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 A.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 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 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 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A ‎【解析】“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过去注重中华民族美德的培养,A正确;B是西周时期形成的;专制王权商朝尚未建立,C错误;D中等级森严不符合材料主旨。‎ ‎2.“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 C. 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 D.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封制与宗法制。根据“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可知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A、B项都只是反映了宗法制或者是分封制,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故排除;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未在题意中体现,故排除D项。故选C。‎ ‎3.《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 A. 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 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 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解释了姓氏的来源以及作用,显然说明西周时期姓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B正确;姓氏是确定宗法制基础,不是分封制,A错误;等级制度和晋升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和D。‎ ‎4.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答案】D ‎【解析】‎ 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了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和谐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排除C项;‎ ‎5.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符合“封建”到“帝制”的转变,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出现于夏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周不是集体统治,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神权政治是指神权 (也就是教会势力) 大于世俗权利,与中国古代史实不符,排除C项。‎ ‎6.秦始皇始置,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位上卿。此官职应该是 A. 御史大夫 B. 太尉 C. 丞相 D. 郡守 ‎【答案】A ‎【解析】‎ 根据“秦始皇始置”、“以监察”可知,秦朝的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故A项正确;太尉是负责军事。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并不监察官员。郡守是地方的行政长官,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7.西汉丞相田蚡入宫奏事,汉武帝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据此可知,汉前期 A. 皇权得以加强 B. 君臣关系恶化 C. 相权有所削弱 D. 相权冲击皇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丞相田蚡……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丞相田蚡有任命官吏的权力,说明丞相权力太大,威胁皇权,D项正确。材料反映相权冲击皇权,而不是皇权得以加强,A项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君臣关系已经恶化,且材料主旨强调相权冲击皇权,B项错误。材料反映相权权力较大,而不是相权有所削弱,C项错误。‎ ‎8.唐初,基于地方州县两级行政设置,在州之上分设十道监察区,命监察御史等分巡各道州县。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采访使、观察使等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判官属僚。这反映出唐代 A. 地方监察逐步网络化和制度化 B. 有效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 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全面监察 D. 监察官逐渐变为地方官吏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采访使、观察使等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判官属僚”,可知唐代地方监察制度逐渐成熟,向制度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是地方监察制度,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排除B项;同理,排除C项;根据材料“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成为专职监察地方的官员,排除D项。‎ ‎9.北宋建立后,在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在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 A. 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C. 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D. 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答案】D ‎【解析】‎ 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中,三省分别负责诀策、审议和执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制衡机制:宋朝的二府制进行事权分割,导致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故D正确;皇权独大自秦朝皇帝制度的确立即已形成,故A不正确;中枢机构的职能没有变化,故B不正确;材料所述为中央机构的调整,而不是膨胀,故C不正确。‎ ‎10.宋朝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一路下同时存在三个平级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的信息,可以看出宋代以创建路制的方式,来避免地方割据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D选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扩大宋朝疆域,A选项排除;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宋代以创建路制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并未体现宋代文武分权的特点以及市坊制度的信息,BC选项排除。‎ ‎11.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 参考人员多 B. 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C. 选拔方式多样 D.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答案】B ‎【解析】‎ ‎“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以免考官认识笔迹”说明考试程序的规范和严密,故B正确;表中没有涉及参考人员的多少,故A不正确;选拔方式并不是多样化,仍然是科举考试,故C不正确; D中流于形式说法错误。‎ ‎12.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 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B. 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 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 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答案】C ‎【解析】‎ 材料不承认内阁制度的合法性,“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之下”,说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选C;材料中毕竟赋予内阁的职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皇权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内阁的来源,排除D。‎ ‎13.《清史稿》载:“世谓(内阁)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滯,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该记载 A. 体现军国大权尽归内阁 B. 显示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C. 证实清朝中央集权强化 D. 说明军机大臣需敏锐严谨 ‎【答案】D ‎【解析】‎ 材料“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反映了担任军机处大臣需要敏锐严谨的条件,故D正确;内阁并没有军国大权,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对地方加强控制,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强化,故C错误。故选D。‎ ‎14. 清朝前期的君主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满洲贵族参政议政 A. 消除君主制的潜在威胁 B. 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 C. 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王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对于开国功臣表面上给予优厚待遇,实则是怕他们威胁到君主地位,所以由国家统一管理,故B项正确;这一规定并不是在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故C项错误;这一规定并不能减少清政府财政开支,反而增加了,主要是为了减少政治上的风险,故D项错误。‎ ‎15.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A. 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 B. 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 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材料“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反映了皇帝的决策随意性较大,政策反复不定,这说明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律作用被弱化,故A排除;政策反复不定与吏治腐败没有必然联系,故B排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材料未涉及军机处,故C排除。‎ ‎16.富人抗议说,梭伦的措施就是赤裸裸的非法没收;激进分子则抱怨说,梭伦没有重新分配土地。但是人们都一致同意,梭伦的改革将雅典从革命中拯救了出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富人”指的是通过海外贸易获得财富的工商业奴隶主 B. 梭伦用中庸之道的变法化解了暴力革命 C. 梭伦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此确立 D. 土地问题是梭伦改革的核心问题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梭伦的改革将雅典从革命中拯救了出来”和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用中庸之道的变法化解了暴力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富人”是指奴隶主贵族,故A项排除;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以确立,故C项排除;梭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故D项错误。‎ ‎17.在古希腊宗教和哲学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防范英雄的观念,“这种对英雄的防范意识和做法充分体现了雅典人的政治智慧”,尽管“雅典的英雄常常不得好报,愿为人民贡献才智者却层出不穷”。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 A. 沦为雅典党争的工具 B. 巩固民主的作用明显 C. 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 D. 与雅典社会环境相关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这种对英雄的防范意识和做法充分体现了雅典人的政治智慧”可以得出,雅典民主政治能在防止英雄人物破坏民主政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故C正确;雅典民主政治下,党争不严重,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民主政治的巩固的信息,故B不正确;陶片放逐法的出现是出于维护民主的需要,不是雅典社会环境决定的,故D不正确。‎ ‎18.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议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实质上表明 A. 雅典重视男性公民的民主权利 B. 雅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 雅典城邦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D. 雅典注重依法治理城邦事务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雅典的法律一旦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以后,不会轻易允许个体对其产生质疑。这体现了雅典人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同时也体现了了雅典依法治理城邦。其实质反映的是雅典城邦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故排除ABD,选C。‎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实质”,ABD揭示的是材料的现象,而C才是揭示材料的本质。‎ ‎19.在雅典,改革的法案常常写在石碑上,而这些石碑一般是放在市政广场西侧的执政官官邸的巴赛勒斯柱廊里,雅典公民穿行于柱廊间就可以看到改革的法案。这一做法有利于 A. 宣扬天赋人权理念 B. 保障公民平等 C. 培养公民参政意识 D. 维护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将改革的法案在公共场所公布,这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故C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天赋人权的理念及公民的平等地位,故排除A、B两项;雅典将改革的法案在公共场所公布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而非贵族政治,故排除D项。‎ ‎20.雅典民主政治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公民大会对行政长官构成约束、陪审团对最高法院构成牵制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 A.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 B. 使全体雅典民众能够监督政府权力 C. 彻底结束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D. 使国家权力形成了初具制衡的状态 ‎【答案】D ‎【解析】‎ 材料“逐渐形成了公民大会对行政长官构成约束、陪审团对最高法院构成牵制的社会政治结构。”表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机构之间的互相牵制和约束的现象,说明雅典国家权力形成了已经出现了制衡状态,故D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是在伯利克里改革时期,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只有雅典公民才能参与政治,“全体雅典民众能监督政府权力”说法不正确,故B不正确;雅典民主政治的推行,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但没有彻底废除贵族参政的权力,故C不正确。‎ ‎21.针对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说:“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这表明柏拉图 A. 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B. 认为雅典需要极权政治 C. 肯定雅典的政治平民化 D. 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危机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可以得出,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由此可知柏拉图认识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是反对雅典民主政治,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存在弊端,没有体现要求实行极权政治,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政治平民化问题,故C不正确。‎ ‎22.《十二铜表法》因将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而得名,其内容分为传唤、审理、求偿、家父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等十二篇。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 与习惯法高度一致 B. 旨在完善诉讼程序 C. 法律规范已臻完善 D. 涉及内容广泛全面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其内容分为传唤、审理、求偿、家父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等十二篇。”可以得出,其反映的是《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较为广泛,故D正确;《十二铜表法》对习惯法有所继承和变动,“高度一致”的说法不正确,故A不正确;“完善诉讼程序”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故B不正确;《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故C不正确。‎ ‎23.公元1世纪,罗马百科全书编纂者塞尔苏斯曾说:“罗马法学昌明时期,解释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据此可知 A. 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解释具有主观性 B. 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 C. 罗马法官拥有司法判决的自由裁量权 D. 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 ‎“罗马法学昌明时期,解释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说明帝国时期的罗马法的依据是罗马法的精神,而不是文字等形式,由此可知,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故B项正确;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解释是依据法律精神的,这具有客观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罗马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 ‎24.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 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 蕴含着近代的法治观念 C. 是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 D. 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代罗马蕴含着近代的民主、法治观念,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故A排除。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故C排除。古希腊智者学派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故D排除。‎ ‎2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者所起的作用主要不是创作法律,而是拣选法律,他们要剔除原始素材中那些相互矛盾的部分,从而使得被拣选的材料尽可能连贯。编者所要编写的是 A. 自然法 B. 万民法 C. 《民法大全》 D. 《十二铜表法》‎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法大全》主要是对罗马法进行了收集整理,与材料“编者所起的作用主要不是创作法律,而是拣选法律”相符合,故C正确;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精神,不是具体条文,故A不正确;万民法和《十二铜表法》均有所创新,与材料所述不符,故BD均不正确。‎ ‎26.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材料表明 A. 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 B. 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C.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答案】B ‎【解析】‎ ‎“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说明法律的客观性,不能以执政官的意志为转移;“而法律不会说话的执政官”说明法律的权威性。故答案为B。执政官不等于法律,A 错误。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故C错误。执政官不可以随意解释法律,D项说法错误。‎ ‎27.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包括国家机关和宗教祭祀活动的规范,私法包括所有权、契约、家庭婚姻、继承权等方面的规范。这说明古罗马法律 A. 公法、私法都是法学家制定的 B. 私法更加具体可行有效 C. 公法、私法都体现公民的意志 D. 公法的重要性超过私法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法是用以处理国家和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司法是用于协调公民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都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故C正确;罗马法很多条文来自具体的法律实践,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法和司法谁更可行的信息,故B不正确;公法、私法均是协调国家和公民以及公民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都同等重要,故D不正确。‎ ‎28.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使英国法从原始的混杂、分散和非理性走向了统一和理性。而在汲取罗马法精华的基础上,英国法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成为日后具有世界影响的英美法系的母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罗马法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 B. 罗马法是英国国家法律的基础 C. 英国法体现了罗马法所蕴含的自然法思想 ‎ D. 英国法是近代欧美法系的来源 ‎【答案】C ‎【解析】‎ 材料“罗马法使英国法从原始的混杂、分散和非理性走向了统一和理性。而在汲取罗马法精华的基础上,英国法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体现的是英国法律受罗马法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继承了罗马法的精神,而不是具体条文,促进了英国法走向统一和理性,故C正确;罗马法没有包含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英国法律的影响,但英国法律不是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B不正确;D“来源”说法不准确,排除。‎ 二、非选择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 ‎——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律制度产生背景的不同之处及其共同历史价值。‎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 ‎【答案】(1)中古法律:援礼入法,德主刑辅;将人伦纲常内容法律化;刑罚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 罗马法: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按社会地位确定刑罚;重私法轻公法。‎ ‎(2)背景的不同:政治环境不同: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 经济基础不同: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 思想文化力量不同:中国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 共同历史价值:对东西方法制建设产生着深远影响,是人类法制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3)现实意义:借鉴古代法律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 ‎【解析】(1)中古法律特征:依据材料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知援礼入法,德主刑辅;依据材料一“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可知将人伦纲常内容法律化;依据材料一“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可知刑罚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罗马法特征:依据材料二“以祭谷神、奉献于神”可知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依据材料二“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可知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依据材料二“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可知按社会地位确定刑罚;依据材料二“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可知重私法轻公法。‎ ‎(2)背景的不同: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国与古罗马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回答。共同历史价值: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对东西方法制建设以及人类法制发展史角度回答。‎ ‎(3)现实意义:依据材料三“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和所学从借鉴古代法律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回答。‎ ‎30.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 ‎——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答案】(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 ‎(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 ‎ ‎(3)特点:将政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 ‎【解析】(1)由材料“轨德立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汉重视以德取人;由材料“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可以得出,汉代比较注重官员的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2)第一问,由材料、“允许自由报考”、“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可以得出特点为开放性和严密性。第二问,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3)第一问,据材料“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加以归纳即可。第二问,依据上述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