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商周时期,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的典籍中,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亡国之君经常是背着祖宗的神主在阵前乞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说明了当时神权大于王权 C.对外征伐推动国家的发展 D.折射出天子的绝对权威 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己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A.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 B.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 C.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3.《文献通考》描述宋代官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反映的宋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重视官员的才学 D.重视分权和制约 4.1677年,康熙帝在皇宫内乾清门右阶下设置了南书房,在翰林院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入值者除陪伴皇帝赋诗填词、写字作画外,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这种做法 A.导致了清朝中枢机构的臃肿 B.有利于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大 C.有利于皇权的充分发挥 D.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 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皇帝制代替郡县制 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6.一般希腊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它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个人的财产永远受城邦的支配,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甚至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城邦的控制。一切都按城邦的需要来安排,为了城邦,个人要作出无条件的牺牲。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A.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C.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D.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7.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始终贯穿政治改革主线 B.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C.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D.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8.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材料中这些话说明古代雅典 A.法律确保人人平等 B.直接民主 C.制度自信 D.民主政体开始确立 9.“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C.世界由两极格局转为多极格局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曾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倡导召开日内瓦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主要是基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提出了暴力夺取政权的策略 B.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C.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2.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差别不大 C.不同的人治理国家的方式不同 D.实事求是是世界各国治国需要遵循的原则 13.《白银资本》一书说,直到19世纪以前,“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这一看法 A.否定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 B.否认白银在中国的普遍流通 C.肯定了纳贡贸易体系的作用 D.肯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地位 14.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D.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15.《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16.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17.辛弃疾一生有坚定的抗金信念,然而由于不被统治者重视,他力求从抑郁中解脱,其词表现出追慕庄周、寄情山水的倾向。材料可用来说明 A.辛词创作日趋消极出世 B.政治失意导致词风转型 C.辛词对抗金有重大影响 D.词作与时势有密切关系 18.“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佛教 B.程朱理学 C.道家 D.陆王心学 19. 牛顿万有引力认为,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成正比,与他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由此可知,牛顿经典力学的特点之一是 A.注重进行实验观测 B.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C.注重事物发展变化 D.以数学为推理基础20.在莫奈的画中有如此场景:宁静的午后,深奥的黄昏,撑阳伞的美丽忧伤女子,草地上读书的少女,阳光下的田野和树林……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那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材料体现莫奈的作品 A.重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B.执着于对同一主题写生 C.追求主观化的艺术表现 D.采用夸张手法表情达意 21.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 A.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 B.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C.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D.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 22.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 反映资本主义时代要求 B.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C.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反思 23.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C.“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D.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24.16世纪,马丁•路德说:“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于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与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马丁•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A.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B.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C.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D.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25.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段材料突出的表现了 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近代教育促进了科学发展 C.科学观念推动了人文精神 D.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普及 2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B.造纸术与火药 C.印刷术与造纸术 D.火药与指南针 27.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对美国不利,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该理念表明特朗普 A.谋求构建单极世界 B.力图主导价值观方向 C.追求利益并推卸责任 D.掩盖霸权主义实质 28. 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设立为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福州 B.宁波 C.厦门 D.上海 29. 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 战国 西汉 唐 南宋 清(1820)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6.9% 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的推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10分) 材料二: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2)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二中“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6分) 32.(24分)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紧密依存,“地球村”也已经成为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字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建立,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和跨国生产的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材料三:距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时隔44年后,2017年3月底,英国通过司法程序正式启动脱欧。与英国脱欧自保相反,中国却在当前反全球化抬头的逆水中行舟,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并于2017年5月举办首届高峰论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建、互利共赢,坚定推进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经济全球化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好比一台空气净化机,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加速新陈代谢,推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同时,有时还会运转不灵,带来空气的恶化,这需要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挽起手来,齐心协力,打造和谐的全球经济,营造和谐的地球村。 ——黄坤《我眼中的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和最主要的表现。(4分) (2)从材料二“全球化进程”的漫画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你认为脱欧后的英国更应该在哪些方面寻求出路发展自己?你怎样认识中国坚定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举措? (8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运转不灵带来哪些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C C C C C A C D D D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B C B D C C C C C C A B 二、非选择题 31.(16分) (1)变化:先秦时期,人、民是两个对立阶级,即文明的贵族与不开化的群氓;春秋战国以后,官民相对,民是被官教化、驯服、管理的对象;近代社会,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权力的拥有者,百官是人民公仆。(6分) 趋势:拥有政治权力的公民范围不断扩大;由贵族到平民;本城邦到外邦;有产者到无产者;男性到女性。(4分) (2)内涵: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2分) 原因:日本侵华;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或答国共第二次合作);民族意识增强。(4分) 32.(24分) (1)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最主要的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4分) (2)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必然对发展中国家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6分) (3)方面:脱欧后的英国应该加快改革,保持与欧洲各国联系,对外寻找更广泛的合作。 认识:中国这些举措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积极推动合理的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8分) (4)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 应对: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和努力,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