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钢城四中2018—2019(上)10月月考试卷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命题 苏贤慧 审核 姚立兵 时间 90 分值 10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 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于秦实现统一 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 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 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写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 A. 宣扬君权神授 B. 解释天人感应 C. 劝君主行仁政 D. 强调教化民众 4.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作用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加强中央集权④加强思想控制(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5. 《明史·儒林传序》说:“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规矩法度)秩然。”由此可以推断 ( ) A.程朱理学是封建政府推崇的官方哲学 B.明初学者普遍反对即物穷理 C.程朱理学超越陆王心学取得一统地位 D.理学遭到士大夫的普遍反对 6.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 )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7. 明朝中期,王艮(1483—1541)提出“良知现成”说,并提倡“百姓日用即道”。从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看,其思想的师承和后学分别对应 ( ) A. 董仲舒、陆九渊 B. 陆九渊、朱熹 C. 朱熹、王守仁 D. 王守仁、李贽 8.《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A. 以民为本 B. 关注民生 C. 人性向善 D. 关注现实 9. 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 ( ) A. 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1.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盛行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12.2015年1月9号求实网《中国梦——民主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最能体现世界发展潮流的“新民本思想是”( ) A.工商皆本 B.君主为天下之大害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13. 《明夷待访录》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对黄宗羲观点最准确的评价是( ) A.主张建立伏尔泰式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B.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 C.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D.系统提出了构建新社会的美妙蓝图 14.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15.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描述:“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 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16.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D.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17.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在此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 A.美德即知识 B.认识你自己 C.反对宗教权威 D.理性的行为方式 18.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 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20.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2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22.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 “抗议” 是指( ) A.抗议《圣经》的权威 B.抗议国王的权威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抗议贵族的权威 23.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24.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二、问答题 25.(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 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三: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8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并分析上述言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8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众对于传统的态度能够反应社会的活力,一个社会反传统的力量越强,社会就越开放,创新能力也就越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就越快。反之,社会就显得保守,创造力低下,发展趋于停止。 ——《对待传统文化的现实态度》 结合近代西欧与中国思想发展历史评述材料三作者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辩证地论证) 27.(16分)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为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苟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8分)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0月考试高二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A D A A D D B B C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D D B D B D C D A 25、(24分) 【答案】(1)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4分)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4分) (2)发展:①吸收佛道思想;②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 ③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 ④强调个人的修养;⑤更加重视《论语》《孟子》儒家经典(任意四点即8分) (3)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2分) 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2分) 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 分)(反对君主专制1分)影响:启迪近代民主革命。(2分) 26、观点:作者认为社会发展应摆脱传统文化束缚。此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具有片面性。(2分) 论证:近代以来,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进步和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世纪文化进行了否定和批判,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相反近代中国则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对中国近代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所以,上述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4分) 任何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该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存在。近代西欧思想解放运动发端于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旗号进行新思想的宣传,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西欧的发展。相反,近代中国思想家们,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孙中山都没能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结合,最终导致他们的政治民主化努力归于失败,从而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4分) 总之,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能盲目反传统,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2分) 27、(1)主张: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王阳明:致良知。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知德合一。(8分) (2)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苟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苏格拉底:美德由教育而来。(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