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调研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调研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年高一年级阶段性学情调研 历史试题 ‎2019.11‎ 一、单项选择题 ‎1.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B、D两项是A项衍生而出,材料未涉及C项内容。‎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 ‎2.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 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D. 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礼崩乐坏,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的现象,没有体现贵族政治彻底瓦解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郑庄公的种种行径说明周天子的地位越来越衰落,等级森严的分封制逐渐被破坏的现象,没有体现诸侯争霸战争加快统一进程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这时期周王室权威的逐渐衰微,但没有体现周天子已经完全失去天下共主地位的问题,这时期周天子仍有影响力,故D选项错误。‎ ‎3.古代某机构“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秦朝设立的具有材料中职能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参知政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可知,体现了该机构的监察职能,秦朝设立的具有监察职能的机构是御史大夫,故C选项正确;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不是监察职能的机构,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尉是秦朝时期管辖军事的机构,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参知政事是主要在宋朝时期的副宰相,不是监察机构,故D选项错误。‎ ‎4.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 郡县制 B. 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 行省制度 D. 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答案】B ‎【解析】‎ 本题时间是西汉,郡县制确立时间是秦朝,排除A;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 ‎“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说明某些地方有自主权,一些地方仍是中央集权,这符合郡国并行制度,故选B;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排除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西汉”“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 ‎5.“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汉朝郡国并行制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宰相的人数增加”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宰相不仅仅有一位。A选项三公九卿制中只有一位丞相;B选项郡国并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问题,与中央内部权力无关;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D选项行省制也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清楚材料涉及到的是哪一问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个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一个是中央内部权力分化的问题,本题是第二个问题,因此排除B、D选项。‎ ‎6.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 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 地方各行省 C.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 西藏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中书省管辖腹里,即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而不是中书省,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各行省管辖,故C选项错误;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故D选项错误。‎ ‎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说:“(九品中正制)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解决“此弊”的主要途径应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实行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品评官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他们选拔时仅注重门第出身,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人才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隋朝时文帝以分科考试的方式取代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增加考试项目、设立武举,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学而优则仕,不再将才德、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给各个阶层的真才实学的读书人提供了登第入仕的机会,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官员的产生方式,故A选项错误;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而不是唐代的,故B选项错误;八股取士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故D选项错误。‎ ‎8.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 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 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C. 抑制相权,设立内阁 D. 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表明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威胁皇权,为克服这一弊端,朱元璋废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以加强皇权,故选D项。A项为唐代的情况,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非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排除B项。设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故C项错误。‎ ‎9.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A项中“专管军务”、D项中“专理邢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中“设有官衙”的表述由题目中无法看出。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光绪……谕军机大臣……凡有旨……皆书于册……议大政……得旨则与”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决策权,得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B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军机处。‎ ‎10.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均属于《南京条约》以及附件的内容,该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正确;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C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马关条约》影响;D是《辛丑条约》影响。‎ ‎11.近代中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列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府。”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A. 宁波 B. 广州 C. 杭州 D. 福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应准添设下列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放苏州、重庆等地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是《马关条约》,因此在空缺处应该是浙江省杭州府,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马关条约》内容,因此不是宁波、广州、福州,该三个地方在《南京条约》中已开放为通商口岸,故A、B、D选项错误。‎ ‎12. 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侧漫画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图片获取知识能力,由题目中图片的文字信息“俄国”“日本”“英国”可知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故本题应选D项。A日本没参加;B只有英国和法国参加;C只有日本参加,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下面地图为历史示意图,与该事件最直接相关的是 A.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C.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刘永福抗日败日陷壹南”“徐骧”等及图片体现了台湾地图,可判断出材料与甲午战败后反割台斗争有直接的关系,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与台湾无关,故A选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与“刘永福”“徐骧”等人无关,故B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主要涉及的地区是京津地区,与台湾、刘永福、徐骧等无关,故D选项错误。‎ ‎14. 梁启超说:“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这段话表明梁启超 A 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 强调说明个人历史作用微小 C. 片面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 D. 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旨在考查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由题目中的信息“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可知梁启超认为不应将甲午战争和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责任全部推于李鸿章一人,应结合时代背景具体看待,故排除A项,选择D项;题目中未涉及李鸿章个人的历史作用,故排除B、C两项。‎ ‎15.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A. 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的一手史料最有证明价值,考古挖掘遗迹及当时留下的照片属于一手史料,因此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是最有力的证据,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故A不符合材料;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作者主观意识的影响,不是选项中最有力的证据,故B选项错误;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也受主观色彩的影响,不属于最有力的证据,故C选项错误。‎ ‎16.如图所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 A. 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B.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 在敌后战场有效牵制了日军 D. 把中国的抗战带入到了相持阶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中中国和日本军队的进攻方向都指向台儿庄,可知材料内容中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战役是淞沪会战,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发生的一次战役,而不是发生在敌后战场,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把中国的抗战带入到了相持阶段的是武汉会战中武汉、广州相继失陷,与台儿庄战役无关,故D选项错误。‎ ‎17.如图为1937年8月23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对这则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B. 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 C. 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编命令发生在1937年,此时日军全面侵华,共产党顺应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需要将红军改编,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是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故C选项错误;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D选项错误。‎ ‎18. 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在这段话中罗斯福 A. 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 B. 试图说服政府尽快对日宣战 C. 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 D. 对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由题干“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可知罗斯福是肯定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避免了日军对其他地区的侵略,所以C正确。ABD题干没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抗日战争作用 ‎19.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土地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定位这场运动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材料内容指的是太平天国,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运动在1924-1927年期间发生,不符合材料内容,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而不是土地革命,故D选项错误。‎ ‎20.某学者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 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 《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 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 《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明显是流于形式的空想,未能真正实施,这是导致“贫民失望”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田起义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与材料“贫民失望”无关,故A选项错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以至于发生了天京变乱,内部矛盾斗争激化,与题干内容不符,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与农民无关,不会导致“贫民失望”,故D选项错误。‎ ‎21.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甚至整个晚清的历史上,他都是一个太值得说道的人物。他的著作仅仅一万一千字,却充满了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位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家。上述人物最有可能是 A. 洪秀全 B. 洪仁玕 C. 曾国藩 D. 孙中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上具有“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的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充满了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而不是洪秀全,故A选项错误;曾国藩与材料“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位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家”等信息不符,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不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人物,故D选项错误。‎ ‎22.“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挺进大别山 ‎【答案】B ‎【解析】‎ 材料“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说明这一历史事件胜利后建都南京,废帝王,宣扬民主精神,由此判断出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C正确,排除CD;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建都南京,但等级秩序森严,不符合“寻民主”,排除A。‎ ‎23.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从题干材料扩展,“新县长”作为民国时期的县长,仍然“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表明其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A、D明显错误;C与题意相反,所以应选B。‎ ‎24.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 ‎①规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②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④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带有革命性、民主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①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②、③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的局限性是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④错误;综上所述, ①②③正确,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25.1924年~1927年间,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A. 参加五四运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 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北伐战争的新闻 C. 从新闻媒体中得知红军和毛泽东到达陕北 D. 从东北来的客人带来消息:沈阳的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24年~1927年间,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1926年开始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和毛泽东到达陕北是在长征结束后,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沈阳的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故D选项错误。‎ ‎26.下面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吋的社会背最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 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 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 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 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答案】D ‎【解析】‎ ‎【详解】漫画反映的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掠夺的权利转给日本,西方列强将中国玩弄于股掌之上,表达的是作者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信息来看,作者支持中国对山东主权的抗争,不会对五四运动持冷漠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和新文化运动,排除B、C项。‎ ‎【点睛】历史漫画类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7.毛泽东曾这样描述某次军事行动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纵横十一个省这次军事行动指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 中央工农红军长征 C. 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 D. 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纵横十一个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史实,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没有纵横十一个省,故A项错误;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主要在华北地区,不符合题意,故C 项错误;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也不符合“纵横十一个省”,故D项错误。故选B。‎ ‎28.连环画曾伴随着一代代人度过童年,是当年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下图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它向我们展现的历史是 ‎ (中国工农红军)‎ A.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 十年对峙时期的国共斗争 C.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 D.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土地革命。解题时注意图片中的提示“红军战士”“中国工农红军”等,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的名称。所以应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土地革命·认识 ‎29.如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如图描述的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图片中军队方向指向大别山,可以判断出是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箭头应指向南京,而不是大别山,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图片军队进攻方向可知,体现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而不是淮海战役,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底,蒋介石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而材料内容中军队进攻方向指向大别山,故D选项错误。‎ ‎30.如图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战役,此战役 A.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C. 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D. 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中解放军的进攻方向指向南京及南京以南地区,可判断出此次战役为渡江战役,通过渡江战役推翻了统治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是通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是通过淮海战役,故C选项错误;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是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大军挺进大别山,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31.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各项中国的民主制度中最能体现讲话主旨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 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最高机构和体现,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最高机构和体现,因此人大制度最能体现材料主旨,而不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不符合材料内容,故D选项错误。‎ ‎32.“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一支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中国共产党 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好花终须绿叶扶”。故选C。A项是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的地位;D项基层民主是在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实行的基层民主制度。‎ 考点:新中国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33.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两岸关系时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里的政治基础是 A. “九二共识”坚持 B. 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 C. 两岸“三通”的扩大 D.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A正确;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是“九二共识”达成的前奏,B错误;两岸“三通”的扩大不符合材料中的政治基础的主题,C错误;九二共识不属于政党之间的合作,D错误。‎ ‎34.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另起炉灶”‎ C. 求同存异 D. “一边倒”‎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其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材料禁止外国轮船驶入中国内河正是清除外国在华特权的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B项强调的是重新与外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项主张在外交方面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 D项强调在外交上与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统一战线。所以应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方针 ‎3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不结盟政策 C. 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为加强周边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交往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区别,故A选项错误;中国提出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不符,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属于中日关系,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 ‎36.《耿飚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推断,该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中国在会上提出了有利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故C选项正确;万隆会议是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与朝鲜问题无关,故A选项错误;雅尔塔会议是美英苏等国在1945年2月召开的会议,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选项错误;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与朝鲜问题无关,故D选项错误。‎ ‎37.1978年后,中国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下列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活动有 ‎①首倡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 ‎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2000年9月,中国国家朱熹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次会晤,①正确;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进行的,③错误;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区域性外交活动,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38.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 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的区域性国际组织,B项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义。A项参加国际维和显然不是只在中国的周边;C项世贸组织是全球性的国际组织;D项说法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并非中国发起创立的。故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上海合作组织 二、非选择题 ‎39.中国历代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召公奭(shi)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陈胡公满者,虞帝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史记》‎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四 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4)据材料四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据此新中国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5)综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 ‎【答案】(1)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秦:推行郡县制;元:行省制度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3)“其专在下”指地方权力过大;“其专在上”指中央权力过大。‎ ‎(4)特点: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民族杂居)。‎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认识: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应相结合(强调中央集权同时也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是王族;根据材料“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可知,西周时期功臣是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之一;根据材料“陈胡公满者,虞帝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可知,西周时期分封先代贵族。‎ ‎(2)制度,根据材料“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维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故材料内容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中书省制度,即行省制度,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共同积极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而有利于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3)根据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为分封制的弊端是地方的权力过于大,因此“其专在下”指地方权力过大;根据材料“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为郡县制的不足之处是中央过多集权,因此“其专在上”指中央权力过大。‎ ‎(4)特点,根据材料“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可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基于我国家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并且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时要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统筹兼顾,中央集权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国家统一与稳定,因此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管理地方制度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40.中美关系跌宕起伏,波诡云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9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重要建议,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奥巴马表示,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诸多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愿同中方就相关问题保持密切协调。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针对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的具体方针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主动行动”与中国接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此外,中国70年代外交突破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除此之外影响战后中美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1)突出特点: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格局)‎ 方针:“一边倒”。‎ ‎(2)变化: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对华关系。‎ 行动:1971年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任写一个给)‎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等。 ‎ 突破体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 ‎(3)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其他因素:国家力量,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两极格局的冷战背景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峙;方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敌视,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一边,即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变化,根据材料二“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结合材料一内容可归纳出,这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行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积极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美国方面,这时期的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并且深陷越战泥潭及政治丑闻等因素的推动;中国方面,这时期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上升是美国同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这时期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与美国改善关系;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等方面的因素。外交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除了中美关系缓和以外还有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及中日的建交。‎ ‎(3)决定性因素,根据材料“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国与国之间外交政策调整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其它因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形势;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国家力量。‎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