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业

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限时:60分钟 总分:8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9广东汕头一模)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A.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西周初年,将王族分封到殷商、夏的旧地,主要目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控制这些地方,巩固统治,故选C项。材料中的举措与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与旧贵族的联合,故B项错误;实行分封制,有利于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D项属于影响而非目的,排除。‎ ‎2.(2019江西南昌二模)钱穆认为:“周人的第二次封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这一分封布局(  )‎ A.促进西周政治中心的东移 B.有利于经济中心的东移 C.加强周王室对东方的控制 D.有效防止殷商遗民叛变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钱穆认为,西周第二次分封后,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这一分封布局旨在加强周王室对东方的控制,故选C项。西周的政治中心是镐京,并未东移,故A项错误;当时关中地区是经济中心,并未东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西周加强对殷商旧地的控制,但并未有效防止殷商遗民叛变,故D项错误。‎ ‎3.(2019福建厦门质检)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 周(  )‎ A.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 B.利用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 C.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 D.利用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 答案 C 西周统治者“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表明西周统治者“观天望气”的目的是指导政务和修行,这体现出西周重制度人事以顺应当时社会变迁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中西周统治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神意,故A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君主的集权统治,材料也并未强调其对祖先的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西周统治者的祭祀活动,故D项错误。‎ ‎4.(2019广东茂名二模)‎ 内容 刻石名称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泰山刻石 ‎“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 之罘刻石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碣石刻石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上表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  )‎ A.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 ‎ B.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 C.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 ‎ D.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答案 B “男女礼顺”“建定法度”“事各有序”等都是为了确立社会行为规范,故选 B项;材料“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只是说明社会秩序,没有体现法治,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百姓遵守秩序,没有体现恩惠,排除 C项;据材料“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可知刻石的目的是颂德而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排除D项。‎ ‎5.(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任子”是沿袭周朝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一定的资财,“军功”则要在战场上立军功。汉初的选官制度(  )‎ A.阻断了阶层流动 B.容易导致人才匮乏 C.因循秦朝的旧制 D.标志着官僚政治形成 答案 B 由材料“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以及“任子”“赀选”“军功”的标准可知,汉初选拔人才都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不利于广泛选拔人才,故选B项;“任子”“赀选”有利于贵族统治阶层,而下层民众可通过在战争中立功做官,故不能完全阻断阶层流动,排除A项;秦朝主要是实行按军功授爵,材料不能体现出汉初的选官制度沿袭秦朝,排除C项;秦朝实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形成,排除D项。‎ ‎6.(2019广西桂林一模)西汉初年,贾谊重申周礼的重要性,对文帝提出“定礼制”的建议,即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饰、器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礼制来标示人们的等级身份。这一主张(  )‎ A.希望汉代重建西周的制度 B.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C.意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 D.成为汉初政局动荡的根源 答案 C 贾谊提出“定礼制”,意在通过礼制约束同姓王,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故选C项;由材料中“定礼制”仅针对同姓王可知,不是普遍实施,因而贾谊的主张并不是重建西周的礼乐制,排除A项;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排除B项;汉初政局动荡的根源在于王国的存在,排除D项。‎ ‎7.(2019湖北武汉四调)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 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 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 答案 B 由材料信息可知,《唐律疏议》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配合,这是在强调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人感应、三教合一,故A、C两项错误。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属于宋明理学的内容,故D项错误。‎ ‎8.(2019河南洛阳一模)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表 时间阶段 数量(位)‎ 出身 所在 结果 唐玄宗 时期 ‎8‎ 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 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 至唐懿 宗时期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 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 量强藩 唐僖宗 至唐哀帝 时期 ‎67‎ 强藩霸臣推荐 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藩镇之间频繁征战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使相数量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这造成了藩镇势力尾大不掉,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故选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使相在安史之乱以前已经出现,而藩镇割据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故A项错误;使相的权力主要在地方,并非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故C项错误;唐朝后期战争不断,这是藩镇割据的结果,并非使相致使战争不断,故D项错误。‎ ‎9.[2019湖北七市(州)3月模拟]元仁宗时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 A.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 B.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C.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 D.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答案 B 材料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卷考试”的措施,有利于蒙古人、色目人学习儒家文化,加速了元政权封建化进程,故选B项。蒙古人、色目人人数较少,汉人、南人人数较多,材料中“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无法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故A项错误;该措施并不能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故C项错误;分卷考试与文化学术繁荣无必然关系,故D项错误。‎ ‎10.(2019江西赣州摸底)康熙五十年(1711年),热河行宫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乾隆在位期间,“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在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活等多方面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据此推断,“避暑山庄”这一舞台有利于(  )‎ A.清朝全国性统治地位的确立 B.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的实现 C.长城对外防御功能的增强 D.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巩固 答案 D 题干中“‘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在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活等多方面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表明这有利于中原农耕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的融合,进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D项正确;清朝在全国确立统治是1644年,排除A项;皇帝避暑地点名称的变化与各民族地位平等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了避暑山庄的政治功能,并未提及其军事功能,排除C项。‎ ‎11.(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朱元璋立国不久即下令重修乡饮酒礼,并颁布到全国乡里等基层组织,将“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敕谕”作为乡饮酒礼上宣讲的重要内容。其意在(  )‎ A.提高官员道德水平以整顿吏治 B.改变前朝宗族秩序混乱的局面 C.借助乡规民约以强化人伦秩序 D.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自身统治 答案 D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由地方官设宴招待贤能之士而非官员,故A项错误;宗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由材料“颁布到全国乡里等基层组织”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乡村秩序而非家族秩序,故B项错误;乡规民约是基层组织共同制定或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由材料“朱元璋立国不久即下令重修乡饮酒礼”可知,乡饮酒礼是统治者主导修订的而非乡规民约,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乡饮酒礼是统治者推行教化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稳定秩序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 ‎12.(2018安徽蚌埠一模)乾隆年间,刑部制定条例,严禁盗卖宗族公产,包括义田祀产以及宗祠房屋,违者处以重刑。此条例颁行后,各地宗族在修订宗族法时,皆增立专条,要求将本族族产的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报官备案,这表明(  )‎ A.政府是宗族公产实际所有人 B.盗卖宗族公产现象愈演愈烈 C.宗族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根基 D.修订宗族法唯官府马首是瞻 答案 C 宗族公产属于宗族所有,材料只是反映出政府立法保护宗族公产,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出法律对盗卖宗族公产的打击,没有反映出盗卖宗族公产现象愈演愈烈,故B项错误;法律保护宗族公产,说明宗族受到国家的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族积极响应政府保护宗族公产的行为,而非唯官府马首是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7分)‎ ‎13.(2019河北石家庄二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在对待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前代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为了限制大臣专权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  材料二 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变法改革,主要包括删改旧律、制定新法两部分内容。删改旧律,基本完成了传统中国律法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造工作;制定新法,大体完成了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等传统中国律法所没有的法律起草工作。经此改革,传统中国诸法合体的法律编纂体系基本被打破,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 ‎——摘编自李在全《清末修律制法述略》‎ ‎  材料三 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 600多件。至此……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大明律》相比,清末修法制法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 答案 (2)特点:中西结合;律法人道化;法律体系完善。‎ 原因:内忧外患;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清末新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联考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隋文帝晚年“持法尤峻,喜怒无常,过于杀戮”,隋炀帝“益肆淫刑”“生杀任情”。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观《隋炀帝文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大臣魏征解释道:“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开国之初即制定“崇儒”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要用儒家的礼、义、廉、耻、仁爱来教育百姓遵礼守法,维护社会安定。在《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曾说:“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又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由于失礼必入刑,所以“刑典仍用,盖风化未洽之咎”。‎ ‎——摘编自阳传泽《<贞观政要>所见 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 材料二 《大明律》是我国封建法律制度史上一部有代表性的法典。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共30卷460条。《吏律》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户律》中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大为增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之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策略形成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明律》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朱元璋的治国思想的相同之处。(11分)‎ 答案 (1)治国之策:以礼为重,礼法并用。(2分)‎ 原因:唐太宗吸取前朝统治者为政失策而速亡的教训;稳定建国初社会秩序的需要;部分大臣力推仁政和君主谦逊的个人品质。(12分)‎ ‎(2)特点:涉及内容广泛;维护专制的色彩明显;重视经济立法。(9分)相同:施仁政,重法典。(2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由“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刑典仍用,盖风化未洽之咎”可以看出其以礼为重,礼法并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由“隋文帝晚年‘持法尤峻,喜怒无常,过于杀戮’,隋炀帝‘益肆淫刑’‘生杀任情’”可以看出其吸收了前朝统治者为政失策的教训;由“其目的是……教育百姓遵礼守法,维护社会安定”可得出唐太宗欲稳定社会秩序,由“大臣魏征”“犹当虚己以受人”及所学可知,唐初部分大臣力推仁政、统治者谦逊。‎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共30卷460条”可知涉及内容广泛;由“‘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等死罪条款”可知维护专制的色彩明显;由“《户律》中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大为增加”可得出重视经济立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可知,其相同点为施仁政,重法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