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2017.9‎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              B.修身正心方能国治 C.事功为本,修身为末              D.内心反省可明天理 ‎2.史学大家钱穆在《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之剧变》中评述:“其思想大体,仅为因利就便,趋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议论,往往尚权力而薄文化,重现实而轻历史。”钱穆在此评述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司马炎《论六家要旨》:“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怜悯)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材料认为六家共同的目标是( )‎ A.达到天下太平治世 B.维护等级秩序 C.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D.实现君民共治 ‎4.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5.江都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主张应当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6、两汉时期,儒学逐渐发展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汲取了佛、道的有益内容 B.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C.“四书”“五经”被定为教科书 D.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和欧洲 ‎7.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D.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8.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9.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10.顾炎武在《郡县论》中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顾炎武意在强调( )‎ A.人民自治的合理性 B.强化集权的重要性 C.三代之治的可行性 D.经世致用的必要性 ‎1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12.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从本质反映了智者学派( )‎ A.没有法制观念 B.认为法律可有可无 ‎ C.处事灵活变通 D.忽视道德建设 ‎13.“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泰勒斯 D.苏格拉底 ‎14.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A.理性主义 B.个人主义 C.怀疑主义 D.人文主义 ‎15.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宣扬了等级观念 B.批判了封建的等级观念 C.肯定了教会的作用 D.肯定知识评判标准功能 ‎16.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人们崇尚神圣美好的东西 B.文人们尚未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 C.人们绝大多数都信仰神圣的宗教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17.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18.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9.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 ‎20. 康德在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白己理性的自由。”康德在此(  )‎ A.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B.强调了自由就是天赋人权 C.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D.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21.“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这一言论说明( )‎ A.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22.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C.儒家地位迅速提高 D.儒家得到了广泛传播 ‎23.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24.苏轼曾形容某种书体说:“(它)含情循礼,‘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会通于意态之际’……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此书体应该是( )‎ A.楷书 B.草书 C.行书 D.隶书 ‎25.“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 A.《洛神赋图》‎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27题17分,28题17分)‎ ‎26.(16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三,概括这个时期儒学思想家们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27.(17分)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 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6分)‎ ‎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材料三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元 明前期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清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清 ‎————‎ 材料四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五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1)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特点?(8分)‎ ‎(2)结合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李约瑟难题”的原因。(9分)‎ 命题人:王 瑞 审题人:柴碧云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1—5 B C A A B 6—10 B C D C A 11—15 C D D D B ‎16—20 D B C B A 21—25 A B C C D ‎26.(1)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适应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4分)‎ ‎(2)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 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4分)‎ ‎(3)主张:经世致用(2分)。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6分)‎ ‎27.(1)个人主义就是人文主义。(1分)重要意义:冲破传统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进程。(2分)‎ ‎(2)“印记”:其主张明显带有一种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主张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4分)意义: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4分)‎ ‎(3)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政治方面:主张人民主权和建立社会契约。(6分)‎ ‎28.(1)长期处于世界领先;领域广;主要服务于农业;明清进入经验大总结阶段。(8分,答四点即可得满分)‎ ‎(2)中国古代科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悦统治阶级而非为了发展经济;儒家思想的束缚;传统科技自身的局限;服务于小农经济而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