足精神的需求。所以,根本原因在于, 人们因为对物质的爱,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其上,物质也就渐渐取代了精神。物质的满足表面上往往比精神的满足更吸引人。也可能是人们把追求定位物质,思想就慢慢萎缩。总之,在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精神空虚,是因为物质占据了心,精神却没有饱足。‎ ‎3、这个世界,物质似乎越来越丰富,而我们最缺的,却是人心的专注。‎ ‎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世界里,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物质所吸引、所诱惑,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结果,我们被物质的“吸铁”吸来吸去,自己成了被物质所操纵、所摆弄的“物质”。 心太花,才不会专注一朵花。我们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坐不下身,静不下心,对任何事情,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所以,我们看到的、触摸到的世界,永远只是肤浅的表层。‎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